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00)
2007 (142)
2008 (123)
2009 (93)
2010 (67)
2012 (58)
2019 (57)
2022 (100)
2023 (112)
2024 (86)
這些年中國人,尤其是禦用經濟學家或者網絡自媒體經濟學家們一直在念念叨叨的說中國崛起要避免拉美化。什麽是拉美化?,它就是一個所謂的中等國家收入陷阱。
但是筆者發現這些人對拉美化的本質是認識不清的。現在我來告訴你,它的的實質是什麽呢?(其實我也是剛剛認識到,嗬嗬,歡迎提出異議)
它的實質其實就是美國資本離開了。
最早,美國人是在自家後院設廠設生產基地。後來可能發現中南美洲有很多問題,比如黑幫社會,教育水準,社會製度(美國一直有這種觀念,即不可能在中南美洲培養出民主體製),以及文化曆史等。目前來說,從中南美洲來美國的產品真的是不多的。美國資本離開以後,它們去了東南亞,後來中國。
現在如果美中脫鉤了,毫無疑問的,美國資本會離開中國。那麽,如果中國自己不能建立起有效的內需市場,或者經濟發展缺乏動力(資本和創新等),那麽中國很有可能就落入所謂的中等國家收入陷阱裏了。
確實。謝謝!
謝謝支持。
不僅僅是具有高科技或者高回報的產業,這裏麵有資本循環,創新型的高更新迭代,還要有眼光和國內需求,還要有高消費的群體,這就是它要有自己的“產業鏈”。
中共國其實就像是美國的中餐館模式,打工了沒幾年就認為自己可以了,可以在邊上也開一家中餐館了,隻要價格便宜就會有人來的。其實沒那麽簡單。。。謝謝留言。
人民如果勤勞一些,人均GDP進入中等收入國家,沒啥問題
關鍵是能否有高科技的輸出,賺取超額利潤
隻有有能力賺取這樣的利潤,才能更進一步,成為發達經濟體
在美國的打壓下,中國很難在短期輸出高科技
美國資本離開拉丁美洲那是八十年代發生的事,原因我在帖子裏已經大致說了。那個時代,拉丁美洲的國家多是軍人統治。阿根廷的問題是他們以前曾經被皮隆夫婦統治很長時間,他們號稱社會主義並與納粹德國有淵源,基於這兩點,它跟美國資本的關係不密切。再加上八十年代阿根廷發生國家債務違約,一直到現在,阿根廷的國有企業還是占統治地位,因此阿根廷與美國資本的關係是比較複雜的,我沒有研究,至少阿根廷沒有代表性。
所以,當我說美國資本離開拉美以及“中等收入陷阱”主要不是指阿根廷。謝謝。
博主提出的“拉美化的實質其實就是美國資本離開了”這個結論有沒有數據?請給一個來源鏈接。
既然博主歡迎提出異議,那我就提出一個異議吧。(隻是學術討論,不是抬杠。)
我認為“拉美化”的原因是借債過多。
“拉美化”最具代表的例子是阿根廷。我們就來看看阿根廷。
在二十世紀初期,阿根廷按人均GDP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十個國家之一,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那之後,阿根廷經濟急劇惡化。
為什麽出現了這個大轉彎?這是全世界經濟學家試圖理解的熱門話題。
阿根廷經濟惡劣一個具體表象是惡性通貨膨脹,曾一度高達5,000%。現在通貨膨脹率也是100%。
那造成阿根廷惡性通貨膨脹的原因是什麽?
我的專業不是經濟,我就以一個外行的身份給一個答案:開支過多,借債過多。(根據見下)
阿根廷國債和GDP之比是 155%。
阿根廷曾多次還不起外債,曾多次貨幣貶值。
如果我這個答案是正確的話,中國倒是不必太擔心“拉美化”。中國國債和GDP之比是 83%。
對比之下,美國倒是要小心“拉美化”。美國國債和GDP之比是 122%。
去年,美國為國債付的利息就是 $881 billiion,比全年軍事開支 $855 billiion 還多。
為美國的長遠利益著想,美國應該把國債降下來。
The Budget Lab at Yale:
The Inflationary Risks of Rising Federal Deficits and Debt
Higher debt adds to the risk of inflationary pressure in both the short- and the long-r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