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超長篇,一目十行者進)『經濟論壇』 [理論研討]經濟學說演化概覽(轉載)

(2012-09-16 21:53:10) 下一個

?『經濟論壇』 [理論研討]經濟學說演化概覽(轉載)

作者:yuweiyuwei  發表日期:2004-12-26 19:15:00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47397.shtml



以上是在非常抽象的層次上,運用供求均衡模式分析了經濟思想的演化。下麵通過回顧經濟思想自16世紀以來的發展,說明供求模式在分析經濟思想演化時的有效性。
?今天由於難以得到直接反映曆史上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和需求落點的資料,隻能從那些留傳至今的經濟學論著所解決的課題來間接推斷當時當地公眾和政府的需求。可以說,凡是迎合了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並成為需求落點的論著,往往受到公眾和政府的關注。關注的標誌可以是印數、重版次數、發表的場合。印數越多、重版次數越多,意味著受到的注意越大。能夠在國會發表或在重要的傳播媒體上發表,就意味著比在一般場合發表要受到更多的注意。凡是沒有迎合公眾和政府需求指向的論著,往往發表後不會被公眾和政府所注意。當然這並不是說它也不會引起專業學術團體的關注,也不意味著它永遠不會引起公眾和政府的關注。
? 由上述方法,可以根據不同時期公眾和政府所關注的論著(它們可能是剛剛發表的,也可
能是以前發表的)所解決的課題,來推斷當時當地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和需求落點。
?受資料限製無法徹底搞清曆史上的經濟論著受到公眾和政府關注的詳情。隻能推測,像托馬斯·孟、威廉·配第、洛克、休謨,以魁奈為代表的重農主義者,富蘭克林、亞當·斯密、李嘉圖、馬爾薩斯、西斯蒙第、大小穆勒、薩伊、巴師夏、李斯特,以門格爾為代表的奧地利學派,傑文斯、瓦爾拉斯、馬歇爾、威克塞爾、凱恩斯、弗裏德曼等人,他們的論著是或遲或早受到了公眾和政府的注意的,因此能反映當時當地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和需求落點。

第一節 富國裕民:16世紀至19世?紀初經濟學的主題
一、富國裕民的需求指向
?由一些經濟學家的主要論著,可作如下推測:從16世紀到19世紀初,英法兩國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主要是如何富國裕民,如何實現經濟發展。在理論上 ,他們要求說明財富的性質和原因;在政策上,他們要求得到能增加國民財富的對策。圍繞著富國裕民這一主課題,
形成了若幹派生的子課題,如怎樣增加王室和政府收入的財政問題、貨幣問題、對外貿易問
題等等。
?公眾和政府的這種富國裕民的需求指向,與那三個世紀中英法兩國的社會經濟政治狀況、
價值觀念和知識背景密切關聯。從經濟上看,在那三個世紀的大多數時間裏,英法兩國都尚
未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對於英國來說,起先是荷蘭,後來是法國,一直是他趕超
的對象和競爭的對手。對於法國來講也同樣如此。在這種國力相對落後的情況下,很容易(但遠遠不是肯定的)形成追求富國裕民的價值觀念。從政治上看,英法兩國都已擺脫中世紀的封建狀態,建立了統一的民族國家。追求國家的富強以及王室或政府財政收入的豐盛,成為統治者關注的首選問題。
二、發展論而非價值論、分配論
? 與這一階段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相適應,經濟學的主要內容實在是發展論而非價值論、
分配論。英法兩國的重商主義(包括早期重商主義和晚期重商主義),英國從配第到斯密的早
期古典主義,法國從布阿吉爾貝爾到重農主義再到西斯蒙第(指發表《政治經濟學新原理》以前)和薩伊,他們要解決的課題是一致的,即如何富國裕民,發展本國經濟。區別在於對財富性質的不同看法上,在於對致富原因的不同看法上,在於如何致富的不同方法上。隻有緊緊抓住富國裕民、發展經濟這一主線,才能全麵準確地理解他們的論著,才能把握這些論著的曆史意義。
? 在這一階段裏,價值論、分配論並非經濟學家們考慮的主要問題,不過是他們在考慮發展問題、富國裕民問題時的副產品。把價值論、分配論當作這一階段經濟學家尤其是早期古
典經濟學家的主要論題,其實是19世紀的經濟學家對他們的理解和解釋。而這種理解和解釋
受到19世紀公眾和政府需求指向的強烈影響。在這種需求指向的影響下,19世紀的經濟學家更注重更強調第一階段的經濟學論著中的價值論、分配論內容,以至於直到今天,大多數經濟學說史論著仍然是以價值論、分配論為主線來敘述從16世紀開始的經濟思想的發展,而嚴重忽略了這些早期的經濟思想中富國裕民發展這一主線。
? 如果要盡量避免對前人論著的主要內容的理解上的偏差,可以采用內容定量分析方法來分析前人論著的主要內容,即根據不同內容在論著中所占篇幅的絕對量和相對量(對於書來說
可按頁數計算)來確定一部論著的主要內容。 該方法的假設前提是:作者總是在他自認為最重要的內容上花費最多的筆墨。當然這一前提未必完全無誤,但在沒有更好的定量方法來判定作品的主要內容之前,它顯然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 由於篇幅所限,不可能對每位經濟學家的論著都嚴格采用內容定量分析法來判定其主要內容。但任何一位大體上閱覽過英法兩國從16世紀到19世紀初的主要經濟學論著的人,隻要他不再過分偏重價值論、分配論,則總會發現發展論是這一階段經濟學的主題。以威廉·配第為例,遍讀他的五本主要經濟學論著——《賦稅論》、《獻給英明人士》、《政治算術》、《愛爾蘭的政治解剖》、《貨幣略論》——就可以看出,他所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改革稅製、如何發展英國的經濟、如何改變殖民地的落後麵貌、如何正確看待貨幣。而價值論、分配論隻是他考慮上述問題時的副產品。再比如說法國的布阿吉爾貝爾、魁奈,他們的論著中可以算作價值論、分配論的內容比重很小,而可算作發展論的內容則觸目皆是。隻有杜爾閱,才在他的《關於財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一書中,較多地談到分配問題,但沒有涉及價值論。
? 作為英國古典經濟學體係的構造者——亞當·斯密,其經濟學論著的名稱便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可見,“斯密所關心的首先是經濟增長。對經濟增長的這種關心構
成了他的看不見的手的理論及其經濟自由主張的基礎。……他的看不見的手的理論所關注的
並非資源的最優化和靜態配置,而是提出促進增長的條件”。
? 《國富論》按中文版計算,上、下兩冊共893頁。各部分內容的絕對量和相對比重可列表如下:
內容主題 頁數 比重(%) 備 注
價值論、分配論 180 20 上冊第26~169頁,第208~229頁,
第235~ 251頁。
經濟發展理論 398 45 上冊第5~19頁,第253~382頁,
下冊第1~253頁。
財政理論 258 29
其 他 57 6
表2
由此可見,發展論或富國裕民論在斯密體係中占主導地位,而價值論、分配論隻占次要地位。按英國學者哈奇森的說法 ,價值論“與整個《國富論》的規模與意義相比,似乎隻是一個相當微小的分析點,或‘一個局部的難點’”。
? 從斯密寫作《國富論》的過程也可以看到斯密更重視發展論而非價值論、分配論。一般認為,《國富論》的前身是《關於法律、警察、歲入及軍備的演講》。在《演講》中,價值論、分配論都並不占據主要地位,這可以從價值論、分配論在《演講》中的排序(第二篇第二部分第七節)及所占篇幅看出來。《演講》的編者——英國經濟學家坎南甚至認為,由《演講》的內容來看,“斯密的分配學說並不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一篇的主要內容,盡管第一篇標題提到了分配問題。……顯然斯密未去法國以前,早已寫好分工、貨幣、物價和各職業工資所以高低不同的原因這些部分,但分配計劃還是個空白。後來,他從重農學派處得到了必須補充一個分配計劃的意見,因此他把自己所想的計劃……附在已寫好的物價學說之內”。 而且,斯密的價值理論完全是他的發展論或富國裕民論的附論,在《演講》中,這一點特別明顯,斯密認為:“使貨物市價永遠停留於自然價格之上的事物,都會減少國家的財富。……使市價跌到自然價格之下的措施也有相同的影響。” 由此可知,斯密是把市價對自然價格的背離看作是減少國民財富的原因。因此,他就要探討自然價格的決定因素和衡量尺度,以及市價對自然價格產生背離的原因,這種探討就構成了他的價值論。
? 對於斯密體係在歐洲大陸的最初傳播者的薩伊,也可以用內容定量分析法分析其初版於1803年的《政治經濟學概論》。全書按中文版計算為534頁。分析結果列表如下:
內容主題 頁數 比重(%) 備 注
財富的生產 260 49 第一篇
? 財富的分配 118 22 第二篇
財富的消費 114 21 第三篇
其 他 42 8 緒 論
表3
從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被後人概括為三位一體公式的分配理論,在薩伊這本書中所占據的
地位。應該說,薩伊首先關注的是財富的生產和經濟的發展,其次才是財富的分配和消費。
三、斯密革命:經濟理論長期逐步演化的結果——從供給角度的說明
在長達三個世紀的時間內,英法兩國有如此眾多的經濟學家,始終圍繞富國裕民問題發
表論著,這隻能從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中得到解釋。在這段時間裏,圍繞如何富國裕民這
一問題,經濟學由重商主義發展到古典主義。這是經濟學演化中的第一次革命。這場革命以
斯密的《國富論》為主要標誌。這場革命是經濟理論長期逐步演化的結果,是需要從供給角
度去加以解釋的。如果把這場革命成功的標誌定為兩條,即斯密的政策主張為公眾和政府所
普遍接受,其理論體係在專業學術團體中得到廣泛的傳播和認可,則成功的原因要從公眾、政府和專業學術團體的需求落點的變化上去加以說明,從造成需求落點變化的因素上去加以
說明。
?斯密革命的要點是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方麵,提出了一整套不同於重商主義的論點。
(1)財富不是金銀貨幣,而是由生產性勞動所生產出來的有用物品。(2)導致國民財富增長的
第一個原因是生產性勞動者人數的增加及他們之間的分工,而這兩者都有待於資本的積累,
而資本的積累有待於節儉。(3)導致國民財富增長的第二個原因是生產性勞動者生產出來的商品能夠在市場上按其自然價格出售,或者說商品的市價能夠自動地趨向其自然價格。這就需要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幹預,因為幹預總會使市價長期偏離自然價格;減少幹預的具體表現是在外貿方麵實現自由貿易,在國內消除妨礙資本和生產性勞動自由流動的各種障礙,讓市場去調節進出口貿易和資本與勞動的流動。(4)為了說明自然價格的決定和衡量,他提出了價值論和分配論。(5)為了論述市場機製的有效性,他提出了經濟人假設和看不見的手。
? 斯密的這些論點對於重商主義是一次真正的革命。但這場革命並非一場格式塔轉換,它是斯密在繼承前人所創立的知識資本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的結果。斯密關於財富性質的看法,
在斯密之前的一些英國經濟學家那兒已經出現。在法國,由於約翰·勞計劃的破產,斯密的
觀點也已被重農主義者們所特別強調,甚至在布阿吉爾貝爾那兒就已經被提出。對於分工的
意義,配第早已談到,斯密的新意見主要是分析了分工促使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原因。這屬於
對原有的理論的深化。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是重農主義者提出的一對概念,斯密對
它們進行了重新解釋,改變了它們的內涵。斯密的資本理論恐怕與重農主義者也有千絲萬縷
的聯係,因為在《演講》中,幾乎沒有生產性勞動及資本方麵的內容,而在《國富論》中,
它們卻占據了重要地位。關於節儉的意義,休謨已經充分肯定。隻是沒有把節儉和資本積累
明確聯係起來並加以強調;而斯密則補上了這一環。主張自由放任,反對政府幹預,是法國
人最早提出並產生影響的(雖然嚴格地講,英國商人諾思更早便提出了這一主張,但它在當時並未發生影響,它被重新發現是在法國人自由放任的主張早已傳遍英法兩國之後)。但對這一主張何以能增進財富的原因所進行的理論分析,當屬英國經濟學家。在休謨之前,英國經濟學家康替龍和範德林特就已經看到了一國所擁有的貨幣數量對該國的物價水平的影響,但他們基本上還仍然堅持重商主義的外貿順差觀,康替龍認為順差造成的物價上漲有助於改善貿易條件,即用相同數量的出口商品可換回更多的進口商品。他也看到物價過高對外貿的不利一麵,但主張通過政府幹預使順差帶來的貨幣不至於造成過高的物價。範德林特認為當時的英國經濟苦於貨幣不足,所以堅持順差論,但反對通過政府幹預來實現順差,主張自由放任,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單位產品成本來實現順差。休謨在他們的基礎上前進了一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就是以貨幣數量論為基礎,建立了進出口貿易自動平衡理論,由此證明在自由放任條件下,重商主義的順差論是一個無法長期實現的目標,同時也證明一國的貨幣不會長期被輸出,而是會自動地趨向某一水平,該水平與該國的經濟實力相適應,因此政府幹預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要保持長期順差是不可能的,要防止貨幣完全流出是防止根本不會出現的事情。如果把貨幣也看作是一種商品,當然是一種特殊商品,那麽休謨的論點實質上是說明在沒有政府幹預的條件下,貨幣會自發地趨向其自然價格,這是使進出口保持平衡,使一國的貨幣數量不再變化的那樣一種自然價格。可以說,康替龍和範德林特提出了最終將置重商主義於死地的理論,即貨幣數量論,但仍然堅持重商主義的政策目標——外貿順差。而休謨則運用貨幣數量論,揭穿了重商主義政策目標的不可實現性,以及其政策手段——政府幹預——的不必要性和不合理性。斯密則進一步將休謨對特殊商品貨幣所作的上述分析,推廣到所有商品上。斯密是與休謨有交往的,他不可能不從休謨那兒受到啟示。用今天控製論的術語來講,休謨是提出了一國貨幣的供求在其價格的作用下自發趨向均衡的負反饋機製,而斯密則指出這一負反饋機製存在一切商品中。因此,不僅在外貿方麵,政府幹預是不必要的,在一切商品中,政府幹預同樣不必要。自由放任條件下一切商品自發趨向供求平衡,市價自發趨向自然價格,而這又將是最有利於財富生產的狀態。
?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斯密革命是經濟思想逐步演化的結果,在相當長時間裏,有不少經濟學家或者在基本理論上,或者在政策主張上,或者在這一問題上,或者在那一問題上,陸續提出了一些否定重商主義的命題。斯密的作用便是把這些分散的命題連結成一個有機的體係。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斯密采用了我們在前麵分析供給時所提到過的種種生產新思想產品的方法,而不是簡單地把前人的東西拿來放在一起。由此可知,斯密革命並非一種非理性的現象,一種頓悟,一種難以進行理論分析的過程,一種格式塔轉換。它隻是長期演變過程中的最後一環。
四、斯密革命:需求落點的轉移
? 經濟理論在長期演化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知識資本,有助於說明斯密革命是如何發生的,但無助於說明斯密革命是何以成功的。有兩個例子,說明單憑理論本身的特征並不能保證該理論取得成功。一個例子是英國商人達德利·諾思在1691年匿名發表的《貿易論》,這是第一部鼓吹自由貿易的小冊子。李嘉圖在1822年對它的評價是:“我沒有想到,在這麽早的年代,竟有人具有像這本書表達的如此正確的觀點。” 但這本小冊子竟被埋沒了一個多世紀,何以如此?生不逢時。17世紀末,英國的國力尚不強大,仍需借助政府幹預來發展經濟,一本鼓吹自由放任的小冊子自然不可能成為公眾和政府的需求落點,盡管它迎合了他們富國裕民的需求指向。另一個例子是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因於1841年寫了一部反對斯密自由貿易主張的論著《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係》而成為世界著名的經濟學家。難道是自由貿易的主張不正確嗎?非也。問題是在當時的德國,斯密的主張無助於經濟發展,不能成為公眾和政府的需求落點,當時的需求落點隻能是李斯特的貿易保護主義。
? 斯密革命的成功,首先在於1776年以後的英國已不再像17世紀和18世紀初期那樣,僅僅是二流國家,它已經開始成為超過荷蘭和法國的一流強國,18世紀最後20年中出現的工業革命,使英國終於成為在整個19世紀中的一流強國。在這樣一種國勢之下,自由放任無疑是比政府幹預更有效地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手段。因此公眾和政府的需求落點便逐步由重商主義的幹預政策轉變為以斯密為代表的古典主義的放任政策,為放任政策提供了理論依據的斯密體係便為公眾和政府所普遍接受。斯密革命成功的又一因素是把以往零散出現的經濟思想綜合成一個理論體係。正如熊彼特所指出的,《國富論》一書的“性質和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不難看出的。當時正是做協調整理工作的時候。斯密極為出色地完成了這一工作”。 在他之前,英國的經濟學論著大多是商人、哲學家們所寫的,不成體係。斯密是第一個以學者身份建立經濟學體係的人。這使他比其他具有類似的思想的人更容易為專業學術團體所接受,成為他們的需求落點。當然,單憑建立一個體係並不能被專業學術團體所接受。重商主義者詹姆士·斯圖亞特曾於1767年發表了《政治經濟學原理研究》,但由於政策主張不適合時代的需要,故未能在公眾、政府和專業學術團體中取得成功。所以,政策主張提出的適時,是斯密革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而能建立一個為其政策主張進行論證的理論體係,是斯密革命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第二節 解釋和消除收入分配不均:19世紀至20世紀初經濟學的主題
一、收入分配:新的需求指向
? 英法兩國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發展的第二階段大致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30年代。18世紀最後20年開始的工業革命,到這時已取得重大成果,隨著1815年反對拿破侖戰爭的結束,英國最終確立了自己的一流強國的地位。同時,廣大勞動人民卻並未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果實,處於貧困狀態之中,富國的目標實現了,裕民的目標卻依舊遙遠。在這樣一種背景之下,公眾和政府的目標逐漸由富國和發展轉變為收入分配的公正。政府之所以關注收入分配問題,是因為這個問題處理不當,將造成政局的失穩。代替富國和發展這一課題,如何解釋工業革命以來收入分配中出現的貧富不均現象,能否改善這種現象,如何改善這種現象,便成為新的熱門課題。這種新的需求指向,使得這一階段中英法經濟學的主題由發展論轉變為價值論、分配論。
? 當然,這種新的需求指向雖然是主要的,但決不是惟一的。在這一階段,如何解釋經濟
波動,如何通過貨幣政策克服波動,如何說明國際貿易,同樣也成為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
圍繞這些課題,經濟理論也獲得長足的發展。由於篇幅所限,下麵一般不展開論述這些領域
的經濟理論的發展演化。
?1817年李嘉圖《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的出版,可以看成是這一階段開始的標誌。李嘉圖在《原理》一書中提出把收入分配作為研究重點,認為“確立支配這種分配的法則,乃是政治經濟學的主要問題”〖ZW(〗李嘉圖:《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第3頁。〖ZW)〗。李嘉圖在寫給馬爾薩斯的一封信中,他反對馬爾薩斯關於經濟學是研究財富
性質和原因的科學的說法,強調經濟學“應當探討決定勤勞產品在共同製造這種產品的各階
級當中進行分配的法則”。 可以說,李嘉圖在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方麵,是與斯密有重大差別的。斯密強調的是富國裕民、經濟發展,價值論、分配論隻是附論。李嘉圖則相反,把發展論拋在一邊,突出強調了價值論、分配論。當然他也談到發展,談到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長遠趨勢。但他的目的是為了分析經濟發展對收入分配的影響,說到底還是以分配論為中心。在關於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方麵,恐怕還是馬爾薩斯更符合斯密的原義。但這恐怕也是他不如李嘉圖在19世紀享有那麽高聲譽的原因之一。當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已經不再是財富的性質和原因,而是收入分配時,馬爾薩斯顯得落伍,而李嘉圖則迎合了新的需求指向。
二、價值論、分配論成為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 自李嘉圖的《原理》發表以來,收入分配問題吸引了整個19世紀乃至20世紀初20年的絕大多數英國經濟學家。而作為分配論基礎的價值論,也才開始成為經濟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對於這一點,已經不需要運用內容定量分析法來進行嚴格的判定,任何一位通讀過李嘉圖之後的重要英國經濟學家(麥克庫洛赫、詹姆士·穆勒、西尼爾、約·斯·穆勒、傑文斯、馬歇
爾,等等)的主要論著的人,都會肯定這一斷言。
?在法國,自從西斯蒙第於1819年發表《政治經濟學新原理》之後,發展論的主題也逐漸讓位於價值論、分配論,還有周期理論。在法國,主題由發展論轉變為價值論、分配論和周期論,是以對發展論的反思為開端的,突出表現在西斯蒙第的《新原理》一書中,該書對經濟學說以財富增長為目標提出了質疑,對斯密學說提出了質疑。
? 在英國,上述主題的轉變是以潛移默化的形式進行的。在斯密那兒,資本積累是增進分工和增加生產性勞動者人數的基本因素;而節儉則是積累資本的主要手段。循著這一思路,李嘉圖很自然地把發展論的主題轉換成價值論、分配論的主題。在工人隻賺取維生工資的條件下(這僅僅是工業革命初期的現實,斯密顯然並不具有這種觀點),要依靠工人的節儉來積累資本是無指望的。而由於地主階級的揮霍天性,要依靠地租來積累資本也是勉為其難的。這樣,惟一能履行積累職能的便是資本家階級,積累的源泉便隻能是利潤。於是,收入分配便成為支配資本積累的一個主要因素,對增長因素的研究就這樣轉變為對收入分配的研究。同時,斯密也在李嘉圖等人的筆下,被解釋為一個主要是研究價值論、分配論的經濟學家。
? 實際上應當以李嘉圖為界,把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劃分為主要研究發展問題的早期古典經濟學家(如配第、康替龍、諾思、範德林特、休謨以及斯密)和主要研究價值論、分配論的後
期古典經濟學家(如李嘉圖、穆勒父子、麥克庫洛赫、西尼爾,等等)。後期古典經濟學家與
早期古典經濟學家不僅在研究重點上存在著差異,而且在方法上兩者也存在顯著區別。 亞當·斯密的方法綜合了歸納與演繹,《國富論》中抽象的演繹推理與具體的曆史分析保持了一種微妙的平衡。李嘉圖的方法則是純粹的演繹法,從一些高度抽象的假設前提出發,推導出理論結論和政策結論。在他的《原理》中可以說完全沒有曆史。李嘉圖的抽象演繹法對他以後的經濟學說尤其是英國經濟學說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除了德國曆史學派之外。因此英國學者哈奇森認為李嘉圖(連同老穆勒)造成了一次方法論上的革命,認為李嘉圖與亞當·斯密相比較,研究主題方麵的變化還不如方法上的改變更重要,對後人的影響更大。
?方法上的變革顯然不能從社會需求指向的變化上做出解釋,它顯然與李嘉圖所掌握的知識資本有關。據說李嘉圖在鑽研政治經濟學之前,曾鑽研過自然科學,大概是自然科學在敘述上的抽象演繹法影響到了他研究經濟學的方法。
? 研究重點的轉移,尤其是在李嘉圖之後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裏,有那麽多英法經濟學家專注於價值論、分配論,這不能不以公眾、政府以及專業學術團體三者的需求指向來加以說明。需求指向由發展問題轉換為分配問題的緣由,隻能從工業革命造成的英法兩國的社會經濟政治狀況來加以解釋。工業革命一方麵改變了英法兩國的國力,使之成為世界上的強國;
另一方麵則造成貧富兩極分化,在初期甚至造成勞苦大眾生活水平的絕對下降。兩方麵的強
烈反差不能不使公眾及政府關注收入分配,使經濟學家去迎合這種需求指向。西斯蒙第、馬
歇爾等人都是目睹了勞動群眾的貧困現象之後而改變觀點或投身於經濟學研究的。
?德奧兩國的經濟學同樣經曆了從發展論到價值論、分配論的過程。當兩國經濟相對落後時,公眾和政府關注的首先是如何富國,如何發展經濟。奧地利重商主義經濟學家霍尼克1684
年發表《奧地利富強論》,再版12次,享譽達一個世紀之久,其主要內容並非價值論、分配
論,而是發展論、富國論。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1841年發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係》,其
主要內容也不是價值論、分配論,而是發展論、富國論。斯密和李嘉圖的學說在德語世界已經得到傳播的時期,李斯特幾乎完全不研討價值論、分配論,而致力於研究富國和發展,這很難單純從他的個人偏好上去解釋,隻能看作是德國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的影響結果。繼李斯特之後的德國曆史學派,其論著雖然充滿學究氣,但透過這層學究氣就可以發現,他們所關心的仍然是一個發展問題、富國問題。他們與英法早期古典經濟學家的區別在於研究發展的方法不同。他們喜歡采用個例描述,而早期古典經濟學家側重於綜合歸納。這種區別源於兩國經濟學家的知識背景的差異。當德奧兩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工業化進程開始之後,公眾與政府的需求指向也逐漸變化,由關心發展和富國轉變為關心收入分配。馬克思主義在兩國的廣泛傳播,以及奧地利學派的興起,都標誌著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由原來的發展問題轉移為價值問題和分配問題。
? 對於價值論、分配論在經濟學文獻中一個多世紀的統治地位,羅賓遜夫人在其《資本積累論》一書的前言中作了一個解釋:“兩百年來為了了解‘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而進行的
經濟分析,已經被人用另一個新娘——價值論——騙過去了。沒有疑問,這一更替之所以發
生,有種種根深蒂固的政治原因,可是也有一種純粹技術的、知識上的原因。” 可惜她在下麵的行文中重點分析的是純粹技術的知識上的原因,而沒有分析她所說的種種根深蒂固的政治原因。她所說的政治原因用本書的術語來講便是由社會經濟政治狀況、價值觀念和知識背景三者決定的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她正確地看到了古典學派(嚴格地講應是早期古典學派)的主題是發展論、富國論,看到了這一主題被轉換成價值論。
三、19世紀初圍繞價值論、分配論展開的爭論及小穆勒的綜合
?在價值論、分配論成為經濟學主題的一個多世紀裏,西方經濟學經曆了二次綜合和一次
革命:穆勒所進行的第一次綜合、邊際革命,馬歇爾及威克賽爾所進行的第二次綜合。對於這兩次綜合和一次革命,不能用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的變化來說明,隻能用思想產品供給的變化及需求落點的轉移來加以說明。
? 第二階段初期,即從李嘉圖發表《賦稅原理》到小穆勒進行第一次綜合為止,經濟思想的演化表現為三個方麵:一是圍繞價值論、分配論(還有危機論),李嘉圖、薩伊、馬爾薩斯和西斯蒙第四人之間展開競爭。二是一些英國經濟學家(麥克庫洛赫、詹姆士·穆勒,等等)圍繞在李嘉圖的周圍,改造、深化和拓展李嘉圖的體係。三是小穆勒在綜合前人觀點的基礎上,於1848年發表了《政治經濟學原理以及對社會哲學的某些應用》一書,建立了經濟學說史上的第一個綜合性體係。下麵分別分析這三個方麵。
? 在第二階段開始以前,斯密的學說得到了政府的認可,成為製訂政策的依據。這種情況用本書的術語來說,可稱作思想市場的均衡。但這種均衡在第二階段被打破了,因為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變了,斯密時代的課題與19世紀初由工業革命和都市化帶來的課題是截然不同的。新的課題需要新的思想產品。於是在第二階段開始之後不久,便出現了經濟學家們圍繞價值論和分配論展開的激烈競爭。
? 在爭論中,經濟學家通常都是從斯密的學說中為自己的論點尋找根據。這是因為,第二階段的經濟學家們在分析價值問題、分配問題時,所能依靠的知識資本主要是《國富論》中有關價值和分配問題的論述。斯密在解決發展問題時提出的價值論和分配論觀點,成為第二階段初期經濟學家們共同的知識資本。所以在第二階段中經濟學家們研究價值論、分配論,不僅由於公眾和政府的需求,也由於斯密從供給方麵為他們提供了可用的知識資本。前麵講過,《國富論》中的價值論和分配論是在寫作過程中逐步地發展充實起來的,它具有很大的模
糊性,即進行多種解釋的可能性。所以第二階段初期的經濟學家,幾乎都通過改變斯密的部
分命題,堅持另外一些命題,而建立起獨立的價值論、分配論。斯密就好比是一柄打開的紙
扇的扇軸,而那些以他為出發點的經濟學家就像是各個扇骨。圍繞新的需求指向而出現的分
化現象、競爭現象,表明思想市場處於失衡狀態。
?在第二階段初期的各種價值論、分配論當中,李嘉圖的論點曾在一段時間裏更好地適應了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成為他們的需求落點。究其原因,是因為李嘉圖的價值論、分配論更好地適應了當時資產階級反對地主階級、要求實行穀物自由貿易的願望;同時也是因為他關於工資的維生論觀點也正好符合當時的現實,這使他的理論帶有強烈的逼真性;第三是因為他的勞動價值論成為不滿現狀的工人群眾的思想武器;第四是因為他把經濟學改造成一個依存少數幾條公理而推導出來的演繹體係的作法在方法論上所表現出來的創新精神,給其他經濟學家造成了良好的印象,使他們中的不少人願意集合在他的旗幟下,以他作為新的起點,來徹底解決價值論、分配論問題。在當時與李嘉圖展開爭論的其他經濟學家,沒有一個成為某個學派的領袖人物,由此可見李嘉圖體係的魅力。
? 李嘉圖學派對李嘉圖體係的深化和拓展,在國際貿易理論方麵,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這主要是詹姆士·穆勒的功勞;但在價值論和分配論方麵,則未能取得預想的成功,這是由於麥克庫洛赫等人對“勞動”概念所做的重新解釋無法使人信服,從而無法消除李嘉圖體係的兩個內在矛盾。這逐步削弱了專業學術團體對李嘉圖體係的信任。
? 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對立日益明顯,資產階級對價值論、
分配論的需求落點開始變化,他們日益需要那種能證明資本收益具有經濟上的合理性的價值
論、分配論,而不是李嘉圖那種認為一切財富源於勞動的理論。西尼爾的節製論恰好是對李
嘉圖價值論、分配論中的這種過激成分的一種抵消因素。
?同樣,英國工業革命給社會帶來的陣痛隨時間的推移逐漸消失,工人階級(尤其是其上層)
開始享受工業革命的紅利。這使得李嘉圖的維生工資論逐漸失去了逼真性。
?這一切都使得思想市場越來越不可能在李嘉圖的價值論和分配論的基礎上實現均衡。但由於李嘉圖體係的巨大聲望,要完全拋開李嘉圖來實現均衡也是不可想像的。
? 於是,一個在多年的行政工作中養成妥協調和習慣的經濟學家——約·斯·穆勒,以李嘉圖、馬爾薩斯和西尼爾的經濟學為知識資本,以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聖西門的思想為其社會哲學背景,建立起一個在理論上是折衷調和的,在政策主張上是提倡漸進改良的綜合體係。
這一體係在政策主張上迎合了英國社會中大多數公眾和政府的需求,在理論特征上迎合了專
業學術團體希望實現理論內部協調的需求,因此它導致了思想市場的暫時均衡,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一段時間裏,它“實際上接近於壟斷了當時整個英國經濟思想的市場”。 它的這種權威地位與英國1845年廢除穀物法之後出現的經濟繁榮局麵大有關係,這種局麵如果不是證實起碼也是表示了它所主張的自由貿易政策的成功。公眾和政府以至於專業學術團體,通常總是願意信服那種在他們看來帶來經濟成效的理論。經濟狀況越好,越是令人滿意,思想市場中出現自然壟斷(區別於由政府強製推行某種思想所導致的壟斷)的可能性便越大。
? 穆勒的綜合體係也為以後馬歇爾對微觀經濟學進行的第二次綜合提供了重要的知識資本。
四、邊際革命的發生:從供給角度來說明
?由小穆勒的綜合體係所導致的思想市場的均衡局麵及它所處的壟斷地位,被1870年以後的邊際革命所打破。在英法兩國,邊際革命並非是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發生重大變化的結果,需求指向依然和19世紀初期一樣,是要求經濟理論說明收入分配現象。因此,邊際革命是公眾和政府的需求落點發生重大變化的結果。但在德國和奧地利是否也同樣如此尚待考察。
? 要運用供求模式來分析邊際革命,首先要把它看作是一個從上個世紀最後30年開始到本世紀的一個綿延連續的過程,而不能把它看作是發生在1871年的一個事件。從過程的角度看問題,就必須對邊際主義的起源和傳播擴散的原因分別進行分析。它的起源多半要從供給方麵去找原因,其傳播擴散的原因則多半要從需求方麵去找。其次,必須破除一種成見:相同的思想隻能在相同的環境中湧現。其實殊途可以同歸,既然相同的社會環境和學術背景會產生不同乃至對立的經濟思想,為何相同的經濟思想就不能源自不同的環境呢?1870年以前,經濟學遠不像今天這樣能進行跨國界的傳播,各國經濟學家之間多少有點處於隔離狀態。正如英國學者哈奇森所言:“在經濟理論方麵,不存在任何一種世界市場,甚至也沒有西歐共同
市場。”
? 邊際革命的最初成果是邊際效用價值論。傑文斯、瓦爾拉斯及門格爾之所以選擇研究價值問題而非其他課題,顯然與他們所處時代及國度的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有關。但他們提出邊際效用價值論而非其他價值論,則與他們各自的學術環境有關,與他們在這種環境中積累的知識資本有關。
? 從學術環境和可供積累的知識資本來看,邊際革命三位奠基人的情況既有不同又有相似之處。在英國,雖然早在19世紀30年代,西尼爾和勞埃德就已經提出了邊際效用價值論的一些萌芽觀點(它們是否成為傑文斯的知識資本尚待考查),但當時處於正統地位的是以小穆勒的綜合體係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但到19世紀60—70年代,它的正統地位由於其工資理論(維生工資論和工資基金論)所受到的攻擊而削弱。英國自1845年廢除穀物法之後,尤其是1870年前後英國由美國進口的廉價食品大量增加,導致絕對工資水平的穩步上升。這無疑是對維生工資論所依存的前提之一——馬爾薩斯人口論的一大衝擊。 維生工資論和工資基金論都無法解釋絕對工資水平的上升。同時這兩種工資理論也無法有效地解釋相對工資的差異,而這種差異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職業分化的加劇、勞動的技術檔次的拉開,而變得日益明顯。 如果說維生工資論和工資基金論大體上符合19世紀初工業革命初期的現實的話,則隨著現實本身的變化,這兩種工資理論顯然不再符合19世紀中葉以後的英國現實的工資情況和變化趨勢。除了工資理論以外,古典學派的生產費用價值論也由於缺乏對需求的重視而顯得不夠完美。在古典經濟學的正統地位大為削弱的背景下,傑文斯從邊沁的功利主義哲學出發提出的邊際效用價值論確實是針對古典經濟學的革命。
? 但用“革命”一詞來表征瓦爾拉斯和門格爾的貢獻便不妥當了。 法國有著效用價值論的悠久傳統,連傳播斯密理論的薩伊也是效用價值論者,瓦爾拉斯的父親更是一位主張效用價值論並提出稀缺性概念的經濟學家。但他無法對稀缺性進行定量描述,把這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留給了瓦爾拉斯。法國數學家古爾諾用數學方法研究和表述了商品的供求與其價格之間的相互關係,同時指出各種商品價格之間的相互影響,但把為這種影響建立數學模型的任務遺留了下來。瓦爾拉斯正是繼承了他們兩人的知識資本,用邊際效用衡量稀缺性,解決了他父親未解決的問題;用聯立方程建立一般均衡模型,解決了古爾諾留下的課題。可以說瓦爾拉斯的貢獻完全不是對法國傳統經濟思想的革命,而是發展和完善。
?至於門格爾,從他的《國民經濟學原理》的引證情況來看,德國舊曆史學派和其他一些德國經濟學家都對他影響非淺。他謙恭地認為自己的見解是以這些德國經濟學家的觀點為基礎的進一步改進,是對卓越的德國同行的“一個微弱的回聲”。 因此可以說門格爾的貢獻是德國19世紀初期和中期的經濟學說的發展和延伸,並非一次對抗德國舊曆史學派的革命。隻是在是否要建立抽象演繹的理論這一更深層次的問題上,門格爾才在12年之後與德國新曆史學派展開對抗。
? 雖然三位奠基人麵臨的學術背景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共同因素可能對於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同時提出起催化作用。這就是數學的發展,尤其是微積分的發展和普及。有確鑿證據表明,
這一因素對於傑文斯和瓦爾拉斯是起作用的,也有一定(但尚待確定)的證據表明它對門格爾
的創造有影響。傑文斯完全以標準的導數形式表述邊際效用概念,瓦爾拉斯通過與洛桑大學一位顯然精通微積分的力學教授的交流,解決了從邊際效用遞減率推導出需求函數的難題 。
五、邊際主義的傳播:需求落點轉移的結果
? 邊際主義的傳播,或者說邊際主義最終成為公眾、政府和專業學術團體的需求落點的原因,主要應當從需求方麵去尋找。一種社會科學方麵的思想要成為需求落點,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這一思想所顯含的或隱含的政策主張要符合需求者的利益和價值取向。二是這一思想所采取的分析工具和表達方式要符合需求者的知識素質。
? 有利於邊際主義成為需求落點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19世紀末20世紀初工人運動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和其他社會主義思想的廣泛傳播。邊際效用價值論成為對抗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武器。起碼在三個國家:美國、奧地利、日本,邊際主義的傳播帶有意識形態上的濃厚的火藥味。在美國,J·B·克拉克提出邊際生產力論是為了對抗社會主義思想,而在奧地利和日本,由於馬克思主義得到了廣泛傳播,那裏的邊際主義都采取了激烈的反對馬克思主義的姿態:龐巴維克對馬克思經濟學的經典性詰難;日本國際主義者小泉信三在20世紀20年代挑起的,由河上肇應戰的關於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大論戰。
?但是單純從對抗馬克思主義或其他社會主義思想這一角度來尋找邊際主義傳播的原因,就難以解釋它何以在英國得到傳播並獲得重大發展。在英國,馬克思主義從未在工人運動中產生過它在德語國家中的那種巨大影響,並且英國一些非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如費邊社會主義,甚至歡迎邊際主義。英國社會環境中有利於邊際主義成為需求落點的重要因素是中產階級的興起和改良主義思潮的強大。英國資本主義發展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了壟斷,但並未使社會截然分化為暴富和赤貧兩個極端,而是形成了資本主義社會所特有的中產階級:
技術工人、熟練工人、白領雇傭者、自由職業者、知識分子,等等。這些人並不喜歡馬克思
的暴力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 更喜歡用費邊式的改良來改善資本主義。同時他們也對壟斷
造成的禍害表示不安,對社會的貧富懸殊感到不滿。邊際主義蘊含的政策主張——自由競爭
和收入再分配——正好符合他們的利益和價值取向。
?在理論研究的領域上,邊際主義與後期古典主義是一致的,都是價值論、分配論,當然
觀點是大不相同的。同時,邊際主義的分析工具比古典主義的分析工具能夠更有效地說明壟
斷條件下的價值決定及壟斷不如競爭之處,從而能更好地分析公用事業(經常處於自然壟斷之中)問題。 在政策主張方麵,兩者雖一致要求自由競爭並反對壟斷,但對於收入分配政策、濟貧政策是有不同看法的。後期古典主義的分配理論推導出來的分配政策其實是主張無為而治。李嘉圖的維生工資論及後來的工資基金論,與馬爾薩斯的人口論相結合,意味著任何人為改變收入分配狀況、提高工人收入的做法以及救濟窮人的做法,最終效應是增加工人人口,從而使工資壓降至原有水平。邊際主義則從貨幣收入的邊際效用遞減這一現象出發,論證收入由富人手中移轉到窮人手中將增加社會的總效用,因此主張政府通過收入累進稅等再分配措施來幹預收入分配。同時,邊際主義的分配理論也不蘊含著貧困是必然的思想,這就為以後出現用救濟工程消除失業、克服主要由失業引起的貧困現象這種思想打開了綠燈。 由此可見,邊際革命決不僅僅是一次理論上的革命,同時也是一次政策上的革命——收入分配政策和濟貧政策上的革命。正如英國學者巴克豪斯所說:“經濟理論發生的諸多變化中,最重要的變化涉及到收入的分配。”
? 邊際主義成為專業學術團體需求落點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經濟學學術環境的迅速優化。19世紀70年代以後,經濟學日益成長為一門獨立學科,不再是倫理學或政治學的組成部分;開始開設經濟學專業的大學不斷增多;專門的經濟學刊物開始大量印行,經濟學家之間的通訊渠道有了質的變化;經濟學家開始在一國之內,爾後很快在國際範圍內組成各種專業團體;這些團體也越來越多地由受過高等教育、研習過高等數學的人員組成。邊際分析所采用的數學分析方法和表述方式,無疑更迎合這些人的知識素質。相比之下,古典主義和曆史主義便不太受歡迎了。
六、馬歇爾與威克塞爾的綜合:20世紀經濟學發展演化所依存的主要知識資本
遭到邊際革命的破壞的思想市場的均衡,大約到19世紀末,通過馬歇爾和威克塞爾的綜
合工作再次得以恢複。
?馬歇爾綜合體係最主要的成果是提出了供求均衡價格論,使得邊際效用價值論與生產費用價值論不再處於互相對立之中,而是處於互補狀態之中。同時供求模式也使得價值論與分配論在分析方法上得以統一。可以說,供求均衡價格論在西方經濟學說的演化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一方麵它是對以前的各種價值論、分配論的一個綜合,另一方麵它為以後微觀經濟學的發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識資本。
? 在馬歇爾的綜合體係中也包括一些關於長期經濟發展的論點。但這些論點無論從其本身的創新程度來看還是從其分析方法來看,都不能代表馬歇爾的主要貢獻。“經濟發展問題實際
上不可能在馬歇爾的供求模式內加以分析。” 近年來對馬歇爾有關經濟發展的論點的重視,實際上反映出經濟學界加強了對經濟成長、經濟發展問題的關注。而這又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密切相關。
? 瑞典經濟學家威克塞爾也像馬歇爾一樣,在大致相同的時間裏,建立了綜合古典經濟學和邊際效用論的理論體係。他的價值論以瓦爾拉斯一般均衡分析為主幹,綜合了邊際效用論和生產費用論。他的分配理論綜合了邊際主義者內部的兩種理論:邊際生產力論和時差利息論。他在宏觀經濟領域,通過綜合李嘉圖的貨幣數量論和龐巴維克、傑文斯的資本利息理論,
提出了累積過程論。
?馬歇爾的綜合體係,成為微觀經濟學方麵極為重要的一筆知識資本。從那以後,微觀經濟學的發展演化,大都是以對馬歇爾體係的改造和拓展的方式進行的。這一方麵的工作在英語世界中直到大蕭條為止,始終是經濟學家們的主要活動。馬歇爾的綜合體係雖然綜合了古典經濟學和邊際效用論,但他主要是對邊際革命的初期成果進行了綜合。對邊際革命的幾乎全部成果加以總結的工作,是由後來的希克斯和薩繆爾遜完成的。
? 威克塞爾在宏觀領域建立的綜合體係,由於語言壁壘,長時間內隻是在瑞典經濟學家中間得到傳播和改造。直到20世紀30年代前後,才傳輸到英語世界,成為大蕭條後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最重要的知識資本之一。

第三節 解釋和消除失業: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經濟學的主題
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造成西方國家公眾和政府需求指向的重大轉折。在經曆了工業革命一個多世紀的經濟發展之後,收入分配問題已經不像工業革命初期那麽令人注目、令
人憤懣了。工業革命造成的物質生產的大發展使得社會底層的人也可得到溫飽。收入差別仍
然很大,但已不再使人感到過於殘忍。同時,經濟學家為克服收入分配不平等所提出的各種
收入再分配政策也日益為政府所采納,進一步降低了分配不平等的程度,緩和了公眾的不滿
情緒。但大蕭條卻使公眾和政府突然意識到,還有比收入分配問題更重要的經濟問題有待解
釋、有待解決。於是公眾和政府的需求指向發展到了第三階段,把國民收入、就業水平和物
價水平作為待釋現象,把穩定增長作為待解問題,主要課題由微觀領域轉移到了宏觀領域。
?需求指向的轉變使得20世紀30年代以後西方經濟學的發展演化主要發生在宏觀經濟領域。凱恩斯革命標誌著這一階段的開始,不僅意味著經濟政策的重大轉折,還意味著經濟學
研究主題的重大轉折。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宏觀經濟學的發展演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改造
深化和拓展凱恩斯體係的形式出現的。當然,非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學如貨幣主義也在發
展。這兩者之間的競爭成為推動宏觀經濟學不斷發展的動力之一,迫使競爭的雙方不斷提高
自己體係的質量。
?20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西方國家經濟政治形勢與30年代有了巨大的變化,人們的價值觀念也有了巨大的變化。通貨膨脹代替單純的蕭條成為人們關注的中心,這使得公眾和政府的需求落點由凱恩斯主義轉向貨幣主義。
? 以上運用供求分析模式簡略地概述了西方經濟學的演化。這一演化過程可圖示如下:
公眾和政府需求 公眾和政府需求 公眾和政府需求?
指向的第一階段 指向的第二階段 指向的第三階段

15世紀 1776 1817 1871 1930 1936
早期重 晚期重 早期古 晚期古 新古典 凱恩斯 貨幣
商主義 商主義 典主義 典主義 主義 主義 主義
重商主義 古典主義
圖20

經濟學說史大事年表(1382-1937)
1382年 英國造幣廠官員理查德·艾爾斯伯裏主張通過貿易出超來增加英國的貨幣。
1478年 托馬斯·莫爾出生。
1516年 托馬斯·莫爾(38歲)發表《烏托邦》。
1530年 法國重商主義者讓·波丹出生。
1535年 托馬斯·莫爾去世(57歲)
1549年 約翰·海爾斯發表《英吉利王國公共福利對話集》。
1568年 托馬索·康帕內拉出生。
1571年 約翰·海爾斯去世。
托馬斯·孟出生。
1575年 法國重商主義者安徒萬·德·蒙克來田出生。
1576年 讓·波丹(46歲)發表《共和六書》,提出貨幣數量說。
1596年 讓·波丹去世(66歲)。
1613年 意大利重商主義者安東尼奧·塞拉發表《略論可以使無礦之國金銀充裕的成因》。
1615年 法國重商主義者蒙克來田(40歲)發表《獻給國王和王太後的政治經濟學》,第一次提出“政治經濟學”一詞。
1619年 法國重商主義者讓·巴蒂斯特·柯爾貝爾出生。
1621年 蒙克來田去世(46歲)。
托馬斯·孟(50歲)發表《貿易論——論英國東印度貿易:答對這項貿易的常見的各種反對意見》。
1623年 威廉·配第出生。
托馬索·康帕內拉(55歲)發表《太陽城》。
1630年 英國重商主義者喬賽亞·蔡爾德出生。
托馬斯·孟(59歲)改寫《貿易論》。
1632年 約翰·洛克出生。
德國法學家塞繆爾·馮·普芬道夫出生。
1633年 法國元帥塞巴斯蒂安·德·沃邦出生。
1638年 奧地利重商主義者菲利普·威廉·馮·霍尼克出生。
1639年 托馬索·康帕內拉去世(71歲)。
1640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尼古拉·巴賁出生。
1641年 達德利·諾思出生。
托馬斯·孟去世(70歲)。
1646年 布阿吉爾貝爾出生。
1649年 英王查理一世被處死。英國宣布為共和國。克倫威爾遠征愛爾蘭。
1651年 霍布斯(63歲)《利維坦,或物質、形式和教會的、世俗的國家權力》出版。
1652年 第一次英荷戰爭(1652—1654)爆發。
1653年 克倫威爾通過英吉利共和國憲法。
1654年 英吉利、蘇格蘭、愛爾蘭合並。克倫威爾逼迫葡萄牙簽約, 英國取得在葡及其殖民地的貿易特權。
1656年 英國廢除騎士領地製,解除地主對國王的封建義務但保留農民對地主的封建義務。
1658年 克倫威爾去世。
1660年 英國斯圖亞特王朝複辟。英國頒布航海法。
1662年 英國皇家學會成立。配第(39歲)《賦稅論》出版。
1663年 英國頒布中心市場法案。
1664年 托馬斯·孟(已卒)《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出版。
配第(41歲)《獻給英明人士》完稿。
1665年 第二次英荷戰爭(1665—1667)爆發。
柯爾貝爾出任法國財政大臣。
1666年 法國科學院成立。
1667年 英荷簽訂布雷達和約。
配第(44歲)《關於賦稅和捐稅的研究》出版。
1668年 英國、荷蘭、瑞典三個新教國家締結三國同盟。
蔡爾德(38歲)發表《關於貿易和貨幣利息的簡要考察》。
1670年 伯納德·孟德維爾出生。
1671年 約翰·羅出生。
1672年 第三次英荷戰爭(1672—1674)爆發。
配第的《政治算術》、《愛爾蘭的政治解剖》完稿。
1675年 普芬道夫(43歲)出版《人與市民的義務》,提出價值問題,提出邊際效用論。該書的價值觀經由比爾拉馬基影響到瓦爾拉斯父子,又經由哈奇森影響到亞當·斯密。
1679年 霍布斯去世(91歲)。
1680年 理查德·康替龍出生。
1682年 配第(59歲)《貨幣略論》完稿。
1683年 柯爾貝爾去世(64歲)。
1684年 巴賁(44歲)發表《給一位鄉村紳士的信》。
霍尼克(46歲)發表《奧地利富強論》。
1685年 法國廢除南特敕令。
喬治·貝克萊出生。
巴賁(45歲)發表《為營造者辯護》。
1687年 配第去世(64歲)。
1688年 英國光榮革命。
1689年 孟德斯鳩出生。
1690年 配第(已卒)《政治算術》出版。
巴賁(50歲)《貿易論》出版。
蔡爾德(60歲)《論貿易》出版。
洛克(58歲)《政府論》出版。
1691年 配第(已卒)《獻給英明人士》、《愛爾蘭的政治解剖》出版。
洛克(59歲)《論降低利息和提高貨幣價值的後果》出版。
諾思(50歲)去世,其《貿易論》出版。
1693年 蔡爾德(63歲)《貿易新論》出版。
1694年 英格蘭銀行成立。
弗朗索瓦·魁奈出生。
達爾勤遜出生。
比爾拉馬基出生。
普芬道夫去世(62歲)。
巴賁(54歲)《對減息反對論的答複》出版。
1695年 布阿吉爾貝爾(49歲)《法國詳情》出版。
洛克(63歲)《再論提高貨幣價值》出版。
配第(已卒)《貨幣略論》出版。
1696年 英國政府批準航海條例。
巴賁(56歲)《新幣輕鑄論,答洛克先生關於提高貨幣價值的意見》出版。
1697年 布阿吉爾貝爾(51歲)《貨幣缺乏的原因》出版。
1698年 巴賁去世(58歲)。
1699年 蔡爾德去世(69歲)。
1700年 伯努裏出生。
1703年 英葡簽訂麥特溫條約。
1704年 洛克去世(72歲)。
1705年 約翰·羅(34歲)《論貨幣與貿易:為國家供應貨幣的建議》出版。
孟德維爾(35歲)《鳴不平的蜜蜂或惡棍變成老實人》出版。
布阿吉爾貝爾(59歲)《論財富、貨幣和賦稅的性質》出版。
1706年 本傑明·富蘭克林出生。
布阿吉爾貝爾(60歲)《論穀物的性質、種植、交易和利益》出版。
1707年 布阿吉爾貝爾(61歲)《法國的辯護書》、《法國詳情補篇》出版。
沃邦(74歲)去世,其《什一稅計劃》出版。
1711年 大衛·休謨出生。
1712年 詹姆士·斯圖亞特出生。
傑諾維西出生。霍尼克去世(74歲)。
1714年 布阿吉爾貝爾去世(68歲)。
1715年 孔狹亞克出生。
老米拉波出生。
1716年 約翰·羅(45歲)在法國組織銀行。
1720年 約翰·羅(49歲)其組織的銀行倒閉。
重農主義者皮埃爾·保羅·默西埃·德·拉·裏維埃出生。
1723年 亞當·斯密出生。
1727年 杜爾閣出生。
1728年 加利阿尼出生。
1729年 約翰·羅去世(58歲)。
富蘭克林(23歲)發表《略論紙幣的性質和必要性》。
1733年 孟德維爾去世(63歲)。
1734年 康替龍去世(54歲)。
範德林特《貨幣萬能》出版。
1738年 意大利經濟學家塞紮爾·博尼桑那·迪·貝卡裏亞出生。
伯努裏(38歲)《測定風險新理論之解說》發表,提到邊際效用。
1739年 重農主義者皮埃爾·S·杜邦·德·內穆爾出生。
休謨(28歲)出版《人性論》。
1740年 範德林特去世。
1748年 邊沁出生。
比爾拉馬基去世(54歲)。
孟德斯鳩(59歲)《論法的精神》出版。
1750年 加利阿尼(22歲)出版《貨幣論》。
馬西出版《論決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
1751年 休謨(40歲)出版《道德原理的研究》。
富蘭克林(45歲)發表《關於人口增長的考察》。
1752年 休謨(41歲)出版《經濟學論叢》。
1753年 貝克萊去世(68歲)。
1754年 比爾拉馬基(已卒)《自然法的基本原理》出版,提到邊際效用價值論。
1755年 孟德斯鳩去世(66歲)。
康替龍(已卒)《商業性質概論》出版。
1756年 老米拉波(41歲)發表《人類之友或人口論》。
魁奈(62歲)發表《租地農場主論》。
1757年 亞曆山大·漢密爾頓出生。
達爾勤遜去世(63歲)。
魁奈(63歲)發表《穀物論》。
1758年 魁奈(64歲)發表《人口論》、《賦稅論》、《經濟表》(第一版)並與馬裏維爾合作發表《關於人口、農業與商業饒有興趣的提問》。
1759年 斯密(36歲)出版《道德情操論》。
魁奈(65歲)發表《經濟表》第二版、第三版。
1760年 老米拉波(45歲)發表《賦稅原理》。
1763年 老米拉波(48歲)發表《農村哲學》。
1764年 達爾勤遜(已卒)《法國的過去和現在行政的考察》出版。
1765年 魁奈(71歲)發表《自然權利》。
吉諾維西(53歲)出版《國民經濟學教程》。
1766年 馬爾薩斯出生。
魁奈(72歲)發表《經濟表的分析》、《關於貨幣利息的考察》。
1767年 薩伊出生。
魁奈(73歲)發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準則》、《中國的專製製度》。
裏維埃(47歲)出版《政治社會的自然基本秩序》。
斯圖亞特(55歲)出版《政治經濟學原理研究》。
1768年 杜邦(29歲)出版《重農學說》。
1769年 傑諾維西去世(57歲)。
富蘭克林(63歲)發表《論有關國民財富的各種觀點》。
貝卡裏亞(31歲)編寫《公共經濟學要義》。
杜爾閣(42歲)出版《關於財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1770年 杜爾閣(43歲)發表《關於糧食貿易自由的通信集》。
1771年 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出生。
1772年 大衛·李嘉圖出生。
斯圖亞特(60歲)發表《適用於孟加拉鑄幣現狀的貨幣原理》。
1773年 西斯蒙第出生。
詹姆斯·穆勒出生。
1774年 魁奈去世(80歲)。
1776年 休謨去世(65歲)。
斯密(53歲)《國富論》出版。
孔狄亞克(61歲)《商業與政府》出版。
1780年 斯圖亞特去世(68歲)。
孔狄亞克去世(65歲)。
1781年 杜爾閣去世(54歲)。
1782年 伯努裏去世(82歲)。
1783年 杜能出生。
1784年 馬西去世。
1787年 加利阿尼去世(59歲)。
1789年 法國大革命。
老米拉波去世(74歲)
李斯特出生。
麥克庫洛赫出生。
1790年 富蘭克林去世(84歲)。
斯密(67歲)去世,其《道德情操論》第六版(有重大修改)出版。
西尼爾出生。
1791年 漢密爾頓(34歲)發表《工業報告》。
1793年 亨利·C·凱裏出生。
裏維埃去世(73歲)。
1794年 貝卡裏亞去世(56歲)。
1795年 勞埃德出生。
1796年 約翰·雷出生。
1797年 英格蘭銀行停止兌換銀行券。
1798年 馬爾薩斯(32歲)發表《人口原理》。
1800年 馬爾薩斯(34歲)發表《當前糧食漲價原因的研究》。
歐文(29歲)成為紐蘭拿克工廠的業主。
1801年 古爾諾出生。
老瓦爾拉斯出生。
1802年 朗菲爾德出生。
1803年 薩伊(36歲)出版《政治經濟學概論》。
西斯蒙第(30歲)《論商業財富》出版。
馬爾薩斯(37歲)《人口原理》第二版(有重大修改)出版。
1804年 杜普特出生。?
漢密爾頓去世(47歲)。
貝卡裏亞(已卒)《公共經濟學要義》出版。
1806年 約·斯·穆勒出生。
1809年 李嘉圖(37歲)發表《黃金的價格》。
1810年 戈森出生。
1814年 馬爾薩斯(48歲)《論實行穀物法的效果》發表。
1815年 英國議會通過“穀物法”。
李嘉圖(43歲)發表《論低價穀物對資本利潤的影響》。
馬爾薩斯(49歲)發表《地租的性質與發展的研究》、《論禁止穀物輸入的政策》。
1817年 杜邦去世(77歲)。
威廉·羅雪爾出生。
李嘉圖(45歲)出版《政治經濟學和賦稅原理》。
1818年 馬克思出生。
麥克庫洛赫(29歲)發表《關於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原理》。
1819年 西斯蒙第(36歲)出版《政治經濟學新原理》。
1820年 恩格斯出生。
馬爾薩斯(54歲)出版《政治經濟學原理》。
1821年 詹姆斯·穆勒(48歲)出版《政治經濟學要義》。
1823年 李嘉圖去世(51歲)。
馬爾薩斯(57歲)發表《價值尺度》。
1825年 麥克庫洛赫(36歲)《政治經濟學原理》出版。
1826年 杜能(43歲)發表《孤立國》第一卷。
1827年 馬爾薩斯(61歲)發表《政治經濟學定義》。
李斯特(38歲)發表《美國政治經濟學大綱》。
1830年 薩伊(63歲)出版《政治經濟學教程》。
1831年 老瓦爾拉斯(30歲)發表《財富的性質和價值的起源》。
1832年 邊沁去世(84歲)。
薩伊去世(65歲)。
1833年 朗菲爾德(31歲)出版《政治經濟學講義》。
1834年 德國成立統一的關稅同盟。
馬爾薩斯去世(68歲)。
瓦爾拉斯出生。
約翰·雷(38歲)發表《論政治經濟學的若幹新原理》。
1835年 傑文斯出生。
1836年 詹姆斯·穆勒去世(63歲)。
西尼爾(46歲)出版《政治經濟學大綱》。
1837年 勞埃德(42歲)發表《關於價值概念的講義》。
1838年 古爾諾(37歲)出版《財富理論的數學原理之研究》。
1839年 施莫勒出生。
1840年 門格爾出生。
1841年 李斯特(52歲)出版《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係》。
1842年 西斯蒙第去世(69歲)。
馬歇爾出生。
1843年 羅雪爾(26歲)出版《曆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講義大綱》。
1844年 約·斯·穆勒(38歲)發表《論政治經濟學中若幹未解決的問題》。
杜普特(40歲)發《公共工程效用的測量》。菲利普·威克斯蒂德出生。
1845年 埃奇沃思出生。
E·紮克斯出生。
恩格斯(25歲)發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
1846年 英國廢除穀物法。
李斯特去世(57歲)。
1847年 J·B·克拉克出生。
馬克思(29歲)發表《哲學的貧困》。
1848年 帕累托出生。
馬克思(30歲)、恩格斯(28歲)發表《共產黨宣言》。
羅雪爾(31歲)發表《殖民、殖民政策、移民》。
約·斯·穆勒(42歲)出版《政治經濟學原理》。
1849年 羅雪爾(32歲)《國民經濟學與古典派之關係》發表。
杜普特(45歲)《論通行稅和運輸費用》發表。
1850年 詹姆斯·勞倫斯·勞夫林出生。
1851年 威克塞爾出生。
維塞爾出生。
龐巴維克出生。
1852年 J·N·凱恩斯出生。
勞埃德去世。
羅雪爾(35歲)發表《十六、十七世紀英國國民經濟學說史》。
1854年 戈森(44歲)出版《人類關係法則及人類行為規範》。
羅雪爾(37歲)出版《國民經濟學原理》第一卷(全部出齊為1894年)。
1855年 弗雷德·曼維爾·泰勒出生。
1856年 羅雪爾(39歲)發表《殖民地問題》。
麥克庫洛赫(67歲)編訂《有關紙幣和銀行論文集》。
1857年 凡勃倫出生。
M·潘塔萊奧尼出生。
1858年 霍布森出生。
歐文去世(87歲)。
戈森去世(48歲)。
1859年 恩尼科·巴羅尼出生。
陶西格出生。
馬克思(41歲)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1860年 瓦爾拉斯(26歲)發表《政治經濟學和公正》。
1861年 坎南出生。
羅雪爾(44歲)《國民經濟學的曆史觀》、《國民經濟論述》出版。
1864年 西尼爾去世(74歲)。
麥克庫洛赫去世(75歲)。
1865年 杜幹?巴拉諾夫斯基出生。
傑文斯(30歲)發表《煤炭問題》。
1866年 卡塞爾出生。
老瓦爾拉斯去世。
1867年 費雷出生。
馬克思(49歲)《資本論》第一卷出版。
1868年 阿爾弗雷德·韋伯出生。
瓦爾拉斯(34歲)《社會思想的研究》發表。
1870年 列寧出生。
施莫勒(31歲)《19世紀德國小工商業的曆史》出版。
1871年 杜能去世(88歲)。
門格爾(31歲)《國民經濟學原理》出版。
傑文斯(36歲)《政治經濟學理論》出版。
1872年 約翰·雷去世(76歲)。
1873年 約·斯·穆勒去世(67歲)。
1874年 米契爾出生。
阿弗塔萊昂出生。
瓦爾拉斯(40歲)《純粹經濟學要義》出版。
羅雪爾(57歲)《德國經濟學說史》出版。
1875年 傑文斯(40歲)《貨幣與交換機構》出版。
1877年 奧·賽·皮古出生。
古爾諾去世(76歲)。
1878年 恩格斯(58歲)《反杜林論》出版。
傑文斯(43歲)《政治經濟學入門》發表。
1880年 恩格斯(60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發表。
1881年 米塞斯出生。
埃奇沃斯(36歲)《數學的心理學》出版(提出契約曲線)。
瓦爾拉斯(42歲)《複本位製數理經濟學》出版。
1882年 傑文斯去世(47歲)。
潘塔萊奧尼(25歲)發表《租稅轉嫁理論》。
1883年 馬克思去世(65歲)。
凱恩斯出生。
熊彼特出生。
門格爾(43歲)發表《經濟學和社會學問題》、《社會科學尤其是政治經濟學方法的探討》。
施莫勒(44歲)《政治社會科學方法》出版。
陶西格(24歲)《美國對幼稚工業的保護:一項經濟史研究》出版。
1884年 J·M·克拉克出生。
恩格斯(64歲)發表《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
朗菲爾德去世(82歲)。
門格爾(44歲)《德國國民經濟學的曆史主義謬誤》出版。
維塞爾(33歲)發表《經濟價值的來源和主要規律》。
龐巴維克(33歲)發表《資本與利息》。
潘塔萊奧尼(27歲)發表《在意大利驅逐富翁的可能性》。
1885年 F·奈特出生。
? 馬克思(已卒)《資本論》第二卷出版。
1886年 龐巴維克(35歲)《經濟財貨的價值論綱要》出版。
1887年 阿爾文·漢森出生。
? 紮克斯(42歲)《國家經濟理論的基礎》出版。
1888年 威克斯蒂德(44歲)《經濟科學入門》出版。陶西格(29歲)《美國關稅史》出版。
1889年 龐巴維克(38歲)《資本實證論》出版。
維塞爾(38歲)《自然價值》出版。
潘塔萊奧尼(32歲)《純經濟學》出版。
1890年 D·H·羅伯遜出生。
馬歇爾(48歲)《經濟學原理》出版。
龐巴維克(39歲)《奧地利的經濟學家》出版。
1891年 林達爾出生。
W·歐根出生。
J·N·凱恩斯(39歲)《政治經濟學的範圍與方法》出版。?
1892年 瓦伊納出生。
龐巴維克(41歲)《價值、費用及邊際效用》出版。
費雪(25歲)《價值和價格理論的數理研究》出版。
1893年 威克塞爾(42歲)《價值、資本和地租》出版。
1893年 羅雪爾去世(77歲)。
馬克思(已卒)《資本論》第三卷出版。
龐巴維克(43歲)《財貨價值的最後尺度》出版。
威克斯蒂德(50歲)《分配規律的協調》出版。
杜幹巴拉諾夫斯基(29歲)《現代英國工業危機》出版。
1895年 弗瑞希出生。〖ZK〗〗
? 哈羅德·霍特林出生。
恩格斯去世(75歲)。
1896年 帕累托(38歲)《政治經濟學講義》出版。
龐巴維克(45歲)《馬克思體係的崩潰》出版。
威克塞爾(45歲)《財政理論考察,兼論瑞典的稅收製度》出版。
瓦爾拉斯(62歲)《社會經濟學研究》出版。
陶西格(37歲)《工資與資本》出版。
巴羅尼(37歲)《分配研究》出版。
1897年 艾哈德出生。
1897年 繆爾達爾出生。
斯拉法出生。
羅賓斯出生。
威克塞爾(47歲)《利息與價格》出版。
瓦爾拉斯(64歲)《應用經濟學研究》出版。
1898年 哈耶克出生。
H·C·西蒙斯出生。
俄林出生。
卡萊茨基出生。
張伯倫出生。
亨利·道格拉斯·迪金生出生。
列寧(29歲)發表《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J·B·克拉克(52歲)發表《財富的分配》。
凡勃倫(42歲)發表《有閑階級論》。
1899年 哈羅德出生。
哈伯勒出生。
施莫勒(61歲)發表《一般國民經濟學概論》。
1900年 庫茲涅茨出生。
威克塞爾(50歲)發表《國民經濟學講義》。
1901年 馬克盧普出生。
帕累托(44歲)發表《社會主義製度》。
卡塞爾(36歲)發表《社會政策》。
1902年 瓊·羅賓遜出生。
丁伯根出生。
阿巴·P·勒納出生。
卡塞爾(37歲)發表《利息的性質和必要性》。
勞夫林(53歲)發表《貨幣原理》。
米契爾(29歲)發表《美鈔的曆史》。
1903年 希克斯出生。
凡勃倫(47歲)發表《企業論》。
1904年 理查德·卡恩出生。
庇古(28歲)發表《工業和平的原理和方法》。
陶西格(46歲)發表《當前自由貿易學說的地位》。
1906年 帕累托(48歲)發表《政治經濟學教程》。
費雪(39歲)發表《資本和收入的性質》。
陶西路(47歲)發表《工資和價格與國際貿易的關係》。
泰勒(51歲)發表《論貨幣》
1907年 米德出生。
費雪(40歲)發表《利息論》。?
1908年 卡爾多出生。
巴羅尼(49歲)發表《集體主義國家的生產部》。
熊彼特(25歲)發表《理論經濟學的本質與主要內容》。
陶西格(49歲)發表《資本、利息和下降的收益》。
米契爾(34歲)發表《美鈔本位下的黃金價格和工資》。
1909年 阿爾弗雷德·韋伯(41歲)發表《產業位置理論》。
阿弗塔萊昂(35歲)發表《論一般周期性危機的理論》。
1910年 瓦爾拉斯去世。
威克斯蒂德(66歲)發表《政治經濟學常識》。
1911年 費雪(44歲)發表《貨幣購買力》。
陶西格(52歲)發表《經濟學原理》。
泰勒(56歲)發表《經濟學原理》。
1912年 M·弗裏德曼出生。
熊彼特(29歲)發表《經濟發展理論》。
費雪(45歲)發表《經濟學基本原理》。
米塞斯(31歲)發表《貨幣和信貸理論》。
庇古(35歲)發表《財富與福利》。
1913年 美國聯邦儲備體係成立。
斯通出生。
凱恩斯(30歲)發表《印度通貨與財政》。
米契爾(39歲)發表《經濟周期》。
阿弗塔萊昂(39歲)發表《生產過剩的周期性危機》。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
多馬出生。
菲利普斯出生。
龐巴維克去世(63歲)。
維塞爾(63歲)發表《社會經濟學》。
熊彼特(31歲)發表《經濟理論與方法史上的階段》。
凡勃倫(57歲)發表《從事勞動的本能》。
庇古(37歲)發表《論失業問題》。
米契爾(40歲)發表《經濟學與人類行為》。
1915年 薩繆爾遜出生。
凡勃倫(58歲)發表《德帝國和工業革命》。
陶西格(56歲)發表《關稅問題麵麵觀》、《發明者和貨幣製造者》。
米契爾(41歲)發表《指數的編製和使用》。
D·H·羅伯遜(25歲)發表《工業波動研究》。
1916年 列寧(46歲)發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紮克斯(71歲)發表《資本利息》。
米契爾(42歲)發表《貨幣在經濟理論中的地位》。
1917年 俄國十月革命。
施莫勒去世。
陶西格(58歲)發表《紙幣貶值下的國際貿易》。
J·M·克拉克(33歲)發表《商業的加速和需求規律》。
1918年 J·托賓出生。
杜生貝出生。
莫迪利阿尼出生。
卡塞爾(52歲)發表《社會經濟理論》。
熊彼特(35歲)發表《租稅國家的危機》。
凡勃倫(61歲)發表《美國較高的學術水平》。
1919年 布坎南出生。
杜幹?巴拉諾夫斯基去世(54歲)。
凱恩斯(36歲)發表《和約的經濟後果》。
林達爾(28歲)發表《征稅的權利》。
勞夫林(69歲)發表《貨幣與價格》。
陶西格(60歲)發表《價格決定者理解的價格決定》。
1920年 克萊因出生。
庇古(43歲)發表《福利經濟學》。
凡勃倫(63歲)發表《既得利益與普通人》。
費雪(53歲)發表《穩定美元》。
米塞斯(39歲)發表《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計算》。
1921年 弗·布魯斯出生。
門格爾去世(81歲)。
凡勃倫(64歲)發表《工程師與價格製度》。
卡塞爾(55歲)發表《世界貨幣問題》。
奈特(36歲)發表《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
1922年 鮑莫爾出生。
塔洛克出生。
凱恩斯(39歲)發表《和約的修訂》。
米塞斯(41歲)發表《社會主義:經濟學和社會學分析》。
D·H·羅伯遜(32歲)發表《貨幣》。
1923年 帕累托去世(75歲)。
凱恩斯(40歲)發表《貨幣改革短論》。
霍布森(65歲)發表《失業經濟學》。
凡勃倫(66歲)發表《不在所有權製度》。
紮克斯(78歲)發表《稅收估價理論》。
阿弗塔萊昂(49歲)發表《社會主義基礎:研究性評論》。
D·H·羅伯遜(33歲)發表《工業管製》。
瓦伊納(31歲)發表《傾銷:國際貿易中的一個問題》。
1924年 索洛出生。
巴羅尼(65歲)去世。
列寧(54歲)去世。
馬歇爾(82歲)去世。
俄林(25歲)發表《貿易理論》。
米契爾(50歲)發表《經濟學的展望》。
1925年 英國實行金塊本位製。
斯拉法(27歲)發表《論成本與產品質量之間的關係》。
凱恩斯(42歲)發表《丘吉爾政策的經濟後果》。
米契爾(51歲)發表《經濟理論的定量分析》。
1926年 威克塞爾(75歲)去世。
維塞爾(75歲)去世。
埃奇沃思(81歲)去世。
斯拉法(28歲)發表《競爭條件下的收益規律》。
凱恩斯(43歲)發表《自由放任的終結》、《自由放任與共產主義》。
庫茲涅茨(25歲)發表《1919—1925年美國零售貿易和批發貿易的周期波動》。
羅伯遜(36歲)發表《銀行政策與物價水平》。
1927年 威克斯蒂德(83歲)去世。
紮克斯(82歲)去世。
庇古(50歲)發表《工業波動》。
繆爾達爾(29歲)發表《價格形成問題與變動因素》。
米塞斯(46歲)發表《自由和繁榮的國家》。
陶西格(68歲)發表《國際貿易》。
米契爾(53歲)發表《商業循環問題及其調整》。
漢森(40歲)發表《經濟周期理論》。
阿弗塔萊昂(53歲)發表《現代經濟學中的貨幣價值》。
1928年 庇古(51歲)發表《公共財政研究》。
凱恩斯(45歲)發表《關於法郎及其他問題的幾點意見》。
費雪(61歲)發表《貨幣錯覺》。
1928年 凡勃倫(72歲)去世。
哈耶克(30歲)發表《貨幣理論與經濟周期》。
林達爾(38歲)發表《貨幣政策的目的與方法》。
凱恩斯(46歲)發表《勞埃德·喬治能做到嗎?對自由黨保證的考察》。
泰勒(74歲)發表《社會主義國家生產指南》。
霍特林(34歲)發表《競爭中的穩定》。〖ZK〗〗
1929年 凱恩斯(47歲)發表《貨幣論》。
斯拉法(32歲)發表《收益遞增和代表性廠商》。
庫茲涅茨(29歲)發表《生產與價格長期趨勢》、《均衡經濟學和人類循環論》。
1931年 羅賓斯(33歲)發表《論經濟科學的性質和意義》。
哈耶克(32歲)發表《物價與生產》。
繆爾達爾(33歲)發表《貨幣均衡論》。
米塞斯(50歲)發表《經濟危機的起因》。
理查德·卡恩(26歲)發表《國內投資與失業之關係》。
霍特林(36歲)發表《可耗盡資源經濟學》。
俄林(32歲)發表《世界經濟蕭條的過程與階段》。
J·M·克拉克(47歲)發表《美國人民的世界大戰代價》。
赫克謝爾(52歲)發表《重商主義》。
1932年 泰勒去世。
弗瑞希(34歲)發表《衡量邊際效用的新方法》。
希克斯(28歲)發表《工資理論》。
費雪(65歲)發表《繁榮與蕭條》。
陶西格(73歲)發表《美國商界領袖:社會根源和社會分層的研究》(與喬斯魯合著)。
漢森(44歲)發表《在不平衡世界中的經濟穩定》。
霍特林(37歲)發表《埃奇沃思的稅收反論和供求函數的性質》。
迪金森(33歲)發表《公共機構的收入》。
1933年 萊榮霍夫德出生。
勞夫林去世。
張伯倫(34歲)發表《壟斷競爭理論》。
羅賓遜(30歲)發表《不完全競爭經濟學》。
庇古(56歲)發表《失業論》。
凱恩斯(50歲)發表《繁榮的途徑》、《傳記集》。
哈耶克(34歲)發表《貨幣理論與經濟周期》。
米塞斯(52歲)發表《經濟學的認識論問題》。
弗瑞希(38歲)發表《動態經濟學的傳播和促進問題》、《供求曲線的統計編製中的陷阱》。
費雪(66歲)發表《通貨膨脹》。
奈特(48歲)發表《經濟組織》。
庫茲涅茨(32歲)發表《工業和貿易的季節性波動》。
俄林(34歲)發表《區際和國際貿易原理》。
哈羅德(33歲)發表《國際經濟學》。
哈伯勒(33歲)發表《國際貿易》。
迪金森(34歲)發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價格形成》。
1934年 弗瑞希(39歲)發表《運用完全回歸係統的統計合流分析》。
斯拉法(36歲)發表《哈耶克博士論貨幣與資本》。
費雪(67歲)發表《穩定的貨幣》。
西蒙斯(35歲)發表《一個肯定自由放任的規劃》。
J·M·克拉克(50歲)發表《商業循環中的戰略因素》、《生產能力與有效需求》。
歐根(43歲)發表《資本理論研究》。
1935年 希克斯(31歲)發表《對簡化貨幣理論的一個建議》。
費雪(68歲)發表《百分之百的貨幣》。
庇古(58歲)發表《靜態經濟學》。
霍特林(40歲)發表《有限預算之需求函數》。
1936年 凱恩斯(53歲)發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希克斯(32歲)發表《凱恩斯先生的就業論》。
漢森(49歲)發表《凱恩斯先生論就業不足均衡》。
西蒙斯(37歲)發表《在貨幣政策上與權威對立的規則》。
哈羅德(36歲)發表《經濟周期》。
哈伯勒(36歲)發表《國際貿易理論及其在商業政策上的應用》。
J·M·克拉克(52歲)發表《社會經濟學前言》。
1937年 羅伯特·E·(小)盧卡斯出生。
希克斯(33歲)發表《凱恩斯先生和古典學派》。
卡塞爾(71歲)發表《凱恩斯的〈通論〉》。
俄林(38歲)發表《關於斯德哥爾摩學派儲蓄——投資理論的一些說明》
倫德伯格(30歲)發表《經濟發展理論研究》。
哈耶克(38歲)發表《貨幣的國家主義與國際穩定》。
哈伯勒(37歲)發表《繁榮與蕭條》。
勒納(34歲)發表《社會主義經濟中的靜態學和動態學》。
庫茲涅茨(36歲)發表《1919—1935年國民收入和投資》。
米契爾(63歲)發表《零花錢的回流方法》。
瓦伊納(45歲)發表《國際貿易理論研究》。

   

作者:yuweiyuwei 回複日期:2004-12-26 19:25:17 
     
哈耶克的經濟周期理論及其啟示
當代自由主義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哈耶克先生的經濟周期理論,主要表述於他在1931年出版的《物價與生產》一書之中。
? 哈耶克是從某種均衡狀態出發來分析經濟周期的。哈耶克的均衡,是指在充分就業條件下,在貨幣數量一定,整個社會的消費—儲蓄比例一定,從而生產的縱向結構一定時,人們用於購買消費品的貨幣和用於購買資本品的貨幣之間的比例,等於消費品產量與資本品產量之間的比例,即兩類產品的需求之比等於供給之比。這個比例稱作均衡比例。
? 哈耶克的生產結構,就是生產的迂回程度或資本化程度。迂回的生產包括若幹順次相繼的生產階段,其中每一階段都以上一階段的產出為投入,又以自己的產出為下一階段的投入。
除最後一個階段之外,其他階段生產的都是中間產品。這種具有縱向順序的諸生產階段全體,就是哈耶克所說的生產結構。當生產的迂回程度變化時,意味著生產結構的變化。他強調這種變化對於經濟周期的出現有重大關係。而生產結構是穩定還是變化,則取決於各生產階段
上的企業的贏利狀況,而這又取決於各階段產品的成本和相對價格。因此相對價格是決定生
產結構的最重要的因素。
?哈耶克認為,生產結構的變化會由於兩種原因,一是貨幣數量一定時社會的消費和儲蓄之間的比例發生自願的變化;二是消費與儲蓄之間意願的比例不變,但貨幣數量有了變化。
? 當生產結構由於自願儲蓄增加而變化時,隻要貨幣數量一定,經濟就會經過一個平穩的自發過程而建立起新的均衡。從某一均衡狀態出發,若消費者的自願儲蓄增加了,則增加的儲蓄將全部轉化為投資。因此自願儲蓄增加的結果是減少了消費需求,增加了資本品需求,從而引起了消費品相對價格的下降和資本品相對價格的上升。較晚的接近於消費品生產階段的那些階段中,其產出的資本品的價格由於受消費品價格下降的影響也可能下降,但幅度將小於消費品價格的下降幅度。而較早階段產出的資本品的相對價格則肯定上升。相對價格的這種變化,導致較晚階段所用資金的利潤相對下降,而較早階段所用資金的利潤則相對上升;從而使資金及非專門性貨物〖ZW(〗非專門性貨物是指那種可用於一個以上生產階段的原始生產要素和中間產品;與之對應的是專門性貨物,指那種隻能專門用於某一個生產階段的原始生產要素和中間產品。這是哈耶克所用的兩個概念。〖ZW)〗由較晚階段向較早階段轉移,甚至導致新生產階段的出現。生產的迂回程度加深的結果,是消費品產量相對減少,而資本品產量則相對增加。與此同時,用於消費品生產階段和接近消費品生產的其他較晚階段上的貨幣量將減少,用於較早生產階段上的貨幣量將增加。結果,隨著自願儲蓄的增加,消費品的需求和供給都趨於相對減少,用於購買消費品的貨幣也趨於相對減少。因此,隻要自願儲蓄的增加是穩定的,那麽最終將建立新的均衡,消費品需求和資本品需求之間的比例將再次等於它們之間在供給方麵的比例,但這一比例將小於自願儲蓄未增加時的比例。
? 當自願儲蓄減少時,將出現相反的結局,新的均衡比例將大於儲蓄未變動時的比例。
? 生產結構除了由自願儲蓄的變化而引起變化之外,還會由於貨幣數量的變化而引起變化。
一旦貨幣數量發生變動而消費—儲蓄之比不變,且貨幣流通速度也不變時,舊的均衡將被打破,而新的均衡隻有在經曆了波動之後才能出現。
? 哈耶克認為,貨幣數量變動對均衡的擾動,會因為新增貨幣首先用於購買資本品還是首先用於購買消費品而有所不同,由舊均衡走向新均衡的途徑會有所不同。
? 如果是以銀行向生產者發放貸款的形式增加貨幣數量,為此必須使貨幣利率低於均衡利率。貨幣利率降低使原有各生產階段的企業實行要素替代,即用資本品替代原始生產要素。這種行為導致兩種結果,一是在初始的充分就業狀態中釋放出一部分原始生產要素,並投入更早的生產階段,使生產階段增加,迂回程度加深;二是引起資本品生產,尤其是較早生產階段的利潤相對增加,非專門貨物從消費品生產階段和其他較晚生產階段向較早生產階段流動,在經曆一段耗盡消費品原有儲備所需要的時間後,非專門貨物的這種流動將引起消費品減少。
? 如果這種消費品減少伴隨著消費者自願儲蓄的相應增加,那麽貨幣數量變動引起的經濟擾動將平穩地過渡到新的均衡。但現在的問題是消費者並不打算改變原有的消費水平和原有的消費儲蓄比例,即消費需求並沒有減少。消費需求維持原狀,消費品供給卻減少了,結果便是消費品價格上漲。
? 如果這種價格上漲沒有被消費者貨幣收入的相應提高所抵消,消費者將被迫減少消費水平。這就出現了強迫儲蓄。但消費者貨幣收入最終將由於貨幣量增加而提高,這是因為經濟
始終保持充分就業狀態,即原始生產要素的使用量並沒有減少,隻是改變了使用方向;所以
企業用新增貨幣進行投資的結果將使新增貨幣逐漸轉移到原始要素所有者(同時也是消費者)
手中。這就使消費者們有可能用更多貨幣購買消費品,結果消費品價格相對於資本品將更快
上漲。
?如果這種消費品相對價格上升的勢頭被銀行對企業的進一步放款所抵消。那麽,已經拉長的生產過程將繼續保持。但是由於法律或營業習慣的限製,銀行不可能持續地擴張信用,於是出現貨幣資本供給的短缺。
? 如果企業在銀行供給的貨幣資本出現短缺之前,借助於新增加的貨幣,已經勝利完成了為時較長的新的生產過程,那麽就可以生產出較多消費品以供消費,於是消費者增加貨幣收入後恢複原先消費水平的行為,也不會改變已經加深的生產迂回程度,如果企業尚沒有完成為時較長的迂回生產,而貨幣資本已告短缺,那麽,隻要自願儲蓄不增加,銀行增加貨幣貸給企業將引起資本品相對價格的一度提高,生產迂回程度的一度加深;但最終將由於貨幣資本供給的短缺而出現消費品相對價格上升,非專門性貨物又從較早生產階段流回消費品生產階段和較晚的資本品生產階段,剩下的那部分非專門性貨物不夠完成較長生產過程之用,曾經一度拉長的生產過程將出現縱向收縮。〖ZW(〗關於生產過程被增加的貨幣拉長之後的兩種
後果,參閱海約克《物價與生產》第51~52頁。〖ZW)〗在生產過程收縮之後,較早生產階段將出現專門性貨物,尤其是專用設備的閑置,這正是蕭條的特征。哈耶克認為,正是生產過程這種一伸一縮的情況,使經濟出現繁榮與蕭條的周期性波動。
? 以上是新增貨幣首先用於購買資本品時的情況。如果從某種均衡狀態出發,新增貨幣首先用於購買消費品,那將出現相反的過程。這時消費品價格以及較晚階段中生產出的資本品價格將相對提高,在短期中甚至超過最後將達到的均衡水平。於是大量非專門性貨物由較早生產階段流向較晚和最終的生產階段,生產過程將縮短,在短期中甚至有過分縮短的傾向,即實際生產過程在短期中甚至比新的均衡比例出現後會有的生產過程還要短。原先一些較早階段中的專門性貨物將由於與之配合的非專門性貨物的不足而閑置。不僅專門性貨物會閑置,
在原先較迂回的生產方式已無法維持,而新的較短的生產方式又沒有充分完成到足以吸取全
部非專門性貨物的程度時,連非專門性貨物也會出現一定的閑置。於是整個經濟出現蕭條現
象。
?哈耶克認為,專門性貨物的閑置,並不能證明消費不足。在哈耶克看來,蕭條,或者說資本品的閑置,並不是因為消費品生產部門因生產過剩而減少其對資本品的需求,而是因為消費相對說來太多,消費品生產抽光了使較早階段的專用資本品得以發揮作用的非專門性貨物。所以哈耶克的周期理論被人稱作消費過多論。而消費品生產之所以能夠抽去大量的非專門性要素,又源於銀行不肯充分供應貨幣資本以支持企業的投資,所以他的周期理論又被人稱作資本短缺理論。
? 哈耶克的經濟周期理論,忽略技術進步和充分就業。使他的理論不能說明技術進步對經濟周期有無影響和如何影響;但卻使哈耶克有力地證明了,即便不存在技術進步,現代資本主義經濟也不會平穩發展,而會由於其他原因而出現波動。
? 充分就業的短處在於使他的理論無法說明總產量的決定,把這個需要分析說明的問題用一個假定處理掉了。其長處在於,哈耶克證明了,即使經濟保持充分就業,有效需求足夠大,
也並不能避免經濟周期。這一結論對於凱恩斯以後的世界具有重要意義。哈耶克與凱恩斯不
同。他實際上分析了另一種類型的經濟蕭條,凱恩斯所分析的蕭條是由於總需求不足引起的
非充分就業蕭條,其特征是各種要素都出現閑置現象。這種蕭條可以通過擴大總需求來消除。但克服了凱恩斯式的蕭條並不能避免哈耶克式的蕭條。哈耶克式的蕭條是在充分就業的基礎上發生的,是均衡比例被貨幣因素破壞所造成的。這種周期理論更適用於那種由於各種原因而能保持勞動者充分就業的國家。這對於我們研究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波動也許比凱恩斯的理論更有借鑒意義,因為由於製度性的原因,社會主義國家的勞動者往往是充分就業的。
? 哈耶克的周期理論啟示我們,不僅要注意貨幣因素對總需求、總供給等經濟總量的影響,
還要注意貨幣因素對消費—儲蓄、消費—投資的比例的影響;不僅要注意保持總需求、總供
給的均衡,還必須在此前提下進一步注意保持總需求的構成與總供給的構成之間的吻合,使供求雙方在比例上保持均衡。
? 聯係我國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哈耶克的經濟周期理論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一旦在投資膨脹的帶動下實現了充分就業條件下的總供求平衡之後,投資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就必須以儲蓄的同步擴大、消費的相應收縮為支柱,否則就會因為消費品與資本品之間的比例與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之間的比例不一致,而引起哈耶克式的蕭條。因此,在未實現充分就業之前,投資規模的擴大不需以犧牲消費為前提,而一旦實現了充分就業,投資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就必須以消費的相對收縮為前提。在未達充分就業之前,節儉未必是有益於社會的美德;但充分就業一旦實現,節儉就必定是有益於社會的美德。凱恩斯證實了前一句話,哈耶克證實了後一句話。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也許是需要我們把節儉作為美德了,否則哈耶克式的蕭條就將出現在不遠的將來。

從篤信傳統到進行革命——凱恩斯的重要經濟論著及其思想演化過程
?作為一個跨時代的經濟學家,時代的特征折射為凱恩斯個人思想的演化。以凱恩斯革命為標誌的西方經濟思想的大轉變,並不是在《通論》中突然出現的東西,而是凱恩斯個人思想長期演化的最終結局。對這個演化過程加以分析,有助於我們了解為什麽處於相同的環境中,其他不少經濟學家卻無法完成凱恩斯所完成的思想飛躍。
? 凱恩斯作為經濟學家的第一本論著,是1913年出版的《印度的貨幣與財政》。這本書,按克萊因的說法,“絲毫沒有預示出他以後的才華和睿智”。 但這本書中有兩點值得注意,就是它表達了作者對貨幣窖藏現象的憂慮,以及作者寧願采取管理通貨製度而不願接受“自動”的金本位製。 1919年以後,凱恩斯圍繞凡爾賽和約寫了一批使他蜚名遠揚的文章。這些文章同樣沒有預示他以後的思想。盡管如此,這些著作和文章仍然值得注意,因為它們表明凱恩斯從一進入經濟學家的行列,就表現出他注重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特征。這一特征他一直保持終身,從這些著作和文章中表現出來的另一點就是,凱恩斯從一開始就比較注意考慮宏觀性的全局性的問題。這種特點無疑使他比那些注重微觀問題的經濟學家在分析諸如通貨膨脹和蕭條這類問題時具有一定的優勢,因為後者往往習慣從微觀出發去分析宏觀上的問題。 而凱恩斯卻往往撇開微觀上的細節,直接運用一些總量概念進行分析。
?大約從1919年開始,凱恩斯對戰時和戰後初期歐洲許多國家出現的通貨膨脹問題產生了興趣,寫下了題為《通貨膨脹》的短文,談到通貨膨脹將改變財富的分配,其後果是導致資本主義製度的不穩定。 以後整個20年裏,他都把注意力放在與幣值穩定有關的問題上。
?1923年,他把自己多年來思考貨幣問題的觀點整理成一部小冊子——《貨幣改革論》。在《貨幣改革論》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對他以後的思想發展深有影響的見解。首先是他不再單純分析通貨膨脹,而是同時分析通貨緊縮,認為“縮”也和“脹”一樣,既影響分配又影響生產,但“脹”對分配影響更大,而“縮”對生產影響更大。 這意味著作者不僅看到了貨幣與一般價格水平的關係,而且注意到了貨幣與產量水平之間的關係。這是他在以後的《貨幣論》中從價格的貨幣論走向產量的貨幣論的最初一步。而注意到貨幣與產量之間的關係,用貨幣來說明產量水平。這正是凱恩斯與傳統的貨幣數量論(以及威克塞爾貨幣理論)的重大區別。
?其次,凱恩斯以新的社會集團劃分來取代英國經濟學從斯密以來的傳統劃分(地主、資本
家、工人),把社會分為債權人(他稱之為投資者)和債務人(他稱之為商業階級)以及工資勞動者,並把債權人稱作社會中的不活動分子,而稱後兩部分人為活動分子。 這種劃分,在分析幣值變動引起的財富再分配時,比傳統的劃分是更實用的。這種新劃分的實質是把傳統的資本家階級一分為二,分成現代意義的資產者和企業家這樣兩部分具有不同經濟功能的集團。把社會分成不活動分子和活動分子的新劃分,為凱恩斯以後出現的反食利階層(即《貨幣改革論》中的投資者)的思想作了鋪墊。但當時他對食利階層的態度還中性的,既反對“脹”使債權人吃虧,也反對“縮”使他們獲利。這種態度與後來在《通論》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距離還是不少的。
? 第三,凱恩斯在1923年就已經注意到了勞工市場上的新特點,即工人的組織性集團性。這種集團性使工人在“脹”的時候實際工資未必一定下降。而“縮”的時候又會導致貨幣工資的向下剛性,導致失業增加。 對勞工市場這一特點的認識,使他後來不像其他一些經濟學家那樣,把降低貨幣工資當作為對付蕭條的有效對策。
第四,凱恩斯認為應當把國內物價穩定作為追求的目標,而穩定的方法不是恢複金本位,
而是在幣值方麵放棄自由放任的原則,實行通貨管理。依據下述貨幣數量公式,凱恩斯給出
了實行通貨管理的具體措施:n=P(k+rk′),式中n為貨幣流通量,P為消費品價格,k是公眾要求以貨幣形式取得的消費品,k′是公眾想以活期存款形式保持的消費品,r是銀行的儲備金比例。這個公式表明當k、rk′一定時,P與n成正比例。當k、k′和n一定時,P與r成反向運動。凱恩斯用這個公式表明,n和r是直接受貨幣當局控製的,而k和k′的比例雖然隨公眾的消費—儲蓄心理而變動,但也可以通過利率來影響,因此貨幣當局可以通過變動利率(影響k與k′)、r及n來使P保持穩定。 利率、準備率和流通貨幣量,便是貨幣當局手中可用以穩定幣值的三件武器。凱恩斯還進一步考慮了通貨管理的原則,當幣值預期將發生變動時貨幣當局應當發動與當前趨向相反的因素來抵消這種變動,以穩定幣值。 這也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逆經濟風向”行事的原則。
? 在上述貨幣數量公式中,貨幣僅僅是一種交易媒介,這表明凱恩斯這時的貨幣理論還承襲馬歇爾的傳統,沒有進一步認識到貨幣的價值保存功能,沒有認識到對貨幣的投機需要。
?運用通貨管理來達到穩定幣值的目標,這就是在《貨幣改革論》中凱恩斯所提出的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標,這對當時那種主張恢複金本位、按自由放任原則來保持幣值穩定的主張來說,無疑是激進的。但它終究是威克塞爾在《利息與價格》(1898年出版)中已經提出了的主張。 但《貨幣改革論》包含著新思想的萌芽,這就是凱恩斯不再單純把貨幣看作是說明一般價格水平變動的因素,還把它看作是產量變動的因素。循著這一思路,他終於超過了威克塞爾。
? 1923年以後,凱恩斯針對現實問題,發表了《丘吉爾先生政策的經濟後果》(1925年)等文章。這些文章就其論點來說基本上沒有超出《貨幣改革論》。他思想進程中下一個值得重視(但往往被人們所忽視)的發展表現在他於1925年和1926年發表的三篇文章中。這就是1926年發表的《給法國財政部長的一封公開信》、1925年發表的《我是不是一個自由黨員?》和1926年發表的《放任主義的終結》。
? 在上述第一篇文章中,凱恩斯對降低幣值問題有了新的看法。從以前主張幣值穩定變為主張降低幣值。當然目的還不是為了打擊食利階級,而是為了減輕法國政府的債息負擔。
? 在上述第二篇文章中,凱恩斯明確提出19世紀那種個人主義和自由放任的製度已經過時,因為各種集團(工會、各行業協會等)的形成,自由競爭的局麵已經不複存在(起碼在勞工市場上),因此不可能單純依靠自發勢力解決各種經濟問題。政府將過問過去所不過問的事情,並明確宣布,舊的理論教條必須有所背棄。在上述第三篇文章中,凱恩斯更進一步發揮了這些論點。可以說這篇文章是他關於政府幹預的簡略而全麵的綱領。對這篇文章的內容,有必要詳加介紹。(1)文章否定了自由放任原則的倫理基礎,指出私人利益與社會公益並非一致,利己主義並不會導致社會公益。(2)文章認為經濟學家目前的任務是重新確定政府幹預經濟的範圍,並尋找出在民主政體下合適的幹預方式。(3)政府幹預的範圍,從原則上講,是要區分“在技術上是屬於社會性的”事業和“技術上是宜於個人經營的”事業。具體說來,政府要對經濟波動實行控製。方法是部分由政府對通貨進行審慎的管理,部分用法律規定,將一切企業的實際情況公諸於社會,以便於監督。政府對於儲蓄和投資的規律,儲蓄中國內投資在各部門中的分配,都要進行一定的幹預,而不能完全聽憑個人決定。政府還應當用審慎的政策來幹預人口的數量和質量。(4)至於政府幹預的方式,文章認為要借助於那些在管理單位和組織單位的規模上介於個人與現代國家之間的那些自治半自治團體,而這些團體最後須服從民主製度的統治,這種統治是通過議會來實現的。具體地說要借助於股份公司這類組織來進行管理,因為股份公司使資本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離,管理者的目標是組織的穩定和信用,而不是股東的最高紅利,這就使它產生一種考慮各方麵利益的趨向。(5)進行國家幹預並不是削弱資本主義。因為資本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依靠個人圖利本能作為經濟機器的主要動力,而國家幹預並不改變這一特征,國家幹預是改進資本主義。而改進後的資本主義,在高度有效的管理下,將比目前為止所看到的任何其他製度都能更有效地實現經濟目的。以上這篇文章實質上是作者關於政府幹預問題的一份綱領性意見。和上述第二篇文章一起,它們表明作者具有敏銳的時代感,較早覺察到時代已經發生變化,自由放任的19世紀已經結束,新世紀需要新的對策——有管理的資本主義,需要新的理論。從這兩篇文章來看,《通論》的背棄傳統決不僅僅是大蕭條的結果,也是他1925年就已具有的渴望建立新理論的結果。關於國家幹預的思想也並非在《通論》中才形成,而是在上述兩篇文章中就已經有係統的考慮,可以說,即使沒有大蕭條,沒有《通論》,作者也會沿著上述兩篇文章的思路進一步論證政府幹預的必要性和幹預的範圍及妥善方式。事實上,在《放任主義的終結》一文中,作者對國家幹預問題的考慮,其廣度遠遠超過《通論》。隻是由於1926年以後經濟形勢的嚴峻,促使作者把注意力集中於麵臨的一係列迫切問題,著重考慮與克服當時的蕭條有關的政府幹預問題,於是《終結》一文中所考慮到的不少問題,便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探討,如政府對人口數量的管理,政府幹預的妥善方法等。1925年、1926年的這兩篇文章也說明,凱恩斯在《通論》中所提出的政府幹預,在他心目中也決非克服蕭條的臨時對策,而是出於他對於新時代經濟特征的深刻認識而提出的一種長期措施。
? 可以說,從1925年開始到1930年,凱恩斯的思想一直處於一種矛盾狀態中。一方麵,他已經嗅到了新時代的氣息,對新政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國家幹預,對新理論還
處於茫然之中。另一方麵,他還沒有擺脫傳統理論的束縛,還不能從經濟分析入手,為國家
幹預的必要性,幹預的方式、範圍,提出有力論證。這一矛盾的具體表現就是當他提出克服
蕭條的具體改革主張時,往往背離傳統,而在對蕭條原因進行學術研究時,又回到傳統。
1929年,為了為主張用公共工程克服英國蕭條的觀點辯護,凱恩斯與韓德森合寫了一本小冊子《勞埃德·喬治能做到嗎》。在這本提出具體政策主張的小冊子裏,為了抨擊財政部觀點,給公共工程辯解,他提出了一係列在以後的《通論》中得到進一步發揮的反傳統見解。在分析公共工程的資金來源時,他提出了:(1)個人儲蓄不一定全部轉化為投資。在《貨幣改革論》中,他已經提出儲蓄和投資是由不同的人作出的決策。 在這裏他進一步指出投資決定於銀行所創造的信用量,決定於企業家的投資熱望,而政府在當前是具有最重要地位的投資者。由於儲蓄者與投資者的分離,總投資與總儲蓄不一定相平衡,這種不平衡是當前許多困難問題的根源。這種見解是《通論》中否定薩伊法則的萌芽。(2)當投資走在儲蓄前麵時,就獲得繁榮,獲得高度就業,但也會出現通貨膨脹的傾向,當投資落在儲蓄後麵時,就陷入蕭條,出現失業。這種見解表明了投資與儲蓄的關係決定了宏觀經濟。(3)單憑個人的節約行為並不能使國家富裕起來,如果國內投資沒有相應跟上的話。(4)單靠放鬆銀根不足以克服英國的長期蕭條,因為私人投資引誘不足,放鬆銀根隻會引起資金外流增加。單靠增加政府開支也不行,因銀行若不同時放鬆銀根,必然出現高利率,出現排擠效應,因此必須是銀行和政府相配合。一方放鬆銀根,另一方增加支出,才能克服蕭條。 這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配合的觀點的萌芽。在分析公共工程的效應時,他運用了乘數原理,認為一筆用於公共工程的政府支出,在當時存在大量失業的情況下,會使就業和產量都發生數倍的增加。 1929年的這本小冊子,表明凱恩斯在政策主張上已經與傳統觀點決裂,而為了論證新政策,他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論見解,它是凱恩斯走向《通論》途中的又一裏程碑。
? 1930年,凱恩斯出版了準備已久的一本重要理論專著《貨幣論》。這本專著是他在1923年發表《貨幣改革論》之後就開始著手準備的,又是他在《通論》發表前的最後一部專著。因此它對《貨幣改革論》的發展,對《通論》的影響,是我們考察的重點。
? 與《貨幣改革論》相比,《貨幣論》最大的變化在於對物價水平的看法上,在《貨幣改革
論》中,消費品物價水平取決於貨幣流通量、銀行準備率;而在《貨幣論》中,消費物價由
下決定:
P=E/O+(I′-S)/R=W1+(I′-S)/R
P為物價、O為產量,E為生產要素收入,R為消費者購買的物品和勞務量,W1為平均每單位產量的收入(他稱之為效率報酬率),I′為新投資的生產成本,S為儲蓄。這一關係式表明,當W1和R一定時,消費品物價P取決於投資I′與儲蓄S的關係。他把I′-S定義為整個社會由消費品生產的利潤Q1,當I′=S時,Q1等於零。這時經濟便處於均衡狀態,P便完全等於W1。當I′>S或I′<S時,Q1>0或Q1<0,這時經濟處於失衡狀態,P也偏離均衡。W1決定了P的均衡水平。I′-S和R決定了P偏離均衡的程度。
? 至於社會總產品的價格水平,凱恩斯用下式給出: ??
π=W1+Q/O=W1+(I-S)/O
π為一般物價,Q為總利潤,為消費品利潤Q1和資本品利潤Q2之和,I為投資的市場價值。他如上。由該式可知π取決於W1、I-S和O,W1決定π的均衡水平,而離差由I-S和O決定,有無離差關鍵要看I-S(=Q)是否為零。於是一般物價水平便更多地和投資與儲蓄的關係發生了聯係。把一般價格水平區分為由效率報酬率W1決定的均衡水平與由I-S決定的離差兩部分,是《貨幣論》的一大發展。
? 投資與儲蓄的關係現在成為決定物價水平的重要因素了,那麽它們的關係又是如何決定的呢?凱恩斯認為這取決於自然利率與市場利率之間的關係,當兩種利率一致時,I=S;當市場利率高於自然利率時,I<S;市場利率低於自然利率時,I>S。而當I小於(大於)S時,企業部門出現虧損(利潤),這使企業家們縮減(提高)生產和生產要素的報酬率,從而使效率報酬率W1下降(上升)。結果,W1便和I-S同向下降(上升),導致物價水平的低落(上升)。這
意味著銀行體係所決定的市場利率,通過影響投資與儲蓄的關係,再影響企業部門的贏利情
況,影響效率報酬率,最終影響物價水平。他指出,雖然市場利率不是決定物價水平的惟一
因素,但卻是諸因素中的可控因素。他關於市場利率和自然利率的關係影響物價水平的上述
論點可圖示如下:
自然利率與市場 投資與儲 企業贏 效 率 物價
利率之差 蓄之差 利情況 報酬率 水平

根據上述分析,凱恩斯認為銀行體係可以通過調節市場利率使之相符於自然利率,使投資等於儲蓄,並間接影響效率報酬率,從而使物價水平趨於穩定。
? 與《貨幣改革論》中強調物價水平與貨幣流通的需求量之間存在穩定關係不同,凱恩斯在《貨幣論》中否認物價水平與貨幣流通的需求量之間存在穩定不變的關係。 這是因為物價水平同樣的上漲,由I-S上升(即利潤上升)引起和由W1上升(即收入上升)引起,所需要的貨幣量是不同的。同時,貨幣的流通速度決不是穩定的常數。
? 為了分析貨幣流通速度的決定因素,凱恩斯把全部現金餘額分為收入存款M1、營業存款
M2和儲蓄存款M3,M1+M2為活期存款,M2又可分為用於工業流通的存款部分M2A和用於金融交易的存款部分M2B。他認為,收入存款M1的流通速度V1是工薪發放間隔等其他一些社會習慣和例規的函數,因此是比較穩定的。營業存款M2的流通速度V2取決於工業存款M2A的流通速度V2A和金融存款M2B的流通速度V2B,以及由M2A和M2B之間的比例所決定。而V2A、V2B和M2A與M2B之間的比例是隨著經濟周期而變動的,因此V2是不穩定的。整個活期存款M1+M2的流通速度V,取決於V1和V2以及M1和M2之間的比例,因此V也是不穩定的。至於整個現金存款M(=M1+M2+M3)與貨幣周轉總量B之間的比例關係,他不稱其為流通速度,而稱之為效能E,因為M3是價值貯藏不是流通貨幣。鑒於上述認識,他建立了下述關於V、V1、V2和E的關係式:
B=M1V1+M2V2=V(M1+M2)=E(M1+M2+M3)=EM
由該關係式可知,V和E是兩個複合量,它們的變化既可能因真正的速度V1和V2的變化引起,也可能因M1/M、M2/M和M3/M的變化引起。由於V2、M1/M、M2/M和M3/M都不是穩定的,所以V也不是穩定的。並且V或E在短期中的變化,往往主要是不同存款比例方麵的變化造成的。他指出活期存款(M1+M2)與儲蓄存款(M3)之間的比例關係取決於市場利率,所以M1+M2及V對物價水平的影響最終還是受到利率的支配。
? 在《貨幣論》中,凱恩斯還進一步分析了開放經濟條件下宏觀經濟的均衡條件:I=S,B=L,B代表對外貿易順差,L代表資本淨輸出。前一個條件是內部均衡條件,後一個是對外均衡條件。他指出市場利率一方麵可作為實現內部均衡的調節手段,另一方麵也可作為實現對外均衡的調節手段。例如當B<L時,提高市場利率最終會恢複對外平衡。利率提高對L的作用是迅速的,引起L的減少。但提高市場利率對增加B的作用是緩慢的:利率上升使I-S下降,再引起W1下降,再引起國內一般物價水平的下降,再引起B的增加(假定不存在摩擦和時滯,尤其是W1能自由地升降)。
? 凱恩斯通過上述分析,指出,可以通過銀行體係調節市場利率而實現內部均衡和對外均衡。而調節的手段是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以及銀行準備率。同時他也承認,由於時滯和摩擦的存在,內部均衡所需的市場利率可能與對外均衡所需的市場利率不一致。且在金本位製製度下, 一國實現均衡所需的市場利率很可能會妨礙別國實現均衡。為此他主張對貨幣
體係實行國際管理,並提出一整套管理方法。這些方法後來成為二戰後西方國際貨幣體係發
展的藍圖。
?在主要訴諸貨幣手段的同時,凱恩斯在《貨幣論》中的個別地方也談到,當運用貨幣手段降低利率並不能刺激投資,或隻能引起資本輸出時,便需要由政府采取投資行動,投資於各種公用事業。 這表明,他並不忽略財政政策。
?從總體上看,《貨幣論》突出強調自然利率與市場利率的關係對宏觀經濟(封閉條件和開
放條件)均衡的影響,突出強調銀行體係通過利率手段實現宏觀均衡。從這兩點來看,凱恩斯的《貨幣論》與其說是發展了馬歇爾和庇古的貨幣思想,不如說是對威克塞爾理論體係的深入發展。從《貨幣改革論》強調貨幣流通量對物價水平的影響到《貨幣論》中否定貨幣流通量對物價水平的確定影響、強調利率對物價水平的影響,標誌著凱恩斯對劍橋學派(馬歇爾、庇古)貨幣理論的背離,對威克塞爾理論的靠攏,標誌著他從主張貨幣數量論轉為主張貨幣均衡論。
? 由於主要強調由貨幣當局運用利率杠杆來控製宏觀局勢,所以《貨幣論》在1930年的蕭條麵前,不能算是一部生逢其時的成功作品。但這部著作對於後來的《通論》還是有影響的,
這種影響可概括為四點:(1)凱恩斯分析了人們持有貨幣的各種動機:交易動機、謹慎動機、營業動機及投機動機,區別了收入存款、營業存款(其中又分為工業存款和金融存款)和儲蓄存款。這為他後來在《通論》中建立靈活偏好理論(貨幣需求理論)有重要作用。(2)他分析了投資與儲蓄之間的關係對利潤從而對企業行為的影響。1929年時他已經提到I與S的關係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在《貨幣論》中他進一步分析了這種影響的微觀基礎。然而他仍然把儲蓄主要看成是利率而非收入水平的函數,也沒有區分充分就業和非充分就業兩種情況下的投資等於儲蓄。 這一區分是《通論》的主要貢獻之一。(3)他在《貨幣論》中已經意識到貨幣不單純影響物價,還影響產量,認為在貨幣工資不能自由變化時,物價的變化可能為產量和就業量的變化所代替。這表明他已經開始從解釋物價水平的貨幣理論轉向解釋產量和就業量的貨幣理論。 雖然這一轉變在《貨幣論》中並未完成,物價水平仍是全書考慮的重點,但這預示了他的一個發展方向,而這個方向對於《通論》是必不可少的。(4)他在《貨幣論》中已經看到當貨幣政策失靈時通過政府幹預來克服蕭條的必要性,但對於貨幣政策何以失靈的原因分析不足。但在《通論》中,他通過提出靈活陷阱回答了這一問題,從而為政府幹預提供了理論依據。
? 除了《貨幣論》之外,1930年還有兩篇後來編入《勸說集》的文章值得注意,這就是《19
30年的嚴重蕭條》和《經濟前途展望》。其中分析了產生蕭條的原因,提出了克服當時蕭條的對策。
?關於蕭條的原因,在前一篇文章中凱恩斯主要依據《貨幣論》中的分析,強調利率在造成蕭條中的作用, 在後一篇文章中,他認為蕭條的原因是節約勞動的技術進步太快,導致勞動過剩, 這顯然遠離《通論》的見解。至於克服蕭條的對策,凱恩斯依據《貨幣論》中的分析,主張英美法三國中央銀行聯合行動,使國際長期貸款市場恢複信心。 這表明他還是寄希望於貨幣政策,但對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失去了信心,擔心個別國家的低利率導致資金外流而非增加國內投資,故寄希望於各國聯合采取貨幣政策。
? 總的看來,凱恩斯1930年的思想比1929年有一點倒退。1929年時,凱恩斯主要是尋求克服英國長期蕭條的對策,提出了背離傳統的政策主張,並由此引出若幹新的理論見解,1930年,凱恩斯以分析蕭條原因為主,依據的是傳統思想,推導出傳統的對策。
? 1931年,凱恩斯的思想繼續處於矛盾狀態之中。在6—7月份出席美國芝加哥大學召開的哈裏斯基金圓桌會議上,他認為應當以降低市場利率(尤其是長期利率)為主要手段來克服蕭條,同時輔之以公共工程,但不能把它當作惟一藥方,擔心它的長期效果不如貨幣政策,也擔心它會導致社會主義。同時他還認為,實行公共工程的理由在英國比在美國更充分,因為英國是國際金融中心,降低利率往往導致資金外流而非投資增加;而美國則相當於一個封閉經濟,降低利率不會出現上述不良後果。 由此可知,與貨幣政策相比,財政政策尚處於從屬地位。
? 這一年,他還發表了兩篇值得注意的文章——《關於節約》和《通過關稅政策來求得事態的緩和》,表露了他背離傳統的思想傾向。在這兩篇文章中,他提出如下一些觀點:(1)在大量失業的情況下,節儉不能使國家致富,而將導致失業的連鎖反應。 這裏他運用乘數思想分析了節儉的惡果。這種反對節儉的思想是背離傳統的。(2)為了克服蕭條,政府不可避免地要舉債投資。 這與1929年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並進一步轉變了對公債的傳統看法。(3)明確提出克服蕭條可用兩種方法:提高產品需求或降低生產成本。第二種方法意味著削減工資,難以實行,因此宜采用第一種方法,即提高產品需求。 這一觀點的提出在凱恩斯思想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它表示作者開始走向以有效需求不足來說明蕭條,為了證明提高產品需求可以克服蕭條,就自然要從需求這一方麵去探索造成蕭條的原因。這一觀點還表明,作者雖然同意降低勞動成本可以在理論上成為克服蕭條的對策,但在實際上卻難以實行。這與他早在1923年就已經認識到勞動市場的結構性特征是有關聯的。這一觀點在以後的《通論》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形成係統的有效需求理論。(4)在當時金本位尚未取消的情況下,用提高需求的方法來克服蕭條,將引起收支逆差,因此在提高需求的同時,要配合以關稅。而一旦金本位製取消了,關稅也就可以不需要了。 從上述四個觀點可知,凱恩斯在1931年已經把考慮蕭條問題的重點從1930年時的利率轉到產品需求上來了。這是極為重要的一個轉折,雖然1930年他也考慮產品需求,但那時是把產品需求看作是由利率決定的現象,考慮的問題是利率如何決定產品需求(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現在把重點放到了產品需求上,就必然要改變問題的提法,不是利率如何決定產品需求,而是產品需求由哪些因素如何決定。問題的轉變意味著思維結構的重新組合,思維方向的重新確定。如果沒有這樣一個轉變,凱恩斯對蕭條的分析就不會跳出威克塞爾的範型;有了這一轉變,便有了凱恩斯革命。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通論》中有效需求理論的源頭,就在於1931年發表的《通過關稅政策來求得事態的緩和》一文中。
? 1933年,凱恩斯又發表了四篇值得注意的文章。一篇是論及馬爾薩斯的,在這篇文章中,
他肯定了馬爾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 ,這是他自1931年開始重視產品需求的必然結果。同時他把有效需求的大小與貨幣的非中性及利率聯係起來。 另一篇文章著重強調了貨幣的非中性,強調了非中性的貨幣對蕭條的影響,同時又認為單憑貨幣政策不足以克服蕭條。 這兩篇文章表明,凱恩斯當時正在考慮有效需求與非中性的貨幣之間的關係,這是朝著《通論》方向前進的又一步,搞清有效需求與貨幣、利息之間的關係,是《通論》的一大貢獻。第三篇文章即《獲致繁榮的方法》,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漏出”概念,即一筆收入不會全部流向增加就業的方向,而會有一定的漏流。他還把造成“漏出”的原因分為五項:(1)一部分收入成為儲蓄;(2)一部分收入在支出後提高了物價,使別人的消費減少;(3)一部分收入支出在進口品上;(4)一部分收入隻是替代以前的失業救濟、私人施舍和個人負儲蓄;(5)一部分收入成為稅賦流入財政部。 同時,他還廣泛運用乘數概念來論證公共支出對增進就業的作用,並估計當時的乘數大約為2。但這時他還沒有把“漏出”概念與“乘數”概念聯係起來考慮,因此對乘數值的決定因素——邊際消費傾向或邊際儲蓄傾向——還沒有足夠的認識。 在這篇文章中,他也改變了對貿易保護政策的看法。在1931年,他曾經主張以保護關稅配合政府開支以克服失業,現在他認識到,英國如通過關稅克服失業,將犧牲別國的利益。而如果其他國家也采取保護措施,則大家都蒙受其害。 “漏出”概念的提出,意味著凱恩斯向《通論》的方向又前進了一步。
?《獲致繁榮的方法》一文引起了批評,主要意見在於乘數的計算是先驗的,為此,凱恩斯發表了《論乘數》一文,在文中他提出消費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和“漏出”是決定乘數大小的兩個決定因素。 這就向著邊際消費傾向說明乘數前進一大步。
? 概括地說,凱恩斯在1933年形成通向《通論》的兩條尚未交織的思想線索,一條是關於貨幣、利率與有效需求的關係,即貨幣經濟條件下的有效需求決定;另一條是關於乘數的決定因素,即乘數與漏出的關係。這兩條思想線索的交點,便是《通論》。
? 1934年,凱恩斯在《通論》的草稿中提出“邊際消費傾向”概念並把它作為基本心理法則之一。 1935年,凱恩斯終於用邊際消費傾向來說明乘數並提出了乘數的計算公式。這標誌著凱恩斯乘數理論的完成。 凱恩斯在《新共和》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頗為後人注意的文章——《一個自行調整的經濟體係?》。這篇文章提出了新理論的要點,也是新理論與傳統理論的根本分歧點,即現存的貨幣經濟不存在著趨向充分就業的自動過程。 這一論點被克萊因正確地稱作是“全部凱恩斯經濟學的要點”。 1936年出版的《通論》便是對上述論點的全部論證。
? 從以上簡述的凱恩斯思想演化過程來看,從1925年開始便潛伏在凱恩斯思想中的矛盾,1929年以後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表現在每當他主要考慮克服蕭條的對策時,就表現出鮮明的背離傳統的精神;每當他以理論分析為主時,則又因襲傳統。但大蕭條的緊迫形勢迫使他用主要精力尋求對策,並為背離傳統的對策尋求理論根據。因此,凱恩斯革命實際上是一個延續達10年左右的思想演變過程,一個屢經反複的思想過程。《通論》隻是革命的最後結晶,
而非革命本身。
?從20年代始,凱恩斯對於經濟蕭條和波動的看法,就處於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從單純用利率來說明蕭條和波動,發展為用三大基本心理法則來說明;由單純從投資與儲蓄的關係出發,到從總需求供給的關係出發。最後的解釋並沒有排斥早先的解釋,而是包含了早先的解釋。
? 在關於國家幹預的問題上,凱恩斯也是從20年代開始,就已經認識到19世紀那種個人
放任主義的製度已告結束,需要經過改良的有管理的資本主義。至於如何管理,在20年代初
是主張貨幣當局控製信用。1926年提出國家幹預的全麵綱領,1929年以後開始越來越傾向於
用財政政策來克服蕭條。可以說,《通論》在國家幹預問題上並沒有特別的新意,隻是為國家幹預,尤其是為財政政策幹預提供了分析上的依據。
? 從以上簡述的凱恩斯思想演化過程來看,他思想轉變的特征是政策導向,即由於傳統理論演繹出的對策無法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導致新政策的產生,而為了論證新政策,最終引起理論的變革。這種思想轉變可以稱之為政策導向型的轉變,政策革命先於理論革命,決定了理論革命的方向。1929年關於用公共工程克服蕭條的對策,孕育了1936年的《通論》。這種政策導向型的思想轉變,是經濟社會需要大變動時,經濟理論發展的常態模式。
? 從以上簡述的凱恩斯思想演化過程還可以看到,《通論》是他多條思想線索長期平行發展,最終交織的結果,看不到凱恩斯思想發展中的這種多線式結構,就無法全麵理解《通論》。
? 凱恩斯思想中比較大的線索可分為兩條,一條是以幣值問題為發端,始於20年代初;另一條是以公共工程問題為發端,始於1929年。對幣值問題的分析使他認識到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開始,而新時代是需要政府廣泛進行幹預的;使他認識到利率對投資從而對蕭條與波動的作用,認識到貨幣政策的必要性,使他把社會按活動分子和不活動分子來劃分,這種劃分最終影響到他的社會哲學,影響到他對食利階層的看法。對公共工程問題的分析使他形成“漏出”的概念,使他執著於乘數理論,這兩者又使他認識到了消費函數和邊際消費傾向。
? 最後,在有效需求或總需求函數這一概念下,兩條思想線索交織起來了,形成有效需求理論。其中從公共工程出發的線索最終說明了總消費總儲蓄,從幣值問題出發的線索最終說明了總投資,兩條線索原先在邏輯上似乎是分離的,現在它們的互補性質則一目了然。單憑消費函數理論,不足以說明投資何以不能與儲蓄相抵,從而無法建立有效需求理論;單憑對貨幣、利率問題的分析,也無法說明消費需求的決定因素,從而也無法建立有效需求理論。
? 認識到凱恩斯思想發展中的這樣兩條主要線索,便能理解為什麽漢森把凱恩斯在理論上的最主要貢獻看作是提出了消費函數, 而迪拉德則認為是建立了貨幣經濟理論。其實他們兩人都不過是抓住了凱恩斯思想發展中的一條主要線索及其最終結果。
? 從提出總需求函數到提出非充分就業均衡,除了上述提到的兩條思想線索的交織以外,還有另外一條思想線索也加入了進來,這就是凱恩斯早在20年代初便已認識到的勞工市場的集體談判引起的工資剛性。這一認識在凱恩斯思想發展中,對於他堅信非充分就業均衡的存在,是起著重要作用的。沒有這一認識,他很可能一開始便會沿著另一條思路去分析蕭條問題。工資剛性這一假設,雖然不是凱恩斯最終建立的理論大廈的一個必需的組成部分,但卻是這座大廈得以建立的先決條件之一,它對最後的理論體係所起的作用就好像是建造高樓大廈時的腳手架。對於類似這種次要的思想線索,也是我們分析凱恩斯思想演化時不能忽略的。
? 凱恩斯關於國家必須用財政政策幹預經濟的思想同樣是多種思想線索交織的結果,其一便是他認為放任主義已經過時的看法,另一個便是非充分就業均衡的觀念,第三個是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懷疑。
? 凱恩斯對於食利者階層的反感,是當他認識到非充分就業均衡後才產生的,但如果他沒有把社會劃分為活動分子和非活動分子的認識,這種反感也難以出現。故這也是幾種思想交織的結果。
? 凱恩斯思想演化過程中的這種多線式結構,造成了《通論》的多麵性,使後人可以從多種角度、多種方麵去把握概括《通論》的精義,向不同方向去發展《通論》的思想,形成不
同的凱恩斯主義者,塑造出不同的“凱恩斯”出來。

評凱恩斯經濟學說的曆史命運
? 在凱恩斯出生一個世紀後的今天,他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有爭議的人物之一了。在擁護資本主義的人中間,有人認為他掀起了一場革命,使西方文明避免了一次在大蕭條中崩潰的厄運,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獲得迅速的經濟發展。有人則咒罵他是今天窒息著西方社會的經濟滯脹的罪魁,指責他引致了一個以資源的空前浪費為特征的凱恩斯時代。 反對資本主義的人對他的看法也有分歧。一些馬克思主義者對他深惡痛絕,認為他推遲了資本主義本來早就該到來的死亡。而美國新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保羅·斯威齊,卻稱譽他為資本主義的批判家。
? 凱恩斯的經濟學說體係主要凝縮在他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之中。這本僅隻有三百餘頁的《通論》為何竟引起那樣截然不同的反響?為何在戰後不到半個世紀,它在西方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就由上升轉為下落?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把他的理論看作一個體係,一個具有內在邏輯結構的整體,通過揭示這個體係在與現實經濟世界的交互作用中呈現出來的各種內外矛盾,來說明它的曆史命運。
?(一)凱恩斯經濟學說產生的背景和性質——自由放任型私人企業製度的終結,西方經濟學的主流在發展過程中的“中斷”。
? 凱恩斯經濟學說的產生,以1936年《通論》的出版為標誌。《通論》所依存的基本曆史背景,正是自由放任型私人企業製度已經日薄西山,耗盡了它推進生產力發展的潛力。30年
代的大蕭條就是這一點的明證。
?當自由放任的私人企業製度發展到頂峰時,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生產與消費的衝突,企業生產的有計劃與社會經濟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衝突,都高度聚焦於金融係統中。可以說,金融係統的狀況成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折光。大蕭條正是以紐約證券市場的崩潰為開端的。凱恩斯在《通論》中對金融係統的格外關注,對單純依靠金融手段克服危機所表示的不信任,正是上述特征的反映。
? 大蕭條隻是《通論》產生的一般曆史背景,而英國在一戰後的社會經濟生活,則為《通論》的出籠提供了特別的局部氣候。一戰以後,反映了英國金融資產階級利益的丘吉爾經濟政策,從20年代起就把英國經濟推入了蕭條狀態,形成了龐大的失業大軍。以新古典學派的
理論為基調的“財政部觀點”又阻止用公共工程緩和失業的方案。
?凱恩斯是注重研究實際經濟問題的經濟學家,當他還信服新古典理論時,他的論著就基本上是針對實際經濟問題而發的。務實這種個人素質使他關注英國的失業問題,並提出用公共工程解決失業的對策。由於新古典理論不能為這一對策提供依據,他便走上了建立新的理論體係的道路。
?大蕭條在本質上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一場劇烈衝突。然而衝突的直觀表現卻是掌握在私人手中的金融係統不能為充分就業提供有效手段。而這又展示了新古典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這兩個矛盾的邏輯結局便是凱恩斯的《通論》。
? 凱恩斯的《通論》不是新古典經濟學的自然延伸,不是在承認新古典理論的所有基本前提下對新情況作出新的結論,而是根本改變某些前提,革新舊的推論方法,考慮過去不予考慮的因素,提出新的研究課題。因而它不是理論發展過程中漸變意義上的遞進,而是突變,是西方經濟學的主流在發展過程的“中斷”。在凱恩斯之前,新古典理論或者像李嘉圖那樣把
收入總量的決定問題看作是無法討論的 ,或者從薩伊定律和貨幣數量論出發,把充分就業均衡當作不言而喻的結果,以此為前提考慮既定資源的配置和國民收入的分配。大蕭條暴露了新古典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凱恩斯根據現實否定了新古典理論中關於真實工資必定等於就業量的邊際負效用的前提,從承認存在非自願失業開始,論證了非充分就業均衡的存在,富裕條件下的貧困的可能性。他在論證過程中指出了微觀與宏觀的差別,指出新古典學者把微觀中成立的結論直接推廣到宏觀上去是錯誤的。 他實際上接觸到了係統論的基本命題:整體不等於部分的簡單總和。這樣,他就為經濟學提出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各種宏觀總量的決定機製,宏觀經濟學。他的《通論》便是建立當代宏觀經濟理論的第一次嚐試。他明確意識到了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區別,提出經濟理論應當分為兩部分:“一麵是關於一廠或一業之理論,研究如何把一特定量資源分配於各種用途,其報酬為如何等;另一麵是適用於社會全體的產量論及就業論。” ?
? 一旦把宏觀上的問題作為專門的課題來研究,他便意識到經濟理論必須考慮人們的預期對整個經濟生活、尤其是整個社會的投資活動的影響,必須考慮,對未來的不確定這一因素對經濟生活的影響。這就突破了新古典學派靜態均衡的理論模式,使經濟理論相對來說更逼近現實。把預期因素引進理論體係使他提出了資本邊際效率的概念。引進不確定因素的結果是建立了與新古典不同的利息利率理論。他認為人們對利率前途的不確定,是產生靈活偏好的必要條件。 通過對宏觀總量的決定機製的分析,通過對不確定因素、預期因素的作用的分析,他得出了與新古典理論截然不同的政策主張:國家幹預。
? 當然,凱恩斯的經濟理論體係與新古典理論也並非絕緣。在強調他的理論的突變性質時,
也不能忽略他與新古典理論相連續的一麵。他自己就認為新古典理論並非全無道理,隻不過
是他通論的一種特例。當國家對經濟的總量進行管理之後,新古典理論還是可以成立的。 不僅在理論內容上兩者存在著相通之處,在分析方法上,凱恩斯也多有得益於新古典學派之處。凱恩斯繼承了新古典理論重視心理因素的傳統,這表現在他對消費傾向、資本的預期收益、商業周期的成因等問題的分析中。新古典理論的邊際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也是他進行總量分析的工具,資本邊際效率遞減便是他運用邊際分析得出的結論。新古典的均衡觀念使他認為:“就業量決定於總需求函數與總供給函數相交之點。” 在這些方麵,新體係與舊傳統之間表現出一定的連續性。
? 30年代的嚴酷現實,使新古典經濟學遭受滅頂之災。一時間各種異端經濟思想,如羅賓
遜夫人所謂的“奇談怪論”紛至迭出。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他經濟思想都在舞台上消失
了,而凱恩斯經濟卻擢升為西方經濟學的正統。這是因為它指出了西方社會向國家幹預型私
人企業製度發展的趨勢,而這一趨勢又深為統治階級所賞識。《通論》之所以能夠反映這一趨勢,是因為凱恩斯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私有企業製度在自由放任條件下的弊端,看到了資源不可能在自由放任條件下得到充分利用,以及財富與收入在分配上的不公平。 可以說,他雖然沒有認識到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但畢竟抓住了這一矛盾的最主要症狀:由分配欠公平引起的總消費不足,由私人投資的盲目性投機性引起的總投資不足。這兩種不足總合成社會的有效需求不足,以致不能充分發揮社會所已經達到的生產潛力。從這一認識出發,他認為不能單由私人來決定經濟活動的總量,而必須由社會來決定。而一旦總量由社會決定了,總量的構成則由私人去決定。他實際上讓國家和私人在經濟決策上做如下分工:國家決定總的供求平衡,保證充分就業;私人去解決個別商品的供求平衡。
? 正因為凱恩斯對自由放任的私人企業製度的弊端及其成因有了一定深度的認識,並提出了用國家幹預來解除弊端的對策。所以,《通論》的出版不僅僅是描繪了客觀存在著的向國家
幹預型私人企業製度發展的可能趨勢,更重要的是它加強了這種可能性實現的概率。從此,
國家幹預不再被認為僅僅是一種臨時的應急措施,而是私人企業製度繼續生存所不可缺少的
支柱了。於是從自由放任向國家幹預的過渡不再帶有盲目性,而是統治階級的自覺行為了。
戰後英美等國製定的就業法案就是這種自覺行為的典型例證。
?(二)凱恩斯經濟學實踐的後果——一個否定凱恩斯的世界。
? 《通論》是30年代自由放任的私人企業製度崩潰的產物。它一旦產生出來,就成為一種
新的因素,參與決定資本主義世界的曆史進程。經濟學家不像天文學家那樣隻是在自己的理
論體係中描繪所研究的對象,他所創立的體係會參與改變它所描繪的對象。而一旦理論體係
具有了統治世界的力量,它參與改變社會狀態的作用就更強大。
?在戰後最初的20多年中,凱恩斯的理論,確切講是經過其他經濟學家修改潤色的凱恩斯
主義,成為西方國家幹預政策的理論依據。它對西方經濟生活的影響是明顯的。
?在近20年的時間中,西方經濟出現了令人十分意想不到的發展,科技革命是戰後西方繁榮的一個強有力的推進劑。但這場革命並不是愛迪生時代的重現,它在所需資金的數量和所需協作的規模上,都達到了需要由國家進行幹預的地步。凱恩斯的理論雖然不會引起這場革命,但國家幹預的原則一旦確立,許多尖端的科研項目就可能由國家出麵組織規模巨大的協作,按預定計劃進行。很難設想,在自由放任的私人企業製度中,阿波羅登月計劃能夠實現。
? 戰後社會福利的發展,與一係列收入再分配製度相聯係,而這些製度的建立,與凱恩斯的理論也有密切關係。他在《通論》的最後一章寫道:“在當代情形之下,財富之生長不僅不
係乎富人之節約(普通所想像的那樣),反之,恐反遭此種節約之阻撓。故主張社會上應當有
財富之絕大不均者,其主要理由之一已經不成立了。”
? 以他的理論為依據的種種反蕭條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了經濟周期的波動幅度,並使危機有了與戰前不同的形式。以前的危機往往出現物價下跌,戰後的危機則不太出現這種情況。
? 概括地講,由於凱恩斯的理論體係及政策主張在一定範圍中改良了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的調節機製,使生產力又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改良後的調節機製的運行結果是造成了一個否定凱恩斯理論的世界。這是理論指導現實後所產生的一種自我否定效應。這種效應在經濟科學的曆史中是常見的現象。按照重商主義原則建立起來的早期資本主義社會最終否定了重商主義原則。按照自由放任原則建立起來的近代資本主義社會最終否決了自由放任原則。同樣的命運落到了凱恩斯經濟學上。經濟理論一旦參與了社會的發展,就會不知不覺地改變社會本身,使得原先那些使理論得以成立的社會條件逐漸消失。最後,理論由於失去了自己的物質根基,就不再是適用的理論了,它不能解釋,也無法解決阻礙經濟生活進一步發展的新問題。於是理論原有的魅力便消失了。
? 上述自我否定效應是如何發生的呢?任何一種理論體係,它的所有命題都建立在一係列的
前提之上,除了邏輯推論的正確性外,這些前提是否符合實際,就決定了該理論體係的命運。經濟學體係的前提往往有兩類:一類是理論體係所明確指明了的,另一類則是體係所隱含著的,隱含的前提是體係本身沒有指出,但卻關係到體係能否成立的那些前提。它們的真實性的消失往往使理論體係遭到厄運。
? 凱恩斯的理論體係,是以自由放任的私人企業製度的蕭條階段為背景的,也就是說,是以一個不存在通貨膨脹的世界為背景的。同時,其分析又是以馬歇爾式的短期為前提,於是他便略去一些在長期中才對總需求起作用的變量因素。 更略去了在長期中會影響供給的因素。在《通論》中,他對於通貨膨脹有一個重要結論,即未達充分就業之前不會有真正的通貨膨脹。隻會出現一些半通貨膨脹。 所以他沒有指出通貨膨脹會通過什麽途徑對決定需求和供給的因素發生什麽影響,這就蘊含了這樣一個結論:通貨膨脹對這些因素的影響是中性的。之所以會有這種看法,是因為他體係中的資產選擇理論否認了社會在未達充分就業時,貨幣數量的增加會直接引起一般物價水平的上漲。他堅信社會在未達充分就業時,貨幣數量增加的直接後果隻能是利率下降。
? 問題出在他的資產選擇理論上。在他的體係中,隱含的前提是隻有兩種可供選擇的資產形式:貨幣與債券。於是利率便取決於貨幣數量與靈活偏好二者,而與其他因素包括匯率的變動、外國的利息率等均無關。上述隱含前提正是英國二三十年代的現實。倫敦當時是巨大
的金融中心,所以如果凱恩斯“相信世界利息率是在倫敦決定的,其他各種貨幣要按照一定
貼水或折扣同英鎊兌現,那麽這一點不一定是不合情理的。而且,在倫敦的價格幾乎穩定不
變的預期之下,債券、股票、房屋和土地的價格不一定以長期不一致的方式變動,所以在1936年時把債券看成是一種典型的錢包中的資產,這一點可能是合理的,因為在1936年,商品
價格在這以前一個半世紀內增長得較小”。 凱恩斯的理論體係隻適應於一個不存在通貨膨脹的世界,一個處於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國家,更確切地說是隻適應於一個物價長期穩定的世界。但是根據他的理論體係製定出來的政策,都偏偏不讓世界保持這種狀況。
? 凱恩斯醫治蕭條的處方便是擴大有效需求(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 通過稅收和轉移支付進行收入再分配,以擴大消費需求;通過降低利率和政府直接投資以擴大投資需求。這些措施實施的結果往往是導致貨幣供應量的增加。一旦可供選擇的資產項目不再局限於貨幣與債券,貨幣供應量的增加便不會像凱恩斯所設想的那樣隻是降低利率,而是會引起物價普遍上漲,這就造成了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這種預期將提高利率,結果貨幣供應量與利率在比較長的時間裏便不呈反方向變化,而是同方向變動了。以凱恩斯的老家英國為例,從1971年到1974年,當英國的貨幣供應量(M3)增加將近1倍時,不還本的政府債券的價格幾乎下跌一半,政府必須支付的長期利息率則從9%上升到17%。
? 由於貨幣供應量增加的長期結果是提高利率,為了壓低利率,貨幣當局在凱恩斯理論體係的影響下,會把利率的上升歸於其他原因,因而進一步增加貨幣供應量。結果便形成了利率—貨幣供應量的上升螺旋。
? 通貨膨脹一旦出現,如果政府依然奉行凱恩斯的政策,則它就將以各種方式不斷地自我複製,形成一個無休止的過程。這種自我複製的機製之一便是價格—工資的上升螺旋,螺旋
過程的中介,便是工人們對通貨膨脹的事前預期和事後反應,以及希克斯所指出的不同勞工
集團對貨幣工資水平的看齊效應。價格—工資的螺旋,正如羅賓遜夫人所指出的,是階級鬥爭在一個通貨膨脹的世界中的表現形式。
? 凱恩斯的理論體係隱含了一個前提:效率在私人企業製度中總是有保障的。他認為在私人企業製度下,“看不見的手”保證了資源在使用時的高效率,但無法保障資源一定被使用;
保證了供給的結構自動適應需求的結構,但無法保證供給達到資源條件所允許的最高水平。隻要擴大了政府的機能,就“可以醫治疾病,同時保留了效率與自由”。 但在一個通貨膨脹的世界裏,生產的效率,從而總供給不再像他得到的那麽樂觀,有著各種機製造成生產效率的下降。首先是人們的消費觀念完全改變了,人們盡可能地進行消費,甚至按消費需求來確定應爭取的收入。私人儲蓄則基本上局限在用於購買住宅這類非生產性活動。
? 為了擴大消費傾向而製定的稅收和轉移支付製度則成為降低生產效率的因素。為了在通貨膨脹中維持實際工資水平,貨幣工資必須提高,而提高的結果是邊際稅率的提高。這樣,或者是貨幣工資提高的幅度不僅足以抵消通貨膨脹,而且足以抵消稅率的提高,而這又將加入價格—工資的上升螺旋中;或者是貨幣工資的提高幅度達不到上述要求,結果是勞動者失
去勞動熱情,喪失效率,減少供給。
?通貨膨脹引起名義利潤上升,邊際稅率隨之上升,而資本資產的重置成本也會上升,但折舊費用往往按過去費用提取。這樣,為了在原有資本資產折舊完畢進行重置(新機器廠房往
往伴隨更新的技術,從而也就有更昂貴的價格),就要提高計劃中投資的最低所需報酬率,這往往減少生產性投資,並使有限的投資不再使用在購置具有更高效率的新設備上,而是使用在兼並收買其他廠商原有的機器設備上。
? 在一個通貨膨脹的世界中,以追求自身利益為行動目標的廠商,往往更願意購買有穩定收入的國債,而不願進行有風險的生產性投資。這也是造成投資減少的一個原因。
? 生產性投資的減少,以及生產性投資的非技術更新性質,引起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的下降。據統計,1948年至1966年,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平均每年增長2.5%,從1966年至1973年卻隻增長1.6%,1973年以後增長更少,1979年第二季度竟下降3.3%。
? 勞動生產力的降低引起產品海外競爭能力的削弱,這就造成國際收支狀況的惡化。為了減少外貿赤字而貶值貨幣,又從兩個角度引起通貨膨脹,一是由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二是由短期利率的提高。這是通貨膨脹自我複製的又一種機製。
? 雖然通貨膨脹世界中的稅收製度和轉移支付製度起著降低效率的作用,但由於一係列國內外的政治因素,卻使得減稅和減少轉移支付麵臨相當困難。結果就造成了卡萊斯基所說的政治性商業循環。
? 投資需求的減少造成膨脹中的失業,在長時期中更造成生產力的緩慢發展。另一方麵,當生產力提高時又會造成結構性失業。於是伴隨著通貨膨脹就會出現失業的增加,形成了凱恩斯經濟學無法解釋的滯脹局麵。
? 綜上所述,凱恩斯經濟學局部地改變了資本主義世界,但也改變了使凱恩斯的理論具有適用性的社會前提,結果造成了一個通貨膨脹的世界,一個否定凱恩斯的世界。從實際生活中概括出來的理論體係改變了生活的麵貌,同時引起了體係與新情況之間的不適應,導致了體係的使用價值的喪失。理論體係總是相對凝固不變的,而世界卻在不斷變動。理論與現實之間的矛盾結束了凱恩斯經濟學對西方經濟政策的指導地位。
? (三)凱恩斯經濟學的範式性質——當代西方經濟學發展的出發點。
? 借用研究科學史的著名學者庫恩的概念,可以說凱恩斯在《通論》中提出了一個新範式,
為西方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準備了出發點。凱恩斯提出私人企業製度是一個需要對總需求加
以管理的製度,並對如何管理提出了比較原則的建議。但他認為自己的《通論》主要是討論
理論上的困難問題,至於理論的實際運用則是第二位的。 於是凱恩斯的理論便麵臨了一個矛盾:一個本質上主張進行管理的理論對具體的管理方法未作充分討論。使凱恩斯的理論能夠更有效地指導經濟政策,便成為西方經濟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 提高凱恩斯的理論與現實的吻合度,也是凱恩斯以後西方經濟學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首先是對凱恩斯消費理論的修正補充。凱恩斯的消費理論並不僅僅是把收入作為影響消費的惟一因素,建立一個以收入為惟一自變量的穩定的消費函數。他對影響消費的眾多因素作了廣泛的考察。 雖然他對影響消費的眾多因素進行了廣泛考察,但並沒有同等程度地重視這些因素。相反,他忽略了許多因素。這種忽略,有的是他的短期分析的需要,有的是他認為被忽略的因素實際影響很少。 在做了種種忽略和假定之後,他得出的結論是:在短期中,當其他影響消費的各種因素不變或作用甚少時,總消費量主要取決於總收入量。以此為據,他才提出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的結論。從整體來看,他並沒有把心理因素當作決定消費的惟一因素,僅僅是把它當作短期中,在不發生重大社會變革,也不顧及製度方麵的漸進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假定財富和收入的分配不變等條件下決定消費的因素。他的消費理論一方麵對影響消費的因素作了廣泛考察,另一方麵隻重點分析了收入單獨一個因素,造成了考察的廣泛性與分析的狹隘性。這種狹隘性的合理之處在於把新古典學派的消費決定機製(利率決定儲蓄,儲蓄決定消費)糾正了過來,變成收入決定消費、消費決定儲蓄。但他分析的狹隘性使他沒有分析長期中會影響消費的許多因素。
? 這種短期分析的狹隘性,使他的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與長期的統計事實相悖,引起了消費理論與現實之間的衝突。這種衝突,使後來的經濟學家們開始強調其他因素對消費的影響。如杜生貝的相對收入假定,弗裏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莫秋格裏安尼的持久財產假定,或賀塔克等人的消費品存貨調整假定。他們的共同特征就是都圍繞著收入、財產對消費的影響作文章。因此可以說,他們對消費理論的發展都是沿著凱恩斯的新範式所指出的方向前進的,在某種意義上,這些發展帶有給凱恩斯的範式“填空”的性質,即填補他指及卻沒有深入的“空位”,進而局部修正他的結論。這種修正並沒有動搖凱恩斯新範式的整體結構,隻不
過使理論與現實之間的衝突得到了一定的緩和。在消費理論的發展中,惟一突破凱恩斯範式
的例外是詹姆士·摩根的消費決策影響收入假定。因為它根本顛倒了消費與收入之間的相關
關係。
?使凱恩斯的理論與現實進一步吻合的另一個領域,是西方經濟學在投資與收入關係方麵的發展。凱恩斯在《通論》中提出的乘數理論使宏觀經濟的基本變量收入、消費、投資三者之間建立起一種高度簡潔的關係。它促使人們去思考收入與其他需求因素之間的類似關係。故乘數理論在凱恩斯以後的一個重要發展就是乘數效應的普遍化,不僅私人投資具有乘數作用,政府開支、外貿出口的增加同樣對收入具有乘數作用。
? 但凱恩斯的乘數理論從兩個方麵把收入與投資的關係簡單化了,其中一個方麵是他隻看到投資對收入的影響,沒有反過來看到收入對投資的影響。這是因為他當時的迫切任務是說明蕭條的原因,指出擺脫蕭條的辦法,因而就特別重視投資對收入的刺激作用。漢森、薩繆爾遜看到了乘數理論在說明投資與收入之間關係時的這種局限性,提出了加速數理論。這一理論是對凱恩斯關於收入投資關係理論的一個重要補充。通過這一補充,使凱恩斯範式中關於收入投資的理論與現實有了更強的吻合度。
? 凱恩斯的乘數理論把收入與投資之間的關係簡單化的另一個方麵是認為收入是投資的線性函數。這與現實差距不小。凱恩斯本人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消除這一差距,他作了多方麵的努力,就是指明了使乘數理論成立的一係列前提假定,並指出現實生活中影響乘數
作用的各種修正因素。 盡管如此,乘數理論到70年代,當凱恩斯經濟學已經走下坡路之後,還是受到了希克斯的反省。因為乘數理論事實上需要對各部門的存貨量有一個複雜的假定。從凱恩斯明確提出的假定與隱含的假定來看,它們主要符合老式商業循環中的蕭條時期。故凱恩斯的乘數理論主要反映了老式商業循環中蕭條時期的收入投資關係,一旦循環越過了蕭條階段,則乘數理論所需要的許多前提便不再存在了。希克斯對凱恩斯乘數理論的反省,意味著已經需要建立一個更一般地概括投資與收入之間關係的理論了。
? 凱恩斯的理論體係,為經濟增長理論在戰後的大發展準備了出發點。凱恩斯在《通論》中所給出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隻是一個短期理論。但他已經觸及到當年均衡對下年度的影響,
“一切資本投資,遲早總要變成負投資,故如何使新的資本投資,常常超過資本負投資,以
彌補淨所得與消費之罅隙,乃成為一大問題——而且此問題隨資本之增加而愈來愈難。隻有當人們預期未來消費支出會增加時,當前新投資才會超過原有資本之負投資。每次我們以增加投資來取得今日之均衡,便增加取得明日均衡之困難”。 這意味著,理論的內在邏輯已經要求建立關於長期均衡的理論體係。但他並沒有考慮投資增加,生產能力擴大給長期均衡的實現所帶來的問題。他更關心的是阻礙著投資需求的利率和資本邊際效率在長時期中的發展趨勢。就像在短期中一樣,在長期中他的注意力仍然是局限於需求一方,而沒有考慮供給一方的變化會對宏觀均衡產生哪些影響。他認為隻要國家幹預利率且直接投資,就能在長時期中使資本極為豐富以致邊際效率為零,從而消滅資本主義的主要弊端之一:食利者階層的存在。 這樣,他的長期分析就缺乏短期分析那種現實感,而富於幻想色彩。可以說,在他的長期分析中,對資本主義長期趨勢的主觀願望占了主導地位。而收入決定理論本身的內在邏輯要求,建立長期動態均衡體係的要求,卻沒有得到深入地考慮,隻是作為一個理論難點提了出來。這樣,他的短期分析從兩方麵為研究長期動態均衡的增長理論做了準備,一方麵是提供了適用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另一方麵是提出了課題。沒有《通論》所做的這些準備性工作,很難想像能用哈羅德-多瑪模型這樣簡練的理論概括複雜的增長問題。50年代各種增長模型蜂擁出現,固然與當時的社會需要有關,但其先決條件之一,便是凱恩斯所建立的新範式,它提出了新的概念、新的分析工具、新的思索方向,後一點尤為重要。
? 凱恩斯的《通論》也促進了其他經濟學分支的發展,向他們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特別是計量經濟學,這方麵的結果就是克萊因的宏觀計量模型。
? 凱恩斯經濟學不僅為當代西方經濟學若幹重要課題的發展提供了出發點,而且也是當代一些具有較大影響的流派的共同的理論基礎之一。凱恩斯之所以能夠成為當代幾個流派的奠基人,重要原因是他首先係統地建立了宏觀經濟學。在今天的世界上,不考慮宏觀問題的經濟學流派是沒有立足之地的,而要考慮宏觀問題,便或多或少要接受凱恩斯的理論。這種現象可以稱作是首創者的基石效應。除了這種基石效應,使凱恩斯成為當代一些對立流派的奠基人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他的理論體係在一定範圍中的可塑性。即可以把他的理論按不同需要向不同方麵進行塑造。這種可塑性的存在,是因為理論本身就已經具備了向不同方向發展的可能性。
? 以漢森、薩繆爾遜為代表的美國凱恩斯主義者,從製定具體政策以保證資本主義穩定增
長的目的出發,著重強調了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和乘數理論,而對於他對資本主義的
某些批判傾向,采取了嘲諷的態度。 而對於凱恩斯的收入決定理論,又特別強調有效需求、消費函數、利率對投資的影響。相比之下,忽略了預期的重要作用。實際上,在凱恩斯的收入決定理論中,資本邊際效率表在聯係未來與現在的作用上,比利率大得多。凱恩斯特別強調支配資本邊際效率表的預期的重要性。 這種忽略的原因在於,企業家的預期往往是無法控製的,而利率則是相對可控的,因此從製定具體政策的目標出發,必然更注重對可控因素的分析。再者,凱恩斯在分析預期對產量與就業水平的影響時,強調了投資的私人性對社會的危害。 這也是他們要回避的。經過美國凱恩斯主義者加工改造過的凱恩斯經濟學成為五六十年代西方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製定經濟政策的依據,成為正統凱恩斯主義。
? 以羅賓遜夫人為代表的凱恩斯左派。它們與美國的正統凱恩斯主義,在對凱恩斯經濟理論的注釋上,有著尖銳的衝突。其實他們之間的衝突,是凱恩斯經濟理論本身兩重因素的發展。這種兩重因素在《通論》中的主要表現就是一方麵通過對產量就業水平的分析提出了治病的措施,另一方麵在分析過程中對私有企業製度的弊病持一定的批判態度,對食利者階層表示憎惡。這兩重因素在《通論》中可以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但對後繼者們卻埋下了使他們分道揚鑣的種子。這種兩重因素也表現在《通論》對產量就業水平的分析過程中。凱恩斯一方麵承襲了新古典學派的均衡分析方法,認為產量與就業水平取決於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所不同的隻是把新古典學派的靜態均衡改造成移動均衡,考慮人們的未來預期對今日均衡的影響。另一方麵,他又看到了現實世界中人們的預期是那樣的不確定,“以往預期不一定
實現,而今日對於未來之預期又可以影響今日之行為” 。這樣就把經濟生活看成是一個在時間中鍾擺前進的過程。這些兩重因素構成兩派分歧的開端。正統派在分析產量與就業水平時描繪了擺式的均衡過程,在經濟政策上重視對需求進行管理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尤其是前者。而左派更強調預期,強調不確定性的影響,認為凱恩斯是用曆史觀代替了新古典的均衡觀; 在政策主張上特別重視收入政策,力圖通過收入分配政策來刺激經濟的增長。他們繼承凱恩斯理論中的激進傾向,沿著凱恩斯所開辟的道路一直向左走,並打算越過凱恩斯所止步的地方。他們不滿足於僅僅解釋就業水平的理論,而且要建立能解釋就業內容的理論,並通過收入政策對投資的社會管製來指導就業的內容。也就是說要擴大國家對經濟的幹預範圍,不僅要幹預投資總量,而且要幹預投資的內容,因為僅僅讓投資總量達到充分就業,並不能保證謀求自身利益的企業商號的投資符合社會利益。這些想法針對著正派的經濟理論和政策所導致的社會現實。
? 除了站在左邊的左派,正統派還麵臨右邊以弗裏德曼為代表的貨幣主義的挑戰。貨幣主義在貨幣理論上提出了與凱恩斯的靈活偏好理論不同的看法,在政策主張上反對凱恩斯和凱恩斯正統派對財政政策的重視,主張單一貨幣政策,擴大企業自由選擇的範圍。另一方麵,弗裏德曼在《貨幣分析的一個理論結構》一文中,建立了一個與凱恩斯大致相同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式。這說明,凱恩斯所建立的新範式的基本分析框架同樣為貨幣主義者所接受,不過對這個範式的某些部件提出了更改意見,正是與凱恩斯範式的這種雙重關係,使弗裏德曼不僅聲稱“我們現在都是凱恩斯主義者……”,而且還聲稱“……沒有一個人再是凱恩斯主義者”。弗裏德曼的自白告訴人們,即使是那些繼承非凱恩斯傳統的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在建立自己的宏觀模型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凱恩斯的理論。


   

作者:yuweiyuwei 回複日期:2004-12-26 19:34:46 
     
哈耶克的經濟周期理論及其啟示
當代自由主義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哈耶克先生的經濟周期理論,主要表述於他在1931年出版的《物價與生產》一書之中。
? 哈耶克是從某種均衡狀態出發來分析經濟周期的。哈耶克的均衡,是指在充分就業條件下,在貨幣數量一定,整個社會的消費—儲蓄比例一定,從而生產的縱向結構一定時,人們用於購買消費品的貨幣和用於購買資本品的貨幣之間的比例,等於消費品產量與資本品產量之間的比例,即兩類產品的需求之比等於供給之比。這個比例稱作均衡比例。
? 哈耶克的生產結構,就是生產的迂回程度或資本化程度。迂回的生產包括若幹順次相繼的生產階段,其中每一階段都以上一階段的產出為投入,又以自己的產出為下一階段的投入。
除最後一個階段之外,其他階段生產的都是中間產品。這種具有縱向順序的諸生產階段全體,就是哈耶克所說的生產結構。當生產的迂回程度變化時,意味著生產結構的變化。他強調這種變化對於經濟周期的出現有重大關係。而生產結構是穩定還是變化,則取決於各生產階段
上的企業的贏利狀況,而這又取決於各階段產品的成本和相對價格。因此相對價格是決定生
產結構的最重要的因素。
?哈耶克認為,生產結構的變化會由於兩種原因,一是貨幣數量一定時社會的消費和儲蓄之間的比例發生自願的變化;二是消費與儲蓄之間意願的比例不變,但貨幣數量有了變化。
? 當生產結構由於自願儲蓄增加而變化時,隻要貨幣數量一定,經濟就會經過一個平穩的自發過程而建立起新的均衡。從某一均衡狀態出發,若消費者的自願儲蓄增加了,則增加的儲蓄將全部轉化為投資。因此自願儲蓄增加的結果是減少了消費需求,增加了資本品需求,從而引起了消費品相對價格的下降和資本品相對價格的上升。較晚的接近於消費品生產階段的那些階段中,其產出的資本品的價格由於受消費品價格下降的影響也可能下降,但幅度將小於消費品價格的下降幅度。而較早階段產出的資本品的相對價格則肯定上升。相對價格的這種變化,導致較晚階段所用資金的利潤相對下降,而較早階段所用資金的利潤則相對上升;從而使資金及非專門性貨物〖ZW(〗非專門性貨物是指那種可用於一個以上生產階段的原始生產要素和中間產品;與之對應的是專門性貨物,指那種隻能專門用於某一個生產階段的原始生產要素和中間產品。這是哈耶克所用的兩個概念。〖ZW)〗由較晚階段向較早階段轉移,甚至導致新生產階段的出現。生產的迂回程度加深的結果,是消費品產量相對減少,而資本品產量則相對增加。與此同時,用於消費品生產階段和接近消費品生產的其他較晚階段上的貨幣量將減少,用於較早生產階段上的貨幣量將增加。結果,隨著自願儲蓄的增加,消費品的需求和供給都趨於相對減少,用於購買消費品的貨幣也趨於相對減少。因此,隻要自願儲蓄的增加是穩定的,那麽最終將建立新的均衡,消費品需求和資本品需求之間的比例將再次等於它們之間在供給方麵的比例,但這一比例將小於自願儲蓄未增加時的比例。
? 當自願儲蓄減少時,將出現相反的結局,新的均衡比例將大於儲蓄未變動時的比例。
? 生產結構除了由自願儲蓄的變化而引起變化之外,還會由於貨幣數量的變化而引起變化。
一旦貨幣數量發生變動而消費—儲蓄之比不變,且貨幣流通速度也不變時,舊的均衡將被打破,而新的均衡隻有在經曆了波動之後才能出現。
? 哈耶克認為,貨幣數量變動對均衡的擾動,會因為新增貨幣首先用於購買資本品還是首先用於購買消費品而有所不同,由舊均衡走向新均衡的途徑會有所不同。
? 如果是以銀行向生產者發放貸款的形式增加貨幣數量,為此必須使貨幣利率低於均衡利率。貨幣利率降低使原有各生產階段的企業實行要素替代,即用資本品替代原始生產要素。這種行為導致兩種結果,一是在初始的充分就業狀態中釋放出一部分原始生產要素,並投入更早的生產階段,使生產階段增加,迂回程度加深;二是引起資本品生產,尤其是較早生產階段的利潤相對增加,非專門貨物從消費品生產階段和其他較晚生產階段向較早生產階段流動,在經曆一段耗盡消費品原有儲備所需要的時間後,非專門貨物的這種流動將引起消費品減少。
? 如果這種消費品減少伴隨著消費者自願儲蓄的相應增加,那麽貨幣數量變動引起的經濟擾動將平穩地過渡到新的均衡。但現在的問題是消費者並不打算改變原有的消費水平和原有的消費儲蓄比例,即消費需求並沒有減少。消費需求維持原狀,消費品供給卻減少了,結果便是消費品價格上漲。
? 如果這種價格上漲沒有被消費者貨幣收入的相應提高所抵消,消費者將被迫減少消費水平。這就出現了強迫儲蓄。但消費者貨幣收入最終將由於貨幣量增加而提高,這是因為經濟
始終保持充分就業狀態,即原始生產要素的使用量並沒有減少,隻是改變了使用方向;所以
企業用新增貨幣進行投資的結果將使新增貨幣逐漸轉移到原始要素所有者(同時也是消費者)
手中。這就使消費者們有可能用更多貨幣購買消費品,結果消費品價格相對於資本品將更快
上漲。
?如果這種消費品相對價格上升的勢頭被銀行對企業的進一步放款所抵消。那麽,已經拉長的生產過程將繼續保持。但是由於法律或營業習慣的限製,銀行不可能持續地擴張信用,於是出現貨幣資本供給的短缺。
? 如果企業在銀行供給的貨幣資本出現短缺之前,借助於新增加的貨幣,已經勝利完成了為時較長的新的生產過程,那麽就可以生產出較多消費品以供消費,於是消費者增加貨幣收入後恢複原先消費水平的行為,也不會改變已經加深的生產迂回程度,如果企業尚沒有完成為時較長的迂回生產,而貨幣資本已告短缺,那麽,隻要自願儲蓄不增加,銀行增加貨幣貸給企業將引起資本品相對價格的一度提高,生產迂回程度的一度加深;但最終將由於貨幣資本供給的短缺而出現消費品相對價格上升,非專門性貨物又從較早生產階段流回消費品生產階段和較晚的資本品生產階段,剩下的那部分非專門性貨物不夠完成較長生產過程之用,曾經一度拉長的生產過程將出現縱向收縮。〖ZW(〗關於生產過程被增加的貨幣拉長之後的兩種
後果,參閱海約克《物價與生產》第51~52頁。〖ZW)〗在生產過程收縮之後,較早生產階段將出現專門性貨物,尤其是專用設備的閑置,這正是蕭條的特征。哈耶克認為,正是生產過程這種一伸一縮的情況,使經濟出現繁榮與蕭條的周期性波動。
? 以上是新增貨幣首先用於購買資本品時的情況。如果從某種均衡狀態出發,新增貨幣首先用於購買消費品,那將出現相反的過程。這時消費品價格以及較晚階段中生產出的資本品價格將相對提高,在短期中甚至超過最後將達到的均衡水平。於是大量非專門性貨物由較早生產階段流向較晚和最終的生產階段,生產過程將縮短,在短期中甚至有過分縮短的傾向,即實際生產過程在短期中甚至比新的均衡比例出現後會有的生產過程還要短。原先一些較早階段中的專門性貨物將由於與之配合的非專門性貨物的不足而閑置。不僅專門性貨物會閑置,
在原先較迂回的生產方式已無法維持,而新的較短的生產方式又沒有充分完成到足以吸取全
部非專門性貨物的程度時,連非專門性貨物也會出現一定的閑置。於是整個經濟出現蕭條現
象。
?哈耶克認為,專門性貨物的閑置,並不能證明消費不足。在哈耶克看來,蕭條,或者說資本品的閑置,並不是因為消費品生產部門因生產過剩而減少其對資本品的需求,而是因為消費相對說來太多,消費品生產抽光了使較早階段的專用資本品得以發揮作用的非專門性貨物。所以哈耶克的周期理論被人稱作消費過多論。而消費品生產之所以能夠抽去大量的非專門性要素,又源於銀行不肯充分供應貨幣資本以支持企業的投資,所以他的周期理論又被人稱作資本短缺理論。
? 哈耶克的經濟周期理論,忽略技術進步和充分就業。使他的理論不能說明技術進步對經濟周期有無影響和如何影響;但卻使哈耶克有力地證明了,即便不存在技術進步,現代資本主義經濟也不會平穩發展,而會由於其他原因而出現波動。
? 充分就業的短處在於使他的理論無法說明總產量的決定,把這個需要分析說明的問題用一個假定處理掉了。其長處在於,哈耶克證明了,即使經濟保持充分就業,有效需求足夠大,
也並不能避免經濟周期。這一結論對於凱恩斯以後的世界具有重要意義。哈耶克與凱恩斯不
同。他實際上分析了另一種類型的經濟蕭條,凱恩斯所分析的蕭條是由於總需求不足引起的
非充分就業蕭條,其特征是各種要素都出現閑置現象。這種蕭條可以通過擴大總需求來消除。但克服了凱恩斯式的蕭條並不能避免哈耶克式的蕭條。哈耶克式的蕭條是在充分就業的基礎上發生的,是均衡比例被貨幣因素破壞所造成的。這種周期理論更適用於那種由於各種原因而能保持勞動者充分就業的國家。這對於我們研究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波動也許比凱恩斯的理論更有借鑒意義,因為由於製度性的原因,社會主義國家的勞動者往往是充分就業的。
? 哈耶克的周期理論啟示我們,不僅要注意貨幣因素對總需求、總供給等經濟總量的影響,
還要注意貨幣因素對消費—儲蓄、消費—投資的比例的影響;不僅要注意保持總需求、總供
給的均衡,還必須在此前提下進一步注意保持總需求的構成與總供給的構成之間的吻合,使供求雙方在比例上保持均衡。
? 聯係我國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哈耶克的經濟周期理論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一旦在投資膨脹的帶動下實現了充分就業條件下的總供求平衡之後,投資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就必須以儲蓄的同步擴大、消費的相應收縮為支柱,否則就會因為消費品與資本品之間的比例與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之間的比例不一致,而引起哈耶克式的蕭條。因此,在未實現充分就業之前,投資規模的擴大不需以犧牲消費為前提,而一旦實現了充分就業,投資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就必須以消費的相對收縮為前提。在未達充分就業之前,節儉未必是有益於社會的美德;但充分就業一旦實現,節儉就必定是有益於社會的美德。凱恩斯證實了前一句話,哈耶克證實了後一句話。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也許是需要我們把節儉作為美德了,否則哈耶克式的蕭條就將出現在不遠的將來。

從篤信傳統到進行革命——凱恩斯的重要經濟論著及其思想演化過程
?作為一個跨時代的經濟學家,時代的特征折射為凱恩斯個人思想的演化。以凱恩斯革命為標誌的西方經濟思想的大轉變,並不是在《通論》中突然出現的東西,而是凱恩斯個人思想長期演化的最終結局。對這個演化過程加以分析,有助於我們了解為什麽處於相同的環境中,其他不少經濟學家卻無法完成凱恩斯所完成的思想飛躍。
? 凱恩斯作為經濟學家的第一本論著,是1913年出版的《印度的貨幣與財政》。這本書,按克萊因的說法,“絲毫沒有預示出他以後的才華和睿智”。 但這本書中有兩點值得注意,就是它表達了作者對貨幣窖藏現象的憂慮,以及作者寧願采取管理通貨製度而不願接受“自動”的金本位製。 1919年以後,凱恩斯圍繞凡爾賽和約寫了一批使他蜚名遠揚的文章。這些文章同樣沒有預示他以後的思想。盡管如此,這些著作和文章仍然值得注意,因為它們表明凱恩斯從一進入經濟學家的行列,就表現出他注重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特征。這一特征他一直保持終身,從這些著作和文章中表現出來的另一點就是,凱恩斯從一開始就比較注意考慮宏觀性的全局性的問題。這種特點無疑使他比那些注重微觀問題的經濟學家在分析諸如通貨膨脹和蕭條這類問題時具有一定的優勢,因為後者往往習慣從微觀出發去分析宏觀上的問題。 而凱恩斯卻往往撇開微觀上的細節,直接運用一些總量概念進行分析。
?大約從1919年開始,凱恩斯對戰時和戰後初期歐洲許多國家出現的通貨膨脹問題產生了興趣,寫下了題為《通貨膨脹》的短文,談到通貨膨脹將改變財富的分配,其後果是導致資本主義製度的不穩定。 以後整個20年裏,他都把注意力放在與幣值穩定有關的問題上。
?1923年,他把自己多年來思考貨幣問題的觀點整理成一部小冊子——《貨幣改革論》。在《貨幣改革論》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對他以後的思想發展深有影響的見解。首先是他不再單純分析通貨膨脹,而是同時分析通貨緊縮,認為“縮”也和“脹”一樣,既影響分配又影響生產,但“脹”對分配影響更大,而“縮”對生產影響更大。 這意味著作者不僅看到了貨幣與一般價格水平的關係,而且注意到了貨幣與產量水平之間的關係。這是他在以後的《貨幣論》中從價格的貨幣論走向產量的貨幣論的最初一步。而注意到貨幣與產量之間的關係,用貨幣來說明產量水平。這正是凱恩斯與傳統的貨幣數量論(以及威克塞爾貨幣理論)的重大區別。
?其次,凱恩斯以新的社會集團劃分來取代英國經濟學從斯密以來的傳統劃分(地主、資本
家、工人),把社會分為債權人(他稱之為投資者)和債務人(他稱之為商業階級)以及工資勞動者,並把債權人稱作社會中的不活動分子,而稱後兩部分人為活動分子。 這種劃分,在分析幣值變動引起的財富再分配時,比傳統的劃分是更實用的。這種新劃分的實質是把傳統的資本家階級一分為二,分成現代意義的資產者和企業家這樣兩部分具有不同經濟功能的集團。把社會分成不活動分子和活動分子的新劃分,為凱恩斯以後出現的反食利階層(即《貨幣改革論》中的投資者)的思想作了鋪墊。但當時他對食利階層的態度還中性的,既反對“脹”使債權人吃虧,也反對“縮”使他們獲利。這種態度與後來在《通論》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距離還是不少的。
? 第三,凱恩斯在1923年就已經注意到了勞工市場上的新特點,即工人的組織性集團性。這種集團性使工人在“脹”的時候實際工資未必一定下降。而“縮”的時候又會導致貨幣工資的向下剛性,導致失業增加。 對勞工市場這一特點的認識,使他後來不像其他一些經濟學家那樣,把降低貨幣工資當作為對付蕭條的有效對策。
第四,凱恩斯認為應當把國內物價穩定作為追求的目標,而穩定的方法不是恢複金本位,
而是在幣值方麵放棄自由放任的原則,實行通貨管理。依據下述貨幣數量公式,凱恩斯給出
了實行通貨管理的具體措施:n=P(k+rk′),式中n為貨幣流通量,P為消費品價格,k是公眾要求以貨幣形式取得的消費品,k′是公眾想以活期存款形式保持的消費品,r是銀行的儲備金比例。這個公式表明當k、rk′一定時,P與n成正比例。當k、k′和n一定時,P與r成反向運動。凱恩斯用這個公式表明,n和r是直接受貨幣當局控製的,而k和k′的比例雖然隨公眾的消費—儲蓄心理而變動,但也可以通過利率來影響,因此貨幣當局可以通過變動利率(影響k與k′)、r及n來使P保持穩定。 利率、準備率和流通貨幣量,便是貨幣當局手中可用以穩定幣值的三件武器。凱恩斯還進一步考慮了通貨管理的原則,當幣值預期將發生變動時貨幣當局應當發動與當前趨向相反的因素來抵消這種變動,以穩定幣值。 這也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逆經濟風向”行事的原則。
? 在上述貨幣數量公式中,貨幣僅僅是一種交易媒介,這表明凱恩斯這時的貨幣理論還承襲馬歇爾的傳統,沒有進一步認識到貨幣的價值保存功能,沒有認識到對貨幣的投機需要。
?運用通貨管理來達到穩定幣值的目標,這就是在《貨幣改革論》中凱恩斯所提出的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標,這對當時那種主張恢複金本位、按自由放任原則來保持幣值穩定的主張來說,無疑是激進的。但它終究是威克塞爾在《利息與價格》(1898年出版)中已經提出了的主張。 但《貨幣改革論》包含著新思想的萌芽,這就是凱恩斯不再單純把貨幣看作是說明一般價格水平變動的因素,還把它看作是產量變動的因素。循著這一思路,他終於超過了威克塞爾。
? 1923年以後,凱恩斯針對現實問題,發表了《丘吉爾先生政策的經濟後果》(1925年)等文章。這些文章就其論點來說基本上沒有超出《貨幣改革論》。他思想進程中下一個值得重視(但往往被人們所忽視)的發展表現在他於1925年和1926年發表的三篇文章中。這就是1926年發表的《給法國財政部長的一封公開信》、1925年發表的《我是不是一個自由黨員?》和1926年發表的《放任主義的終結》。
? 在上述第一篇文章中,凱恩斯對降低幣值問題有了新的看法。從以前主張幣值穩定變為主張降低幣值。當然目的還不是為了打擊食利階級,而是為了減輕法國政府的債息負擔。
? 在上述第二篇文章中,凱恩斯明確提出19世紀那種個人主義和自由放任的製度已經過時,因為各種集團(工會、各行業協會等)的形成,自由競爭的局麵已經不複存在(起碼在勞工市場上),因此不可能單純依靠自發勢力解決各種經濟問題。政府將過問過去所不過問的事情,並明確宣布,舊的理論教條必須有所背棄。在上述第三篇文章中,凱恩斯更進一步發揮了這些論點。可以說這篇文章是他關於政府幹預的簡略而全麵的綱領。對這篇文章的內容,有必要詳加介紹。(1)文章否定了自由放任原則的倫理基礎,指出私人利益與社會公益並非一致,利己主義並不會導致社會公益。(2)文章認為經濟學家目前的任務是重新確定政府幹預經濟的範圍,並尋找出在民主政體下合適的幹預方式。(3)政府幹預的範圍,從原則上講,是要區分“在技術上是屬於社會性的”事業和“技術上是宜於個人經營的”事業。具體說來,政府要對經濟波動實行控製。方法是部分由政府對通貨進行審慎的管理,部分用法律規定,將一切企業的實際情況公諸於社會,以便於監督。政府對於儲蓄和投資的規律,儲蓄中國內投資在各部門中的分配,都要進行一定的幹預,而不能完全聽憑個人決定。政府還應當用審慎的政策來幹預人口的數量和質量。(4)至於政府幹預的方式,文章認為要借助於那些在管理單位和組織單位的規模上介於個人與現代國家之間的那些自治半自治團體,而這些團體最後須服從民主製度的統治,這種統治是通過議會來實現的。具體地說要借助於股份公司這類組織來進行管理,因為股份公司使資本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離,管理者的目標是組織的穩定和信用,而不是股東的最高紅利,這就使它產生一種考慮各方麵利益的趨向。(5)進行國家幹預並不是削弱資本主義。因為資本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依靠個人圖利本能作為經濟機器的主要動力,而國家幹預並不改變這一特征,國家幹預是改進資本主義。而改進後的資本主義,在高度有效的管理下,將比目前為止所看到的任何其他製度都能更有效地實現經濟目的。以上這篇文章實質上是作者關於政府幹預問題的一份綱領性意見。和上述第二篇文章一起,它們表明作者具有敏銳的時代感,較早覺察到時代已經發生變化,自由放任的19世紀已經結束,新世紀需要新的對策——有管理的資本主義,需要新的理論。從這兩篇文章來看,《通論》的背棄傳統決不僅僅是大蕭條的結果,也是他1925年就已具有的渴望建立新理論的結果。關於國家幹預的思想也並非在《通論》中才形成,而是在上述兩篇文章中就已經有係統的考慮,可以說,即使沒有大蕭條,沒有《通論》,作者也會沿著上述兩篇文章的思路進一步論證政府幹預的必要性和幹預的範圍及妥善方式。事實上,在《放任主義的終結》一文中,作者對國家幹預問題的考慮,其廣度遠遠超過《通論》。隻是由於1926年以後經濟形勢的嚴峻,促使作者把注意力集中於麵臨的一係列迫切問題,著重考慮與克服當時的蕭條有關的政府幹預問題,於是《終結》一文中所考慮到的不少問題,便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探討,如政府對人口數量的管理,政府幹預的妥善方法等。1925年、1926年的這兩篇文章也說明,凱恩斯在《通論》中所提出的政府幹預,在他心目中也決非克服蕭條的臨時對策,而是出於他對於新時代經濟特征的深刻認識而提出的一種長期措施。
? 可以說,從1925年開始到1930年,凱恩斯的思想一直處於一種矛盾狀態中。一方麵,他已經嗅到了新時代的氣息,對新政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國家幹預,對新理論還
處於茫然之中。另一方麵,他還沒有擺脫傳統理論的束縛,還不能從經濟分析入手,為國家
幹預的必要性,幹預的方式、範圍,提出有力論證。這一矛盾的具體表現就是當他提出克服
蕭條的具體改革主張時,往往背離傳統,而在對蕭條原因進行學術研究時,又回到傳統。
1929年,為了為主張用公共工程克服英國蕭條的觀點辯護,凱恩斯與韓德森合寫了一本小冊子《勞埃德·喬治能做到嗎》。在這本提出具體政策主張的小冊子裏,為了抨擊財政部觀點,給公共工程辯解,他提出了一係列在以後的《通論》中得到進一步發揮的反傳統見解。在分析公共工程的資金來源時,他提出了:(1)個人儲蓄不一定全部轉化為投資。在《貨幣改革論》中,他已經提出儲蓄和投資是由不同的人作出的決策。 在這裏他進一步指出投資決定於銀行所創造的信用量,決定於企業家的投資熱望,而政府在當前是具有最重要地位的投資者。由於儲蓄者與投資者的分離,總投資與總儲蓄不一定相平衡,這種不平衡是當前許多困難問題的根源。這種見解是《通論》中否定薩伊法則的萌芽。(2)當投資走在儲蓄前麵時,就獲得繁榮,獲得高度就業,但也會出現通貨膨脹的傾向,當投資落在儲蓄後麵時,就陷入蕭條,出現失業。這種見解表明了投資與儲蓄的關係決定了宏觀經濟。(3)單憑個人的節約行為並不能使國家富裕起來,如果國內投資沒有相應跟上的話。(4)單靠放鬆銀根不足以克服英國的長期蕭條,因為私人投資引誘不足,放鬆銀根隻會引起資金外流增加。單靠增加政府開支也不行,因銀行若不同時放鬆銀根,必然出現高利率,出現排擠效應,因此必須是銀行和政府相配合。一方放鬆銀根,另一方增加支出,才能克服蕭條。 這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配合的觀點的萌芽。在分析公共工程的效應時,他運用了乘數原理,認為一筆用於公共工程的政府支出,在當時存在大量失業的情況下,會使就業和產量都發生數倍的增加。 1929年的這本小冊子,表明凱恩斯在政策主張上已經與傳統觀點決裂,而為了論證新政策,他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論見解,它是凱恩斯走向《通論》途中的又一裏程碑。
? 1930年,凱恩斯出版了準備已久的一本重要理論專著《貨幣論》。這本專著是他在1923年發表《貨幣改革論》之後就開始著手準備的,又是他在《通論》發表前的最後一部專著。因此它對《貨幣改革論》的發展,對《通論》的影響,是我們考察的重點。
? 與《貨幣改革論》相比,《貨幣論》最大的變化在於對物價水平的看法上,在《貨幣改革
論》中,消費品物價水平取決於貨幣流通量、銀行準備率;而在《貨幣論》中,消費物價由
下決定:
P=E/O+(I′-S)/R=W1+(I′-S)/R
P為物價、O為產量,E為生產要素收入,R為消費者購買的物品和勞務量,W1為平均每單位產量的收入(他稱之為效率報酬率),I′為新投資的生產成本,S為儲蓄。這一關係式表明,當W1和R一定時,消費品物價P取決於投資I′與儲蓄S的關係。他把I′-S定義為整個社會由消費品生產的利潤Q1,當I′=S時,Q1等於零。這時經濟便處於均衡狀態,P便完全等於W1。當I′>S或I′<S時,Q1>0或Q1<0,這時經濟處於失衡狀態,P也偏離均衡。W1決定了P的均衡水平。I′-S和R決定了P偏離均衡的程度。
? 至於社會總產品的價格水平,凱恩斯用下式給出: ??
π=W1+Q/O=W1+(I-S)/O
π為一般物價,Q為總利潤,為消費品利潤Q1和資本品利潤Q2之和,I為投資的市場價值。他如上。由該式可知π取決於W1、I-S和O,W1決定π的均衡水平,而離差由I-S和O決定,有無離差關鍵要看I-S(=Q)是否為零。於是一般物價水平便更多地和投資與儲蓄的關係發生了聯係。把一般價格水平區分為由效率報酬率W1決定的均衡水平與由I-S決定的離差兩部分,是《貨幣論》的一大發展。
? 投資與儲蓄的關係現在成為決定物價水平的重要因素了,那麽它們的關係又是如何決定的呢?凱恩斯認為這取決於自然利率與市場利率之間的關係,當兩種利率一致時,I=S;當市場利率高於自然利率時,I<S;市場利率低於自然利率時,I>S。而當I小於(大於)S時,企業部門出現虧損(利潤),這使企業家們縮減(提高)生產和生產要素的報酬率,從而使效率報酬率W1下降(上升)。結果,W1便和I-S同向下降(上升),導致物價水平的低落(上升)。這
意味著銀行體係所決定的市場利率,通過影響投資與儲蓄的關係,再影響企業部門的贏利情
況,影響效率報酬率,最終影響物價水平。他指出,雖然市場利率不是決定物價水平的惟一
因素,但卻是諸因素中的可控因素。他關於市場利率和自然利率的關係影響物價水平的上述
論點可圖示如下:
自然利率與市場 投資與儲 企業贏 效 率 物價
利率之差 蓄之差 利情況 報酬率 水平

根據上述分析,凱恩斯認為銀行體係可以通過調節市場利率使之相符於自然利率,使投資等於儲蓄,並間接影響效率報酬率,從而使物價水平趨於穩定。
? 與《貨幣改革論》中強調物價水平與貨幣流通的需求量之間存在穩定關係不同,凱恩斯在《貨幣論》中否認物價水平與貨幣流通的需求量之間存在穩定不變的關係。 這是因為物價水平同樣的上漲,由I-S上升(即利潤上升)引起和由W1上升(即收入上升)引起,所需要的貨幣量是不同的。同時,貨幣的流通速度決不是穩定的常數。
? 為了分析貨幣流通速度的決定因素,凱恩斯把全部現金餘額分為收入存款M1、營業存款
M2和儲蓄存款M3,M1+M2為活期存款,M2又可分為用於工業流通的存款部分M2A和用於金融交易的存款部分M2B。他認為,收入存款M1的流通速度V1是工薪發放間隔等其他一些社會習慣和例規的函數,因此是比較穩定的。營業存款M2的流通速度V2取決於工業存款M2A的流通速度V2A和金融存款M2B的流通速度V2B,以及由M2A和M2B之間的比例所決定。而V2A、V2B和M2A與M2B之間的比例是隨著經濟周期而變動的,因此V2是不穩定的。整個活期存款M1+M2的流通速度V,取決於V1和V2以及M1和M2之間的比例,因此V也是不穩定的。至於整個現金存款M(=M1+M2+M3)與貨幣周轉總量B之間的比例關係,他不稱其為流通速度,而稱之為效能E,因為M3是價值貯藏不是流通貨幣。鑒於上述認識,他建立了下述關於V、V1、V2和E的關係式:
B=M1V1+M2V2=V(M1+M2)=E(M1+M2+M3)=EM
由該關係式可知,V和E是兩個複合量,它們的變化既可能因真正的速度V1和V2的變化引起,也可能因M1/M、M2/M和M3/M的變化引起。由於V2、M1/M、M2/M和M3/M都不是穩定的,所以V也不是穩定的。並且V或E在短期中的變化,往往主要是不同存款比例方麵的變化造成的。他指出活期存款(M1+M2)與儲蓄存款(M3)之間的比例關係取決於市場利率,所以M1+M2及V對物價水平的影響最終還是受到利率的支配。
? 在《貨幣論》中,凱恩斯還進一步分析了開放經濟條件下宏觀經濟的均衡條件:I=S,B=L,B代表對外貿易順差,L代表資本淨輸出。前一個條件是內部均衡條件,後一個是對外均衡條件。他指出市場利率一方麵可作為實現內部均衡的調節手段,另一方麵也可作為實現對外均衡的調節手段。例如當B<L時,提高市場利率最終會恢複對外平衡。利率提高對L的作用是迅速的,引起L的減少。但提高市場利率對增加B的作用是緩慢的:利率上升使I-S下降,再引起W1下降,再引起國內一般物價水平的下降,再引起B的增加(假定不存在摩擦和時滯,尤其是W1能自由地升降)。
? 凱恩斯通過上述分析,指出,可以通過銀行體係調節市場利率而實現內部均衡和對外均衡。而調節的手段是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以及銀行準備率。同時他也承認,由於時滯和摩擦的存在,內部均衡所需的市場利率可能與對外均衡所需的市場利率不一致。且在金本位製製度下, 一國實現均衡所需的市場利率很可能會妨礙別國實現均衡。為此他主張對貨幣
體係實行國際管理,並提出一整套管理方法。這些方法後來成為二戰後西方國際貨幣體係發
展的藍圖。
?在主要訴諸貨幣手段的同時,凱恩斯在《貨幣論》中的個別地方也談到,當運用貨幣手段降低利率並不能刺激投資,或隻能引起資本輸出時,便需要由政府采取投資行動,投資於各種公用事業。 這表明,他並不忽略財政政策。
?從總體上看,《貨幣論》突出強調自然利率與市場利率的關係對宏觀經濟(封閉條件和開
放條件)均衡的影響,突出強調銀行體係通過利率手段實現宏觀均衡。從這兩點來看,凱恩斯的《貨幣論》與其說是發展了馬歇爾和庇古的貨幣思想,不如說是對威克塞爾理論體係的深入發展。從《貨幣改革論》強調貨幣流通量對物價水平的影響到《貨幣論》中否定貨幣流通量對物價水平的確定影響、強調利率對物價水平的影響,標誌著凱恩斯對劍橋學派(馬歇爾、庇古)貨幣理論的背離,對威克塞爾理論的靠攏,標誌著他從主張貨幣數量論轉為主張貨幣均衡論。
? 由於主要強調由貨幣當局運用利率杠杆來控製宏觀局勢,所以《貨幣論》在1930年的蕭條麵前,不能算是一部生逢其時的成功作品。但這部著作對於後來的《通論》還是有影響的,
這種影響可概括為四點:(1)凱恩斯分析了人們持有貨幣的各種動機:交易動機、謹慎動機、營業動機及投機動機,區別了收入存款、營業存款(其中又分為工業存款和金融存款)和儲蓄存款。這為他後來在《通論》中建立靈活偏好理論(貨幣需求理論)有重要作用。(2)他分析了投資與儲蓄之間的關係對利潤從而對企業行為的影響。1929年時他已經提到I與S的關係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在《貨幣論》中他進一步分析了這種影響的微觀基礎。然而他仍然把儲蓄主要看成是利率而非收入水平的函數,也沒有區分充分就業和非充分就業兩種情況下的投資等於儲蓄。 這一區分是《通論》的主要貢獻之一。(3)他在《貨幣論》中已經意識到貨幣不單純影響物價,還影響產量,認為在貨幣工資不能自由變化時,物價的變化可能為產量和就業量的變化所代替。這表明他已經開始從解釋物價水平的貨幣理論轉向解釋產量和就業量的貨幣理論。 雖然這一轉變在《貨幣論》中並未完成,物價水平仍是全書考慮的重點,但這預示了他的一個發展方向,而這個方向對於《通論》是必不可少的。(4)他在《貨幣論》中已經看到當貨幣政策失靈時通過政府幹預來克服蕭條的必要性,但對於貨幣政策何以失靈的原因分析不足。但在《通論》中,他通過提出靈活陷阱回答了這一問題,從而為政府幹預提供了理論依據。
? 除了《貨幣論》之外,1930年還有兩篇後來編入《勸說集》的文章值得注意,這就是《19
30年的嚴重蕭條》和《經濟前途展望》。其中分析了產生蕭條的原因,提出了克服當時蕭條的對策。
?關於蕭條的原因,在前一篇文章中凱恩斯主要依據《貨幣論》中的分析,強調利率在造成蕭條中的作用, 在後一篇文章中,他認為蕭條的原因是節約勞動的技術進步太快,導致勞動過剩, 這顯然遠離《通論》的見解。至於克服蕭條的對策,凱恩斯依據《貨幣論》中的分析,主張英美法三國中央銀行聯合行動,使國際長期貸款市場恢複信心。 這表明他還是寄希望於貨幣政策,但對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失去了信心,擔心個別國家的低利率導致資金外流而非增加國內投資,故寄希望於各國聯合采取貨幣政策。
? 總的看來,凱恩斯1930年的思想比1929年有一點倒退。1929年時,凱恩斯主要是尋求克服英國長期蕭條的對策,提出了背離傳統的政策主張,並由此引出若幹新的理論見解,1930年,凱恩斯以分析蕭條原因為主,依據的是傳統思想,推導出傳統的對策。
? 1931年,凱恩斯的思想繼續處於矛盾狀態之中。在6—7月份出席美國芝加哥大學召開的哈裏斯基金圓桌會議上,他認為應當以降低市場利率(尤其是長期利率)為主要手段來克服蕭條,同時輔之以公共工程,但不能把它當作惟一藥方,擔心它的長期效果不如貨幣政策,也擔心它會導致社會主義。同時他還認為,實行公共工程的理由在英國比在美國更充分,因為英國是國際金融中心,降低利率往往導致資金外流而非投資增加;而美國則相當於一個封閉經濟,降低利率不會出現上述不良後果。 由此可知,與貨幣政策相比,財政政策尚處於從屬地位。
? 這一年,他還發表了兩篇值得注意的文章——《關於節約》和《通過關稅政策來求得事態的緩和》,表露了他背離傳統的思想傾向。在這兩篇文章中,他提出如下一些觀點:(1)在大量失業的情況下,節儉不能使國家致富,而將導致失業的連鎖反應。 這裏他運用乘數思想分析了節儉的惡果。這種反對節儉的思想是背離傳統的。(2)為了克服蕭條,政府不可避免地要舉債投資。 這與1929年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並進一步轉變了對公債的傳統看法。(3)明確提出克服蕭條可用兩種方法:提高產品需求或降低生產成本。第二種方法意味著削減工資,難以實行,因此宜采用第一種方法,即提高產品需求。 這一觀點的提出在凱恩斯思想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它表示作者開始走向以有效需求不足來說明蕭條,為了證明提高產品需求可以克服蕭條,就自然要從需求這一方麵去探索造成蕭條的原因。這一觀點還表明,作者雖然同意降低勞動成本可以在理論上成為克服蕭條的對策,但在實際上卻難以實行。這與他早在1923年就已經認識到勞動市場的結構性特征是有關聯的。這一觀點在以後的《通論》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形成係統的有效需求理論。(4)在當時金本位尚未取消的情況下,用提高需求的方法來克服蕭條,將引起收支逆差,因此在提高需求的同時,要配合以關稅。而一旦金本位製取消了,關稅也就可以不需要了。 從上述四個觀點可知,凱恩斯在1931年已經把考慮蕭條問題的重點從1930年時的利率轉到產品需求上來了。這是極為重要的一個轉折,雖然1930年他也考慮產品需求,但那時是把產品需求看作是由利率決定的現象,考慮的問題是利率如何決定產品需求(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現在把重點放到了產品需求上,就必然要改變問題的提法,不是利率如何決定產品需求,而是產品需求由哪些因素如何決定。問題的轉變意味著思維結構的重新組合,思維方向的重新確定。如果沒有這樣一個轉變,凱恩斯對蕭條的分析就不會跳出威克塞爾的範型;有了這一轉變,便有了凱恩斯革命。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通論》中有效需求理論的源頭,就在於1931年發表的《通過關稅政策來求得事態的緩和》一文中。
? 1933年,凱恩斯又發表了四篇值得注意的文章。一篇是論及馬爾薩斯的,在這篇文章中,
他肯定了馬爾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 ,這是他自1931年開始重視產品需求的必然結果。同時他把有效需求的大小與貨幣的非中性及利率聯係起來。 另一篇文章著重強調了貨幣的非中性,強調了非中性的貨幣對蕭條的影響,同時又認為單憑貨幣政策不足以克服蕭條。 這兩篇文章表明,凱恩斯當時正在考慮有效需求與非中性的貨幣之間的關係,這是朝著《通論》方向前進的又一步,搞清有效需求與貨幣、利息之間的關係,是《通論》的一大貢獻。第三篇文章即《獲致繁榮的方法》,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漏出”概念,即一筆收入不會全部流向增加就業的方向,而會有一定的漏流。他還把造成“漏出”的原因分為五項:(1)一部分收入成為儲蓄;(2)一部分收入在支出後提高了物價,使別人的消費減少;(3)一部分收入支出在進口品上;(4)一部分收入隻是替代以前的失業救濟、私人施舍和個人負儲蓄;(5)一部分收入成為稅賦流入財政部。 同時,他還廣泛運用乘數概念來論證公共支出對增進就業的作用,並估計當時的乘數大約為2。但這時他還沒有把“漏出”概念與“乘數”概念聯係起來考慮,因此對乘數值的決定因素——邊際消費傾向或邊際儲蓄傾向——還沒有足夠的認識。 在這篇文章中,他也改變了對貿易保護政策的看法。在1931年,他曾經主張以保護關稅配合政府開支以克服失業,現在他認識到,英國如通過關稅克服失業,將犧牲別國的利益。而如果其他國家也采取保護措施,則大家都蒙受其害。 “漏出”概念的提出,意味著凱恩斯向《通論》的方向又前進了一步。
?《獲致繁榮的方法》一文引起了批評,主要意見在於乘數的計算是先驗的,為此,凱恩斯發表了《論乘數》一文,在文中他提出消費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和“漏出”是決定乘數大小的兩個決定因素。 這就向著邊際消費傾向說明乘數前進一大步。
? 概括地說,凱恩斯在1933年形成通向《通論》的兩條尚未交織的思想線索,一條是關於貨幣、利率與有效需求的關係,即貨幣經濟條件下的有效需求決定;另一條是關於乘數的決定因素,即乘數與漏出的關係。這兩條思想線索的交點,便是《通論》。
? 1934年,凱恩斯在《通論》的草稿中提出“邊際消費傾向”概念並把它作為基本心理法則之一。 1935年,凱恩斯終於用邊際消費傾向來說明乘數並提出了乘數的計算公式。這標誌著凱恩斯乘數理論的完成。 凱恩斯在《新共和》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頗為後人注意的文章——《一個自行調整的經濟體係?》。這篇文章提出了新理論的要點,也是新理論與傳統理論的根本分歧點,即現存的貨幣經濟不存在著趨向充分就業的自動過程。 這一論點被克萊因正確地稱作是“全部凱恩斯經濟學的要點”。 1936年出版的《通論》便是對上述論點的全部論證。
? 從以上簡述的凱恩斯思想演化過程來看,從1925年開始便潛伏在凱恩斯思想中的矛盾,1929年以後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表現在每當他主要考慮克服蕭條的對策時,就表現出鮮明的背離傳統的精神;每當他以理論分析為主時,則又因襲傳統。但大蕭條的緊迫形勢迫使他用主要精力尋求對策,並為背離傳統的對策尋求理論根據。因此,凱恩斯革命實際上是一個延續達10年左右的思想演變過程,一個屢經反複的思想過程。《通論》隻是革命的最後結晶,
而非革命本身。
?從20年代始,凱恩斯對於經濟蕭條和波動的看法,就處於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從單純用利率來說明蕭條和波動,發展為用三大基本心理法則來說明;由單純從投資與儲蓄的關係出發,到從總需求供給的關係出發。最後的解釋並沒有排斥早先的解釋,而是包含了早先的解釋。
? 在關於國家幹預的問題上,凱恩斯也是從20年代開始,就已經認識到19世紀那種個人
放任主義的製度已告結束,需要經過改良的有管理的資本主義。至於如何管理,在20年代初
是主張貨幣當局控製信用。1926年提出國家幹預的全麵綱領,1929年以後開始越來越傾向於
用財政政策來克服蕭條。可以說,《通論》在國家幹預問題上並沒有特別的新意,隻是為國家幹預,尤其是為財政政策幹預提供了分析上的依據。
? 從以上簡述的凱恩斯思想演化過程來看,他思想轉變的特征是政策導向,即由於傳統理論演繹出的對策無法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導致新政策的產生,而為了論證新政策,最終引起理論的變革。這種思想轉變可以稱之為政策導向型的轉變,政策革命先於理論革命,決定了理論革命的方向。1929年關於用公共工程克服蕭條的對策,孕育了1936年的《通論》。這種政策導向型的思想轉變,是經濟社會需要大變動時,經濟理論發展的常態模式。
? 從以上簡述的凱恩斯思想演化過程還可以看到,《通論》是他多條思想線索長期平行發展,最終交織的結果,看不到凱恩斯思想發展中的這種多線式結構,就無法全麵理解《通論》。
? 凱恩斯思想中比較大的線索可分為兩條,一條是以幣值問題為發端,始於20年代初;另一條是以公共工程問題為發端,始於1929年。對幣值問題的分析使他認識到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開始,而新時代是需要政府廣泛進行幹預的;使他認識到利率對投資從而對蕭條與波動的作用,認識到貨幣政策的必要性,使他把社會按活動分子和不活動分子來劃分,這種劃分最終影響到他的社會哲學,影響到他對食利階層的看法。對公共工程問題的分析使他形成“漏出”的概念,使他執著於乘數理論,這兩者又使他認識到了消費函數和邊際消費傾向。
? 最後,在有效需求或總需求函數這一概念下,兩條思想線索交織起來了,形成有效需求理論。其中從公共工程出發的線索最終說明了總消費總儲蓄,從幣值問題出發的線索最終說明了總投資,兩條線索原先在邏輯上似乎是分離的,現在它們的互補性質則一目了然。單憑消費函數理論,不足以說明投資何以不能與儲蓄相抵,從而無法建立有效需求理論;單憑對貨幣、利率問題的分析,也無法說明消費需求的決定因素,從而也無法建立有效需求理論。
? 認識到凱恩斯思想發展中的這樣兩條主要線索,便能理解為什麽漢森把凱恩斯在理論上的最主要貢獻看作是提出了消費函數, 而迪拉德則認為是建立了貨幣經濟理論。其實他們兩人都不過是抓住了凱恩斯思想發展中的一條主要線索及其最終結果。
? 從提出總需求函數到提出非充分就業均衡,除了上述提到的兩條思想線索的交織以外,還有另外一條思想線索也加入了進來,這就是凱恩斯早在20年代初便已認識到的勞工市場的集體談判引起的工資剛性。這一認識在凱恩斯思想發展中,對於他堅信非充分就業均衡的存在,是起著重要作用的。沒有這一認識,他很可能一開始便會沿著另一條思路去分析蕭條問題。工資剛性這一假設,雖然不是凱恩斯最終建立的理論大廈的一個必需的組成部分,但卻是這座大廈得以建立的先決條件之一,它對最後的理論體係所起的作用就好像是建造高樓大廈時的腳手架。對於類似這種次要的思想線索,也是我們分析凱恩斯思想演化時不能忽略的。
? 凱恩斯關於國家必須用財政政策幹預經濟的思想同樣是多種思想線索交織的結果,其一便是他認為放任主義已經過時的看法,另一個便是非充分就業均衡的觀念,第三個是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懷疑。
? 凱恩斯對於食利者階層的反感,是當他認識到非充分就業均衡後才產生的,但如果他沒有把社會劃分為活動分子和非活動分子的認識,這種反感也難以出現。故這也是幾種思想交織的結果。
? 凱恩斯思想演化過程中的這種多線式結構,造成了《通論》的多麵性,使後人可以從多種角度、多種方麵去把握概括《通論》的精義,向不同方向去發展《通論》的思想,形成不
同的凱恩斯主義者,塑造出不同的“凱恩斯”出來。

評凱恩斯經濟學說的曆史命運
? 在凱恩斯出生一個世紀後的今天,他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有爭議的人物之一了。在擁護資本主義的人中間,有人認為他掀起了一場革命,使西方文明避免了一次在大蕭條中崩潰的厄運,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獲得迅速的經濟發展。有人則咒罵他是今天窒息著西方社會的經濟滯脹的罪魁,指責他引致了一個以資源的空前浪費為特征的凱恩斯時代。 反對資本主義的人對他的看法也有分歧。一些馬克思主義者對他深惡痛絕,認為他推遲了資本主義本來早就該到來的死亡。而美國新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保羅·斯威齊,卻稱譽他為資本主義的批判家。
? 凱恩斯的經濟學說體係主要凝縮在他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之中。這本僅隻有三百餘頁的《通論》為何竟引起那樣截然不同的反響?為何在戰後不到半個世紀,它在西方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就由上升轉為下落?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把他的理論看作一個體係,一個具有內在邏輯結構的整體,通過揭示這個體係在與現實經濟世界的交互作用中呈現出來的各種內外矛盾,來說明它的曆史命運。
?(一)凱恩斯經濟學說產生的背景和性質——自由放任型私人企業製度的終結,西方經濟學的主流在發展過程中的“中斷”。
? 凱恩斯經濟學說的產生,以1936年《通論》的出版為標誌。《通論》所依存的基本曆史背景,正是自由放任型私人企業製度已經日薄西山,耗盡了它推進生產力發展的潛力。30年
代的大蕭條就是這一點的明證。
?當自由放任的私人企業製度發展到頂峰時,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生產與消費的衝突,企業生產的有計劃與社會經濟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衝突,都高度聚焦於金融係統中。可以說,金融係統的狀況成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折光。大蕭條正是以紐約證券市場的崩潰為開端的。凱恩斯在《通論》中對金融係統的格外關注,對單純依靠金融手段克服危機所表示的不信任,正是上述特征的反映。
? 大蕭條隻是《通論》產生的一般曆史背景,而英國在一戰後的社會經濟生活,則為《通論》的出籠提供了特別的局部氣候。一戰以後,反映了英國金融資產階級利益的丘吉爾經濟政策,從20年代起就把英國經濟推入了蕭條狀態,形成了龐大的失業大軍。以新古典學派的
理論為基調的“財政部觀點”又阻止用公共工程緩和失業的方案。
?凱恩斯是注重研究實際經濟問題的經濟學家,當他還信服新古典理論時,他的論著就基本上是針對實際經濟問題而發的。務實這種個人素質使他關注英國的失業問題,並提出用公共工程解決失業的對策。由於新古典理論不能為這一對策提供依據,他便走上了建立新的理論體係的道路。
?大蕭條在本質上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一場劇烈衝突。然而衝突的直觀表現卻是掌握在私人手中的金融係統不能為充分就業提供有效手段。而這又展示了新古典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這兩個矛盾的邏輯結局便是凱恩斯的《通論》。
? 凱恩斯的《通論》不是新古典經濟學的自然延伸,不是在承認新古典理論的所有基本前提下對新情況作出新的結論,而是根本改變某些前提,革新舊的推論方法,考慮過去不予考慮的因素,提出新的研究課題。因而它不是理論發展過程中漸變意義上的遞進,而是突變,是西方經濟學的主流在發展過程的“中斷”。在凱恩斯之前,新古典理論或者像李嘉圖那樣把
收入總量的決定問題看作是無法討論的 ,或者從薩伊定律和貨幣數量論出發,把充分就業均衡當作不言而喻的結果,以此為前提考慮既定資源的配置和國民收入的分配。大蕭條暴露了新古典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凱恩斯根據現實否定了新古典理論中關於真實工資必定等於就業量的邊際負效用的前提,從承認存在非自願失業開始,論證了非充分就業均衡的存在,富裕條件下的貧困的可能性。他在論證過程中指出了微觀與宏觀的差別,指出新古典學者把微觀中成立的結論直接推廣到宏觀上去是錯誤的。 他實際上接觸到了係統論的基本命題:整體不等於部分的簡單總和。這樣,他就為經濟學提出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各種宏觀總量的決定機製,宏觀經濟學。他的《通論》便是建立當代宏觀經濟理論的第一次嚐試。他明確意識到了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區別,提出經濟理論應當分為兩部分:“一麵是關於一廠或一業之理論,研究如何把一特定量資源分配於各種用途,其報酬為如何等;另一麵是適用於社會全體的產量論及就業論。” ?
? 一旦把宏觀上的問題作為專門的課題來研究,他便意識到經濟理論必須考慮人們的預期對整個經濟生活、尤其是整個社會的投資活動的影響,必須考慮,對未來的不確定這一因素對經濟生活的影響。這就突破了新古典學派靜態均衡的理論模式,使經濟理論相對來說更逼近現實。把預期因素引進理論體係使他提出了資本邊際效率的概念。引進不確定因素的結果是建立了與新古典不同的利息利率理論。他認為人們對利率前途的不確定,是產生靈活偏好的必要條件。 通過對宏觀總量的決定機製的分析,通過對不確定因素、預期因素的作用的分析,他得出了與新古典理論截然不同的政策主張:國家幹預。
? 當然,凱恩斯的經濟理論體係與新古典理論也並非絕緣。在強調他的理論的突變性質時,
也不能忽略他與新古典理論相連續的一麵。他自己就認為新古典理論並非全無道理,隻不過
是他通論的一種特例。當國家對經濟的總量進行管理之後,新古典理論還是可以成立的。 不僅在理論內容上兩者存在著相通之處,在分析方法上,凱恩斯也多有得益於新古典學派之處。凱恩斯繼承了新古典理論重視心理因素的傳統,這表現在他對消費傾向、資本的預期收益、商業周期的成因等問題的分析中。新古典理論的邊際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也是他進行總量分析的工具,資本邊際效率遞減便是他運用邊際分析得出的結論。新古典的均衡觀念使他認為:“就業量決定於總需求函數與總供給函數相交之點。” 在這些方麵,新體係與舊傳統之間表現出一定的連續性。
? 30年代的嚴酷現實,使新古典經濟學遭受滅頂之災。一時間各種異端經濟思想,如羅賓
遜夫人所謂的“奇談怪論”紛至迭出。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他經濟思想都在舞台上消失
了,而凱恩斯經濟卻擢升為西方經濟學的正統。這是因為它指出了西方社會向國家幹預型私
人企業製度發展的趨勢,而這一趨勢又深為統治階級所賞識。《通論》之所以能夠反映這一趨勢,是因為凱恩斯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私有企業製度在自由放任條件下的弊端,看到了資源不可能在自由放任條件下得到充分利用,以及財富與收入在分配上的不公平。 可以說,他雖然沒有認識到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但畢竟抓住了這一矛盾的最主要症狀:由分配欠公平引起的總消費不足,由私人投資的盲目性投機性引起的總投資不足。這兩種不足總合成社會的有效需求不足,以致不能充分發揮社會所已經達到的生產潛力。從這一認識出發,他認為不能單由私人來決定經濟活動的總量,而必須由社會來決定。而一旦總量由社會決定了,總量的構成則由私人去決定。他實際上讓國家和私人在經濟決策上做如下分工:國家決定總的供求平衡,保證充分就業;私人去解決個別商品的供求平衡。
? 正因為凱恩斯對自由放任的私人企業製度的弊端及其成因有了一定深度的認識,並提出了用國家幹預來解除弊端的對策。所以,《通論》的出版不僅僅是描繪了客觀存在著的向國家
幹預型私人企業製度發展的可能趨勢,更重要的是它加強了這種可能性實現的概率。從此,
國家幹預不再被認為僅僅是一種臨時的應急措施,而是私人企業製度繼續生存所不可缺少的
支柱了。於是從自由放任向國家幹預的過渡不再帶有盲目性,而是統治階級的自覺行為了。
戰後英美等國製定的就業法案就是這種自覺行為的典型例證。
?(二)凱恩斯經濟學實踐的後果——一個否定凱恩斯的世界。
? 《通論》是30年代自由放任的私人企業製度崩潰的產物。它一旦產生出來,就成為一種
新的因素,參與決定資本主義世界的曆史進程。經濟學家不像天文學家那樣隻是在自己的理
論體係中描繪所研究的對象,他所創立的體係會參與改變它所描繪的對象。而一旦理論體係
具有了統治世界的力量,它參與改變社會狀態的作用就更強大。
?在戰後最初的20多年中,凱恩斯的理論,確切講是經過其他經濟學家修改潤色的凱恩斯
主義,成為西方國家幹預政策的理論依據。它對西方經濟生活的影響是明顯的。
?在近20年的時間中,西方經濟出現了令人十分意想不到的發展,科技革命是戰後西方繁榮的一個強有力的推進劑。但這場革命並不是愛迪生時代的重現,它在所需資金的數量和所需協作的規模上,都達到了需要由國家進行幹預的地步。凱恩斯的理論雖然不會引起這場革命,但國家幹預的原則一旦確立,許多尖端的科研項目就可能由國家出麵組織規模巨大的協作,按預定計劃進行。很難設想,在自由放任的私人企業製度中,阿波羅登月計劃能夠實現。
? 戰後社會福利的發展,與一係列收入再分配製度相聯係,而這些製度的建立,與凱恩斯的理論也有密切關係。他在《通論》的最後一章寫道:“在當代情形之下,財富之生長不僅不
係乎富人之節約(普通所想像的那樣),反之,恐反遭此種節約之阻撓。故主張社會上應當有
財富之絕大不均者,其主要理由之一已經不成立了。”
? 以他的理論為依據的種種反蕭條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了經濟周期的波動幅度,並使危機有了與戰前不同的形式。以前的危機往往出現物價下跌,戰後的危機則不太出現這種情況。
? 概括地講,由於凱恩斯的理論體係及政策主張在一定範圍中改良了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的調節機製,使生產力又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改良後的調節機製的運行結果是造成了一個否定凱恩斯理論的世界。這是理論指導現實後所產生的一種自我否定效應。這種效應在經濟科學的曆史中是常見的現象。按照重商主義原則建立起來的早期資本主義社會最終否定了重商主義原則。按照自由放任原則建立起來的近代資本主義社會最終否決了自由放任原則。同樣的命運落到了凱恩斯經濟學上。經濟理論一旦參與了社會的發展,就會不知不覺地改變社會本身,使得原先那些使理論得以成立的社會條件逐漸消失。最後,理論由於失去了自己的物質根基,就不再是適用的理論了,它不能解釋,也無法解決阻礙經濟生活進一步發展的新問題。於是理論原有的魅力便消失了。
? 上述自我否定效應是如何發生的呢?任何一種理論體係,它的所有命題都建立在一係列的
前提之上,除了邏輯推論的正確性外,這些前提是否符合實際,就決定了該理論體係的命運。經濟學體係的前提往往有兩類:一類是理論體係所明確指明了的,另一類則是體係所隱含著的,隱含的前提是體係本身沒有指出,但卻關係到體係能否成立的那些前提。它們的真實性的消失往往使理論體係遭到厄運。
? 凱恩斯的理論體係,是以自由放任的私人企業製度的蕭條階段為背景的,也就是說,是以一個不存在通貨膨脹的世界為背景的。同時,其分析又是以馬歇爾式的短期為前提,於是他便略去一些在長期中才對總需求起作用的變量因素。 更略去了在長期中會影響供給的因素。在《通論》中,他對於通貨膨脹有一個重要結論,即未達充分就業之前不會有真正的通貨膨脹。隻會出現一些半通貨膨脹。 所以他沒有指出通貨膨脹會通過什麽途徑對決定需求和供給的因素發生什麽影響,這就蘊含了這樣一個結論:通貨膨脹對這些因素的影響是中性的。之所以會有這種看法,是因為他體係中的資產選擇理論否認了社會在未達充分就業時,貨幣數量的增加會直接引起一般物價水平的上漲。他堅信社會在未達充分就業時,貨幣數量增加的直接後果隻能是利率下降。
? 問題出在他的資產選擇理論上。在他的體係中,隱含的前提是隻有兩種可供選擇的資產形式:貨幣與債券。於是利率便取決於貨幣數量與靈活偏好二者,而與其他因素包括匯率的變動、外國的利息率等均無關。上述隱含前提正是英國二三十年代的現實。倫敦當時是巨大
的金融中心,所以如果凱恩斯“相信世界利息率是在倫敦決定的,其他各種貨幣要按照一定
貼水或折扣同英鎊兌現,那麽這一點不一定是不合情理的。而且,在倫敦的價格幾乎穩定不
變的預期之下,債券、股票、房屋和土地的價格不一定以長期不一致的方式變動,所以在1936年時把債券看成是一種典型的錢包中的資產,這一點可能是合理的,因為在1936年,商品
價格在這以前一個半世紀內增長得較小”。 凱恩斯的理論體係隻適應於一個不存在通貨膨脹的世界,一個處於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國家,更確切地說是隻適應於一個物價長期穩定的世界。但是根據他的理論體係製定出來的政策,都偏偏不讓世界保持這種狀況。
? 凱恩斯醫治蕭條的處方便是擴大有效需求(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 通過稅收和轉移支付進行收入再分配,以擴大消費需求;通過降低利率和政府直接投資以擴大投資需求。這些措施實施的結果往往是導致貨幣供應量的增加。一旦可供選擇的資產項目不再局限於貨幣與債券,貨幣供應量的增加便不會像凱恩斯所設想的那樣隻是降低利率,而是會引起物價普遍上漲,這就造成了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這種預期將提高利率,結果貨幣供應量與利率在比較長的時間裏便不呈反方向變化,而是同方向變動了。以凱恩斯的老家英國為例,從1971年到1974年,當英國的貨幣供應量(M3)增加將近1倍時,不還本的政府債券的價格幾乎下跌一半,政府必須支付的長期利息率則從9%上升到17%。
? 由於貨幣供應量增加的長期結果是提高利率,為了壓低利率,貨幣當局在凱恩斯理論體係的影響下,會把利率的上升歸於其他原因,因而進一步增加貨幣供應量。結果便形成了利率—貨幣供應量的上升螺旋。
? 通貨膨脹一旦出現,如果政府依然奉行凱恩斯的政策,則它就將以各種方式不斷地自我複製,形成一個無休止的過程。這種自我複製的機製之一便是價格—工資的上升螺旋,螺旋
過程的中介,便是工人們對通貨膨脹的事前預期和事後反應,以及希克斯所指出的不同勞工
集團對貨幣工資水平的看齊效應。價格—工資的螺旋,正如羅賓遜夫人所指出的,是階級鬥爭在一個通貨膨脹的世界中的表現形式。
? 凱恩斯的理論體係隱含了一個前提:效率在私人企業製度中總是有保障的。他認為在私人企業製度下,“看不見的手”保證了資源在使用時的高效率,但無法保障資源一定被使用;
保證了供給的結構自動適應需求的結構,但無法保證供給達到資源條件所允許的最高水平。隻要擴大了政府的機能,就“可以醫治疾病,同時保留了效率與自由”。 但在一個通貨膨脹的世界裏,生產的效率,從而總供給不再像他得到的那麽樂觀,有著各種機製造成生產效率的下降。首先是人們的消費觀念完全改變了,人們盡可能地進行消費,甚至按消費需求來確定應爭取的收入。私人儲蓄則基本上局限在用於購買住宅這類非生產性活動。
? 為了擴大消費傾向而製定的稅收和轉移支付製度則成為降低生產效率的因素。為了在通貨膨脹中維持實際工資水平,貨幣工資必須提高,而提高的結果是邊際稅率的提高。這樣,或者是貨幣工資提高的幅度不僅足以抵消通貨膨脹,而且足以抵消稅率的提高,而這又將加入價格—工資的上升螺旋中;或者是貨幣工資的提高幅度達不到上述要求,結果是勞動者失
去勞動熱情,喪失效率,減少供給。
?通貨膨脹引起名義利潤上升,邊際稅率隨之上升,而資本資產的重置成本也會上升,但折舊費用往往按過去費用提取。這樣,為了在原有資本資產折舊完畢進行重置(新機器廠房往
往伴隨更新的技術,從而也就有更昂貴的價格),就要提高計劃中投資的最低所需報酬率,這往往減少生產性投資,並使有限的投資不再使用在購置具有更高效率的新設備上,而是使用在兼並收買其他廠商原有的機器設備上。
? 在一個通貨膨脹的世界中,以追求自身利益為行動目標的廠商,往往更願意購買有穩定收入的國債,而不願進行有風險的生產性投資。這也是造成投資減少的一個原因。
? 生產性投資的減少,以及生產性投資的非技術更新性質,引起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的下降。據統計,1948年至1966年,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平均每年增長2.5%,從1966年至1973年卻隻增長1.6%,1973年以後增長更少,1979年第二季度竟下降3.3%。
? 勞動生產力的降低引起產品海外競爭能力的削弱,這就造成國際收支狀況的惡化。為了減少外貿赤字而貶值貨幣,又從兩個角度引起通貨膨脹,一是由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二是由短期利率的提高。這是通貨膨脹自我複製的又一種機製。
? 雖然通貨膨脹世界中的稅收製度和轉移支付製度起著降低效率的作用,但由於一係列國內外的政治因素,卻使得減稅和減少轉移支付麵臨相當困難。結果就造成了卡萊斯基所說的政治性商業循環。
? 投資需求的減少造成膨脹中的失業,在長時期中更造成生產力的緩慢發展。另一方麵,當生產力提高時又會造成結構性失業。於是伴隨著通貨膨脹就會出現失業的增加,形成了凱恩斯經濟學無法解釋的滯脹局麵。
? 綜上所述,凱恩斯經濟學局部地改變了資本主義世界,但也改變了使凱恩斯的理論具有適用性的社會前提,結果造成了一個通貨膨脹的世界,一個否定凱恩斯的世界。從實際生活中概括出來的理論體係改變了生活的麵貌,同時引起了體係與新情況之間的不適應,導致了體係的使用價值的喪失。理論體係總是相對凝固不變的,而世界卻在不斷變動。理論與現實之間的矛盾結束了凱恩斯經濟學對西方經濟政策的指導地位。
? (三)凱恩斯經濟學的範式性質——當代西方經濟學發展的出發點。
? 借用研究科學史的著名學者庫恩的概念,可以說凱恩斯在《通論》中提出了一個新範式,
為西方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準備了出發點。凱恩斯提出私人企業製度是一個需要對總需求加
以管理的製度,並對如何管理提出了比較原則的建議。但他認為自己的《通論》主要是討論
理論上的困難問題,至於理論的實際運用則是第二位的。 於是凱恩斯的理論便麵臨了一個矛盾:一個本質上主張進行管理的理論對具體的管理方法未作充分討論。使凱恩斯的理論能夠更有效地指導經濟政策,便成為西方經濟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 提高凱恩斯的理論與現實的吻合度,也是凱恩斯以後西方經濟學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首先是對凱恩斯消費理論的修正補充。凱恩斯的消費理論並不僅僅是把收入作為影響消費的惟一因素,建立一個以收入為惟一自變量的穩定的消費函數。他對影響消費的眾多因素作了廣泛的考察。 雖然他對影響消費的眾多因素進行了廣泛考察,但並沒有同等程度地重視這些因素。相反,他忽略了許多因素。這種忽略,有的是他的短期分析的需要,有的是他認為被忽略的因素實際影響很少。 在做了種種忽略和假定之後,他得出的結論是:在短期中,當其他影響消費的各種因素不變或作用甚少時,總消費量主要取決於總收入量。以此為據,他才提出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的結論。從整體來看,他並沒有把心理因素當作決定消費的惟一因素,僅僅是把它當作短期中,在不發生重大社會變革,也不顧及製度方麵的漸進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假定財富和收入的分配不變等條件下決定消費的因素。他的消費理論一方麵對影響消費的因素作了廣泛考察,另一方麵隻重點分析了收入單獨一個因素,造成了考察的廣泛性與分析的狹隘性。這種狹隘性的合理之處在於把新古典學派的消費決定機製(利率決定儲蓄,儲蓄決定消費)糾正了過來,變成收入決定消費、消費決定儲蓄。但他分析的狹隘性使他沒有分析長期中會影響消費的許多因素。
? 這種短期分析的狹隘性,使他的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與長期的統計事實相悖,引起了消費理論與現實之間的衝突。這種衝突,使後來的經濟學家們開始強調其他因素對消費的影響。如杜生貝的相對收入假定,弗裏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莫秋格裏安尼的持久財產假定,或賀塔克等人的消費品存貨調整假定。他們的共同特征就是都圍繞著收入、財產對消費的影響作文章。因此可以說,他們對消費理論的發展都是沿著凱恩斯的新範式所指出的方向前進的,在某種意義上,這些發展帶有給凱恩斯的範式“填空”的性質,即填補他指及卻沒有深入的“空位”,進而局部修正他的結論。這種修正並沒有動搖凱恩斯新範式的整體結構,隻不
過使理論與現實之間的衝突得到了一定的緩和。在消費理論的發展中,惟一突破凱恩斯範式
的例外是詹姆士·摩根的消費決策影響收入假定。因為它根本顛倒了消費與收入之間的相關
關係。
?使凱恩斯的理論與現實進一步吻合的另一個領域,是西方經濟學在投資與收入關係方麵的發展。凱恩斯在《通論》中提出的乘數理論使宏觀經濟的基本變量收入、消費、投資三者之間建立起一種高度簡潔的關係。它促使人們去思考收入與其他需求因素之間的類似關係。故乘數理論在凱恩斯以後的一個重要發展就是乘數效應的普遍化,不僅私人投資具有乘數作用,政府開支、外貿出口的增加同樣對收入具有乘數作用。
? 但凱恩斯的乘數理論從兩個方麵把收入與投資的關係簡單化了,其中一個方麵是他隻看到投資對收入的影響,沒有反過來看到收入對投資的影響。這是因為他當時的迫切任務是說明蕭條的原因,指出擺脫蕭條的辦法,因而就特別重視投資對收入的刺激作用。漢森、薩繆爾遜看到了乘數理論在說明投資與收入之間關係時的這種局限性,提出了加速數理論。這一理論是對凱恩斯關於收入投資關係理論的一個重要補充。通過這一補充,使凱恩斯範式中關於收入投資的理論與現實有了更強的吻合度。
? 凱恩斯的乘數理論把收入與投資之間的關係簡單化的另一個方麵是認為收入是投資的線性函數。這與現實差距不小。凱恩斯本人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消除這一差距,他作了多方麵的努力,就是指明了使乘數理論成立的一係列前提假定,並指出現實生活中影響乘數
作用的各種修正因素。 盡管如此,乘數理論到70年代,當凱恩斯經濟學已經走下坡路之後,還是受到了希克斯的反省。因為乘數理論事實上需要對各部門的存貨量有一個複雜的假定。從凱恩斯明確提出的假定與隱含的假定來看,它們主要符合老式商業循環中的蕭條時期。故凱恩斯的乘數理論主要反映了老式商業循環中蕭條時期的收入投資關係,一旦循環越過了蕭條階段,則乘數理論所需要的許多前提便不再存在了。希克斯對凱恩斯乘數理論的反省,意味著已經需要建立一個更一般地概括投資與收入之間關係的理論了。
? 凱恩斯的理論體係,為經濟增長理論在戰後的大發展準備了出發點。凱恩斯在《通論》中所給出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隻是一個短期理論。但他已經觸及到當年均衡對下年度的影響,
“一切資本投資,遲早總要變成負投資,故如何使新的資本投資,常常超過資本負投資,以
彌補淨所得與消費之罅隙,乃成為一大問題——而且此問題隨資本之增加而愈來愈難。隻有當人們預期未來消費支出會增加時,當前新投資才會超過原有資本之負投資。每次我們以增加投資來取得今日之均衡,便增加取得明日均衡之困難”。 這意味著,理論的內在邏輯已經要求建立關於長期均衡的理論體係。但他並沒有考慮投資增加,生產能力擴大給長期均衡的實現所帶來的問題。他更關心的是阻礙著投資需求的利率和資本邊際效率在長時期中的發展趨勢。就像在短期中一樣,在長期中他的注意力仍然是局限於需求一方,而沒有考慮供給一方的變化會對宏觀均衡產生哪些影響。他認為隻要國家幹預利率且直接投資,就能在長時期中使資本極為豐富以致邊際效率為零,從而消滅資本主義的主要弊端之一:食利者階層的存在。 這樣,他的長期分析就缺乏短期分析那種現實感,而富於幻想色彩。可以說,在他的長期分析中,對資本主義長期趨勢的主觀願望占了主導地位。而收入決定理論本身的內在邏輯要求,建立長期動態均衡體係的要求,卻沒有得到深入地考慮,隻是作為一個理論難點提了出來。這樣,他的短期分析從兩方麵為研究長期動態均衡的增長理論做了準備,一方麵是提供了適用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另一方麵是提出了課題。沒有《通論》所做的這些準備性工作,很難想像能用哈羅德-多瑪模型這樣簡練的理論概括複雜的增長問題。50年代各種增長模型蜂擁出現,固然與當時的社會需要有關,但其先決條件之一,便是凱恩斯所建立的新範式,它提出了新的概念、新的分析工具、新的思索方向,後一點尤為重要。
? 凱恩斯的《通論》也促進了其他經濟學分支的發展,向他們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特別是計量經濟學,這方麵的結果就是克萊因的宏觀計量模型。
? 凱恩斯經濟學不僅為當代西方經濟學若幹重要課題的發展提供了出發點,而且也是當代一些具有較大影響的流派的共同的理論基礎之一。凱恩斯之所以能夠成為當代幾個流派的奠基人,重要原因是他首先係統地建立了宏觀經濟學。在今天的世界上,不考慮宏觀問題的經濟學流派是沒有立足之地的,而要考慮宏觀問題,便或多或少要接受凱恩斯的理論。這種現象可以稱作是首創者的基石效應。除了這種基石效應,使凱恩斯成為當代一些對立流派的奠基人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他的理論體係在一定範圍中的可塑性。即可以把他的理論按不同需要向不同方麵進行塑造。這種可塑性的存在,是因為理論本身就已經具備了向不同方向發展的可能性。
? 以漢森、薩繆爾遜為代表的美國凱恩斯主義者,從製定具體政策以保證資本主義穩定增
長的目的出發,著重強調了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和乘數理論,而對於他對資本主義的
某些批判傾向,采取了嘲諷的態度。 而對於凱恩斯的收入決定理論,又特別強調有效需求、消費函數、利率對投資的影響。相比之下,忽略了預期的重要作用。實際上,在凱恩斯的收入決定理論中,資本邊際效率表在聯係未來與現在的作用上,比利率大得多。凱恩斯特別強調支配資本邊際效率表的預期的重要性。 這種忽略的原因在於,企業家的預期往往是無法控製的,而利率則是相對可控的,因此從製定具體政策的目標出發,必然更注重對可控因素的分析。再者,凱恩斯在分析預期對產量與就業水平的影響時,強調了投資的私人性對社會的危害。 這也是他們要回避的。經過美國凱恩斯主義者加工改造過的凱恩斯經濟學成為五六十年代西方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製定經濟政策的依據,成為正統凱恩斯主義。
? 以羅賓遜夫人為代表的凱恩斯左派。它們與美國的正統凱恩斯主義,在對凱恩斯經濟理論的注釋上,有著尖銳的衝突。其實他們之間的衝突,是凱恩斯經濟理論本身兩重因素的發展。這種兩重因素在《通論》中的主要表現就是一方麵通過對產量就業水平的分析提出了治病的措施,另一方麵在分析過程中對私有企業製度的弊病持一定的批判態度,對食利者階層表示憎惡。這兩重因素在《通論》中可以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但對後繼者們卻埋下了使他們分道揚鑣的種子。這種兩重因素也表現在《通論》對產量就業水平的分析過程中。凱恩斯一方麵承襲了新古典學派的均衡分析方法,認為產量與就業水平取決於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所不同的隻是把新古典學派的靜態均衡改造成移動均衡,考慮人們的未來預期對今日均衡的影響。另一方麵,他又看到了現實世界中人們的預期是那樣的不確定,“以往預期不一定
實現,而今日對於未來之預期又可以影響今日之行為” 。這樣就把經濟生活看成是一個在時間中鍾擺前進的過程。這些兩重因素構成兩派分歧的開端。正統派在分析產量與就業水平時描繪了擺式的均衡過程,在經濟政策上重視對需求進行管理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尤其是前者。而左派更強調預期,強調不確定性的影響,認為凱恩斯是用曆史觀代替了新古典的均衡觀; 在政策主張上特別重視收入政策,力圖通過收入分配政策來刺激經濟的增長。他們繼承凱恩斯理論中的激進傾向,沿著凱恩斯所開辟的道路一直向左走,並打算越過凱恩斯所止步的地方。他們不滿足於僅僅解釋就業水平的理論,而且要建立能解釋就業內容的理論,並通過收入政策對投資的社會管製來指導就業的內容。也就是說要擴大國家對經濟的幹預範圍,不僅要幹預投資總量,而且要幹預投資的內容,因為僅僅讓投資總量達到充分就業,並不能保證謀求自身利益的企業商號的投資符合社會利益。這些想法針對著正派的經濟理論和政策所導致的社會現實。
? 除了站在左邊的左派,正統派還麵臨右邊以弗裏德曼為代表的貨幣主義的挑戰。貨幣主義在貨幣理論上提出了與凱恩斯的靈活偏好理論不同的看法,在政策主張上反對凱恩斯和凱恩斯正統派對財政政策的重視,主張單一貨幣政策,擴大企業自由選擇的範圍。另一方麵,弗裏德曼在《貨幣分析的一個理論結構》一文中,建立了一個與凱恩斯大致相同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式。這說明,凱恩斯所建立的新範式的基本分析框架同樣為貨幣主義者所接受,不過對這個範式的某些部件提出了更改意見,正是與凱恩斯範式的這種雙重關係,使弗裏德曼不僅聲稱“我們現在都是凱恩斯主義者……”,而且還聲稱“……沒有一個人再是凱恩斯主義者”。弗裏德曼的自白告訴人們,即使是那些繼承非凱恩斯傳統的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在建立自己的宏觀模型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凱恩斯的理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