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拉瑪那.馬哈希尊者:“我是誰”與“真我的質詢”

(2020-04-24 13:55:40) 下一個

拉瑪那.馬哈希(Ramana Maharshi)簡介

拉瑪那·馬哈希(一八七九~一九五○)生於南印度,是本世紀徹悟本心的覺者,也是聲動寰宇的說法者。在成道前他原是印度中等婆羅門家庭的孩子,少年時與其它學童毫無兩樣,常和友伴一起念書戲耍,從來沒有意識到任何靈性經驗,也未曾顯露對修行的興趣。然而他在十七歲那年卻經曆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轉變。

有一天他獨自坐在他叔叔家中的一個房間裏,突然一種死亡的恐極其真實而暴烈地攫住了他。馬哈希一直是個健康的孩子,當也毫無病痛,然而他卻感覺到他在剎那間就要死去了。這狀況突如其來,也毫無征兆,此刻的馬哈希在震驚之中,既不去追究這恐懼的由來,也不想求助於任何人,相反地他聲色不動,在當下獨自麵對這巨大的危機。他後來自述道:

這死亡的恐怖在震驚中將我的心智驅轉向內了。我在心中自問:「現在死亡來了;這意味什麽?是什麽要死去了?這肉身死去了。」而我即刻便戲劇性地演出這死亡的發生。我模仿死屍將四肢平伸,彷佛全身僵冷地躺下,以便在更大的實感中參問。我閉口屏息以防發出任何聲音,或說出「我」或是其它的字眼。

「那麽,」我對我自己說:「這肉身已死。它將被人送去火葬場燒成灰燼。然而在這肉身死亡之後,我死了嗎?這肉身是我嗎?它靜默而無知覺,然而在它之外,我卻感覺到我的人格完全的活力,以及在我之內的『本我』的聲音。所以我原是超越肉身的精神。肉身死去,然而超越肉身的精神卻不為死亡所觸及。這即意味我原是永生不死的精神。」

這整個過程並非緩滯的動念,而是活生生的真相的靈光乍現,幾乎不加思索地為我所直接體驗。「本我」原來真實不虛,是我當下唯一的實相,而一切關乎肉身的有意識活動都流入這「本我」。從此「本我」或自性便在一種強大的引力之中定於自身。死亡的恐懼永遠消失了。從此我與自性合一,永不退轉。念頭可能仿佛曲中的各種音符來來去去,然而「本我」有如襯底的基本音韻化入了所有其它音符,恢恢不散。無論肉身處於談話、閱讀或是他事之,我依然定於「本我」。

馬哈希就如此一悟頓悟到實相了。一般而言,修行人初逢實相的經驗往往是剎那間事,神妙的覺受在驚鴻一瞥之後便飄然而去,隻留下恍然而惘然的回憶。然而馬哈希卻有如風吹花開,不但未經刻意修煉而自然頓悟,而且一悟永悟,了達究竟解脫。其實他在這次危機之,所遭遇的正是自我的死亡。根據他在本書中所解釋的,在撒哈佳(Sahaja,意為自然)無念三昧之中,自我已經斷滅,如何流流入自性的大海而消失於無形,在此境之中個人已與自性渾然合一。這撒哈佳無念三昧其實也就是佛佗所謂的究竟涅盤了。

馬哈希成道之後對世俗活動完全失去興趣,又不事生產,以此不見容於家人。六周後他離家獨自登上阿魯那佳拉(Arunachala)聖山,此後終生不再離開。起初他幾乎完全脫離了色相世界的一切活動,長時期沉浸在自性遍照的存在之中,對肉身的存活亦毫不關心。畋於有求道者前來向他請益,他才以少量的食物維持住肉身傳道。後來來自印度與世界各地的弟子逐漸增多,形成了道場,此後他便開始了五十年如一日的靈性教導。

由於馬哈希是究竟的覺者,他的教導超越了各宗教間的界限,而呈現出平等雍容的整合。他常在默坐之中以大能啟迪弟子肉蘊的自性,認為沉默就是最鏗鏘有力的說法;然而為了解答弟子在修行上的種種問題,他也開口作出詳盡的回答。他以流露純醉的大美的語言,清楚說出求道者的兩條路,一是自問「我是誰?」二是全心皈依。這也就是智能與愛(即慈悲)的修行,二者殊途同歸。對於第二條路,亦即敬神奉獻的修行,他說神、上師與自性其實無分無別,透過自性化身的上師不可思議的恩寵,虔誠的求道者便能得到自在解脫。除此之外,他平視各種修行路線如持咒、瑜珈、禪定等等,並以精辟的解說指出這些方法都意在平息心念,最後仍是歸向自性的了悟。

不僅如此,在所有的指引之中他更透露出開明而富彈性的態度。他並不鼓勵苦行或棄俗,隻說在合於禁欲之前做個居士反而較好;他也不教人譴責自我或肉體,隻教人不要去認同。

然而他最主要也最聞名於世的教導,則是一條引人直接契入自性的智能之路。當弟子提出不切實際的問題,馬哈希總是說先去知道你自己,再去了解其餘,以此方式簡單地將他推向對自己真身的探究。這智能修行的法門在形式上單刀直入,隻是去參問「我是誰?」它的意義在於集中心力去發現自我所從生的本源,而這本源就是自性。這參問並非持咒,在參問之後也不須由心智來回答,隻須要保持平靜,讓真正的答案自然而然浮現。事實上它並不是心智或自我所能的,因為自我並非我們的真性。它真正的涵意是自性在參問它自己,了悟它自己。

 

我是誰

—拉瑪哈.馬哈希的教導

原序

“我是誰”是一係列關於探詢真我的問答錄的標題。這些問題是在1902年由悉瓦普萊生.皮萊向拉瑪哈.馬哈希提出來的。皮萊先生是一個哲學係的畢業生,那時候在印度南阿考特地區稅務局任職。在他1902年出差到提羅地區的時候,他到阿那卡拉山的維羅帕薩山洞與馬哈希大師碰麵,尋求大師的精神指導,並懇請他回答真我探詢過程中的相關問題。但那時候馬哈希閉口不說話,並非因為他曾經發過誓,而是他沒有說話的意願,所以他用手勢回答所提的問題,當對方不能理解的時候就用寫的方式回答。據皮萊先生的回憶和記錄,大師共回答了十四個問題。這個紀錄在1923年由皮萊先生首次出版,加上了由他自己編寫的十幾首詩歌,讚頌大師通過驅散他的疑雲和把他從生活的危機中解救出來的無比恩惠。後來“我是誰”多次出版。我們發現在有些版本中有三十個問答,另一些版本則有二十八個問答。還有一個版本沒有給出問題,而是以一種隨筆的形式重新編排了那些教導。現在的這個譯本是由二十八個問答的形式組成的。

“真我探詢”和“我是誰”兩本書是以大師自己的話語展開的一係列教誨。這兩本書是大師著作中僅有的譯本。它們清晰地闡明了通向解脫的直接道路就是真我探詢這一主要教誨。質詢的具體方法在“我是誰”中有清楚的闡述。頭腦由念頭組成。“我”是頭腦中第一個冒出來的念頭。當那個“我是誰”的質詢緊緊相隨,所有其他念頭就被摧毀了,最後“我”這個念頭本身也消失了,隻留下那個無比的超越二元對立的真我自己。真我的虛假身份隨同身體和頭腦等非真我的現象一起了結了,那就是光明。質詢的過程當然並不簡單。當一個人質詢“我是誰”的時候,其他念頭會湧起;但當這些念頭湧起時,不應該追隨和屈從於它們,相反,應當質問“這些念頭來自何方”,為了做到這一點,人們需要極其警覺。通過不斷的質詢,讓頭腦待在它的源頭,不允許它四處遊蕩,迷失在它自己創造的思想迷宮中間。所有其他的修煉諸如呼吸控製和上帝冥想都應該被視作輔助練習。隻有在它們幫助頭腦變得安靜和集中於一點的時候才是有用的。

因為當頭腦獲得集中的技巧後,探詢真我會變得相對容易。隻有通過不間斷的質詢,各種念頭才能被摧毀,真我才能被認識到—在那個無限的實相中甚至連“我”的念頭都沒有,那個經驗就是所謂的靜默。

這個,就是拉瑪哈.馬哈希 “我是誰”教導的要旨。

馬德拉斯大學—1982630

 

 

我是誰

既然所有動物總是渴求喜樂,避免痛苦,既然我們發現每個人都對自己傾注最大的關愛,既然隻有喜樂是愛的緣起,那麽為了獲得這種是我們天性的、在沒有雜念的深眠狀態中被體驗到的喜樂,你應該認識你自己。為此,以“我是誰”質詢自己是認識自己的主要手段。

1.我是誰?

身體由七個層次組成,那不是我;接受聲、觸、色、味、香相應的聽、觸、視、味、聞五種感覺器官,那不是我;具有說、動、抓、排、樂等功能的說話、運動、抓攀、排泄、生殖等五種身體器官,那不是我;與五種呼吸功能相應的五種生命之氣,那不是我;即使是那會思考的頭腦,也不是我;那留下物體印象的既無客體也無功能的不可知,也不是我。

2.如果這些都不是我,那麽我是誰?

通過否定以上所提到的,“不是這個”,“不是那個”,這樣隻有那種覺知留下來—那就是我。

3.覺知的本質是什麽?

覺知的本質是存在-意識-喜悅。

4.什麽時候才會獲得對於真我的認識?

當你所看見的世界破滅了,才能認識真我,真我是觀察者。

5.在那個被認同為真實的世界還存在的時候,就不會有對真我的認識?

不會有。

6.為什麽?

那個觀察者和客體之間的關係就象繩子和蛇。除非作為假象的蛇這一虛幻認識不存在了,才會有對於繩子原原本本的認識,除非認為世界是真實的這個信念被廢除了,才會有對於真我根本的認識。

7.什麽時候作為客體的世界不再存在?

當頭腦這一所有感知和行動的源頭靜止下來的時候,世界就消失了。

8.頭腦的本性是什麽?

所謂的頭腦是寄居在真我之中的一種令人稱奇的力量。是它引發了所有的念想。沒有念想,就沒有頭腦這樣東西。所以,念想是頭腦的本性。沒有念想,也就沒有一個獨立的實體叫做世界的。在深眠中沒有念想也沒有世界。在醒來和睡夢的狀態下,就有念想也有世界。就象蜘蛛從自身那裏放出蛛絲織網又把蛛絲收回到自身,同樣地,頭腦把它自己投射為世界而又把世界反映到自己那裏。當頭腦從真我中走出,世界就出現了。所以,當世界現身為真,真我就消隱了;而當真我現身,世界就消失了。當一個人不懈探詢頭腦的本性,頭腦就會停止離開真我。我們所指的真我就是生命的本源(Atman)。頭腦總是依賴於什麽上麵;它無法獨處。就是這個頭腦被稱為微妙體或靈魂(jiva)。

9.理解頭腦本性的質詢之道是什麽?

在身體裏冒出“我”這個念頭的就是頭腦。如果你質問“我” 這個念頭首先在身體的哪裏冒出來的,你就會發現它來自於心。那就是頭腦的根源所在。甚至如果你不斷思考“我”、“我”的話,你就會被引到那個地方。頭腦中升起的所有念頭,“我”是其中第一個。隻有這個念頭冒出來之後,其它念頭才會冒出來。隻有第一人稱出現之後才有第二和第三人稱;沒有第一人稱就沒有第二和第三人稱。

10. 頭腦怎樣變得靜默?

通過質問“我是誰”,“我是誰”這個念頭會摧毀所有其它念頭,就象一根撥火棍,到最後它自己也會被燒毀。然後,就會有對真我的認識。

11.有什麽方法不間斷地堅持“我是誰”的質詢?

當其它念頭升起,你不應該追隨它們,而應該質問:“它們源自何方?”不管有多少念頭升起都沒有關係。每個念頭升起,你就應該勤於質詢,“這個念頭源自何方”。那個答案就會出現,“來自我”。於是如果你質問“我是誰”,頭腦就會回到它的源頭;那樣升起的念頭就會變得靜默。用這種方式重複的練習,頭腦就會發展出停留在源頭的技巧。當敏感的頭腦通過大腦和感官外馳的時候,種種名相就出現了;當它停留在內心,名相就消失了。不讓頭腦外馳,讓它保留在內心就是所謂的“靈性”(inwardness)。讓頭腦外馳於心,就是“客觀化”。那樣,當頭腦停留在內心,那個所有念頭的源頭的“我”就會離開,而那個一直存在的真我就會開始顯露。不管你做什麽,你不必帶著自我中心的那個“我”。若你能如此,一切就會以上帝(Siva)的本性顯現。

12.沒有其它的途徑使頭腦靜止下來嗎?

在質詢之外,沒有其它合適的途徑。如果通過其它方式,那隻是想控製頭腦,頭腦似乎會被控製住了,但是它還是會冒起。同樣通過呼吸的控製,頭腦會靜止下來;但是隻有當呼吸還處於控製狀態它才會靜止,而當呼吸恢複原樣頭腦就又開始動作了,被那些殘留的印象所驅使而迷失方向。頭腦和呼吸來自於同一個源頭。念想實際上是頭腦的本性。“我”這個念頭是頭腦的第一個念想;那就是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源起的地方,也就是呼吸源起的地方。因此,當頭腦變得靜默,呼吸就被控製住了,同樣當呼吸控製住了,頭腦就會變得靜默。然而在深眠狀態中,雖然頭腦變得靜默,呼吸沒有停止。這是出於上帝的意願,這樣身體就被保護起來了,其他人就不會覺得這個身體已經死了。在醒著和三摩地(samadhi)的狀態中,當頭腦靜默時,呼吸就被控製住了。呼吸是頭腦的外在形式。直到死,頭腦一直維持身體的呼吸;當身體死了,頭腦也就把呼吸帶走了。因此,呼吸控製的練習隻是讓頭腦靜默的一個助緣;練習呼吸不會讓頭腦破滅。

就像呼吸控製的練習一樣,對於天神的冥想,持咒誦念,限製飲食等都隻是讓頭腦靜默的助緣。

通過對天神的冥想和持咒誦念,頭腦變得集中於一點。頭腦總是四處漫遊。就像一頭被一根鏈條牽住象鼻的大象,它總是順著鏈條前進不再左右四顧,同樣地,頭腦也會抓住一個名字或一種形式不再有空四處遊蕩了。當頭腦擴張成數不清的念頭時,每一個念頭都變得很弱;但是當許多念頭聚於一點,頭腦就變得集中和強大;對於這樣一個頭腦,真我的探詢就會變得容易一些。相對於所有其它修行紀律,清淡的進食是最好的;通過留意進食,頭腦的淡雅(sattvic)品性就會增長,那樣有助於探詢真我。

13.當客體的殘留印象(也就是念頭)就像海洋的波浪一樣連綿不絕,什麽時候它們才會全部破滅掉呢?

當對真我的靜修越來越深的時候,所有念頭就會消失。

14.那些從無始以來一直存在著的客體殘留印象是否可能被消解從而顯露出一個人純真的本性(真我)?

不必受製於“是否可能”的疑惑,你應該不懈地堅持對真我的靜修。即使是一個重罪之人,也不必如此擔心和悲歎“噢,我是一個罪人,我如何得救?”;而應該完全放棄“我是一個罪人”的想法,強烈地專注於真我的靜修;那樣,你無疑會達成。世上沒有兩種頭腦—一個是好的一個是壞的。確實有兩種殘留印象(念頭)—吉利的和不吉利的。當頭腦留下一種吉利的印象時,那就被稱為是好的;當頭腦留下一種不吉利的印象時,那就被認為是壞的。

頭腦不應該被允許在世間的和其他人所關心的事物上逗留。不論其他人多麽壞,你不應該對他們有憎恨。欲望和憎恨兩者都應該避開。所有你給予他人的你給予了你自己。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誰不會(把好東西)給予他人?當真我顯露,所有一切就出現了;當真我變得靜默,所有一切也就靜默了。當我們盡可能地謙卑從事,就會有好的結果。如果頭腦回歸靜默,你就無處不在。

15.質詢需要練習多長時間?

隻要客體印象還在頭腦中存在,就有必要對“我是誰”進行質詢。一旦念頭升起,就應該通過質詢將其消滅於源頭。不間斷地關注本性,直到真我顯露,那就是你所要做的。隻要在那個堡壘裏還有敵人,他們就會繼續作崇;如果在其露頭之始就將其消滅,那個堡壘就會落入我們之手。

16.真我的本性是什麽?

在真理中隻有真我。世界,個體的靈魂,上帝是它的顯現。就像銀子是珍珠之母,這三者同時出現,同時消失。真我那裏絕對沒有“我”這個想法。那個就被稱為“寂靜”。真我自己就是世界;真我自己就是那個“我”;真我自己就是上帝;一切都是神,是本性。

17.一切事物不都是上帝的傑作嗎?

沒有欲望,刻意和努力,太陽升起來了;就在太陽的蒞臨中,太陽石發出火光,蓮花開放,水汽蒸發;人們各就其位,日作夜息。就像磁鐵一來,針頭就開始移動,那被三種宇宙神能和五類神行所統合的靈魂,就是通過上帝的蒞臨,根據相應的因果律,而付諸行動並安息生養。上帝無所決定;也無因果隸屬於他。就像世間的行為無法影響太陽,或者就像其它四種元素的優劣無法及影響遍及的空性。

18.在皈依者中,誰最偉大?

那個把自己完全獻身於真我(也就是上帝)的人是最優秀的皈依者。完全獻身於上帝意味著始終保持在真我本性中,除了真我本性不讓任何念想從中升起。不論任何負擔加壓於上帝,他都承受。既然上帝的無上力量讓萬物運行,為什麽我們不臣服於他而是不斷地用什麽應該做和怎樣做以及什麽不該和怎樣避免的念想來為自己擔憂呢?我們知道火車會運送貨物,為什麽我們上車後卻把我們的小小行李箱頂在我們頭上讓自己不方便,而不把它拿下來放在火車上讓自己感覺舒服一點呢?

19.什麽叫“無執”(non-attachment?

當念頭升起,就把它徹底消滅於其升起的原始之處,這就叫“無執”。就像一個采珍珠的人把石頭綁在腰間,沉到海底采珍珠,同樣,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心懷“無執”潛入自身裏麵,去找到真我的珍珠。

20.上帝和上師不能作用於靈魂的解脫嗎?

上帝和上師隻能指示解放的道路;他們不會自己把那些靈魂帶到解脫的狀態。實際上,上帝和上師沒有區別。就像落到老虎口中的獵物無可逃脫,那些來到在上師所在之處的人們會被上師拯救,沒人會落單;但是,每個人應該通過他自己的努力追隨上帝或上師指引的道路而獲得解脫。一個人隻能用自己的眼睛來認識自己,而不是用其他人的眼睛。喇嘛需要一塊鏡子的幫助才能知道自己就是喇嘛嗎?

21.對於尋求解脫的人而言是否有必要探究萬物的本性?

就象一個想把垃圾扔掉的人,他沒必要分析它或看看它究竟是什麽,所以一個想認識真我的人沒必要去計算萬物的種類或者去探究它們的特性;他所要做的就是拋開那些遮掩真我的東西。世界應該被視作一個夢。

22.在醒著和睡夢之間有無分別?

醒著的時間較長,睡夢較短;除此之外沒有分別。就像醒著的時候發生的一切看上去是真實的,做夢的時候夢中發生的一切也是如此。在夢中頭腦具有另一個身體。在醒著和睡夢兩種狀態中,念想、名相和形式同時顯現。

23.對於那些尋求解脫的人讀書有用嗎?

所有的經文都說:為了獲得解脫你應該讓頭腦回歸靜默;所以他們總的教導就是讓頭腦回歸靜默;一旦理解了這一點,就沒必要無休止的閱讀。為了讓頭腦安靜下來,你隻要在你自己身上探詢什麽是真我;在書本中能夠尋求到真我嗎?你應該用自己眼睛的智慧去認識自己的真我。真我在五層外殼之內;但是書本根本是在外麵的。既然真我必須通過深入五層外殼才能尋獲,在書本中尋找是沒有結果的。有一個時刻會到來,那時候你必須忘記所有你學過的東西。

24.喜樂是什麽?

喜樂是真我的本性;喜樂與真我沒有分別。這個世間的任何事物之中沒有喜樂。我們無知地認為我們是從事物之中獲得喜樂。當頭腦外馳,它隻有經驗到痛苦。實際上,當欲望得到滿足,頭腦回到它原來的地方享受到的喜樂就是真我本身。同樣地,在睡眠,三摩地和昏迷中,或者在獲得渴求的事物,除掉不喜歡的事物的時候,頭腦轉向內在,經曆到真我和喜樂。就這樣頭腦不停的從真我中走出又回到真我。一個走在外麵曬過太陽的人當他走進樹蔭會感到蔭涼。那個不斷在樹蔭和陽光之間走進走出的人是一個傻瓜。智者一直停留在樹蔭中。同樣地,一個知道真理的人的頭腦不會離開本源(Brahman)。相反,無知的頭腦,周旋於這個世間,嚐遍痛苦,隻有一點點時間回到本源經驗到喜樂。實際上,所謂的世界,就是念想。當這個世界消失,也就是說,當沒有了念想,頭腦就會經驗到喜樂;當世界重現,它就經曆痛苦。

25.什麽是智慧的洞察?

保持在平靜狀態就是所說的智慧的洞察。保持平靜就是把頭腦消解於真我。心靈感應,通曉過去,現在和未來,以及千裏眼並非智慧的洞察。

26.無欲和智慧是什麽關係?

無欲就是智慧。兩者並無分別;它們是一體的。無欲就是不再把頭腦附著於任何事物。無欲意味著沒有事物出現。換句話說,不再尋求除了真我之外的任何事物就是超然,就是無欲;不離真我本性就是智慧。

27.質詢和冥想有什麽區別?

質詢在於讓頭腦回歸真我本性。冥想在於設想自己就是本源,就是存在—意識—喜悅。

28.什麽是放鬆?

質詢那受束縛的自我的本性,認識到一個人的真實本性,這就是放鬆。

 

 

真我的質詢(全文)

著者:博伽梵師利.拉瑪那.馬哈希

譯者: 歌者

 

8版: 1971

9版: 1981

10版:1990 年

1994年重印

最新英文譯版由T. M. P. Mahadevan 博士譯自泰米爾語(Tamil)原版。該原版出版人為:

V. S. RAMANAN

President, Board of Trustees

SRI RAMANASRAMAM

TIRUVANNAMALAI (S. INDIA)

 

簡介

本文包含的40個尋求獲得解脫(Moksha)的問題,涵蓋整個靈性戒律範圍。 提問者為Gambhiram Seshayya – 薄伽梵師利.拉瑪那.馬哈希最早的奉獻者之一。

在大約1900年,他是當時Tiruvannamalai的一名市政官員。他不但是一名狂熱的Rama崇拜者(Ramabhakta),同時還熱衷於瑜伽的研究與練習。他閱讀了Swami Vivekananda 關於不同瑜伽的論述, 並將Rama-gita 翻譯為英文。

為了解決他在閱讀與實修中遇到的諸多困難,他經常拜訪薄伽梵Sri Ramana。 當時薄伽梵隻有21歲,住在Arunachala山的Virupaksha山洞中. 當時薄伽梵正在禁語之中, 並非因為他曾經發過誓要禁語,而隻是因為他不想說而已,所以他將針對Seshayya 問題的回答全部寫在紙上。1900年至1902年期間的全部疑問與解答後來被Seshayya整理成冊,又由Sri Ramanasramam整理印刷,書名為“Vichara-sangraham”, 意為“自我質詢的綱要”。 在英文版本中, 問題給出後,便給出薄伽梵就該問題的回答,整個內容以標題形式劃分為12個章節。本英文譯本為泰米爾語原文的全文翻譯。

就其為第一部薄伽梵親筆書寫的教誨而言, “自我的質詢”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仔細閱讀薄伽梵的教誨後,將會發現它是基於薄伽梵本人絕對的實證,並為早期的奉獻者帶給薄伽梵的一些神聖經典所印證, 他本人基於要清除奉獻者心中之疑惑的目的而詳細閱讀了這些經典。 在他的教誨中,薄伽梵采用了這樣的記述方式:“經典聲稱”、“聖人說”,等;他也引用了如薄伽梵歌、Vivekachudamani 等經典章節,並提及Ribhu-gita 。但十分清楚的是,所有這些引用都印證了薄伽梵透過他本人的實證經驗所揭示的真理。

教誨的基礎為“不二論吠檀多”。以絕對的不二本我(non-dual Self)體驗為目的;以對本我本性的質詢為手段。當意識將自我定義為非自我(身體等), 便出現了束縛;當這個錯誤的定義通過質詢“我是誰?”被消除後,就是解脫。因此,自我的質。,54詢是薄伽梵拉瑪那所教授的直接之路。“我”的經驗所有的人都具有, “我”的思想是最早被喚起的。

我們所要做的便是要質詢這個“我”的思想從何而來。這與日常生活中的意識是完全相反的過程。 該意識質詢其他每件事物的構成和起源,在質詢之中, 所有這些事物都會被發現是自我發起的;它不以自我的形式反映出來, 也不會追溯自己的起源。 通過讓意識向內觀,可以達到自我發現。 這不能與心理學家所說的內省想混淆。自我的質詢並非意識對其自己的內容進行觀察; 而是要追尋意識的最初模式,“我”之思想的根源即是本我。 當正確與持續的質詢進行了, “我”的思想就會停止,存在的是一種無需語言的“我”-“我”的形式 --–一種單純的覺知。 這就是解脫,由束縛之中獲得自由。當這種方法被實行,正如我們所見的,這就是質詢,吠檀多稱之為jnana,意為認知。

真正的奉獻(bhakti)、冥想(dhyana)、 專注(yoga) 是相同的。正如博伽梵的清晰論述,不要忘記那充分的本我體驗就是真正的奉獻、 意識控製、 認知,以及所有其他的苦行。以奉獻來解釋,最終目的可以被描述為對其起源即神、本我的堅定信仰,以瑜珈來解釋,最終目的就是意識在心蓮中釋放,這些隻是對同樣的真理不同的表述方式。

對於那些沒有獲得必須之能力的人來說,自我的質詢之路是艱難的。意識首先應該要單純而專一。這要通過冥想而達到。所以,各種不同的方法,在其第二層意義上,都是自我質詢這條直接之路的輔助方法。

本文中,博伽梵提到求道者的三個等級劃分:高級、中級、低級。

對於高級求道者來說,這個方法被稱為吠檀多質詢;通過該方法,意識將寂止於本我中並最終停止存在,留下純粹的本我體驗永不熄滅。對於中級求道者來說是對本我的冥想;冥想存在於對同一目標的持續關注;冥想有幾種不同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我是本我本身”;這種方式將最終達到了悟本我的頂點。對於低級求道者來說,有效的方式是控製呼吸從而達到最後的意識控製。

博伽梵是這樣解釋認知瑜珈(jnana-yogapath of knowledge) 與冥想瑜珈(dhyana-yoga, path of meditation) 之區別的:認知就象是用一捆青草來誘哄以馴服一頭具有自我意誌的公牛,而冥想則是通過強製手段達到控製的目的。冥想瑜珈與認知瑜珈各有8個分支。後者的分支較前者的分支更接近最終的狀態。例如, 技巧瑜珈的pranayama要調整與控製呼吸,其屬於認知瑜珈的一支, 否認非真實的名相世界, 而要了解存在—覺知—喜悅的真實世界。

本我之了悟能夠在現實生活中獲得。 事實上,本我了悟並不是被重新獲得的。 我們已經是本我,本我是自在的。因為不知才讓我們想象出並未了悟本我。 當這個不知通過本我的認知被消除,我們就會看到永恒不滅的本我之本性。

已獲得這種了悟的人被稱作jivan-mukta(在世解脫者)。對於其他人來說,在世解脫者也許仍然表現為寄借著的這個身體。為利益這些人,這種寄借被解釋為身體會因prarabdha-karma(造成今世以身體形式存在的前世因緣)的存在而繼續存在下去,當該因緣結束時身體就會死亡,而在世解脫者就成為videha-mukta。而從絕對真理的角度來看,mukti沒有任何分別。需要理解的是mukti或者解脫是本我本性所不可剝奪的。這,實質上,就是博伽梵Sri Ramana在自我的質詢中的教誨。

Madras大學.

T. M. P. MAHADEVAN

19651115.

8版備注

我閱讀此書的最早版本是以提問與回答的形式出版的,於1930年由A. Shivalinga Mudaliyar 和V. Subrahmanya Achari通過在Madras的 Saravana Bava出版社印刷出版。配有Muruganar1930616日所寫的前言。前言中提到Natanananda將全書編輯為提問與回答的形式。前言中提到,Natanananda看到整個內容包括19011902年博伽梵RamanaGambhiram Seshayya所寫的教誨。它的早期由Asramam出版的泰米爾文“收集”版本便是以提問與回答的形式出現。

1940年的第3版以及以後的版本中,自我的質詢以文摘的形式出版。最後的腳注中有出版說明, 聲稱Gambhiram Seshayya的兄弟所提供的原稿經由Shivaprakasam Pillai編輯,並為Natanananda編輯成提問與回答的形式。

Madras

T. M. P. MAHADEVAN

1971118

 

祈 禱

INVOCATION

沒有任何方式能崇拜那至高真理,

除了成為他。

Is there any way of adoring the Supreme which is all,

except by abiding firmly as that!

 

1

門徒(以下以D代替):師父!獲得永恒的喜悅意味著什麽呢? 永遠脫離痛苦嗎?

師父(以下以M代替):除了吠陀經有記述說身體存在即會有痛苦以外, 所有的人都會有直接的痛苦體驗;因此,一個人應該質詢以無形體存在的真實本性,並保持這種本性。 這就是獲得永恒喜悅的意義。

2

D: “一個人應該質詢真實本性並理解它”又意味著什麽呢?

M:每個人都很自然地有類似“我去了;我來了; 我曾經是;我做了”的體驗。 從這些體驗中,難道沒有表現出“我”意識是所有行動的主題嗎? 對於那個意識之真實本質的質詢以及保持自我,就是通過質詢來達到認識個體真實本性的道路。

3

D: 一個人質詢“我是誰”會怎麽樣呢?

M: 類似“去”和“來”的行動隻屬於這個身體。 所以,當一個人說“我去了, 我來了”, 隻是加固認同這個身體為“我”。 但是,因為身體在被生出之前並不存在, 是由五大元素構成的,並不以沉睡狀態存在, 死後會成為一具屍體,那麽這個身體能被認同為“我”這個意識嗎? 這個象木樁子一樣的身體能夠被認為是光亮的“我”嗎?因此,最早出現用來指示這個身體的“我”之意識是廣泛地意指如自負(tarbodham)、我執(ahankara)、無知(avidya)、幻象、不純潔(mala),以及個體靈魂(jiva)

我們能否不對此進行質詢而存在下去嗎?通過質詢摧毀所有經典中所聲稱的“自負”便是解脫(mukti), 難道不是為了拯救我們嗎?因此,就讓這具行屍走肉繼續存在吧, 但不要再稱之為“我”, 應該敏銳地質詢: “現在, 是什麽成之為‘我’”。之後,心中會升起無法名狀的“我”之形態。 那就是, 其本身和諧的、自由合一的完美意識將顯現出來, 受到束縛的紛雜思想已經消失了。如果一個人能夠於寂止中並不拋棄這種個體的、自負的體驗,“我是這個身體”的形態就會完全消失,最後這種思想即“我”之形態就會如火中樟球一般灰飛煙滅,毫無蹤跡。 偉大的聖人與經典將這稱為解脫。

4

D: 當一個人質詢“我”之“自負”的根源, 無數的紛亂思想將會出現;沒有任何單獨的“我”的思想。

M:無論句子裏作為第一格的主格是否出現,出現了其他格的句子都有第一格作為其基本構成; 相同地,作為基礎,心裏所出現的所有思想都會有我執這種精神上最初的“我”, 以及“我是這個身體”的認知;因此,正是我執才是所有其他思想產生的緣起;因此,作為samsara(輪回而造成的束縛)幻象之樹的根,如果我執之自負被摧毀了,所有其他思想將會完全枯萎,就如一棵無根的樹。 無論什麽樣的思想作為靈性戒律(sadhana)的障礙而出現 --意識都不被允許去順從這個思想,而是要關注自我本源 (Atman);你應該作為所有發生的見證人, 采取“讓所有奇怪的事情發生,我且觀看”的態度。 這才是實修。 或者說,一個人不應該把自己認同為顯現出來的; 一個人從來不應該放棄自我本質。頭腦(manonasa)視身體為自我,它也是導致所有上述障礙的起因, 而這是摧毀頭腦的正確方法。這個可以輕易就摧毀我執的方法被稱為奉獻(bhakti)、冥想(dhyana)、專注(yoga), 以及智慧(jnana)。因為神保存了本我本質,並以“我”閃耀於心中, 因為經典中宣稱思想本身即是束縛,所以最好的準則即是寄由以任何方式將“我”之思想的意識沉浸於他,於寂止中永不忘記他(神,本我)。 這就是經典所最終要教導的。

5

D: 質詢隻是去除以粗鈍身錯誤定義自我的方法嗎,或者也是去除以精微身和致因身錯誤定義自我的方法?

M: 其他的身體存在於粗鈍身之上。 “我即是身體”的錯誤理解事實上包括了所有的5層、3個身體。破除了認同自我為粗鈍身的錯誤理解,其本身就是破除了認同其他身體為自我的錯誤理解。所以, 質詢實質上是破除認同自我為所有三個身體的方法。

6

D:既然內在的素質會有改變,如反應(manas)、智力(buddhi)、記憶力(chitta)、我執(ahankara),為什麽惟獨說頭腦的消除即是解脫呢?

M:書籍中對意識本質的解釋如下:“意識是由我們所吃的事物的精細部分凝固而形成的;它隨著諸如依戀與厭惡、渴望與氣憤的情緒而增長; 聚集了頭腦、智力、記憶力和我執, 便成就了一個集合的名字“意識”, 其具備的特質是思考、決定等;由於它是覺知(自我)的客體, 它即是所表現出來的、惰性的; 盡管它具有惰性,卻因為與覺知(象一個熱得發紅的鐵球)所聯係而表現出具有知覺; 它是受束縛的、非永恒的、 分裂的,又象月亮的盈虧、 金子、蠟燭等一樣變化; 它具備一切(現象上存在的)元素的特質; 它在心蓮中,在視力所見的所有事物中,或者就是眼睛;它幫助個體靈魂對客體的思考, 它將自己變成一個模式, 加之知識便成為大腦,它經由5個感知渠道流動,被大腦(與知識相結合)集結於客體之上, 因此來認識和經驗客體而獲得滿足感。 那個實質就是意識。” 即使是作為一個,同一個人因其表現的不同功能會被稱作不同的名稱, 所以即使是同一個,那同一個意識也會根據不同的模式被稱作不同的名字:意識、智力、記憶力,以及我執,而並不是因為任何真正的不同。意識本身即是全部的形態,例如, 靈魂、神和世界; 當它通過認知成為本我的形態便是解脫,那便是解脫,正是婆羅門的真意: 正是這教誨。

7

D:如果這四個—意識、智力、記憶和我執—是一個而且是相同的,那為什麽又被分別定義在不同的位置呢?

M:的確, 意識據稱是在咽喉的位置,智力在臉部或者心髒, 記憶力在肚臍的位置, 我執位於心髒或者sarvanga;盡管有不同的說法,作為這些的集合, 即意識或者內在能力, 其位置就是在心髒。 這是經典中最後的結論。

8

D:為什麽會說隻有作為內在能力的意識才是所有存在的形態,是靈魂的形態,是神與世界的形態?

M:作為認知客體的工具, 感覺器官是外在的, 因此被稱作外在感知;而意識因其是內在的被稱作內在感知。 而這裏內在與外在的劃分隻是以身體作為依據, 事實上,既沒有內在又沒有外在。意識的實質是類似以太的形式。 心或者頭腦所指的是各種(現象上存在的)要素的配置, 其呈現為內在與外在。所以, 毫無疑問,所有名與相的現象都是意識本身的特性。

所有呈現在外在的實質上都為內在的而非外在;為教導這點, 在吠陀經中一切都被描繪為心的本質。被稱之為心的即為梵天(Brahman)。

9

D:為什麽說心就是梵天(Brahman)呢?

M:盡管自我分別借由眼睛、咽喉和心,通過如行走、做夢和沉睡來感受自己的體驗,而事實上,它從來未離開過它的本位:心。心蓮中是一切的本性, 或者說, 在意識以太狀態中, 自我之光是以“我”的形態閃耀的。由於它在每個個體中都是同樣地閃耀著,這種絕對的自我被稱作觀照(sakshi)與超然(turiya,實際上的第四層)。那種較少的“我”的至高梵天,以“我”的形態存在於所有身體之中, 如閃耀的光, 這便是本我以太(或者認知以太): 其本身就是絕對真相。這就是高級超然(turiyatita)。因此會說,被稱為心的即是梵天(Brahman)。 另外, 因為梵天以本我的形式在所有靈魂的心中閃耀,便以“心”來命名梵天* 。 hridayam 一詞被分為“hrit-ayam”,其意義便為梵天。 充足的證據證明,梵天在所有個體的心中以自我的形態閃耀,這就是為什麽當人們稱謂他們自己時會指向胸口說“我”。

* “在所有個體靈魂心中所閃耀的即是梵天,因此梵天被稱作心” -- 梵經(Brahma-gita.

10

D:如果整個宇宙是意識的形態, 是否就意味否認了世界是一個幻象呢?如果是這樣的, 為什麽吠陀經中會有創造世界的描述呢?

M:毫無疑問,無論如何世界是絕對的幻象。在揭示了這個外在顯現的世界為虛妄的之後,吠陀經的主旨便是要昭示梵天真意。正是為了這個目的,吠陀經才承認世界的創造。而且,創造的教誨隻給予少數有資格的人,那就是由梵天而來的階段性的演化:最初本性(prakriti)、偉大的智力(mahat-tattva)、精微本質(tanmatras)、粗鈍元素(bhutas)、世界、身體等;隻有更少數的有資格的人被教導這個同時發生的創造,那就是,這個世界是由一個個體的思想而產生的夢境,而這個個體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本我。因此,世界的創造事實上被以不同的方式來描繪,而吠陀經的主旨隻是要在揭示世界的幻象之本質後教導梵天的真意。這個世界是幻影,每個個體都可以經由體驗喜悅本性的認知而直接認識到這點。

11

D:意識的本性是變化無常的,那麽意識是否可能體驗本我?

M:因為sattva-guna (產生純潔與智慧等的最初本性(prakriti)的組成要素)是意識的本質,而意識是象以太一樣單純而不垢的, 事實上,被稱作意識的就是認知的本質。 當它停留在那種特質狀態(如單純)中, 他就不再是“意識”。它隻是因為錯誤的認知而把一個錯認為是另一個被稱做意識的。曾經是純淨的sattva 意識,單純認知的本性,由於無知而忘記了它的認知本性, 在tamo-guna (也就是prakriti中產生遲鈍的要素)與rajo-guna(也就是prakriti中產生行動、激情等的要素)的影響之下,轉變成這個世界,想象著“我是這個身體,等等;這個世界是真實的”,由依戀、厭惡等導致產生了優點與缺點,並且由它的殘留意念(vasanas)中產生了生與死。但是當意識已經經由過去很多世所做的去除執著的努力而去除了其汙穢(罪)後,會聽從一個真正上師的教誨,思考其真意,為達到本我之精神的最本源狀態而冥想,即“我是梵天”的狀態, 它是持續專注於梵天的結果。 因此, 由tamo-guna 而產生的意識的世界化,以及rajo-guna 而產生的輪回就因此而被消除。當這個消除發生時,意識就變得精微而如如不動。隻是因為意識的不純淨並受到rajastamas的影響,絕對精微和不變的本體(本我)才不能被體驗; 就象不能以撬棍來縫製絲質衣服一樣, 或者不能在風中飄搖的燭焰下辨別出微小物體的細節。但是, 在通過上麵描述的冥想而回歸了精微與如如不動的單純意識中, 本我喜悅(梵天)將顯露。因為沒有意識就不會有體驗,所以借助停留在那種形態中(即梵天的形態),具備極其精微模式(vritti)的、純潔化了的意識就可能體驗本我喜悅。

12

D:因為意識必須遵循它的prarabdha(能夠產生後果的過去的業)而運作,那麽前麵提及的本我體驗是可能的嗎? 即使是在經驗主義的存在狀態下?

M:一個婆羅門可以在一場戲中扮演幾個不同的角色;然而他是一個婆羅門的思想卻須臾不會離開他。 同樣,當一個個體專注於不同的經驗主義的角色時, 應該確定地深信“我是本我”,而不允許任何“我是這個身體或者其他”的錯誤想法出現。如果意識迷失在這種狀態以外, 這個個體應該立即質詢“哦!哦!我們不是這個身體或者其他的! 我們是誰?”,然後這個個體就會重新將意識定位在那個狀態(單純)中。 “我是誰?”的質詢是去除所有痛苦和執著而達到至高喜悅的主要方法。 在這種方式下,意識將寂止於它自己的狀態中,本我體驗將由其自身的協調中升起,毫無阻礙。之後,感官所帶來的快樂和痛苦將不再影響意識。 所有(現象)將顯現如夢境,而不會對此執著。絕不要忘記一個個體的完全本我體驗即是真正的奉獻(bhakti)、意識控製(yoga)、認知(jnana)和所有其他的苦行。聖人們即是如此教誨。

13

D: 當有類似於工作的活動時, 我們既不是工作的主體,也不是工作的享受者。 活動是借助三個渠道進行的(即意識、語言和身體)。我們是否能繼續那樣思考(獨立的)嗎?

M:在意識已經定位在其神性的本我中之後,因其並未由本我中迷失而令經驗主義的事物變得無關緊要, 意識又如何能象上麵說的那樣思考呢?這樣的想法難道不會形成束縛嗎?當這樣的思想因為殘留意念(vasanas)而產生時, 這個個體應該控製意識不讓其繼續遊移,而竭盡全力將其控製在本我狀態中讓他忽視經驗主義的事物。個體不該在意識中為類似“這個好嗎? 或者,那個好嗎?這個能做嗎?或者那個能做嗎?” 的思想留下存在空間。個體應該是警醒的,甚至要在這樣的思想出現之前就讓意識保持停留在其本初狀態。隻要任何一點點空間存在, 這樣(擾亂)的思想就會以朋友的姿態來危害我們;就象一個裝扮成朋友的敵人一樣, 它會讓我們摔倒。難道這不是因為個體忘記了其本我才導致了這樣的思想的出現, 從而造成越來越多的危害?雖然辨別思考“我沒有做任何事情,所有行動都是借助工具來實施的”真的是阻止意識按照殘留意念進行的有效方法,但是,這本身是否就沒有按照上述的說法去做呢:隻要意識跟隨了殘留意念它就必須通過辨別被限製?停駐於本我狀態中的意識是否能以“我”和“我的所有行為都是以經驗為主的”來思考呢?個體竭盡全力是可能通過各種方法而逐漸達到不忘記其(真實)本我即為神的。如果這是可以實現的,那麽所有的都可能實現。意識不會被引導至任何其他狀態。盡管有的個體可能行為象個瘋子,其行動也是prarabdha-karma(造成今世以身體形式存在的前世因緣)的結果,個體應該將意識停留在本我狀態中,而不讓“我做”的思想產生。無數的奉獻者(bhaktas)難道沒有在不經意間做出了數不清的以經驗為主的行為嗎?

14

D:放棄(sannyasa)的真正目的是什麽?

MSannyasa 僅僅是放棄“我”之思想,而不是拒絕外在的客體。如此放棄(“我”之思想)的人無論他是獨處還是身居這個經驗性世界(samsara),對他來說都是一樣的。就好象當意識集中在某個目標上時,它不會注意到其他事物,盡管這些事物離得更近,所以也是一樣的,盡管聖人可能在進行很多的經驗主義的行動,事實上,他什麽都沒有做,因為他讓意識停駐於本我而沒有讓“我”的思想出現。就象一個人實際上並未移動而在夢中則會將頭低下一樣,一個沒有停止以“我”思想的無知的人,即使是在持續的冥想中實際上隻是執行所有經驗性行動*的人。這是智者的教誨。

* 就象那些聽著故事卻將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地方的人一樣,殘留意念完全消失的意識並不會真正地運作, 盡管它看起來在運作。沒有真正由殘留意念中解脫的意識真正地在運作, 盡管它看起來並沒有;這就象那些看起來不動的人在夢中仍在爬著山並從山上落下來。

15

D:意識、感覺器官等具有感知的能力;然而為什麽他們被認為是被感知的對象呢?

M: 感知主體(Drik)被感知對象(Drisya

1、觀看者 壺(被觀看的對象)

進而

2、 眼睛器官 身體、壺

3、 視覺 眼睛器官

4、 意識 視覺

5、 個體靈魂 意識

6、 覺知(本我) 個體靈魂

如上麵表格所示,因為我們—即覺知—認知所有的客體, 所以我們被稱為感知主體(drik)。壺一欄中為被觀看的客體,因為它們是被感知的。 在上麵所給出的“認知:無知”(即感知主體-被感知對象)表格中,在感知主體和被認知對象之中,能看到作為另外一個被感知客體的感知主體, 又會是另外一個感知主體的被感知客體, 事實上,表格中並沒有感知主體。 盡管因為我們感知所有而被稱作“感知主體”,並因為我們不會被任何其他所感知而不會被稱作“被感知客體”,但是我們僅僅是在相對於特定的被感知的客體而言才能被稱作“感知主體”。 然而,事實上, 那被稱作“被感知客體”的並不是與我們分離的。所以我們是那超然於所有兩者(感知主體與被感知客體)之上的本體。所有其他的都在“感知主體-被感知對象”的羅列中。

16

D:如何讓我執、靈魂、本我和梵天同一呢?

M

實 例 例 證

1 鐵球 我執

2 被加熱的鐵球 以本我之疊印呈現的靈魂

3 被加熱的鐵球中的火覺知之光,即每個個體靈魂中閃耀的永恒梵天,

4 為一體的火焰 遍布、一體的梵天

由上麵所列出的實例可以看出我執、靈魂、觀照和全然觀照是如何同一的。就象金匠的金屬塊可以做出無數種各式各樣的金屬件,而所有的金屬件看起來又隻是那一塊而已,所有個體靈魂在沉睡之中的粗鈍身與精微身都是存在於宇宙幻象中,即對全然黑暗之本質的無知之中,因為靈魂是在本我之中並與之為一體的,所以看到的隻有黑暗。精微身即我執由這沉睡的黑暗之中產生, 而粗鈍身又由我執中產生。即使是我執產生了, 它看起來也象是本我本性的疊印,就象是加熱的鐵球一樣。靈魂(jiva)是意識或者我執與覺知之光的結合,沒有靈魂就不會有靈魂的觀照,既本我,沒有本我就不會有梵天,即全然觀照。

就好象金匠把鐵球敲打成各種形狀,而其中的火並沒有任何改變,盡管靈魂總要經曆太多的體驗,感受快樂和痛苦,而其中的本我之光不會有絲毫的改變, 就象以太,它是遍布而一體的徹底認知,是閃耀在心中的梵天。

17

D:一個個體如何能認識到心中的本我本身閃耀如梵天呢?

M:就象火焰的以太元素毫無分別與限製地充滿火焰內與外,心中本我之光的認知以太也同樣毫無分別與限製地充斥了本我之光的內與外。這就是所說的梵天。

18

D:幻象的3種經驗狀態,3種身體等等是如何在不可分割的、一體的其自明的本我之中顯現出來的?即使他們顯現出來,個體又如何知道本我本身一直是如如不動的呢?

M:燈(1)所代表的本我在內室即致因身(7)中閃耀著其本身的和諧之光,而致因身(7)處於無知之牆(4)和沉睡之門(2)的包圍之中;當借由諸如時間、因果等重要因素的調節將那扇沉睡之門打開,本我就會在我執的鏡子(5)裏反映出來,我執的鏡子(5)就在偉大的智力(mahat-tattva)的門檻旁邊,我執的鏡子因此就會照亮中廳即夢的狀態(8),並通過五個感知器官的窗戶(6)也照亮外廳即蘇醒狀態。當同樣是因為諸如時間、因果等重要因素的調節將那扇沉睡之門關上時,我執便伴隨著蘇醒和夢境而停止, 本我本身即會顯現。所給出的例子便解釋了本我如何能如如不動,本我與我執之間怎樣產生了區別,以及3種經驗狀態,3種身體等如何出現的。

19

D: 盡管我已經聽了關於質詢特點的詳盡解釋,我的意識還是沒有獲得哪怕是一點點的平靜。為什麽會這樣呢?

M:原因就是缺乏力量或者說是意識不能專注於一點。

20

D: 缺乏精神力量的原因是什麽呢?

M:讓一個個體有資格進行質詢的辦法是冥想、瑜珈等。一個個體應該經由逐級的實修熟練掌握這些方法, 並確定形成自然而有助的精神狀態主流。當意識經過這個方法而成熟,聆聽了當下的質詢便立即會認知到它的本性即是本我,並停駐於完全的平靜之中,不會偏離那種狀態。對於一個尚未成熟的意識來說,便很難通過聆聽質詢而達到立即的認知和平靜。然而,如果一個個體在一段時間內實踐了意識控製的方法,意識的寧靜就能夠最終被獲得。

21

D:意識控製的方法中,哪一個是最重要的呢?

M:意識控製的方法是呼吸的控製。

22

D:呼吸如何被控製呢?

M:呼吸可以通過完全的持吸(kevala-kumbhaka)或者調吸來控製(pranayama)

23

D:什麽是完全的持吸呢?

M:即是讓空氣完全停駐在心中,即使是沒有呼出和吸入的動作。這是需要通過按照某些重要原則進行的冥想而獲得的。

24

D:調吸又是什麽呢?

M:它是根據瑜珈的教誨讓空氣通過呼出、吸入以及屏住呼吸而停駐在心裏。

25?

D:控製呼吸怎麽會是意識控製的有效方法呢?

M:毫無疑問控製呼吸是意識控製的有效方法,因為就象呼吸一樣,意識是空氣的一部分, 因其二者的流動的本性是一樣的,因為二者的起源是一樣的,因為二者中一個被控製後另外一個也就被控製了。

26

D:因為控製呼吸僅僅是導致意識的寂止(manolaya)而非他的消滅(manonasa),質詢旨在意識的摧毀,如何能說控製呼吸是質詢的有效方法呢?

M:經典教導兩種達到本我覺知的方法—八部瑜珈(ashtanga-yoga)與八部認知(ashtanga-jnana)。通過瑜珈分支之一所教授的調吸(pranayama)或者完全的持吸(kevala-kumbhaka),意識得以控製。並不隻如此,如果能夠再進一步實踐更深層的方法,比如將意識由對外物的關注中收回,那麽最終肯定能夠達到本我覺知,即質詢的結果。

27

D:瑜珈的分支有那些?

MYama, niyama, asana, ,pranayama, pratyahara, dharana, dhyana, 和samadhi. 其中 -

(1) Yama:- 是為了培養優良品質,諸如非暴力(ahimsa)、不妄語(satya)、 不偷盜(asteya)、獨身(brahmacharya)和不聚財產(apari-graha)

(2) Niyama:- 是為了要遵守良好準則,如純潔(saucha)、滿足(santosha)、苦行(tapas)、研習經典(svadhyaya)和向神奉獻(Isvara-pranidhana)*

(3) Asana:- 有不同姿勢,主要有84種。其中也同樣有4個支派據說是最好的,即simha、 bhadra、 padma和 siddha**。 4支中以siddha尤佳。 這是瑜珈經典中的教誨。

(4) Pranayama:- 根據經典中對該方法的描述,呼出空氣為rechaka,吸入空氣為puraka,而將空氣留駐在心中是kumbhaka。關於“長度”,有些經典認為rechakapuraka長度相等,而kumbhaka應該是這個長度的兩倍, 而另外的經典認為如果rechaka 為一個長度,puraka應該它的兩倍,而kumbhaka則為4倍。 “長度”是指說一遍Gayatrimantra所花的時間。因此,pranayama是由rechaka、 purakakumbhaka組成, 應該根據個體的能力緩慢而漸次地每日進行練習。之後, 意識會產生一種要靜止於快樂之中的渴望。 這之後,就可以練習pratyahara了。

(5) Pratyahara:- 是通過阻止意識跟隨名相之外物轉移來控製意識。一直混亂的意識將會得到控製。 對nada的沉思。意識因此將能夠專注一點,而能夠停駐在一個地方。之後,注視鼻尖,和將注意力集中在眉心,對pranava的冥想,該方法要借助就要練習dharana

 (6) Dharana:- 這是將意識定在一個適合冥想的地點。這個適合冥想的不尋常的地點為心和梵頂穴(Brahma-randhra,位於天靈蓋上的穴)。然後想著在八瓣蓮花的中央***,本我的神性即梵天如火焰般閃耀著,就要將意識定在那裏。之後,就要冥想。

(7) Dhyana:- 就是冥想, 通過“我即是他”的思考,個體與之前所說的火焰之本性沒有任何區別。 甚至,如果個體可以進行“我是誰?”的質詢,那麽,根據經典所聲稱的,“無處不在的梵天將以本我即智慧的觀照的形態閃耀在心裏”,個體就會認知到本我神性以“我-我”的形式閃耀在心裏。這種沉思形式即是最好的冥想。

( Samadhi:- 之前所說的冥想的實現之結果是,意識沒有停留在“我是這個那個;我正做這個那個”的思想裏, 而是沉入到冥想目標中去。 這種精微狀態中, “我-我”思想消失為三摩地(samadhi)。如果個體每天進行這樣的修習,觀照它而睡眠消失, 神將馬上給予他意識寂止的至高狀態。

* Yama niyamThe 的目的是要獲得隻對那些有資格得到解脫(moksha)的人敞開的好方法。要獲得更多的細節請參看Yoga-sutra、 Hathayoga-dipika

** Siddhasana: 將左腳跟放至生殖器之上,右腳跟再置於其上。將凝視點放在眉心 則身體將靜止不動地挺直如柱。 *

** 盡管在天靈蓋的那一點真的如傳說的有一朵千葉蓮花,但也有描繪為8瓣蓮花,因為8瓣中每瓣都由125片小瓣組成。

28

DPratyahara 中個體應該冥想pranava的教導主旨是什麽?

M:對pranava 冥想之指示的主旨是這樣的。 Pranava 是由3個半matras 所組成的Omkara ,即au、 mardha-matra, 其中, a代表蘇醒狀態、 Visva-jiva和粗鈍身; u代表夢的狀態Taijasa-jiva、精微身; m代表沉睡狀態、 Prajnajiva和致因身; ardha-matra則代表自我或者“我”之本性的超然(Turiya);這之後是Turiyatita狀態,或者說是單純喜悅。第四個“我”之本性的狀態是指在冥想(dhyana)當中:這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描述了 -- 如包括aum3matrasamatra本性;如沉默音節maunakshara(silence syllable);如低聲念出卻沒有念出的ajapa;以及Advaita-mantra,它是所有諸如panchaksharamantras的根本。為獲得此真意,要對pranava冥想。這就是冥想, 奉獻的本質, 存在於對本我之真相的沉思。該過程的結果便是能夠帶來解脫即極度喜悅狀態的三摩地(samadhi)。 令人尊敬的上師們也說,解脫的獲得隻有通過奉獻 — 對本我之真相沉思的本質。

29

D:個體應該經由“我是他”的思考來冥想個體與那火焰般閃耀的自明本體沒有任何差異,這段教誨的主旨是什麽呢?

M

(A) 讓個體培養個體無異於自明本體之思想的教導主旨是:經典是這樣解釋冥想的,“八瓣心蓮是一切的本性,是KailasaVaikundha、和Parama-pada, 蓮中的本體如拇指大小, 耀眼如閃電, 閃爍如火焰。 冥想它, 個體將獲得永生”。由此可以知道,如此的冥想能讓個體避免以下的錯誤:(1)分別心,以“我是不同的,那是不同的”形式出現,(2)對被束縛的事物進行冥想, (3) 認為真實的是受到限製的,以及(4) 局限於某一地點。

 (B) 個體應以“我是他”的思想來冥想的教導主旨是:sahaham: soham; sah 為至高本我, aham 為以“我”顯現的本我。個體靈魂(Jiva),即是希瓦林嘎(Shiva-linga) , 位於心蓮之中,心蓮是他在這個身體中的座椅, 而身體是梵天的城池; 意識是我執的本性,對外顯現為認同這個身體等為其自己。現在意識應該被留在心中,基於身體等的我的感覺應該被清除; 當個體不受任何打擾而以“我是誰?”來質詢,在那種狀態下本我之本性就會以“我-我”的精微方式顯現出來;自我本性是全部又什麽都不是,不分內外、以至高本我的形式無處不在地顯現, 閃耀如火焰, 就象之前描述的那樣, 表明“我是梵天”的真相。如果,沒有冥想個體本為一體, 而是想象著是不同的, 無知將無法去除。 因此, 便有了冥想同一的教導。

如果個體通過“我是他”的思考 – 對本我的沉思方法, 長時間不間斷地冥想本我, 而沒有受到幹擾,心中無知的黑暗以及所有由無知而來的障礙將被去除,絕對的智慧將會被獲得*。因此,認知到位於(梵天的)城池—即身體—之中那心穴中的本體,就是認知了完美無缺的神。 在九門之城池中—即身體,悠閑而居的正是那智者。**. 身體為廟宇;個體靈魂(jiva)是神(Shiva,希瓦)。如果個體以“我是他”的思考來崇拜他,將獲得解脫。 由5層構成的身體是洞穴, 那居於其中的至高者是洞穴的主人。經典如此描述。因本我是一切神的本體,所以對本身之本我的冥想是所有冥想的最高冥想。

所有其他的冥想都被包含於其中。正是為了獲得這個,其他的冥想才被教導。所以,如果一旦獲得這個冥想,將不再需要其他冥想。認知個體的本我即是認知神。並不認知本我的冥想,而是幻想著神性是不同的並對其進行冥想,這種情況被聖人們比喻成用自己的腳去量自己的影子,或者是把自己已經擁有的無價之珍寶扔掉卻去尋找一個毫無價值的貝殼***

* 如果冥想是以能夠阻止思想外求的“我是希瓦” (Shivoham bhavana)的形式進行的,並且時常被修習,就會出現三摩地(samadhi- Vallalar.

**他以喜悅的形態居住在九個幻象之門的城池裏。博伽梵歌(Bhagavad gita.

***我們應該冥想“我”,那個以自我形式存在的“我”,atma-tattva的“我”,光輝燦爛的“我”,寄居在所有存在事物中總是自稱“我”的“我”。將神留在心的洞穴中,卻向外尋求神,就好象丟棄了無價的珠寶卻去尋找毫無價值的貝殼一樣。

30

D:盡管心與Brahmarandhra本身就是冥想的適合位置,如果需要,個體是否能在6個神秘中心(adharas)冥想呢?

M6個神秘中心據說是冥想的位置,但卻是幻想的產物。 所有這些都是對瑜珈的初學者而言。 關於在6中心的冥想, 希瓦瑜珈修行者說,“神,那不二、至高的覺知本體, 顯現、維持並包容了我們所有一切。以附加給它各種諸如GanapatiBrahmaVishnuRudraMahesvaraSadashiva的名與相而錯解本體是大罪。”而吠陀修習者認為,“所有那些都隻不過是意識的幻想而已。” 因此, 如果個體認知到其本我——即覺知的本性——了悟所有事情,個體就會了悟所有的事情。 聖人們也說:“當本我被認知到為其自身而無其他,那麽所有不被了解的都會被了解”。 如果具有各種思想的我們能夠冥想本我之神,我們就能以這個專一的思想而屏棄了其他繁雜的思想,之後,即使隻是那一個思想也會消失。這就是認知個體的本我即是認知上帝的說法的含義。這個認知即是解脫。

31

D:個體怎樣看待本我?

M:本我是自明的, 沒有黑暗和光明, 是自證的本體。因此,個體不應該把它想成這個或者那個。想的任何想法都將帶來束縛。 對本我的冥想的目的是要讓意識回歸本我的形態。 在心之洞穴的中間,純潔的梵天被直接證明為本我的“我-我”形態。還有什麽無知比以各種方法去想象它而不了解它即如之前已經描述過的那樣更無知的嗎?

32

D:據說梵天在心中,顯然為本我的“我-我”形態。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說法, 是否能有進一步的解釋呢?

M:沒有任何認知存在——即既沒有自我認知也沒有其他認知,難道這在所有人的沉睡和狂喜中沒有被體驗過嗎? 之後, 當有了“我從睡夢中醒來”或者“我從狂喜中平複”的體驗,那難道不是來自於前麵所說的無分別狀態的特殊認知嗎?這種特別的認知被稱做vijnanaVijnana的顯現僅僅是源於本我或者是非自我,而不是它自己。 當它源於本我時,即是真正的認知——以本我為客體的精神狀態中的認知,或者說是本身具備不分隔(本我)的認知;當它與非自我相聯時,則被稱作無知。這種vijnana狀態,當它隸屬於本我並以本我的形態顯現,便是“我”的顯現。 這個顯現離開本相(即本我)便不能發生。 正是這個顯現,成為直接體驗本相的路標。 然而, 它本身不能構成本相的狀態。取決於是哪個讓這個顯現發生的, 那就是根本本體,或者稱prajnana。吠陀經典的“prajnanam brahma”教導了同樣的真理。認知這個同樣是經典的主旨。自明的本我和對一切的觀照證明它自己寄居於vijnanakosa(智力的外殼)之中。通過不分隔的精神模式,將本我作為你的目標追尋, 並享受本我。

33?

D:什麽是內心崇拜或者無屬性崇拜?

M:在類似Ribhu-gita的經典中,無屬性崇拜已經被詳細解釋了(作為單獨的一條戒律)。 然而,諸如奉獻、施舍、苦行、信守誓言、japa、瑜珈和puja的所有戒律, 實際上,都是“我是梵天”的方式的冥想。 所以, 從所有形式的戒律之中,個體都應該看到:不要由“我是梵天”的思想中遊離。這就是無屬性崇拜的主旨。

34

D:什麽是八部認知(jnana-ashtanga)

M:這八部已經被提到過, 如yama、 niyama 等。 但是解釋不同。

其中-

(1) Yama:-是對所有感覺器官的控製,並認知這個由身體等構成的世界裏出現的錯誤。

(2) Niyama:- 是要維持與本我相關的精神模式的流動,而消除那些相悖的。 換而言之,它即是由至高本我產生的持續的愛。

(3) Asana:- 在它的幫助之下,持久的對梵天的冥想成為可能並能輕鬆獲得, 這就是asana

(4) Pranayama:- 呼氣(Rechaka)會將不真實的名與相從組成世界的事物上、身體上剝離,吸氣是要抓住三個真實的方麵:存在、覺知和喜悅, 它們在事物中是恒常存在的,而持吸是要保持所抓住的三個真實方麵。

(5) Pratyahara:- 是要阻止被去除的名與相再進入到意識中。

(6) Dharana:- 是讓意識停駐在心中,而無外馳,並認知到個體是存在-覺知-喜悅的本我本身。

(7) Dhyana:- 是“我隻是單純覺知”的冥想。 就是,不管這個由五層構成的身體, 個體質詢“我是誰?”, 其結果是個體停駐於閃耀的本我“我”中。

   ( Samadhi:- 當“我”的顯現也停止了, 就會有(精微的)直接體驗。這就是三摩地(samadhi)。

這裏說明了pranayama等的詳細內容,至於asana等戒律,在與瑜珈相關內容中提到, 就沒有必要說了。 認知的分部可以在任何地點和時間進行修習。至於瑜珈和認知, 根據環境不同, 個體可以選擇修習喜歡的那個,或者兩者兼學。 偉大的上師說, 遺忘是所有隱藏的根,對所有尋求解脫的人來說,遺忘就是死亡*;所以應該讓意識停留在本我之中,要從不忘本我;這就是目標。如果意識被控製了, 其他的所有就能夠被控製。八部瑜珈與八部認知的區別在經典中已經被詳細解釋了; 所以這裏隻是給出這些教導的主要概括。

* 死亡或者Kala就是在這個世界裏放棄了對本我的沉思,而本我是從來不會有絲毫被放棄的。 - Vivekachudamani.

35

D:同時修習瑜珈中的pranayama和認知中的pranayama可能嗎?

M:隻要意識還沒有停駐在心中, 無論是完全的持吸,還是質詢、rechaka、 puraka等等都是有必要的。 因此,訓練中瑜珈的pranayama要被修習,而其他pranayama也可以被經常修習。 即是說,兩者都可以被修習。如果通過修習瑜珈的pranayama而達到了完全持吸,這就足夠了。

36?

D:為什麽通往解脫的路會有不同教法呢?難道不會在求道者的意識中產生混亂嗎?

M:吠陀經中教授不同的方法是要適合不同等級的有資格的求道者。 然而,因為解脫就是意識的毀滅, 他們的所有努力都是要控製意識而已。盡管冥想的方式會看起來各不相同, 結果卻是成為一個。 不必對此擔心。個體選擇適合他的意識成熟情況的道路而已。

prana 的控製即為瑜珈, 對意識的控製即為認知(jnana* —— 這是兩個消滅意識的主要方法。 對一些人來說,前者會更容易一些, 而對另外的人來說, 後者更好。然而,認知(jnana)就象是用青草引誘來馴服脾氣狂躁的公牛, 而瑜珈則是武力來控製。 因此智者說:在三個不同等級的求道者中,最高等的通過吠陀質詢以及將個體自我和所有事物認同為本相之本性來獲得本相的本質,從而將意識緊緊置於本我中,並因此達到目的;中等求道者通過kevala-kumbhaka和長時間的對本相的冥想讓意識駐留在心中;而低級的求道者則通過控製呼吸等逐漸進行的方法來達到那個狀態。意識應該駐留在心中,直到以無知的形態存於心中的“我”之思想被消滅。這本身就是認知(jnana),本身也即是冥想(dhyana)。

其他的隻不過是無關的言辭,無關的內容。經典即是這樣宣稱的。因此,如果個體通過某種或者其他的方法達到了將意識停駐在本我之中,則不必再去擔心其他的事情。偉大上師也曾教導說奉獻者比瑜珈修習者**更偉大,以及奉獻的本質是對自我本我的沉思,奉獻才是解脫之道***。因此,認知梵天的路有各種各樣的稱呼:Dahara-vidyaBrahma-vidyaAtma-vidya等等,除此之外還能說什麽呢? 應該要有推理地理解其他的方法。眾多經典在教導不同的方法。那些偉大的人分析了所有那些方法之後,才宣稱這為最快最好的方法。

* 根據經典把所有事物都看作本相:我即是梵天 —— 獨一無二。

** 所有的瑜珈修習者中,隻有那將他如如不動的意識和愛給我的才是我的至愛。— 博伽梵歌Bhagavad-gita.

*** 求得解脫的方法之中隻有奉獻(bhakti)才是最高的。因為奉獻是對自我之本我的持續沉思。 —Vivekachudamani.

37

D:通過修習以上所教的方法, 個體可能能夠消除意識中的障礙,如無知、懷疑、 錯誤等等, 並因此獲得意識的寂止。 然而,仍有一個最後的疑惑。 意識完全融入心中後,隻有覺知以完全的本體閃耀。當這樣發生時, 意識呈現為本我的形式, 誰又會質詢呢? 這樣的質詢會導致自我崇拜。這就象是牧羊人到處尋找始終臥於他肩頭的羊!

M:個體靈魂(Jiva)本身即是希瓦(Shiva);希瓦(Shiva)本身即是個體靈魂。事實上,個體靈魂除了希瓦(Shiva)什麽也不是。 當穀粒藏在殼中, 被叫做稻; 當它被退去殼,即被稱作米。同樣的, 隻要個體被因果所束縛就是個體靈魂, 當無知的束縛被打開, 個體便閃耀為希瓦,那個神性。 經典即是如此聲稱。因此,作為意識的個體靈魂存在於單純本我的本體中, 但是卻忘記了這個事實, 它將自己想象成一個個體靈魂,並在意識陰影的束縛之下。所以,他對即是他本身的本我的找尋,就象是那個牧羊人在尋找那隻羊。但是,忘記了它自己的個體靈魂隻是通過間接的認知仍然無法成為本我。前生累積的殘留意念所造成的障礙,令個體靈魂一次又一次地忘記它是與本我同一的,並被欺騙而認同自己為這個身體等等。一個人是否僅僅看一眼就能被認定為高級指揮官嗎?難道不是要經過為此目標的長期努力才能被指定為高級指揮官嗎? 同樣,個體靈魂在精神上與身體等認同而被束縛, 要努力沉思本我,逐漸而持續的努力; 當這樣的努力消滅了意識,個體靈魂就會成為本我*。持續地修習對本我的沉思將會讓意識消失,並因此會消滅它自己,就象是那根用來點燃火化屍體的煤的木棍。這就是被稱作解脫的狀態。

*盡管導致出生束縛的障礙有太多,那個導致所有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我執(ahankara)。這個根本原因必須被永遠消滅。 ——Vivekachudamani.

38

D:如果個體靈魂本質上是與本我同一的,是什麽阻止了個體靈魂認知它的真實本性呢?

M:是個體靈魂對真實本性的遺忘; 這是隱藏的力量。

39

D:如果個體靈魂真得遺忘了它自己,所有的人如何又產生了“我”的體驗呢?

M:隱藏並不完全隱藏了個體靈魂*;而隻是隱藏了“我”的本我本質並啟動了“我是這個身體”的觀念;但它並不隱藏真實而永恒的“我”之本我的存在。無知不能隱藏“我”的根本,但是他隱藏了個體靈魂是至高(本我)這樣的絕對事實。

40

D:在世解脫的人(jivan-mukta)和死亡時解脫的人(videha-mukta)的特性是什麽?

M:“我不是這個身體;我是顯現為本我的梵天。在我裏麵是絕對我本體*,這個由身體等組成的世界隻是一種表象而已,就象是天空的藍色”。凡是認知到這些事實的人就是在世解脫的人。 然而隻要他的意識還沒有被分解,他就會有痛苦, 因為prarabdha(造成今世以身體形式存在的前世因緣)讓他與事物之間具有了關係;並且因為意識活動沒有停止也將導致不會有喜悅的體驗。本我的體驗隻可能是給那些經過長期的冥想而變得精微、如如不動的意識。那些具有了精微意識和那些體驗了本我的人被稱作在世解脫的人。在世解脫的狀態是指無屬性梵天和超然(Turiya)。當精微意識分解體驗到自我的停止,個體完全沉浸在喜悅的海洋中並與之沒有任何存在上的區別而合為一時, 這個個體被稱作死亡時解脫。死亡時解脫的狀態是指超然的無屬性梵天和絕對的超然(Turiya)。 這是最終目的。

因為痛苦和快樂的等級不一樣,獲得解脫的人——在世解脫的人(jivan-mukta)和死亡時解脫的人(videha-mukta)——可以被大體分為四類:Brahmavidvaravariyanvarishtha。但是這個分別隻是從那些其他觀看他們的人的立場上來說的;然而事實上,通過認知(jnana)獲得的解脫並沒有區別。

* 如果有了對世界隻是完全本體之我的顯現的持續冥想,哪裏會有無知呢? 


致 敬

OBEISANCE

上師Ramana是以人身示現的偉大希瓦,

願他的聖足永駐人間!

 

來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31fb990102vzxw.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