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瓷器器型

(2015-03-07 02:16:28) 下一個


  ◆◇◆ 爐類◆◇◆

進入封建社會後,人們不再把鼎當作禮器,而把它變為焚香用的爐。瓷爐始於東吳,宋以前均見無足香熏和托爐,宋代開始流行三足爐。

鬲式爐
    鬲本為古代陶製炊器,圓口,三空心足。宋代龍泉窯開始燒製,明永樂鬲式爐多作虎耳,器體較扁,足呈垂乳狀。

博山爐
    盛行於漢、晉,係仿銅熏爐燒製。因其爐蓋高聳,象征海上蓬萊三山,故名。使用時,燃香料於爐中,香煙從蓋上鏤孔冒出,有如雲霧繚繞。漢代一般為陶質,南北朝時有青瓷博山爐。


熏爐
    熏爐又名香熏,功用與博山爐相同,都是作熏香之用。瓷熏爐始於東吳,六朝比較流行,多有托盤;爐身大,鏤孔,式樣大方;唐以後摒棄了六朝帶托盤的造型,而 把爐底改為三足或五足,也有作花瓣喇叭座的。小巧玲瓏,式樣很多都是為了適應當時貴族子弟“無不熏衣剃麵,傅粉施朱”的生活習俗的需要。


曲足爐
    宋代的爐式之一。爐身折口,短頸,無耳,鼓腹,平底。足小而矮,外伸如s形。
筒式爐
    宋代始燒,爐身作筒狀,上下部各飾暗弦紋數道,小足呈三角形。明成化時,爐身發展為鼓形,並飾以鼓釘紋。

鼎式爐
    初見於宋,多仿商周銅鼎樣式:立耳,直腹,柱足。元代青花鼎爐,造型新穎,紋飾華美,比例適度。至明嘉靖時,爐耳有小孔,腹部飾以火餡紋。


◆◇◆尊類◆◇◆



    尊在商周時作酒器;北宋後期為宮廷陳設用瓷。元以後,瓶壺品種繁多,更適於灌酒、篩酒,尊便完全失去了實用器皿的作用。


出戟尊
    仿古銅器造型,敞口,腹微鼓,足外撇。頸、腹、脛的四周各飾一戟,故名。宋鈞窯的出戟尊,是名貴的珍品。


太白尊
    文房用具。小口微撇,短頸,削肩廣腹,平底。清代康熙景德鎮窯創燒,以豇豆紅最著名,晚清仿製質量差。


觀音尊
    尊的一種式樣。侈口。長頸,豐肩,腹下漸收,至底外撇,器形似觀音手中所持瓶式,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鎮窯創製,品種有郎窯紅、青花、五彩等。

羅卜尊
    小口外撇,頸細長,豐肩,肩下漸收,底內凹,器形似羅卜,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鎮窯多見燒造,以豇豆紅居多,也有天藍釉、豆青釉。清末民初仿品尤多。

蘋果尊
    口、底內凹,無頸,圓腹,器形似蘋果,故名。清代景德鎮窯燒造。大、小器物均有,品種有青花、釉裏紅、天藍袖、窯變釉等。
牛頭尊
    大口,口以下漸放,垂腹,圈足,肩兩側有對稱的蟠螭耳、戟耳或獸頭耳,器形似牛頭,故名。據記載,明末景德鎮窯已經燒製。清代乾隆時流行,品種以青花為多。

無檔尊
    係從波斯傳入的器形,口、底似璧,上下直通,呈筒狀,器身上寫有阿拉伯文。明代永樂、宣德景德鎮窯燒製,清代康熙、雍正仿燒,多為青花。

魚簍尊
    大口,短頸,圈腹,造型似魚簍,故名。明代永樂景德鎮窯燒製有青花魚簍尊,清代雍正所仿竹編魚簍尊,有各種單色釉,造型逼真。

石榴尊
    唇口外卷,短頸,圓腹,圈足,因其外卷的口部似張開的石榴果,故名。清代雍正景德鎮窯始燒;品種有青鈾、窯變釉、茶葉末釉等。

馬蹄尊
    廣口,圓唇微斂,削肩廣腹,平底,器形似馬蹄狀,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鎮窯燒製,僅見釉裏紅小件器物。

◆◇◆壺類◆◇◆


    古代盛水器皿。自漢代以來,瓷壺一直是各地窯口生產的大宗產品。唐以前的壺無把,隻在肩部安係或在肩部飾雙耳。從唐代開始,帶把壺流行。


唾壺
    衛生用具,吐唾液的容器。洗口,短頸,鼓腹平底。三國時吳、晉初越窯已大量燒造青瓷唾壺。宋代龍泉窯、定窯亦燒造,造型有所變化,上部洗口增大,淺圈足。


盤口壺
    盤口,有頸,四係成六係,鼓腹平底。東漢至唐盛行的一種青瓷製品。盤口壺的演變趨勢是盤口加大,頸由短增長,腰部由圓發展到橢圓,係由環形演變為橋形,後又變成條狀。

雞頭壺
    以壺嘴作成雞首狀,故名。始見於西晉,延續至唐代初期,各代器型略有變化。浙江地區盛燒,品種為青釉和黑釉。


執壺
    中唐時出現的一種酒器,習慣上稱作執壺;根據唐人記載,它的正式名稱應作注子。長沙銅官窯出土的注子上有“陳家美春酒”、“酒溫香濃”,當是酒注。在這裏,值得注意的是酒注上題“酒溫”二字,,說明飲前需預先在熱水中加溫。

雞心壺
    明代器型。正德、嘉靖的白釉雞心扁壺,釉質肥厚,器腹凸如雞心,圈足較高。萬曆雞心虎則為矮圈足。

提梁壺
    小口,細流鼓腹,平底,有蓋,為了提拿方便,在肩部兩端連以半月形提梁,故名。宋代耀州窯創製,明、清均有燒造,品種有青釉、青花、粉彩、紫砂等。

僧帽壺
    寶珠形紐蓋,鴨嘴形流,短頸,鼓腹,圈足,一側扁平曲柄,形如僧帽,故名。係受外來影響器型,始於元代、明清景德鎮窯繼續燒製,明永樂燒製的僧帽壺十分著名,有白釉、紅釉等品種。

賁巴壺
    磨盤口,細頸,彎曲的長流,球腹下承下喇叭形足。係清乾隆時創製的宮廷供器,傳世品有紅彩、金彩和各種色地粉彩等。

梨壺
    寶珠紐蓋,圓腹,彎流,曲把,矮圈足。明初始見,明代永樂景德鎮窯燒製的梨壺是典型作品,品種有青白釉、白釉、青釉等;

軍持
    一種佛佛家飲水或淨手之器。喇叭形口,直頸,扁圓腹,肩一側有一個上細下粗的流,壺口與注口均有蓋,便於保持衛生。軍持始於唐,盛於宋元,福建沿海地區瓷窯大量燒造,明清時景德鎮也有燒造,品種有青白釉、青花及五彩等。曆代產品大多外銷。
◆◇◆罐類◆◇◆


    古代容器。早在一萬年前,我國古代先民就用陶土製成罐類器皿。瓷罐最早見於商代中期的原始瓷中;從商代至今,瓷罐一直是瓷業生產的大宗產品


四係罐
    早期青瓷中最常見的一種實用器。直口,豐肩、鼓腹,平底,肩部有四耳,耳由兩根泥條捏成或削成橋形。漢至唐大量生產。


小口折肩罐
    南方商代遺址中的一種典型器物它的特征為:小口,肩廣而溜折,凹底。通體施一層薄而勻潤的青黃釉,釉下拍印方格紋。

鼓腹小罐
    西周時南方流行的罐式。口較大,鼓腹,平底。肩和腹壁無分界,頸斂,與口、腹相接成銳角。器體小,器身多飾情曲折紋。


天字罐
    口大,短頸,圓肩,腹略收,淺圈足,底部青花楷書“天”字,故名。明代成化景德鎮窯創製,為鬥彩器,係宮廷用瓷。

將軍罐
    直口,短頸,豐肩,鼓腹下收,平底或淺圈足,因寶珠頂紐蓋形似將軍頭盔,故名。清初景德鎮窯流行,多為青花、五彩器。清末民初仿品甚多。盤口壺 盤口,有頸,四係成六係鼓腹平底。東漢至唐盛行的一種青瓷製品。盤口壺的演變趨勢是盤口加大,頸由短增長,腰部由圓發展到橢圓,係由環形演變為橋形,後又 變成條狀。
荷葉蓋罐
    多見於元代龍泉器,蓋作荷葉形。器腹多壓印豎條狀紋。其蓋沿的荷葉邊曲線起伏平緩,鈕較低;明宣德時,蓋沿起伏較大,蓋鈕隆起。

◆◇◆ 瓶類◆◇ ◆


梅瓶
    所謂梅瓶是一種小口、短頸、豐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隻能插梅枝得名,做盛酒的用具。宋代的梅瓶,器體一般高且偏瘦,肩部向下斜,常有棱角分明的轉 折。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口部圓渾厚實,沒有明顯的線角轉折。如果說宋代的梅瓶造型挺秀、俏麗,富於女性的特征的話,那麽明代的梅瓶則是雄健、敦 厚,富於男性的特征。


玉壺春瓶
    由詩句“玉壺先春”得名。人們多把這種瓶的創燒時代定在北宋。它的特征為撇口、細頸、圓腹、圈足,以變化的弧線構成柔和,勻稱的瓶體。自它問世後就惹人喜愛,是自宋以後瓷器中具有時代特征的典型器物。


蒜頭瓶
    仿漢銅瓶式樣,元代始燒,明代常見。明萬曆蒜頭瓶,直口,長頸、圓腹、圈足,有青花、五彩、蘭釉醬釉等品種。明成化蒜頭瓶,口作花瓣型,耳為隨意堆塑;正德時在瓶腹貼戟。

寶月瓶
    亦稱“抱月瓶”。小口、直頸,頸側雙耳,因瓶腹似圓月,故名。明代永樂、宣德景德鎮窯常見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製,多為青花。

棒槌瓶
    一般為民窯產品,以形似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康熙時青花、五彩和灑藍描金器都有這種造型。
多管瓶
    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紐蓋,瓶身有圓筒式和多節葫蘆式。宋代南北瓷窯均有燒造,製品較多,一般為五管。北方磁州窯也燒製,瓶體短而渾圓,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而短。


琮式瓶
    仿周代禮器玉琮燒製。圓口、方身、圈足,器形四麵以凸起的線紋為飾,口與足大小相若。宋代創製,以龍泉窯、官窯多見,元、明、清仍有燒製.

膽式瓶
    直口,長頸,削肩,腹下部豐滿,器形似膽,故名。宋代哥窯、鈞窯燒造此式,清代景德鎮窯多見,大多為單色釉。葫蘆瓶因瓶體似葫蘆,故名。南宋龍泉窯創製, 元、明景德鎮窯多見,並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圓下方及扇腹等式。品種有青花、五彩、白釉、黃釉等,有的書“大吉”二字。


象腿瓶
    廣口外撇,短頸,身如直筒狀,平底,造型如粗壯的象腿,故名。多見於清初順治、康熙兩朝,品種有青花和五彩。


天球瓶
    直口、長頸,腹渾圓,似圓球,故名,明永樂宣德景德鎮窯創製,多為青花。青代雍正、乾隆又燒製青花釉裏紅、粉彩等品種。


橄欖瓶
    撇口,短頸,肩、頸部內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體似橄欖,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窯創製,清代仍有燒造,造型略有變化,頸部稍長,勻稱秀美。

鳳尾瓶
    喇叭狀口,長頸,鼓腹,下斂,至底又廣,形狀略似風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鎮窯。


油錘瓶
    小口,細長頸,圓腹,圈足,形似榨作坊用的油錘,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鎮窯創製,品種以青花和顏色釉多見。

柳葉瓶
    撇口,短頸,豐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內凹,器身細長,形似柳葉,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鎮窯創製,康熙豇豆紅釉柳葉瓶,是極為珍貴的產品。


葫蘆瓶
    因瓶體似葫蘆,故名。南宋龍泉窯創製,元、明景德鎮窯多見,並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圓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種有青花、五彩、白釉、黃釉等,有的書“大吉”二字。

洗口瓶
    以瓶口似淺洗而得名,宋代南北瓷窯都有這種瓶式,以龍泉窯製品為多。大體可分三式:種為洗口、直頸、折肩、筒式腹.淺圈足;另一種為洗口、長頸、扁圓腹、 圈足。通體以數道弦紋裝飾。耀州窯的洗口瓶,頸部較短,鼓腹似球狀。一般說南方作品修長,北方作品圓渾。以明萬曆五彩鏤空洗口瓶為精。


瓜棱瓶
    宋瓷中常見的瓶式之一,南北瓷窯都有燒製,以景德鎮窯製品居多。其特點是整個器體由凸凹的弧線組成瓜棱形撇口、直頸,長圓瓜棱腹,圈足作花瓣式外撇,造型秀麗靈巧。明代瓜棱瓶為小菱口,長頸、扁腹,菱角足。清雍正朝則以蒜頭瓶為基礎做成瓜棱形。

雙耳瓶
    隋代創製,宋代南北瓷窯大量燒造。瓶的頸部兩側附貼雙耳,由於耳的形式多樣,因此有貫耳瓶、環耳瓶、獸耳瓶、鳳耳瓶、魚耳瓶、戟耳瓶等各種不同的名稱。鳳 耳瓶、魚耳瓶是龍泉窯特有的作品,明代雙耳瓶,撇口、溜肩、扁腹,肩有對稱戟耳或雙活環。清代雙耳瓶多為扇形,有耳孔安在腹部。


卷口瓶
    宋代北方磁州窯係的瓶式之—。侈口卷沿,細長頸微撇,口頸呈開放的喇叭花狀。圓腹,腹下內收,喇叭形足。

花口瓶
    宋瓷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景德鎮、磁州、耀州等窯都有此瓶式,瓶口有如開放的花瓣,細頸微撇,圓腹、撇足。各窯的製品不同點在於腹與足部的變化:景德鎮的 特點為腹部長圓,圈足,磁州窯和耀州窯則為圓腹喇叭形足。花口瓶中的海棠瓶,上下都是三瓣海棠式;荷包瓶做荷包形,是宋定窯產品。明清的花口瓶,多仿宋 製。


連座瓶
    宋代始見,多影青器。口沿平折,高束頸,故腹,喇叭足連接瓶座。頸腹間塑兩鋪首,鋪首下旋製凸弦紋一周。腹上部印製飛風,下部印製雙層蓮瓣。明嘉靖的連座瓶,上身為燈籠小瓶,下部多為方座。

直頸六棱瓶
    晚唐的一種典型瓷器。六棱形直頸很長,頸肩交接處呈級梯狀,圓鼓腹也帶六棱,平底,實足。


撇口大瓶
    明宣德朝製品,撇口,長頸,溜肩,長腹,足部外撇。腹部繪有青花海水,頸部繪蓮瓣,腹部繪鬆竹梅,腹以下至底沿繪蓮瓣和纏枝寶相花紋。

◆◇◆杯類◆◇◆


    瓷杯始見於東周原始青瓷器中,爾後曆代均大量燒製。


雞缸杯
    一種酒具。敞口,淺腹,臥足。杯上以鬥彩繪畫雌、雄雞及雛雞,間以山石、蘭草、牡丹,故名雞缸杯。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曾名噪一時,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時所仿最佳,幾可亂真。


壓手杯
    口平外撇,腹壁較直,自腹壁處內收,腹壁漸厚,圈足。握於手中有凝重之感,穩妥合手,故稱壓手杯。以明永樂青花壓手杯最為著名。


爵杯
    酒具。仿青銅器造型,口沿外撇,圓腹略深,前尖後翹,下承三高足,口沿兩側有對稱的立柱。明、清兩代均有燒造,有青花、白釉、藍釉及粉彩等品種。


高足杯
    酒具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處豐滿,下承滿足,高足有竹節形,圓柱形、四方形等。明、清商代均有燒造,品種有青花、鬥彩等。

◆◇◆碗類◆◇◆


    瓷碗是古代瓷業生產的大宗產品,漢代始見,魏晉流行,唐以後大量生產。


高足碗
    造型與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龍泉窯、景德鎮窯盛燒,明清繼續燒造,品種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裏紅等。


宮碗
    口沿外撇,腹部寬深豐圓,造型端正,多為皇宮用器,故名。明正德時燒製最為著名,有“正德碗”之稱。

雞心碗
    深腹,小圈足,碗底心有雞心狀突起,故名。明永樂、宣德兩朝燒製較多,以青花瓷器為多。


鬥笠碗
    廣口,斜腹壁呈45度角,小圈足。因倒置過來形似鬥笠;故名。宋代始燒,此後曆代均有燒製。


折腰碗
    撇口,圈足,碗下腹部硬折,故稱折腰碗。最早見於五代,元代銷行最廣。


臥足碗
    淺腹,碗底心內凹,以碗壁充當圈足,故稱臥足碗。多見於明清兩代。


孔明碗
    由兩隻碗粘合而成,兩碗間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稱孔明碗,亦稱諸葛碗。始於北宋龍泉窯,明代景德鎮有燒製。


◆◇◆其他◆◇◆



    豆,古代盛糧食的器皿。瓷豆最早見於商代。


花觚
    一種陳設瓷器。係仿古青銅器式樣,侈口外撇呈喇叭狀,長頸,腹部微鼓,廣底明清景德鎮窯均有燒製,品種有青花、五彩、古銅彩等。宜興窯、德化窯燒製紫砂、白釉花觚。


    硯,古代的文房用具。青瓷硯始於三國,盛行於晉唐。一般硯麵平坦無釉,以利研磨。早期多乳足,硯麵高出水槽。



    瓷盒在唐代已出現,主要用途為盛裝藥品,香料和婦女化妝用品。南宋時各地瓷窯幾乎無不燒造,這與當時海外貿易發展、香料的大量輸入有關。香料的使用遍及朝


折沿盤
    元代開始流行。折沿,圈足,砂底。多為景德鎮青花器。吉州窯出土有黑釉彩繪折沿大盤,龍泉窯也有生產。



    古代喜瓷枕,謂其能清涼沁膚,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晴,至老可讀細書”的作用。所以“富貴貧賤”,無不喜好,連皇宮中也“多用之”。它始創於隋,流行 於唐、宋、元各代,而且品種多樣,形式紛繁。早在唐代就有出色的絞胎花枕和豹頭、白澤、伏熊等獸頭枕。景德鎮的宋影青各式瓷枕光潔無暇,被宋代詞人稱為 “玉枕”。


花澆
    一種澆花用具。明永樂、宣德時景德鎮燒製的花澆大口,粗頸,圓腹,一側有曲柄。清代雍正時造型有所變化,口部作窄流,細頸,淺圈足。品種有青花。


渣鬥
    一種日常用具。因用來專門盛放獸骨魚刺等渣滓,故名。撇口,鼓腹,圈足外撇。晉代開始製作,品種有青釉和白釉等。


穀倉
    一種陪葬器物。下部為罐形,上部堆塑樓閣、人物、家畜、糧倉等,故名。三國至東晉時期浙江地區燒製,多為青釉。


模型瓷俑
    各種古瓷模型和各類瓷俑,都是古人專為死者在“陰間”享用而燒製的明器(即冥器)。
它包括死者生前的住室,出行工具,炊事用具,加工農作物的用具,關養禽獸的欄舍,堆放穀物的場所,以及男仆女婢、侍從武士和五禽六獸等等。用明器殉葬之風,宋代以前特別盛行。


    跪拜俑 六朝至宋代均見,身作跪拜式,頭高昂,雙目微合。


瓷塑
    我國的陶瓷雕塑曆史悠久,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發現了陶塑品。瓷雕塑品,首見於晉代青瓷穀倉上堆塑的人物禽獸,但它是作為明器埋葬於 地下的。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和文化藝術水平的提高,便出現了供觀賞的瓷玩。宋代江南地區吉州窯及宋元明時期德化窯瓷塑,造型優美,胎質細膩,施釉均勻,典雅 可愛。

    瓷塑製作多見於擺設人像,仙佛和動物玩具,入官吏、仕女、武士、仙翁、菩薩、以及牛、羊、馬、犬、貓、鵝、鴿等。


    羊 六朝開始燒製,多作跪地式,角盤曲,身上刻劃肌紋和羽翼狀紋飾。隋代見有青瓷公羊和母羊,公羊昂頭前視,雙角卷曲前伸。母羊回頭望羊羔。


虎子
    東漢開始出現,為六朝墓中常見的青瓷隨葬品之一。其用途有兩說,一說是溺器,俗稱便壺;一說為水器。從東漢圓像磚資料證實,應屬清潔用灑水器。東漢虎子,口部飾張牙露齒的虎首,常成90度角折向左側;背有扁平式提梁,下有四足,腹部劃出一條條虎紋,威武凶猛。
吳 赤烏(238—249年)前後的青瓷虎子,虎身仍是圓筒體,口部基本上不見虎頭裝飾,隻是提梁作奔虎狀,腹下有四肢。以後逐漸盛行口部縮貼虎頭為裝飾,並 以四十五度上昂,腰部收小,兩側劃刻飛翼;腿部鼓出,四足蹲伏。西晉時又出現一種圓球腹、平底,沒有虎形裝飾的虎子,但數量較少。東晉、南朝時圓形虎子盛 行,虎形虎子少見。南朝墓中有的虎子器形 很小,係明器,不是實用器皿。


海棠式盆
    北宋鈞窯產品。侈口,折沿,圈足,自口沿至腹部呈規律性的海棠式曲線,造型優美。明代亦有此盆式。


燭台
    我國很早就用燭照明,燭台製作的曆史也十分悠久。“室中之觀多珍怪,蘭膏明燭華容備,”(《楚辭》),說明“明燭”的使用,已見於《楚辭》。而實際上在戰 國時已有各式精致的銅燭台。至三國、兩晉、隨著製瓷工藝的發展,青瓷燭台便已出現,而且有各種不同的造型。三國時有羊形燭台,兩晉則盛行獅形燭台。
南 朝燭台的造型漸趨複雜,其形製特殊的底座呈倒立的蓮蓬狀,外刻覆蓮花飾,上置橫條隔板板上置四個大小相同的竹節狀杯,可同時插入數燭根。隋唐的燭台,底座 刻花精美。明正德流行八方燭台,燭台上置蠟燭形插柱;嘉靖燭台用寬把豆托底;萬曆時燭台采用鏤空與雕塑的工藝手法,製作精美。


燈盞
    古代除用燭照明外,還使用植物油作燃料來照明,這就是人們常見的油燈。東漢開始用瓷油燈,油燈由承盤及盞兩部分組成。兩晉以來,常見的青瓷燈多是下設承盤,盤中立一支柱。
上 座燈盞。也有的設有承盤,燈盞置於柱形座上。另一種就是盤下附三足,以代柱座。六朝時的燈盞, 盞壁加深,以多容燃料。唐代燈盞多呈筒狀,燈柱多圓管形,宋代有一種造型特殊的燈盞,明代燈盞別具一格,在盆式座上立—帶蓋小壺以代盞,燈芯由壺嘴插入壺 中,具有美觀、實用、省油、衛生等優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