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布哈林

(2012-04-09 11:21:07) 下一個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布哈林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布哈林,(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Бухарин 1888—1938), 聯共(布)黨和共產國際的領導人之一,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經濟學家。曾任聯共(布)黨中央委員會委員和政治局委員,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主席團委員、政治書記處書記。《真理報》主編。曾經被譽為蘇共"黨內頭號思想家"。列寧逝世後,他同斯大林站在一起,在戰勝“新反對派”和托季聯盟的鬥爭中起了重要作用。後由於和斯大林的政見分歧於1929年被解職和開除蘇共。大清洗時被處決。

生平簡介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布哈林(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Бухарин,1888年10月9日—1938年3月14日),蘇聯政治理論家、革命家思想家、經濟學家。
  布哈林在1906年參加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二月革命後被選為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十月革命後,布哈林任《真理報》主編。1918年,布哈林堅決反對列寧弗拉基米爾·伊裏奇·烏裏楊諾夫)與德國簽訂割讓大量土地的《布列斯特和約》,堅持要把蘇俄與德國之間的戰爭進行到底。
  1927年,布哈林在聯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1928年,布哈林因對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持不同看法而受到批判。布哈林堅持蘇聯應以發展農業為主,建設成一個農業國,發揮蘇聯的國際經濟比較優勢,大量出口農產品。他反對斯大林的國家高速工業化與農業集體化
  1929年,被解除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員和《真理報》主編職務。1931年,布哈林任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委員,1934年任《消息報》主編。
  1934年12月,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列寧格勒市委第一書記列寧格勒州委第一書記基洛夫被暗殺,約瑟夫·維薩裏昂諾維奇·斯大林借此機會,開始了大清洗運動,原蘇聯軍事委員會主席,蘇聯紅軍和紅海軍的締造者,唯一能和世界共產主義運動領袖列寧並駕齊驅托洛茨基被驅逐出境,格裏哥裏·葉夫謝也維奇·季諾維也夫列甫·波裏索維奇·加米涅夫先後被捕、被殺。布哈林預感到自己即將被捕,他寫了一封致未來黨的代表大會的信,要求妻子安娜·拉林娜背誦下來,然後把信燒掉。在信中,布哈林為自己所受到的冤屈辯白,呼籲未來一代黨的領導人為他平反昭雪,恢複名譽。
  1937年,布哈林被開除出蘇聯共產黨1938年2月,蘇聯成立了特別軍事法庭,對布哈林、李可夫為首的“右派和托洛茨基聯盟陰謀集團”進行公開審訊。蘇聯總檢察長維辛斯基指控布哈林委派社會革命黨人卡普蘭刺殺列寧,暗殺基洛夫、明仁斯基高爾基,是帝國主義的間諜。布哈林被迫承認了這些強加於己的罪行。在沒有證據、隻有被告口供的情況下,法官烏爾利希以“叛國罪”判處布哈林等被告死刑。1938年3月14日(一說15日),布哈林同李可夫等人一並被秘密槍決1988年布哈林被恢複名譽。

天才少年,革命先驅

  1888年10月9日布哈林出生於莫斯科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親都是小學教師。他5歲開始讀書,以兒童特有的天真和熱情,搜集甲蟲和蝴蝶的標本。童年時代,他讀完了家藏的莫裏哀的作品,把海涅的詩背得很熟。
  1901年初,12歲的布哈林以優秀成績從小學畢業,進入莫斯科最好的中學學習。在中學階段,他參加了一個激進的學生團體,最初受革命民主主義思想影響較多,很快就轉向馬克思主義。1905年,他已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建立了聯係,成為學生運動中的活躍分子。
  1905年是布哈林走上無產階級革命道路的轉折點。布哈林後來回憶1905年革命時莫斯科的情景說:“工人們和學生們真正沸騰起來了”,“集會、示威遊行和罷工急劇增加,群眾走上街頭,到處響徹‘工人的馬賽’的歌聲:‘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布哈林走出中學,整天去參加群眾集會,聽革命者發表演說。1906年,即起義失敗後的反革命恐怖年代,他加入了布爾什維克黨
  最初,他被分配在莫斯科河南岸區任宣傳員。1906年秋,他和格裏哥裏·索柯裏尼柯夫把社會民主黨領導下的青年小組聯合成全市性的統一組織,並於翌年在莫斯科召開社會民主黨學生組織全國代表大會,采取和布爾什維克黨統一的綱領和策略。這年,他還領導過工人的罷工鬥爭。
  1907年秋,布哈林考取莫斯科大學法律係。他很少在教室裏露麵,而是以更大的熱情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09年,他被選為黨的莫斯科委員會委員。5月23日,當他在莫斯科委員會開會時被捕,經保釋出獄。1910年,他再次被捕。次年6月,被流放阿爾漢格爾斯克省的奧捏加。8月30日,他設法擺脫軍警的監視,從流放地逃往德國的漢諾威,從此開始了職業革命家生活。
  1912年,布哈林移居維也納,除了在俄國僑民中搞黨的工作外,還學習歐洲各國的語言,研究奧地利的工人運動,在維也納大學研究政治經濟學。在留居維也納的幾年裏,布哈林對當時最有影響的資產階級經濟學派,即以柏姆-巴維克和弗裏德裏希·維塞為代表的邊際效用學派進行了批判。邊際效用學派用現代資產階級的庸俗觀點攻擊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學說,說商品的價值不是由創造商品時所消耗的勞動量決定,而是由商品對買主的效用大小決定。布哈林於1914年寫成《食利者的經濟學》一書,指出:邊際效用學派抹煞勞動是創造商品價值的決定因素,這是靠投資坐吃紅利的資產階級的觀點。工業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時代,食利者在資產階級內部形成一個寄生的、多餘的集團——它的典型表現就是靠剪息票為生——這決定了他們的興趣全在消費領域,強調個人的、消費者的偏愛。邊際效用學派就是這種社會集團的利益在經濟學上的反映。1915年秋,布哈林寫成另一部著作《帝國主義和世界經濟》,分析帝國主義金融資本發展的趨勢,闡述帝國主義國家政權的實質,指出:帝國主義時代既然帶來了戰爭的恐怖,那末也暴露了資本主義致命矛盾的激化,因此社會主義革命的客觀條件成熟了。此外,他還寫了多篇論文,以後收集在《進攻》文集裏。 1912年,布哈林曾專程前往波蘭的克拉科夫會見列寧。列寧鼓勵布哈林為《真理報》和《啟蒙》雜誌撰稿。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14年8月,奧地利警察把布哈林當作“外國間諜”拘禁起來,驅逐到瑞士。大戰期間,進行反戰活動會遭到各國政府警方的追緝,但布哈林並沒有停止活動。完成了他的《世界經濟和帝國主義》一書的寫作。這是先於列寧研究帝國主義的著作。列寧在看過這本書的手稿後,給了很高的評價並為這本書寫了序言。
  1915年2月,布哈林出席列寧在伯爾尼召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國外支部代表會議,擁護列寧提出的對待帝國主義戰爭的三條根本原則。1915年7月,他秘密到瑞典。在這裏布哈林與齊美爾瓦爾得左派建立了聯係,可是不久因參加反戰活動布哈林被瑞典當局逮捕。在斯德哥爾摩監獄關押了一個半月以後,被驅逐到挪威,後來又從挪威到丹麥。就是在這種到處流亡的情況下,布哈林也沒有中斷過他的理論研究,1916年10月,布哈林又完成了《帝國主義國家理論》一書的手稿。這本書對社會主義者研究國家問題有較大的影響。
  1916年11月初,布哈林秘密到達美國,參加在紐約出版的俄文報紙《新世界報》的編輯工作,並在美國各城市進行過宣傳旅行,爭取美國的左派人士支持布爾什維克的反戰立場。布哈林在流離顛沛中堅持進行理論研究,遍讀維也納圖書館和洛桑圖書館收藏的古典經濟學家的著作,寫出一係列論文著作。列寧稱他是“一位學識卓越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認為他的著作值得每個不但關心經濟而且關心現代社會生活各個方麵的人去研究。 在獲得俄國二月革命爆發的消息後,布哈林即取道日本回國。

十月革命,反對和談

  二月革命後,1917年5月,布哈林回到沸騰的俄國。他擁護列寧的《四月提綱》,重新當選為黨的莫斯科委員會委員、莫斯科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委員,領導莫斯科的革命工作。編輯《社會民主黨人報》和理論刊物《斯巴達克》。在1917年7月舉行的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上,他當選為中央委員。在準備武裝起義的日子裏,他任莫斯科軍事委員會委員,起草莫斯科軍事革命委員會的各項法令、新聞、公報,等等,參加了莫斯科武裝起義的領導工作。是這個城市起義領導機關的核心成員。十月革命勝利後,布哈林擔任《真理報》主編;共產國際成立後,他擔任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委員,參加共產國際的領導工作。
  在革命實踐中,布哈林一麵表現了突出的才能和熱情,也暴露出明顯的欠缺和偏激。在理論研究方麵,他專心致誌於思想的抽象發揮,以至有時把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教條;在實踐方麵往往表現得缺乏靈活的策略,這終於使他在簽訂布列斯特和約問題上,犯了錯誤。
  十月革命後,在簽訂《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問題上,布哈林同列寧發生了分歧。 1918年春,成立了以他為首的“左派共產主義者”集團,在1918年1月21日、24日, 2月23日的三次黨中央會議上,以民粹主義的立場反對簽訂和約,主張對德國進行“革命戰爭”,“以此激勵西歐的群眾”,進而推動“國際起義”。布哈林的立場曾使新誕生的蘇維埃國家處於極端危機的境地。受到列寧的嚴厲批評。黨中央委員會通過簽訂對德和約的決定之後,他又領頭發表聲明:辭去一切黨的和蘇維埃的負責職務;同時保留自己在黨內外宣傳我們認為是唯一正確主張的充分自由。繼之,布哈林等人出版了宣傳自己派別觀點的《共產主義者報》,發表了《“左派共產主義者”關於目前形勢的提綱》,在對內、外政策上提出一係列不切實際的“左”的主張。經過列寧的嚴肅批評和耐心幫助之後,布哈林才認識錯誤。7月,他解散“左派共產主義者”組織,回到黨中央委員會和《真理報》編輯部,並多次在公開場合檢討自己的錯誤。列寧逝世以後,布哈林在自傳中還寫道:“在我的政治生活的最主要階段中我認為有必要指出布列斯特時期,那時我領導了‘左派共產主義者’,犯了極大的政治錯誤”。

理論專家,不斷探索

  在保衛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的鬥爭中,布哈林於1918年7月初參加了指揮鎮壓左派社會革命黨人叛亂的戰鬥。不久,當他在莫斯科委員會大樓裏作報告時,被反革命歹徒扔過 的炸彈炸傷。1919年3月第八次黨代表大會後,他當選為黨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在理論研究方麵,布哈林與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合寫了《共產主義ABC》一書,通俗並較全麵地闡述了科學共產主義的基本原理。此書曾先後再版幾十次,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1920年初,他完成了《過渡時期的經濟》一書,從理論上分析資本主義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規律,分析過渡時期的基本特征。書中論述了社會革命時期生產力暫時下降以及在新的基礎上發展的必然性;展示了過渡時期城鄉關係的根本變化;探討了國家政權的職能及變化。他指出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目的,認為在資本的統治下,生產是剩餘價值的生產,是為利潤進行的生產;在無產階級的統治下,生產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而進行的生產。由於此書寫成於“戰時共產主義”時期,不可避免地帶有那個時代的烙印,特別表現在否認商品生產、市場經濟在過渡時期的作用等方麵。此書的出版立即受到列寧的重視。列寧對此書作了詳細的評注,指出書中的優缺點,並在總評中稱之為“輝煌的作品”,說“重版這本書對於我國讀者來說是很必要的”。
  1920年,在蘇維埃俄國從戰時共產主義轉向新經濟政策時,發生了工會問題爭論。這個爭論是由托洛茨基挑起的。在爭論中布哈林回避當時的主要矛盾,站在了調和兩種不同意見折衷("緩衝")的立場上。列寧嚴厲地批評了布哈林的立場,認為他的說法在理論上是折衷主義,在爭論中起了"最惡劣、最有害的派別活動的幫手"作用。
  1921年春,蘇俄從“戰時共產主義”過渡到新經濟政策。在列寧的影響下,在無產階級專政社會現實的教育下,布哈林的思想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他開始同列寧及俄共(布)的大多數領導人站在一起,對俄國這樣一個經濟落後、小農經濟占優勢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和方法,從理論上進行了闡述。這一時期,布哈林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特點是:不回避那些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沒有現成答案的問題,能夠抓住現實鬥爭中提出的新問題進行研究。他說:“誰不考慮事變的運動,誰不考慮特殊的情況,誰就提不出理論上和實踐上正確的東西。”盡管布哈林的理論仍有缺點和片麵之處,他對蘇聯沿著新經濟政策的道路恢複和發展國民經濟,對探索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仍作出了一定貢獻。
  布哈林是共產國際的主要領導人之一。還在共產國際建立之前,布哈林受列寧委托參加了籌建工作。在共產國際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布哈林被指定為共產國際行動綱領的報告人。大會結束時被指派為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和執行局領導人之一。在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上他被選為共產國際副主席,以後的幾次大會都被選為共產國際執委會委員、主席團委員和書記處書記。布哈林不僅積極地參與共產國際的領導工作,同時還幫助了德國法國、日本、挪威、中國等共產黨內一些問題的解決。他還為共產國際起草了許多重要文件,例如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1928年7月)所通過的《共產國際綱領》,就是由布哈林起草的。他對鞏固和完善各國共產黨這個國際組織做了許多工作,成為列寧在國際活動方麵的重要助手。
  列寧自忖病魔已不許他重返工作崗位時,給俄共(布)代表大會留下了如下的話:“布哈林不僅是黨的最可貴和最大的理論家,他也應當被認為是全黨所喜歡的人物,但是要把他的理論觀點算作完全馬克思主義的,那是很值得懷疑的,因為在他的理論觀點裏麵有一種煩瑣哲學的東西(他從來沒有學過辯證法,並且我想,他從來不完全了解辯證法)。”列寧在說了這段誠摯而中肯的話之後又補充說:這種評語“隻是就現在來說的”,同時假定他“不去找機會來充實自己的知識並消除自己的片麵性”。

黨內鬥爭,一敗塗地

  列寧逝世以後,布哈林在1924年5月舉行的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後當選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此後的五年,布哈林根據列寧有關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原理,詳細地論述了他對蘇聯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設想。1924年,世界資本主義渡過了戰後的危機,進入相對穩定時期。蘇聯自執行新經濟政策以來,國民經濟也已基本恢複。在這樣的形勢下,俄共(布)黨內就經濟建設應該遵循什麽方向、蘇聯能不能在資本主義處於穩定狀態的條件下建成社會主義等問題,展開了一場新的論戰。
  在列寧死後,托洛斯基、列甫·波裏索維奇·加米涅夫和格裏哥裏·葉夫謝也維奇·季諾維也夫結成左翼“取消派”,最初是反對外貿壟斷,後來成為當時由斯大、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等人組成的政治聯盟的最大敵人。
  托洛茨基派不相信新經濟政策是社會主義的政策,要求立即結束新經濟政策。他們提出“社會主義原始積累”論,認為在經濟落後的蘇聯,隻能把農村當作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國內殖民地,把農民當作積累工業化資金的主要對象。他們還要求最大限度地把資金從農業中抽調到工業中來,增加農業稅收,以加快工業發展速度。實際上是要瓦解剛剛好轉的工農經濟聯盟,結束新經濟政策。 (實際上以後斯大林就是這麽不折不扣的幹的)。
  布哈林反對這種錯誤的做法。認為,如按托洛茨基的主張去做,將會出現災難性後果。為了駁斥托洛茨基和普列奧布拉任斯基的超工業化計劃,布哈林寫了嫁對反對派經濟綱領的批判》、《新經濟政策和我們的任務》、《蘇維埃經濟的新發現或怎樣工農聯盟》、《到社會主義之路和工農聯盟》等一係列著作。布哈林根據俄國的具體情況和列寧的有關論述提出了以下主張:1、解決工業發展緩慢問題,必須從發展農村生產力著手。關鍵是把農村經濟搞活,把新經濟政策推廣到農村去、隻有農村富裕了,有了市場,工業才能得到發展;2、在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方麵逐步實行農業合作化,先組織消費合作社,等條件具備後再轉到生產合作社。通過這種從低級到高級逐漸地發展過程,吸引農民走上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他反對過早地實行農業集體化;3;在發展速度上要保證長期的高速度,反對一開始就不顧現有的客觀條件與可能,盲目地追求指標,要保持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平衡發展;4、在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的關係上;注意發展輕工業,使重工業和輕工業的發展達到完美的結合;5、在對待新資產階級和富農上,布哈林主張少一點行政壓製,多一點經濟鬥爭,更多地發展經濟周轉,使他們的經濟通過銀行等手段"長人"社會主義經濟體係。反對隻限於使用鎮壓的鬥爭手段。在一國建成社會主義問題的辯論中,布哈林同斯大林一起同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等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捍衛了列寧關於一國建成社會主義的學說。由於布哈林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做出的貢獻,使他成了當時黨內外有聲望的領導人之一。斯大林曾經公開支持布哈林說:“我們支持,並永遠支持布哈林。” 
  1927年底,黨內已基本結束了對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等反對派的批判。工農業總產值超過戰前水平,並將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在社會主義事業勝利前進的同時,各種新的矛盾開始暴露出來了,積累和消費之間、工業和農業之間、重工業和輕工業之間的比例關係失調,全國出現糧食收購危機。這就要求聯共(布)中央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結構以及體製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革。這時,聯共(布)中央內部發生了嚴重的分歧。
  1928年初,國家在收購糧食方麵遇到了新的困難,黨中央政治局為此采取了非常措施。(就是撿起托洛斯基的學說,像對待殖民地一樣對待農村)布哈林認為,黨中央采取的非常措施是對農民進行"軍事封建剝削",在寫給黨中央的信中和在政治局會議上,他多次說明了自己的主張。這樣,布哈林與斯大林之間在政治上和理論上的分歧,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而契卡主席費利克斯·埃德蒙多維奇·捷爾任斯基在公開支持布哈林之後就於8小時後去世。新任的主席瓦列裏安·弗拉基米羅維奇·古比雪夫是斯大林政策(即快速工業化)的重視擁護者。
  1928年11月,黨中央政治局認為有必要派出中央代表監督布哈林等人的工作,布哈林、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李可夫和哈伊爾·帕夫洛維奇·托姆斯基三人提出辭職。政治局不同意三人的辭職,認為這是放棄革命,向敵人投降。
  1929年4月,斯大林在聯共(布)中央全會和中央監察委員會的聯席會議上公開點名批判布哈林、李可夫和托姆斯基,宣布他們是黨內右傾機會主義集團。這次全會通過了《關於黨內事件》的決議,決定撤銷布哈林在《真理報》和共產國際的領導職務。1929年7月,共產國際執委第十次全會通過了《關於布哈林同誌的決議》,解除布哈林的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委員的職務。1929年11月聯共(布)中央又撤銷了布哈林的黨中央政治局委員的職務。

慘遭處決,遺言留世

  1930年布哈林降職擔任計劃科研工作規劃局局長職務。在這以後,布哈林很少公開露麵和寫作。1934年聯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仍保留了布哈林的中央委員的職務,從這個時候起他擔任了蘇聯政府的機關報《消息報》的主編,1935-1936年間,布哈林參加了蘇聯新憲法的製訂工作。他曾是憲法委員會的主要成員之一,1936年又被派往法國巴黎購買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檔案材料。可是,沒過多久,宣布布哈林與叛國案有關,1937年2月布哈林被捕人獄,1938年3月被判處死刑。 年僅50歲。在處決前夕,布哈林懷著相信真理的信念,給蘇聯未來一代領導人寫下了絕筆信。在他被捕的那一年,他的妻子才23歲,他確信他妻子能活到他平反昭雪的那一天。他跪在他妻子的腳下,含著眼淚,請求她寬恕他毀了她的生活,請求她把兒子培養成一名布爾什維克,請求她為他以後平凡昭雪竭盡全力,請求她不要忘了他遺書中的每一句話。他堅定地對妻子說:"你還年輕,你活得到那一天,你起誓,你要記住我信中的每句話。"布哈林的妻子起了誓,他才從地上起來,擁抱了她,吻了她,用顫抖的聲音說:"不要抱怨,曆史上常有可怕的錯誤,但真理總有一天會恢複的。"他相信,他的遺書會被搜查。因此,他待妻子把遺書的內容一字不漏地背出來後,他自己把遺書毀了。
  
致未來一代黨的領導人的信(布哈林):
  我就要離開人世了。我不是在無產階級斧鉞麵前低下了我的頭,無產階級斧鉞應該是無情的,但也應該是純潔的。我在萬惡的機器麵前無能為力,這台機器居然使用了中世紀的方法,它擁有無比強大的力量,有組織地炮製大量的流言蜚語。他們這些行動是非常果斷而有信心的。
  現在捷爾任斯基已不在世,契卡的優良傳統已成為過去了。當時,革命的思想指導他們的一切行動,使他們對敵人無情,對付各種反革命,保衛了國家。所以契卡機構受到特殊的信任。享有特殊的榮譽、威信和尊重。而現在,所謂的"內務人民委員部"的機構,就其多數人來說,是由無原則的、腐化的、物質上得到滿足的官員組成的蛻化變質的組織。為了滿足斯大林病態的懷疑心理(我不敢說得更多),為了追求獎章和榮譽,他們利用了契卡原來的威信,進行最卑鄙的活動。而他們不懂得,他們同時也在消滅他們自己,因為曆史是不能容忍卑劣行徑的見證人繼續存在的。 這些"萬能的機構"能把任何中央委員、黨員變為叛徒、恐怖分子、暗殺分子、間諜。如果斯大林對自己產生懷疑的話,那麽這些機構也會立即找出證據來。
  烏雲籠罩在黨的頭上。我的毫無罪惡的頭,將會株連幾千名無辜的人,因為要製造一個組織——布哈林的組織。而這個組織不但在今天,在我和黨七年來沒有任何分歧的情況下根本不存在,就是在右傾反對派時代,也從未有過。關於柳京和烏格拉諾夫的秘密組織,我一點也不知道。我和李可夫、托姆斯基一起,公開地說出了我們的觀點。
  我從18歲起就在黨內,我生活的目的,始終是為了工人階級的利益和社會主義的勝利而鬥爭,以一個神聖的名字命名的報紙《真理報》,這幾天卻刊登了卑鄙無恥的謊言,說什麽我尼古拉.布哈林,企圖消滅十月革命的成果,複辟資本主義。這是聞所未聞的無恥謊言。這個謊言按其卑鄙程度,按其對人民不負責的程度,隻能和下麵這樣的謊言劃等號,就是:現在發現,尼古拉.羅曼諾夫(沙皇尼古拉二世)一輩子都反對資本主義、君主製度,為實現無產階級革命而鬥爭。
  如果說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方法上,我不止一次犯過錯誤,我希望後代對我的批評不要嚴於弗拉基米爾.伊裏奇(列寧)。我們是第一次走向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在人們未曾走過的道路上。那個時代不一樣,風尚也不同。那時《真理報》上辟有辯論專欄,大家在爭論,尋找途徑,爭論後有和好,繼續共同前進。
  我向未來一代黨的領導者們呼籲!曆史賦予你們的使命,是把駭人聽聞的各種罪行的一團亂麻解開,在這些可怕的日子裏,這團亂麻越來越擴大,像火焰一樣越燃燒越厲害,勒得我們黨喘不過氣來。
  我向所有的黨員呼籲!在這些可能是我生命中的最後幾天裏,我堅信,經過曆史的過濾器,早晚不可避免地將會把我頭上的汙穢衝掉。我從來沒有當過叛徒,如果是為了列寧的生命,我會毫不動搖地獻出自己的生命。我熱愛基洛夫,沒有做過什麽反對斯大林的事情。我請求新的、年輕的和誠實的一代黨的領導人,在黨的全會上宣讀我的這封信,宣布我無罪和恢複我的黨籍。
  同誌們,你們要知道,在你們想共產主義勝利進軍的高舉的旗幟上,也灑有我的一滴鮮血。

主要著作

  《世界經濟和帝國主義》、《過渡時期的經濟》、《共產主義ABC》等。1937年11月12日,布哈林在獄中開始寫作《歲月》一書,這是他的絕筆,直至臨刑前中斷,曆時4個月,共約30萬字。
  布哈林以博學多才著稱,著書繪畫,樣樣不凡,一生著述頗豐,即使在身陷囹圄的歲月裏仍然筆耕不輟。著有經濟學理論方麵的著作:《過渡時期的經濟》(1920年);《共產主義ABC》(1921年);《曆史唯物主義理論》(1921年)。著有長篇小說《一年四季》、《詩歌集》、《哲學文集》、《社會主義和文化》,後一本書在當代被稱之為“布哈林預言”,作者在書中對國家的未來作出了預測,書稿後來被人拿走,從此泥牛入海,隻是在布哈林恢複名譽後才得以回到其女斯韋特蘭娜手中。

婚姻家庭

  布哈林共結過三次婚,第一位妻子是他表姐娜傑日達·盧金娜,第二位妻子是經濟學家埃斯菲莉亞·古爾維奇,生有一女。第三位妻子安娜·拉林娜比他年輕23歲,生有一子尤裏。
  1937年2月布哈林被捕人獄,1938年3月被判處死刑。 年僅50歲。在處決前夕,布哈林懷著相信真理的信念,給蘇聯未來一代領導人寫下了絕筆信。在他被捕的那一年,他的妻子才23歲,他確信他妻子能活到他平反昭雪的那一天。他跪在他妻子的腳下,含著眼淚,請求她寬恕他毀了她的生活,請求她把兒子培養成一名布爾什維克,請求她為他以後平凡昭雪竭盡全力,請求她不要忘了他遺書中的每一句話。他堅定地對妻子說:"你還年輕,你活得到那一天,你起誓,你要記住我信中的每句話。"布哈林的妻子起了誓,他才從地上起來,擁抱了她,吻了她,用顫抖的聲音說:"不要抱怨,曆史上常有可怕的錯誤,但真理總有一天會恢複的。"他相信,他的遺書會被搜查。因此,他待妻子把遺書的內容一字不漏地背出來後,他自己把遺書毀了。

世紀冤案,終於昭雪

  布哈林案件是斯大林及其周圍的人一手策劃、製造的冤案。因此,斯大林於1953年去世以後,為布哈林平反的呼聲日益高漲。1956年,召開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在會上作了題為《個人迷信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他作為布哈林所稱的“未來一代黨的領導人”,勇敢地揭露了斯大林及其同夥所犯下的大量罪行。安娜·拉林娜經過近20年的流放生活,從勞改營返回莫斯科,她將布哈林給黨代表大會的信默寫下來,交給了蘇共中央。赫魯曉夫本來準備為布哈林平反, 但是當時的法國共產黨總書記多列士急忙飛到莫斯科,要求赫魯曉夫不要匆忙給布哈林平反,因為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使法共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大降,減少了一半黨員,如果為布哈林平反,法共將麵臨解體。於是,為布哈林平反一事就被擱置起來。據赫魯曉夫的兒子謝爾蓋·赫魯曉夫回憶,他父親1964年下台後,對當年沒有頂住壓力為布哈林平反,感到十分後悔。時間到了1978年,布哈林遇害已經40年了。布哈林的兒子尤裏·拉林寫信給意大利共產黨總書記恩裏科·貝林格,呼籲他利用自己的影響,為布哈林平反。貝林格將拉林的信轉給了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英國數學家、哲學家羅素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羅素基金會征集了許多科學家、學者的簽名,向蘇聯當局公開呼籲為布哈林平反。當時,布哈林案件的同案人大多數已經獲得平反, 給布哈林定罪的法律基礎已經不複存在。但是, 蘇聯正處於曆史上的“停滯”時期,勃列日涅夫蘇斯洛夫之流是不會為布哈林平反的。1985年3月,戈爾巴喬夫當選為蘇共中央總書記後,為了擺脫困境,立即著手進行一係列政治、經濟改革。許多曆史學家、學者和普通民眾要求填補“曆史空白點”的呼聲日益高漲。安娜·拉林娜和尤裏·拉林公開發出呼籲,
  1988年2月4日,蘇聯最高法院做出決定,宣布以布哈林、李可夫為首20人的“反黨集團”無罪。包括布哈林指使卡普蘭暗殺列寧在內的所有不實之詞被推翻,布哈林冤案終於獲得平反。安娜·拉林娜終於等到了“滔天罪惡的烏雲”被驅散的那一天,經過50年的歲月,她已經由25歲的少婦變成了75歲的老人。從1998年6月21日起,布哈林的黨籍得到恢複,從當年5月10日起, 他的蘇聯科學院院士稱號也得到恢複。在布哈林案件平反前後,蘇聯最高法院先後為1936年8月的“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聯合總部”案平反,宣布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無罪,為1937年1 月“皮達可夫──拉狄克反蘇平行總部”案平反,宣布蘇共中央委員皮達可夫、拉狄克等人無罪,為1937年“反蘇托洛茨基軍事組織”案平反,宣布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等8人無罪,為1949年列寧格勒案件平反, 宣布蘇德戰爭期間領導列寧格勒保衛戰的蘇共中央書記庫茲涅佐夫等人無罪。十月革命和蘇聯紅軍的主要領導人托洛茨基因為在30、40年代流亡國外,沒有被當時的蘇聯法院判刑,所以不在蘇聯最高法院的平反之列。曆史恢複了它的本來麵目,斯大林及其周圍的人與他們所犯下的罪行一道,將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接受曆史和人民的公正審判。
  在為親愛的丈夫布哈林恢複名譽八年之後,安娜·拉林娜於1996年2月24日在莫斯科與世長辭,享年83歲。 她在布哈林受到批判和迫害時,勇敢地嫁給了他,並且忍受屈辱,活了下來,為布哈林恢複名譽奮鬥了30多年,深受人們尊敬。布哈林的兒子尤裏·拉林是一位畫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加州花坊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年代的人更不記得布哈林是誰了,我們長大的過程沒少聽到他的名字。那是個瘋狂的時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