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燼之靈

酷愛讀書,對曆史、政治、軍事、經濟有著濃厚興趣,涉獵多個行業,隨時隨地汲取各類信息,交友廣泛。本博主要為博主原創各相關話題
正文

國共對日作戰行動及組織與軍事能力評述(三)南京!南京!

(2014-03-01 00:05:16) 下一個

前兩篇中分別介紹了抗戰初期南北戰場的兩大戰役----淞滬會戰與太原會戰,第三篇本來是要談徐州會戰順便簡單帶過南京一役的,因為南京保衛戰不過是淞滬會戰的後續結果之一,而且從軍事角度來說作戰過程實在是乏善可陳。但提起筆來,尤其是查閱相關資料的過程中,30萬同胞、10萬熱血男兒的身影曆曆在目。當你把30萬這個抽象數字實體化為身邊親友般的一個個鮮活生命時,頓覺無法抑止。正逢本周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將每年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看樣子中日間的緊張關係短期內也不會有太大的改善,最後決定獨成此文,以緬懷那些逝去的生命。

話說11月12日上海淪陷後,國軍百萬大軍全線崩潰,毫無組織,日軍部隊在追擊過程中如虎入羊群,尤其是最後投入淞滬會戰包抄國軍側後的日本第十軍(見第一篇淞滬會戰)氣勢正盛,大膽違背日軍參謀本部停止前進就地休整的命令,一舉突破寧滬杭國防工事,繼而帶動日軍全體爭相向南京進發。
 
軍事上,當時所有人都清楚,南京是守不住的。從政治上來說,在首都悲壯地大打上一場,確實對於激發抗日持久戰的軍民士氣、堅定抵抗決心、爭取國際支持有著一定的作用。但實際結果是,由於國軍高層一貫無能的組織指揮“藝術”,這一戰打得隻聞其“悲”,未聞其“壯”。守衛南京的決定間接促成了南京大屠殺的發生,還人為地增加了困於城中慘遭屠戮的軍民人數。

11月底,國民政府正式宣布遷都重慶以表明抗戰到底的決心,同時任命自告奮勇的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率領以36、87、88師和教導總隊等中央軍精銳為核心的淞滬敗軍死守南京。這支部隊數番號能數出10幾個師來,真正還能一戰的,算上補充的新兵也就七八萬條人槍。

這裏插一些關於國軍日軍編製的補充內容。二戰時期,各國陸軍普遍采用集團軍、軍、師、旅、團、營的編製方式。德軍一個師的滿編人數為18000人,國軍德械師的編製人數為13000人,實際人數大都在10000上下,地方雜牌師更是三五千人都是常事。日軍的編製則區別於大多數國家,采用方麵軍-軍-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的架構,開戰時一個師團的編製為25000-28000人。不僅如此,當時日軍士兵在射擊、白刃戰和炮火運用等方麵的水平要遠遠高於國軍。

12月1日,日軍大本營正式下達攻占南京的命令,9個師團直指南京,其中正麵攻擊南京的主要是第十軍下轄的第6、114師團和上海派遣軍的第9、第16、第3師團,另有第13和第5師團一部從東西兩個方向渡江包抄江北浦口以切斷守軍後路。

守軍方麵的計劃是內線由最精銳的36、87、88師、憲兵總隊和教導總隊建立環形工事。其中淞滬會戰中損失慘重的36師負責在城北防守渡江的唯一通路挹江門和下關碼頭一帶;實力最強的教導總隊負責城東正麵的麒麟門、紫金山、中山門大片區域;87、88師防守南麵光華門、中華門、雨花台;憲兵總隊防守西南臨江方向。除此之外,其它守軍全部奉命防守南京外圍。下圖是手繪的南京保衛戰形勢簡圖,美術水平有限,主要是為方便直觀了解當時情況。
 
實際情況是日軍一路尾隨淞滬潰軍,12月6日進抵南京外圍,守軍未及構築有效防禦,12月7日蔣介石攜夫人乘機離開南京。12月8日至9日間,日軍全麵突破南京外圍防線,龍潭、湯山、淳化、牛首山等陣地全部易手,日軍追擊敗兵直抵南京城下。

2000多年前,韓信在井陘背水一戰成就了軍神不世的美名。然而,和寫出傳世巨著《孫子兵法》的兵聖孫武不同的是,軍神韓信的成功經驗在此後的2000多年時間裏,坑死了無數趨之若鶩的效仿之輩。前有漢水之徐晃、街亭之馬謖,後有南京城下之國軍上將唐生智。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時,為表示死守南京之決心,堅定守軍之意誌,命令封鎖撤往江北的線路,收繳遣散所有渡船,使得不僅軍無退路,數以萬計的百姓也無處可逃。

古有兵法雲:“右倍山陵,前左水澤。”通俗地說,就是行軍打仗,應講究背山麵水布陣。兵法之所以可以稱之為“法”,是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它說的原則都是正確的。韓信反其道而行之,背水一戰功成名就,是有諸多其它關鍵因素限製的。首先,守軍從士兵到統帥,要有高昂的士氣和堅定戰鬥到底的決心,而南京所有的,是一群被敵人窮追至此的潰軍和時刻準備隻身逃走的統帥;更重要的,是要有可以扭轉戰局的奇兵,否則實力懸殊情況下單純的背水死戰隻會是背水戰死。士氣不振、將領動搖、無路可退、求勝無望,任何處於此種境地下的軍隊,都隻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絕望”。這種情況下,對於多數士兵來說,求生的本能將成為壓垮一切的那根稻草。

12月9日,日軍發出投降最後通牒,毫無懸念地遭到拒絕。12月10日日軍對南京城發起總攻,當天一度突破87師防守的光華門,後被守軍擊退。

嚴格意義上來說,1937年的南京城最終不是被從外部攻破的,而是先從內部崩潰的。我們現在要把目光暫時從戰場上移開,來看蔣總統個人的性格特點和它在二戰期間貫穿始終的表現。蔣和毛這對曠世冤家,兩人頭上都頂著偉大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的巨大光環。雖然他們之間的勝負最終是在戰場上分出,但他們二人的主要身份還是政治家無疑。拿蔣來說,自其當政以來的幾乎每一次軍事行動,都是以直接的政治目的而非單純的軍事勝利為中心。雖然軍事是政治的延續,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把這一目標貫徹得如此徹底。抗戰期間的淞滬會戰、常德會戰、遠征緬甸、湘西會戰等都有著大大小小政治的影子,南京保衛戰更是徹頭徹尾政治的產物,它的發生不僅為了鼓舞國民士氣、延緩日軍步伐和爭取國際支持,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為國民政府正在與日本進行的秘密和談爭取談判的砝碼,這也是為什麽蔣委員長不惜為此壓上手中最後的精銳部隊。事實上,從37年七七事變全麵抗戰爆發到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的四年期間,國民政府與日本政府間的秘密談判始終沒有完全中斷過,這也是為什麽直到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國民政府看清戰爭前景後才正式對日宣戰。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日軍勢如破竹,轉眼間城破在即,而和談卻毫無進展,為了保住這幾萬家底,蔣委員長還是動搖了。於是便有了12月11日要求唐生智撤退的急電。行軍打仗,最怕統帥意誌力不堅定,執行不徹底。拿破侖說過:“最壞的決定也比沒有決定要好。”

12月12日,城南雨花台和城東紫金山製高點相繼失守,包抄江北的日軍已越過江浦直奔浦口,最後的退路即將被切斷。當天下午唐生智在作戰會議上出示軍委會電報,宣布棄城。接下來這個階段也是整個南京保衛戰中遭受抨擊最多的階段,因為那種無組織、無秩序的狀態,根本不能稱之為“撤退”,確切的說,那隻是數以萬計的個體在絕望中逃命。

由於缺少渡船,預定計劃是大部分守軍由正麵分散突圍,隻有最北側的36師和憲兵等少量部隊乘船過江。而南京守軍中並沒有唐生智本人的嫡係部隊,所以唐在會議上簡單下達撤退命令後並未詳細落實即自行乘船渡江離去。不僅如此,不少高級指揮官也在得到撤退消息後丟下部隊之身逃走,整個南京城一片混亂。其實當時的日軍忙於進城,部隊成功突圍的機會很大,但結果是隻有少量部隊有組織地成功突圍,其餘大部分人陸續得到撤退消息時,已經失去指揮,所能做的就是憑借著求生的本能各自向江邊奔去。屋漏偏逢連夜雨,守衛後路下關碼頭和挹江門的36師未及時得到撤退命令,一度在挹江門阻止敗兵出逃,使形勢更加混亂,最終敗兵在絕望中爆發內戰,衝破36師防線到達江邊,數以萬計的潰兵和難民擁擠在江邊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在絕望中瘋狂爭搶著有限的渡船。

12月13日,日軍最精銳的第6師團率先由中華門攻入南京,隨後第3、第9師團由光華門攻入,而第16師團一部攻入中山門,另一部則尾隨國軍敗兵直追至下關,日軍沿江而上的軍艦也陸續到達下關江麵,南京城破。如果說前一天國軍那種完全無組織、無秩序的潰逃仍然可以勉強稱之為撤退的話,接下來的時間則是不折不扣的屠殺。留給幾萬未能渡江的潰兵的,有四條路,一是在嚴寒與槍林彈雨中不顧一切地泅水渡江,二是回頭孤身死戰,三是放下武器投降,四是脫下軍裝逃入難民區。最終結果我們都知道,不管選了哪一條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永遠地留在了那裏。客觀地說,大量士兵混入難民隊伍也間接地促成了南京大屠殺的發生。
 
回頭評估南京保衛戰的前前後後,忍不住說,這實在是一場本可以有機會避免的世紀悲劇。從軍事上來說,南京保衛戰確實適當延緩了日軍前進的步伐,但10萬精銳隻換來不到10天時間,很難說有利於下一步防守武漢。尤其是像教導總隊這種以德軍二戰前那十萬精銳國防軍為目標打造的種子部隊,它的每一名成員都可能在後方擴充為一支十倍百倍的部隊,雖然這支部隊的一部分最後成功渡江突圍,但其無意義的巨大損失是難以彌補的。南京一戰後華中地區一時間國軍幾乎無兵可守,如果不是日軍攻占南京後進行休整同時轉攻徐州以圖大同津浦線與華北日軍會師,難說武漢不會是和南京相似的下場。

從政治上來說,南京30萬同胞的鮮血伴隨著傳教士和記者們的照片傳遍西方世界,對於爭取對中國的支持和對日本不利的國際環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這樣的代價實在是令人語塞。

最後再簡單看看這個時期的共產黨軍隊。南京保衛戰開始時,太原會戰已經結束,12月14日,中共中央舉行政治局會議,隨著日軍攻占南京,毛澤東所堅持的獨立自主路線獲得黨內肯定。老毛手裏的家當經不起幾個平型關的折騰,到南京這種戰場還不夠塞個牙縫,他十分清楚自己手中的這支“教導總隊”的重要性和正確的使用方法,華北地區的八路軍化整為零由運動戰轉入遊擊戰。115師一部由聶榮臻率領開創晉察冀根據地,另一部隨林彪前往晉西南開辟根據地;120師前往開辟晉綏、大青山、晉中等抗日根據地;129師前往開辟晉冀魯豫根據地;中共中央則以延安為核心發展陝甘寧邊區。新四軍剛剛在江南組建,軍部直到南京保衛戰結束後的12月底才在漢口建立,這期間也基本忙於在蘇皖一帶鞏固根據地。

 
1937年的戰事即將謝幕,而種種跡象告訴我們,南京,沒有成為日本所期望的戰爭終點,這場為時8年的抗日戰爭,才剛剛開始……

後附南京保衛戰中國軍隊作戰序列。本係列其它文章見灰燼之靈的新浪博客鏈接:http://blog.sina.com.cn/u/271483118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