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田

不是小米那個紅米~~~~~~~~~~~~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關於朱令頭發中鉈含量測量文章的幾個疑問(4)

(2024-02-16 05:50:55) 下一個

這個方法的優點之一,應該是可以確定中毒開始時間。但是根據發表的結果,能夠得出結論嗎?圖5中的第一個峰值,就代表了第一次中毒嗎?恐怕還不能完全定論。首先第一個峰值距離發尖僅8毫米,對應的生長時間大約是20天。如果在第一個峰值的三周之前還有另一次中毒,這根頭發就測量不出來。另外,如其他網友已經指出過的,圖5顯示的發尖部的鉈含量已經相當高了。我們把圖5放大一下看看:

Y軸的第一個刻度代表的是20納克/克,可見即使在第一個峰值之前,這根代號為ZL1995H9的頭發中的平均鉈含量已經超過了20納克/克,甚至接近30納克/克。根據表2,作為空白對照的2015年頭發中測出的平均鉈含量是不到4納克/克。那麽ZL1995H9發尖的鉈含量就遠遠高於空白對照,表明有可能在第一個峰值之前就已經中毒了。可惜的是,這根頭發隻有7厘米長,無法看到更早的情況。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最好是把另外兩根更長的頭發的測量結果完整地發表出來。這兩根頭發一根26厘米,一根30厘米,生長時間將近兩年,也就是說最晚從1993年夏天就開始生長了,中毒無論如何不會比這更早。前文也提到,表2有這兩根長發發根處的平均鉈含量,似乎沒有道理沒有作整根頭發的測量,然而不僅沒有發表詳細結果,甚至連定性的結果也沒有,這是為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