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從台灣人變成上海人的蒲慕明。
台灣人蒲慕明在1999年去上海當神經生物所的所長,開始是Part time, 後來是全職。在2017年他學習楊振寧,幹脆放棄了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
蒲大人在1948年出生在南京,1949年在繈褓中被家人抱去了台灣,但是他無疑擁有一顆中國心。
蒲慕明的至少是二婚的北大校友妻子丹揚長期在伯克利,丹揚在哥大從蒲的實驗室拿到的博士學位。可能不是在學生時代談的戀愛,不然蒲會丟工作的,但是也難說,因為蒲在美國頻繁換大學。
蒲與前妻至少有兩個在美國的女兒,他吹牛說倆女兒比他出名得多,沒有資料顯示他與學生妻丹揚有孩子。
丹揚和蒲在加州與上海相隔了一個寬廣的太平洋,他們這樣做夫妻十幾年,甚至二十年。丹揚教授是做睡眠研究的,可能是因為經常失眠?如果還有感情的話。
現在丹揚海歸,但不是去上海,而是去與夫君相距也很遙遠的深圳。丹揚受顏寧領導,顏寧是無夫也無子的單身貴族,但是她偏好雇用陳宙峰研究瘙癢和丹揚研究睡眠。顏寧顯然心情也不好,瘙癢會導致疼痛,從而嚴重影響睡覺,她或許急於需要專家們解決這些問題。
從伯克利教授變成深圳SMART研究員的丹揚。
錢鍾書因為自家貓跑到林徽因家而寫小說暗諷林之風流,小說裏麵的客廳裏盡是徐誌摩、金嶽霖和可憐的梁思成。
現代的中國文人們注意了,你們應該有更多體裁去寫盡中國生物科學界的男女。與林梁相似,他們都是留學過美國的半個洋人。
現在饒伯伯說蒲大人批的億萬經費,是為了讓實質分居的妻子研究睡眠。饒大嘴力批老蒲因為老婆而在大科學與小科學之間轉換,通俗點說,饒伯伯是研究果蠅同性戀打架的“科學家”。
我還是想說,那些改變人類科學方向的重大發現,幾乎都是很小的組的科學家做出的,人類基因組計劃隻產生基礎圖譜。
同濟美國牛人:“顏小姐會做人吧?招一個smarter,來一筆grant[呲牙]”
台灣導演李安拍過《飲食男女》,中國科學界怎麽盡是些非飲食男女們在領軍?
美國傑出的真洋人科學家都是些飲食男女,習慣於老婆或老公的日夜陪伴以及家裏或餐廳裏的熟悉飯菜。他們從來不談什麽為科學獻身,卻自得其樂地做出震驚世界的發現。
這些中國“科學家“到底是怎麽那?如果科學家的人生都這樣,我勸所有中國的年輕人都不要做什麽科學。
中國科學界可以說是病的不輕,他們是成億地浪費著納稅人的錢,中國管研究經費的官員太容易被海歸人士忽悠了,尤其是從美國海歸的。
我是喜歡研究科學與教育史的人,當然深知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但是也呼籲科學研究必須以理解疾病機製為核心,特別是在資源不豐富的時候。
不然類似新冠大流行再次發生時,中國仍然做不好需要對免疫係統精細理解的疫苗,到時候遠不是睡不著覺或者同性戀暴亂的問題,而是活生生的國民成百萬死亡的現實。
弗羅伊德去世得太早了,他如果晚百年出生,在中國可以依靠釋夢或研究睡眠都能拿幾十億人民幣的研究基金。當然前提條件是,他的免疫力需要足夠強大,可以讓他抵抗新冠病毒的攻擊。
從饒大嘴裏吐出的數字都是50-60億,這幫家夥怎麽這麽有錢?真是國富好揮霍,民窮無人管。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