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訪貝

看過聽過讀過,親曆過思考過的,那些曾經帶給我感動的東西,便是一枚枚散落在白色沙海裏五彩紛呈的小貝殼。隻悄悄地來看看他們。
正文

好書介紹 《如影隨形》

(2006-03-28 21:40:45) 下一個
如影隨形 by 馮華

“那要看怎麽去定義‘虛擬’這個概念。一個人從小到大,內心所想的是一回事,但人們要求他的與對他訓練的又是另一回事,你說到底是內心真正所想的是虛擬,還是人們訓練出來的是虛擬?按照慣例,當然符合規範的、被訓練出來的行為及麵孔是真實的,而內心原本真實的東西則成為虛擬。一個不敏感的人,在社會的長期訓練之下,不僅習慣於這種違背原始真實的虛擬,而且漸漸混淆了真實與虛擬的界限,並且將本能的真實壓抑到最低限度,直至完全適應了規範為止。而一個敏感的人,則在真實與虛擬的矛盾中不斷衝突,反複掙紮,而且在極度混亂的時候,會想方設法用某種方式來提醒自己,究竟哪一部分自己是真實的,哪一部分自己是虛擬的。這些提醒的方式可能以各種不同的形式來表現,但不管以何種形式,在外人眼裏,這些行為往往代表痛苦、折磨,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就像吸毒成癮的人被毒品控製住一樣,除非接受治療,否則無法終止,而且即便是治療,效果也很有限。”

“所謂‘心理變態’、‘雙重人格’,其實隻是本來普遍存在於幾乎每一個人身上的心理問題,在積累了某些不良誘因,並受到某種特定條件的激發時,形成了極端的特例,兩種麵目勢力相當,互相試圖占據優勢,等到本能的真實——往往這種本能的真實在長期的壓抑之下,其實已經發生了扭曲、變形——取勝後,就容易表現出反規範化的行為。”

“一個人的心理結構始於童年,但童年是一個人力量最弱小的階段。如果他身邊的人們都用既定的方式規範他,他怎麽有能力進行判斷,怎麽有力量進行選擇或是反抗?”

“錯誤的方式代代沿襲,最後錯誤也就成了正確,隻有與錯誤表現相同的行為,才會被認為是正確的。即使有時候父母親發現孩子有問題,傳統式的教育又對父母親們造成誤導,認為問題不應該暴露,隻能隱藏,盼望能夠靠著時間的推移或是某種奇跡或是外部世界,來自動地改善或解決這些問題,這就和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道理是完全一樣的。”
 
---引自 http://www.shulu.net

自言自語:這篇文章裏表述的觀點正是我一直關注和想要表述的。文章中讓陳誌宇用了一種很極端的方式去報複反擊他內心的‘黑屋子’,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敏感的人都隻如普克或米朵那樣掙紮逃避或者尋求忘卻而在夢裏受到煎熬和困擾。象林紅那樣想得明白的人畢竟不多,這除了性格和環境使然,也不排除當初林紅因著掙紮而學了哲學。不那麽敏感的人內心的格鬥也許稍微少些,或者時間短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