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維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寒門還是望族:是什麽決定了國家的貧富?

(2018-06-23 08:54:59) 下一個

1.世界是平的嗎?

2005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著名記者Thomas Friedman寫了一本很有名的書The World is Flat(《世界是平的》),斷言全球化和科技的發展為全球各國創造了平等的機會,這種機會必將導致各個國家的生產力和生活水平越來越接近。十幾年過去了,世界有沒有變得更平,仍然是眾說紛紜;但撇開發展趨勢不談,從海地、索馬裏到美國、瑞士,不管十幾年前還是之後,貧富差距都是巨大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國家也有寒門和望族之分,這句話用在國家之間也一樣貼切。

為什麽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差距如此巨大,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話題。很多聰明人都思考過這個問題,提出過自己的看法,Daron AcemogluJames Robinson出版於2012年的巨著Why Nations Fail(《為什麽國家會失敗》)也是這樣一個嚐試。

AcemogluRobinson認為,唯一能解釋國家之間巨大不平衡的,是國家的政治和經濟製度。他們指出,經濟製度分“攫取式”(extractive)和“包容式”(inclusive)兩種。攫取式經濟製度的特征是少數社會精英從其他大多數人身上攫取財富,包容式的經濟製度則把大多數人的福祉包括在經濟體製中,大家從經濟發展中共同獲利。

經濟製度受政治製度直接影響。政治製度也分攫取式和包容式兩種。攫取式的政治製度即政治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社會上大多數人沒有話語權;包容式的政治製度則是大多數人都有參與政治生活的權力。民主製度是一種包容式的政治製度,獨裁製則是一種攫取式的政治製度。攫取式的政治製度必然導致攫取式的經濟製度,而攫取式的經濟製度反過來又會鞏固攫取式的政治製度,因為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財富必然會買來更大的政治權力。

包容性的經濟製度保護私有財產,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鼓勵對新技術和新技能的投資。因為人民是經濟發展的直接受益者,他們努力工作,創造發明,形成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推動經濟增長,社會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相反,在攫取型經濟製度下,多數人不能享受經濟進步的成果,對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自然采取一種旁觀的漠然態度。沒有民眾的廣泛參與,社會便缺乏創新的活力和進步的引擎,更何況精英階層為了保護既得利益還會對創新加以阻礙。而且攫取性製度導致貧富分化,貧富分化又導致內訌和社會的不穩定。但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是從一個獨裁走向另一個獨裁,社會陷入專製泥沼不能自拔,造成一代又一代的貧窮落後。

AcemogluRobinson花費500多頁的篇幅,上下兩千年,縱橫幾萬裏,從羅馬帝國到瑪雅文明,從中世紀的威尼斯到後殖民時代的非洲,從蘇聯到美國再到中國,采用豐富的案例,信手拈來各種曆史事實,一看就是淵博的學者。對曆史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從書中描述的很多國家在曆史關鍵時刻的掙紮,看到一幅寬廣的曆史畫卷。

但在回答標題提出的問題——為什麽有些國家富強,有些國家貧窮——這一點上,該書雖然提出了有道理的理論,例證也非常豐富,所做的工作卻不算令人滿意。

 

2.《為什麽國家會失敗》的缺陷

Why Nations Fail最大的缺陷,是沒能說出攫取性製度和包容性製度形成的深層原因。作者遵循包容性製度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潛力,因而最有效地利用人這種寶貴的社會資源,催生技術、創新、創造性破壞這些社會進步的最大動力這條思路,來論證包容性製度的優越,這個分析有一定的說服力。但讀者自然會產生下一個問題:為什麽一個國家形成了攫取性製度,另一個國家卻形成了包容性製度呢?而且很多國家經常反複無常,一會兒采取更包容的政策,一會兒采取更攫取的政策,書中不乏這樣的例子。到底是什麽因素,導致一個社會轉向攫取或包容呢?

作者在每一個轉向包容或攫取的例子中,都花很多篇幅講述該事件發生的曆史背景,分析最終結果出現的原因。比如黑死病對歐洲社會造成了巨大衝擊,但各個國家受到的影響不一樣。在英國該事件減少了工人數量,增強了工人的議價能力,打破了新舊經濟力量的平衡,導致英國走向包容;而在東歐,因為社會製度與英國略有不同,卻導致了第二次農奴製和精英對農奴變本加厲的壓榨。又比如同樣被歐洲人殖民,南美礦富人多,被殖民者用武力征服,發展成攫取型國家;而北美寒冷貧窮,隻有印第安遊牧部落,沒有龐大的定居人口,殖民者隻能從歐洲輸入勞力。新移民在這個地廣人稀的地方不斷為自己爭取權利,終於建立起包容性製度。

但脫離了具體例子,想回答為什麽一個國家會走向攫取或包容,卻沒有答案。作者的說法是,曆史的關鍵時刻帶來機遇和挑戰。這時候一個社會現有的政治經濟狀況加上曆史的偶然,最終決定了社會的走向。作者願意采用這種含混的說法,而不是試圖給出答案,是他們治學嚴謹,因為這個答案本來就很難找出來,或者根本不存在。但可以給出的清晰答案停留在攫取或包容,卻不能更深地挖掘下去,有隔靴搔癢之感,很不暢快。

該書的第二個缺陷是有把曆史按作者預設的觀點進行簡化的傾向,即進步都歸功於包容,而退步都是攫取的錯。書中的主要例子還是有說服力的。比如光榮革命鞏固了英國的議會製度,把相當一部分權力從王公貴族手中奪過來分給平民百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包容性的政治製度,直接導致工業革命,讓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又比如作者花了很多篇幅談論殖民製度的惡果。殖民製度是一種殖民者對被殖民者巧取豪奪、殖民地人民完全無法分享社會發展成果的製度。這種徹頭徹尾的攫取,導致了殖民地的貧窮落後。

但該書還花了很多篇幅分析其他國家在其他曆史時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比如塞拉利昂獨立後的政變和內戰,哥倫比亞民兵組織和政府的勾結,阿根廷2001年的金融危機,美國的民權運動,等等。即使從作者自己的敘述,也可以看出國際國內多股力量的交鋒,各種錯綜複雜的因素,影響了事件的發展,但作者卻總是把這些事件放在包容和攫取的框架中來描述。社會科學的理論不可能像自然科學的理論一樣幹淨、完美。一套理論如果能解釋相當大一部分社會現象就已經很成功。如果非要把它應用於更多的案例和更廣的範圍,就可能力不從心,Why Nations Fail的一些論證就給我這種印象。

這當然也是因為作者沒有給出“攫取”和“包容”的清晰定義。曆史上有過很多國家,每個國家的製度都在不停演變,沒有兩套製度完全相同。從徹頭徹尾的攫取,到完完全全的包容,其中有很多不同的做法。大多數社會都有一些攫取性的機構和政策,也有一些包容性的因素。到底哪個社會算攫取,哪個社會算包容,很難說清楚,這就讓作者的論證有了一定程度的隨意性。讀了某些章節後,讀者難免會猜想,隨便在曆史書中翻一翻,或許也可以找出一些其他例子,來論證包容性政策並未導致進步,或攫取性政策並未導致落後。一旦讀者有了這種感覺,很多長篇大論的論述頓時失去了說服力。

第三個缺陷是對攫取性製度一定導致國家失敗的論證不夠令人信服。我非常願意相信包容性製度比攫取性製度優越,但要說攫取性製度不能導致社會進步,讀了這本書後卻半信半疑。按照作者的說法,英國1688年的光榮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包容性政治製度,所以包容性製度在人類曆史長河中隻是短短一瞬。但在這之前的幾千年裏,人類雖然走得跌跌撞撞,卻也有進步和發展,其中不乏繁榮昌盛的時期。當然作者可能會說,雖然當時的整個社會不算包容型,但實行了某些包容性的政策,所以才會有繁榮和發展。但部分也因為前麵說的對“攫取”和“包容”的定義的缺乏,這樣的解釋不是很令人滿意。

即使在光榮革命之後,世界上的國家也沒有全部變成包容型,直到今天仍然如此,但很多國家都在或快或慢地發展著,有些發展明明就發生在作者定義的攫取型社會中。比如法國路易十四的政府是典型的攫取型政府,他把國王的權力發展到頂峰,也讓法國有了強勁的經濟增長,成為歐洲最強盛的國家。又比如書中舉的前蘇聯的例子。蘇聯在建國之後有過長時間的高速經濟發展。作者解釋說這是因為政府動用自己的力量,把資源集中在一些關鍵領域的結果。這種做法有時候也會在某些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進展,但因為攫取型社會不鼓勵創新和創造性破壞,這種進步必定不可持續。

因為蘇聯確實已經崩潰,讀者可以勉強接受這個說法。但蘇聯的經濟發展不是一年兩年,也不是十年八年,而是持續了五、六十年。相比之下,書中舉的一些例子中,包容性政策帶來的繁榮不見得持續更長時間;有些例子還是很近的事情,能持續多久還要拭目以待。如果這本書是在蘇聯崩潰之前的八十年代寫的,作者即使做出同樣的論斷,正如作者在最後一章中對中國的預測一樣,讀者隻能半信半疑,因為論證本身不夠有說服力。

說到對中國的預測,讀者不可能不想到美國社會最近表現得尤其明顯的對中國的恐懼和擔心。這種擔心也表明,《為什麽國家會失敗》一書關於包容性或攫取性的政治經濟製度是一個國家或強大、或弱小、或貧窮、或富裕的唯一解釋的斷言,在美國朝野的很多人眼中,都不過是學者羅曼蒂克的一廂情願。

 

3.是什麽決定了國家的貧富?

在開始自己的論述前,作者在第二章“行不通的理論”(Theories that don’t work)中,批判了幾種比較流行的關於世界各地發展為何不均衡的理論。我覺得這一章很有意思,因為它給出了對“是什麽決定了國家貧富”這個領域的研究的全貌。

第一種理論是地理假說。這種理論認為,世界上各個國家之所以貧富不均,是由於不同的地理環境。比如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認為,居住在熱帶的人比較懶散,缺乏好奇心,所以他們沒有寒冷地區的人勤奮,也缺乏創新性。繼承孟德斯鳩衣缽的現代經濟學家加上了現代人更容易接受的解釋:熱帶地區的疾病,尤其是瘧疾,對健康和生產效率有負麵影響;熱帶的土地也不適合高效率的農業生產。

關於地理理論的一本有影響的書,是1997年出版的Jared DiamondGuns, Germs, and SteelDiamond論證說,各大陸之間在大約500年前——也就是現代時期的開始——的不平等狀態的起源,是它們各自不同的自然條件。比如說,歐亞大陸比美洲大陸有更豐富的動植物物種可以被馴化成家養的動植物,因而促進了農業發展和人口增長,進而導致勞動的分工、貿易和技術進步。其他地理條件,比如說一塊大陸的軸線走向是南北向還是東西向,也直接影響技術的傳播,以至該大陸發展的速度。

第二種理論是文化假說。文化理論的鼻祖是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他認為新教改革催生的新教倫理是現代工業在西歐出現的主要原因。後來的文化學派不再把文化限製在宗教的範圍,但也認為世界各地文化的不同是它們發展速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比如有人認為非洲之所以窮,是因為非洲人勞動習慣差,拉丁美洲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受到伊比利亞文化的影響,又或者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之所以富裕,要歸功於英國文化傳統等等。

第三種理論是無知假說。這是經濟學家熱衷的一種假說。經濟學中著名的第一福利定理定義了在哪些條件下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從經濟觀點來看合乎社會要求。當第一福利定理定義的這些條件不存在時就會出現市場失靈。窮國之所以窮,是因為它們有許多市場失靈,而經濟學家和政策製定者不知道如何消除它們。富國之所以富,是因為它們製定了更好的政策。換句話說,世界不平等的存在,是因為窮國的統治者不知道如何讓窮國變富。

我前幾年讀過地理理論的重要著作,Jared DiamondGuns, Germs, and Steel。這本書寫得非常好,可讀性比Why Nations Fail強,論證也更加脈絡分明。雖然Why Nations Fail一開篇就批評這本書,我覺得兩本書並不矛盾。Diamond使用的是很長的時間軸,解釋的是500年前的世界格局,分析的是之前幾萬年發生的事情,比如當西班牙人跑到秘魯殺戮和掠奪當地人時,為什麽兩者之間實力如此懸殊,卻沒有試圖解釋西班牙人殖民秘魯以後,為什麽秘魯和西班牙之間還是有巨大的貧富差距。動植物的馴化,農業的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像製定一個包容性或攫取性的政策那麽立竿見影。從空間上來說,Diamond比較的是大陸之間的差異,而不是同一塊大陸中鄰國之間的差異,或者南朝鮮和北朝鮮的差異。因為這些原因,它和Why Nations Fail有點像橘子和蘋果,講的不是一回事。

 

4.怎樣才能接近事情的真相?

世界的格局是變化的,500年前的世界和今天的世界,貧富分布不一樣。500年前北美是世界上最落後的地方,現在卻是世界頭號強國所在地;中國500年前睥睨群雄,100年前卻成了列強環伺的東亞病夫。與Jared Diamond的宏觀視野相比,Why Nations Fail的視野更微觀,關注的是比較短的時間軸和比較狹窄的區域,有更多複雜的變數,證據和邏輯也都比較混亂。或許這也是為什麽Jared Diamond的文章看起來更加整齊漂亮。

Why Nations Fail的優勢在於,它在我們看待當今世界麵臨的問題時更有相關性。比如很多數據表明,美國的貧富差距正變得越來越懸殊,這是不是表明我們正在從限製精英人物利益的良性循環走向少數人致富和擴張權力的惡性循環呢?又比如中國的製度按照作者的定義是攫取型的,至少政治製度絕對是攫取型的,但中國也經曆了三十年的穩定發展。中國的快速增長還能持續多久呢?

這些問題大家每天都在思考,卻沒有明確答案。這也是Why Nations Fail這樣的書的價值所在:雖然有些混亂,有些模糊,有些問題答不上來,卻可以跟現實掛鉤,有鮮活的生命力。

但分析世界上的國家為什麽貧富不均,世界格局為什麽是今天這個樣子,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課題。學者們因為要著書立說,喜歡建立一個理論體係,在這個體係所設定的框架內來分析問題。但更加可能的是,國家的貧富不均並不是一個原因造成的,文化、地理、製度都是原因,還有很多曆史的偶然。雖然Why Nations Fail否定所有其他理論,聲稱隻有自己的理論是正確的,其他學者在提出自己的理論體係時可能也有類似行為,但在我這個門外漢和第三者看來,恰恰應該將所有這些理論都綜合起來考慮,才能解釋當今世界的格局。若果真如此,則表明在討論問題時,我們局外人有時候可能更有優勢:因為沒有利害關係,我們有更開放的頭腦,因此更能接近事情的真相。


維立,畢業於清華大學,斯坦福大學博士。現居矽穀從事高科技工作。業餘時間翻譯寫作,出版過六本作品/譯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8)
評論
美西2015 回複 悄悄話 您思想真是深刻,這篇文章我光看題目都看不懂。 需要補太多課了。看來您平時閱讀量巨大,思考問題深刻。人種差異的確很容易政治不正確。我需要先看這裏提到的幾本書再來重讀這篇好文。
維立 回複 悄悄話 是啊,所以critical thinking很重要。以前國內隻有一種聲音,收音機、電視機裏說的,有人全信,有人全不信,比較簡單。現在有這麽多不同意見,眼花繚亂,本來是好事情。應該各種意見都聽,聽多了之後形成自己的看法。但如果過於依賴某一個人、某一張報紙、某一個公眾號的說法,就容易被誤導。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維立' 的評論 : 覺得麻煩就麻煩在這裏,聽眾很容易不知不覺地把某人神話般地供養起來;而學者(原創者?)中又確實會有一些想被神化的,當然也分有意為之和無意之中形成的。

“學者的預言,事後證明錯誤的太多了。但這不要緊,做出預言,說出自己的理由,就是一個很好的exercise。隻是旁人不必太把這些預言照單全收。更錯誤百出的是電視上的pundits,每天口若懸河,信誓旦旦,過不了幾天就被打臉,但也無所謂,第二天照樣出來口若懸河 :-)。其實都是正常現象,隻要聽眾別把他們當神供起來,其實沒有太大危害。 ”
維立 回複 悄悄話 其實隻要看看這裏的發言,就可以得到一點感覺,為什麽嚴肅的學者不願意碰種族決定論這種話題。即使真能得出什麽結論,這個過程也會製造很多分裂、仇恨和偏見。有些話題,不去碰它是一種智慧。

回複 '常量1' 的評論 :
常量1 回複 悄悄話 嗬嗬,樓下這位‘中國的種族最能引領世界文明的人’

你知道有誰願意想中國人那樣活著嗎?
中國的大官,精英,富豪,也包括草根屌絲,
有哪一個不想移民離開中國?
呆在中國搞建設都是沒有辦法的事。
危言 回複 悄悄話 最近10-20年,中國的平民階層生活水準在提高,美國90%的平民生活水準不變或下降。按照這個製度決定論,是否說明中國的製度比美國更好?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維立 發表評論於 2018-06-23 14:30:48
學者的預言,事後證明錯誤的太多了。但這不要緊,做出預言,說出自己的理由,就是一個很好的exercise。隻是旁人不必太把這些預言照單全收。更錯誤百出的是電視上的pundits,每天口若懸河,信誓旦旦,過不了幾天就被打臉,但也無所謂,第二天照樣出來口若懸河 :-)。其實都是正常現象,隻要聽眾別把他們當神供起來,其實沒有太大危害。
nalayii 回複 悄悄話 人種的問題其實不應該單從智商情商看。
最重要的是,每個人種的文化和傳統特征。
每種人群,都有卓越著,其文化習俗決定卓越者的卓越方向。
比如中國傳統沒有嚴謹邏輯的著作和人物光大,因此抒情詩歌的名人多,普通人的情緒化的表現是大家認可的。
西方傳統有嚴謹邏輯思維的影響,因此科學在西方產生。
黑人的文化傳統是直接由部落文明跳躍到現代文明的,因此除了手工藝,舞蹈等原始藝術比較發達。但其中不伐的卓越者中會在西方文明的框架中脫穎而出,比如美國黑人律師,法官,州長,科學家等等。
由於卓越者是鳳毛麟角的,因此黑人卓越者風光四起,其文化傳統會常常導致他的親戚們可能是慣犯,無業者的機率大。

所以中國的種族是最有希望引領世界文明的人,因為其龐大人口基數下的卓越人的出現機率是企圖種族沒法比的。隻要我們不在禁錮自己的頭腦。
ziqiao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ng' 的評論 : 我所說的人種的差異?並不是是智商差異,或者說不全是智商差異。而更多的是民族性所造成的文化上的差異,比如維立在文章裏說的有些民族比較懶散。

其實從人類進化的發展史上來看,智商不能決定文明,但是文明可以影響智商,很多時候偶然性大於必然性。人類的祖先現代智人就比同時代的Neanderthal智商和文明程度低,為什麽最後Neanderthal被滅絕了呢?當年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那可是野蠻落後的遊牧民族對文明程度高出它許多的農業社會的一次大的征服,也是人類文明的一次大的毀滅。

但是現在一談到人種差異,很容易被人曲解,所以沒有人敢涉及。
ziqiao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ng' 的評論 : 我所說的人種的差異?並不是是智商差異,或者說不全是智商差異。而更多的是民族性所造成的文化上的差異,比如維立在文章裏說的有些民族比較懶散。

其實從人類進化的發展史上來看,智商不能決定文明,但是文明可以影響智商,很多時候偶然性大於必然性。人類的祖先現代智人就比同時代的Neanderthal智商和文明程度低,為什麽最後Neanderthal被滅絕了呢?當年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那可是野蠻落後的遊牧民族對文明程度高出它許多的農業社會的一次大的征服,也是人類文明的一次大的毀滅。

但是現在一談到人種差異,很容易被人曲解,所以沒有人敢涉及。
維立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同意。這個問題太複雜了。所以我覺得Why Nations Fail這本書“行不通的理論”(Theories that don’t work)這一章特別失敗。要解釋這麽複雜的問題,恰恰需要把各種理論都綜合起來考慮。當然他們要著書立說,獨捧自己的理論,所以也可以理解。


回複 'rougeriver' 的評論 :

介紹和評論得非常好,難得一見的好文章,收藏了。感覺這種差異有地理、曆史、民族、文化、宗教等等諸多方麵的原因,又集中體現在政治、經濟方式的選擇和相互作用上,而慣性、宗教與文化在既定的政治經濟方式確立之後有很大的影響力。偶覺得太複雜,想想都難。
維立 回複 悄悄話 嚴肅的學者不願意研究人種的差異,跟這個話題的爆炸性還是有些關係。真的要證偽,並不一定那麽容易。

不過我也認為這個話題不值得研究,即使研究出來什麽成果有什麽用呢?頂多探討一下文化的差異就可以了。即使是文化的差異,也有很多人不願意碰。最後還是地理論,製度論,說起來比較理直氣壯 :-)。

回複 'cng' 的評論 :
rougeriver 回複 悄悄話 介紹和評論得非常好,難得一見的好文章,收藏了。感覺這種差異有地理、曆史、民族、文化、宗教等等諸多方麵的原因,又集中體現在政治、經濟方式的選擇和相互作用上,而慣性、宗教與文化在既定的政治經濟方式確立之後有很大的影響力。偶覺得太複雜,想想都難。
維立 回複 悄悄話 學者的預言,事後證明錯誤的太多了。但這不要緊,做出預言,說出自己的理由,就是一個很好的exercise。隻是旁人不必太把這些預言照單全收。更錯誤百出的是電視上的pundits,每天口若懸河,信誓旦旦,過不了幾天就被打臉,但也無所謂,第二天照樣出來口若懸河 :-)。其實都是正常現象,隻要聽眾別把他們當神供起來,其實沒有太大危害。


回複 'cng' 的評論 :
c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ziqiao123' 的評論 : 人種的差異?是智商的差異嗎,用人種智商能解釋國家社會的成敗嗎?

我認為,這個假說之所以比較少人涉及,主要的原因並非政治正確與否,而是太容易證偽,嚴肅的學者,往往不願意花時間。

比如,大家都知道,在社會上成功的人,往往並不是智商高的人,而是”情商“高的人。人類各個種族之間,就算是平均智商略有差異,恐怕也絕對不可能解釋國家之間如此巨大的差異,不同人種所擁有的文化製度,在現代世界的“情商”,恐怕才是問題的關鍵。

c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維立' 的評論 : 世界上的聰明人做出過很多預言,很多已經成為曆史上的笑柄,比如:

Everything that can be invented has been invented ---1899

What we may be witnessing is not just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or the passing of a particular period of post-war history, but the end of history as such -- 1992

the world is flat ----2005.

不過,中間這一條預言的作者,知恥而後勇,最近幾年寫下了煌煌上千頁的比較政治學巨著,回答了你文中的疑問。
維立 回複 悄悄話 子喬好!你都把腦袋看暈了,我感到事情有點不妙。。。

這裏提到的三本書都是宏篇巨著,Guns, Germs, and Steel寫得最好,Why Nations Fail相比之下寫得最差。所以最好的你已經看過了 :-)。

人種差異是禁忌話題。第三節中提到的“文化假說” is as far as you can go.

回複 'ziqiao123' 的評論 :
ziqiao123 回複 悄悄話 沒看過Why Nations Fail,光看你這篇文章我腦袋已經暈了。維立,你這種enjoy life的方式太費腦了。Jared Diamond的Guns, Germs, and Steel我也看過,寫的條理清晰,論證有說服力,雖然還是有不少疑問。

我想有一個問題大家都不敢太涉及,就是人種的差距,這個問題一說深了就很容易政治不正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