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國大陸閱兵秀先進武器裝備的前一天(9月2號),美國陸軍在大平洋前線的盟友日本部署了強大的新型打擊導彈,即美國陸軍中程導彈能力係統。據媒體轉發的陸軍聲明,美國海軍陸戰隊與日本自衛隊在本年度代號“堅決龍”的聯合演習期間,第三多域特遣隊把性能優異的攻擊導彈部署到了廣島南部的海軍陸戰隊岩國航空站。之前在菲律賓部署了同樣的係統。美國副總統萬斯強調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的戰爭,美國防部長也做過類似表達。
這種名為“台風”的中程導彈係統由一個發射操控車,四個發射器,一台渦輪發電機和一部改裝的拖車組成(見上圖)。據說“台風”可以自主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極大提高槍林彈雨生存力。 美軍在第一島鏈還部署了為數不詳的升級版HARMAS炮射導彈係統。如果關心細節(魔法全在裏麵),有人會想這些導彈車是如何到達星棋羅布之島嶼上的,這個不必擔心,美軍不但能輕鬆運到,還“玩”大型運輸機在島嶼間快速運進運出導彈的“遊戲”。這是美軍在亞太實施"分散與敏捷作戰"新範例的典型例子,其意圖是將戰爭資產分布在廣闊大洋上,形成一種“天網恢恢”之勢。俄國對這一部署大為不滿,難道不是它單方麵撕毀美俄中導條約的後果。台風係統的擴增生產由已有的“熱生產線”快速製造。軍費大增的德國正積極訂購,以此作為對俄國威懾的手段。德國國防部甚至威脅說,“台風”將作為一種反擊能力,如果莫斯科率先攻擊將受到懲罰。
下麵謹舉幾例美軍“來真的 “最新進展武器。
1) 新炮射導彈係統,火力兩倍於HIMARS(海馬斯,高機動火炮火箭係統),新係統的全稱是“全球機動火炮火箭係統”,英文縮寫GMARS或基馬斯,剛剛進行了首次實彈演習,可發射各種導彈,比如 ATACMS(陸軍戰術導彈,300公裏級),PrSM 和 GMLRS(製導火箭彈),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上麵提到的,裝彈量比海馬斯增加一倍,另一個是可發射和製導1000公裏以上的增程 PrSM,已相當於中程導彈。亞太島嶼部署的海馬斯已升級,其精度和射程都已增強,並引入精確打擊導彈(PrSM,500公裏級)以對付海上移動目標。二者合在一起將是對手的"噩夢"。
2)M1A2 SEP(v3)艾布拉姆斯,世界前五大坦克第一名,其它四名從低到高從依次是俄國的T-14,以色列的馬克-4,韓國的黑豹,德國的豹式-2。M1A2除了能承受反坦克導彈和無人機攻擊和具有傑出的主動裝甲外,經過“係統增強”(SEP) 的M1A2具強大的反無人機能力,可遠距離挫敗無人機尤其是無人機群的攻擊。
3)升級版先進隱形長程反艦導彈(LRASM),它可以在電子戰環境下不依賴ISR和GPS而探測和摧毀敵方艦艇群中的特定目標,為在公海和藍海斬首提供便利(注: ISR是情報,監視和偵察的英文縮寫)。
4) 美國海軍重型魚雷與無人水麵艇配對,即集裝箱式 Mark 48 先進能力 (ADCAP) 魚雷發射器用於無人水麵艦艇 (USV) 和小型戰鬥艦。Mark 48是海軍的重型魚雷(航速65節,以先進聲納水聲自導,探測範圍50公裏,其意義是,世界上迄今造出的最快潛艇是前蘇聯的K-222, 水下最高速每小時43.7英裏或38節,該魚雷不直接命中艦體,而是在敵艦龍骨正下方引爆,讓其“碎屍萬段”尤其是潛艇。當諸如“萊多斯海幽靈”號小型水麵無人艇配備MK48發射裝置時會如幽添魔,將是水麵艦艇和航母的天敵。
5) 重新配置的美國海軍朱姆沃爾特級隱身驅逐艦,具備高超音速打擊能力。朱艦原是美海軍的敗筆,卻在新形勢下煥發青春。其高超音速導彈主要打擊高價值目標,比航空母艦。
6) 高速越野自主無人戰鬥車輛整合入陸軍,涉及公路以外的無人駕駛技術和非結構化地形導航,並不依賴GPS,地圖和及時通信。
7) 女武神噴氣隱身無人機( XQ-58 Valkyrie)將取代大部分五代戰機(先其出擊),與B-21無人駕駛版,SR-72暗星形成美軍戰略尖刀的一部分,協同其它武器將於戰時在對手的AD撕開一條供後續機群和大部隊進攻的裂口。順便提一下,五代戰機F-35戰機的發動機即將更新為F135,該發動機采用了革命性的隱形技術,惠普公司甚至評論說:"我們可以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襲擊任何地方",F-35不再僅僅是一款空優戰機,它一主要用途是起"四分衛"的作用,在複雜的電子戰環境下協助和指導空中的各種彈藥精準命中目標。經過核武器認證的F-35可以攜帶核彈。其實,美軍不急於獲得六代機,升級後的F-35將以五代機價格獲80%六代機效果,而且現成的有上千架可用,夫複何求。
8)第三艘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格羅頓號(SSBN-828)開始建造(約21000噸,攜16枚三叉戟II D5LE 潛射導彈,隱身塗層),旨在替換老化的俄亥俄級。海軍將繼續以每年一艘哥倫比亞級和兩艘弗吉尼亞級(快速攻擊)的速度建造核潛艇。另外,不久前,美陸基戰略核導彈第一個民兵III發射井下線,標誌著邁向新的"哨兵"核導彈係統。
該示意圖顯示美軍最新的洲際導彈和高超音速導彈攔截器,口號是最小最快最致命,它進行所謂的動態攔截,並不直接命中,靠其它方法摧毀來犯目標,以保證百發百中。
9)Last not the least,今年五月宣布的"金穹"計劃已經成形,將耗資1750億美元。它把創新融合入現有導彈防禦,形成多層防禦構架,攔截各個飛行階段的威脅,包括助推,中段和末段。技術層麵包括高超音速和空間彈道跟蹤傳感和擴散作戰空間架構,整合天基陸基係統,為美國本土解除三種威脅,即洲際,高超音速導彈和無人機。
其它還有很多不再綴述,隻是簡要提及以下最新進展。比如小型無人高速水麵快艇攜帶集裝箱型導彈發射器和水麵發射的重型魚雷;這些武裝到牙齒的和無人自主ISR快艇,自主航行和執行任務,極大地提高了美軍在大洋上分散作戰和生存的能力。新型空射反潛導彈/魚雷(HAAWC或高空反潛能力);新長程導彈;狼套餐微型巡航導彈(到來自L3Harris,價廉,體小,更致命)用於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因資金問題姍姍來遲的 F-47 馬上試飛(來自波音的消息),看來這之前一直在暗中"鼓搗",隻是不做聲罷了。美國矽穀等高科技企業的參與,國防經費的注入,今後將看到更多的先進武器問世(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很多不會公開),比如美空軍和海軍還斥資10億美元從洛克希德購買一種神秘導彈,具體未知,就是那些我們知道我們不知道的武器,當然肯定會有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武器,屬"國之重器不可示人"。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導彈和火控部門獲得了美軍43億美元合同,用於建造並交付聯合空對地防區外導彈(JASSM)和遠程反艦導彈(LRASM),供美國空軍及其盟友芬蘭、日本、荷蘭和波蘭使用。美軍還向RTX公司訂購了價值35億美元的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AMRAAM)。奔著更小,更廉價和更致命的原則,美軍最新型的長程導彈造價在30萬美元以下。以上都是非戰爭時期的“未雨綢繆”,當戰爭爆發或迫在眉睫,在國會戰時動員法框架下,許多工廠可以轉型和新建,別忘了疫情期間一些輕工企業轉產呼吸機,二戰期間的曼哈頓計劃從零開始,一座原子新城快速誕生(參見電影奧本海默),幾年內不但生產了足夠的鈾和鈈還成功研製前所未有的原子彈用於實戰,開創人類核能新紀元。珍珠港事件後很多軍工廠是新建的,到底有多少難以量化,但可形容成一場大規模的工業擴張,改造現有工廠,新建工廠滿足了前所未有的生產目標。同時汽車製造商等公司轉向軍工生產,造船廠大幅擴張,發動機製造商也與眾多其他公司合作,生產大量飛機和其他戰爭物資。不難理解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了解美國的山本五十六為什麽會感歎他"喚醒了沉睡的巨人",年輕時他曾在哈佛進修和擔任駐美武官。還是那句話,過去曾發生的肯定會再次發生,賭美國製造業尤其是軍工業凋零會輸得很慘。能看出來美國製造業是“男兒有力不輕使,隻是未到發奮時”。美國人就這個“德性”,最怕沒對手,冷戰結束後美國世界獨大,沒了目標,扮演了龜兔賽跑中的兔子,還熱衷於全球化,把凍僵的蛇揣進懷裏。然而,一旦有了目標,沉睡醒來一切都會不一樣,再加上有人搞個閱兵"刺激"一下,恐成“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但使美軍進一步睜大眼睛,還動員和“激勵”以矽穀為代表的科技創新精英,君不見川普剛剛在白宮召見他們(9月4號),冠冕堂皇的主題是討論AI,你以為那之外隻拉拉家常?哦,boy! 有人的麻煩來了。
至於空天戰,看了HQ-29,美國軍方現在公開談論在太空發動攻擊“我們必須建立能夠為我們的領導層提供進攻和防禦選擇的能力。”其實這個早在裏根時期就開始了。至於到了何種程度,隻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後添個花絮,據說9.3閱兵時五角大樓附近的披薩外賣量激增4-5倍,中下層戰略與情報人員也許是連夜看熱鬧,閱兵方隊不但整齊劃一,男兵連麵孔都一個顏色,那或是幾個月練正步曬得,或是統一化的妝,但他們的興趣肯定不是這個,而是那些武器的類型和性能,外觀很可能是重點,因為有難得的實用價值,它們的視頻圖像將被記錄下來用於導彈未端製導的圖形數據(實物影像與機載數據的對比製導),可使導彈在電子幹擾下直取目標。
(此文根據閱讀理解而成,信息和圖片來自網上媒體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