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日本經濟的一些讀書筆記

(2018-03-24 06:28:48) 下一個

德川統一日本以前,日本是個窮得要死的地方,連飯都吃不飽。不是老百姓,天皇都吃不飽,當然他可以用精神上的說法來掩蓋這種饑餓,為之合理化。忽然之間,天降白銀。短短百年,幾千噸白銀外流,一說8千噸流入中國,這又不白給,得拿東西換。一時間造就了江戶200年的繁榮。日本人說起自己的曆史就是羨慕2個時代,一個是江戶,一個就是戰後的昭和。幕府的鎖國是個假鎖國,不然幾千噸白銀,不知多少萬噸的銅,還有黃金是怎麽流出來的?但是他的確鎖住了出口,就是說江戶200年,日本有進無出呀,或者進多出少。逆差了200年,用貴金屬平衡掉了。上帝的選民呐,銀礦如蘑菇般的長,到1900年還在出銀。相比之下,我們中國苦哇,我們唯一的銀礦就是自己的一雙手! 

所以說不要抱怨人家明治維新怎麽怎麽,你沒有人家那個基礎對不對?1880年,日本政府發鈔1.6億日元,發債1.6億日元,基本沒有外債,3.2個億全靠國內。我們1925年北洋政府的國債餘額才1.7億銀元,相當1.87億日元。怎麽比?沒法比,一句話,人家有米。 

說起來,真正的米,日本倒是不多。1880年,整個日本的耕地麵積大約5千萬畝,稻米種植麵積大概3千萬畝,稻米產量4千萬石。人口3800萬。平均畝產1.4石。人均占糧1石/年。說明二點,1。日本受製於氣候,這麽勤勞的人民,也隻能做到1.4石畝產,我們江南是2石,因為可以插種冬小麥。2,日本人仍舊吃不飽,一般人一年糧食消費3石(450斤)是起碼的。日本人靠種地不行,既然銀錢遍地,勢必出門找生路,3000萬人口,居然出了個百萬級人口的大城市,不是偶然的。這個和英國很像。中世紀保留的英國農業資料顯示英國農業的畝產在30-40斤(我的換算)而且是大麥,燕麥類,不到海上去賭一把,還怎麽活?! 

東西二個資本主義的源頭都不是古文明中心,都是人口一增長就鬧饑荒的地方,也不是偶然的。上帝駕著雲頭往下一看,這二個島,孤零零的,人都餓得眼冒金星,得,就他們倆吧。
 
日本明治維新從1868年可以到1886年結束,曆時18年。其間日本動員了國內至少5億日元的資本,當時的價值就是1億英鎊,完成了一個初步的工業化體係。為了建立這個體係,日本也是曆盡辛苦的。不但經曆了二場戰爭,還餓著肚皮出口糧食。1880年那會兒真是撐不下去了,所以大隈重信要借外債,當時算好5000萬日元就可以過關。後來日本上下一齊反對作罷,大隈也因此下台。鬆方正義上台實行緊縮。這個緊縮要打引號,本來日本人都 已經緊縮了10年,不是說過了10年的好日子才進入緊縮的。所以鬆方的這個緊縮是個熬骨頭渣的緊縮,當時是準備好人民造反,打第三場戰爭的。這個緊縮到了1885年,一共為日本縮進了4500萬元左右的入超,就是說大衛算好的那5000萬,不從外國人頭上出,從日本人民的骨頭裏再榨取三兩出來。日本人的忍耐力可見一斑。 


1886年是關鍵年,日本現代工業體係開始正常運轉了。當年出口上升31%,入超達1671萬元,上上下下都鬆了口氣,總算熬過來了。嘿嘿,我估計英國人在傍邊兒看著直樂。你的路還長著呢。當時日本人的理解富國強兵就是要入超真金白銀,而為追求入超,就必須建立一個工業體係,大進大出,二頭在外,理論上進口原料,出口成品,你怎麽能不入超呢?實際上日本的這個體係運轉了4年就出了問題。1886-1889年出口增長年均17%,進口增長年均24%,你一旦開始工業化,就踏上了和外部世界融合的道路,你以為進口替代後就沒外國什麽事了?越是工業化,和外部世界的聯係就越緊密,看看現在中日二個工業化大國的貿易狀況就知道了。可是當時的日本人並不知道這個道理。1886-1889年一共入超2900萬日元,似乎證明了日本這麽千辛萬苦總算走對了路。但是1890年就不對了,當年進口還是上升23.5%, 出口下降了20%,出超2500萬日元,一把抹平啊。1891年日本政府緊急調整,當年進口下降23%,出口上升40%, 1891-1892二年入超共3638萬日元,但是你這麽用手隨便撥拉經濟也不是長久之計對吧?1894年出口雖然上升了26%, 進口竟升了33% ,當年出超424萬。 

現在日本人陷入了長考,要麽承認迅速工業化這條路走錯了,這麽多人力,物力,鮮血和眼淚都付之東流,要麽再咬咬牙,衝出國門賭一把。那年甲午。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的路和中國差不多。但是差別還是存在的,同樣是不能理解貿易,特別是外貿興起這個事件的曆史意義,同樣是假鎖國,中國和日本的方向正好相反。中國開口子放物資出去,日本開口子放物資進來,當然先決條件是日本有大量貴金屬。這個進出口的不同,造就了後麵不同的曆史進程。中國政府有強烈的動機關掉這個口子,從而引發貿易戰爭,日本政府根本不可能關掉這個口子,所以攘夷說在日本隻是在野的叫囂,一旦當了朝就銷聲匿跡了。而在中國則無時無刻不印在政府的心裏,即便不能攘你,隨時隨地給你下個絆子總是可以的。 

這個從攘夷到西化在日本是一轉之間的事,在中國則徘徊了150年,到今天都沒徹底完成。這才是中日間的根本區別。當然不光是經濟利益,心理因素也很重要。日本人天生不敢和大勢抗衡,一小撮西南武士看清了大勢,攫取了政權,全日本就跟著轉,一個都不敢拉下。中國完全不一樣,什麽大勢,我就是大勢,或者雖千萬人吾往矣。或者曆經150年的風雲變幻,居然到今天都看不清大勢也是世界一大奇觀。 

但是日本這種全盤西化快速工業化的目的是不純的。它的目的是強烈的民族主義,這個恰恰和工業化的世界主義背道而馳。它用世界主義的工具來執行民族主義的目的,它完全弄擰了。它除了一開始的奇效外其實走不了多遠。倒是中國心不甘情不願地走上去,進二步退一步的,卻一直走在正道上。因為滿清自己有原罪,是不能特別強調民族主義的。對外開放的理由隻能強調民生,普天之下,俱為朝廷赤子,一種具體而形微的世界主義。所以中國社會較之日本對外部世界更包容。你看外資就明白了。中國的工業化初期外資起了絕大的作用,而日本基本沒有外資。 

而且在日本從來就沒有過自由經濟的概念,完全是政府操控,或者退一步,政府+財閥。在中國,國民黨之前政府完全不管經濟,放任自由。晚清70年+北洋17年,87年裏中國的經濟自由運轉,自由到什麽程度?實際進口稅3.5%, 國內商業稅2.5%, 沒有所得稅,沒有印花稅,沒有企業登記製度,沒有任何進出口限製(鴉片要走私),沒有外資歧視。世界經濟史上有任何一個時期是可以和晚清70年的經濟自由相匹配的嗎?(美國初創時期的無政府狀態除外)。這樣自由的經濟好處是能夠大規模地有效地利用外資,外資中相當一大塊還是來自日本的。而中國恰恰是個資金極度缺乏的國家。當然外資都集中在輕工業,所以打仗我們是打不過日本的,但是民生上比日本好得多。 


學習日本曆史容易在容積單位“石”上發生困惑。下麵說說我的學習體會。 


古代容積,基本單位是“升”,往上走,100升一石,往下走10合一升。中國明情時升的真實容積,1915年北洋政府已經界定清楚了,合1.03幾幾公升。就是說中國升和一公升相差無幾。為什麽會這樣?這和古人使用升這個容積概念的目的有關。古時的升,第一個用處就是舀糧食,一般都是分配口糧的時候用,這個比用重量方便。那麽自然而然的事,升的溶積,不管在東方還是西方都逐漸 被規定為一個青壯男人一天的口糧。中國明清時的軍糧,民工口糧都是以一天一升計算的。日本戰國時期的軍糧也是一人一天一升,現實中日本當時可能做不到這個標準,但是道理他是懂得,一個大男人要打仗,一天怎麽地也要一升口糧。到了明治維新,日本工廠裏男女工人的口糧還是這個標準,男一天八,九合到一升,女五,六合,最慘的4.5合。說明升這個概念在日本從戰國到明治沒怎麽變過。 


問題發生在寬文九年,當時的幕府政府重新規定了日本的容積標準。如今有新京升實物在,其容積為1.56公升,又規定180升等於一石。那麽寬文以後的日本石就大大地擴大了,他變成了180x1.56=280.8公升。它和中國石的比例關係成了2.726中國石=1日本石。這個給初學日本史的朋友們造成了很大的困惑。有的簡單地認為1日本石=1.8中國石,有的知識麵寬點的則用2.726這個係數。這樣的係數用下去,日本曆史就全變樣了。按中國的經驗,一升白米,大概是1.2-1.4斤, 那麽一日本升就是3.2-3.8斤,即使用1.8那個係數,一日本升也要達到2.1-2.5斤。哇,不得了,日本江戶時代的農業生產效率就大大高於中國,日本人均吃糧多過中國,日本人的生活好過中國,你看,日本“乳柴棒”一天也有1.5斤白米吃。總之,日本人種優秀論又多了無數的新證據。 

但是疑惑並沒有到此為止呀。日本明治時期進入了資本主義大生產,其文學上,左翼相應產生,這些左翼持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用階級鬥爭來看待當時的日本社會,所以才有了類似“女工哀史“這樣的社會調查,所以才有了工人的口糧清單,人家是作為階級壓迫和剝削的證據提出來的。一天吃一斤到一斤五,還階級壓迫個屁呀!再說你看看現在的日本人的飯量,像幾百年來一天2.5-3斤吃下來的樣子。這裏麵一定是哪裏出了錯。 


我的看法,不管寬文九年政府怎麽規定的,日本民間始終在用舊製,沒有變過,一日本石就等於一中國石,明治時期的工人口糧可以做證。因此所有日本史上石的數據就按一比一算成中國石,不必乘上係數。達到這樣的認識, 關鍵是要理解寬文九年,幕府為什麽要改製。 


日本進入江湖時代後,大米開始作為貨幣流通,政府的財政都用石這個單位計算,撥付。很清楚,寬文改的那個石不是個容積單位,是個財政單位。這個單位隻在民間繳稅是發生作用,日常裏仍然是舊製,政府不以為意。那麽為什麽必須將舊石放大到原來的2.726倍?因為既然是貨幣,自然要求它盡可能保持其價值,而稻穀較之大米能更好地保鮮。所以日本政府的這個財政單位石對應的實物是稻穀而不是白米。稻穀和白米的比例按我們江南的經驗是2擔穀1石米,日本米精製,日本人做事又認真, 50%的出米率恐怕不行,就算40%吧,280.8公升稻穀,實際出米112.3公升,那麽它和舊製相差無幾,如果出米率為35%的話,98.28公升,就是說新製一石,其價值就是舊製一石白米,人家寬文一點都沒有搞錯,人家是按一石白米的價值規定了自己的財政單位。 


結論,你要是算產量,一日本石=一中國石。 

日本德川幕府時期的金融

日本戰國時期出了銀礦,這個銀除了出口,就是自用,當作貨幣。當其時正是萬曆年間,受中日貿易的影響,日本的銀錢製度跟中國學。計重貨幣,一錢白銀的重量也是一錢。隻是日本不用“錢”這個單位,用“目”,寫作“匁”。不知怎麽讀,我反正讀作目,目是最小單位,之下我們中國還有分,厘,忽,日本沒有這些。似乎一開始日本的人均白銀擁有量就高於中國,不然何以沒有再細分。目之上也沒有“兩”這個單位,而是1000目一個單位,叫做“貫”或者“貫目”。那麽一貫目就是中國的100兩。 

日本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在關西,後來隨著海平麵的逐漸下降,向東移動。關東老是戰勝關西。關西不服,就努力恪守傳統以示區別。堅持用銀,就是一端。大阪是白銀的天下,江戶隻好用金。德川幕府的基本財政單位有二個,一個是稻穀“石”,一個是黃金“兩”。農民收稻穀,商人收金兩,商人在哪裏?在大阪!而大阪的商人是用銀的。那麽金銀必然要大量地,經常地發生兌換,其匯率是1比5,6,就是說1金兩等於50匁到60匁白銀。這個最 misleading,連日本研究經濟史的學者也不自覺的犯錯。為什麽呢? 因為江戶的這個金幣不是重量貨幣,是計數貨幣,“兩”在日本都是指金兩,它的重量隻有17.85克,相當於中國的半兩。而且它因為是計數的,日本人對數它的數目的興趣超過辨別它的成分,這就為幕府改鑄,減少裏麵的黃金比例提供了可能。從這一點上說,日本江戶時代的金幣製度是相當超前的,有近代貨幣製度的影子。發展到後來一塊金幣裏麵的黃金成分隻有20%,大部分是銀,簡直就是銀幣,但是當金幣用。此時的這個“銀幣”就升華為token了,它代表黃金,這個幾乎就是後來的“金本位”的理念。不容易呀,日本這麽個小地方,2000多萬人口,飯都吃不飽,居然摸索出了這麽先進的一個貨幣製度。所以後來明治,大正,昭和日本人擺弄貨幣一套一套的,其理論源頭固然來自西洋,其理解之快捷,運用之流暢,不可以說沒有江戶時代的影響。 

好,再回到匯率,17.85克的一兩金等於6兩37.5克的銀,那麽日本實際金銀比率就是1比10到12之間,這個和中國一樣。想一想怎麽可能不一樣呢? 真是1比6啊,那還不被中國商人套利套死?我以前以為日本可以維持這樣金賤銀貴的匯率,全靠鎖國。現在想想可笑,什麽樣的鎖國能鎖住商人謀取100%利潤的決心?何況當時日本白銀流出太多,幕府不幹了,要求中國商人收黃金,商人不要,黃金沒有白銀來的更吸引人,這個事例也說明了當時中日之間的金銀比例差不多,否則還用的著幕府號召中國商人收取黃金?所以沒有1比6這碼事,日本的金銀比率是正常的國際匯率,當然這個國際在1853年日本開港之前就是東亞匯率。 

再回到大阪,大阪的商人是堅持用銀的。這個堅持慢慢地堅持不下去了,因為白銀正在減少,不然幕府怎麽會要求向中國商人支付黃金?這個白銀一方麵是對外支付出去了,另一方麵是被幕府摻雜到了它的金幣裏去了。等到幕末,滿天下都用金幣,大阪何以能獨用銀幣?它也必定是用金幣的。但是大阪人堅持住了底線,支付可以用金幣,記賬必須是白銀,所以你現在看到的江戶時代的大阪商務往來賬目上都是匁,物價也是匁就以為他們是在用銀幣支付,錯!至少到了幕末,都是金幣,但是大阪經濟在白銀的名目上運行,金幣隻是支付手段。那好,匯率是多少?60匁一兩,200年不變。啊,1比6真實存在的啊!是啊,這隻是大阪記賬貨幣和支付貨幣之間的匯率,無關金銀兌換什麽事。反正60匁一枚金幣,你政府隻要保證金幣的供應暢通,我就是這個匯率,這個供應幕府當然能夠保證的羅,一枚金幣的含金量從100%跌倒20%,這還不夠保證供應?如果1比6的確是金銀比率的話,你幕府的金幣一直在貶值,我白銀和你的比率倒是一直不變?憑什麽?你能砍人頭?那你也擋不住黑市呀!一般來說1兩=60匁這個比率,大阪商人是心甘情願的,所以你也不能說它一定是政府規定,它有一定的市場價成分。這個也是以後日本經濟的重要特點,政府統製和市場運作能夠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直到今天它都是這樣。有日本學者說了,日本從來沒有實行過真正的資本主義製度。那麽什麽是真正的資本主義?二個字—自由。 

日本幕府時代的金融是中央和地方分賬的。全國石高3000萬石,幕府拿800萬石,其餘2200萬石歸大概300家左右的藩屬。幕府還專營鑄幣。地方收入隻有貢米一項,支出無窮無盡,錢從何來?興商!就像宋的繁榮追根於唐的藩鎮一樣。日本江戶時期的繁榮,藩國起了很大作用。他的產業政策,他的金融政策直接地為明治維新做了啟示,理論準備,人才培養都來自藩國。金融上最主要的就是藩劄。這是種不可兌換的紙幣,以幕府正幣做發行準備金,然後怎麽發,怎麽收回,怎麽保持比例,怎麽內外有別,都有上百年的實踐經驗。明治時期的日元就是這樣玩的,日本在中國發行的這麽多貨幣也是這麽玩的。日本近代化的人才盡在各藩呢。幕府並不是因循守舊的,開港後幕府的種種變革措施,放到中國簡直就是維新派。但是幕府沒人才呀,最終順應潮流讓了位。 

到了幕末,日本貨幣總流通量大概在1.5億金量。折合中國紋銀1.5億兩。我是這麽算的。1金兩=5兩紋銀,這是古製。幕末時的金才20%, 那麽此時的1金兩就等於1兩中國紋銀,粗算就是這樣。驗證呢,來自銀元。銀元在中國合紋銀0.72兩,在日本合0.75金兩,這樣0.72紋銀=0.75金兩,大致是1金兩=1兩紋銀。就是說日本幕末的金屬貨幣的價值大概1.5億紋銀兩,人均貨幣擁有量5紋銀兩,中國當時人均才1兩,比較充裕的貨幣供應為明治政府疾風暴雨式的動員社會財富提供了可能性,中日之間起跑線是不同的。這個不同還表現在中日二國的稅收效率上。日本幕末財政稅收3300萬金兩,其中幕府500萬兩,各藩2800萬兩。日本的金兩後來貶值了1/3等於於1銀元,從中誕生了日元的概念,1金兩=1銀元=1日元。1875年明治政府的財稅規模不過5000萬日元。這樣的大規模的中央集權,種種近代化的改革,不過多了1700萬日元的稅收。說明之前的幕府,它的財政效率其實並不差。人均可以達到一金兩。日本稅負的確重,人家日本也這樣過來了。除了吃得差,其他不必中國差,西洋人到日本常常驚歎呼於日本的幹淨,衣著,建築整齊清爽,絕無中國的破破爛爛。那麽你再來看看中國的財政規模4億人口,5,6千萬兩紋銀的樣子,人均1錢5左右。當初可都是農業社會啊。當然不能光看名義金額,還要看購買力,就算中國1紋銀兩的購買力是日本的三倍吧,最多不過5錢,不及日本的一半。就是說即使拿封建社會對比,日本社會的資源動員能力也高過中國起碼一倍。 

1.株式會社這個詞出自明治初期,合股公司無疑,到底是不是有限,不清楚。但是到了20年代株式會社就是指由縣股份公司。其法律意義應該和西方一樣吧, 公司法都是朝西方的嘛。無限公司一般指小公司,家庭公司,這個占日本注冊公司總數的大多數,當然資本占少數。有大的私人公司,我也糊塗了,私人公司可以是有限的嘛?anyway, 在日本企業金字塔的頂端,高高矗著四大財閥的控股公司,這四家都是私人公司,大概是無限的吧,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吉田?) 


2.政府和企業的關係嘛,在明治初期,他們就是一夥人辦的,他們在政府和企業之間竄進竄出。有個叫澀穀的,日本企業之父,看看他的事跡就明白當時政府和企業的關係了。說穿了,就是西南藩那批人嘛。到了20年代,變了。經濟危機,蕭條,社會上仇視財閥,社會主義思潮濃厚,工商省(戰後的通產省)的官僚開始把持權力。組建了大量的卡特爾,價格同盟。這就是日本統製經濟的開始。但是日本的通知經濟從來沒有拋棄過市場,市場還在隻是被扭曲了。比如鋼材的價格,以國際進口到岸價為準,高了,大家增產,低了大家限產。這樣日本剛才的價格就始終在國際價格的上下浮動,市場失去了價格發現這個主要功能,生產要素的流動就不合理了,於是工商省再用合理化的名義幹預要素分配,這幫人很聰明的,錢權交易?沒聽說過。至少20,30年代沒有。 


3.日本有國企,明治初到處都是國企,後來賣了,重要的留了下來,比如日本鐵路公司,什麽製鐵所,那個怪怪的日本名,都是。但是日本的國企從來都沒有壟斷行業過。這和日本的政體有關,日本從來是一夥人統治,很少有一個人統治的時期,所以日本從來沒有獨裁的政治思想和實踐,(我大嘴巴了嗎?)政府是大家的政府(對這夥人來說)生意是大家的生意,沒有哪個有力量說要壟斷,不許別人做。所以日本的國企要出售也是很容易的,就賣給同行了。 


4.企業家的出身: 

老老錢:三井,鴻池,幾百年下來的。 

老錢:金祿公債養起來的那批,華族,武士。 

新錢:技術骨幹。這批人的話語權後來越來越大,20年代以後有些技術人員甚至控製了財閥的大公司,有些自我創業的搞得很大,叫做新財閥,日產,日氮,森。從明治以來,日本的技術人員就有自我創業的傳統,現在構成日本工業脊梁的那些家族型小配套公司就是這樣不斷下來的。這些人出身寒微,在向上爬的道路上似乎沒有遇到舊勢力的阻礙。日本這個社會有技術崇拜症,技術麵前人人平等,不管你地位多高,工程師在這呢,you shut up . 都說日本是個等級社會,技術好像例外,是個直通車。是日本社會保持活力的地方。 


官商地主三位一體? 

怎麽說呢,就是老錢那批人是吧,那是那批人敗得很快,20,30年代就沒剩下幾個了,主要還是老老錢和新錢。日本社會似乎自身有淘汰弱者的機製,哪怕你在權力之中,這是日本厲害的地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7)
評論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土豆:19世紀下半葉,中日遇到的挑戰是一樣的,刺激之下的反映也差不多,伊藤和李鴻章之間沒有原則衝突,區別是日本大變革,中國小變革,期間原因自然很多,我發現當時中日二國的人均貨幣擁有量,和政府財政效率差很多,因此就猜想這個可能是原因之一。比較中日是很有意思的,日本失之過快,中國又太慢,不過有一點中日是一樣的,就是不能真正理解西方文明到來的曆史意義,日本至少在戰前是這樣,戰後是心甘情願地服帖了,還是做勾踐之隱忍,還要再看看,不過從利益上分析,遵從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符合日本的利益。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豆腐幹' 的評論 : 我的兩個問題的設計還是有問題的,或者可有各種轉換模式。對於第二個問題,你文中第二段第一句“所以說不要抱怨人家明治維新怎麽怎麽,你沒有人家那個基礎對不對?”,我是對這句話有感而發。最終腦子裏還是會出現“人種”與“智慧”這類腦子裏有觀點,但用嘴巴辨不清的問題。
謝謝你每次都這麽認真地回答問題。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土豆:你的第二個問題不太好回答。一方麵沒錢的確辦不了事,另一方麵改革維新都是沒錢逼的。辯論二方,一方說,我們沒錢了,不改革死路一條,另一方說,你不沒錢了嗎,沒錢幹什麽你都是死路一條。嗬嗬,所以改革維新,第一要務就是找錢,成敗與否在於一開始就能找到錢,有了錢才有第二步,第三步。你的問題似乎應該改成這樣“改革維新成敗機會是否取決於當時當地的經濟基礎?” 那我可以回答,應該是吧!社會上有錢,但是舊機製無法動員這些錢,隻好改個方法把這些錢弄出來,弄出來後再想第二步。要是社會上本來就沒錢,怎麽折騰都是死路一條。不過大多數情況,都有錢,怎麽會沒錢,人力資源就是錢。這個社會不可能連人力資源都沒有。所以改革維新就是一句話,如何調動人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這是最基本的,完了之後才能玩複雜的。這樣一說,我又覺得可以回答你原先的問題,改革維新並不一定需要經濟基礎達到什麽樣的水準才能開始,它隨時就可以開始,隻要舊體製無路可走了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豆腐幹' 的評論 : 謝謝你的回答,寫的很明白。
一直看到很多很多人對“假設理論以及數據”隨手一用,連鎖產生全民一窩蜂地相信一個理論的危險結果。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ping' 的評論 : 我先認定你最後的那個問號不是typo,是嘲諷。果真如此的話,你是第二個向我發出如此嘲諷的人,之前那個語氣語句跟你一摸一樣。你們這些人真有意思,同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同一個思維,同一個腔調,同一個夢想。對了,上次我把日本紡織女工口糧數據和日本軍隊口糧數據發給他以後,這家夥居然王顧左右了,讓我瞧不起,那人平常還算個能思考的人。

如果是typo,那你就當我瞎說吧,謝謝來訪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o' 的評論 : 不客氣,謝謝來訪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日本好後山' 的評論 : 謝謝來訪,日本好,你也好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土豆:gdp是戰後的算法,新事物,戰前都是算國民收入,至於將這個算法無限向過去推演,把人類社會的任何地點,任何時間段的經濟狀況都用gdp或國民收入表達,主要是麥迪遜他們的工作成就,公開數據都在網上。我是到荷蘭萊頓大學的網站上找到這些數據的。這些數據是否準確?那肯定是不準確的。其實就算問今年各國gdp是否準確,也沒有人敢保證的,但是它至少提供了研究比較的量化標準,不太較真的話,大體可以一用。用來了解當時的經濟規模,比如宋朝,規模第一,可能的。so? 我不看麥迪遜那張表也知道他規模不小,人口數目在那裏把著嘛!這張表的方便之處是可以在不同空間,時間之間進行比較,隻不過這是學者的遊戲。一般人最好別用。這個讓我想到了文科類數據的意義,文科類數據構成時都有各種假設,各種條件,使用者要先搞清楚了才能用,如今因為互聯網,知識普及,這些數據被到處引用,這是沒有意義的行為,引用數據之前必須理解數據,可惜的是隨手一用的太多,太多了。
我不知道說了這些,是否回答了你的問題
gping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民生上比日本好得多 - 一百多年前? 長知識了?
lio 回複 悄悄話 學習了。
日本好後山 回複 悄悄話 日本好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可能是題外話,想問兩個問題:
1,你是否認同宋朝GDP世界第一這個說法,以及對幾百年前的王朝/國家進行GDP換算這種做法;
2,你是否認為隻有在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才能進行維新/變法/改革?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to: ou of africa, 謝謝來訪。
to: 山人,不必客氣,術業有專攻。中國文人一般習慣宏大敘事,我以前也是。近年來才逐漸認為曆史真相,曆史啟示須在細小處尋找,學人應該向小處學習知識,增長見識。人一輩子能弄懂一個小問題就算成功了。
to: 大螞蟻,凡事都有個線頭,白銀就是我的線頭,從這裏開始,我認識到貿易平衡和國際支付平衡的重要性,我的所有經濟觀點都是從這二個平衡出發思考的。謝謝來訪
to: wangtora, 恕我不明白你這個議論從何而來?謝謝來訪。
wangtora 回複 悄悄話 所以中國的出路在於捧到天皇再立憲?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有新意但是誇張了。銀子不是關鍵,隻是流通媒介。關鍵是中國的大一統,強幹弱枝,抑製工商,導致流通性很差,人均生產力很差,組織水平很差。
越吃越蒙山人 回複 悄悄話 這個看社會演變的角度,挺獨特,豆腐幹了解得很細。我這方麵知識很欠缺。學習了。
OutOf_Africa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學習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