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公元400-700年中國與印度雕塑藝術展

(2016-11-10 13:08:23) 下一個

2016年9月27日,“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公元400-700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大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開幕,展覽展出了來自印度笈多與後笈多時期、中國的北魏至初唐時期代表性的175件石質雕塑作品和少數銅質、陶泥質造像同場展出,這是我國首次將中印同時期的雕塑藝術進行對比展出。展覽於9月28日開始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不單獨售票,持故宮博物院門票即可免費參觀,展覽展出至2017年1月3日。

展覽選擇公元400-700年這個曆史片斷並非偶然,在這個時期,中國的三位求法高僧法顯、玄奘和義淨在笈多藝術鼎盛時期以及後笈多藝術初期到達印度,他們的遊記被西方學者重視,在印度有巨大的影響。所以選擇這個時期,在中印的曆史上都具有特殊曆史意義,展覽中的文物就是以他們親曆的印度藝術文化中心為主線挑選文物。

印度展廳

中國展廳

這個時期是印度從笈多藝術走向成熟和達到極盛的重要時期,被稱為印度藝術史上的“黃金時代”,其審美標準和藝術模式成為印度藝術的標尺,影響範圍不僅涵蓋了大部分的印度本土,而且遠達中亞、東亞、東南亞等廣大區域;但是在中國,對於印度這一時期的研究和了解並不多,正是因為此,整個展覽的籌備具有巨大的難度,策展團隊甚至也是邊籌備邊學習;與此同時,這個展覽也是故宮博物院實行獨立策展人的首個展覽,雖然獨立策展人的工作會遇到諸多困難,但是策展人能夠自由選擇展覽主題,獨立組建策展團隊等工作,這對於展覽來說有很大好處。與印度這個時期相對的,中國佛教藝術在此時開始了本土化和個性化的曆程,東晉晚期、十六國、北魏到唐初的雕塑展示出的是多種文化融合和創造力迸發的畫卷,不同區域和時期、不同民族文化都在這個時期的創作中各展才華。沒有這400年藝術創作的激蕩,就不可能有盛唐藝術的綻放。

本次展覽策展人、故宮博物院宮廷部羅文華這樣描述:“2014年4月,我第一次到印度,也是第一次觸摸到笈多藝術的石雕造像。到現在兩年時間過去了,前後去了4次印度,訪問了19個博物館和12處笈多遺址,感覺到笈多藝術的麵貌在我心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笈多時期的雕塑藝術不僅僅是佛教的藝術,而是印度教、耆那教、佛教共同激蕩下發展出來的藝術風格,也不再是標簽化的馬圖拉和薩爾納特樣式,而是一種多中心的區域化和多元化的藝術。中國學者每每提及笈多藝術影響中國,其實多是這種標簽化笈多藝術的比附,完全沒有顧忌笈多藝術的複雜性。在中國,我們的展覽小組先後考察了四川、江蘇、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山西、甘肅和新疆等地的博物館藏品和曆史遺跡,區域共性和地方差異無處不在,更為重要的是佛教藝術的本土化和外來影響的突發性,可能構成了這一時期中國佛教藝術發展軌跡的主要特征。

東晉法顯西行路線圖

唐朝玄奘、義淨西行路線圖

印度400-700年的佛教石雕精品:

菩薩像3-4世紀片岩87.5x36.5x14cm 收藏於印度馬哈拉施特幫孟買威爾士王子博物館

這是一件犍陀羅風格的雕像,表現悉達多出家之前還是太子時期的形象,因此成為菩薩像,這類形象也是犍陀羅藝術中最愛表現的雕像之一。這尊雕刻是犍陀羅印度王者式菩薩像的典型,眉毛下垂,眼睛大睜,薄唇緊閉,唇上有胡。頭上纏有印度王子的攢花頭巾,束成高鬆漂亮的花結。佩戴精美的項圈、臂釧、手鐲及戒指,胸前垂下的百索縷護符裝飾有對鹿銜環。左手叉腰,右手施無畏印,顯得英姿勃勃,風度翩翩。從左肩披下的衣帛纏腰全身,下身穿著衣裙,質地厚重,類似羅馬長袍的意料,雙腳已殘。袒露的肩膀、胸部、腹部和手足的肌肉光華,細膩而精妙。

佛立像4世紀淺黃色砂岩71x39.5x19.5cm 收藏於印度北方幫馬圖拉政府博物館

這尊佛立像以淺黃色砂岩雕刻而成,雕像麵部長圓,眉弓高挑,眉宇間有白毫,眼睛半閉,鼻梁挺直,嘴唇肥厚,頭發為規整的螺發,有肉髻。頭後原來應該有華麗碩大的頭光,已殘。身穿通肩袈裟,單薄透明,軀體輪廓清晰可見,腰間係帶在左側打結;右手施無畏印,正心有法輪,左手執袈裟衣角,雙腳跣足在一塊帶矮靠背的石板上。

佛坐像4世紀淺黃色砂岩30x20x7cm現藏北方邦勒克瑙邦立博物館

這件佛像以淺黃色的砂岩雕刻而成,具有早期笈多樣式的藝術風格。佛像麵部長圓,長長的眉毛下垂,雙眼圓睜,下嘴唇略厚,頭發為規整的螺發,有肉髻,右手施無畏印,手掌部分殘毀,掌心有一圓輪,左臂已殘。佛像身穿通肩袈裟,袈裟樣式可見犍陀羅遺風,但是變得輕薄貼身。雙腿結跏趺坐於台座上,台座兩端各有一隻站立的獅子,麵向正前方。台座中央有一尊結禪定印的坐佛,兩側各有兩位侍立人物。台座底部有一排題記。

佛立像4世紀晚期至5世紀早期紅砂岩149x65x30cm 收藏於印度北方幫勒克瑙邦立博物館

這是一件早期笈多馬圖拉樣式的佛像,有著印度式額臉型,冥想的表情,整齊的螺發,碩大精美華麗的光環及通肩的僧衣。僧衣衣紋是一道道平行的U形,具有流水般的韻律。單薄的僧衣緊貼著身體,猶如被水浸濕了一樣半透明,隱約凸顯出全身的輪廓。

這種半透明式的衣服緊貼身體,是笈多馬圖拉樣式佛像最典型的特征,因此也被稱為“濕衣佛像”。頭光中的輻紋則是以粗壯的,頭光和身體保留了貴霜藝術的痕跡。在稍後的中國部分,觀眾們可以看到中國佛教造像和印度佛教造像的不同,印度造像更加注重表現的是身體本身,而中國佛教造像則更加注重服飾的表現。

佛頭5世紀紅砂岩55x30x43cm收藏於印度北方幫馬圖拉政府博物館

這件佛陀頭像具是笈多時代馬圖拉樣式佛像頭部造型的典型特征。采用紅色砂岩,精細打磨,人物線條有力,麵部輪廓清晰。佛像的麵容盡管按照三十二相的規定加以抽象化或程式化了,但一望便知仍是印度人特有的相貌。臉型更顯橢圓,頂上肉髻覆蓋著一圈圈排列整齊的右旋螺發。弓形的長眉,半閉下垂沉思冥想的眼瞼,筆直的鼻梁之下的人中、下嘴唇異常肥厚的嘴唇均以凸起的棱線刻畫。拉長的矩形耳垂與頸部的三道褶痕符合三十二相的規定。

佛頭5世紀淺黃色砂岩15.27x10.16x10.16cm現藏北方邦薩爾納特考古博物館

這是一件典型的笈多薩爾納特樣式的佛頭,麵部橢圓,長眉呈倒八字形,雙眉幾乎在鼻梁處相連接,眼睛半閉,表情沉思,鼻子已殘,下嘴唇略厚並塗紅,頭發是排列整齊的右旋螺發,有肉髻。

最右側:佛頭 5世紀 紅砂岩 32x20.5x23cm 現藏於北方邦馬圖拉政府博物館

這件佛頭因為有肉髻,方可便認其為佛像,不過從其發髻和眼睛的表現方式來看,明顯受到印度教造像的印象。頭發是整齊的卷發,有肉髻,眉弓高挑,眼睛半閉,刻出眼珠,鼻梁挺直,鼻端略殘,嘴唇上方有胡子,嘴角略帶微笑,麵部表情顯得剛直硬朗,勇武有力,缺少了些沉思冥想的表情。

佛立像 5世紀 紅砂岩112x63x28cm 收藏於印度北方幫馬圖拉政府博物館

這件塑像頭部已佚,發現於印度北方邦的圖拉賈馬爾普爾,與著名的5世紀上半葉由笈多雕塑家丁納雕塑的馬圖拉佛陀立像出自同一地點,風格也完全類似,因此應該也屬於同一時期,也許原先供奉於同一座寺院。

這種佛像的典型特征就是通肩袈裟如濕衣狀,因此也被稱為濕衣佛像,單薄的通肩式僧衣覆蓋全身,以弧狀平行細線刻劃的流水般波動的衣紋緊貼身體,半透明的薄衣猶如被水浸濕,衣服內的肌肉和腰帶隱約可見。右手已佚,左手持僧衣下擺的褶邊。雙腳已殘。

佛立像5世紀淺黃色砂岩119x43.18x22.86cm現藏北方邦薩爾納特考古博物館

這件雕像是笈多薩爾納特樣式的“裸體佛像”,眼睛下視,表情沉思冥想,耳大垂肩,脖子下麵有三道褶痕。通肩僧衣恍若透明,僅在領口、袖口和下擺邊緣可辨別出幾絲透明衣紋。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握著僧衣的下擺衣角。頭後麵的碩大華麗的頭光已殘。

左側:彌勒菩薩像 5世紀 淺黃色砂岩 137x68.58x27.94cm 現藏印度北方邦薩爾納特考古博物館

這件彌勒菩薩像雙手和膝蓋以下部分已殘,橢圓形的臉龐飽滿圓潤,眉毛高挑,眼睛半閉,鼻子和嘴巴略殘,頭發梳成苦行者的發髻,簇簇的發絲如枝丫狀垂在雙肩,頭頂中央有一位坐佛,已殘,但可辨右手施無畏印,左手結禪定印,為不空成就佛,據此判斷該尊佛像為彌勒菩薩。全身未見佩戴裝飾,上身斜批寬寬帛帶,下身穿裙,腰間係帶,在左腿上垂下道道衣褶。

佛立像 5世紀 淺黃色砂岩 99.06x17.78x35.56cm 現藏於北方邦薩爾納特考古博物館

這件雕像也是薩爾納特樣式的佛像。佛站在舟形的大背光內,背光邊緣有一周連弧紋和連珠紋。佛像麵部橢圓,眼簾低垂,表情寧靜安詳,頭上螺發整齊,有肉髻,身穿通肩僧衣,幾乎完全透明,顯露出勻稱的身材。右手自然下垂施與願印,指間有蹼,手掌和掌心的手紋比較寫實,左手已殘,原應該握僧衣下擺的衣角。這些特征是佛的三十二相特征。

佛立像 5-6世紀 青銅 39x15x12cm 現藏新德裏國家博物館

各種材質的佛像的發展演變,包括金屬造像、石造像等,充分展示了笈多藝術對印度藝術的偉大貢獻。這尊青銅佛像製作精美,身穿袒右袈裟,銅鑄的僧衣像玻璃般晶瑩明澈,較密的衣褶集中於雙層僧衣兩側邊緣,完全顯露出佛陀光滑純淨的身體,這是笈多時期薩爾納特樣式的典型特點,這也被稱作“落體佛像”。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提所握僧衣下方的褶邊,雙腳跣足於精致的台座上。

這尊青銅佛像是一組七造像中的一尊,1964年發現。

左側佛像:耆那教第22祖尼密那它像 5世紀 63x30x17cm 現藏北方邦勒克瑙邦立博物館

耆那教是起源於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主張禁欲,不持有任何財產,甚至行乞用具和依附都不應擁有,因此造像多為裸體,胸前有標誌性符號吉祥海雲。耆那教不講究信奉神,但崇拜二十四祖。

這尊雕像雕的是耆那教第二十二代世祖尼密那它,以帶半點的紅砂岩雕刻而成。主尊像完全裸體,棉布橢圓飽滿,雙眼圓睜,嘴巴小巧,頭發為規整的螺發,肉髻不明顯,頸下有三道褶痕,胸前有吉祥海雲符號。頭光上方兩角有兩位飛天,兩側有兩位體量較小的侍者,站立在基座上,下方兩腳側各有兩位跪拜供養人。最下方主尊站立的基座正麵中央雕刻一圓輪,兩邊各有一位禪定印坐姿人物和一隻動物。

右側佛像:迦那像5-6世紀淺黃色砂岩47x37x19cm現藏新德裏國家博物館

迦那,是諸神的調皮小矮人侍從,一般追隨的是濕婆。他常見的形象是肥胖的侏儒形象,是笈多雕刻中經常表現的題材。盡管神話中將迦那認為是濕婆的兩個兒子塞犍陀和迦納什的玩伴兒,但亦有文本說他是為濕婆和妻子提供音樂娛樂的。

這尊迦那像麵帶微笑,盤腿坐在一個有靠背的厚石板上,上身袒露,腰間係有帶,表明下身穿有衣服,配有單串珍珠項鏈、臂釧和手鐲,是笈多時期的典型裝飾,雙手於胸前捧壺,是迦那的標誌性執物。頭發編成典型的笈多卷兒,呈傘狀蓬鬆,類似一個假發套。盡管目前還不清楚這種雕像的起源,但是其厚重的耳環能夠知道這是印度北方邦笈多時期的泥塑造像常見的特征,這尊迦那像比例協調,姿態自然,像是正在體驗冥修帶來的極樂,這是此類作品中的精品。

輪人像5世紀紅砂岩42x14x10cm現藏新德裏國家博物館

毗濕奴的基本圖像來自迦梨陀婆在敘事詩《羅怙世係》中的想象。當毗濕奴的胚芽進入往後的子宮時,毗濕奴的武器或常用的執物變成了侏儒人物,成為守護神。5世紀,毗濕奴的兩種執物被賦予了擬人化的身份,伴出在毗濕奴的兩側。這尊時刻就是擬人化的圓輪,原來應是站立在毗濕奴的右側,其左側一定是擬人化的神杵女。這像頭頂的優雅手掌顯然是毗濕奴的手,表明這尊像原來是毗濕奴極其兩種執物的化身一組三身石刻的一部分。

迦那像5世紀紅砂岩69x49.5x25cm現藏馬哈拉施特邦孟買威爾士王子博物館

這尊雕像出自印度中央邦科赫村,這裏還發現了其他幾件同時代的雕像,表明這一帶在笈多時期既有濕婆派的寺廟,也有毗濕奴的寺廟。

迦那是濕婆的追隨者。他常見的形象是肥胖的侏儒,是笈多雕刻中喜歡表現的題材。這尊迦那像左腿跪地,右腿前彎。右手上舉,似在承托某物,左手放在腰間握著係帶。他的頭發呈大大的波浪卷兒,向兩端披散開來,遮住整個後肩;頭部看向左側,雙目臌脹,牙齒外露,耳環如同濕婆的耳環一樣,一大一小,項鏈上懸掛著一個尖牙作為墜飾;臂釧是笈多時期常見的樣式,繞過大腹便便的腹部纏繞有一條帛帶。

這件雕刻以紅砂岩刻出了光滑而肉乎的胸部、腹部和大腿,略偏的腦袋,上舉的右手、半跪的雙腿,使這尊雕像顯得寫實自然,生動活潑。

濕婆神廟的建築構件 5世紀 紅砂岩 29x157x27cm 現藏於北方邦安拉阿巴德博物館

這件雕刻原為印度婆摩羅地區濕婆神廟中的建築構件,呈橫長條狀,中間被柱子分割成正方形和豎長形兩方連續的格子,正方形的格子裏刻無憂花、蓮花燈各種植物裝置圖案,豎長方形中刻著站立的侏儒迦那像,均上身長下身短,略顯肥胖,頭上有類似兜帽狀的發套。

門柱 5世紀 紅砂岩135x24x21cm 收藏於印度北方幫勒克瑙邦立博物館

柱子上半部分從上至下分成方形、圓柱形、多邊形等不同形狀的六段,分別裝飾卷草、蓮瓣、獸麵、連珠等不同紋飾。下放為站立的女神像,站在一隻動物身上,最下方為植物花紋圍繞的基座。

門柱5世紀紅砂岩137x28x25cm現藏北方邦勒克瑙邦立博物館

這件雕刻呈豎長條形,上部刻有三列連續的粽葉紋、蓮花紋和卷草紋,底部的尖拱門內有濕婆站像。濕婆呈溫和相,一麵二臂,頭發束成苦行者發髻,前麵似乎裝飾著骷髏冠,雙耳佩戴的耳環一大一小。他的旁邊站立著侍者,身材矮小得多,麵向濕婆一側站立。

樂人像拱門構件 5世紀 石灰岩

這件雕刻最初是某座寺廟內的窗戶裝飾構件,顯示了藝術家非凡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件雕刻大致呈山形,右側部分已殘,中央內凹刻有一個圓,圓的四周環繞著繁茂交錯的卷草紋,兩側下放各有一隻摩羯魚仰頭口吐花,十分生動。內凹的圓內佛雕一位樂人,側身悠閑地坐在石墊上,懷中抱著鼓,右手執短棒,像是在傾情表演,樂人表情閑適專注,頭部略頷,螺發規整,腰肢扭轉,與圓外側生動的摩羯魚相映成趣。

拱門構件5世紀晚期至6世紀早期紅砂岩37.5x45x9.5cm 收藏於印度北方幫安拉阿巴德博物館

這件雕刻原來應為寺院建築中的窗戶構件,中央有一個圓,四周被雕刻精美的連珠紋、錯綜盤曲的卷葉植物紋圍繞,頂部中央懸垂著一鍾形多瓣花。圓內中央貯存的圖像,過去曾經被辨認為閻摩,南方的守護神,也是死神,但是也有可能表現的是印度三大神之一的毗濕奴。在婆摩羅發現有大量此類窗戶裝飾構件,構件的中央主尊主要是印度的重要諸神,這件原來應該是婆摩羅地區濕婆神廟中的窗戶構件,精致細膩的雕刻反應了笈多時期高超的藝術水平。

羅什曼那毀容首哩薄那迦像5-6世紀紅砂岩88x80x26cm現藏新德裏國家博物館

這幅雕刻來自於有名的寺廟的階段底座,屬於較為大型的雕刻之一,表現的是史詩《羅摩衍那》中的一個故事場景。故事是這樣的,國王的長子王子羅摩被流放到森林,他的妻子悉多和他的弟弟羅什曼那一直追隨他而去。在森林中,魔王的妹妹首哩薄那迦看上了羅摩,羅摩拒絕了她,說自己已經結婚了,就把她介紹給了自己的弟弟羅什曼那,但是羅什曼那也唾棄她。她就懷疑羅什曼那是不是愛上了自己的嫂子悉多,她就對悉多發起了攻擊並要吃掉她。羅什曼那一怒之下就割掉了她的鼻子耳朵,她逃回了魔王的城邦,並慫恿哥哥把悉多劫走了。

這尊雕刻表現的就是羅什曼那毀掉首哩薄那迦的場景,上方的蔓生植物表明了故事發生在森林,最後側拿著寶劍的就是羅什曼那,他左手抓住羅刹女的頭發,右手割掉了她的鼻子和耳朵,左側是他的哥哥,他們中間是悉多。

杜爾迦或吉祥天女像6世紀淺黃色砂岩120x40x38cm現藏北方邦勒克瑙邦立博物館

吉祥天女是毗濕奴的妻子,被奉為美麗、富足與歡樂的女神。起初,吉祥天女是一位大地女神,從史詩時代起,她就成了毗濕奴的妻子,毗濕奴每次下凡,她都追隨丈夫,並因丈夫化身的不同而擁有不同的稱謂。毗濕奴化身為伽爾基時,她就是杜爾迦。

這尊像以淺黃色砂岩雕成。女神麵部方圓,雙眼鼓睜,頭上發髻高束,戴有花冠,佩戴有大耳環、珍珠項鏈、臂釧、手鐲和腳鐲。雙乳飽滿渾圓,中間垂下有長長的胸鏈,從肩後繞過臂彎披有帛帶;雙手自然下垂,右手握有水果,左手握執帛帶;下身穿有貼體斜紋長裙,腰間係有精美的腰帶。女神身後兩側的蓮莖上長有兩朵蓮花, 蓮花上各撐托有一隻大象,翹起鼻子卷住水壺口朝下,為女神沐浴。女神雙手下方各有一尊帶頭光的坐像,均一手扶膝,一手施無畏印,坐在仰覆蓮座上。

象頭神迦納什像6世紀後期片岩104x47x29cm 收藏於印度古吉拉特邦巴羅達博物館及美術館

象頭神迦納什是印度最流行的神,同時受到印度教徒、佛教徒和耆那教徒的供奉。他能清除各種障礙,被稱為“障礙之主”或“清除障礙者”,此外,迦納什也被視為知識、書寫與學問的保護神。5世紀以來,他在印度廣受尊崇。

象頭神迦納什一般被認為是濕婆和波哩婆提的兒子,最突出的標記是象頭,關於它的起源有多種傳說。這尊象頭神呈象頭人身,一麵兩臂,雕刻精致,生動傳神,臀部略向右提,左腿略彎,站姿優雅;象頭部分雕刻得尤其精妙,長長的象鼻向左上卷起,象牙已斷,象耳如同簸萁,以此象征從真理中驅除邪惡,如同從穀物中分離糠秕。頭上戴有一周珠子串起的冠飾,中央裝飾有寶石花葉和流蘇,頭後有樸素的平板頭光。他的右臂從肘部開始大部分殘缺,左臂搭在站在他左側的侍從半裸侏儒迦那的右肩上。迦那的形象粗短肥胖,憨態可掬,麵帶微笑,除腰間係帶外幾乎全裸。他上身袒露,大腹便便,據稱他的大肚皮象征著富足和安康。脖頸處戴有項鏈,從左肩斜披一條交纏的蛇帶,兩條長長的披帛從肘彎處垂下,在下方形成厚厚的褶皺,端頭呈波浪狀;下身穿有斜紋裙子,陰線刻出衣紋,右腿露出膝蓋,腳踝處戴有珠串腳鐲。

這尊像是難得的一尊早期的象頭神迦納什的形像,1953年進入巴羅達博物館及美術館的收藏。

巴拉瑪像7世紀紅砂岩91x42x26cm 收藏於印度北方幫馬圖拉政府博物館

巴拉瑪據稱是毗濕奴的一個化身,為克裏希那的兄弟,兩人一道大白了魔王卡姆薩。他象征著忠誠、責任和淳樸。石像麵部略殘,雙臂、雙腳也均殘,佩戴有耳環、項鏈、胸鏈,上身袒露,僅可見左臂有批帛。腰間係帶,繞大腿一周有帛帶。

中國部分(按省份劃分):

展覽以曆史年代相互對照的方式,劃分了印度展廳和中國展廳,在公元400年至700年,印度的貴霜晚期至笈多時期和後笈多時期。中國則正處於五胡十六國晚期至南北朝、隋朝至唐朝。

 

佛像 3-4世紀 泥 30x18x11cm 現藏和田地區博物館

此佛像出土於新疆洛浦縣熱瓦克佛寺遺址,佛像殘損較為嚴重,隻剩下頭部與胸部的一部分。佛麵部偏圓,眉毛一墨線繪出,上眼瞼和眼皮在塑造的基礎上同樣以墨線勾勒,上眼瞼彎曲,下眼瞼較平。鼻翼飽滿,口唇小巧,嘴角的凹陷表現出微笑的神態,頸部殘斷,胸前殘存的一塊顯示出佛所穿著的袈裟,佛的右手貼於胸前,施無畏印。

天人像 3-5世紀 木 64x18x9cm 現藏於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發現此木雕天人像的尼雅遺跡,既有日常生活場所,又有與佛教相關的空間。木雕天人一共出土了四件,散落在建築物靠近中央的木柱附近,應與建築裝飾相關,在現存的同類型遺物中也罕見。天人像刻在柱子的正反兩麵,原來應該是依靠彩繪來表現眉眼和細節的,顏色脫落不存,隻剩下輪廓,人物左手舉起,右手上屈,頭上有圓形發髻,下著裙,從這些特征來看與龜茲壁畫這種的梵天相似,當為天人像。

左側為十六國時期陝西出土佛坐像,中間為十六國時期河北出土佛坐像,右側為北涼時期甘肅出土佛塔

高善穆造佛塔 北涼 石 高44.6厘米, 底徑為14.7厘米 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在目前發現的北涼佛教美術遺存中,北涼佛塔極具特色,在甘肅各地和新疆均有出土。這些石造像塔皆為佛教信徒建造,多是為父母家眷祈福所立。高善穆造佛塔製作精良,在現存北涼石塔中保存狀況最好,是北涼石造像塔之代表作。佛塔基座為八角形,每麵有線刻人物像,像上刻八卦符號,圓柱形塔身上刻經文和發願文,發願文與經文共三十六行,為鋼筋挺拔的北朝書風。覆缽形塔肩開有八個圓拱形龕,龕內浮雕七佛一菩薩,龕上有覆蓮瓣。再上為短塔頸,承托七層相輪。

佛坐像 北魏 銅鎏金 高18.1厘米 現藏河北博物院

佛像通體鎏金,高肉髻,發絲細密而齊整,麵相飽滿,身著通肩袈裟,圓領上線刻卷草紋,胸前衣紋呈V形。衣紋排列層次明顯,疏密有致。雙手結禪定印。

無量壽佛像碑(一套四件) 南齊永明元年 石 現藏四川省博物院

這是一通四麵皆有造像和題記的長方形造像碑,1921年在農民耕地時被發現,後就地安置。1935年,四川軍閥李家玨部參謀黃希成盜竊此碑,將碑打成數塊,把其中造像較多的四塊先運回成都,準備轉賣國外。消息傳出,輿論憤慨,政府將此造像截留,但僅餘四塊,其餘部分經盜鑿後已丟失不見。

經拚接複員後可知,造像碑上端雕刻一圈小龕佛坐像,龕下刻一圈帳飾,帳飾下鑿出長方形的主龕。正麵主龕內雕立佛一身,高肉髻,麵部較寬,著褒衣博帶式袈裟,內著僧祗束帶,右手施無畏印,左手屈兩指施與願印,跣足於圓台上。龕右上角刻“無量壽佛”。

山西省:

菩薩像 北齊 石 高40厘米 寬19.5厘米 現藏於陝西省博物院

菩薩頭戴冠,左手下垂持一桃形物,右手舉於胸前。深厚飾舟形背光,上減地雕出火焰紋。身著長裙,雙足露出,腳踏覆蓮座。下為長方形基座,正麵減地淺浮雕,其兩側為護法獅子相向而立。造像台座背有“大齊天保四年”款識。

菩薩像 北齊 石 高205厘米,寬55厘米 現藏山西博物院

出土於山西省榆社縣,菩薩頭戴寶冠,麵相橢圓,眼角和麵頰處稍殘,小嘴薄唇,雙目微睜。該塑像體型較大,用工粗獷,衣紋線條簡略,具備這一時期陝西地區立姿造像的經典特征。

比丘僧篡造釋迦多寶像碑 東魏 石 現藏山西博物院

出土於陝西省新絳縣,碑首呈半圓形,座上立佛一身,尖狀桃形背光印刻火焰紋。碑陽上部開一圓拱尖楣龕,內為一佛二菩薩,佛結跏趺坐於高座之上。佛龕下部刻發願文。碑左側與右側基本相同,亦為方形尖拱龕內雕一坐佛,佛龕下為一排連環五葉卷草紋帶,卷草紋帶下為三層減地刻供養人畫像及銘刻。新絳地處山西南部,屬於東西魏頻繁爭執區域,在造像傳統上,除繼承山西傳統外還受到一定關中因素影響,值得特別注意。

佛頭 北齊 石 高50厘米 現藏山西博物院

1954年太原華塔存出土了一大批佛教造像,其中以北朝尤其是北齊造像居多,這件佛頭就是其中一件。肉髻偏平,螺發立體,呈盤旋式樣。眉骨細長如彎月,雙目微睜,鼻梁高挺,小嘴厚唇,佛麵整體方中見圓,開唐式佛像先河。太原在東魏北齊時期一度作為陪讀,是當時整個華北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之一,在北齊統治者大力崇拜佛教的推動下,太原所處的山西中部地區成為除鄴城之外的另一處造像藝術中心。

陝西省:

劉保生造無量壽像 北魏 石 50x35x20cm 現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佛像臉形長圓,五官清秀,同心圓式渦旋紋高肉髻,額間有白毫。身穿通肩式袈裟,衣紋的處理多見細密的平行線,裝飾感較強,是陝西北魏佛教雕刻常見的手法。佛像後頭有同心圓形的頭光和蓮瓣形背光,背光紋飾由外向裏是火焰紋、化佛與圓形蓮花相間。

交腳彌勒造像碑 北魏 石 現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1983年出土於陝西西安,這龕造像體量小巧,內容豐富,正反麵均刻有不同的佛教美術題材。龕正麵分上中下三段,上方開一個小龕,其中各有坐佛一尊,中央坐佛左右立脅侍菩薩,兩端巧妙利用三角形小空間,雕鑿胡跪姿勢的供養人。中段是龕的主體部分,表現了五尊菩薩,主尊是交腳菩薩,身份應是彌勒,左右各有一尊思惟菩薩,外側分立脅侍菩薩一尊。五尊菩薩上方左右各有一身飛天。最下段長方形空間開有五個拱形龕,中間為而佛並坐,其餘小龕內刻坐佛一尊。

菩薩像 隋 石 現藏西安博物院

這尊菩薩殘像體量較大,因此得以表現許多細節,現隻存腰部以上部分。菩薩頭戴高花冠,上有圓形飾物,掛墜瓔珞和珠串,中間上方有月牙和寶珠。臉型寬闊,細眉長目,鼻翼寬厚,麵帶微笑,五官的刻劃使用精準勁利的線條,簡介勾勒出慈悲溫和的相貌。菩薩佩戴精致華麗的項圈,有菱形和橢圓形寶物和花朵形裝飾,掛著瓔珞和鈴鐺。整尊佛像雖然大半部分已經殘,但是如此體量且雕鑿精美的菩薩像並不多見,依然可以體現出北朝至隋代佛教雕刻藝術的高超技術和極強的表現能力。

一佛二弟子造像碑 北周 石 高42厘米 現藏西安博物院

此造像碑為規整的長方形帳型碑,垂幔裝飾華麗,上端飾有蓮花、蓮蕾,以整齊的褶皺表現厚重的織物質感,兩側垂掛流蘇。主尊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胸前束帶,厚重的袈裟富有垂掛感。佛陀棉布飽滿,五官精巧,左手置於腿上,右手於胸前施無畏印,身後有同心圓狀頭光和周形背光,兩側分立二弟子。

佛立像 北周 石 通高173厘米,像高136厘米,現藏西安博物院

此像為圓雕,像與座分體雕刻,袈裟與座上原施彩,麵部、頸部與手足等肉體部分貼近,現大部分已經脫落。佛像肉髻大而低緩,小螺發排列細密整齊,臉型方圓飽滿,眼睛細長,鼻梁挺直,嘴小唇薄,左手握袈裟衣角,右手抬起施無畏印。袈裟厚重貼體,衣紋較為簡潔,與任務姿態一致。座的四角各有一尊獅子。

比丘法和造像碑 西魏 石 現藏西安博物院

造像碑局部

河北省:

劉伯陽造釋迦像 北魏 石 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佛像為背屏式,保存完整。佛結跏趺坐,渦狀發髻,肉髻較圓,臉型橢圓,大耳下垂。身著袒右袈裟,內著僧祗支,偏衫搭覆右臂,是禪定印。背屏邊緣淺雕五身坐佛。方座正麵雕香爐,以及劉伯陽及父母、妻子等供養人像。

智徽造觀音像 東魏 石 高30厘米 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菩薩頭戴三葉冠,麵容消瘦,唇上有須,蓮瓣式頭光,下身著長裙,裙擺外撇,披帛在膝前交叉,右手在胸前持蓮蕾,左手在腹下握桃形香囊,跣足立於覆蓮台上。下方有長方形基座,通體保存紅、黑彩繪機貼近痕跡。

佛坐像 北齊 石 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此背屏像原應為七尊,最外側的菩薩像殘,因此僅剩五尊。主尊為坐佛,低平肉髻,臉部方圓,著袒右袈裟,右手殘,左手作與願印,結跏趺坐於束腰圓蓮台上。蓮台下可見二龍,下部方座正麵雕雙獅香爐,蓮花香爐由兩側童子托舉。

彌勒像 北齊 石 現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道智造釋迦像 東魏 石 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此為背屏式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七身像。主尊為坐佛,麵部圓潤,肉髻寬扁,頭光刻蓮瓣紋。著褒衣博帶式袈裟,右手施說法印,左手結禪定印,結跏趺坐於束腰方座上。外側脅侍均站立,內側為兩身弟子,中為兩身菩薩,外側為兩身菩薩裝力士。下層為浮雕雙獅香爐,下層為一菩薩,菩薩左側為一比丘,右側也為供養菩薩。

左側:佛頭 北齊至隋朝 石 高30厘米 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佛頭與2012年出土,白石雕造,輪廓圓滿豐潤,滿頭螺發,麵容清秀,五官刻畫立體,眉如新月,鼻梁高挺,鼻頭稍有殘損,嘴唇上有朱砂才會痕跡並繪出胡須,代表了這一時期石刻佛教造像藝術的高超水平。

右側:菩薩像 北齊 石 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這是2012年在河北鄴城遺址出土的一尊菩薩立像,是北齊造像中的精品。造像選取了曲陽一帶所產白石,光潔瑩潤,表麵經過精細打磨之後宛如白瓷。菩薩造型飽滿敦厚,下垂的眼瞼和略帶笑意的嘴角,與同時期的印度笈多造像有異曲同工之妙。簡潔的衣紋配以精細雕琢的瓔珞,裙子前麵的部分采用鏤空立體雕飾,以完全寫實的細節襯托出菩薩像整體簡約俊逸的氣質。

山東省:

四麵佛像 北齊 石 高56厘米 現藏濟南市博物館

本件石造像與1986年濟南市舜井街重修時出土,上部有榫頭,下部有卯眼,應該是石塔或經幢中的組成部分。略呈方柱形,四麵都鑿有佛龕,龍首龕楣,其中三麵佛龕內雕一佛二菩薩,一麵佛龕內雕一佛二弟子。四麵造像主從有序,印刻、浮雕、圓雕、互相配合,層次分明,衣紋線條流暢,所作造像的特征顯示出北朝晚期的雕刻藝術風格。

《菩薩像》北魏晚期隻東魏 石灰石,高105厘米,寬35厘米,厚25厘米。現藏青州市博物館

該像為菩薩單體立像,後有背屏,菩薩頭戴折巾式冠,有圓形頭光,透光中心為雙層蓮瓣,頸佩圓輪狀項圈,項圈下施忍冬花紋,外披披帛和瓔珞,雙手殘,跣足立於仰蓮花基座上。

《菩薩像》 北齊(550-577年)石灰石 高115厘米,寬30厘米,厚25厘米 現藏青州市博物館

此菩薩像通體圓雕,頭戴花蔓狀寶冠,身著凸棱紋的交叉式天衣,內著袒右式衣,佩瓔珞手釧,跣足立於台座上。寶冠、天衣彩繪,麵部及身體貼金。

青州龍興寺造像

菩薩像(一對) 北齊 銅鎏金 通高27.5厘米 現藏山東省諸城市博物館

這兩件銅鎏金菩薩立像外觀上基本相同,保存狀態也相似。菩薩頭戴花冠,麵相圓潤,圓形頭光的內層與外層為蓮瓣紋,中間以陰刻同心圓紋裝飾。此兩件菩薩立像應該屬於一組像中的兩尊。

菩薩立像 北齊 石 現藏諸城市博物館

河南省:

張難揚造一佛二菩薩像 北魏 石 現藏河南博物院

本件造像又稱“張難揚等八十人造像”,為蓮瓣形背光前雕一佛二菩薩。主尊結跏趺坐於方形座上,高肉髻,額上正中發紋呈右螺旋渦輪狀。麵相清瘦,頸部細長,胸部扁平,身軀修長。蓮瓣形背光由內而外以四層窄帶分割,最內層為主尊之橢圓形頭光,高浮雕蓮花圖案。其外為桃形,內飾淺浮雕坐佛九尊。第三層刻飛天六體。佛菩薩件的兩處空隙各線刻一供養人。

道晗造像碑 北魏 石 現藏河南省博物院

道晗造像碑是河南現存保存最完好的造像碑之一,碑之正麵雕尖楣圓拱形大龕,龕高86.5、寬66.5、深28.5厘米。龕梁兩端刻二龍回首,口吐蓮花化生。尖桃形龕楣淺浮雕坐佛七尊,中間一尊較大,兩邊依次縮小。均高肉髻,麵相方圓,通肩袈裟總覆兩臂,手施禪定印,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身後均有蓮瓣形火焰紋背光。描繪的是佛事活動場麵。

田延和造一佛二菩薩像 北魏 石 現藏河南博物院

此作品為蓮瓣型背屏式一佛二菩薩造像,背屏底部有榫,當插於某個台座上,現已無法知曉。主尊立佛頭飾高肉髻,額上正中飾右旋渦輪紋,細眉修目,麵帶微笑。頭後有圓形頭光,內層為蓮瓣,外層刻忍冬花蔓,這種頭光裝飾在北魏晚期的造像中較為多見。主尊立佛頸長胸平,兩肩削窄,著褒衣博帶式袈裟,內著僧祗支,胸部束帶打結,結帶下垂,袈裟下擺呈尖角外撇。左手施與願印,右手施無畏印,跣足而立。主尊足下兩側各出一屈頸龍首,口吐長梗蓮台,菩薩就立於蓮台之上,頸戴桃形項飾,披帛繞肩在腹部穿璧交叉,下著長裙。束腰之裙帶打結後垂於兩腿間。右菩薩左手持寶奩,右手提善鎖。左菩薩右手殘損,左手持淨瓶。蓮瓣形背光減地陽刻火焰紋,繁縟細密,在主尊頭光上部刻吉祥草,主尊與二菩薩之間刻蓮花荷葉圖案。背光背麵上部正中減地線刻交腳彌勒,左右各刻一供養比丘,分別各有榜題“比丘僧道妙侍佛”和“比丘僧惠持供養佛”,下部線刻供養人5排,每排6-8人不等。且每人旁都有說明其身份之榜題,內容均為“邑子某某某侍佛”,其中第一行有“菩薩主田延和侍佛”題記。該造像雖無紀年,但從藝術風格看,與龍門賓陽中洞北壁之佛、菩薩相類。賓陽洞開鑿於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完工於孝明帝正光四年,由於民間造像的範本往往來源於石窟造像,因此此件作品的雕鑿年代應晚於孝明帝正光年間(520-525年)。

菩薩頭 北魏 石 現藏河南博物院

菩薩頭戴寶冠,麵向長方,修眉細目,雙目微睜似閉,嘴角微微上揚呈月牙狀,似在微笑,鼻頭上有少許殘損。根據本頭像的體量推測其整身大小可知,這應是一件比較大的石造像作品的殘件。

荀國醜造像 隋 石 現藏河南博物院

河南出土的石碑

石碑局部

石碑局部

甘肅省:

李阿昌造像碑 隋 石 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甘肅境內的造像碑始於北魏時期,其後造像碑體量逐漸增大,內容也更加豐富起來。這件隋代造像碑從上打下大致可分為四層,上方是世家多寶二佛並坐,兩側各有一佛二弟子小龕。其下為一佛二菩薩,再下為彌勒倚坐像與二弟子,兩側各有一佛二弟子小龕。最下層區間內刻文殊與維摩詰對坐說法。這些題材常見於北朝至隋的造像碑上。

佛坐像 西魏 石 現藏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

麥積山石窟開鑿於陡峭的崖壁上,自後秦開始,後代又皆有營建。這尊佛像原為其中一窟的主尊,頭部路俄方,高肉髻,飽滿的麵頰,目光俯視。西魏造像繼承了北魏造像的傳統,人物仍具有秀骨清像的特征,但人物身軀更為飽滿,富有張力。

佛坐像 北周 泥 現藏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

這尊佛像位於第135窟,此窟原為北魏後期開鑿的大型石窟,北周時期又在正壁中央龕兩側各增加了一龕,此佛像就安置於新開鑿的左龕右側。麥積山北周時期造像風格在西魏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人物造型敦厚、簡練、形態粗壯。這尊佛造像高度簡約,是麥積山北周時期的佳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佛坐像 約6世紀 泥 現藏和田地區博物館

這件泥塑出土於新疆和田地區沙漠裏的一處遺址,是一處以佛塔為中心的寺院建築遺址。此作品為建築裝飾構件,正圓形的蓮花中央有坐佛一尊,麵膜磨損,高肉髻,大耳垂肩。佛像身後有正圓形的頭光和身光,最外側是一圈蓮瓣。這種蓮花紋樣之中描繪人物的構圖,在公元前2世紀建造的印度巴爾胡特大塔上已經大量出現。

佛說法圖佛雕 6-7世紀 石膏 現藏喀什地區博物館

這塊佛雕石膏板周圍以卷草紋,正中畫麵有四位人物,右數第二位坐在梯形龕下,在他的左右各有一位手托缽的供養者。人物背景施以各種裝飾,佛龕背景刻有菱形紋樣,上方是一排圓拱小龕,兩腳有鳥形裝飾,左側人物背後是一棵花朵繁茂的樹木。

佛像範 5-6世紀 石膏 現藏和田地區博物館

這種石膏範是用來製作黏土或灰泥塑像的,采用這種材料做範與帕米爾盛產石膏有關。佛像結跏趺坐,禪定印。此像從內斂沉思的表情到流暢如水的衣紋,都明顯具有印度笈多時期馬圖拉地區的造像特征。

四川省:

左側:佛立像 南梁 石 現藏四川博物院

佛像頭、手皆失,身著通肩袈裟。衣紋在身體右側與右腿處呈U形會給予左胸處,疏朗有致,袈裟貼體,身形輪廓隱現。

右側: 佛立像 南梁 石 現藏四川博物院

佛像頭、手皆失,肩部瘦削,身著通肩袈裟,薄衣貼體,跣足立於長方形底座上。

王洲子造釋迦像 南梁 石 現藏成都博物院

此像為一佛四菩薩組合,正中立佛螺髻,臉型長圓,雙目俯視,口鼻小巧,麵容清秀。左右兩脅侍菩薩立於帶有蓮莖的蓮台上。最外側的二脅侍菩薩麵朝主尊,立於力士托舉的蓮台上。五尊的排列、高低,錯落有致,巧具匠心。寬大的背屏外緣,是十身飛天,正中頂端刻三層寶塔一座。

比丘晃藏造釋迦像 南梁 石 現場成都博物院

走向盛唐:

佛坐像 唐 石 現藏龍門石窟研究所

佛像高肉髻,螺發,麵相方圓豐盈,鼻梁殘損,雙目下視,眼線呈波浪形。結跏趺坐於圓形束腰仰覆蓮座上。該像為奉先寺遺物,並兼具傳堂造像藝術之典型風貌。

陽隱造阿彌陀像 唐 石 現藏河南博物院

佛坐像 唐 石 現藏龍門石窟研究所

(版權說明:文章內容來源於展覽策展人故宮博物院宮廷部羅文華與故宮出版社出版《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公元400-700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大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