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藏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曆史演繹及延續】

(2010-06-07 19:44:35) 下一個

【西藏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曆史演繹及延續】

摘要:

清朝朝廷和西藏政府是明確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關係。
政教合一,皇帝 與 達賴 和 班禪的 關係 是 君臣關係。
西藏自古便是 中國的一部分。

藏傳佛教藏民心中,
一說達賴是觀音菩薩的化身、班禪是無量佛的化身,
清朝皇帝 及 毛主席 是 佛祖釋迦摩尼 化身;

另一說毛澤東是文殊菩薩的化身,
達賴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班禪是無量佛的化身。

釋迦摩尼佛的左右脅侍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同為菩薩 文殊菩薩 地位 略高於 觀世音菩薩。





【唐朝】

和西藏是政治上的聯姻關係,並不是屬國與歸屬國的關係,在地位上平等的。但是西藏對唐朝政府較為尊重,有一定的從屬關係,是因為當時西藏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麵較為落後,需要唐朝的支持和援助,因此對唐朝有一定的依賴。 在唐代的古地圖上也有與吐蕃的邊界標記,曆史上也曾經與吐蕃有過軍事上的衝突,但對抗是極少的,是次要的,親密的聯係是主要的。

【元朝】
(公元1271—1368年)

十三世紀初,蒙古族領袖成吉思汗在中國北部建立蒙古汗國。1247年,西藏宗教界領袖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讚同蒙古皇子闊端在涼州(今中國甘肅武威)議定了西藏歸順的條件,其中包括呈獻圖冊,交納貢物,接受派官設治。1629年成書的《薩迦世係史》記載著當時薩迦班智達寫給西藏各地僧俗首領的信中關於必須歸順和接受所規定的地方行政製度的內容。1271年,蒙古汗政權定國號為元,並於1279年統一了全中國,創建了繼漢(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唐王朝之後中國版圖內各地區、各民族大統一的中央政權,西藏成為中國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個行政區域。

元朝皇帝設置了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地區軍政要務。這一機構的人員選用,由皇帝決定,它的報告直接送給皇帝。掌握宣政院實權的是“院使”,一般由中央政府總理全國政務的右丞相兼領。

在西藏地區成立了地方軍政機構,名為“宣慰使司都元帥府”,隸屬於宣政院。宣慰使司下麵還轄有管理民政的十三個萬戶府、千戶所等。所有機構和官職的名稱都是元朝中央規定的。元朝在西藏駐有軍隊,並由一位王子及其後裔率軍駐守西藏地區的東部邊緣,逢西藏有事,即可就近入藏,以盡鎮戍邊疆的職責。1290年,一名萬戶長叛亂,元朝中央派遣這位王子率軍入藏平息。 元朝中央派官員入藏,按照戶口多寡,地形險易,出產豐嗇,設立大小驛站,聯成交通線,由西藏通往大都(今北京市)。 元朝中央還派官員在西藏進行人口調查,確定各萬戶屬下可支應差役的人口數,決定沿驛路各地必須供給的力役、物資、運畜。1268年、1287年、1334年進行了三次人口調查。藏文史書《漢藏史集》中有關於這三次調查的詳細記載。

【明朝】
(公元1368—1644年)

1368年明王朝接替元王朝,繼承了治理西藏的權力。

明朝中央對元代的官職名稱、品秩,大都保留原狀。在今西藏中部和東部分別設立“烏思藏行都指揮使司”與“朵甘行都指揮使司”,隸屬於陝西行都指揮使司,相當於行省級軍區機構,兼理民政。西藏西部阿裏另設置“俄力思軍民元帥府”。這些機構的負責官員均由中央任命。

明朝第三個皇帝明成祖(1403—1424年在位),以西藏佛教和政治合為一體,大小派別各踞一方,為有利於治理,給西藏各地宗教領袖封以“法王”、“王”、“灌頂國師”等名號。王位的繼承必須經皇帝批準,遣使冊封,新王才能即位。按照朝廷的規定,每年元旦,王須遣使或親自來京參加朝賀典禮,呈遞賀表貢物。對於入貢期限、來京人數、所取路途、沿途各地供應,都有具體規定。至今西藏有的喇嘛寺內還保存著當年必須朝拜的皇帝萬歲牌。

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兩大活佛係統屬於藏傳佛教格魯派。格魯派在明代興起,三世達賴喇嘛本是格魯派的一個寺院的住持。明朝中央特別開例,準予他入貢,1587年封賜他以“朵兒隻唱”名號。

西藏地方官員犯法,亦由中央懲處.

【清朝】

1644年,清王朝取代了明王朝,進一步加強了對西藏的治理。

清朝皇帝於1653年、1713年分別冊封五世達賴喇嘛和五世班禪喇嘛,自此正式確定了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以及他們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達賴喇嘛在拉薩統治西藏的大部分地區,班禪額爾德尼在日喀則統治西藏的另一部分地區。1719年,清政府派軍隊進入西藏,驅逐盤踞拉薩三年之久的準噶爾部,著手改訂西藏的行政體製。1727年,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監督西藏地方行政。為了完善西藏行政機構的職能,1793年,頒布了《欽定藏內善後章程》,共29條。

章程的主要內容有:清政府掌握確定西藏各大活佛包括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去世後轉世靈童的大權。轉世靈童的剃發、取法名、選定授戒的師傅和授經的師傅,也都須經過駐藏大臣奏報朝廷核準。當舉行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的坐床和親政典禮時,中央派大員親臨監視。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督辦藏內事務,地位與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平等。在西藏成立正規藏軍,規定了軍官等級、人數,軍餉補給來源,武器配備,駐防地點。另外,從內地調官兵駐西藏各地。藏漢軍隊統由中央派駐的官員管轄。一切西藏涉外事宜均由駐藏大臣全權處理等。

著名藏學家、藏文古籍出版社社長格桑益西研究員介紹,從1727年始設駐藏大臣到清王朝結束的1911年,清中央政府先後派遣駐藏大臣達百餘人。他說:“這一切都無可辯駁地表明作為西藏地方政教首領的達賴喇嘛是朝廷的屬臣,西藏曆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中國成立前】

中央政府一如元、明、清三朝,實行對西藏地方的治理。雖然當時外患不已,內亂頻仍,中央政府孱弱,但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繼續接受中央政府的冊封。達賴、班禪等多次表示維護祖國統一,擁護中央政府。1940年,由國民政府主席正式頒布命令,批準拉木登珠為十四世達賴喇嘛。

盡管西藏地方處在特殊的曆史背景下,盡管出現了“西藏獨立”的逆流,但是並沒有改變西藏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在英、俄等帝國主義勢力支持下出現的所謂“西藏獨立”的鬧劇,並沒有得逞,因為包括僧人在內的廣大西藏百姓不答應,全國人民不答應,國際社會不承認。

中央政府一直對西藏地方行使著主權,西藏地方從未成為一個獨立國家.

【新中國】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根據西藏的曆史和現實情況,決定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針。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係列問題達成協議,簽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受到西藏各民族人民的讚成和擁護。同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軍在西藏人民支持下,順利進駐拉薩。

1959年西藏發生了封建農奴主反對民主改革的武裝叛亂,最後被平息,西藏百萬農奴翻身得解放。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開始了一個偉大的新時代。

“至此可以看出,從元朝到現在的700多年來,中國中央政府一直對西藏地方行使著主權,西藏地方從未成為一個獨立國家。記載著700多年來曆史事實的數百萬件漢藏文檔案材料仍保存在北京、南京和西藏拉薩的檔案館中。世界上從未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承認西藏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西藏自治區檔案館曆史處處長索南加說。

達賴集團和國際反華勢力曾散布自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西藏已是一個“充分行使權力”的國家。曆史事實駁斥了這種謊言。僅十四世達賴喇嘛要經國民政府批準方得繼承這一點,就充分說明當時的西藏根本沒有什麽獨立的權力。達賴集團和國際反華勢力大肆鼓吹的所謂“西藏獨立”,不過是近代曆史上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產物。

不甘失敗的分裂分子在帝國主義勢力的支持下,成立所謂“流亡政府”,繼續分裂祖國的活動。“但是不管他們怎樣活動,國外反華勢力如何利用和支持,都無法改變西藏是中國一部分的曆史和事實,過去不可能搞成功的‘西藏獨立’,現在也不可能,將來更不可能。” 張雲說。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851373.html

http://www.gov.cn/wszb/zhibo211/content_939759.htm



達賴 - 班禪 - 皇帝 三者的 宗教 關係

傳統的說法是,達賴喇嘛是觀世音菩薩的在人間的化身,
而班禪額爾德尼則是阿彌陀佛(一說為阿彌陀佛變身之一的無量光佛)在人間的化身,
阿彌陀佛是觀世音菩薩的導師,因此班禪的宗教地位似乎更高一些;
但據說,阿彌陀佛是一尊消極的佛,他專心修行,
情願把塵世間的一切都交給弟子觀世音菩薩打理。

達賴喇嘛從一開始就被認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而班禪則被認為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觀世音菩薩大家都很熟悉,阿彌陀佛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按照佛教理論,阿彌陀佛的地位要高於觀世音菩薩,一個是佛,另一個是菩薩,
地位已經很清楚了。因此,在佛教理論上,班禪的地位要高於達賴。
但是,在世俗地位中,達賴由於地盤大並常駐拉薩,地位似乎顯得比班禪重要。
從曆史上看也似乎確實如此,班禪很少幹預西藏的政治事務,即使是曆代班禪中政治上最有作為的羅桑曲結,也曾經放棄了代替當時被禁止轉世的達賴擔任黃教教主的機會。康雍幹時期,蒙古準噶爾部占領西藏,引起清軍幹預。入藏擊破準部後,清廷鑒於達賴喇嘛在西藏權勢過大,有意將西藏一分為二,分交達賴、班禪統治,但被五世班禪婉拒,在清廷固請之下,班禪最後隻答應接受後藏的拉孜、昂仁、彭措林三宗做為領地。

藏傳佛教藏民心中,
一說達賴是觀音菩薩的化身、班禪是無量佛的化身,
清朝皇帝 及 毛主席 是 佛祖釋迦摩尼 化身;

另一說毛澤東是文殊菩薩的化身,
達賴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班禪是無量佛的化身。

釋迦摩尼佛的左右脅侍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同為菩薩 文殊菩薩 地位 略高於 觀世音菩薩。






【鄭 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