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秦無衣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隨筆 回鄉記 5

(2006-10-30 11:52:00) 下一個


                                                                            回鄉記 5



大都市化似乎已經成了國內各個城市的建設目標,盡管人們對都市化的理解,可能還隻在於高樓大廈、車輛等等占有的高比重上。

我涉跡的國內幾個機場,距離市區差不多都是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這大抵也已經成了國內“都市化”的一種模式。不論是福州,還是北京、南京、上海,機場到市區的道路,無一例外地都很寬敞,全封閉式的,路兩邊綠樹掩映,交通秩序井然,讓人賞心悅目。就連那道路上邊綠白相間的指示牌,似乎也跟美國的道路接軌了。

然而,車子一進入市區內,情況立馬就變了樣。這時的城市,就像是一大群城鎮拚湊在一起,交通管理極為混亂。

在從長樂機場駛入福州市區時,我的第一個印象便是,道路好了,車子多了。但是,一進入市區,情況就不一樣了。剛剛形成的良好的感覺,很快就被毫無秩序的交通狀況和肆無忌憚的喇叭聲給攪亂了。雖然大多數街口都設有紅綠燈,但是這種約束並沒有明顯的效果。傳統的自行車對交通的威脅還不算明顯,它們隻是在人行道上行駛時,才對行人構成威脅。要命的是摩托車如異軍突起,橫衝直撞,如洪水猛獸一般,讓人防不勝防。交警們也不知道幹什麽去了。

第一天下午回到福州,還沒經過暢快的休整,就要出去跟朋友聚會了。正值交通高峰時期,我叫了一輛的士,跟司機寒暄了幾句後,便不敢噤聲了,原因是司機開車的勢頭之猛,完全超乎我的想象之外。我眼巴巴地看著司機像個訓練有素的雜技演員一樣,左穿右插,如入無人之境,不時地還要按幾下喇叭,嚇唬一下四周的車子跟行人。我兩隻手分別緊緊地攥住左右膝蓋處的褲子,神經高度緊張,大汗淋漓。在記憶中,隻有九年前我第一次上高速時,才出現過如此狼狽的情景。那時龐大的集裝箱運輸車從旁邊駛過,排山倒海一般,著實讓我張皇失措。

但是,讓人驚異的是,這些雜亂無章行駛著車子,在混雜的車流、人流中穿行時,居然沒有發生意外,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也讓我對國內司機的駕駛技藝,深表敬佩!

在南京,我的一位朋友來接我去吃飯,他開起車來,也像個魔術師似的,搞得我心驚肉跳的。我忍不住衝他說:“夥計,你到底是在向我炫耀車技呢,還是想把我折騰地隻剩下半條命?!”

還有一點有點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每次當我坐上朋友們的副駕駛座,下意識地要去摸安全帶結紮時,差不多都會聽到他們的一句不無自豪的忠告:“別綁那玩意兒了,沒事的!”

在國內,擁有一輛自己的車子,曾經是許多人的夢想。如今,這個夢想有很多人已經實現了,私家車遍地都是。汽車已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隻是成為名副其實的代步工具。同學朋友中相當部分人都擁有了自己的車子,盡管大多數還隻是輕便經濟的小型國產車或者中外合資的車型(十萬左右的低檔車,大約相當於他們家庭年收入),但在“行”方麵畢竟是方便多了。然而,車子一多,問題也多了,還是前麵所說的交通管理的混亂以及駕駛人員缺乏自覺的安全意識。因此,擁有車子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被打了折扣。聽說現在上海考個駕照要四萬元,可能是為了限製車子的擁有量。但這也不過是權宜之計,我覺得,重要的還是應該從管理著手,這才是根本。

還有一些風景。行人們走在大街上,就像是在自家的後院散步一樣,根本就不將各種車子放在眼裏。我經常看到有人像體操運動員一樣,麵不改色心不跳地翻越過大街中間用來分隔道路的鐵柵欄。闖紅燈的人比比皆是。在美國管這些現象叫Jaywalk,是要吃罰單的,但是國內的行人們卻心安理得。從洛杉磯空曠的人行道,忽然一下子置身於國內壅塞的鬧市中,我的反應顯然變得十分的遲鈍。於是我走在大街上,自我感覺就像《儒林外史》中的那個窮酸措大權勿用,進城時手足無措,隻好“一味橫著膀子亂搖”了。

在南京時,我去了陸指看望一位前輩,離開的時候,老頭非要送我上車不可。陸指前麵的大道上有黃色警戒線,老頭就站在其中,要給我攔的士,弄得我目瞪口呆。我趕緊把他拽到了路邊。我想,老頭他懂得這個規矩,不等於說別人也懂得這個規矩,所以還是不冒這個險為好。

諸如此類。

今天剛剛看了《世界日報》的報導:2005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Thomas C. Schelling日前訪台,他發現台北街頭充滿了摩托車、巴士、小客車,並以驚人的速度交互穿梭,他說了:“這就是賽局,每輛車都必須知道其他人怎麽走。”

我想,台北的這種交通狀況,其實也可以形諸於如今大陸東部的一些大城市。


10/30/0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