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加菲貓

喜歡逍遙自在的碼字,興趣廣泛,常常有感而發,並不拘泥於什麽主題。
個人資料
費城加菲貓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閑聊多重因素交織下的美國芬太尼危機

(2025-04-19 11:57:53) 下一個

芬太尼(Fentanyl )是一種強效的合成阿片類藥物鎮痛藥,其效力比止痛效果比海洛因強50倍,比嗎啡強100倍。常被用於治療嚴重疼痛,特別是癌症引起的疼痛或手術後的疼痛。但其濫用可能導致嚴重的成癮性和致命的呼吸抑製。根據美國疾病控製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2023年美國有超過10萬人死於藥物過量,其中約70%與合成阿片類藥物(主要是芬太尼)有關,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2025年3月的數據顯示,盡管美國政府采取了邊境攔截和打擊販毒網絡等措施,但問題仍未得到根本緩解。芬太尼中毒已成為美國45歲以下人群的首要死因。

芬太尼泛濫並非單一原因所致,而是醫療體係,製藥行業,社會經濟因素,非法毒品市場以及政府監管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織共同作用的結果。控製芬太尼的流入和濫用,有助於減少藥物過量死亡人數,緩解社會問題。

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醫學界開始強調推廣對疼痛的積極管理理念,將疼痛視為“第五大生命體征”,與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並列。這一理念背後有多重醫學理論依據,涵蓋了臨床醫學、心理健康、精神安慰、患者權益(可歸為一種人性倫理)以及社會管理等多個方麵。這一理念的初衷是好的,旨在提高對患者疼痛的重視,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然而,在臨床實踐中,這一理念卻走向了極端。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世界上阿片類藥物消費最多的國家之一,社會對止痛藥的依賴程度較高。

21世紀初,一些製藥公司投入巨資進行市場營銷,大力推廣阿片類止痛藥,聲稱其成癮風險較低。在製藥公司的強力營銷下,影響了醫生和患者對這些藥物的認知。阿片類止痛藥被宣傳為安全有效的鎮痛藥物,醫生們開始大量開具此類藥物。他們普遍接受了製藥公司關於這些藥物成癮風險低的說法,而忽視了長期使用的潛在危害。同時,醫生們在疼痛管理和成癮風險評估方麵的培訓不足,也加劇了過度處方的問題。

在阿片類藥物的廣泛使用下,許多患者逐漸對其產生了依賴。他們最初可能隻是為了緩解疼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身體對藥物產生了耐受性,需要更高的劑量才能達到相同的效果。一些患者開始自行增加劑量,甚至從多個醫生那裏獲取處方,最終滑向了藥物濫用的深淵。

此外,社會經濟因素也加劇了藥物濫用的問題。由於全球化經濟的興起,美國的很多生產線都被遷移到經濟不發達的國家,導致了美國一些地區的經濟衰退,並帶來了高失業率。在這些所謂的“鐵鏽帶”地區,人們可能更容易通過藥物來逃避現實,緩解壓力。對於很多社會底層人員來說,社會支持網絡的缺失會導致被社會孤立的感覺,也可能增加藥物濫用的風險。有專家認為,美國的芬太尼危機是“後工業社會”的產物。另外,鼓勵“對疼痛的積極管理”的美國社會文化,也提高了對快速止痛藥物的期望,導致人們更傾向於藥物濫用。

在問題出現的早期, 政府和監管機構對製藥公司的營銷行為和醫生的處方行為監管不足。處方藥監控係統(PDMPs)在早期並不完善, 跨州的數據共享也存在問題, 導致一些人可以從多個醫生那裏獲得處方

隨著對處方阿片類藥物監管的加強,一些患者難以獲得處方藥,轉而尋求非法途徑。這為非法阿片類藥物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土壤。最初,海洛因等傳統阿片類藥物在非法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然而,近年來,非法製造的芬太尼迅速崛起,成為非法市場上的新寵。芬太尼的效力遠超海洛因,且生產成本更低,這使得毒販更傾向於生產和販賣芬太尼。

非法製造的芬太尼通常被摻入海洛因、可卡因等其他毒品中,或被製成假冒的處方藥。使用者往往不知情,以為自己使用的是傳統毒品或處方藥,卻不知已陷入了芬太尼的致命陷阱。由於芬太尼的效力極強,微小的劑量就可能導致過量,這使得芬太尼相關的死亡人數急劇上升。

麵對芬太尼危機的迅速蔓延,美國政府的監管措施卻顯得滯後和不足。對非法芬太尼的打擊也麵臨挑戰。芬太尼及其前體化學品的生產和販運往往涉及跨國犯罪網絡,這使得打擊行動更加複雜。美國政府的打擊力度雖在加強,但難以有效阻止毒品的跨境流入。現有的治療方案(如美沙酮、納洛酮)雖能減少死亡率,但藥物治療可及性不足,公共衛生係統尚未完全適應這一挑戰。而且各州對於“毒品政策”的立場不同,部分地方推行嚴厲的執法,而另一些地方則采取減害策略(如設立安全注射點),尚未形成統一的全國性策略。

在2024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川普就將解決芬太尼濫用問題作為其政策承諾之一。這一立場可能反映了他對公共健康和安全問題的關注,以及對於加強國內治理措施的支持。在當選總統以後,川普直接把控製芬太尼泛濫列入總統議事日程。有人把這個舉動形容為是一場21世紀的“鴉片戰爭“。雖然有一定的比喻意義,但也可能過於簡單化和帶有誤導性。的確,曆史上的“鴉片戰爭”涉及毒品貿易,國際關係和國家利益衝突等因素,與當前的美國芬太尼問題很相似。但不同之處在於,鴉片戰爭是殖民主義時代的產物,帶有侵略和不平等條約的色彩。而當前美國在應對芬太尼問題時,更多強調的是合作與管控。

美國政府試圖通過國內和國際手段,控製芬太尼的非法生產,販運和濫用,以應對國內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並打擊跨國犯罪。這一行動可能涉及與其他國家的外交交涉和合作,但也可能引發爭議和緊張關係。

要解決美國的芬太尼危機,需要采取綜合性的措施。這包括加強對製藥公司和醫生的監管,改進疼痛管理實踐,提供藥物濫用治療和康複服務,提高公眾對藥物濫用風險的認識,打擊非法芬太尼的生產和販運,加強國際合作,以及解決導致藥物濫用的社會經濟根源。 這將是一場漫長而艱巨的鬥爭, 但為了拯救生命和重建社區, 必須立即采取行動。如果芬太尼危機持續惡化,可能對美國的社會穩定、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構成長期威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鴿哨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好文!
星光燦爛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讚同文章當中的很多觀點。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