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陸的田以後會怎麽種?

(2014-12-09 03:53:41) 下一個
12 11 2014

我這裏,農民種一畝田,兩季的純收入(即一年的)約1500元, 
這個畝,是為了少交公糧劃的大畝,是80方丈~100方丈的,而不是標畝60方丈=666.67平方米的。 
而今年開始出現不少土地流轉、包田上百畝來種的新現象,有些地方每畝田的承包價是1400元,低的價格也有1000元。 

這樣的價格,農民們自然很願意將土地出租,因為種田賺不了錢、隻是打工掙錢的補充,已經是大家的共識。如果什麽勞力都不出,什麽投入都沒有,一畝田就能租出1400元來,農民自然滿心歡喜,叫他一家買米吃他都高興。 

80後、90後的農民,基本沒有種過田的,父母們都不讓他們幹,他們也不願意幹。 

千年農業國的局麵可能要根本改變了吧,種田的人以後不再是一家一戶精耕細作的農民,而是專業的農工,因為農民的後代已經不會種田,糧食的價格讓農民自己種田越來越沒有積極性。 

土地勢必會集中經營。 

現在聽到的說法,其實包田的大老板從土地上也賺不了多少錢,算算賬,把人工、機械、水利、化肥、農藥等等的成本除去,效益未必比農民單幹強多少。從土地中來的收入隻是保一個成本吧,最主要是賺國家按麵積補貼的錢。據說,一些蔬菜瓜果示範基地,做的農資投入和基本建設,都隻是做個表麵樣子,把國家補貼騙到手了,老板就撤了跑了。 

我覺得這是權力高層的一種策略,糧食價格保持相對低價,讓農民種田收入少、沒有積極性,土地自然流轉、集中,再補貼這些包田的商人,讓土地集中更加成為趨勢和潮流。農業人口減少,都到城鎮打工,緩解勞動力不足的趨勢。同時都往城鎮發展居住,政府賣地建房,又增加了收入。 

胡亂說幾句,不成體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