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溯源 第一卷 史前之前 【第二輯 龍之所隱】(二)

(2012-07-23 08:56:29) 下一個

(二)

飛抵上次遭遇“混亂之世”能量團的地域時,安靜得如同熟睡的嬰兒一樣的龍隱,忽地大嚷起來,他說他感覺到了非常嚴重的震蕩,似乎有兩個強大的能量團在搏殺。龍隱喊了半天,見我不理睬他,自覺沒趣地嘟噥道:“這自然界裏,全憑能量說話,有師傅在,哪還輪得到我大呼小叫。”

我心想:你這個分不出輕重的孩子,別說你感應到的是很久以前遺留下來的信息,屬於過期的新聞,就算真地再次遭遇能量團相搏的情況,也要沉著應對,用智慧導引自己也導引對方。像你這樣,在穿越中咋咋呼呼地白白消耗能量,就算你家師傅夠肥夠壯,也經不起這樣的朵頤消費。我要是不及時修理修理你,保不準兒以後,你會給我惹下什麽禍端。

想到這裏,我直言相告:“龍隱,雖然在塵世間行走和在時空間穿越是一樣的,每一思、一念、一言、一行都在不斷地消耗,更需要不斷地汲取能量,但是兩者間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在塵世間行走,除了嚴重敗德的情況,就算消耗了一定的能量,於生命安危也無大礙;在宇宙間穿越,如果消耗了過多的能量,其結果關乎的是整個人類的安危。所以,在穿越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讓心情保持平靜,盡可能地用念力向我傳遞信息,以減少能量的損耗。”

龍隱倒是乖巧,馬上從嘟嘟噥噥改成了意念相傳。他興致勃勃地意念道:“師傅,您真是海闊不怕風勁,天高不怕雲塞。誰說在塵世間行走,就算消耗了一定的能量,於生命安危也無大礙?世間人能量極低,究其全部也不過是一滴水的模樣,少絲毫而差千裏,哪個消耗得起?”

雖然,這小子被突增的能量衝擊得一時間難以平穩,以致脾性有所變異,但他所說的話字句在理,讓我內省幾分。

不等我對龍隱稱道一二,他又興致勃勃地意念道:“師傅,《五福經》中說,修得圓滿之人將被鳳凰接引到齊天國。您無須鳳凰接引就能夠在宇宙間飛行穿越,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您是比經書中說的圓滿之人還要圓滿的人呢?”

哎,真是頭大。自從七歲入五福院以來,我最怕的一件事就是為了《五福經》中的概念而自我辯證,自我博弈。記得十來歲時,師傅每天督促我潛心誦讀《五福經》,並時常出題考我,讓我針對經書中的一些概念闡明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有一次,我實在忍無可忍了,端著一大一小兩個缽去見師傅。師傅問我何意,我舉著缽理直氣壯地說:“經書中的那些概念,今天是這個小缽,明天就變成了這個大缽。這一刻我剛剛裝滿了這個小缽,下一刻捧在手裏的,卻是這個空空如也的大缽。修持呢,隻要由心就好,整天在那些概念上糾結,有什麽意義呢?”

師傅從我的手中接過兩個缽,靜靜地看著我,輕輕地問:如果,小缽始終是空的,你能得到這個大點的缽嗎?沒錯,概念是相對存在的,圓滿也是相對存在的。可是,我們能因此而放棄求索和努力,並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已經超脫了追求圓滿的相嗎?

見我不語,龍隱追問道:“師傅,經書中說‘圓滿者如如’。您不但沒有如如不動,反而帶著我風風火火地穿越時空。是經書有誤,還是您並未圓滿?如果您並未圓滿,怎麽會有這麽大的能量?如果您已經圓滿了,為什麽還有個人喜好?為什麽還有悲歡?在這茫茫的宇宙中,誰是最大的權威?誰來評判是否圓滿?”

龍隱這一連串的問題,有曾經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也有至今讓我如鯁在喉的。世人常言“德師出醒徒”,現在看來,德徒也是可以逼出醒師的。我且細細考慮一番,力求開解自己的同時,也開解龍隱。

“龍隱,你提的這些問題,為師也沒有全解,我就試著解答一下。如果你有不同意見,不妨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我說,“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個事實:世間沒有任何事物能絕對的恒久不變。經文中提到的‘如如’,自然也是相對的,是相對於世間的種種狀況而言的,並且,我們要明白‘如如’有時間的如如,空間的如如,精神的如如,操守的如如。經文中所說的如如,是說斷了分別心,消除了彼此念,容融無量,故而無風,故而如如。簡而言之,是追求‘五福’的如如,是修持的如如,是一成不變的五福性,並不是了無生氣、毫無生機、死寂般的如如。如果,五福法教人修持的結果是歸於死寂,它的存在就違背了自然,我們按照違背自然的‘法’來修持,其結果定然是毀滅。如果,五福們修持的結果是沒有了喜惡,沒有了悲歡,那肯定是不以個人的喜惡而行止,不以個人的喜惡而強加於他人,不以個人的喜惡而悲歡,不以個人的喜惡而引他人悲歡。並且,逐漸將自性歸於五福性,與五福性一致,絕不是像木頭一樣毫無感知,對世事麻木不仁。如果真地麻木不仁了,還怎麽引渡世人?又把世人引向何方?”

見龍隱若有所思,我繼續說:“至於‘在這茫茫的宇宙中,誰是最大的權威?誰來評判是否圓滿?’的問題,非常簡單,答案是自然。也隻有自然才能夠具有如此相對絕對的‘如如’,它囊括了時間、空間、自性等等各個方麵的如如,也就是最高境界的如如。自然的如如,可以說是類似俗常人所理解的如如,但事實上,它也不是絕對的如如。因為,它也是以自性為準繩,並因此衡量、評判、獎懲眾生眾物。所以,我覺得,在學習經書的內容時,要盡可能地放低自己,讓自己站在有血有肉的人的立場上,再去除自性中的瑕疵,去除自身的狹隘,讓自己融性自然,化身自然。切不可兀自拔高,更不可把自己當作自然的化身。那樣的話,不但偏離了五福法的教誨,更偏離了人的自性。如果讓一個不是人的人成為世人的領袖,那才是世間最大的悲劇。”

聽了我的話,龍隱忽地虛弱,隨即昏昏欲睡,毫無思辨的能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