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 New Bamboo

唱歌唱戲, 打球比武, 都沾點邊, 隻是一事無成. 多年在美國, 早已筆澀.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學唱張派名劇《西廂記》之《長亭》”碧雲天黃花地“

(2009-11-21 17:34:21) 下一個







 崔鶯鶯:【反二黃散板】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
【回龍】北雁飛南翔。問曉來誰染得霜林絳?總是離人淚千行。
【原板】成就遲分別早叫人惆悵,係不住駿馬兒空有這柳絲長。
驅香車快與我把馬兒趕上,那疏林也與我掛住了斜陽。
好叫我與張郎把知心話講,【散板】遠望那十裏亭痛斷人腸。




西廂記
主要角色崔鶯鶯:旦張珙:小生紅娘:旦崔夫人:老旦惠明:淨

情節洛陽張珙赴試,路經蒲東,入居古刹普救寺,遇故相崔玨之女崔鶯鶯,一見鍾情,向崔婢紅娘詢問,遭其嗬斥。駐軍孫飛虎兵變,圍寺索崔鶯鶯,崔夫人許能退兵者以崔鶯鶯婚之,張珙使僧惠明遺書友人白馬將軍杜確,引兵解圍。崔夫人悔約,改為兄妹相稱,張珙求計於紅娘,紅娘使賦詩寫意。張珙跳牆夜見崔鶯鶯,崔鶯鶯責之。張珙憂憤致病,紅娘忽引崔鶯鶯至,訂情;為崔夫人所知,責撻紅娘,紅娘反詰其失信,崔夫人不得已,乃約張珙中試後成婚。張珙落第歸來,崔夫人拒婚,崔鶯鶯出奔,與張珙相會於草橋店,夫妻出奔。



《西廂記》張君秋飾崔鶯鶯、杜近芳飾紅娘
《西廂記》一名《紅娘》。荀慧生編演,以紅娘為主,至《拷紅》止。張君秋等改編演出,以鶯鶯為主,名《西廂記》。唐代時,洛陽青年張珙赴試,途中宿普救寺,遇故相崔玨之女鶯鶯,一見鍾情。駐軍孫飛虎兵變,圍住寺院,欲奪鶯鶯。崔夫人情急,聲稱將鶯鶯許婚給能退賊兵者。張珙請來友人白馬將軍杜確。打退了孫飛虎。崔夫人卻悔約,使張與鶯鶯兄妹相稱。張通過崔婢女紅娘傳遞詩簡,跳牆夜會鶯鶯,鶯鶯責張非禮。張憂憤成疾,紅娘引鶯鶯來問候,兩人訂情。崔夫人聞知,怒打紅娘,紅娘反責其失信。崔夫人無奈,隻好約張中試後成婚。
(zt)張君秋: 京劇表演藝術家 四小名旦之一.

生平: 張君秋 京劇表演藝術家 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張派創始人 生於1920年 卒於1997年 原名滕家鳴 字玉隱 祖籍江蘇丹徒。他自幼家貧 父滕聯芳 隨母張秀琴在各地客串演出後經李多奎介紹 拜李淩楓為師。1935年 在北京吉祥戲院首次登台 以一出《女起解》唱紅。1936年 北京《立言報》舉行公開投票選舉推選“四大童伶” 張君秋與李世芳、毛世來、宋德珠被選中(後世稱“四小名旦”)。報界評價其“扮相 如窈窕淑女 似梅;唱功 有一條好喉嚨似尚;腔調 婉轉多音 似程;做工 穩重大方 似荀”。他的嗓音“嬌、媚、脆、水” 甜潤清新 高低隨意 舒展自如 梅派的華麗 尚派的剛勁程派的輕柔 荀派的婉約都被他很好的融合在自己的表演藝術風格之中。後拜王瑤卿為師 並得梅蘭芳、尚小雲、閻嵐秋、朱桂芳等指導。

1942年自組謙和社挑班。1947年與馬連良、俞振飛在香港演出數年 1951年返京 1956年張君秋的北京市京劇三團和馬連良京劇團及譚富英、裘盛戎的北京京劇二團合並 組成了陣容強大的北京京劇團。文革中張君秋備受迫害。文革後複出 把主要精力放在京劇教學方麵 廣收海內外弟子。1986年應天津市政府領導之邀主持天津市青年京劇團百日集訓。後接受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委托 擔任《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的藝術總顧問 到他逝世為止共完成京劇音配像120部 為京劇藝術的留傳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君秋扮相雍容華貴嗓音寬亮甜潤。他的演唱吸收了其他行當及曲藝、歌曲的菁華 在梅派的基礎上 創造出大量新腔形成了“張派”。代表劇目有《四郎探母》、《龍鳳呈祥》、《紅鬃烈馬》、《打漁殺家》、《審頭刺湯》、《四進士》、《三娘教子》、《蘇武牧羊》、《春秋配》、《詩文會》、《狀元媒》、《金山寺·斷橋·雷峰塔》、《劉蘭芝》、《望江亭》、《西廂記》、《秦香蓮》、《趙氏孤兒》、《楚宮恨》、《彩樓記》、《憐香伴》、《珍妃》、《秋瑾》、《蘆蕩火種》等。有《張君秋戲劇散論》行世。張君秋的學生遍及全國各地 有近百名之多其中有薛亞萍、李炳淑、楊春霞、楊淑蕊、王婉華、雷英、張靜琳、王蓉蓉、趙秀君等。 張君秋曆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等職。1990年被美國林肯藝術中心和紐約美華藝術協會授予終身藝術成就獎和林肯大學人文學榮譽博士學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