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阿Q續傳

(2017-04-27 20:45:34) 下一個

?一.    阿Q沒有死兼序
        魯迅老先生在《阿Q正傳》中用大段文字描寫了阿Q被押著遊街示眾,又讓阿Q有意無意地在人叢中發見了吳媽,然後暗示著阿Q被押上刑場槍斃。在末段又說“至於輿論,在未莊是無異議,自然都說阿Q壞,被槍斃便是他的壞的證據:不壞又何至於被槍斃呢?而城裏的輿論卻不佳,他們多半不滿足,以為槍斃並無殺頭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樣的一個可笑的死囚嗬,遊了那麽久的街,竟沒有唱一句戲:他們白跟一趟了”--此事看來本已說得分明。好多人也就此認為那阿Q定是死掉了,哪有上了刑場被槍斃後,還會活著,那豈不成了天方夜譚?
        可喜歡咬文嚼字的先生們硬是要說:魯老先生有白紙黑字的交待說阿Q果真死了嗎?明顯沒有!
        喜歡抬杠的無聊人士們也要反駁說:槍斃了就一定要死掉嗎,子彈打偏了不行?一槍沒打死的例子又不是沒有?
        喜歡論證的好事者們又從醫學角度說阿Q生得定與常人不同,保不準他的心髒是生在了右邊,所以中槍沒死--他畢竟與我們不屬同一類。
……
        如此種種,好多人都說阿Q其實未曾死。
        這倒不是因為阿Q這人有如何討人歡喜,人們就編造故事說他還活著。就如那關二爺般,即使真的死掉了,也要奉為一尊神像。至於阿Q嗎?人們說他沒死卻都是因為有人說在哪兒哪兒的又見到過了阿Q。
        首次聽聞這個消息的人自是不信,因為人們早認為阿Q是死掉了的。這個時節,突然人說看到了阿Q,當然要去質疑。而那人當然不樂,急說:那分明就是阿Q,我怎麽又會看錯,就算是他化成了灰,我也能認得!
兩人爭吵不已,又無法說服對方,隻好不歡而散。
        後來,又有幾多人說他們都見過阿Q。這一下可奇了!這幾人中有老成持重者,想來絕不會說謊;有目光銳利者,也絕不會認錯人。這樣,有關阿Q沒死的傳聞就漸多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還是堅持說當初那個阿Q定是死掉了的,人死何能複生?他們看見的或許隻是長相或者說是品性象極了那個阿Q。慢慢地,又有更多的人說在不同時間、地點都見到過阿Q,阿Q的故事也就更令人生疑。
後來出現一個走鄉的說書人,到處講著阿Q的故事。
        據說書人講,那些隻不過是阿Q的後人,阿Q不僅沒有如小尼姑說的斷子絕孫,反而開枝散葉了!說書人說到這兒,聽眾中早有人不平了:“阿Q是何等貨色,什麽時候才能輪到他討老婆。我們這幹人,雖說同是苦出身,談不上一表人才,卻再不濟,也強過那阿Q啊,卻還打著光棍呢,他阿Q又怎麽能配!”
        說書人卻不緊不慢地對圍聽的閑人們說:“這事兒你們還真別不服,豬八戒何如?尚且討過老婆,你們又怎麽保證阿Q討不上老婆。或許還有誰家女人耐不住寂寞,剛好把便宜給了阿Q,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又或者是哪個女人被迫與那阿Q幹過什麽不堪的事,卻不敢聲張,從此竟留下一點血脈,誰又能保得了準?….” 說書人烏七八糟地說了一堆。
        閑人們想想也不是沒有那幾分道理,就又開始八卦起與阿Q作了那事兒的女人究竟會是誰?
有人說那定是吳媽,別看吳媽嘴上說要尋死覓活的,但誰又知道伊心想得是啥,何況在《阿Q正傳》之末尾吳媽重現,說不定是個什麽伏筆。
        有人說可能是秀才娘子,理由是阿Q早就想睡上伊的寧式床。
        有人說那人有可能是小尼姑,唯有小尼姑才怕阿Q,被他欺負了也不敢聲張。
        爭了半天,也沒個結論,於是就都問那說書人,說書人也是不曉得的。眾人最終結論是肯定沒人會把便宜給阿Q。定是阿Q那個忘八蛋使強,玷汙了人家。於是眾人又痛罵了一頓阿Q真是忘八蛋,甚至不如忘八蛋。接著開始腦補起那忘八蛋用強的細節如何,一番義憤填膺,夾雜著猥瑣的哄笑。
        “哼!”隻聽得一聲冷笑,聲音雖不大,卻把眾人的聲音強壓了過去。眾人尋去,見是說書人在一旁發出,眾人不解,問道:
        “你這是笑的哪出?”
        那說書人接道:“看你們這樣罵那阿Q,豈不知你們身上哪位不承著阿Q的血脈!”。這語氣高深,仿佛透著什麽玄機。
        聽罷這話,那一圈人先是驚詫,繼而憤怒,就仿佛被強喂進一個蒼蠅。正待發作,隻見說書人悠悠站起,一陣冷笑,一扭身,倏忽不見了。
        一幹人等著實吃驚,呆立在原地半晌。尋那說書人不到,隻好嘴上紛紛罵著媽媽的,自認討了無趣後散去。回去的路上一般尋思著說書人必是精神不夠正常,胡說八道 ,恰如噴糞!又接著想,阿Q作了那事後既沒被見官,也沒受杖責,真是占了個天大的便宜,真是太媽媽的了個。想到這,心中又開始不平起來,就將所有惱恨統統化作一口濃痰狠狠地吐向了路邊。如此發泄過後,心態漸平和起來,也忘卻了自身討不到老婆的困境,唱著小曲,得意地走開了。
        及晚上時分,又喝了些小酒,躺在地上時在腦中又想了一遍阿Q使強的過程。一忽兒地,就把主角變成了自己,全然無需顧及身下人的哭喊,強行作完了那事。想著想著,竟頗有些心滿意足,然後笑著睡去了。
-----
        所謂說者有意無意,聽者樂於獵奇,諸多關於阿Q的故事後來又輾轉傳到了我耳中。覺得既然恁多人相信阿Q沒有死,而且他的故事遠還沒有完結,所以再為他寫這麽個續傳就顯得是很有必要的了。至於這故事當不當得真反倒不是那麽重要,但為免誤會還是要有以下幾點說明:
        1.    本文主角或許實為孫Q,李Q,周Q之流,其實也很無所謂,不必糾此細節。隻是希望萬不可就此對號入座,而開罪了現實中的袞袞諸公為妙。
        2.    故事中發生的地點或者根本就不是在什麽未莊,也許阿Q另換了地方,甚至就在列位所住的那村兒。可為避開地域之紛爭,就隻好說故事依然發生在未莊。
        3.    對於故事真實發生的時間或者先後順序終究是沒有人能記得清的。反正都是些道聽途說的傳聞,被我強行糾集在了一起。至於究竟是在什麽清末民初,亦或者是民國開始之後的多少年,我也無法去作考證,列位隻需知道那是遙遠的過去即可。
        最後要說的是,於此文更多的隻是假借老先生的名頭,不得不以狗尾續上貂裘。沒有對先生的不敬,也無意冒犯先生的版權。先生故去多年,名滿天下,大人大量,自不會與我等小人計較。所以,縱我胡說八道,想來老先生也不會因此等小事而從那邊跳過來找我的麻煩。  
總之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就聊以此作序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