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
2020 (84)
2021 (124)
2022 (149)
2023 (113)
2024 (137)
《沉默的榮耀》播完了。我給它打9分。
理由如下——
一、雖然國共諜戰的影視劇層出不窮,優與劣參差不齊,但是,作為第一部寫在台灣發生的國共諜戰劇,第一部以真實事件真實人名創作的國共諜戰劇,尤其是第一部寫共產黨組織在台灣失敗的諜戰劇,這個有開創性的意義。今後可能創作出比它更好的作品,但是都在它的基礎上。就此而言,《沉默的榮耀》會被人們牢牢記住。
二、以往的諜戰劇雖然也寫盡軍統特務的狡詐凶狠,但是共產黨人總是有勇有謀化險為夷,即使有叛徒出賣,還是憑借大智大勇戰勝敵人,取得最後勝利。但是《沉默的榮耀》不一樣,雖然東海小組屢獲重要情報,為解放舟山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最終是以全軍覆沒作為代價,同時由於蔡孝乾的叛變,台工委再無東山再起的可能,這樣結局的影視劇也是獨一無二的。
三、《沉默的榮耀》揭開了一段幾乎被人遺忘、尤其是被年輕一代遺忘的曆史,由此有多少人開始回顧翻閱那段曆史,又有多少人在重新審視評價吳石一行的曆史作用。大家與今日台海兩岸的情勢結合,亮出自己的觀點和立場。這些人、這些年輕人不僅是在中國大陸的,也有很多海外的,甚至連台灣的年輕人也都加入進來,真正成了華人圈熱議的主題。
四、主要人物的刻畫也都出色,吳石朱楓聶曦,劇中寫了他們恪盡職守寫了他們骨肉情深也寫了他們在情報工作中有失誤有漏洞,那也是真實的。再好的特工也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沒有一絲半毫的差錯。指責他們犯錯的就是爽劇看多了!穀正文是個很複雜的人物,劇中注重他的偵破能力,如果再豐滿一些就更好了。
描寫曆史事件要做到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小事”即細節,是留給編劇導演創作的空間,我以為也是說得過去的。尤其是聶曦陳寶倉爭先代罪,吳石也沒有因此來個金蟬脫殼,也頗符合這個人的君子之風。吳石自白忠於孫中山的天下為公也是可以自洽、有說服力的。
整部劇的敘事也有張有弛有對比,從第一集開始,就回到了當年台灣白色恐怖的特定情境中,穀正文步步緊逼不放鬆,吳石等高度緊張時刻防備,很有戲劇性。特別是剪輯行雲流水,繁而不亂很到位。
此外,還想說的 是,由於真實的曆史事件真實的曆史人物,《沉默的榮耀》也是一部曆史劇,所以我們還是有必要回到相應的曆史情境中去考察曆史人物的選擇和作為。
在抗戰勝利後中國成為聯合國五常之一,國民政府受到民眾歡迎,蔣介石個人聲望如日中天。為什麽僅僅三年後就一潰千裏兵敗如山倒?有人說,林彪東北崛起是因為接收了大批日本軍火,不假;可是國民黨嫡係的軍隊都是美式裝備啊,都是在印緬戰場千錘百煉過的呀,甚至有飛機有軍艦,不比日本的裝備好?有人說,大批共黨滲透從內部攻破,這仗沒法打,不錯,可是為什麽那麽多優秀人才甘冒危險充當共諜,難道他們的節操品行比在座的各位低下?難道他們的見識膽略比在座的各位愚蠢短淺,難道他們都是見風使舵的投機分子?
事實是,國民政府後期的腐敗連美國佬都看不下去,敗走台灣就是自食其果。但是大陸的丟失,共諜的無孔不入,確實令蔣介石寧肯錯殺也絕不放過。所以,在五六十年代台灣的“白色恐怖”之恐怖,是台灣人都知曉的。
正是國民黨的如此行徑才使民進黨崛起。有幸去過台北馬場町紀念公園的都知道,“馬場町”就是處決政治犯的刑場,現在建成了“紀念公園”,不是紀念攘外安內的功績,而是紀念那些冤魂!在維基可以查到,這個公園登記為“災難場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5%A0%B4%E7%94%BA%E7%B4%80%E5%BF%B5%E5%85%AC%E5%9C%92
同樣台北市也建立了白色恐怖受難者紀念碑。
所以,為處死吳石等叫好的可以看看曆史,那是台灣的五十年代,是台灣的白色恐怖時期。
1949年蔣介石在台灣實行戒嚴令搞黨禁,以公權力迫害的不僅僅是共諜,還有大批異見人士,一樣不得人心。直到1987年小蔣解除戒嚴令開放黨禁,台灣才算得上是民主體製。民進黨才有機會成為執政黨。九十年代的電視裏實播台灣議會開會情況,年紀大點一定還記得裏麵大打出手混亂不堪的場麵。
所以回到曆史看曆史人物,根本不應該為當時的台灣政治叫好,除非你認為五六十年代的台灣生活多麽美好,那請你回到那個時代(就像有人為文革叫好一樣,請你回去)!
但是曆史就是那麽吊詭,當年不共戴天的國共現在都是求和不求戰,兩黨領袖可以握手言歡,而當年為台灣民主而戰的民進黨成了死硬台獨,站到了對立麵。
不得不感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在曆史的長河裏,作為個人隻能身處那麽一小段或平緩流淌或急流漩渦,平靜中你想金戈鐵馬但生不逢時;浪濤中你想獨善其身卻總是險象環生。你想超然世外,就像要拉著自己頭發離開地球一樣吧?
我們可以捫心自問:身處具體的曆史時期曆史情境中,你想當吳石還是蔡孝乾或者是穀正文?危急關頭你想堅定信仰寧死不屈還是跪地求饒賣身求榮亦或是臨陣脫逃苟且一生?
前一段生病,渾身好痛,痛得夜不能寐。這樣的痛我都覺得難以忍受,要是嚴刑拷打呢?因此更加肅然起敬那些“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信仰者的錚錚鐵骨!
看這樣驚心動魄你死我活的諜戰,看這樣慘不忍睹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我們今天不是站在上帝的視角去放馬後炮,而是應該反思如何不讓這樣的悲劇發生。不要兄弟鬩牆,不要骨肉相殘,不要你死我活,不要戰爭要和平,這才是人間正道。
這才是“以史為鑒”的真正意義吧?
讚這篇劇評! 總結得出類拔嘴。 過幾天我寫文, 可能會引用你這三篇中的文字。 灣會給出出處的, 可以嗎? 謝謝!
- 台灣農民養老金中全體人民得以享受的老農津貼:目前為每月7550新台幣(約合人民幣1700元),無需參保,主要麵向符合條件的農民。
-(2024年3月7日)據中國官方數據,主要麵向農民和農民工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目前全國最低標準為每人每月103元。中國總理李強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將該最低標準提高20元。該消息引發中國網民嘲諷以及有關中國社會不公,尤其是農村老人無法“老有所養”的討論。
就是這麽個人味比較強一點的正國級高官,退位之後沒幾天就莫名其妙死於非命。坊間相信是因為“六億人月入不到1000人民幣”的揭短得罪了皇帝,所以不得不死。
隻可惜“烈士們”不能睜眼看看後來兩岸的南轅北轍,吃飽飯與餓死人的天淵之別。否則,夫複何言?
Very effective propaganda, succeeded in distorting historical fact and inverting life value.
In fact, 吳石 is the most contemptible and despicable person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imply because he factually consigned China into the hands of the most hideous fiend in Chinese history, who nefariously tormented China for three decades, and incurably crippled the five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國府的軍統局,相當於美國的中情局,所以當戴笠後李克農便可大展身手,當時共軍的特務機構叫社會部,蔣介石的文膽陳布雷的女兒,華北剿匪總司令付作義的女兒,都被李克農發展成了線人,文革中這倆女人的下場、、、
而被老蔣槍斃的那個吳石,就算他僥幸的逃回大陸,那他也是另一位潘漢年,對於這種於則成式的兩麵人物,毛大爺早就對此有批示:內部控製,降級安排,監視使用,逐步淘汰,所以說這沒有什麽可惜的,蔣公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另一個中國,如果吳石這類人成功了,那台灣就是另一個獨裁專製的厲害國、、、、
良臣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棲,我們自己都用腳投了票,憑什麽讓吳石這類人顛覆台灣,憑什麽讓習包子的親自指揮,親自領導,看看香港回歸後、、、
==============
俱往矣,身處現在的我們,應該不忘初心,為實現150歲而奮鬥!先保命,再保健,更要保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