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也談看書之偵探小說

(2010-01-18 14:52:34) 下一個
本文純屬閑扯,非正規書評,也算不上顯擺之類 – 現在看幾本書根本就算不了啥,更別提偵探小說大多被看作是不入流的消遣作品。

記憶中從連環畫畢業(應該是小學三年級左右吧)以後較早看的幾本書中就有一本屬偵探類作品,而且湊巧是這個領域的開山鼻祖 – 月亮寶石。

月亮寶石不算非常典型的偵探小說,失竊的寶石最終沒有追回,而且壞人究竟是有些模模糊糊。應該說從警察的角度算得上失敗的探案。但是毫無疑問月亮寶石已經有了後來探案類小說的共同構成要素。有一個撲簌迷離的案件,有一個受冤枉的主角,還有一位高高瘦瘦的克夫探長和他的助手,管家加布裏爾(?)這種人物安排後來被大多數偵探類作品模仿,包括福爾摩斯和華生,波洛和赫斯廷斯船長,埃勒裏奎恩和他的父親探長等等。此書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采用了由幾個人物分別敘述自己在案件中的經曆從而逐步解開真相的敘事手法,開始看的時候不適應,但是越看越有意思。

然後就開始大看特看福爾摩斯的探案故事了 – 家中尚有其探案全集,共厚厚的五大本。不過大多數故事,尤其是短篇內容雷同看了以後也沒多少印象。但是幾個長篇,特別是第一部中的三個故事,血字的研究,四簽名,巴斯克韋爾的獵犬比較精彩。血字是柯南道爾的處女作,然後華生在四簽名裏結婚,也算是重頭作品;但其代表作毫無疑問當屬巴斯克韋爾的獵犬。故事情節,人物塑造(那個戴鴨舌帽的壞蛋多陰險。。。),氣氛烘托都完美無缺。對了,誰知道那隻狗是啥品種啊?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小說拍攝的電視係列劇也相當不錯,特別是開頭一段小提琴音樂,配著貝克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一下子就把人帶到19世紀末的維多利亞時代去了。

阿加沙克裏斯蒂的波洛偵探故事和福爾摩斯有類似之處,看多了覺得沒有意思。但是根據其作品改編的兩部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和東方列車謀殺案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的國內非常有影響,問問現在五,六十歲的人的話大多會有些記憶。個人覺得她寫得比較出色的作品倒是那個比利時人沒有登場的十二個小印第安人。它開辟了偵探小說的一個新支流 – 驚悚類小說。故事以一首悲慘的印第安兒歌為線索,十二名客人被隔絕在孤島上一個個地被殺害,”就像兒歌裏唱的那樣”。本篇問世以後出現了大量模仿作品,直到今天。

福爾摩斯比較注重現場勘查,通過細微的蛛絲馬跡抓出罪犯。這種破案手法和現在的所謂現場勘測及科學破案相似。相形之下,埃勒裏奎恩父子可算是純粹靠邏輯推理的所謂坐在安樂椅裏的偵探。奎恩偵探故事中印象較深的數希臘棺材之謎。理由是看得非常吃力,經常需要返回到前麵才能完整地理解其思路。其實寫這類小說的時候作家也很辛苦,因為他要盡可能公平地展現所有的情報和細節,同時又要不輕易讓讀者說”哈,我從一開始就知道誰是凶手了”之類的話。這方麵的登峰造極之作是鬆本清張的點與線。

後來古典的偵探小說就逐步看得少了,而轉向一些更加有趣的變形作品,比方說迪倫馬特的諾言,講得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偵探要捉一名少女強奸犯。他喬裝打扮在作案地伏擊,但罪犯一直沒有現身。偵探固執地在作案地伏擊了幾十年,為此毀掉了整個人生和前程,同時成為警察中的笑柄。但是就在他退休的時候,人們意外地發現其實那個罪犯那天去了作案地準備作案,隻是幸或不幸在途中發生車禍死掉了。還有錢昌德勒寫的一個叫馬洛的偵探故事也很有趣,好像還給改編成了一部有名的電影叫費城故事什麽的,名字有點記不清了,隻記得金貝辛格在裏麵造型驚豔。

累了,下回再寫點其他類型的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