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漂

漂如浮萍,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宿命 (筆名緒蜚/萍漂/傑夫。本博客所有博文除另有說明外均為原創。如轉貼請先征得作者同意並注明出處)
正文

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拚音方向? - 天才的 《施氏食獅史》

(2015-01-20 20:16:59) 下一個


上個世紀,圍繞漢字拉丁化,曾經有好多爭議,並提出拉丁化主張並部分付諸實施。

有感於中國之落後,知識階層開始反思漢字

國家長期的積貧積弱,促使知識階層反思中國落後的原因。教育之落後,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有感於此,一批思想激進的知識分子開始提倡改革甚至廢除漢字,走拚音文字的道路:

    譚嗣同(1865-1898):“盡改漢字為拚音文字。”

    錢玄同(1887—1939):“廢孔學,不可不先廢漢字;欲驅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蠻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廢漢字”,“漢字的罪惡,如難識、難寫、妨 礙教育的普及、知識的傳播”,“欲使中國不亡,欲使中國民族為二十世紀文明之民族,必須以廢孔學,滅道教為根本之解決,而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漢 字,尤為根本解決之根本解決。”

陳獨秀(1879—1942):“強烈地主張廢除漢字,中國文字,既難載新事新理,且為腐毒思想之巢窟,廢之誠不足惜。”

魯迅(1881~1936):“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漢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漢字終將廢去,蓋人存則文必廢,文存則人當亡。在此時代,已無幸運之道。”,“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在裏麵,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隻能自己死。”

劉半農(1891-1934):“漢字不滅則中國新文化無望。”

北大校長蔡元培直接了當地說:

     蔡元培(1929─1930):“漢字既然不能不改革,盡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瞿秋白的評論最有意思,不惜以最醜陋的詞匯形容漢字之落後,必先除之而後快:

瞿秋白(1899.1-1935):“現代普通話的新中國文,必須羅馬化,就是改用羅馬字母,要根本廢除漢字。漢字是十分困難的符號,聰明的人都至少 要十年八年的死功夫……要寫真正的白話文,就一定要廢除漢字,采用羅馬字母……,漢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的茅坑!”


實行拚音化文字改革曾被認為是當時世界文字發展趨勢

十月革命勝利後,蘇俄很快實行了文字改革。1921—1932年,蘇聯在少數民族中進行拉丁化文字改革,把原用阿拉伯字母的文字改為拉丁字母,給沒有文字的民族創製出拉丁化文字;1936—1940年,又放棄拉丁化,改為斯拉夫化,把新創的拉丁化文字都改成斯拉夫 字母。

在蘇俄的影響下,外蒙古起初把老蒙文改成拉丁化字母,後來在1941年向俄文學習,也將拉丁化字母改為斯拉夫字母的新蒙文。

40年代中期, 越南、朝鮮和日本這些漢字國家也進行了文字拉丁化改革。1945年越南成立民主共和國,
第一次廢除漢字,定以拉丁化的越南拚音文字為法定文字。日本也在1946年開始漢字簡體化、拉丁化改革。

此外,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獨立後,也進行了文字改革。如1945年印度尼西亞獨立,以拉丁化的印尼文作為法 定文字。



周恩來總理感慨:電報世界漢字影響通訊

首先應該看到,漢字拉丁化主張是在當時世界文字改革呈現拉丁化趨勢的背景下提出 的。季羨林回憶:“1954年日內瓦會議時周總理在日內瓦就很感慨,大會發言用拉丁文字和其它字母的國家,第二天可以見報,就這麽快。而中國呢,先把外 文翻成漢文,再把漢文翻成字母,再用拉丁數字來代替,打回國內,在國內再根據拉丁數字翻成漢文。漢字影響通訊,罪莫大焉。”王嶽川:《東方思想應該世界化 ——我與季老對話燕園》,北大書法藝術網(http://shufa.pku.edu.cn)。

所以把外電傳回國內需要經過以下程序:

編碼:
外文-〉 漢字 -〉 拉丁字母 -〉數字

譯碼:
外文 <- 漢字 <- 拉丁字母 <-數字

可見,拉丁文字具有優越性,這在當時是很多人的共識。所幸在50年代的文字改革過程中,中共沒有冒進,將漢字的根本改革完全拉丁化付諸實施。其次,應該肯定這一主張在新中國初期文字改革中發揮的作用。沒有 “拚音化方向”的指導,就沒有後來作為學中文拐杖之用的漢語拚音方案。

毛澤東明確提出“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拚音方向”


文字改革尤其是拉丁、拚音化文字改革,在當時的世界儼然已是大勢所趨。這不能不引起毛澤東、劉少奇等的關注。1950年2月1日,劉少奇寫信給 中宣部負責人陸定一、胡喬木,指出要研究亞洲鄰國蒙古、朝鮮、越南等國的文字改革經驗,以便為文字改革製訂方案。(參見《建國以來劉少奇文稿》第1 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第441頁。)1951年春,毛澤東明確提出了“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拚音方向”的主張。 

1949年,吳玉章給毛澤東寫信,提出為了掃除文盲,需要迅速進行文字改革。毛澤東把信批複給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於1949年10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12月,吳玉章任常任理事會主席。

1949年後,所謂《文字改革》,就是要廢除漢字,實行拚音化或拉丁化的道路。

趙元任:拚音化萬萬不可

五十年代,漢字拚音化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在全國推行。遠在美國的
著名語言學家、現代語言學之父”、曾任美國語言學會會長的趙元任先生大聲疾呼,漢字全盤拚音化萬萬不可!不僅口頭呼籲,還寫了這篇著名的奇文《施氏食獅史》(文附後)。文章原題《石室詩士食獅史》,目的為阻止50年代初期有人提議漢字全部拚音,同時趙元任還用英文寫了一篇說明,題為 《Story of Stone Grotto Poet:Eating Lions》。

請你抹去漢字隻讀拚音,或者隻聽錄音,你能知道作者在說些什麽?

看來,要避免割斷與傳統的聯係,完全廢除漢字確實是很難行得通的。


附: 《施氏食獅史》
《shī shì shí shī shǐ 》

shí shì shī shì shī shì,shì shī,shì shí shí shī。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
有一位姓施的詩人,他的名號叫石室詩士。他特別嗜好獅子,發誓要吃十頭獅子。

shī shì shí shí shì shì shì shī。
施氏時時適市視獅。
姓施的常常到集市裏看獅子。

shí shí,shì shí shī shì shì。
十時,適十獅適市。
十點鍾,剛好十頭獅子來到集市。

shì shí,shì shī shì shì shì。
是時,適施氏適市。
這時,剛好姓施的(也)來到集市。

shī shì shì shí shī,shì shǐ shì,shǐ shì shí shī shì shì。
施氏視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
姓(施)的看這十頭獅子,仗著箭的力量,使這十頭獅子死了。

shì shí shì shí shī shī,shì shí shì。
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
姓(施)的收拾這十頭獅子,到石頭做的屋子。

shí shì shī,shì shǐ shì shì shí shì。
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
石頭做的屋子很潮濕,姓(施)的命令侍者擦拭石頭做的屋子。

shí shì shì,shì shǐ shì shí shì shí shī。
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
石頭做的屋子擦(好了),姓(施)的開始嚐試吃這十頭獅子。

shí shí,shǐ shí shì shí shī,shí shí shí shī shī。
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
吃的時候,才知道這十頭獅子,實際上是十座石頭做的獅子的屍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nr2013bnc' 的評論 : 既要照顧到與時俱進,又要照顧到與傳統連接,漢字加拚音,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pnr2013bnc 回複 悄悄話 漢語拚音,加上電腦化,大大簡化了中文漢字的輸入。
漢字的辨識、書寫,有助於人腦功能和智力的提升。中文的完全拉丁拚音化已沒有必要性。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na-Sun' 的評論 : 謝謝關注。這不是一個新的論題,但是今天仔細想想仍有現實意義,值得大家再探討。

中文(字)之難學難記,於ABC對學中文的態度可見一斑。這也是個與漢字拉丁化相關的論題,需要長篇大論才能談透。
Diana-Sun 回複 悄悄話 從他人的博客跟讀至此。同樣是討論漢字簡化的論題。
個人認為這篇的觀點比較中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