Technical trading

Technical analysis is a way to trade stocks.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trade. You get your way that match your personality.
個人資料
正文

zt:相當於一劑毒藥” 美國祭“毒丸條款”組抗中國(圖)

(2018-10-07 16:37:56) 下一個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被閱讀 9222 次)
 

原文鏈接>>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5日在其辦公室火箭模型旁受訪,提出阻止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的“毒丸”條款將來可能被複製。(路透)
 

CHINA-ANNIVERSARY/HONGKONG:A pro-China protester shouts behind a banner supporting China against U.S. trade policy in Hong Kong A pro-China protester shouts behind a banner supporting China against U.S. trade policy, during a demonstration marking the China National Day in Hong Kong, China October 1, 2018. REUTERS/Bobby Yip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日前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新簽署的美墨加貿易協定,包含一項阻止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的毒丸條款,未來可能會複製到美國與日本、歐盟等其它國家和地區達成的貿易協定中。

根據毒丸(poison pill)條款,若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中的任何一個國家,與一個“非市場經濟國家”簽署貿易協定,另外兩個國家可以在6個月內自由退出,並簽署雙邊協議。美國在世界貿易組織內仍拒絕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

路透5日刊登羅斯(Wilbur Ross)專訪。對於這項條款,羅斯認為“這是合理的,相當於一劑毒藥”。

當被問到毒丸條款是否會被複製到未來的貿易協議時,羅斯表示,有了這次先例,在其他貿易協議加入條款會變得更為容易。“大家會明白,這是達成協議的前提之一。”

報導指出,美國與日本及歐洲聯盟(EU)的談判目前處於初期階段,協商目的是為了降低關稅與監管壁壘,並試圖減少美國在汽車和其他商品的巨額貿易逆差。

路透分析,如果歐盟和日本簽署類似USMCA的條款,這就代表他們和華府立場完全一致,試圖向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施加壓力,要求對重大經濟政策作出改變。

日本共同社則分析,日本正力爭實現包括中國在內,總計16國參加的區域全麵經濟夥伴協定(RCEP)。美方此舉可謂牽製RCEP推進,也可能成為今後磋商中爭論焦點之一。

而香港文匯報則引述中國商務部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美國此舉目的已經非常明顯,就是擠壓中國的國際市場。而美國炒作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原本就是一個偽命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早已經過了15年,所謂的‘非市場經濟國家’成立條件早已經結束了,中國也已經不在意這些。如今美國的許多盟國,包括澳洲、新西蘭等國家都與中國簽署了相關貿易協定,並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白明還說,美國妄圖在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協定中複製相關條款存在極大困難。“美國是加拿大與墨西哥兩國的第一大貿易國,中國是兩國的第二大貿易國,兩者相比,自然會選擇第一。但是其他國家就不一樣了,中國目前是170個國家和地區的第一大貿易國,包括美國所提到的歐盟和日本,都極其看重中國市場。美國想要讓這些國家和地區與其簽署反華條款,那一定要狠下血本,或許才會有所可能。”

●【小檔案】毒丸條款 原用防惡意收購

毒丸條款(poison pill,又譯毒丸防禦),原意是用於私人市場的商業條款,正式名稱為股權攤薄反收購措施,是美國常見的抵禦惡意收購措施。目的是讓惡意並購者如吞下毒丸般,需付出極大代價知難而退。

當收購人持目標公司一定比例股份,條款即生效,令收購者需以更多成本購公司股份,增加其控製難度。羅斯以此引伸於多邊貿易協議中,參與國倘另與華合作會受懲罰。

毒丸條款雖是防止敵意收購的有效措施,但也有聲音認為會阻礙資本自由流通。(中國新聞組整理)



USA-TRADE/ROSS:U.S. Secretary of Commerce Ross speaks during Reuters interview in his office at th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ilding in Washington U.S. Secretary of Commerce Wilbur Ross gestures during an interview with Reuters in his office at th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ilding in Washington, U.S., October 5, 2018. REUTERS/Mary F. Calver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