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十一:安史之亂之五:唐玄宗蜀地避難與唐肅宗靈武即位

(2017-12-21 14:58:59) 下一個


天寶十五載即公元756年五月二十九(壬午),李光弼率軍在嘉山擊潰史思明的叛軍,安祿山打算放棄洛陽,回歸範陽,但一時還沒最後決定。六月初七(已醜),哥舒翰率軍和安祿山大將崔乾祐在靈寶西原會戰,結果官軍全線潰敗,潼關失陷。六月十四(丙申),唐玄宗李隆基於逃亡蜀地的路上在馬嵬坡遭遇兵變,楊國忠被殺,唐玄宗也被迫殺了楊貴妃。


六月十五(丁酉),唐玄宗準備離開馬嵬坡,大臣中隻見到韋見素一人跟在身邊。他於是任命韋見素兒子韋諤為禦史中丞,出任置頓使。將士們都說:“楊國忠謀反,他的將吏都在蜀地,我們不能到那裏去。”有人請求到河西和隴右,有人請求去靈武,有人請求去太原,也有人說要回京師。唐玄宗的意思是入蜀,但擔心違背眾人的心願,最終沒表達自己的意思。韋諤說:“回京當有禦賊的準備。如今兵馬太少,不好東歸。不如暫且先到扶風,再慢慢考慮去哪裏。”唐玄宗征求大家的意見,眾人也覺得可行,於是唐玄宗也同意了。將要出發時,父老鄉親攔在路上,請求皇上留下,說:“宮闕是陛下的家居,陵寢是陛下的墳墓,今天舍棄了這裏,陛下能到哪裏去?”唐玄宗為此按住馬轡,沉吟了良久,然後讓太子李亨在後頭宣諭和安慰父老們。父老們於是說:“至尊既然不肯留下,我們願意率領子弟跟從殿下東破賊兵,奪取長安。如果殿下要和至尊一塊入蜀,那麽中原的百姓將以誰為主?”沒多久,勸留的百姓聚集了數千人。太子不肯,說:“至尊遠冒險阻,我豈能忍心不時刻留在他的身邊?況且我尚未麵辭至尊。至少要讓我先去告訴至尊,再向你們稟報去留。”因此哭著策馬就要西行。太子的第三子建寧王李倓和宦官李輔國一道拉著太子的馬籠頭諫道:"逆胡冒犯宮闕,四海分崩離析,不趁機利用民心,怎能興複皇室!如今殿下跟從至尊入蜀,如果賊兵燒絕棧道,那麽中原的地盤等於拱手交給賊人。一旦人心離散,就無法複合,那時即使想再回來,能回得了嗎!不如收集西北守邊的士兵,從河北將郭子儀和李光弼召回來,和他們並力東討逆賊,收複二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複安,宗廟毀而更存。然後清掃宮禁迎接至尊回來,難道還有比這更大的孝行嗎!何必作此區區溫情和兒女之戀!”太子的次子廣平王李俶也勸太子留下。父老們都擁擠在太子馬前,太子也無法前行。太子隻好讓李俶飛馬去告訴唐玄宗。唐玄宗正扣著韁繩等待太子,見到他長久不過來,便讓人去看怎麽回事。那人回來把情景轉告他,唐玄宗說:“看來這是天意!”於是命令分出後軍的兩千人以及飛龍的廄馬給太子,並且曉諭將士們說:“太子仁孝,可以侍奉宗廟,你們一定要好好輔佐他。”接著又讓高力士口頭曉諭太子說:“你勉力為之,好好去吧!百姓寄望於你,千萬不要違背了他們的願望。不要以我為念。西北的諸胡,我平時待他們非常優厚。今天國步艱難,你必定能得到他們的幫助。”太子隻是麵朝南號哭而已。唐玄宗又讓高力士和壽王李瑁將東宮的內人送回給太子,並且宣旨要傳位給他,但太子不肯接受。


同一天即六月十五,張巡和安祿山部將翟伯玉在白沙堝交戰,打敗了他。


六月十六(戊戌),唐玄宗在扶風縣過夜。次日,他來到岐山。有人說賊兵的前鋒就要過來了,唐玄宗不敢逗留,急忙趕到扶風郡,在那裏過夜。士卒暗中都打算離去,因此經常有些要逃離的流言蜚語,而陳玄禮也無法製止。唐玄宗為此深為擔憂。剛好成都派人前來進貢春彩十餘萬匹,在扶風遇上逃難的隊伍。唐玄宗於是命令將春彩全都陳列在庭院,召將領們進來,勸諭他們說:“你們都是國家的功臣,為國出力很久了;朕對你們的獎賞也很優厚。朕近來衰老,托付和信任了壞人,因此導致逆胡亂了倫常,不得不遠避他們的鋒芒。知道你們都是在倉促之間跟了朕,沒來得及告別父母妻兒,一路跋涉至此,非常勞苦。朕自己也來不及親自到九廟告辭。”他開始流淚,接著又說:“朕非常慚愧。蜀道險阻漫長,郡縣也都褊小。我們人馬眾多,他們也許無法供奉。所以今天就讓你們各自回家,朕獨自與子孫和中官前行入蜀,估計也能安全到達。今日和你們訣別,你們可以平分這些春彩作為路費糧資。回去後,見到父母以及長安父老,為朕向他們致意,讓大家各自多保重!”說著說著老淚沾襟。大家也都哭了,說道:“臣等是生是死,都將跟從陛下,決不敢有貳心!”唐玄宗考慮了良久後說:“是去是留,還是取決於你們。”自那以後,流言才開始平息。


再說太子李亨留下之後,不知該去哪裏。廣平王李俶說:“天快黑了,這地方是不能停留。大家都想去哪裏?”沒人答得上來。建寧王李倓說:“殿下先前曾擔任朔方節度大使,那裏的將吏每年也時不時來過長安啟奏,我還大略記得些姓名。如今河西和隴右的部隊大多都戰敗,不少人投降了賊兵。所以那裏的人很多父兄子弟都在賊兵之中,或許會有叛變的圖謀。朔方(今寧夏靈武西南)離這裏不算太遠(其實也有一千七百多裏),人馬非常強盛。裴冕又是衣冠名族,必無貳心。賊兵進入長安,正在忙著劫掠財物,沒有精力攻城略地。我們可以趁機盡速前往朔方,到那裏後在慢慢想法考慮複國的大舉。這才是上策。”大家都說:“好主意!”


他們到了渭水北岸的渭濱,但便橋已經斷了。渭水暴漲,又沒有船隻,太子於是號召渭濱的百姓,結果前來歸附的有三千多人。後來又遇到從潼關敗下來的士卒,雙方誤以為是敵軍而開戰,結果死傷了很多。弄明白後,他們收拾殘餘部卒,找了個水淺的地方,乘馬涉過渭水。沒有馬的人隻好哭著返回了(《舊唐書》和《新唐書》都說後麵的大部分人都淹死了)。太子以為自己得到上天保佑,很高興。當時跟從他的隻有廣平和建寧二王以及四軍將士,才二千人。太子然後從奉天北上,當晚(即六月十五丁酉)在永壽過夜。百姓攔在路上敬獻牛肉和酒水。天上出現起於西北長達數丈的白雲,如同樓閣的形狀。大家都認為這是天子之氣。


六月十六(戊戌),他們到了新平。通宵已經奔馳了三百多裏,士卒和器械損失過半,剩下的部眾不過數百(《舊唐書》說不過一旅)。新平太守薛羽棄郡逃走,太子派人追上殺了他。次日,太子到了安定(今甘肅鎮原),太守徐瑴也逃走,太子又派人追殺了他。


六月十七(己亥),安祿山的叛軍攻陷京師長安。


六月十八(庚子),唐玄宗任命司勳郎中兼劍南節度留後崔圓為蜀郡長史兼劍南節度等副大使;任命潁王李璬為劍南節度大使;任命監察禦史宋若思為禦史中丞兼置頓使;任命韋諤為巡閣道使。次日,唐玄宗離開扶風郡,在陳倉過夜。閑廄使任沙門在這天叛逃,投降了安祿山。


同時,太子李亨抵達烏氏驛,彭原太守李遵率兵出迎,獻上衣服和幹糧。到了彭原(今甘肅慶陽),太子招募士兵,又得到數百人(《舊唐書》作甲士四百,都還帶著私人馬匹助軍)。當天即,他們來到平涼,檢查監牧養的馬,得到了數萬匹,又招募了五百多士兵,軍勢稍微恢複了些。當時叛軍占據長安。得悉太子李亨在河西招集兵馬時,三輔百姓都說:“我們太子的大軍即將過來了!”叛軍望見西北塵土大起時,有些人嚇得逃走。


六月二十(壬寅),唐玄宗抵達散關。他將隨從將士分為六軍,並讓潁王李璬與宋若思和韋諤等人先行前往劍南,壽王李瑁等分別帶領六軍隨後進發。六月二十四(丙午),唐玄宗來到河池郡。崔圓奉表前來迎接車駕,告訴唐玄宗說蜀地肥沃,糧食豐產,甲兵非常強盛。唐玄宗喜出望外,當天即任命崔圓為中書侍郎兼同平章事,仍然擔任蜀郡長史。他還任命隴西公李瑀為漢中王、梁州都督、山南西道采訪防禦使。李瑀是李璡的弟弟,都是唐玄宗兄長李憲的兒子。唐玄宗還任命前華州刺史魏犀為梁州長史。


再說新任河西和隴右節度使王思禮到了平涼,得知河西諸胡叛亂,隻好回來,前往行宮所在。當初,河西各個胡人部落聽說他們的都護跟從哥舒翰,全都戰死在潼關,因此紛紛爭著自立,相互攻擊。而他們的都護的確跟從哥舒翰在黃河北岸,但並沒有戰死,也不肯和火拔歸仁一道投降安祿山。唐玄宗於是任命河西兵馬使周泌為河西節度使,隴右兵馬使彭元耀為隴右節度使,和都護思結進明等人前往邊鎮,去招撫他們的部落。他接著任命王思禮為行宮都知兵馬使。


六月二十六(戊申),扶風平民康景龍等人聚眾主動出擊安祿山任命的宣慰使薛總,斬首二百餘級。兩天後,陳倉令薛景仙殺了叛軍守將,攻克扶風,守衛在那裏。於是關中三輔豪強都密謀誅殺賊兵,所以叛軍也不敢到處侵擾。


安祿山沒想到唐玄宗這麽匆忙地就往西逃難,派人去叫崔乾祐帶兵留在潼關,等了十天後才派孫孝哲帶兵進入長安。他任命張通儒為西京留守,崔光遠為京兆尹;讓安忠順帶兵進駐皇宮苑中,負責鎮守關中。孫孝哲得到安祿山的寵任,尤其專權用事,常和嚴莊爭權。安祿山讓他監管關中諸將,張通儒等人都受製於孫孝哲。孫孝哲豪爽奢侈,辦事果敢,喜歡殺戮,所以安祿山的部屬都很怕他。安祿山命令他在長安到處搜捕朝廷百官以及宦官宮女等,每次捕獲數百人,就派兵護送到洛陽。跟從唐玄宗禦駕西逃的王、侯、將、相,他們留在長安的家人都被孫孝哲殺害,連嬰孩也不放過。陳希烈因為晚年失寵而怨恨唐玄宗,於是與張均和張垍等人都投降了叛軍。安祿山任命陳希烈和張垍為相,其餘投靠他的朝臣也都被授以官職。於是安祿山的勢力大增,進而往西脅迫汧、隴一帶,往南入侵江、漢地區,往北割走河東的一半。然而他的部將們都隻是粗曠勇猛,卻沒有長遠的戰略目光。攻克了長安後,他們自以為得誌,於是日夜縱酒,專以聲色和財寶和收受賄賂為能事,再也沒有西出的意思。所以唐玄宗得以安全入蜀,太子北上也沒有遭到追迫的危險。


再說,李光弼包圍博陵,尚未攻下。聽說潼關失守,他急忙撤除包圍,往南進發。史思明跟蹤其後,李光弼擊退了他,然後和郭子儀一道帶兵進入井陘,留下常山太守王俌帶領景城和河間的團練兵守衛常山。平盧節度使劉正臣將要襲擊範陽,但還沒到達那裏,就遭到史思明部隊的截擊。劉正臣大敗,拋棄妻兒逃走,士卒陣亡了七千餘人。當初,顏真卿聽說河北節度使李光弼出了井陘,當即收軍回到平原,等待李光弼的軍令。得知郭子儀和李光弼重新西入井陘時,顏真卿才開始重新掌管河北的軍事。


太子到平涼後,好幾天裏不知該往哪裏去。朔方留後節度副使杜鴻漸、六城水陸運使魏少遊、節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盧簡金、鹽池判官李涵互相商量說:“平涼地方很分散,並非駐紮大軍的地方。靈武(即朔方節度使的治所,寧夏吳忠)的兵馬眾多,糧食豐富,如果迎接太子到這裏,屆時往北收集諸城的兵馬,往西發動河西和隴右的勁騎,往南平定中原,那將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派李涵送信給太子,並登記了朔方的士馬、甲兵、穀帛、軍須的具體數字附帶獻給太子。李涵來到平涼,太子非常高興。杜鴻漸又派朔方的數千步騎到白草頓去迎接他。剛好河西司馬裴冕被征召去擔任禦史中丞。他到平涼見了太子,也勸他前往朔方。太子聽從了。杜鴻漸是杜暹的族子;李涵是李道的曾孫。杜鴻漸和崔漪讓魏少遊居後,負責裝修樓舍,安排資儲,自己前往平涼北境去迎接太子,並勸他說:“朔方是天下勁兵的所在地。如今吐蕃請和,回紇內附,全國各地的郡縣大多也都在堅守拒賊,等候大唐的興複。殿下今天如果在靈武整治大軍,然後起駕長驅,移檄四方,收攬忠義,那麽屠滅逆賊將不在話下。”魏少遊大肆裝修宮室,把臨時宮殿布置得類似皇宮禁中,還準備了山珍水鮮的膳食飲品。太子剛離開平涼時,天上有彩雲漂浮,地下有白鶴前引。隨從部隊出發後,有條像似黃龍的東西從太子憩息的屋頂騰空而去。六月二十八(庚戌),太子在豐寧南麵過夜。次日,他見到黃河天塹般的險固,便打算整軍北渡,在豐寧建立根據地。忽然大風猛起,飛沙走石,寸步之間人都看不清楚。太子隻好回軍直奔靈武,頓時風沙停止,天地廓清,似乎天意。秋七月初九(辛酉),太子抵達靈武,命令將魏少遊準備的奢侈物品全撤了。


秋七月初十(壬戌),唐玄宗來到益昌縣,在渡過吉柏江時,看到兩條大魚夾著他的船躍出水麵,議者認為它們是龍。


同一天(壬戌),裴冕和杜鴻漸等人給太子李亨寫信,請求他遵照馬嵬坡的詔命,即皇帝位。他們說:“如今賊寇叛逆亂常,流毒函穀,主上對於在大位上勤政已感到疲倦,遷移去臨幸巴蜀四川。山河險阻,路途遙遠,奏請的道路斷絕。宗廟和社稷的神器,終須有所歸依。百姓無不竊竊私語,思念聖明的君主。這天意和人事,殿下不能一再違背。還希望殿下順其自然,好安定社稷。這才是王者的大孝。”太子說:“待到平定寇逆,奉迎鑾輿回到京師,那時我從容位居儲君,在主上身邊侍奉他的飲食,豈不樂哉!你們何必如此著急?”裴冕等人又上言說:“將士們都是關中人,日夜思念著回歸老家,所以不懼路途崎嶇而跟從殿下遠涉沙漠邊塞,盼望著能得到尺寸之功。如果他們一旦離散,那將無法再次聚集。還希望殿下勉為其難,尊徇眾心,為社稷的利益著想!”信箋上了五次,言辭和情懷無不激切。太子不得已這才勉強答應。


七月十二(甲子),太子李亨在靈武城南樓即位,成為史上的唐肅宗。登基典禮完畢,裴冕等人跪著進言說:“自從逆賊侵陵以來,兩京失守。聖皇傳位給陛下,為了再次安定寰宇。臣稽首上千萬歲壽。”群臣也舞蹈高呼萬歲。唐肅宗痛哭流淚,感動了身邊的人們。當天他就派人到蜀郡將即位的事奏報太上皇,並登上靈武南門樓,下製說:


 


“朕聽說聖人敬畏天命,帝王奉守天時。知道皇靈垂愛,賦予天命,不敢違而離去;也知曆數來臨,自有所歸,不得已而當之。往昔的帝王也無不因此而有天下。近來羯胡擾亂常論,京闕淪陷失守;上天尚未悔禍,群凶依然猖狂。聖皇久厭大位,早就想傳位於朕。大軍興起之初,聖皇已有成命。當時朕擔心自己不德,所以不敢應承。如今諸位公卿都說:‘孝莫大於繼德,功莫盛於中興。’朕之所以治兵朔方,準備殄滅寇逆,最大的願望就是實行孝道。為了安撫兆庶之心,敬順群臣之請,正式於七月甲子,即皇帝位於靈武。敬崇徽號,上尊聖皇為上皇天帝,並請有司部門擇日昭告上帝。朕以薄德,謬當重位,既然舉行了承天的大禮,就應當給予率士的恩澤。所以朕宣布大赦天下,改元為至德。朝廷內外九品以上文武官員加兩階、賜兩轉,三品以上賜爵一級。”


唐肅宗還版授老人為名譽太守或縣令。接著他任命朔方度支副使兼大理司直杜鴻漸為兵部郎中,朔方節度判官崔漪為吏部郎中,同為中書舍人;任命禦史中丞裴冕為中書侍郎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任命河西兵馬使周佖為河西節度使;隴右兵馬使彭元暉為隴右節度使。他改關內采訪使為節度使,將治所搬到安化,任命前蒲關防禦使呂崇賁為關內節度使。他還任命陳倉令薛景仙為扶風太守兼防禦使;任命隴右節度使郭英乂為天水太守兼防禦使。他還改靈武郡為大都督府,上縣為望縣,中縣為上縣。


當時塞上的精兵都被挑選去討伐安祿山,隻留下老弱士兵守衛邊塞。新朝廷的文武官員不滿三十人,在荒間鄉野的地方建立朝廷。因為製度剛剛創建,武將無不驕橫傲慢。大將管崇嗣在朝堂,背向皇帝而坐,談笑自若。監察禦史李勉上奏彈劾他,將他關進有司監獄。唐肅宗特赦了他,歎道:“朕有了李勉,朝廷這才有了尊嚴!”李勉是李元懿的曾孫。十來天裏,前來歸附靈武的人逐漸增多。


唐肅宗的良娣張氏生性靈巧聰慧,能領會唐肅宗的心意,跟從他來到朔方。當時隨從兵馬十分寡陋,張良娣每晚睡覺時,總是躺在唐肅宗前麵。唐肅宗說:“抵禦寇盜並非婦人能做的事。”張良娣說:“蒼猝之間,妾用身子擋住,殿下可以從後麵逃去。”到了靈武,她生了個兒子,三天後就起身為戰士縫衣服。唐肅宗想勸止她,張良娣答道:“現在不是妾自己保養身子的時候。”唐肅宗因此更加憐愛她。


要想知道唐玄宗和唐肅宗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