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鄉!

老頑童。愛好文學,曆史,地理,經濟,哲理,時事,回憶,笑話,唱歌,電影,種菜,養雞,遊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個人資料
老生常談1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悲愴:方誌敏與紅十軍團, 粟裕逃過一劫

(2013-12-06 07:54:45) 下一個
悲愴:方誌敏與紅十軍團

 
    紅軍主力突圍兩征後,中央蘇區周圍最大的部隊,便是紅十軍團。

    1934年10月,作為北上抗日先遣隊的尋淮洲紅七軍團到達贛東北根據地,與方誌敏的紅十軍匯合。11月上旬,中革軍委發來命令,紅七軍團與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團,方誌敏任軍政委員會主席,劉疇西任軍團長。轄三個師,原七軍團部隊編為十九師,原紅十軍部隊編為二十、二十一師,全軍團共一萬餘人。

    這支相當可觀的力量,從1934年 11月中旬到 1935年1月底,僅僅存在了兩個多月。朱德後來心痛地概括成八個字:不編不散,一編就散。

    軍團編成後,首戰譚家橋。

    當時的考慮是,其他敵軍距離尚遠,唯尾隨之敵補充第一旅顯得孤立突出。敵人共三個團,裝備比較好。紅十軍團是三個師,兵力和敵人差不多,但地形卻十分有利。烏泥關至譚家橋兩側皆是山地及森林,地形險要,利於隱蔽埋伏。當時紅軍的彈藥等物資極感缺乏,消滅補充第一旅,不但能獲得人員和物資的補充,且能打掉追敵的氣焰。

    軍團長劉疇西決定在這裏打一仗大家都無異議。

    應該說這是一場立意積極的戰鬥,但是,補充第一旅1933年冬由保定編練處的三個補充團改編,旅長王耀武山東泰安人,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是一員悍將。該旅裝備好,幹部多是軍校畢業生,訓練有素;士兵以北方人為多,戰鬥力相當強。

    劉疇西沒有把王耀武放在眼裏。他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時,王耀武還是上海馬玉山糖果公司站櫃台賣餅幹的小夥計。劉疇西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曆頗富傳奇色彩,參加過五四運動,擔任過孫中山的警衛,第一次東征在棉湖戰鬥中失去左臂,照樣參加了南昌起義,隨後去蘇聯,進了莫斯科伏龍芝軍事學院。

    黃埔一期的資格,加上伏龍芝軍事學院的學曆,這一切使他充滿了一種不可抑製的自信。擔任紅十軍團長兼二十師師長後,想立刻打一仗扭轉局麵,是他的迫切要求。

    但他小看了對手。

    劉疇西不知道,當年他隨南昌起義部隊南下時,參加堵截的,就有第一軍補充團的少校營長王耀武。劉疇西擔任紅二十一軍軍長參加第四次反“圍剿 時,率部堅守蘇區戰略要地宜黃24天未被紅軍攻破、被蔣介石稱為“奇跡”的,也是王耀武。帶兵與作戰,是王耀武兩大擅長。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軍,即後來整編第七十四師,就是王耀武一手帶出來的部隊。

    劉疇西對王耀武的補充旅基本情況掌握不清楚,王耀武對劉疇西的紅十軍團卻一點不糊塗。他對手下的三個團長說:“共軍第十軍團政治委員會的主席是方誌敏;軍團長是劉疇西,副軍團長是尋淮洲。該軍團轄三個師 十九師師長由尋淮洲兼,二十師師長王如癡,二十一師師長胡天陶。軍團長和師長的意誌很堅強,作戰經驗豐富,尤以尋淮洲的作戰指揮能力為最強。王耀武隻講錯了兩處;方誌敏任主席的是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不是“政治委員會;二十師師長由劉疇西兼,不是王如癡。對黃埔前輩學長劉疇西,王耀武的評價不是太高,相反卻對沒有進過軍校、紅軍中土生土長的將領尋準洲做出很高評價。

    譚家橋伏擊戰是紅十軍團第一仗,關係軍團能否在皖南立足之勝敗存亡。劉疇西以二十、二十一師在伏擊地域右側擔任正麵攻擊,置十九師於左側,待正麵打響後,截敵歸路。

    十九師未放在主攻位置上。原紅七軍團軍團長、現十九師師長尋淮洲和軍團參謀長粟裕均執異議。認為十九師野戰經驗豐富,戰鬥作風頑強,而二十、二十一師組建才一年多,缺乏野戰經驗擔任主攻存在問題。

    劉疇西卻很自信。二十師、二十一師都是他的老部隊,他認為戰鬥力強於十九師。他堅持原來的部署。

    12月14日,補充旅出發,以第二團為前衛,其餘按直屬部隊,第三團、第一團的秩序,經烏泥關、譚家橋向太平追擊前進。

    紅十軍團隱蔽得非常好。王耀武的前衛第二團經過烏泥關、譚家橋時,路旁百姓有的在砍柴,有的種地,有的在公路上行走,如平常一樣。前衛團長周誌道以為沒有可疑情況,也未派部隊嚴密搜索,部隊浩浩蕩蕩繼續前進。機會很好,但開火卻提前了。敵人團指揮部還未進入伏擊地域,二十師、二十一師部分幹部戰土過分緊張,提前開火。敵人立即警覺,馬上開始搶占路邊高地,整個伏擊戰鬥被迫提前。否則待敵團指揮部進入伏擊範圍後,首先打掉指揮機關,那麽整個戰局就會大不一樣了。

    野戰經驗不足,特別是打硬仗經驗和思想準備皆不足的二十師、二十一師連續向敵前衛團發起猛衝,企圖一舉將敵人壓垮。攻勢很猛,幾次開展肉搏;敵前衛團團長周誌道被打傷。但兩個師動作不一致,連衝4次也攻不下來。未放在主攻位置的十九師在山峽裏一時又出不來,局勢很快由伏擊的主動變成被敵反擊的被動。

    王耀武親到第一線督戰,令各部集中迫擊炮、機關槍的火力,向衝過來的紅軍猛烈射擊,戰鬥極為激烈。他回憶說:“據第二團團長周誌道報稱,在敵人第四次衝鋒中,發現紅軍有十幾個人冒著炮火的危險去搶救一個人,抬著向後方走去,看樣子,被抬走的這個人可能是紅軍的高級軍官。”

    被搶救下來的,是在猛烈的衝擊中身負重傷的尋淮洲。

    人們都以為25歲當軍團長的林彪是 1933年出任紅七軍團軍團長時,還不滿22周歲。尋淮洲是湖南瀏陽的青年學生,參加秋收起義上井岡山後,與陳伯鈞、王良同為紅四軍三十一團三個有名的青年知識分子連長。三人當中陳伯鈞、王良都是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生,算黃埔六期,唯有尋淮洲沒有進過軍校。但他一直是紅四軍戰將、黃埔四期生伍中豪的下級。從這位與林彪齊名的紅軍將領身上,尋準洲學到了很多東西,進步極快。他19歲當師長,20歲當軍長。粟裕後來成為人民解放軍中極有造詣的一員戰將,當時尚年長尋淮洲5歲。

    尋淮洲曾經5次負傷,譚家橋成為最後一次,因傷過重,在轉移途中犧牲。

    險遭殲滅的王耀武在譚家橋戰鬥中反敗為勝,所獲甚豐。他派出一個步兵連尋找尋淮洲的遺體,捉到一個參加埋葬的人,便由此人帶路到茂林,把尋淮洲遺體挖出來照相,以作為尋淮洲確實被打死的證據。他們發現遺體尚完好,但上身無衣,由此認識到紅軍處境已極度困難。王耀武判斷說“共軍官兵所穿的衣服破爛不堪,難以護體,因被服奇缺,在掩埋其陣亡的官兵時,順手將死者的衣服脫下,以供活人穿用。”回閩浙贛邊,譚家橋戰鬥前自信的劉疇西,又變得優柔寡斷。到達閩浙贛蘇區邊緣時,敵情已十分緊急。粟裕堅決要求部隊不能停留,連夜行動突破敵人封鎖線;但劉疇西覺得部隊剛剛到齊,人員十分疲勞;當晚不能再走。方誌敏擔心劉疇西猶豫遲疑,叫粟裕率先頭部隊失走,他留下來等劉疇西一起行動。

    一留便成永訣。

    粟裕率少數先頭部隊行動堅決,當晚就衝過了敵人的封鎖線。劉疇西率領的軍團主力卻行動拖遝猶豫,前麵一打槍便改換前進方向。轉來轉去,耽誤了幾天時間;在懷玉山陷入趕上來的國民黨軍14個團的包圍。方誌敏本可跟著粟裕突圍,就為了等劉疇西,最後二人雙雙被俘;並肩走向了刑場。

    浙贛邊界的懷玉山成為紅十軍團最後的戰場。天寒地凍,缺衣少食,紅軍戰士拿槍向敵人射擊,但凍僵的手扣不動扳機;掙紮著向圍上采的敵人投彈,又投不了多遠;王耀武發現他所俘虜的紅軍人員都麵黃肌瘦,手腳凍裂,因喝不到水,嘴上起泡的很多,很多人數日不得飲食,凍餓交加,躺在地上動彈不了。

    紅十軍團終遭失敗。1935年1月底,軍團主要指揮者方誌敏、劉疇西在程家灣被俘。

    國民黨隨即將他們解往南昌,沿途召開“慶祝大會”。到達南昌後,又在市內豫章公園召開“慶祝生擒方誌敏大會”,美聯社一名記者報道了當時的情景:
    豫章公園周圍都排列著警察隊伍,街上架著機槍……戴著腳鐐手銬而站立在鐵甲車上的方誌敏,其態度之激昂,使觀眾表示無限敬仰,周圍是大隊兵馬戒備著。觀眾看見方誌敏後,誰也不發一言,大家默默無聲,即使蔣介石參謀部的官兵對此氣魄昂然之囚犯,也表示無限敬佩及同情……

    方誌敏、劉疇西被俘後,蔣介石密令國民黨駐贛綏靖公署主任顧祝同,盡力勸說方、劉“歸誠”,特別是針對黃埔一期畢業、第一次東征在棉湖之役任教導一團第三連黨代表的劉疇西。那是奠定國民黨黨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仗。蔣介石一直記得當時奮不顧身.因傷被鋸掉左臂的劉疇西。無當年棉湖的勝利,便無後來的蔣介石。他命顧祝同對劉疇西要特別關照;一定要設法爭取過來。

    顧祝同是軍校戰術教官,管理部代主任,在黃埔既是劉疇西的教官,又是他的上司。但顧祝同怕自己一個人說不動,又借蔣介石任黃埔同學會會長時,劉疇西擔任過總務科長,以此為由聯絡來更多的黃埔同學做工作。於是從懷玉山到上饒,從上饒到南昌,押解方誌敏、劉疇西二人的路上,勸降之人絡繹不絕。僅顧祝同本人就親自作了三次。


    對蔣介石、顧祝同的勸說和紛紛前來的黃埔同學,劉疇西絲毫不為所
動。方誌敏在《可愛的中國》中,用“田壽”這個名字,記述了劉疇西在獄中的不屈鬥爭。

    1935年8月 6日清晨;方誌敏、劉疇西被秘密殺害於南昌。

    王耀武在譚家橋戰鬥中打死了紅軍十九帥師長尋淮洲,失去了與這個暗中歎服的紅軍將領見麵的機會,但在懷玉山卻捕獲了二十一師師長胡天桃。

    王耀武立刻利用這個機會,但第一次見麵就讓他呆住了。他回憶說“這位師長的上身穿著三件補了許多補了的單衣,下身穿兩條破爛不堪的褲子,腳上穿著兩隻不同色的草鞋,背著一個很舊的幹糧袋,袋裏裝著一個破洋磁碗,除此之外,別無他物,與戰士沒有什麽區別。” 胡天桃後來被押解到王耀武的上司俞濟時那裏,也無多餘的話。俞濟時說:你是紅軍的高級人員,不會不知道紅十軍團的情況。胡答:我不知道,你把我槍斃了吧。

    後來,不願投降的胡天桃被槍殺。

    紅十軍團三個師一萬餘人,最後衝出包圍圈到達閩浙贛蘇區的,隻有粟裕率領的一個無炮彈的迫擊炮連、一個無槍彈的機關槍連和二十一師第五連,以及一些輕傷病員及軍團機關工作人員,共400餘人。

    1948年9月 16日,華東野戰軍發起濟南戰役,重兵合圍濟南城。

    指揮15個縱隊共32萬大軍發起濟南戰役的,是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兼代政委、當年從懷玉山衝出去的紅十軍團參謀長粟裕。

    率14個旅共10萬守軍防守濟南城的,是國民黨山東省主席兼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當年追擊紅十軍團的補充第一旅旅長王耀武。

     9月24日,濟南全城解放。王耀武化裝出逃,在壽光縣被民兵查獲。

    (《環球視野》摘自2009年9月《往事與舊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