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城地主

美洲生活,房地產投資,個人愛好,胡說八道
個人資料
牛城地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西北茶道

(2015-01-27 16:04:36) 下一個
這幾年才聽說有兩種樹改變了中國的文明進程,一種是漆樹,另一種是茶樹。

國人用樹漆(生漆)大概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的舜時代,現在大多被化學漆所替代,隻在紅木家具上有所用途,就不多說了。

我呆過的地方東北和西北都不產茶,但遠在西北高原上的人們對茶的講究和需求似乎更多些。

在吃不飽飯的時候就沒什麽講究了,畢竟吃比喝更重要。也許可以說建國後的頭三十年古老文明戛然而止,人們又回複到最原始的追求,而在精神上卻退步了許多。

我不記得小時候有多少喝茶的曆史,在青海時(七、八十年代)記憶最深的是去當地農民家做客,他們待客是很熱情的,端上的是茯磚茶。它是茶葉壓成像大磚塊的形狀,用時掰下一小塊兒,有點類似於普洱茶。

茶具就沒法講究了,用玻璃杯或搪瓷杯,沒見過青花更沒見過五彩,小時候我家也沒有。

遊牧民族有一個共同的飲食習慣,即喜歡喝茶,喝茯磚茶。這種茶,是用最粗陋的茶葉茶杆兒壓成的,講究的人,包括茶區的人,茶農,都不去喝。可在遊牧民族包括漢族農民的眼中,這是最好的茶葉,比龍井碧螺春鐵觀音強得多。茶的質量就沒法說了,茶水裏漂的是茶杆,粗葉,入口甚苦,跟現在的精品們比起來應該是天壤之別。

喜歡喝濃茶據說是因為蔬菜少而吃肉多, 為了補充維生素。

764×1024
高大上的茯磚茶

農民們的午飯是在茶水裏加些鹽,就著幹饃饃吃。

後來在西寧市的清真館子裏見識到“碗子”,正宗的名字叫“三炮台”。那時的民風尚純樸,到館子裏要一個碗子,極便宜,要想續水的話,店主會給你一暖瓶的開水,自己照顧自己。

那時沒見過專門的茶館,這種小館子就成了替代,約幾個好友在裏麵喝茶聊天,或者逛街累了,喝茶歇腳是極好的。


蘭州三炮台


三炮台或叫蓋碗子

茶具製作玲瓏小巧,由茶蓋、
茶碗茶托三部分組成,故稱為“三泡台”或蓋碗茶。它與別的茶道最大的區別是茶葉等料是放在茶碗裏, 而不是在茶壺。

三炮台源於盛唐時期,
明清時期四川地區漢族飲茶習俗傳入西北,與當地穆斯林飲茶習俗相結合, 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茶品。其用上等的菊花、福建桂圓、新疆葡萄幹、甘肅臨澤小棗荔枝幹、優質冰糖為佐料配製而成,香而不清則為一般,香而不甜為苦茶,甜而不滑不算上等,隻有鮮、爽、活才為茗中佳品。

就是說除了茶葉外還有很多添加物。

要把福建的桂圓運到西北,路可夠遠的, 怪不得西寧到處賣桂圓, 原來是喝茶用。

現在無論是茶具還是茶葉質量都應該比幾十年前好多了,不知什麽時候能再回去一趟, 在茶館裏來上一碗三炮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牛城地主 回複 悄悄話 馬兄近來喝了嗎?:)
馬上續殘夢 回複 悄悄話 現在伏茶一般人都不怎麽喝了,刮碗子更普及了,郊區的茶園都有碗子,夏天回去坐一坐真是享受。
馬上續殘夢 回複 悄悄話 伏茶不但受藏民歡迎,青海的漢民也喜歡喝伏茶。我下鄉學農時住在社員家裏,房東家買不起做饅頭的堿麵而讓我們跟著吃又酸又粘牙的青稞麵饅頭,但是每天必燒一鍋伏茶,茶裏放上鹽,早餐千篇一律是就著鹹伏茶吃黑麵饅頭。喝伏茶是受藏民影響,刮碗子很可能是四川人帶來的習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