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首次結集佛經與阿難證果

(2018-10-15 06:38:11) 下一個

來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rpi3.html

首次結集佛經與阿難證果

 

摘自:《釋迦牟尼佛傳》2.佛經的結集

    佛滅度後,佛教界的第一件大事是王舍城關於佛藏的五百結集,這一結集決定了原始佛教的動向,也造成了佛教分化的必然趨勢。

所謂結集,其實就是對佛陀所說的經進行編輯,這個編輯建立在各位弟子記誦的基礎上,即諸比丘集合在一起念誦出佛陀在世時講法的內容,然後進行編輯,這是為了防止佛的遺教的散失,同時也是為了使僧團的發展準備有形的工具,使僧團四眾有所歸依,有所遵守。

原始佛教就在這個結集中奠定了它的規模,決定了它的修行方式,指定了它將來的發展道路,它並未因佛陀的涅槃而走向消亡,而是更加發揚光大起來。


    王舍城的結集是大迦葉發起的。大迦葉是有名的大德高僧,在僧團中以“頭陀第一”而受到僧眾的尊敬。佛陀最後教化眾生,到拘屍那入滅,大迦葉並沒有隨從。後來他知道了佛陀將要入滅,於是率領五百比丘,急忙趕去。在佛陀入滅的第七天,大迦葉趕到了拘屍那,並以上座的身份,主持了佛陀遺體的毗荼大典。也就在這時,他發起了結集法藏的會議,決定在當年的安居期中,在王舍城召開結集大會。


    公元前485年四月十五日,大迦葉這樣想道,“應當將佛的遺教收集起來,編輯成經書,使佛法長久傳留下去,使佛的教誨得以永久保持。”

於是,大迦葉在須彌山上召集比丘僧眾,對他們說道:“佛陀的各位弟子,如果你們真心想念佛陀的話,你們應當報答佛陀的大恩,不要現在就進入涅槃。所有佛陀弟子中得到神通大力的,都要到這裏集合開會,商量佛的遺教結集的事宜。”

大迦葉的想法得到了各位比丘僧眾的響應,因為在佛陀滅度後,各位比丘僧眾頓時失去依靠,不知該如何進行將來的修為,如果有現成佛陀的遺教結集,對於將來僧眾們的修行以及教化都將具有無可估量的價值和影響。因此當大迦葉提出要結集法藏,就有許許多多的比丘僧眾站出來表示同意,而且他們都願積極參加這個大會。


    大迦葉從眾多比丘僧眾中挑選出五百位阿羅漢,除了阿難之外,來進行法藏的結集。並且請摩揭陀國國王阿闍世進行護法,供給飲食。具體地點是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西麵大迦葉居住的地方畢缽羅窟,也即“七葉窟”。

 

然而,號稱多聞第一的阿難,為什麽被排除在結集的僧眾團體之外呢?據說是阿難的修為隻到須陀洹果,並未證得阿羅漢,因此不準與會,因為這一次的結集隻有具備阿羅漢資格的大德高僧才能參加。

    此前的三月初,在十五天說戒的過程中,大迦葉入定,用天眼觀察到阿難的煩惱並未完全斷除,因此在這次結集大會中,大迦葉親手將阿難從五百阿羅漢中拽了出來,不準他參加結集大會。

 

阿難大為慚愧,說:“照佛的規矩,已成阿羅漢果的僧眾不能在佛陀身前身後服侍,因此之故,我才留存有一些殘餘的煩惱沒有斷絕而已。這須怪不得我。”

大迦葉當即回答道:“你還有別的罪過。你勸佛陀讓女人出家,使佛的正法減去了五百年壽命。”阿難說:“三世各佛都是有四部弟子的,女人出家並沒有什麽過錯。”

大迦葉又說:“佛陀要進入涅槃之時,背上疼痛,躺倒在地上,需要喝些水,可是你沒有給佛陀喝水,這難道不是大罪過嗎?”阿難說:“那時正好有五百輛車子,從河中橫渡過去,攪得河水又黃又濁,因此才沒有去取水。”

大迦葉又說道:“佛陀問你,如果有人修到了四神足,就可以增加一劫的壽命嗎?你應該回答說:‘佛陀應增加一劫的壽命。’可是佛陀三問,而你三不答,所以使世尊提前進入了涅槃。”阿難說:“那時是魔障蒙蔽了我的心田,所以我沒有回答。”

大迦葉又說道:“你給佛陀折疊僧伽梨衣時,用腳把僧伽梨衣踩在了地上。”阿難說:“當時大風吹來,將衣吹墮在地上,正好落在我的腳邊,並不是我不恭敬。”

大迦葉又說:“佛陀的陰藏相(生殖器藏在腹中而不顯現)在佛涅槃之後,給女人看見了,這行為是多麽可恥啊!”阿難說:“我當時想女人見到了佛的陰藏相,內心會感到自己身為女人之形是十分羞恥的事,因此才會促使她們認識到在此世應當修行種種佛的德根,以圖來世獲得男身。我這是出於好意,不應當被看作破戒。”

作為僧眾上座的大迦葉不再聽阿難的辯解,而是當即命令阿難到僧房中悔過。並說:“當你煩惱解除,證得阿羅漢果位之後,再到這裏來。”

 

    阿難是跟從在佛身邊的弟子,可以說是佛陀的貼身秘書,佛陀幾乎所有的傳法過程以及傳法內容隻有阿難了解得最清楚,而且阿難博聞強記,佛所講法他基本上都能記住,可以背誦。因此結集佛的法藏,缺少了這樣一位多聞第一的阿難是很大的缺憾,甚至是無法得到結集成功的。

據說,大迦葉為什麽又以種種理由阻攔阿難加入結集大會,這是因為大迦葉是頭陀第一,他本人既不好色,也不喜歡舒適的生活,平時修的是非常嚴格的苦行,因此他要求僧眾也是以苦行為主,以守具足之戒為最重要之事,而在晚期的佛陀遺教中,卻有著“小小戒可舍”的精神,這是與大迦葉的思想相抵觸的,阿難親聞佛陀遺教,並以較為寬容的精神要求僧眾,這招致了大迦葉的不滿,又由於阿難在僧團內
屬於較為年輕的一輩,因此自然受到了以持戒為第一要務的大迦葉所排斥。

 

    但這次結集少了阿難是不行的。阿難也知道這次結集的重要性,因此他離開這大會場之後,就專心致誌地思索種種佛法,希望盡快地斷除煩惱,證得阿羅漢果。

 

但由於缺乏定力,開始並未悟道。

到後半夜時,因為太疲勞,就想躺在枕頭上休息一下,當他的頭一靠在枕頭上,突然像得到了神力一般,猶如電光火石,當下即得到大徹大悟,進入金剛禪定之境,破除一切煩惱,證得阿羅漢果。

 

於是阿難隨即前往僧堂敲門。大迦葉對他說道:“你如果證得了阿羅漢果,就從大門的鎖孔中鑽進來。”

阿難當即用巨大神力從鎖孔中進入僧堂,然後向大迦葉禮拜,表示懺悔。

 

大迦葉便對阿難說道:“希望你不要有嫌恨之心。你回到你的本座去吧。”

阿難向各位僧眾敬了一個禮,然後立即登上師子床。

 

大迦葉告訴阿難:“佛所說法,一言一字,都不要遺漏。”於是,阿難遵旨將佛的遺教一五一十地念誦出來。

 

    阿難一開口發聲,第一句就是這樣念的:“我聞如是,一時佛住所居處。”大迦葉及各位僧眾聽到這裏,都不由得掉下了眼淚。“唉,唉!衰老、死亡,真是如夢如幻,昨日還能親見佛的麵顏,今天就已經稱道‘我聞’了。”言下大為傷感。

    阿難因為是佛的堂弟,他的相貌和佛極為相似,隻是有三個指頭比佛的要短一些。當他剛登上高座念誦時,僧眾都一時為之糊塗,以為世尊重新出現,有的則以為是別處的佛來到這裏,還有的懷疑是阿難已經成佛了,種種猜想,狐疑不定。

但當阿難一開口念誦,說到“我聞”這一句時,僧眾所有疑問全都掃除幹淨。阿難是在佛那一年成道時出生的,在佛初轉大法時,他並不知道佛所傳的法,阿難通過展轉聽聞、佛後來親口複述等通曉了初期釋迦牟尼宣講的佛法,當佛陀年事已高,需要阿難服侍之時,阿難便通過和佛陀的朝夕相處,親耳聽聞了佛所講說的經典,並將它們默記心中。

現在,由阿難將它們念誦出來,就像一個完整的瓶子,裏麵所有的水都點滴不漏地倒進了另一個瓶子。


佛法就這樣通過阿難通達無礙的念誦,因而完整地傳承下來。

    在這次結集的三藏中,阿難誦出的是經藏,大迦葉誦出的是論藏,優波離誦出的是律藏。號稱三藏十二部。這就是後來所稱的上座部。

    當時,除了摩訶迦葉尊者、阿難尊者、優波離尊者等阿羅漢在畢缽羅窟裏結集三藏法教外,還有許多比丘長老在跋波尊者的帶領下,在摩揭陀國王舍城七葉窟外麵不遠的僧團裏,進行會誦結集。

 

這就出現了窟內、窟外兩個部分的結集。這兩個部分結集的法藏都屬於小乘佛教的範圍。


    大乘三藏教法,據說是由文殊師利菩薩和彌勒菩薩,帶領許多菩薩和阿難尊者等,在鐵圍山中結集的。鐵圍山據說是鹹水海邊的一座山。

    三藏,佛教典籍的總稱。藏字的意義是盛放東西的竹篋,佛教經、律、論三種經典能夠把佛所講的戒、定、慧三種無漏學的教法,統統放在一個三藏的“竹篋”中,收藏起來,因此便稱為三藏。

    釋迦牟尼四十九年所說的佛法,總稱為經、律、論三藏聖教。經,是佛所說永恒的道理;律,是僧團內部的戒律;論,是各位菩薩、論師等論學的內容。三藏所講的就是戒、定、慧三種無漏學的道理,凡是佛門弟子能發心修行戒、定、慧三種過程的,就可以不漏落於生死輪回,經受種種煩惱痛苦,因此稱為‘無漏’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