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僧肇 不真空論

(2021-05-26 06:43:21) 下一個

不真空論

  (東晉)僧肇


 

簡介

  《不真空論》和《物不遷論》是東晉僧人僧肇的兩篇佛教哲學論文,《神滅論》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學者範縝的無神論作品。這三篇均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哲學名篇,頗有代表性。

  僧肇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生於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於晉安帝義熙十年公元414年。精於老莊及佛經,年將20即為關中名僧,後拜鳩摩羅什為師,協助譯經,成為羅什的高足,他的文章得到羅什和慧遠的稱讚,是年青的佛學哲學家。他的佛教哲學論文《般若無知論》《不真空論》、《物不遷論》、《涅槃無名論》四篇總編為《肇論》。現存《肇論》注疏有晉惠達《肇論疏》、唐元康《肇論疏》、元文才《肇論新疏》等。《不真空論》和《物不遷論》收集在當代學者任繼愈《漢唐佛教思想論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一書附錄中,井有今譯可參閱。

  《不真空論》討論世界的存在問題,其主要論點是說一切人和事物都生滅無常,緣會則生,緣了則滅,所以都是虛幻的不真實的,所謂“不真空”即是說世界不真實故空。但事物的現象還是存在的,不過是假有而已。《物不遷論》討論世界的運動問題,它認為事物的流轉變化是假象,其本質是不動的,過去的事物隻存在於過去,現在的事物隻存在於現在,“故曰靜而非動”,“不遷”就是不動。它隻肯定事物變化的間斷性而否定其連續性。以上兩篇是對當時佛學理論討論的總結。

  範縝字子真,南鄉舞陰今河南泌陽縣西北人,約生於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卒於梁武帝天監十四年公元515年。範縝經曆齊梁兩代,在南齊時曾與竟陵王蕭子良辯論因果問題,並退而寫出《神滅論》。該論是在梁武帝時正式發表全文載《弘明集》,梁武帝指使曹思文等64人圍攻範繽而不能屈。《神滅論》針對當時佛教神不滅而發,討論形神關係,認為人的精神離不開形體,“形神相即”,“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形與神不是兩個東西;合在一起,“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兩者是質用一體的,精神依於形體,好比刀的鋒利離不開刀刃一樣;所以人死之後靈魂是不存在的。範縝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元論,成為形神關係學說史上的一座理論高峰。可參看任繼愈《關於〈神滅論〉》附今譯,載《漢唐佛教思想論集。附錄》和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不真空論

  夫至虛無生者,蓋是般若玄鑒之妙趣,有物之宗極者也。自非聖明特達,何能契神於有無之間哉?是以至人通神心於無窮,窮所不能滯,極耳目於視聽,聲色所不能製者,豈不以其即萬物之自虛,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是以聖人乘真心而理順,則無滯而不通;審一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適。無滯而不通;故能混雜致淳;所遇而順適,故則觸物而一,如此,則萬象雖殊,而不能自異。不能自異,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則雖象而非象。

  然則物我同根,是非一氣,潛微幽隱,殆非群情之所盡。故頃爾談論,至於虛宗,每有不同。夫以不同而適同,有何物而可同哉?故眾論競作而性莫同焉。何則?

  “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嚐無。此得在於神靜,失在於物虛。

  “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雖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但當色即色,豈待色色而後為色哉?此直語色不自色,未領色之非色也。

  “本無”者,情尚於無多,觸言以賓無。故非有,有即無;非無,無即無。尋夫立文之本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無非真無耳。何必非有無此有,非無無彼無?此直好無之談,豈謂順通事實,即物之情哉?夫以物物於物,則所物而可物;以物物非物,故雖物而非物。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實,名不即物而履真。然則真諦獨靜於名教之外,豈曰文言之能辯哉?

  然不能杜默,聊複厝言以擬之。試論之曰:《摩訶衍論》雲:諸法亦非相,亦非無相。《中論》雲,諸法不有不無者,第一真諦也。尋夫不有不無者,豈謂滌除萬物,杜塞視聽,寂廖虛豁,然後為真諦者乎?誠以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即偽即真,故性莫之易。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如此,則非無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於何而可物?故經雲:“色之性空,非色敗空。”以明夫聖人之於物也,即萬物之自虛,豈待宰割以求通哉?

  是以寢疾有不真之談,《超日》有即虛之稱。然則三藏殊文,統之者一也。故《放光》雲,第一真諦,無成無得;世俗諦故,便有成有得。夫有得即是無得之偽號,無得即是有得之真名。真名,故雖真而非有;偽號,故雖偽而非無。是以言真未嚐有,言偽未嚐無。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故經雲,真諦俗諦,謂有異耶?答日,無異也。此經直辯真諦以明非有,俗諦以明非無。豈以諦二而二於物哉?

  然則萬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無。有其所以不有,故雖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無,故雖無而非無。雖無而非無,無者不絕虛;雖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無不夷跡,然則有無稱異,其致一也。

  故童子歎曰:“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瓔珞經》雲:“轉**者,亦非有轉,亦非無轉,是謂轉無所轉。”此乃眾經之微言也。

  何者?謂物無耶,則邪見非惑;謂物有耶,則常見為得。以物非無,故邪見為惑;以物非有,故常見不得。然則非有非無者,信真諦之談也。故《道行》雲:“心亦不有亦不無。”《中觀》雲,物從因緣故不有,緣起故不無。尋理,即其然矣。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豈待緣而後有哉?譬彼真無,無自常無,豈待緣而後無也?若有不能自有,待緣而後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雖有,不可謂之有矣。不無者,夫無則湛然不動,可謂之無,萬物若無,則不應起,起則非無,以明緣起,故不無也。

  故《摩訶衍論》雲,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應有;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一切無法,一切因緣,故應有;一切有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尋此有無之言,豈直反論而已哉?

  若應有即是有,不應言無;若應無即是無,不應言有。言有是為假有以明非無,借無以辯非有。此事一稱二,其文有似不同。苟領其所同,則無異而不同。然則萬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無,不可得而無。何則?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無,事象既形。形象不即無,非真非實有。然則不真空義顯於茲矣。

  故《放光》雲,諸法假號不真。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夫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非物也;名無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當實,實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在?故《中觀》雲:物無彼此,而人以此為此,以彼為彼。彼亦以此為彼,以彼為此。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懷必然之誌。然則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無。既悟彼此之非有,有何物而可有哉?故知萬物非真,假號久矣。是以《成具》立強名之文,園林托指馬之況。如此,則深遠之言,於何而不在?是以聖人乘千化而不變,履萬惑而常通者,以其即萬物之自虛,不假虛而虛物也。

  故經雲:甚奇,世尊!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也。然則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

 來自:http://www.guoxue123.com/zhibu/0101/0400/401.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