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燼之靈

酷愛讀書,對曆史、政治、軍事、經濟有著濃厚興趣,涉獵多個行業,隨時隨地汲取各類信息,交友廣泛。本博主要為博主原創各相關話題
正文

從62年中印邊境戰爭看中印曆史糾葛

(2013-09-13 17:18:23) 下一個

不久前發生的中印邊境軍事對峙已經告一段落,5月20日總理訪印期間雙方共同發表的《聯合聲明》更是再次強調了雙方的各種友好合作前景。盡管如此,此次風 波還是將中印存在已久的邊界問題和50年前發生的那場邊境戰事重新帶回人們的視野。很多人都知道當年中國和印度之間發生了一場我們一貫稱之為“對印自衛反 擊戰”或“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戰事,並且我們取得了“戰場上的完全勝利”,然而對當年的很多細節卻始終如霧裏看花。我借這個機會,試著用盡量簡單的語 言描述下當年中印兩個新生不久的國家政權間戰場內外發生的一切。為了使敘述顯得客觀專業些,我姑且以“中印邊境戰爭”來稱呼這場典型的早期現代局部戰爭。

   當前中印爭議領土主要包括三段,其中西段的阿克賽欽地區爭議麵積約3萬平方公裏,中段和東段約9萬平方公裏。談中印邊境糾紛的起源,不得不從西藏的曆史談 起。中國最早對西藏實施有效統治可以追溯到元朝,清朝建立後對西藏的統治不斷加強。清末,由於英國人的挑唆、清朝勢力的衰落和其它各方麵矛盾,清藏關係不 斷惡化。辛亥革命後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控製進一步減弱,於是1913年初,十三世達賴喇嘛從印度返回拉薩後不久即宣布西藏獨立。1913年秋至1914年 夏,中華民國政府、英屬印度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三方在印度北部城市西姆拉進行了一係列談判。最終在中方代表退出的情況下,英藏雙方簽署了《西姆拉條約》 (Simla Accord)。英方以支持西藏獨立等條件,換取藏方承認了英方代表麥克馬洪提出的所謂劃分內藏與外藏的“麥克馬洪線”,將藏印邊境線向北移動了約一百公 裏,使9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劃歸英屬印度,這也就形成了後來中印邊境問題中的東段(即藏南地區或印度所稱的阿魯納恰爾邦)紛爭的起源。

    1947年印度獨立後,出於對自身實力的盲目自信,本著建立南亞次大陸霸權的目標,全麵繼承了英印殖民時期的各項戰略和包括麥克馬洪線在內的政治遺產,同 時繼續不斷尋求對西藏地區的滲透和控製。而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內戰高潮,朝鮮戰爭緊隨其後,完全無暇西顧。到1960年,印度軍隊已經完全控製了東段麥克 馬洪線以南的地區。而在西段主要涉及新疆、西藏與克什米爾交界處的阿克賽欽地區,盡管英印殖民時期便早已單方麵繪製了“約翰遜線”,然而由於這一地區大部 分是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印度方麵在早期並沒有真正染指這一地區。

    雖然“麥克馬洪線”的大名我們從學生時代起便早已如雷貫耳,可事實上這條鮮為人知的“約翰遜線”和爭議麵積遠小於東段的阿克賽欽無人區才是62年那場中印 邊境戰爭的真正導火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1957年,中國建成了穿越阿克賽欽地區連接新疆與西藏的重要戰略通道“新藏公路”。公路建成不久,印度 就於1958年根據“約翰遜線”向中國方麵提出了阿克賽欽地區的領土要求,從而正式引出了雙方的西段領土爭端問題。

    1959年西藏叛亂失敗後,大批西藏貴族隨達賴喇嘛出逃印度。印度借提供庇護之機,進一步加緊了中印邊境地區的滲透和推進。在東段開始跨過麥克馬洪線進行 滲透,而在西段也開始跨過雙方實際控製線步步推進。在此背景下,1959年下半年雙方在東線和西線分別爆發了“朗久事件”和“空喀山事件”兩次小規模邊境 衝突。此時曆經多年戰火洗禮的中國軍隊還沒有被短暫的和平消磨掉銳氣,結果是印軍的兩次滲透都毫無懸念地以吃虧撤退收場。

    當時的尼赫魯和其領導下的印度,作為不結盟運動的發起者之一,同時還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在國際社會,尤其是中國所極力發展關係的第三世界國家 中的影響力是十分巨大的。國內麵臨三年困難時期、國際上與蘇聯關係不斷惡化、與美國關係毫無改善、處於空前孤立狀況下的中國是極其不願與印度這個為數不多 的“朋友”再發生衝突的。也因此,中國當時在處理與印度的邊境糾紛時,其實是采取了妥協態度的。在東段,雖然並未正式承認,卻事實上默認了印度方麵對麥克 馬洪線以南地區的控製;而西段盡管完全由中方實際控製,也願意承認爭議的存在並以此進行談判。原則上,中國是希望以放棄東線來換取戰略上更重要且一直由中 方實際控製的西線,因為雖然東線有個六世達賴喇嘛的出生地達旺,人口稠密,但對中國的實際戰略地位畢竟比不了西線,在東線的努力更多是出於藏民宗教考慮而 做的一種姿態並作為與印度交換的籌碼。即使在西線,中方也做好了必要時在確保新藏公路的前提下進行適當讓步的準備。換句話說,當時中國幾近是抱著求和的心 態來談的,就算是“不平等條約”,咱也得像模像樣地來談一談,簽個約吧?

    不知是錯判了自身實力和國際支持還是對中國領導層的認識過於淺薄,印度方麵斷然拒絕進行談判,代之以單純要求中國在各個方向無條件後撤到滿足印度要求的地 方。與此同時,印軍繼續推行“前進戰略”(Forward Policy),東線對麥克馬洪線以北地區繼續推進,西線則化整為零向中方控製區內不間斷地增設據點進行滲透。印軍在這一時期普遍采用越過中方據點設立據 點,通過在後方不斷騷擾和製造摩擦,利用中方息事寧人的態度迫使中方不斷後退。對此,我隻能說,靠搞政治手腕起家的印度政客們在中國那一代無數艱難險阻中 摸爬滾打數十載成長起來的領導者們麵前,實在的不是一個級別的較量。

    到1962年時,雙方在爭議地區、尤其是西線地區的據點和哨所已經星羅棋布、犬牙交錯。62年10月,出於對自身實力的絕對自信,印度國防部長提出了“裏窩那計劃”(Operation Leghorn)。這個計劃簡單來說,就是在東西兩線共集中約22000人的精銳部隊發動大規模入侵,東段越過麥克馬洪線推進至北方5-10公裏外的塔格拉山脊,西段占領阿克賽欽全部爭議地區。這種目標和狂妄態度顯然是中方完全無法接受的。

    戰前,至少有一點印度人是猜對了的,就是衝突地區並沒有大規模的中國軍隊部署,畢竟對當時的中國來說,相比東南沿海和東北邊境,中印邊境地區顯然不是中國的戰略重點。

    遺憾的是,有更多印度人沒有想對的。此時的印軍與中國軍隊相比,不僅在技戰術水平、部隊士氣、作風傳統、指揮藝術等方麵無法望其項背,即便在武器裝備上, 也早已相差懸殊。當印度最精銳的部隊還在普遍使用著英美二戰淘汰下來的老式步槍、衝鋒槍、半自動步槍和水冷式機槍時,中國軍隊早已普及了向蘇軍裝備靠攏的 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自動步槍與56式班用機槍結合的步兵班配置。

    更重要的是,雙方戰前準備和目的完全不同。對軍事一竅不通的印度高層盲目自信地認為不會遇到中方有組織的強力反抗,從心態上就沒有進行一場硬仗惡仗的準 備,而隻是想著以龐大軍力閱兵般地將中國軍隊逐退。而中國方麵,有鑒於印度軍隊奉行“前進戰略”以來的不斷挑釁和步步進逼,同時談判的大門又被關緊,初步 判斷印度對西藏地區有著無盡的野心,因此已定下了對印度進行有限打擊的決心。

    此處延伸一下外圍國際形勢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62年時的中國,經曆了三年困難時期和大躍進的失敗,處於內外交困的關頭。值此時機,台灣方麵開始擬定反攻 大陸的“國光計劃”。不過根據1954年台美簽署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與台灣關係法》的前身),雖然美國對台灣的安全予以保證,卻僅局限於台灣與澎 湖,同時這一條約使事實上台灣對於大陸采取的任何軍事行動都需獲得美國的同意。美國對於台灣國民黨政權的支持,目的隻是為了牽製中國大陸方麵的力量以遏製 共產主義陣營在亞太地區的擴張勢頭,而並不希望真的被再次卷入到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戰爭中來,尤其是此時美蘇雙方圍繞古巴的較量正日益升溫。因此,62年6 月,美國明確表示出了不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的行動,同時開始對國民黨軍隊的行動施加諸多限製。盡管台灣方麵並未因此就徹底放棄反攻大陸的計劃,中國政府還 是得以在62年下半年將東南沿海的部分注意力轉移到西南方向。根據印方資料,戰前幾個月裏,大批中方物資由印度加爾各答港上岸後運往西藏。

    這裏又引出此時期發生的另一影響更加重大的國際事件,那就是曆時數個月並在62年10月達到高潮的古巴導彈危機。危機期間美蘇艦隊一度在海上近距離對峙, 雙方劍拔弩張,核大戰一觸即發。在中印邊境對峙過程中,無論美國還是蘇聯,都是支持印度方麵的。而由於古巴導彈危機的爆發,美蘇雙方都不得不將主要注意力 轉移到其它地區。同時,麵對可能爆發的美蘇全麵戰爭,雙方都一度希望拉攏住中國這一重要砝碼,這也使得中印衝突初期印度未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期望中的來自美 蘇各方的強力支援。


    雖然中方更看重西線爭議領土的戰略價值,但考慮到印軍主力集中於東線,而中方行動的主要目標為殲滅印軍有生力量,因此實際戰爭過程中的主要戰鬥過程大都集中於東線。

    1962年10月6日,無比強大的中方軍事情報機構獲得了印軍將於10月10日依“裏窩那計劃”發起進攻的情報,中方決策層迅速做出反擊的決定。目標從一 開始就是十分清晰的,以東線為主戰場,西線為輔,集中兵力,針鋒相對地消滅所有在中國境內的印度軍隊,打擊印度方麵的氣焰,達到既定目標後即撤回攻擊發起 位置。老毛以此還提出了“打一仗獲得30年和平”的口號。10月8日,成都軍區與蘭州軍區的部隊受命開始入藏增援。

    10月10日,印度軍隊按計劃發起進攻。14日,中方再次對印軍大規模軍事入侵進行警告。同日,美軍U2偵察機飛越古巴導彈發射場,而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 則在當天對即將離任的中國駐蘇大使表示蘇聯將在中印衝突中完全站在中國一方。10月18日,中方作戰行動計劃得到最終批準,定於20日發起進攻。

    實際戰鬥過程是簡單而迅速的,在這裏也簡單敘述下。先說東線。10月20日,中國軍隊集中約1萬人繞過印軍防線正麵用早已無比嫻熟的方式從兩翼發起突擊, 直插印軍後方。配置分散的印軍對此毫無像樣的準備,一擊即潰。22日中國軍隊跨過麥克馬洪線,25日進占藏南重鎮達旺(即前麵提到的六世達賴喇嘛出生 地),殲滅印軍1900餘人,俘獲準將旅長。此後,除少量部隊向南做有限推進,東線戰事基本結束。在西線,中國軍隊同樣於20日發起進攻,作為輔助方向, 這一地區的作戰形式主要為對印軍據點的逐個拔除攻堅。至28日西線戰事結束,共拔除印軍據點37個。至此,戰爭第一階段結束。中方早於攻擊發起後的24日 即向印方提出停止衝突、重開談判以和平解決邊界問題,遭到印方拒絕,印度開始向衝突區域大規模增兵。同日,美國開始對古巴實施封鎖。25日,蘇聯《真理 報》發表社論譴責印度、支持中國。
 
    由於印度拒絕和談,戰爭於11月14日伴隨著印軍的反攻進入第二階段。第二階段戰事仍然以東段為主,印軍延公路發起反擊不久,中國軍隊就兵分數路對沿公路 布陣的印軍多處同時展開攻擊,印軍再次毫無懸念地兵敗如山倒,解放軍追擊至21日停止前進,宣告第二階段戰事結束。18日上午,印軍在西線對中國新疆邊防 部隊發起攻擊。經中國軍隊迂回反擊,20日攻占該地區印軍全部6個據點結束戰鬥。

    戰場之外,由於古巴導彈危機對峙期間蘇聯未能最終收獲中國方麵的全麵支持。出於對中國的不滿,蘇聯開始漸漸轉而支持印度。隨著11月20日美國宣布取消對 古巴的海上封鎖,導彈危機正式結束,美國也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中印爭端中來。為了爭取第三世界國家中擁有重要影響力的印度倒向自身,美蘇紛紛開始向印度提 供武器裝備等援助。

    11月21日,中國單方麵宣布停火,同時中國軍隊在撤退到1959年11月雙方控製線的基礎上再主動後撤20公裏以脫離接觸。事實上就是在維護西段傳統習 慣線的前提下把東段剛剛奪取的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重新交還印度。多少年來,這一點也一直是海內外引起爭議最多的地方。因為曆史上極少有這種戰場上的勝利者 再未得到失敗者任何承諾的情況下主動放棄勝利果實的例子。不過,在我看來,如果細細分析下當時的各種情況,做出這樣的決定並無錯誤。

    首先,中印邊境衝突給中國在國際上帶來了空前的政治外交壓力,除了各方麵視中國為侵略者的外交譴責外,美、蘇、英等國在戰爭後期更開始為印度提供軍事援助。

    第二,中方戰前製訂的作戰目標,即有力打擊印軍有生力量已基本實現。收複並長期占據藏南地區並不在中方設定的目標之列。

    第三,隨著中蘇關係惡化和東南沿海“反攻大陸”的威脅,同時考慮到青藏高原後勤補給的艱辛(以東段為例,中國方麵人員與物資進入藏南地區需先千裏跋涉進入 交通不便的青藏高原,此後還要通過山巒密布的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的高海拔還極大限製了中國方麵對於空軍的使用),為幾十公裏的縱深而與印方在這一地區 進行長時期高成本的大規模軍事對峙或持續衝突是十分不明智的。而如果要確保邊境地區的長期穩定,有必要對印度做出適度讓步。因此中國方麵選擇了在確保戰略 地位重要的西線的基礎上主動放棄東線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結合此次戰爭給予印度的有力打擊,使印度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放棄進一步挑起邊界衝突的打算。

    綜合此後幾十年的曆史來看,當初期望的目標基本都順利實現了。雖然雙方始終未能就邊界問題達成一致,卻也至今未再有類似規模的衝突發生,中國也得以將主要 戰略資源和精力投入到其它方向上。然而,作為相鄰的兩個有諸多相近情況的大國,盡管近些年中印在各種國際和區域舞台上的合作機會越來越多,雙方互為競爭關 係的主軸卻始終貫穿其中。現階段,雖然印度在人口規模上算是追平了中國,可在基礎設施建設、人民受教育水平以及文化傳統給社會帶來的能量加成等方麵仍非中 國對手,雖然近年來西方屢屢將印度與中國相提並論,不過在我看來,雙方間的較量還沒有到同一個級別的水平。當然,50多年前印度在那場戰爭中得到的教訓也 時刻提醒著我們,永遠不要盲目輕視你的任何一個對手,驕者必敗這一道理亙古不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李操星 回複 悄悄話 “由於古巴導彈危機對峙期間蘇聯未能最終收獲中國方麵的全麵支持”很想知道蘇聯想獲得中方什麽支持中方為什麽沒給?

寫的很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