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總統選舉的階級問題(下) Zt

(2012-11-16 21:47:24) 下一個
美國總統選舉的階級問題(下)

·周世  2012/11/12
由於共和、民主兩黨政策爭相圖利財閥,選舉已非兩害相權取其輕,而是將徒具形式的政治參與當成金權政治的遮羞布。


政見=選舉語言
歐巴馬在2008年的總統選舉即承諾每年調整基本工資。由每小時7.25美元持續調整至2011年 的9.5美元。承諾也是行銷手法。歐巴馬任內完全擱置基本工資的議題。?

民主、共和黨在經濟政策合作無間從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System)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任命案可見一斑。柏南克(Ben Bernanke)為小布希於2006年1月任命,任期4年。歐巴馬在2009年 的下半年提名柏南克續任聯準會主席。參議院在2010年1月28日以70票讚成,30票反對,通過任命案。?

右翼的柏南克在2010年10月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訪問時表示,有大學學位者不容易失業,低學曆者才會失業。「教育程度差距」為美國貧富不均持續擴大的主因。他代表財閥的立場與馬英九的工資不漲,「是因為廠商錢賺不夠」的真心話相互輝映。? ?

作家與獨立記者英格哈特(Tom Engelhardt)即指出歐巴馬在競選前一年,每周5個工作天即有1天在為2012年的選舉募款。?

無怪歐巴馬任內惟利是圖。一到大選年,政見跳票的歐巴馬再度承諾每年調漲基本工資,巧舌如簧皆為選票。?

克魯曼(Paul Krugman)在2011年11月指出,美國的民主政治已成寡頭政治(oligarchy)。他並呼籲美國社會正視階級權力導致寡頭政治的事實。?

經濟政策造成所得不均

美國主流論述一再宣稱貧富懸殊與經濟、財政、就業政策無關。右翼論述與事實大相徑庭。根據美國商務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人口普查局(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在2012年9月12日公布的資料顯示,在2011年,美國約有4,620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貧窮率約為15%。18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貧窮率約為21.9%。有全職工作的男性平均年度工資從1973年50,622美金跌至2011年48,202美金。?

人口普查局亦指出,第90個百分位數的家戶所得由1967年的85,800美元成長至2010年 138,900美元。第50個百分位數的家戶所得由1967年的40,800美元增加至2010年 49,400美元。第10個百分位數的家戶所得由1967年的9,300美元增加至2010年 11,900美元。換言之,由於通貨膨脹遠高於工資成長幅度,中下所得家戶的實質購買力不增反減。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趨勢日益明顯。?

美國智庫經濟政策研究所(The 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在分析人口普查局的資料後表示∶美國政府的經濟政策才是造成低工資與所得不均的主因。例如政府對金融業去除管製、鼓勵重要產業私有化、打壓工會、鼓勵資本往低工資國家流動、降低勞動標準、推動為富人打造的減稅政策實難辭其咎。?

小布希的減稅法案(Bush tax cuts)即針對美國所得前2%者減稅。該法案原有2010年的落日條款。歐巴馬無視該法案導致聯邦政府預算赤字擴大,財政負擔沈重,將小布希減稅法案延後至2012年底落日。然而是否就此落日還在未定之天。?

經濟政策研究所指出,中、低所得的家戶自1979年迄今即未分享到經濟成長的果實。美國人民(包括具備大學學曆者)的工資遠低於10年前的工資水平。由於工資追不上通貨膨脹,現下美國家庭實質所得較諸經濟大恐慌(the Great Depression)時期,不增反減。?

美國國會的智庫,國會研究服務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在2012年9月12日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自1945年迄今替富人減稅的措施並未促進投資、生產力成長及繁榮。減稅的結果卻造成所得空前不均,財富持續向富人集中。??

報告亦指出在1950年間,美國的最高邊際稅率(marginal tax rate)高於90%。現下的最高邊際稅率為35%。最高資本利得(capital gains)稅率自1950年的 25%降到現今的15%。所得為全國前0.1% 及0.01%的巨富現下所繳的稅越來越少,財富集中程度卻屢創新高。?

2012或1984?

美國社會階級權力的霄壤之別與歐威爾(George Orwell)在《一九八四》(1984)描繪的大洋國(Oceania)專製政府統治下的階級權力結構接近。大洋國的階級分為三層。領導人為老大哥(Big Brother)。第一層是能影響老大哥決策的核心政黨(the Inner Party)成員,人口約為2%。下一層為執行老大哥及核心黨員意誌的外圍政黨(the Outer Party),人口約為13%。第三層為勞動貧窮的下層階級(the Proles),無產者的人口約為85%。大洋國的「真理部」(Ministry of Truth)依政府宣傳需要,改寫已出版的報章雜?、曆史文件、文學著作,存檔收藏,製造「真理」。?

美國社會1%與99%的階級關係亦可與大洋國分庭抗禮。主流論述對歐巴馬勝選欣喜雀躍,對美國貧富差距現象及其成因隻消不聞不聞,完全毋須改寫出版物,顯然比真理部更勝一籌。?

由於共和、民主兩黨政策爭相圖利財閥,選舉已非兩害相權取其輕,而是將徒具形式的政治參與當成金權政治的遮羞布。2012年美國選舉結果再次印證了法農(Frantz Fanon)的灼見,聽其言觀其行時,「膚色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人服務的政權及遭其背叛的人民。」? ?

※延伸閱讀/
·美國總統選舉的階級問題(上)
【2012-11-12 聯合新聞網】

曆史新聞 轉寄 列印 討論 5 ??



相 關 新 聞
·美國總統選舉的階級問題(上)·美國總統選舉的階級問題(下)
·歐巴馬第二任內的中美關係·這次美國大選告訴我們的幾件事
·霸權注定寂寞 歐巴馬仍將追逐硬實...·歐巴馬連任美總統麵臨新考驗



新聞臉譜 (投下你對這則新聞的感覺)
直接看結果




全文網址: 美國總統選舉的階級問題(下) - 美國2012大選 - 封麵故事 - udn全球觀察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423822#ixzz2CSKvuHr2
Power By udn.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