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答案,回答是否定的,那些大型戰艦將成為防區外“坐山觀虎鬥”的龐然大物,但仍可用於打擊海上販毒,地區反恐,或“教訓”美洲後院的“反骨”,就像川普當局最近聲稱委內瑞拉的馬杜羅為毒販頭目,欲抓捕歸案(想效仿裏根當年抓巴拿馬強人的做法)。目前三艦戰艦,幾艘大型登陸及4000名大兵在南加勒比海域,看著委內瑞拉的海岸線,虎視眈眈。更多的己在路上。一個美國將不再依賴大型有人戰艦打贏海戰的征兆是下一代戰艦仍然無影無蹤,當然一些人可以洋洋自得地認為美國人造船業已日薄西山。
當有人在廣場走正步,大秀冷戰級別的武器(看看那些展示武器的"僵硬"和龐大,形容為外強中幹實在是恰如其分)和陶醉於自以為是的戰略戰術時,美軍兩款革命性裝備己悄然問世,很有可能讓對手多年心血化為烏有。其中在大洋作戰最重要最具革命性的是一款名為 AIRCAT Bengal MC 的先進自主海軍艦艇,它配備“戰斧”導彈和海軍打擊導彈(NSM),可極大地減少對大型戰艦的依賴。該艦專為無人作戰打造,采用模塊化設計,可根據任務改變模式(海戰,無人機母艦,後勤和人道救援),功能多樣。其造價尚未公布,很可能僅是大型戰艦的零頭,必競一艘配備宙斯盾作戰係統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價格在25億到27億美元之間。
AIRCAT Bengal MC 是一款非同一般的艦艇,標誌著美國海軍進入海戰戰略自主作戰新篇章。該艦雖小,卻能攜帶 44 噸有效載荷,並以超過 50 節的速度運輸兩個 40 英尺長的 ISO 模塊,機動能力極強,續航達 1000 海裏。可以想象一下,在美軍強大的雷達,傳感技術和無以倫比的戰場數據鏈接支持下,這些有著44噸武器載荷的無人自主快艇成千上百艘地從四麵八方,裏三層外三層壓向對手,很多攜帶"stand off"長程精確打擊彈藥(反艦,防空,反潛,電子戰武器),那將是一種什麽情況。
這艘新艦艇的下水象征美國海軍作戰的重大進步,有人評論說"其無與倫比的作戰能力將重新定義現代戰爭",這並非吹牛而是對事實的陳述。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日益加劇的環境中,海軍戰略的脫胎換骨至關重要,在美軍尋求全球戰略優勢的時代背景下,有人形容無人自主戰艦"是未來海戰的燈塔",可見其意思重大。
第二款是SR-72, 它是傳奇般的SR-71"黑鳥"的繼承者,有人戲稱SR-72是黑鳥的兒子,給它取名“暗星”。電影壯誌淩雲2 對暗星有戲劇性展示(其機身外形是湯姆克魯茲團隊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據SR-72原型機做出的)。該戰機采用噴氣/超燃衝壓發動機,標誌著飛行技術的跨越式發展,代表著美國力量投射的未來,言外之意在於很多現有戰機發動機會以此為樣板進行升級,而且可能外溢到民用航空,那時人們將再一次見證美國天才般創造發明的美麗。
與前任不同的是SR-72 察打一體,主要任務仍是ISR,同時具有攜帶高超音速導彈的能力,將成為美軍全球實時打擊的利器,專家評論說它是"速度暴政",“是一款革命性的平台,旨在鞏固美國在21世紀的霸權”。其另一特點是能無人駕駛,這種情況下任何A2/AD將如同虛設。想像一下一架以每秒鍾兩公裏速度飛行的飛機(6馬赫)是什麽情況(為了比較,逃逸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7.9公裏/秒)。現代防空的殺傷鏈或時間線是發現,跟蹤和瞄準,當雷達(包括先進的s-400)探測到SR-72(具隱身能力)再發射導彈時一切都晚了,SR-72已經跨越戰場,敵情早已了如指常(對手的部隊調動、海軍部署和導彈發射場的關鍵情報),並實時發回指揮中心。
洛克希德正在為SR-72打造專屬導彈,HSSW或高速打擊武器,其意義在於“可以在幾乎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擊中時間敏感的高價值目標”,譬如斬首行動,或在對手移動式洲際彈道導彈車發射導彈前將其摧毀。SR-72 的“殺傷鏈”(探測,跟蹤,瞄準,擊中和評估)從一般武器的數小時或數天壓縮到幾分鍾,成為一種及時全球打擊武器,這種能力為美國總統提供了以前無法想象的選擇。
除此之外,美軍其他進攻與防守武器正在井噴般湧現,在未來戰場上,無論對手如何虛張聲勢,等待他們的不隻是一場噩夢。所有這些戰爭工具將為美軍將在未來大洋戰爭中提供穩操勝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