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揭收藏市場有價無市謎局

(2015-02-24 12:38:51) 下一個

文物處境讓人唏噓 揭收藏市場有價無市謎局

 

   “有價無市,在中文傳統字麵上理解帶著貶義,意為價格高昂但其實沒人喝彩。在收藏品市場中,除了大量跟風的當代藝術品可能是對有價無市的真正詮釋,很多真正的古董、大師精品,雖然具有稀缺性、其價值也已經過曆史、文化體係的認可,但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處在有價無市的尷尬境地。這些文物的處境讓人唏噓,也引發了人們對其無市原因一探究竟的好奇。

    
國內青銅市場長期低迷

    
在 中國古代藝術品中,隻有青銅器的藝術價值是被全世界一致認可的,在世界著名的大博物館中幾乎都設有專門的中國青銅館,這充分證明了中國青銅器在國際上的地 位。然而,青銅器國內市場交易長期蕭條,從國內的拍賣數據看,青銅器拍賣行情很不穩定。去年,國內青銅器拍賣接近八成流拍。嘉德秋季銅鏡專場拍賣中,壓軸 的7件青銅器,現場拍賣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隻有第一件拍品戰國錯金銀龍紋帶鉤以超過估價的9000元人民幣成交,2件以最低估價一手舉牌成交,4件流拍。嘉德秋拍是去年最後一場青銅方麵的專場拍賣會,因此備受青銅藏家的關注,但拍賣結果卻是銅鏡成交價格集中在估價上下落槌,而青銅器更遭冷遇。
    
文 物專家趙榆說,在解放前的文物排行榜上,青銅器可一直是穩居榜首,玉器、繪畫作品、書法、瓷器都是排在其後的。中國早在夏朝,就已能生產很複雜的青銅器, 從技術角度講,當時的先民製造出青銅器的意義不啻於新中國製造出原子彈。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中國青銅器達到了鼎盛時期,那時青銅器隻是上層貴族享用品, 平民百姓無法享受。從收藏市場角度講,西周時就重視前朝的青銅遺物,以後曆代無不以能收到前朝銅器為榮,至民國已有關於青銅器方麵的著作幾十種和一大批研 究學者和收藏家,當時一件周代銅鼎可換一座四合院。民國時期的北京琉璃廠,不少古董商是靠倒騰青銅器發了大財。
    
但 近幾十年來,受經濟發達的港台地區審美影響,官窯瓷器等門類價格攀升極快,有著深厚文化內涵的青銅器反而被冷落了。由於青銅器年代久遠,在民間,能玩青銅 器的藏家,一般需要擁有淵博的知識,這就給今天的藏家設置了一個很高的門檻。同時,由於曆代仿品眾多,鑒別古代青銅器的難度比鑒別明清官窯瓷器要大很多, 這也限製了很多人的興趣。 

青銅器市場低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青銅器受國家文物部門保護,不準隨意在市場交易和上拍,每年雖然有少量符合國家標準 的青銅器進行拍賣,但是,青銅器有自己的身份製約,在這樣的客觀環境製約下,中國青銅器市場的發展緩慢、國內上拍的青銅器檔次低、價格低、數量少、成交率 差是必然的,這樣的買賣關係約束著國內很多買家的心理,致使國內市場交易量長期蕭條。趙榆認為,青銅器增值的潛力無疑是最高的,但需要多久能打開國內市場 就不得而知了。

    
高古玉:想說愛你不容易

    中國玉文化源遠流長,尤其是戰漢時期以前的玉器更被看做是古人心靈的一種反映,其文化和精神內涵具有其他藏品不可比擬的特殊性。然而,伴隨著近些年古玩市場中書畫、瓷器等藏品市場的火爆,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古玉卻一直坐著冷板凳,麵臨著有價無市的局麵。
 與流傳有序的書畫不同,古代玉器在傳承上存在無法記錄的弱點,由於多數玉器不存在可考的著錄,往往讓藏家在真假辨別上望而卻步。1996年翰海秋 季拍賣會玉器專場上,紅山文化的“太陽神像”和“C形龍鉤”兩件玉器以高價成交且長久地被愛玉者津津樂道,就是由於其前收藏者是曾任民國時期教育部長的著 名藏書家傅增湘,給了買家一顆傳承有序的定心丸。
    中華古玉研究會副會長杜義德說,高古玉器市場上精品少也限製了買家的積極性。由於當時 生產力條件所限,從遠古到漢代的特別少,隻有位高權重者才擁有,就像“玉”字一樣,是王者懷裏的寶貝,大多用做禮器和陪葬品。今天能有幸見到的幾乎都是出 土遺物,國家又禁止出土遺物的拍賣,罕有的傳世古玉早就被各級文物部門納入館藏。

    市場上假貨太多、鑒定困難也讓高古玉價格停滯不前。有專家說目前市場上六成以上的高古玉都是贗品,從史前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到戰漢玉龍,沒有一類古玉能 逃得出仿製者的手掌心。而且與過去相比,如今的仿製工藝更加趨於成熟。專業化、區域化、科技化,分工明確,各負其責。不僅廣大收藏愛好者分不清真偽,有時 也讓專家大跌眼鏡。
    因此,很多投資者也漸漸遠離了需要依賴專家的高古玉市場,進而轉戰風險相對較低的和田玉原料和新玉市場。近年來成交 密集點是被大眾喜愛、能夠佩飾的明清玉器,其價格上漲的幅度遠遠超過高古玉器。如清代玉牌的價格一路飆升,由數萬元激升至100萬元,這也是這幾年和田玉 價格猛漲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玉的市場反應可用“成交價低於喊價”來形容。比如2007年是玉器年,因為“玉龍喀什河的玉快要被挖光了”,20年前幾百塊錢就能買到的一公斤上好白玉 籽料,如今開口就在百萬之上,一度和田玉一塊新料比乾隆時期的玉器擺件價格都要貴。但其實在市場上真正的成交價遠低於賣家的喊價,首先一些做工藝美術品的 商家就不會去買這麽貴的原料,事實上市場裏成交時總有人會折價出售。

    
碑帖收藏:行家視為“黑老虎”

    我國碑帖收藏有長達千年的曆史,伴隨著書法藝術而廣泛流傳。但這些供人臨摹學習的書法作品的收藏,總體來說是走勢平淡,價位較低。碑帖收藏也被冠以“黑老虎”之名,指收藏不當反被咬之意。
    碑 帖鑒賞大家秦公在《秦說碑帖》中指出,文人若不明碑帖,如同農夫不辨菽粟,木匠不辨繩墨。所以,在中國傳統收藏家心目中,珍本碑帖是首選藏品,之後是宋版 古籍,再次才是字畫。但現在的拍賣會上,名家字畫動輒幾十萬元、上百萬元,而碑帖價格多在幾萬元徘徊。北京收藏家協會副會長王鈞表示,到目前為止,拍賣會 上還沒有出現單件過50萬元的碑帖拍品。碑帖的市場價根本無法與字畫爭短長。因為碑帖研究對文化功底要求甚高,古代社會書法藝術的基礎而今不複存在,收藏 家在這方麵的修養欠缺、追求快速回報的投機心理顛覆了傳統的收藏次序,也讓這一原本十分重要的收藏門類日漸冷清。
    目前的市場上,大多為 一些石碑的普通拓本,很難見到珍本碑帖。拍賣會上,也是普通碑帖的數量居多,如2005年嘉德秋拍的碑帖法書專場,成交率隻有50%,220件拍品拍出 213萬元。2006年中國書店第35期大眾書刊資料拍賣會,上拍的碑帖最高價也就6000元,基本價位在千元上下。

    喊價過高造成有行無市

    “有 行無市”的東西,第一肯定是因為短缺,價格被抬得很高,影響了市場成交率。還有就是跟風都看好某種收藏,導致該藏品價格和它的價值背離。當代中國書畫可謂 有價無市的典型代表。2004年至2005年,市場上的刻意炒作造成當代書畫價格過高、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局麵。個別當代畫家的作品價格甚至都超過了齊 白石。而現在的回落證明消費者對藝術品的認識更加理智,過去的泡沫水分被擠掉了。
    一些新入行的收藏者認為,收藏品年代越久價值越高,實 則不然。很多古代瓷器藝術上很粗糙、存世量大,價格上不去也是必然的。趙榆表示,比如想把元代老百姓喝粥的碗賣上高價就是異想天開,藝術品與使用品的差別 早在成品時就已經被決定了,當時就是老百姓日常使用的器物即使時隔數百年,其價值也不會大幅攀升。 

 

帶釉陶器無人問津

    
喜歡收藏瓷器的藏家都比較看重釉色瑩潤、色彩鮮豔的瓷器,然而古陶市場卻恰恰相反,古樸、素雅的陶器更加受到青睞,而帶釉的陶器由於過於濃妝豔抹失去了古樸之風而往往無人問津。
    
在收藏市場上,擁有悠久曆史的古陶,其價格始終無法與其他收藏品相媲美,然而收藏古陶的人卻不在少數,不過更多的古陶愛好者都把目光集中在了素陶上,而帶釉的古陶往往無人問津。經營古陶的北京秦漢堂堂主郭振剛說:喜歡古陶的人,通常都是一些藝術工作者,他們更欣賞古陶的素雅、安靜,所以素陶比較好賣,而帶釉的陶器基本上無人問津。其實素陶和釉陶基本上差不多,素陶更加典雅,而年份也相對久一些。
    
釉陶的無人問津也有價格方麵的因素,郭振剛介紹,釉陶的價格要比素陶貴很多,以陶罐為例,一個素的陶罐大概在500元左右,而帶釉的則要2000元。漢代的綠釉陶根據其大小、釉光的好壞以及做工質量的不同,分成 3000元、5000元或者100003個價位,其價格明顯要比素陶高很多。


    
有錢難買的高古珍品

    
在高古藏品體係裏,誕生了有價無市的另一層麵意思,那就是有錢但未必買得到。
    
在匡時國際拍賣總經理董國強的概念裏,宋元時期的高古書畫、瓷器目前對國內市場來說,可以說是有錢買不到的典型個案。宋代官窯在內地就露麵極少,中國嘉德這次春拍拿出了一件南宋官窯琮式瓶,成交價為1800萬元,但業內人士都認為這樣的東西要擱在佳士得、蘇富比,起碼得拍上好幾千萬。宋代官窯目前對內地來說,還屬於十年才能看一兩件的珍品。
    
董國強認為,宋元書畫是另一層概念,第一是光鑒定真偽就得必須專家組來鑒定,所以市場流量一直很小,但隻要是大家一致認可的真品,但凡拿出來價值肯定過億。這其中也包括近現代的名人書畫,自從2005年以後,在國內幾家大的拍賣公司露麵的藏品已經見少,因為對於嚴肅的藏家來說,是不會讓這類藝術精品在市場上頻繁流通的。

  此外,百年前就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的宋版書收藏,這一紀錄被2003年的一次宋版書頁拍賣以“一頁紙值16兩黃金”的紀錄刷新。宋元版古籍,一向被喜歡舊書的人視為頂級收藏品,如今的市場更是存在高古珍本難求的局麵。 
    以 《玄都寶藏》為例,這一歐洲人最先見到的中國印刷品,在1281年,元太祖忽必烈下令“獨尊佛術”,銷毀道教經藏,《玄都寶藏》化為灰燼,700年封塵 後,蒙古《道藏》片紙無存。1954年,北京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從私人捐贈中初步確認一頁宋版蒙古刻《雲芨七箋》為《玄都寶藏》傳世孤品,原件書影曾 收錄於《中國版刻圖錄》第264頁,但現在下落不明,成為國家圖書館“有圖無書”的驚天懸案。
    2003年7月13日,北京中國書店古籍 春拍場上,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收藏委員會副秘書長秦傑曾給一位收藏家“掌眼”,以49500元買下了一頁1244年(南宋淳佑四年)蒙古刻《玄都寶藏· 雲芨七箋》,它的體積還沒有洗臉毛巾大,按當時黃金價格折算,這一頁價值大約是16兩黃金。但對秦傑來說,這頁紙起碼值40萬元,因為藏書界千呼萬喚的 “高古珍本”終於出世了。

 

    身價沒被實現的古董家具、牙角雕件 


    “說古董家具熱,隻是虛熱,熱的不是古董市場,是仿古家具,一級 市場把仿古家具價格弄得非常高,但真正的古董家具在古董市場裏沒有達到應有的價位。”北京中嘉拍賣公司市場部經理梁泊感慨地說,仿古家具市場炒完紫檀、黃 梨,又炒起從非洲等地引進的黑檀、綠檀等新樹種,拍賣市場的人都不知道這些是什麽東西。
    在他眼裏,古董家具、牙角雕件等收藏品是最不容 易遭遇“造假”的,因為特征明顯,如果用別的地方的樹種來假冒黃花梨木、紫檀木,是很容易識別的,而且古董家具積澱上百年,很容易辨別真偽。從曆史縱向比 較,古典家具就很短缺。大收藏家王世襄所藏的家具都捐給博物館了,市場上東西變少了,中嘉拍賣很看好這塊市場,今年秋拍就會上明清家具。
    犀牛角、象牙雕件這些“雜項”在內地價格有所上揚,但與熱鬧的字畫、陶瓷、錢幣等文物的收藏相比,牙角雕的收藏依然可以說是“冷門”。
    由 於受牙角材料來源的限製,牙角雕刻品的數量遠不及書畫等門類那樣多,民間難得一見。中嘉拍賣公司曾拍過幾個清代的犀牛角杯,幾萬塊錢成交,算起原料來才七 八百塊錢一克,還不及現在黃金的價格。在梁泊看來,這些東西看過一回,就能學會辨別真偽了。比如象牙有明顯的橫截麵的人字紋,犀牛角的粟米紋、刷絲紋等, 如果用牛角、馬蹄子、耗牛角來仿造很容易辨別,但現在相當多的人按圖索驥,不到現場去看真品,其實就有礙識別能力的提高。 

 


 元青花遭遇造假和審美困惑

    2005年,一件繪有鬼穀下山的元青花在英國佳士得拍出1400萬英鎊,折合人民幣2.3億元,創出中國藝術品有史以來的天價,令中國藝術品市場為之一振。除了2006年翰海把一件元青花拍了640萬元,近兩年國內市場再沒有出現過類似高點。
    元 青花這一品種比較特殊,在此前國內藏界認定元朝是沒有瓷器的,都歸為宋代瓷器。原先國內拍賣公司不拍這個,大家主拍明清宮庭瓷器,元青花比較高雅,相比於 花色豔麗的明清彩瓷,接受人群也不多。自從國內拍賣公司有意識地推出“元青花”後,卻同時遭遇了瘋狂造假的困境,一時間市場上的元青花真假難辨,一些拍賣 公司也不願意接受這個品種,很多鑒定專家對市麵上的元青花判斷也相當猶疑。


    內地市場正進入“有價無市”期
  

    如 果把“有價無市”理解為虛假的交易背景、高高在上的價格影響了實際的成交量,那麽內地拍賣市場並沒有這種現象。但是今年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很值得琢磨,王石 曾發表“拐點論”,意指房地產價格將下跌,市場表現上房子價格並沒降,但是成交量卻下降了,這就是對市場信心和情緒上的影響。如果這也稱做“有價無市”的 話,當前藝術品交易市場正處於這種狀況中,受到股市、房市低迷的影響,很多投資者在關注國家未來的宏觀經濟走勢、在收藏投資上相對處於觀望時期。
    從 客觀上講,今年已經露麵春拍的各大拍賣公司的成績比較一般,西方的金融危機使得一直是當代藝術購買主力群的西方收藏家相對謹慎,雖然這不等於國內買家也沒 有經濟實力了,但這是一種市場信息,會影響市場的心理。以長風主推的中國書畫來說,都說近兩年中國書畫開始回暖,但客觀地說,中國書畫就像股市一樣處於震 蕩周期中。以國內收藏的一大主群——投資者來說,投資藝術市場的人一般也投資房產、股市,股市的低迷、未來國家經濟形勢的變化都會影響他們的投資決定和去 向。尤其國內的拍賣市場相比較股市,其投資方向、贏利前景還不如股市清晰,很多投資者並不了解藝術市場的變化規律,甚至在鑒別單件作品的藝術價值上都有困 難,所以會使得他們相對謹慎。因此長風一直沒有追求擴大規模,本身收到古代書畫真品、精品就不容易,所以每年控製在600件拍品,先把陣地紮好再說。 

稀缺真品一旦露麵必有買家
  


    “
有價無市的根本原因是市場混亂。這裏麵造假擾亂市場是一方麵,人的鑒別能力是另一方麵。造假從古到今都有,但民國時以四大公子這批人的鑒定說了算,現在的鑒定領域沒有標準。我是學博物館學出身的,光我們科班裏就有兩種聲音,我們的前輩就叫我們不要看中央台的《鑒寶》欄目,但現在老一輩的話語權被市場裏新出來的一批鑒定專家剝奪了。
    
要說有價無市的另一深層原因,就是掌握財富的一部分人對藝術品的認識還不夠。相當多的富裕一族喜歡大房子大車子,跟曆史上的名人望族比,中國老板的品位還不夠。應該說有消費能力的人大量存在,但大多數並沒參與到藝術品收藏的隊伍裏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