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檳郎總集

相關南京詩人老師檳郎資料大全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檳郎隨筆選1

(2015-03-25 04:54:00) 下一個

檳郎隨筆選
(到2013年底)
 占領虛無的詩學
  
  1
  人認識自己之前,他自己便已作為一種實在狀態存在著。人的認識哲學便是關於自己的實在狀態,關於世界的實在狀態的理解,以求的客觀的生存與主觀的“解魔化”。我們承認實踐的曆史需要認識的曆史來達到認識的目標,但我們更關心關於人的共時性的域限清晰。誠然,我們唯願以共時性涵蘊曆時性,力求一個明確的世界圖景。
  2
  作為社會性的人類終於在達爾文之後漸漸看到人的生物性存在;也終於在希伯萊——基督教宗教塌倒的狂喜之後驚愕人類失去了那神秘的星空。那曾經激動先祖人的藍色交響音符卻在我們心靈深處誘引著我們的困惑。於是,擁有了生物性和社會性的人們忽然發現一片虛無的陰雲正朝著綠色的峽穀飛來,轉眼摧毀著人們所擁有的一切。啟明星的消失再次成為實實在在的問題,世界在一次麵臨全麵虛無的危機。
  3
  “動物隻要求它生存的東西,相反,人則要求超越著一個”。在人的生物性社會性的需要外,人還實實在在地需要神聖性的東西。這是人的心靈無限擴展的需要,是終極關懷,價值顯示,是人更科學地人性地審視人的生物性社會性的擁有,使人成為活生生的人的存在狀態。
    生物性社會性構成了人的此岸性,神聖性是人的彼岸性。此岸是經驗的,有限的、相對的;彼岸是超驗的,無限的,永恒的。人隻能生活在此岸的土地上,望河彼興歎而無可奈何。但彼岸神聖性的存在是與人非常相關的,我們隻能在此岸等待,尋找那彼岸之光對此岸的投射。那光卻是閃爍不定的,飄搖的,倏忽的,斑斑點點的。我們靠我們心靈深處的眼睛去發現它,並用彼岸的啟示審視我們此岸大地上的擁有。
  4
  消除虛無的迷霧,占領虛無,把沒有變成有,用尖利的解剖刀破開那引誘著我們困惑的心靈深處的幹硬的沒有記憶的岩層。由此開拓自己的征途,重估一切而不消解一切,重建一切的基礎而不獨攬一切。
  是為序。1989年作。
  
 

 
一封家書

  
  親愛的:
   你好!
    
   今天晚上,天灰蒙蒙的,飄著細雨。我們倆呆在家裏,並沒有說話。你看著電視,我在學習打電腦。
   我的眼睛從屏幕移開,紅腫著,疲倦的,深情地,注視著你……
   親愛的, 我的上帝, 我的恩人, 我愛你, 感激你,永遠報答你。
   你知道嗎,是你給了我一個家,賜給了一個溫馨的窩。
   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曾流浪在天涯……。但這一切都結束了,自從你進了我的世界。
            
            秦淮女郎
         
         千年來的胭脂色褪盡
         河水訴說著古老的豔情
         頹廢的殘柳搖曳新綠
         紅牆綠瓦執著不朽的餘韻
  
         長發婆娑嬌羞若驚鴻
         眼如泮池秋水深沉又清新
         夫子捋髭須挪步欣賞
         女郎是秦淮河的現代佳景
  
         躑躅人世漂泊到六朝舊京
         流不去大江的是相伴的雙影
         從此後庭花間有煙月人家
         秦淮女郎,我詩意的棲居城。
  
    親愛的,青山不老,綠水長流,我們的愛情永新!我們的愛情永久!我們的愛情永遠甜美、燦爛!
   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人生如夢。隻有平凡人生的我,功名富貴視若浮雲,唯求一個“情”字,不學太上之忘;“情”不行
,乘桴浮於海。親愛的,你給了我最大的、無價的禮物,這裏麵蘊涵了全部的人生和意義,我又有何求?
   我當二十不得意,一生愁謝如枯蘭。而我,今人到中年,陰霾散去轉晴天,我當三十沐春風!親愛的,你給予了我最寶貴的,最無價的―
―情愛。
   而今,我有了三口之家,美麗、溫柔、賢惠的妻子和英俊、可愛的孩子和知足常樂的我共同組成了一個樸素的家,一個溫暖的家,一個平凡的家,一個溫馨的家。
   
             
                        致愛妻
          
           秦淮河畔初相見,
           夫子廟前結佳緣。
           正值金陵春好景,
           喜成連理樂甜甜。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世無常,《聖經》雲:虛空的虛空,一切都是虛空。伸出我的雙手,我能握著什麽呢?那窗前的明月分明從張若虛的春夜江花中來的,給我帶來啟示,人生短暫而明月長久,明月長久而愛情永恒。我真的相信,伸出的手不會空空地收回,它抓住了比一己生命長久的東西。
    愛情是神聖的,愛情是不朽的。愛情使卑微的生命充滿意義,愛情使渺小的個體超越自身,與另一個個體結為一體,成為大生命。
  
   永遠快樂!
   你的
   2000、7、


 

死生人世從此通脫


死生人世從此通脫(一)
99、12、8
昨天上午上三節課,課後去係裏,填好了“申請住房調查表”。去宿舍,準備下午的三節課。
這時,BP機響了,電話中三弟說父親病危,我愣住了,實在不願相信!趕回係裏,說明情況,柳秘書叫我立即回家去,借我公款500元,胡老師
也給我300元,說不用還了,我說一定還。
坐19路車去下關,坐上了十二點開出的南京至巢湖的汽車,一路浮想聯翩,車到巢湖市半湯鎮讓我下來,打的到家已經下午三點了。
進家門,坐著幾個同村的和遠方的親戚。兩個板凳架著一個床,父親躺在上麵,身上蒙著綢布,頭上戴著帽子,臉蒙著黃草紙。父親終於去了
,我沒能在他垂危時趕上最後一眼,現在,他雙眼永遠閉上了。
三弟說,父親昨天晚上突然病惡化起來,他和哥守了夜,今天上午一直作垂死抗爭,嘴裏發出聽不懂的聲音,在十二點左右停止呼吸,離開人
世。家裏人趕忙給他換衣服,村裏人也幫了忙。
三弟說,你不要煩神,父親什麽都交待好了,我們和村裏人已安排好,後天火化。
下午給在南陵的娟打電話,她要我代她叩頭,代她父母包錢,她有身孕數月,她們不能來巢湖了。後嶽父又打來電話,要我代他們按鄉俗行情

晚村裏人幫忙守夜,他們打牌。我到淩晨五點,被替換上床睡覺。
父親,你不是說等我到元旦,乃至寒假回來嗎?你為什麽走得那麽早啊?我也知道你得了可怕的癌症,加上母親九八年四月初突然辭世,你活
著一直痛苦著。現在,痛苦與你的生命都去了,你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看父母的床,上周兩次回來相見的談話情景宛然在眼前!你不要我常回
家,你說家裏事已與我無關。我並不需要什麽遺產,我隻想你多多活,堅持到元旦,下個世紀的第一年的開端,或者第一個春節,但你現在就
走了。
下午,掛挽帳,我主動來做,自編自寫了一副挽聯:
勞心苦勞力苦苦盡人安
為病人為親人人去芳留
毛筆書法寫得不好,但對聯編得很滿意,這是對父親一生的一個兒子的總結和評價。
問三弟,得知上周四我寫給父親的信還沒有到。這是我寫給父親的最後一封信了,而父親沒能收到就離世了!這封信裏我是多麽的樂觀啊,堅
信父親用過我專門在南京買的價錢昂貴的治療癌症的藥後能過過春節,但現實怎麽這麽殘酷。弟說父親已吃了一盒藥,如早點吃,或許能幫他
多活一段時間。這可能是安慰我的話, 癌症的晚期還沒有特效藥可用,能買到的藥作用恐怕也在安慰人心吧。我和當醫生一輩子的父親何嚐不
知,前不久,父親對已買了藥回來的我非常生氣,說白花錢,讓他心不安。
兩年間,父母雙亡,轉眼,家園依舊,我已沒有父母的家了,我成了我兄、弟之家的客人了!
99、12、9
睡不著,迷迷糊糊睡到七點多,便起床了。上午與妹婿去半湯鎮上租碗碟、酒杯,回來,已來和陸續來親眷和村裏鄰親。中午和晚上很多人來
家裏,開了五桌酒席。
晚,第二個守靈夜,我堅持到早上五點才去睡。
99、12、10
早上早起,今天父親遺體火化。
租了幾部車子,殯儀館也來了專用車。 按鄉俗,用殯儀館提供的專用擔架,擔著裹著被單的父親,繞村一周再上車。一路,村人家家在“喪路
”上燒一小堆草火,由抬遺體擔架的人踢散,是為照亮宗族之村到祖墳的路。我們家人也按規矩,兄捧著遺像,我和三弟各一邊扶著擔架走。
轉完繞村一圈的“喪路”,到了村頭路口,父親遺體連擔架被送進殯儀館專用車的車洞裏。我捧著遺像站在第一輛卡車的上麵,遺像樹立在駕
駛室天篷上。後麵的車子載有親戚和村人同去。一路炮竹聲聲,車隊去殯儀館。
告別廳裏的父親經過化妝,樣子已與活著時有很大差異了。哀樂聲裏,同來的人你們最後一次瞻仰遺容,我們作子女的披白布,跪在門邊。告
別儀式結束,等著,終於兄捧著骨灰盒出來了,父親已隨高高樹立的大煙囪的煙霧到天國去了,遺體已成了一小把灰,被放在那麽小的木盒子
裏。人的結局難道就是這樣的嗎?
回來,車到村後的西山腳下,步行上山。母親墳邊已挖了一個大坑,村裏的壯丁都來幫著造墳了。骨灰盒放進一個壇子裏,口用水泥封結實,
泥土堆起來了,與母親的墳合成了一個大墳,上麵安放兩個墳頭。母親去世時,墳地是父親請自選的,鬱鬱蒼翠的鬆樹林裏,陽坡麵向原野,
視野開闊。父親當時已癌症患者多年,他也是為自己做準備啊,父母一輩子恩愛,相繼離世,隻隔一年多時間,死後也永遠在一起。
我代表自己、我的妻子、以及尚未出世被父母看到的孩子,給父母跪著,磕頭。父母在一起了,願你們地下安息,願你們的靈魂在天堂相聚,
保佑兒孫。
回到村裏,晚上開了八桌,親友、村人很多。父親是中國鄉村的小知識分子,是鄉村醫生,一輩子為村人看病,風裏來雨裏去,父親的病何嚐
不與他工作勞累有關。村人不會忘了父親出診的身影。
晚與兄睡在父親去世的屋子裏,兩個人聊到夜裏兩點多鍾。我們談到了為父母的墳樹碑的事,想等我們兄弟的孩子都生下來之後辦,到時碑上
可多刻些晚輩的名字。
99、12、11
今天主要在家裏陪伴親戚和村人,陪他們聊天。我雖然出生和從小生長在這個村裏,但後來一直在外讀書,現在又在南京這樣的大都市工作,
他們對我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充滿了好奇。
有空,便在下午備課,為星期一的課作準備。
很疲勞,晚早早便睡了。
99、12、12
上午,七點鍾便起了床。今天是複山的日子。
三兄弟在家接“紙錢”,也就是村人每戶送來十元錢,算買紙錢,這是故鄉的風俗,也是紅白大事村人互相幫助的方式。
九點多鍾,吃飯,十一點半開始複山。繞村子“喪路”一圈,上了山,村裏許多人,大都是女眷也跟著,我們作子女的披孝,其他人男的白毛
巾搭肩上,女的紮頭上。
到新墳地,我們兄弟三個“孝男”跪在墳前,女親趴在墳上哭,村人勸著。放炮竹,擺饗食,燒紙錢。我們跪在路上,送村人先下山,表示感
謝意。又給附近的爺爺奶奶墳上燒了紙錢,便下山了。
整個喪事到此便全部結束了,父親也就永遠不屬於這個世界了。
計劃好冬至還要回家上墳。坐車到巢湖到南京的公路,便搭上去南京的長途公共汽車,歸我的新家鄉了。故鄉巢湖青山上的雙頭墳將牽連我的
一生。
下午五點多鍾,我回到租房住的南京安德門,用IC卡給南陵的娟打電話,他母親接的,我又得到一個不好的消息:我的愛人娟住院了,與她肚
裏的孩子有關。我很擔心!老天啊,失去父母之後,娟和她肚裏的孩子是我僅有的最親的親人了,千萬不要出什麽事才好啊!老天啊,願你保
佑娟母子平安。我決定明天就去南陵。
在安德門的房子裏整理從巢湖家裏帶回的東西,其中有我從1995年到南京大學讀研究生起至今的寫給父親的幾十封信,決定好好保存,做個紀
念。而父親沒收到便去世的我給他的最後一封信,我離開巢湖前到了,我在老家的院子裏燒給了他。
晚早早睡,明天早起。恨不得立即到南陵娟的身邊,在醫院裏看到她母子平安。好好地等我去吧。剛去世的父親嗬,請你保佑她們母子。

死生人世從此通脫(二)(隨筆)
檳郎
1
昨天剛剛從老家辦完父親的喪事回到南京,回宿舍路上給遠在老家的愛人打電話,卻是嶽母接的,說她住院了,與肚子裏的孩子有關。我聽了
,非常震驚。昨晚決定好了明天去看妻,今天便按計劃行事。
上午去購物。中午十二點多,朋友小廣來送我,一點左右,去坐長途公共汽車,告辭他,我上了車。
汽車在皖江大地上往南行駛,於下午三點半左右到達車站。下了車便打電話,嶽父告訴我妻在醫院。也不回嶽父家,坐三輪車直奔醫院,找到
妻所在的病房,撲了進去。
原來是妻懷的胎兒羊水膜破裂,而胎兒發育剛七個月時間。妻開始決定看能不能保胎,這樣小孩的成活率大一些。這兩天打針,防止孕婦發炎
,妻躺著休息,讓胎兒盡可能在母體中多待一些時日。這時醫生建議盡快生下來,說時間長了會對大人和小孩都不好,妻開始決定隻要能保住
孩子自己寧願冒險,而醫生說保下去小孩也有危險,沒有辦法隻有讓這個小生命提早來到這個世界。至於早產兒能否成活,醫生說隻有生下來
後才能知道。真想不到我們的第一胎就這麽不順利,相當初去醫院檢查,一得知懷孕,妻自己生病藥都不敢吃,後來又反應的很厲害吃不下東
西受了很多苦,不想這本來要在明年三月初出來的龍年仔偏要在兔年跑出來,這要冒多大的險啊。
妻很難過,這幾日都是以淚洗麵,我在她麵前便不好難過了。剛辦完父親喪事的我已經麻木地承受任何打擊了,但老天啊,願你保佑母親平安
的同時,能讓這個不足月的孩子在倉促中出世,能夠健康正常的成活。
回嶽父家吃了晚飯,我來到醫院陪妻子。,說說安慰的話。夜裏醒來幾次幫她倒水等,我在醫院服伺妻子的第一個夜晚便過去了。
妻周五夜裏發現羊水流淌了一些開始,周六上午找醫生開始住院治療,當時我在老家巢湖辦父親喪事,妻不讓她家裏人打電話告訴我,她怕我
傷心,想過幾天看看情況在告訴我。而妻獨自承擔這個重壓。要不是昨天我回南京後打了電話,妻沒有接電話,我還蒙在鼓裏,我要好好照看
她,安慰她。
2
今天除了回嶽父家吃飯外,整天呆在醫院妻的身邊,照顧她。
她心裏不好受,我當然也如此,特別想到我兄弟幾個生孩子特別是生男孩上的不順,但我們終應當寬心,這個孩子如命強,提前三個月來到人
世也能活下來,我們當不棄他,撫養成人。
同病房裏除一個懷孕隻四個月引產的病人外,都是足月來醫院生孩子,並且碰巧都是生的男孩,每一家都歡天喜地的。我們的情況太特殊了。
夜很深了,我迷迷糊糊睡著了。
這幾天妻每天都要打許多次針,主要是青黴素防孕婦感染和其它的一些針。後來我們聽了醫生的話決定明天提早讓孩子出世。
3
早上讓妻盡可能多吃些早飯,醫生說今天上午要吊催產素。
九點多鍾,我將妻送進產室,家人不能進去陪伴,我便出來了。後來旁邊的醫生讓嶽母進去了,現在醫生在給妻吊水,生的時間不能確定,隻
有慢慢地等待。嶽母回家取暖水袋、嬰兒的衣服去了。
二姐帶來的書上說,不足28周的早產兒成活率是很低的,但又能如何呢?羊水膜破的這麽早,也隻能聽天由命了。今天孩子將從媽媽溫暖的子
宮出來,不足月便承受外在世界的考驗。孩子啊,怪誰呢?隻能靠你自己了。
快十一點了,產房中沒有動靜,還在吊水,我心裏七上八下地等待。
現在已晚上五點了,妻一直躺在產室吊催產素,由嶽母陪著。醫生不讓我呆在裏麵,因為我是男的,我在住院房裏休息、等著。中午她吃麵條
, 二姐在產室一口一口喂的。
到晚上八點多一點,第一瓶水才吊完(一共吊了近十一個小時),醫生說回房休息,明天再吊,催產素看樣子起作用不大。扶妻到住院房床上
,二姐喂飯給她吃。因為怕萬一夜裏生,嶽母晚上也留在住院房裏,與妻睡一個床上。妻上半夜感到肚子陣陣發痛,下半夜漸漸睡著了。
我坐凳子上睡了一會,夜裏一點鍾醒來再也睡不著,便看英語書,記日記。同房裏一個孕婦從下午來住院一直喊“媽喲,我痛死了,我不生了
”。“靜靜的產院”不安靜,孕婦們在這裏忍受著痛苦, 而孩子將在那濺滿血跡的產房接生台上降臨人間。這幾天的醫院婦產科,我第一次有
這樣奇特的經曆。
4
早上八點多鍾,本住院房有一個孕婦生了,就是昨晚疼痛的叫個不停的,是個女嬰,重七斤二兩。這是第二批產婦了。
早上嶽父送早飯來,我喂妻吃了。九點鍾,送她到產室,今天接著吊第二瓶水,主要由二姐和嶽母在那裏照看她。現在十點鍾了,妻已越來越
疼痛得厲害,但不知道什麽時候能生。醫生說,今天不會生的,明天接著吊水。我希望孩子今天能出來,這樣妻能少受些痛苦。我呆在住院房
裏,隻能幹著急,強迫自己看書。
中午去嶽父家吃了中飯,回到醫院。產室換了一位值班醫生,她不讓家人留產室陪孕婦。我到街上轉,買了一本《鬱達夫小說全編》,回來躺
在床上看,漸漸睡著了,嶽母和二姐都回家去了。
迷迷糊糊睡到兩點多一點,被一個護士喊醒,說孩子生了,手忙腳亂地找了衣被讓她拿走,我追到產室門口。醫生不讓我進去,我便跑到外麵
給嶽父家打了一個電話。醫生出來問家人來了沒有,我說快來了。這個醫生便放我進去,邊說是男孩,1400克 ,二點十分生下的。她叫我用氧
氣管對著繈褓裹著的寶寶的鼻子。寶寶很小,皮膚發紅,象個小玩偶。瞥一眼產台,妻躺在上麵。 二姐來了,醫生便趕我出去了。
整個下午便為母子忙碌,買東西,打開水,裝了七八個暖水袋。醫生說,小孩生命力強,一生下來,不用拍,自己就哭了起來,現在最要緊的
是孩子要放置在二十六度左右的環境裏,此外,隻要能吃就好。可憐這提前三個月來到人世的孩子,一定能平安、正常,長大成人。
晚上,二姐留到十點多才走,嶽母和妻都睡了。我值班,看護寶寶,記日記,讀《鬱達夫小說全編》。夜晚十點和兩點,給寶寶喂了兩次糖開
水,小嘴會動了,吃了一些。
今天上蒼賜我和妻愛情上的禮物,早來命強的寶寶,我第一天開始作爸爸。
願我父母在天之靈保佑這這孩子平安、正常、健康長大成人!

 

想念兒子

  
  讀魯迅全集書信卷,正看著北京的魯迅想念上海的兒子,我的心突然飄蕩起來了。心雲飄過大海,客旅韓國大田的我思念在祖國南京的兒
子。
  父母生育了我們,我們生育了下一代,人類就這樣繁衍,中華民族就這樣日益繁榮了五千年。這是自然的造化,這是人之為人的種的特性
。我很高興,我將生命延續,因為我已有了兒子。
  父母有了兒子,還想抱孫子,兒子便有了這個義務。但兒子的兒子來到人世,父母隻能在黃泉得安慰。那次回老家,站在父母的遺像前,
墳前,我告訴他們,你們已經有了孫子了,願你們在天之靈保佑他健康成長吧。
  兒子,爸爸不在你的身邊,你會奇怪怎麽幾個月來都不見了一個叫爸爸的那個人嗎?此刻,夜深人靜,你酣睡在媽媽的身邊,小腳是否又
伸出被子?而爸爸正在另一個國家,一個人呆在單人宿舍裏,看書,想念你。三歲的你可能還不懂得爸爸為什麽離開你,爸爸是出差了,聽從
公家的安排,出到了外國。 爸爸想念你,並盼著早一點回國探親,與媽媽和你團聚。爸爸將帶你來爸爸現在工作的國家遊玩。
  兒子,你可知道你的淘氣?爸爸媽媽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你便急著要來人世。那時,奶奶已逝,爺爺剛去世幾天,爸爸剛回老家奔了父
喪,又趕到另一個地方迎接你的出世。你太性急了,在媽媽的肚子裏呆了近七個月,便跑出來了。你知道你剛出生的時候有多麽小?二斤八兩
!外公,外婆,還有爸爸媽媽兩方麵的親人和醫生都為你擔心。原來你的命這樣頑強,你茁壯成長起來,現在有二十八斤了。了不起,我的淘
氣命強的兒子!
  兒子,你現在還那樣淘氣嗎?吃飯不好好吃,邊吃邊玩,有時一頓飯要吃到四個小時的時間,外婆端著個碗反複地哄你,你才吃得快些。
你一呆在家裏就不願意,嚷著要出門找姐姐。和小夥伴們玩起來,你就不想回家。淘氣的兒子,做錯事受批評,脾氣真不小,躺到地上不起來
,你是跟誰學的?爸爸說你跟媽媽學的,媽媽說這是跟爸爸的遺傳,這可是我們家的疑案。
  那次,我和媽媽帶你去散步,經過一家牛奶店,你突然蹲在店門口不起來,意思是要我們買牛奶給你吃,我和媽媽繼續望前走,你在後麵
叫,跑過來,拉著我們的手,使勁把我們往回拽。傻孩子,家裏不是還有牛奶嗎?媽媽拗不過你,給你買了一瓶,你這才高興地散步。
  媽媽來信說,有次吃飯的時候,外婆用了大碗,你突然不願意了,要搶外婆的碗,不讓她用。你說,這是爸爸的碗。你真是個淘氣的聰明
孩子。看牆上的照片,你說這個人是爸爸,他回來帶我們到外國去玩。
  以前爸爸在家學習,你在身邊玩耍,卻搶起爸爸的書來,不給還不行,爸爸隻好折衷了,送給你另一本書。但你很快用筆在書上畫起來。
書畫髒了,爸爸卻發現了家裏有了一個小畫家,不過,你的畫太抽象,爸爸看不懂,可能隻有外國的畢加索能懂。爸爸正在打電腦,突然,電
腦壞了,原來是你這小東西在地上玩,悄悄地按了開關。你會自己開電視了,自己開著看,成了一個電視迷,外婆怕傷你的眼睛,將插頭拔掉
了,我們全家便都看不成電視了。
  淘氣的兒子,你知道你的名字的來曆嗎?外公最有取名權,他給你取名叫留洋,希望你長大出國留學,學好本領建設我們的國家。媽媽有
家族主義思想,要讓你的名字中有她的姓,於是,你的名字便叫劉洋,爸爸的姓當然放在最前麵,於是你的全名便叫了李劉洋。但我們很少喊
你這個大名,這個名字看樣子到上幼兒園的時候才能用上了。外婆叫你寶寶,或者洋洋,媽媽叫你毛毛,而爸爸總愛直接叫你——兒子。
  聰明的兒子,淘氣的兒子,你已經三歲了,明年送你上幼兒園,那時你的生活將有另一番新奇的世界。而現在,媽媽和外婆帶著你,你要
聽她們的話。爸爸在異國的今夜,想念你,並訴諸筆端,你長大以後,就能讀懂。
  兒子,願你永遠快樂,茁壯成長!
  2002-10-9,韓國大田,夜兩點。


漫讀魯迅先生的情書
  
  1、特別的情書
  
   研讀魯迅,近期專讀他與許廣平的通信集《兩地書》,感想有一些,隨手記在書邊的空白頁,現在整理出來,因為不成體係,故名“漫
談”。我的讀本是198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版的《魯迅全集》(11)。
  
   《兩地書》“因地而分為三集”,這三地分別為北京、廈門——廣州、北平——上海,三地通信時間分別為1925年3月——7月、1926年9
月——1927年1月、1929年5——6月。通信的特點是雙方當事人不在一地,或在一地而不能經常見麵,或經常見麵而須以書信為交往的補充。第
三種情況大都是戀愛中的男女熱戀中所為,如徐誌摩與陸小曼的一些情書,如柔石小說《 二月》中的人物陶嵐給蕭澗秋的傾訴心曲的信件。魯
迅與許廣平的通信,後兩地兩人不在一地,屬於通信的正常情況。僅第一地,情況較特殊,兩人都在一地(北京),且可以見麵,魯迅經常到
女師大講課,許廣平作為學生在學校裏、課堂上是可以與“魯迅師”見麵的,他們這時的通信可以說是第二種,即不能經常見麵。但也可以算
作第三種,這時期正是他們由普通的師生關係到親密的師生關係,再到男女友情關係直至發生戀情。書信正是這一時期兩人關係發展的產物,
更是兩人的這種關係發展的重要促成因素。
  《兩地書》的三地三個階段正好體現兩人的戀愛關係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兩人由普通師生關係發展確立戀情,是愛情的初發階段。第
二階段兩人已經在明確的愛情關係下交往,這必然的結局就是確定婚姻關係,走到一起來共同生活。第三個階段是結婚之後了,是丈夫與妻子
在分別後的互相聯係。《兩地書》是魯迅與許廣平愛情的產物和見證,他們人生的戀愛婚姻家庭的三個階段都通過書信這種文字部分地保留了
下來,成為後人了解兩人的這種關係,特別是研究民族偉人魯迅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資料。
  “相識初談人生,戀愛時談感情,結婚後談生活”,這句老話用在魯迅和許廣平的《兩地書》上也是不錯的,三個階段大體上兩人書信交
往所談的正是這三個方麵。當然,人生、戀愛、生活是緊密聯係的,這裏是說三個方麵在三個時期有所側重而已。據說,《兩地書》的出版引
起一些人的嘲笑,既是戀愛男女的通信,可謂之“情書”,但又不像尋常男女戀愛時的明顯的談情說愛,與他們心中的“情書”不相符。魯迅
自己說“其中既沒有死呀活呀的熱情,也沒有花呀月呀的佳句”,“所講的又不外乎學校風潮,本身情況,飯菜好壞,天氣陰晴”。其實,魯
迅和許廣平的通信,也可以說是“情書”吧,誠然與一般男女的情書不一樣,這也是兩人有與一般男女不一樣的情況,因而顯出不一樣的特點
,但作為“情書”來看,基本的因素都是具備的。
  魯迅與許廣平從1925年3月開始通信,可以看作他們戀愛的起點。當時,魯迅已經45歲,且已婚,妻子就與魯迅生活在一起,而許廣平還是
二十多歲的大學生,兩人還是師生關係,這就不能不決定在北京的交往一開始立足在兩代人間、師生間的性質上。到第二階段,及廈門——廣
州期間,兩人雖然已傾心相愛,但已婚男子所遭受的社會輿論的壓力,魯迅自己的複雜的內心世界使他們的交往仍然帶著苦澀和沉重。但魯迅
終於在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在奔赴廣州和許廣平見麵前喊出了“我可以愛!”將他們的戀愛階段推向高潮。在《兩地書》第三集中,兩人的
書信中,是已婚男女的互相關懷和思念,是關於家事的商量,與普通的“情書”相近了,顯得瑣屑、溫馨、樸實。
  
  2、頭兩封書信與魯迅思想
  
  《兩地書》的前兩集是兩個人人生經曆的一段紀錄,這一階段對兩人來說都是重要的階段。對許廣平來說,由大學到畢業工作和確定自己
的人生伴侶。對於魯迅來說,終於從“陪著做一世的犧牲”中走出,爭取到個人正常的合理的幸福。而對於偉人魯迅來說,得到的不隻是戀人
,而且是同誌和助手。這一階段也是魯迅創作的高峰期,雜文集多部外,小說集《彷徨》、散文詩集《野草》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大部分
也創作在這時候。這時候也是魯迅思想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相對於早期的社會啟蒙激情和後期的參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社會政治運動,這
一時期最鮮明地體現了魯迅精神的獨特性、深刻性,這就是書信中提到的“絕望的抗戰”,體現在《野草》和《寫在〈墳〉的後麵》裏麵,在
《兩地書》中也得到了體現。
  “相識初談人生”,魯迅和許廣平師生間正是由談人生開始他們的通信交往的。正如《關雎》由於是開篇 而在《詩經》中占有重要地位一
樣,魯迅與許廣平交往時的頭幾封信也顯得很重要了。魯迅第一封信是回答許廣平要他在人生上“給我一個真切的明白的指引”,說自己也不
清楚,但講到了“自己如何在世上混過去的方法,以供參考”。魯迅說走人生的長途易遇兩大難關,遇“歧途”,他絕不學墨子痛哭而返:
  
  但我不哭也不返,先在歧路頭坐下,歇一會,或者睡一覺,於是選一條似乎可走的路再走,倘遇見老實人,也許奪他食物來充饑,但是不
問路,因為我料定他並不知道的。如果遇見老虎,我就爬上樹去,等它餓得走去了再下來,倘它竟不走,我就自己餓死在樹上,而且先用帶子
縛住,連死屍也決不給它吃。但倘若沒有樹呢?那麽,沒有法子,隻好請它吃了,但也不妨也咬它一口。
  
  這一段話的重要性不僅在於魯迅如此選擇的不合常理和獨特性,更在於它是魯迅著名的“過客”論的補充和發展,這一點常常被人們忽視
。魯迅廣為人知的《過客》一篇作於1925年3月2日,而魯迅寫給許廣平的這第一封信寫於同年3月11日,即9天之後。從內容上看,《過客》偏
重往前走決不回頭的決心,這封信正承接上麵內容而來,是往前走走不下去怎麽辦的設想。隻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我們才能完整理解魯迅的“
過客”的含義。在魯迅給許廣平的第一封信中還提到了魯迅的著名的“壕塹戰”策略,“專與襲來的苦痛搗亂”的“反抗絕望”思想的零星表
達。
  對於研究魯迅中期思想的人來說,魯迅給許廣平的第二封信中,恰好表達了他們對魯迅的難以表述的深刻複雜的思想的認識,這就是:
  
  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為我常常覺得惟“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卻偏要向這些作絕望的抗戰,所以很多著偏激的聲音。其實這或
者是年齡和經曆的關係,也許未必一定的確的,因為我終於不能證實:惟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
  
  “絕望的抗戰”這一最簡潔地表現魯迅中期思想的詞語就出現在這裏。應該說這個命題是魯迅對於自己整個中期思想的一個概括。包括他
重新選擇啟蒙主義,都具有“絕望的抗戰”的性質。問題是,在早期的啟蒙主義寫作中,為了那個虛妄的希望,他還無法正向麵對自己的絕望
。而現在,他已從承受絕望走向了承擔絕望。承受隻是被動接受,承擔卻是主動迎接,魯迅象《過客》中的過客成了家園的反叛者,命運的逃
亡者和死亡的進擊者。麵對的虛妄感,阻止魯迅到退回傳統人格的力量,正是他在絕望中確立起來的內在信心和為傳統人格所不敢正視的個體
生命意誌。魯迅成了中國文化的第一個真正的叛徒:他以對於絕望的承擔與抗爭,論證了生命意誌及其現代人格形式在中國文化中的獨立存在
極其可能性,偉大而且悲哀。(參看徐麟《魯迅的生命意誌及其人格形式》)
  
  3、官場、學院到民間
  
  《兩地書》時期,這是魯迅人生經曆發生重大轉變的時期。魯迅沒有走上科舉之路,因為家庭的經濟原因,以及他要尋找“別樣的人們”
,他到南京上了洋學堂,“將靈魂賣給了洋鬼子”,官費出國留學,棄醫從文,他開始了自學和從事新文藝運動。回國後,他到杭州、紹興等
地師範學校教書,成為學院派知識分子。辛亥革命以後,由於老鄉蔡元培的舉薦,他成為北洋政府教育部門的官員。
  當魯迅和許廣平通信的時候,魯迅的職務仍是衙門裏的官員,他在女師大隻不過是兼職,所謂外聘教師。與許廣平的親密交往以及介入了
當時“女師大風潮”,他得罪了當時北洋政府教育總長,他的上司章士釗,被章士釗一度開除。魯迅為此和章士釗打起了官司,官職丟而複得
。在通信的第一階段,即北京時期,魯迅算得上是官場知識分子, 按現在的話說,就是體製內知識分子。
  從《兩地書》的第二階段起,魯迅開始了教書的生涯,脫離了官場。當時的自由知識分子普遍認為學校,特別是高校,是非官場性的,胡
適說他二十年不參政,隻當教授。當今天我們來看,高校仍在“體製”之內,是因為高校仍是官辦的,黨委領導的與實行與衙門相似的管理製
度。魯迅離開了官場政府的教育部,到廈門大學教書,這是民辦的高校。後來他又到廣州的中山大學教書,還當起了主任。但這時期,魯迅在
個人職業的前途上開始了新的思考。在猶豫和矛盾中,他在教書和創作間徘徊。許多信上都又表現。最典型的是1926年11月1日的信:
  
  但我此後的方針,實在很有些徘徊不決,那就是:做文章呢?還是教書?因為這兩件事,是勢不兩立的:作文要熱情,教書要冷靜。
  看外國,兼做教授的文學家,是從來很少有的。
  但我想,或者還不如做些有益的文章,至於研究,則於餘暇時做,不過倘使應酬一多,可又不行了。
  
  後來魯迅到了廣州,仍然是教書。但由於他和顧頡剛的太深的矛盾,所謂“鼻來我走”,他辭職了。到上海後,魯迅開始了他的最後十年
的戰鬥生涯,他基本上不再教書,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以寫作為生的知識分子。
  魯迅到上海後,與許廣平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組成了一個家,很快有了一個孩子。魯迅生活的維持資本上靠著寫作、翻譯和編刊物,雖
然有難以想象的困難,如北新書局一度被封,魯迅版費大減,生活很快出現困難,但魯迅最後十年基本上以這種職業方式生活了下來。
  在上海,魯迅基本上謝絕了教書的邀請。1929年,魯迅到北平探親,與許廣平開始《兩地書》中的第三集的通信。北方又有許多高校請他
教書,他都堅決回絕了。在5月23日信中,魯迅說:“很有基礎相送我飯碗,但我對於此種地位,總是毫無興趣。魯迅的北上甚至得到了幾個教
授的猜忌和謠言,他在5月3日信中說“這一定是極為教授所流布,實不過怕我去搶飯碗而已。然而我流宕三年了,並沒有餓死,何至於忽而去
搶飯碗呢,這些地方,我覺得他們實在比我小氣。”
  魯迅離開科舉到洋學堂,是他反傳統知識分子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選擇。 而他從官場知識分子到純學院知識分子,再到一個自由職業者的人
生職業道路的選擇,為傳統向現代文明過渡的中國知識分子開辟了另一條道路。那就是真正的民間,非官場、非學院的民間,在那裏,魯迅獲
得了官場知識分子和學院知識分子所缺乏的眼界和思想,成為現代知識分子的楷模。
  
   4、戰鬥的雜文
  
  魯迅是我國新文學,特別是小說創作的奠基人,《狂人日記》是第一篇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白話小說,《阿Q正傳》被有些評論家讚為20世紀
中國文學唯一得到世界聲譽的作品。但魯迅的寫作中,小說和散文這一類被看成狹義“創作”的作品所占的比例很小,他更多的是所謂的“雜
文”。從二十年代開始,就有人對魯迅的雜文多產不滿,善意或惡意地勸告。但魯迅既沒有放棄創作,雜文也越寫越多。
  探討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一個冒風險的話題。我們可以說,魯迅是為創“精神界之戰士”,或啟蒙而創作的,為人生的救國救民誌向,“
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抱負是他從事文學創作的內在動機。當他感到雜文更適合作為戰鬥的武器的時候,他就毫不遲疑地拿起它。我們也可以說
,魯迅是愛發議論的人,一議論便成了雜文。實際上,三十年代,魯迅仍有小說集《故事新編》,他的雜文集裏也有許多抒情記人的純文學性
散文,如《夜頌》、《為了忘卻的紀念》,但他沒有了厚實的小說,應該與他後期生活麵的受束縛有關。作為當局的通緝對象,蝸居“且介亭
”限製了他的創作素材。
  實際上,魯迅是自覺地獻身於雜文的創作的。《兩地書》中,特別是第一集中反映了魯迅對這一選擇的思考。雜文創作的意義、雜文寫作
的經驗談,文學在改良社會方麵的無力等,都在他給許廣平的書信中被談及。
  在北京兩人通信的時候,魯迅正編輯著《莽原》,他不隻一次向許廣平談到他對來稿的不滿:“我所要多登的是議論,而寄來的偏多小說
,詩。”在他的影響下,許廣平寫投老師的也多是雜文。在1925年4月28日的信中,魯迅談到了雜文創作的意義:
  
  中國現今文壇(?)的狀況,實在不佳,但究竟做詩及小說者尚有人。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我之以《莽原》起哄,
大半也就為了想由此引些新的這一種批評者來,雖在割去敝舌之後,也還有人說話,繼續撕去舊社會的假麵。
  
  所以,魯迅說以後要多做“報章文字”,以韌的精神“治這麻木狀態的國度”,“此後最要緊的是改革國民性”。而雜文可正對“論敵”
之要害,可“一擊給與致命的重傷”。魯迅當然重視起雜文來。
  在《兩地書》中,魯迅也談到雜文寫作的一些招術。如在1925年4月14日的信中,魯迅說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語,每遇辯論,輒不管三
七二十一,就迎頭一擊”。他談到好議論的《莽原》要注意的:“淺顯則味道不覺得雋永,含蓄則觀眾不易於了解領略”。在白色恐怖的中國
,戰鬥的雜文要打“壕塹戰”,“猛烈的攻擊,隻宜用散文,如‘雜感’之類,而造語還須曲折,否,即容易引起反感。”魯迅的雜文集議論
性、形象性、情感性於一身,立論新奇,駁論鞭撻入裏,剖析細膩深刻,是雜文這一文體的集大成者和高峰。
  對於魯迅,文學的使命是改良社會,它的性質是戰鬥的。文學畢竟是文學,它對社會的功用是有限的。魯迅有句名言:一首詩嚇不走孫傳
芳,一炮就把他轟走了。魯迅在《兩地書》中向許廣平發感慨:“我現在愈加相信說話和弄筆的都是不中用的人,無論你說話如何有理,文章
如何動人,都是空的”。但是,魯迅最可貴的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他堅信政治變革並不能取代思想啟蒙,盡管後者的任務是艱難的、
長期的。
  抱著“絕望的抗戰”的精神,魯迅說:“對於攻打這些病根的工作,倘有可為,現在還不想放手”。他既然早已否定了毀壞“鐵屋子”的
無希望,他就要問“然而,世界豈真不過如此而已麽?我要反抗,試他一試。”
  從此中國知識分子的戰鬥的武器多是雜文,現在流行的社會文化評論的隨筆文體正是這傳統的繼續。
  2002/3/8 


 

在我們的時代裏認識耶穌

     
        耶穌降臨的時代是一個沒有信仰,普遍道德淪喪,人對人像狼的時代。那個時代如同羅得生活的所多馬城,耶和華在毀滅它
時說,假如那城裏有五十個義人,為這五十個義人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
        耶穌平凡地生活到三十歲之後,他開始傳道,他開始走向各各他的十字架。他傳道後的第一句話便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
悔改!此後他一直在會堂、街道、曠野上教訓人,也給人治病,他的影響越來越大,追隨他的人越來越多,嫉恨和迫害他的勢力也開始猖獗。
        耶穌在傳什麽樣的道?人們看到他舉起的旗幟上赫然寫著:真理、道路、生命。耶穌說,我要開口用比喻,把創世以來所隱
藏的事發明出來;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
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愛你的神就是你要有崇高的信仰。這信仰遠遠超越一切人的生物性和社會性欲望之上。不要把你的生物性的需要當作最高的
目標,也不要把社會性的價值,如階級、民族、國家的榮譽,如個人的功名利祿追求當作神聖的價值,因為它們都是此岸性的存在,相對性,
不完善性,短暫性,而彼岸的神聖性才是絕對、完美、永恒。
        人啦,你隻有愛人如己,才能去除自身的私欲,人對人像狼的社會才能轉化為人對人像羊的社會。你們生活在一個邪惡的世
代,你們都有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彼此消耗而滅亡,你們若不培植愛心,斷不能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環境裏,天國不會降臨到你們中間。
        耶穌是什麽人?他是基督,即受膏者。古代猶太社會裏隻有三種人能受膏,即先知、祭司和君王。耶穌什麽也不是,但他一
身具有三種人的特性,他是先知,為世人指明道路;他是祭司,為罪人解脫罪惡和詛咒;他是君王,要除滅惡魔的作為。在耶穌身上可以看到
人類的良知對真理的追求,對善美的熱愛,對假惡醜的憎恨。
        耶穌是報喜的喜鵲,他告訴人們喜訊:天國近了;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耶穌在人世的出現見證了: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保羅說,我們藉耶穌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
豐富的恩典。
        耶穌更是報凶的烏鴉,他警醒世人: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時代。耶穌說,這世界的人有禍了!因為惡念、凶殺、奸淫
、苟合、偷盜、妄證、謗言汙穢著人;因為公義、憐憫、信實的事行不了,這世界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麵好看,裏麵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
切的汙穢。
        耶穌是個破壞者。他說,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我來叫人與父親、女兒與母親、媳婦與婆婆生疏,人
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裏的人。他說,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他叫凡有的還要使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
有的也要奪過來;叫有權柄的失位,卑賤的升高,叫饑餓的得飽美食,富足的空手回去。
        耶穌又是個建設者,他來不是要廢掉律法和先知,而是要成全。他告訴人們:要愛你們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有人打
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耶穌說,你們若不自己謙卑象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你們要饒恕人,
就必蒙饒恕。
        耶穌是謙遜的人,他傳真理叫人得自由,他卻將自己的功績歸於萬能的父。他說,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父啊,我
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耶穌勸告世人: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仆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
服伺,乃是要服伺人,並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贖價。
        耶穌並且是為真理而獻身的人。他知道,從他傳道的那天起,猶大之吻便等待著他,他將被定死罪,受戲弄、鞭打,並且釘
上十字架。他有過動搖,但為了真理,為了作世人的贖價,為了喚醒人的沉睡了的良知,他依然走向各各他。為了真理為什麽要遭如此迫害?
耶穌在十字架上問世人,但他為世人求告: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耶穌傳了三年的道,便被這世界容不得,在三十三歲便英才早逝了。反思耶穌的死不僅想到一段對話,當彼拉多審判耶穌時
問他,你是王嗎?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我來到世間是為真理作見證的; 而彼拉多卻如此反映:真理是什麽呢?是嗬,不知
道真理為何物的時代裏不需要耶穌。
        但耶穌正是衝著這世界的不知真理情形來了。他說,我來本不是招義人,乃是招罪人,因為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
得以自由;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因真理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這真理就是一條新訓示: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
樣相愛。
      耶穌是怎樣愛世人的呢?他給門徒洗腳時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份了;我是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
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約翰說,耶穌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他就是愛,住在愛裏麵的就是住
在他裏麵;愛裏沒有懼怕,愛就完全,愛就永生。
        罪惡的世界裏,罪人不能審判罪人,這是耶穌告訴我們的真理。在耶穌看來,世人不能誇耀他的名聲、地位、財富,因為他
曾說過:稅吏和娼妓倒比那些大人君子先進神的國。當文士和法利賽人要懲罰正行淫之時被拿的婦人時,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
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那些人便灰溜溜地走了,耶穌對婦人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在我們這個時代理認識耶穌,我們就不能將耶穌生活的時代與我們的時代隔離,我們就不能否定耶穌會複活在我們中間而不
去辨識他。詩人綠原在《重讀〈聖經〉》裏寫下這樣的詩句:
    今天,耶穌不隻釘一回十字架,
   今天,彼拉多決不會為耶穌講情,
    今天,瑪麗亞•瑪格達蓮注定永遠蒙羞,
   今天,猶大絕不會想到自盡。
        重新認識耶穌,是把耶穌當作人,把耶穌的“父”當作人類的神聖崇高永恒絕對的價值理想,把“天國”當作人類的精神家
園、詩意的棲居地。重新認識耶穌,是我們必須麵對耶穌宣揚的真理,耶穌的活生生的全部人格,和他對話。誰能保證我們時代裏的耶穌不同
樣地有各各他的十字架在等待他?但我們或者可以樂觀地確認,我們不會像彼拉多那樣傻問真理是什麽。

 

中國知識分子的病

讀書《李敖文集》(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1724。
李敖有一篇文章《粗談中國知識分子五病》,說中國知識分子的處境,一直來源自一個古老的公式:知識分子 + 威權者 = 成則為王 / 敗則為
寇。不論為王為寇,知識分子最後為威權者所乘則一,“有幾個知識分子能逃掉不為威者鷹犬之譏?或能逃掉不扶同為惡之譏?”
他認為中國知識分子陷入這一病態的原因可有五點:
一、拙於謀生。今日知識分子不再可仗有民間對知識分子的禮遇,最後退隱的將蕪之田園也不知去向,自己的胃,跟威權者的威權成一直線,
一點抗衡的餘地都沒有了,於是,一切什麽“合則留,不合則去”“難進而易退”等骨氣,都免談了。
李敖在《前程》(p1509)一文中為自己會掙錢得意:
我雖然為了真理,勇往直前,但也絕非暴虎馮河式的血氣之勇,而是謀而後動的、先立於不敗之地的。有勇氣、不怕孤立,都得有它的支撐力
量,其中最重要的是經濟基礎。在這方麵,我是精明的“個體戶”、“單幹戶”,我討厭窮酸潦倒,絕不使自己陷入窮酸潦倒。富蘭克林說口
袋空的人腰挺不直,我能挺直腰杆,跟我薄有財富,可以不求人、不看老板臉色、不怕被封鎖有絕對關係。像伏爾泰一樣,我是有錢支撐的偉
大文人,我早就脫離了“一錢難倒英雄漢”的窮困。每見有窮光蛋侈談抱負,我就鄙視他們。這種人,連一己生計都弄不好,又何能獨來獨往
做獨立的人?一個人行有餘力,才有資格做誌士仁人,否則隻是滿身煙味、滿口酒氣的吹牛家夥而已。
二、急於用世。知識分子懷才得展是好的,可是為了一展長才,卻不得不委身屈己,謀與既成勢力合作,則是許多悲劇的起源,這就是“懷才
不遇”、“不甘寂寞”的問題。中國知識分子並未普遍學到“不降其誌,不辱其身”的本領,這種本領的基礎,是能忍耐寂寞,能在必要時自
毀------像“麝”一般的自毀,英雄寧無地用武,也不亂用武,也不降格用武。
三、昧於盡忠。中國知識分子對忠的標準太感情化了,以至不辯是非,跟愚夫愚婦一般,隻是一昧“愚忠”,而不崇尚理智的、大目標的盡忠

四、淆於真知。中國知識分子的另一大病是他們在本行上的失職。知識分子本應在思想上作先導,提供遠景,為國家決定趨向的。古代的有心
人,早就標榜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偉大報負。但這些過於抽象的目的,若想達成,還需要進一步
的細膩思想和具體理論。可惜在這方麵,傳統的中國知識分子作的太糟太差。到了近代,知識分子受了日本及歐美的影響,一時眼花撩亂,再
加上求功心切、時髦時尚,大家一窩蜂似的引進他們自以為是的歐美思想,再牽強附會上傳統經典與思路,攪拌出一大堆雜膾,惹得中國群眾
目的熱而方法盲,教條林立,主義雜陳,鬧得天翻地覆。而真正西方的理性、自由、民主、人權、容忍等德目與實績,卻未能在中國生根。可
見從世界主流標準來看,中國知識分子是不夠格的,他們淆於真知,不能做好思想的指向。
五、疏於自身。中國的知識分子最不能察覺自己與時代的關係,因而常常走上知識的歧路,無益世道,也無益實學。“救國救民”“以天下為
己任”有其限度,尤其當天下這麽複雜的今天,更不是空頭的“己任”,過度的責任感所能“救”得了的。
李敖說以上知識分子的五種病,立論都從起碼著眼,從低調著眼,並不以高調苛求。
關於知識分子和政治威權的關係,是20世紀中國知識界的無法回避的重要問題。大陸“文革”後,知識分子的獨立性和學術的自律性更是熱門
的話題。台灣的李敖這方麵的思想值得重視,應當看成是中華民族現代文化的共同財富。
關於現代知識分子的經濟基礎問題。他們已從傳統的“士”中分化出來,主要從事社會的科技文化教育工作,這是他們的職業,以此作為謀生
的手段,也是“用己所長”貢獻社會,追求理想的起點和方式。對於李敖來說,寫書發表文章的版費、稿費是作為職業寫作者自然的收入,演
講作報告是附帶而來的外塊;而自辦刊物、開書店則算“下海”了,尚是文化的海;至於投資證券市場,隻能理解成超越文人,亦文亦商了。
李敖50多歲時戲劇性地被聘請為東吳大學兼職教授,這便有了教育界知識分子最有代表性的收入------教書的薪水,但講台站得不長久。
“君子固窮”(君子能夠安守貧窮),君子應當能夠使自己不窮,但君子殫心竭慮的最不可能是錢。
(2000/8/2)

 

話說中華門


中華門,又叫中華門城堡,是古城南京著名的旅 遊景點。它位於南京城南。站在城堡上‘可以俯視湯湯不息的泰淮河、車水馬龍的長幹橋;放目遠眺,南
方那一抹蔥籠的綠色,就是雨花台;田首北望,高樓林立、綠樹掩映的便是繁華的南京市區,中華路、中山南路、中央路貫穿了整個市區,如同一條長長的玉
帶,將中華門與十數裏外遙遙相望的中央們連結起來。
中華門是明朝初期建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從1366年就開始營建它的新皇朝的都城,那時南京叫應天 府。為了修築城牆,花了21年的時間,前後從全國各地征調了29萬戶工匠,還到處拉讚助。據說,南京城牆三分之一的費用是當時浙江吳興的富商沈萬三出資的。當時應天府城有城門13座,其中長幹橋邊的門叫聚寶門,1931年才改成中華門。
中華門之所以稱為城堡,是因為它不隻是一道城牆一道門,而是四道城牆四道門,加上兩邊牆,呈方形的一個大城堡。每兩道牆之間的空地叫甕城,一共有三個甕城。甕城裏有石級和磚道通城樓上,兩側磚鋪的斜坡道炮車和馬都能上去。最南一道城牆上下,建有二十七個藏兵洞,每個洞窟能藏兵一百多人,所有洞窟加起來就能屯兵三千多人,有此重兵可駐守,加之城高牆厚,麵對敵人侵犯可以說是固若金湯、高枕無憂了。不隻這些,四道城門也有講究,每座城門都有內外兩道門。裏麵一道是木質外包鐵皮的兩扇大門,外麵的則是由城頭上操縱的千斤閘。若敵軍闖入甕城,四通門緊閉,伏兵驟起,真如甕中捉鱉。中華門城堡的城牆與當時同建的其他城牆一樣,基座用花崗岩和石灰石砌成,上麵砌大磚,磚縫裏充灌桐油、粳米或高粱汁、石灰的混合漿,非常牢固,六百多年後的今天仍然巋如磐石。城堡門檻高達二尺多,長兩丈,色黑,據說是外國人贈送的子午石。時至今日已被旅人的步履踏得鋥亮。
遊人登上中華門城樓,看到的隻是一片大土場,原有的木結構敵樓早已毀於戰火,蕩然無存,不知什麽時候能重新仿建。想明初盛世,站此城樓瞭望,長幹橋上人馬熙熙攘攘,橋下秦淮河碧波蕩漾,正前遠方雨花台上蒼鬆翠柏,鬱鬱青青.確有龍虎踞之威勢。然而這設計精巧、構造恢宏的程堡並沒有將戰火擋在城外。在那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中, 日軍憑著占有絕對優勢的火力,從中華門突進當時中國的首都。看著城牆上累累的彈痕,回想中國軍人浴血頂火的身姿,怎能不令人扼腕。
關於中華門城堡的建造,還流傳著一個故事。建這個門時有一件怪事,磚垛塌下去成一個大窟窿。多能工巧匠想盡辦法也不能填補上這個窟窿,想是有妖精作怪。軍師劉伯溫幫朱元璋想了一個辦法,借用捐資修牆的沈萬三世家收藏的聚寶盆放進洞中,聚寶盆化成神鎮住妖怪,這樣城堡終於建成,所以叫聚寶門。朱元埠犯難了,當初借聚寶念時說好五更天歸還,聚寶盆進了洞出不來了,拿什麽還沈萬三?如何才能保住天子的威信?朱元張隻有下令不打五更天,這就是南京不打五更時的傳說由來。但朱元球仍怕理虧,索性找個借口將沈萬三打成重罪,發配邊疆去了。


張愛玲創作秋季的一朵奇葩
——讀《五四遺事》

  1957年,僑居美國的張愛玲在台灣的《文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後期創作的短篇小說傑作《五四遺事》。 這篇小說將張愛玲小說中常見的沒落世家深宅中“古墓的清涼”推成幕後的模糊的布景,變成了古銅爐中飄出的暗幽地進入全場氤氳的氛圍。“在普通人裏尋找傳奇,在傳奇中尋找普通人”的張愛玲又一次將她的慈悲目光投注到有著四角天空的高牆古宅之外的另一批普通人。並且,唯一一次地聚焦於五四風氣籠罩下的知識青年的社會人生悲劇和心靈流程。飽讀現代主潮文學作品的讀者極易感到這篇小說的題材的親切;唯美主義的讀者歡喜作者對五四精神的獨特理解。《五四遺事》中,張愛玲的趨於平淡的厚實的敘事,她的目空一切又博愛廣施糾結出的滿蘊著悲憫,微帶著諷刺的一貫風格,她的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學合煉出的特別的氣氛,別致的意象和語言風格都使這篇作品成為她的創作秋季的“小陽春”世界的一朵奇葩。
《五四遺事》小說的英文本有一個副標題,譯過來是“一篇戀愛初來中國時代的短篇故事”,與“五四遺事”大標題聯係起來可以理解為:這篇小說是寫五四時代風尚延續下的青年的愛情,這種愛情還洋氣未脫,不能根紮普遍的中國土壤。而曾有的小說副題“羅文濤三美團圓”是補充說:這種愛情與中土特別環境碰撞的結果是欲新還舊的怪胎,是接近於古代才子佳人大團圓的喜劇。
故事主要是圍繞羅和密斯範的愛情婚姻關係展開的,這種關係的反複變化影響了羅和範每人所牽連的其他婚姻關係。他們倆人都是受五四精神陶冶過的知識青年,喜歡月下朗讀雪萊的詩,有著追求新生活的浪漫情懷。雖然他倆與兩個朋友永遠是四個人在一起,“從來沒有兩個人在一起”,但對於得風氣之先的他們來說,是足夠培養出新式愛情來的,因為“在當時的中國,戀愛完全是一種新的經驗,僅隻這一點點已經很夠味了”。然而,畢竟舊時代的陰影不僅存在於被他們忽視的周圍,而且就在他倆中一人的身上,因為差不多還沒有聽到“戀愛”這一個名詞時,羅早已結婚生子。文化意識的激進是容易的,對既定社會現實的破壞則困難又冒險。於是,作者詳盡地寫出了羅的離婚之難,範的等待之不易。困難更來自他們自己,五四精神培養出時代巨人,但在布爾喬亞式青年身上收獲的更多是膚淺的稚氣的夢想,他們倆人各自的弱點使這困難處境奇相環生:羅與妻子離婚了,密斯範卻與別人訂婚了,對方是個卑瑣的當鋪老板,於是羅一賭氣又與一個女子結婚了,範陰差陽錯未結成婚,與當鋪老板斷絕了關係,退守對羅的舊情。夜遊西湖邂逅後,羅舊情難忘,又離了婚,至此,羅和範一對戀人曆經磨難終於結合在一起了。該歡呼新青年勝利萬歲了,然而不,張愛玲特別要揭示他們婚後生活的麵紗,理想的新女性成了一個平庸的懶婆娘,新青年與老社會妥協了,羅與先後結婚的三個妻子大團圓。
主潮文學作品中的反抗舊式婚姻的新時代青年,如《虹》中的梅女士,又個性解放走向了階級解放的道路,《海濱故人》中露沙對舊式婚姻反抗而逃遁異鄉。張愛玲有著廬隱的對命運無常、人生悲劇的感受,但她執著“此世”而不像廬隱的“出世”,他以洞悟一切的理性的冷靜、客觀,超然對待一切,層層揭示人性的本真麵目。張愛玲說她反對“新文藝腔”,自然與茅盾差異千裏,密斯範與梅女士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     張愛玲對五四個性解放思潮有著獨特的反思,對羅與範的由新派青年的“戀愛”到落後於時代的婚姻怪胎的揭示,提供了時代大潮波穀一側的特別景觀,與主潮文學的波峰景觀有著一樣的現實性。張愛玲對社會普通人物的命運不是怨懟,不是鞭撻,也不是主義的救贖;是普通的、平凡的人生悲喜劇的無情的展示,又是有著如十字架上的耶穌有著佛的大慈大悲,說:主啊,饒恕他們,他們作的,自己不知道。無情中展示人生本相,帶著諷刺,更飽含理解的同情。
《五四遺事》故事的發生地西湖的美景包庇了現代戀愛的萌芽,但它也積澱了舊時代的泥沙,前台的五四氣象遮攔不了陳舊的家族勢力的深宅中透出的黴味的煙霧,淡淡地彌漫的仍是保守的落後的腐朽氣。這與張愛玲其它小說有著一致性。羅的鄉下的家離杭州西湖並不遙遠,卻是一個迥異的世界,是“以教書為借口,借以可以住在杭州”的羅不能擺脫的世界,這裏有族長和宗祠,能使離婚交涉長達六年,也能給他送來兩個已離異的妻子,完成名義上一夫一妻社會裏三美團圓的儀式。這是五四時代的真實的現實,與五四現代意識並存者。西湖邊那蓋滿了薔薇花的小白房子舊式新與舊衝突的畸形產物,三個女人與傭仆、孩子、奶媽圍繞著羅重構了古宅高牆那一麵的景觀。
小說中的人物很容易使人聯想起作者張愛玲本人的經曆。張愛玲的第一個丈夫胡蘭成與張愛玲婚後又與兩個女子同居,張愛玲一度表現出超然和容忍,這與張愛玲初戀時“欲仙欲死”的體驗有關,也與她的悲劇人生觀有關,更與時代提供的現實性有關。張愛玲與她筆下的羅的淪為三妻之一的密斯範,與白流蘇(《傾城之戀》)們有著人生遭遇上的雷同:中國婦女在男性中心社會中不可避免的窘境。這時張愛玲對五四後現實的體認和歎惋,正如她所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她看得透它,卻擺不脫它。《五四遺事》的大團圓結局是對五四幼稚氣的一個否定,是對黑暗勢力的揭露,更是對女性命運的哀悼。愛好雪萊詩歌的新女性密斯範婚後很快地坐上了親戚的麻將桌,曾對發式與服裝有過縝密的研究,婚後變得衣著邋遢,頭發淩亂,聲稱如丈夫有二心就自殺,也終於無奈地出麵招待分不清楚是自己丈夫妻妾的情敵。羅被許多男人羨慕“稀有的豔福”,它自己想“訴苦”,讀者更看到三位女性的悲劇。張愛玲為女性,為自己在現代文學史上譜寫下一曲哀歌。
在張愛玲離開大陸前夕,她有一次參加旅行社的觀光團實地遊玩了杭州西湖,《五四遺事》以西湖為人物活動的主要場景,自然被作者寫的逼真動人,如臨其境。夏誌清先生說張愛玲“小說裏意象的豐富,在中國現代小說中可以說是首屈一指”(《中國現代小說史》,第340頁),在這篇後期的“平淡”之作中她並不著意如此,而是追求著擬話本的風格,但作者凝練的描繪中,內涵深蘊的意象如沙灘拾貝,並大都與西湖背景本身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遊湖的女人即使穿的是最新式的服裝,映在那胡光山色上,也有一種時空不協調的突兀之感,仿佛是屬於另一個時代的”,是點明女主人公範與時代現實的不協調?“湖水看上去厚沉沉的,略有點汙濁,卻仿佛有一種氤氳不散的脂粉香,是前朝名妓的洗臉水”,是點明了小說中的新女性也與傳統社會背叛的女性——妓女有著一樣的悲劇?妓女的從良大多數都是作妾,新女性密斯範不也是多妻的羅的妾嗎?這兩處描繪都聯係到女性,既反映了作為作者性別主體的女性話語的表述,又表現作者更加關心女性的命運。“偶爾聽見那湖水啯的一響,仿佛嘴裏含著一塊糖”,這是用味覺來表述聽覺感受的通感修辭手法,別致而含蓄,指出了同遊夜湖的甜蜜,也將會在情節的發展中,羅範命運令人驚異地發生變故。最後,在那關起門來可以打一桌麻將的湖邊的“蓋滿了薔薇花的小白房子裏”,主人公滿足於自己曾反對的歸宿了,“薔薇花”和“白房子”的意象是寓意著普通平凡的生命與他們的屈居其中的環境?薔薇花在風中搖擺,給人一種無奈的美感。
張愛玲曾就讀於教會學校和香港大學,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西方現代文學有著廣泛的涉獵,她的小說都有著現代色彩。幼小時傳統文化為內容家學的熏陶,終身對古代文學的癡迷的喜好,使她的小說又有著傳統文學的底蘊,這篇小說很容易看到傳統的章回白話小說的影響。人到中年的作者經曆了人生的種種變故已經結束鉛華,激情趨於平淡,《傳奇》時期的濃麗轉為後期創作的描摹生活的真切質樸。三者的結合是這篇小說的風格有異與她的其它作品。比較《金鎖記》的奇譎,它顯得素淨;相對《傾城之戀》的曲折鋪敘,它顯得舒緩簡略,盡管男主人公的三次結婚都可以大作文章,作者卻隻點到為止。平淡意味著創作激情的消退,也意味著作者藝術上雕琢的加強。《五四遺事》重視敘事,多用白描,對人物內心活動幾乎不作細膩的分析,這對趨近傳統章回小說、擬話本的風格。羅二婚後與密斯範在西湖再次相遇,是情節大轉機的關鍵,應該有千種風情展現,但作者並未潑墨。作者寫道:“他的眼睛遇到她的眼睛,眼光微微顫動了一下,望到別處去了”,“微微顫動”一下便略去了男主人公的千般哀怨,萬般愧疚,有著畫龍點睛的神韻。“三美團圓”經過了現代意識的處理,有著悲劇和諷刺的內涵,也透出了傳統喜劇的趣味,是古典團圓“情結”的現代延伸。作者采用全知視角,在一種超然的敘事姿態中完成了傳統與現代、喜劇與悲劇的滴水不漏 的融合,取得了巨大的張力和敦厚蘊藉的效果。
張愛玲的小說創作高峰是她的《傳奇》時期,之後,在五十年代前期,使他創作力逐漸衰退是的一個“小陽春”。經曆了春夏的旺盛,張愛玲的創作秋季成就就相對小了,但也寫出了一些作品,還有如《色•戒》、《浮花浪蕊》、《相見歡》等,《五四遺事》便是其中較突出的一篇。在《五四遺事》中,我們不但可以看到作者“趨於平淡”的風格的變化,而且可以看到張愛玲後期創作加重了文化思潮的反思力度。《五四遺事》對張愛玲是重要的,對讀者是有意義的。


回接與重建


立足2000年的今天回顧,首先想到一百年前的這時候,想到那時的中國與世界,不禁真正地感到隔世的滄桑。
一百年前的中國正是民族危亡、王綱解紐的時代,民族文化的傳統正處於如磐風雨的衝擊中。一方麵是文化傳統的精神家園塌圮的大廈遮不住風雨,盡管盡情地依戀,卻掩遮 不了身體的簌簌發抖;一方麵是遊學外洋的熱浪,將西方文化零售或批發地販往國土,假洋鬼子與新穎又更多淺薄的舶來主義引起陣陣喧嘩和騷動。文化確立的現實土壤正在進行著巨大的裂變,政統衰敗;經濟由農業向現代工商業過渡,處於生生死死的分娩陣痛中。對於老大帝國來說,惰性太強了,來不及調整方向就麵臨觸礁的危險;文化也不例外,它比政治經濟還具有更大的慣性,因此不可避免地摔在礁石上,撞得個粉身碎骨。
西方社會由傳統向現代的巨大轉變從13世紀算起,到18世紀最終完成,經曆了約五、六百年,它的經濟轉型、政體變革、文化更新都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長期積累的過程。單就文化上來講,西方文明的雄厚基礎,希臘文明與希伯萊文明的一支(基督教)結合而成的文化根基和文化主幹一直沒有變,盡管在發展著的現實要求下不斷地發展,它一直是今天與傳統對話的過程,是對經典不斷闡釋而獲得新的意義的過程。新的意義的出現並不意味著傳統意義的終結,正如新綠的枝葉不是否定了根基和樹幹,恰恰相反,是依附得更強了。對於中華文化來說,它就沒有如此的幸運,它的命運悲慘得多。當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封閉已久的大門,中國的一切都開始了非自然的被強迫發展的過程。自然的曆史中斷了,正如樹被吹折樹幹一樣,從此枝葉要想成長成活就要插枝,新的曆史與傳統有了巨大的塹溝。救亡壓倒了一切,為了救民族於殆亡,必須在延續傳統和保國保種之間做出痛苦的抉擇,中華文化的傳統和主幹最終被新文化建設策略放棄了。西學東漸,一浪高於一浪的反傳統反國粹反複古反保守的浪潮將傳統文化的磐石衝刷待盡,,散落成流沙,上麵稀疏地插著從西方文化大樹上采摘下來的各式各樣的或綠或黃的枝葉。
20世紀正是從這流沙上的綠洲開始的,文化上的改弦易幟並沒有很快地帶來現代政治製度的確立、現代經濟的發展繁榮。前半個世紀是在民族救亡的抗戰和政體文化之爭的內戰的炮火中度過的,所謂的民國政體一次次地蛻變走樣最終走向了腐朽和崩潰。後半個世紀呢?一開始就獲得了民族獨立的尊嚴,在頭30年裏民族工業也打下了基礎,但這是在一種近乎與世界隔絕的環境中緩慢取得的。八十年代初對外開放,睜眼看世界,又一次讓人們象上個世紀末那樣驚呼:我們有被開除球籍的危險。在本世紀的最後二十年,由於解放了思想,把握了機遇,我們的經濟飛速發展,政治氣候和人們的精神麵貌都有很大的變化,民族危亡威脅的夢魘終於恍若隔世,離我們而去了。那麽文化上又如何呢?我們沒有那麽樂觀,甚至又出現了這樣的論調:保國保種的目標終於達到了,但為此犧牲掉的傳統文化正麵臨著新的尷尬。如果說,20世紀我們引進了西方現代文化,在傳統文化散落成流沙的文化土壤上有我們多多少少吸收了傳統營養的新文化,那麽世紀末,我們的傳統文化將真正可能被開除球籍,我們的新文化將可能失去我們的民族性。
在上個世紀末大肆引進西方文化大樹上的新鮮綠葉,排斥傳統文化的根基和樹幹時,我們首先考慮的是保國保種,那時還沒有“文化殖民”的警覺。在這個世紀末,我們終於保了國保了種,“文化殖民”的警報偏又在此時拉響了,我們忽然發覺了自己處境的另一種尷尬,流沙上稀疏布置的西方文化大樹上采來的枝葉枯死了一批又換了一批,永遠不去的是虛無主義。我們是這樣不停地插上然後死去再換插上去,還是將西方文化的整個大樹連同根基全盤移植過來呢?前者不能令人滿意,後者做不到。加上世界上西方的主流文化對第三世界文化的摧殘之風更加猛烈,我們甚至都不能相信,這流沙,畢竟是自己傳統文化的碎片,它也能否保住。重建中華巨型文化的呼聲響起來了,這巨型文化起碼包括三個方麵的素質:一,它有自己的文化傳統,時代的文化可以在與傳統文化的對話中,在對傳統文化的根基和文化必有的經典的不斷闡釋中獲得源泉和生命活力。二,它有頑強生存的能力,能抵擋得住主流的西方文化的“殖民”和摧毀;民族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獨特而有活力的文化,而不是人像過去的人,文化卻完全與傳統陌生,無法嫁接上去,無法與傳統文化對話和在闡釋中發展。三,它雖然一時不能向西方文化那樣成為世界的主導文化,但它可以成為它的有獨立個性的兄弟,而不是養子或繼子,它可以參與世界上各類文化的平等交流,為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促進、繁榮作貢獻。
麵對這呼聲,我們的起步較晚,步履艱難,我們畢竟在流沙般的文化上生活了一個世紀,我們都習慣了。再說,重建中華巨型文化談起來容易,做起來又是多麽的艱難。


90年代,中國的文化界有著特別的景觀。由於市場經濟的興起,與世界文化交流的頻繁,這把中國文化帶進了困難的境地。這並不是說改革和開放不好,而是由此改變了人們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念,而這觀念的變化使我們較長時期習慣生活於其中而不覺得有什麽不好的文化,在社會發展轉型中暴露它的全部的缺點。
一,這種文化由於它的生長在流沙上的特性,一轉型則表現為徹底地拋棄過去以求再一次換插西方文化大樹上新采擷來的嫩枝綠葉,象過去常做的那樣。在全部拋棄和全部換新之間,民族的價值觀和精神麵貌出現了一次大滑坡,虛無主義和物質崇拜得以流行,道德淪喪,世風日下。
二,當下文化的土壤的流沙性得以徹底暴露,民族文化如何發展並能夠解決新問題,如何改良自身的土壤質量使民族文化有來自傳統的源頭活水的問題更醒目地提升到人們眼前。
三,20世紀我們的文化隻有流沙上的枝葉,因此不呈係統性,不能覆蓋精神領域的所有空間,因而它實質上不是真正的文化而是一種亞文化。如價值觀上來講,我們的文化空間就沒有絕對價值和相對價值的劃分和相互作用,就沒有終極關懷和世俗關懷、價值理念和工具理性的對立統一,也沒有一個可以供不斷追求、供反省、質疑、批判而又不至於陷入虛無主義和唯相對主義的彼岸境界。中國現在經濟發展,政治上走向強盛提出了許多新問題在西方文化上采摘來的枝葉裏找不到現成的答案;民族自尊心的恢複又要求中國能有自己的獨特文化為世界做貢獻。中國不隻是要做政治經濟大國,還要做文化大國。這是理想的要求和現實的要求,與實存的文化的特性有著尖銳的衝突。這衝突便是90年代文化界的眾多表演的根本背景,是世紀末的文化磁場,一切形形色色的文化上的表現都可以在這磁場上得以說明。
90年代文化的表層比較活躍,主要是兩股思潮的論爭,這使後半個世紀基本上一統的文化界出現了分裂。這就是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論爭,前者表現為提倡人文精神,提倡道德理想主義;後者表現為解構主義和多元至上主義。1994年起始的關於人文精神的爭論,連這場爭論的發起者總結時也說論戰雙方沒有勝負。我此文中不想對這些論爭文章展開論述,隻想分析它們的性質。我認為,理想主義者更多地麵向建設方麵,他們對世紀文化的流沙特性和在市場經濟確立後暴露出的缺點非常不滿,尋找積極解決的方式。當理想主義者們提出要尋找“失落了”的人文精神,他們的本意應該是尋求將世紀末的文化、價值觀重新接回自己的作為源頭活水的傳統文化母體上,重建中國的巨型文化,使當下的文化有個更可靠的根基和主幹,人文精神正是在這上麵得到確立和張揚。而現實主義者更多地麵向守成方麵。過去由於沒有完整的文化精神空間,人們將文化的枝葉當作文化的全部,將隻具有相對性的價值當作絕對價值來崇信,結果造成了罷黜百枝隻尊一葉的局麵,造成文化的政治本位化,使萬馬齊喑,使文化懷疑主義盛行。新時期以來,市場化的經濟使中國的綜合國力大有增強,文化環境也更加寬鬆,現實主義者便更加珍惜愛護。如果說理想主義者向未來看,那麽現實主義者更多向後看,提防現實環境的惡化、倒退。他們一看到提倡人文精神,便警覺著又是象過去一樣搞“文化霸權”,一看到“終極關懷”“絕對價值”的言論便聯想到過去的將相對價值絕對化造成的苦果。理想主義者針對由於文化自身的薄弱造成的市場經濟與道德低落伴行的情形,提倡道德理想主義,現實主義者馬上想到過去的清教徒式的思想觀念造成了中國的累貧積弱,因而強烈反對。我認為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正是在世紀末的文化磁場中相伴而生的,它們的分歧是由於一個向前看,一個向後看;一個爭取更大的建設,一個堅持對已有成果的守成,因而爭論是難免的,但都有現實的合理性。我們既要做理想主義者又要做現實主義者,因此雙方完全可以向對方靠攏,言歸於好,共同地守成並且建設,為重建中國的巨型文化做出貢獻。
表麵的爭論外還有深層的文化學術上的默默的奮鬥,這是些不喜歡喜怒形於色的人,潛心地為世紀末的文化轉型做著更踏實的事業。我認為這事業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一,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的主導文化體係,麵對中國現實的新問題,它必須發展,並與中國的現實取得更大的結合。二,傳統文化典籍的整理和闡釋。沒有經典文本的文化不是真正的文化,隻是舶來品,對經典的工作對21世紀文化的重新回接傳統母體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前提和基礎。三是學統的建立。默默耕耘的學者們清除意識形態化造成的敗枝,以他們的學術成果延續著文化的命脈——學統,使知識分子能有自己真正所屬的崗位,有自己的精神家園。盡管尚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上三個方麵在這世紀末20年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這必將為中國文化在21世紀的振興和巨型化做出更踏實的貢獻。我感到很大不足的是我們的道統(價值觀)上還沒有多大起色,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問題還從根本上困惑著每個人。


2000年回顧過去,正視當下之後,我們還要放眼未來,即麵向即將到來的21世紀建設我們的新文化。有人說,21世紀是中國文化全麵複興並為世界文化做出大貢獻的世紀,這是個美好的理想,我們當為此而努力。
我認為,中華獨特文化在21世紀的振興的關鍵,既是在將已有的20世紀新文化吸收西方的先進文化再繼續發展,又是在將世紀文化的新質真正地接回五千年的泱泱文化傳統的母體上。後一點現在尤其要強調。一旦回接成功,21世紀的中華文化必然會成為巨型文化,具有上文所說的巨型文化的三個方麵素質。在這一回接、對話和闡釋之後,我們必有自己的道統、學統,必有我們的當下文化的繁枝茂葉在有著深度和廣度空間的根基和主幹上搖曳生姿;我們的長達一個世紀的文化流沙土質會得到真正改造。在文化傳統的母體上,我們的中華文化將完全獲得新生、力量、氣度,也一定能立於世界文化之林的不朽之地,為世界文化的繁榮做出自己的貢獻。

本文的特征及意義生成
——重讀李昂的《殺夫》

台灣女作家李昂的小說《殺夫》在80年代初一發表便獲得好評,可以算得上是中國當代文學創作的一個可喜的收獲。有人說:“這篇作品整體
表現上實在很完整,很震撼我,是非常傑出的作品。”① 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共識。重讀李昂的這部《殺夫》,是從兩個意義上來講的:實際
地再認真閱讀一番這部作品,是其基本義;另一意義上的重讀就是重評了。嚐試換一種角度對《殺夫》進行分析,是本論文的目的。
作品是有機整體的語言符碼係統。語言符碼可以劃分為能指和所指。前者指語言形象,後者指語言形象所內含的意義。重讀《殺夫》就是將整
部《殺夫》當作一個由語言形象和意義構成的語言符碼係統,或本文。
《殺夫》的語言形象係統是一百多頁的書本紙張上排列的七萬多字的文字(包括標點符號)組成的,又可分為兩個部分:引子和正文。② 引子
指開頭的《幾則新聞》,正文是標明為10節的文字,兩部分各自相對完整,又互相聯係,共同組成《殺夫》的整個本文。閱讀這部小說,首先
是要接觸它的語言形象。如果一個不識漢字的人用眼睛從頭到尾看一遍,他完成了整部作品語言形象係統的“視看”,他仍然接觸不了作品的
意義係統,即他還不能算得上“閱讀”這部小說。
語言符碼有能指和所指構成,眼睛接觸的是能指的語言形象。所指的出現必須是接觸到能指時,閱讀主體的腦海裏能夠產生意指作用,從而生
成和感受所指的意義。意指作用指能指和所指的關係,由能指聯想生成所指的過程。閱讀《殺夫》的過程是通過視看這部作品的語言形象係統
(能指係統)而產生意指作用,生成出它的所指係統,即作品的意義係統的過程。《殺夫》的語言形象係統可以分為引子和正文兩個小係統,
本文的探討便從這裏開始。
引子是《幾則新聞》,由兩則新聞組成。第一則是陳林市殺夫案還未經判決時寫的,交待了案件有關人的情況及殺夫案發,女犯人對問“何以
殺夫”的回答,對此案及女當事人的社會輿論等情況;文中最後寫道“還待當局嚴加辦理此案,以息輿論,以匡社會正氣”。第二則新聞從內
容上看,已經判決,殺害自己丈夫的陳林市被遊街,後被送進死牢;此篇最後兩段是新聞作者議論:遊街示眾的意義是婦輩引以為戒,勿談女
權,挽救千年婦德。
對這兩則新聞內容的事實性敘述,意指作用是明了的,我們接受作品就接受了作者敘述的事實。但到了“應該怎樣評價”的層麵,讀者就有自
己的獨立思考和價值判斷。李昂筆下的《幾則新聞》的擬作者不等於作者本人,那麽擬作者是什麽人呢?擬作者敘述事實時的評價態度如何呢
?我們可以集中在文中一些典型的評價詞語來分析。《幾則新聞》中有一組詞“婦權(婦女平權)”和“婦德”。這兩個詞的語言形象相似,
第一個字都是“婦”,“權”偏重於權力,“德”偏重於義務,權力和義務是一個事物的兩麵,俗話說,有什麽權力就有什麽義務,是互補的
關係,一般意義上構不成對抗。在《幾則新聞》中,這兩個詞構成了對抗關係,這就要從意指作用的兩個層麵上來理解,不構成對抗的是直接
層麵上,構成對抗的是含蓄層麵上。在後一層麵上,“婦權”的所指是近代以來反封建婦德,主張女子與男子享有平等權利的思想;“婦德”
的所指是封建禮教的婦女觀,女子比男子低賤,依附男子等,是由傳統社會強加在婦女身上的枷鎖。“婦權”與“婦德”的對抗,不是能指即
語言形象上的對抗,也不是直接意指層麵上的所指即意義的對抗,而是關於女子的封建性要求與現代平等主張之間的對抗。兩則新聞的擬作者
維護婦德,反對婦權,則表明他(她)是個有封建思想的文人。
正文的語言形象係統分為10節,小說裏由阿拉伯數字標明。每一節的所指和意義就是每一節的段落大意(這裏從略,不贅述),合在一起是一
個妻子殺死親夫的故事,這是直接意指層麵上的。但作者李昂僅僅告訴我們這個故事嗎?或讀者就以知曉直接意指層麵上的所指和意義為滿足
嗎?文學本質上是含蓄意指實踐,把《殺夫》當作文學作品,我們就要挖掘含蓄意指層麵上的所指和意義。
能指和所指的意指作用是永恒地開放著的,未有終結,因而文學作品能被無數個人無數個時代無數次地評說。這部小說的意指作用也是如此,
任何人的意指實踐隻是無數個中的一個,本論文對《殺夫》正文的含蓄意指層麵的探討也不另外。既然這樣,每個人的探討終究帶有個人的特
色,我這裏嚐試從幾個人物角色入手,揭示筆者能發掘出的意義。
這部小說的正文裏有五個主要人物角色:叔叔、母親、陳林市、陳江水、阿罔官。先從直接意指層麵上說。叔叔是林市的父親的弟弟,小說中
,他在林市的父親死後霸占了林市家的房產,造成林市和母親流落街頭,饑寒交迫。當林市的母親與一個穿軍服的男子交媾事被發現後,他和
族人嚴懲了母親。他將林市收養,強迫她幹盡苦活,不給吃飽。他又為貪財和扔掉包袱,將林市嫁給一個四十多歲的,沒有人願意嫁女兒給他
的殺豬匠陳江水,使林市婚後飽嚐不幸,最終導致殺夫悲劇的發生。母親,是陳林市的母親,她在饑俄難耐時為了一塊白飯團默許了軍服男子
的人身侮辱,受到了族人的嚴厲懲罰,被認為是道德敗壞的女人。她的悲劇給林市心靈中帶來了創傷。陳江水是陳林市的丈夫,對林市沒有情
愛,隻有獸性的強暴,精神的折磨,並用饑餓迫害她,終導致被精神失常的妻子殺死、屍解。阿罔官是陳林市家的鄰居老太婆,她與男人私通
,卻滿口婦德;她曾是林市出嫁後,除丈夫外僅有的一個較多接觸的人物,也是林市與女人社會交往的窗口。她的許多迷信觀念和是非顛倒的
議論帶給林市精神的折磨。她經常偷看陳江水強暴林市,因而她第一個發現殺夫案,並立即報了警。她在小說結尾時評價林市不守婦德,是壞
女人。陳林市是小說中的第一主角,她在無知、愚昧的混沌中生長,飽經苦難。父親死後,她與母親被叔叔攆出了家屋,在街頭忍饑受寒。母
親的悲劇傷害了她少女的心靈,被叔叔收養後,當作牲口使喚,吃不上一頓飽飯。被嫁給大她二十多歲的屠夫陳江水後,經受肉體和精神上長
期折磨,後來發瘋,在幻覺中將丈夫殺死、屍解。案發後,她判了死刑,還遊街示眾。從本文的直接意指層麵上來說,小說揭示了特定社會環
境下的林市母女,特別是林市的悲劇,揭示了社會道德、法律的不公正。
從含蓄意指層麵上說,以上五個角色能指的所指意義又可認為分別如下。叔叔代表了封建家族勢力,陳江水代表了封建男權主義。阿罔官代表
了自身遭受封建勢力的壓迫而不覺悟,並且參與維護這種勢力的形象,她又代表了廣泛的社會輿論。母親和林市則是以上三種勢力的犧牲品。
林市不同於母親的是她受的壓迫更沉重,更具典型性,並且她以生命作代價反抗了這個封建社會,盡管這是非常被動的,是她精神失常和幻覺
狀態下的行為。
將引子和正文結合起來看,引子可代表著比阿罔官更廣泛的社會輿論,實質上與阿罔官所代表的意義是一樣的,隻不過後者屬於普通民眾,前
者屬於文人,因而影響更大。可以說,從含蓄意指層麵上理解,小說《殺夫》的意義在揭示了封建家族勢力和男權主義對婦女的壓迫和婦女本
能的反抗。這是所指作用無窮序列中的一種對這部本文的語言形象在意指實踐上生成的意義。為了說明意指實踐的無限開放性,這裏再對第六
節本文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會是另一番樣子。第六節寫陳江水在妓女金花的屋裏與金花在一起的情形,聯係全篇,可以以這一節為中心,將
小說演繹成一個男人與兩個女人的故事。
對於陳江水來說,陳林市不是“女人”,金花才是“女人”,林市是陳江水滿足性欲和虐待癖的“女性具”,沒有生命,沒有個性,不需要尊
重,不需要感情交流。而金花作為陳江水的女人,陳江水便會尊重她,照顧她,把她當作有生命有感情的女人。在小說第六節中,我們看到陳
江水作為“男人”的人格豐富性,他能將心比心地與金花相互安慰,他能夠向金花訴說自己童年的不幸與驕傲,體現出一個男人在自己傾心相
愛的女人麵前的全部柔情。在林市麵前的陳江水隻有男性具,在陳江水麵前的林市隻有女性具;而在金花麵前的陳江水成了“男人”,在陳江
水麵前的金花是“女人”。女人與女性具之間的差別,對於陳江水來說,就是金花與陳林市間的差別。我們認識和評價陳江水,不能隻憑在其
中一個女人麵前的陳江水形象,否則“偏信則暗”。完整的陳江水應是兩個女人麵前的兩個陳江水的合並,即,既是男人又是男性具。這樣,
可以對《殺夫》得出不同於反封建主題的另一個主題,,便是關於男人與女人關係的哲學高度的思考:男人與女人有兩對關係,男人與女人的
關係和男性具與女性具的關係。當男人與女人關係發生時,是正常的人的關係;當男性具與女性具發生關係時,是非正常的獸性關係;而當男
(女)人與女(男)性具結成關係時,悲劇就會發生,這悲劇對於男女雙方都是如此。《殺夫》中的陳江水隻把林市當作女性具,林市卻要把
陳江水當作男人,因而發生了悲劇,這是兩性間的悲劇。
本文的開放性有兩個方麵的含義,一是指語言符碼係統的能指即語言形象的所指意義在意指作用上可以無窮地闡釋下去,這一點上文已經結合
《殺夫》做了分析。另一個含義指本文與其它本文的互本文性,每一個本文在本質上都與其他本文有聯係,相互關聯,可以相互闡釋。本文的
互本文性可以體現在具體本文與具體本文之間的互本文,也可是具體本文與語境(文化本文、曆史本文)的互本文性。對《殺夫》的具體本文
來講,可以探討它與它所依據改寫的《詹周氏殺夫》具體本文間的互本文性,它與時代文化(語境)的互本文性。
《殺夫》是對《詹周氏殺夫》③ 的改寫,這一點作者李昂自己有交待。李昂在一篇文章裏坦言,④ 她在美國的白先勇先生家中看到陳定山著
《春申舊聞》一書,翻讀了裏麵的一篇《詹周氏殺夫》社會新聞後,她便產生了想以此改寫成一篇小說的念頭。初次寫作不成功,她隻好輟筆
。後來她找到新小說的主題也就是寫成“女性主義”小說。因為對發生詹周氏殺夫案的敵偽時期上海風土人情不熟悉,李昂將故事發生地移到
她所熟悉的故鄉台灣鹿港。在確定了主題和故事新地點後很快找到了靈感,洋洋灑灑將兩千多字的《詹周氏殺夫》社會新聞改寫成了長達七萬
字的中篇小說《殺夫》,獲得了成功。
《殺夫》以《詹周氏殺夫》為互本文,讀者可以發現後者為前者提供了殺夫事件的情節框架。丈夫是殺豬匠,妻子將好喝酒好虐待自己的丈夫
殺死屍解,被判刑示眾,兩篇都是一樣的。另一個重要相同之處就是《殺夫》的引子部分《幾則新聞》顯然按照《詹周氏殺夫》寫的,兩者裏
麵涉及的“社會輿論”幾乎一個樣子。兩文有不一樣之處是當然的,體裁不同,發生地不同,涉及人物多少不同,但我認為主要是兩點不同。
一是小說詳寫了女主人公被虐待的過程,增加了母親、叔叔、阿罔官等人物和他們的故事。這方麵的重大改寫將一則缺少社會背景的殺夫案新
聞故事變成了具有廣泛社會聯係的小說,因而獲得了普遍而深刻的社會意義:封建社會的非人道的、野蠻的精神氛圍與女性在家族製度和男權
製度壓迫下的痛苦呻吟和悲劇。
二是兩個本文的思想傾向有很大差異。《詹周氏殺夫》一文的作者讓人覺得是四十年代上海毫無社會責任感和人道心腸的小報記者,專以獵奇
社會怪聞為能事。在這篇社會新聞裏看不到作者對不幸女子的同情。以獵奇的口氣談完“這確是敵偽時期的一樁荒唐奇聞”,作者發出的感慨
竟是因抗日戰爭“勝利的來臨,詹周氏竟逃出法網而沒有抵命”。李昂的《殺夫》用近乎客觀的態度來鋪敘小說本文,但通過作者巧妙的設計
,開頭的《幾則新聞》與後麵的正文構成了強烈的反諷。通過對陳林市悲慘人生命運的淋漓盡致的表述和對陳江水性格的剖析,對周圍人低劣
精神境界的揭示,作品深沉而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態度傾向:為女性的不幸命運鳴冤,對封建家族製度和男權主義發出猛烈的抨擊,體現了作
者的人道關懷和女性現代意識的覺悟。
說《殺夫》本文與時代文化互本文,是說本文都有自己身處其中的語境,大的語境一般指文化,也是一種本文,可稱之為文化本文,具體本文
與文化語境的關係也是一種互本文關係。《殺夫》本文的出現脫離不開文化本文,文化本文又以《殺夫》本文為自己的一部分,參與文化內部
多種本文的疊合、滲透、對抗、衝突。《殺夫》本文的意義的凸現有賴時代文化的特點。正因為時代文化中已有反封建和婦女解放的因素,生
活於時代文化中的李昂才可能會有反封建意識和現代女性主義思想,在作品中編織出能顯示反封建意義的語言符碼係統。也正因為時代文化中
仍有封建性的因素,《殺夫》的反封建的女性主義主題才顯示其時代的意義,被人們閱讀、欣賞。如果時代文化中已沒有封建性的因素,也就
不會存在反封建的時代要求,有人提出來,也沒有時代的意義,必然不被人們看重。
本文和文化本文都是社會物質形式(即社會、曆史)的本文移置,本文中可見社會與曆史的結構。《殺夫》本文透露出封建性社會物質形式的
存在和作者為代表的反封建知識分子社會訴求之間的對抗,這種社會曆史的結構在此小說中被移置。在現實社會中這種矛盾存在,本文中才會
移置了這種存在的矛盾。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殺夫》的語言符碼係統中,引子《幾則新聞》與正文部分有兩處矛盾的地方,這可以稱為“本文的裂縫”。《幾則新
聞》中寫林市對問“何以殺夫”的回答,有兩處與正文部分不符:一處是林市在回答時腦子非常地清醒,一處是林市言“天亮俟丈夫熟睡後”
將他殺害。而正文部分,林市殺夫前已經精神失常了,殺害陳江水的時間不是天亮而是深夜。考察這兩處裂縫出現的原因,不能單就《殺夫》
本文來看,如將之與互本文的《詹周氏殺夫》聯係起來尋找,答案會發現。《幾則新聞》中與正文部分矛盾的地方,與《詹周氏殺夫》的本文
並不矛盾。據此可以得出結論:小說中引子部分《幾則新聞》是依據社會新聞《詹周氏殺夫》而寫的,而不是依據正文而寫的。作者可能先依
據《詹周氏殺夫》寫好了小說的引子部分,再依據《詹周氏殺夫》改寫成了小說的正文部分。前者照實寫,後者有改動,所以不一致。當引子
《幾則新聞》和正文合在一起,構成完整的《殺夫》的語言符碼係統時,這兩處的裂縫便出現了。這是作者的疏忽?
重讀《殺夫》,就是將《殺夫》作品當作本文來研讀,揭示語言符碼的特征和意義的生成。將《殺夫》當作開放的本文,揭示其語言形象和意
義的關係,其與《詹周氏殺夫》的互本文關聯;揭示《殺夫》本文與時代文化及社會物質形式的關係。最後指出《殺夫》本文中的“裂縫”即
本文中前後自相矛盾的地方。這種重讀隻是一種嚐試。
注釋:
本論文引注皆出於一書《殺夫 鹿城故事》(李昂),華嶽文藝出版社,1988年2月版。下麵各注隻注明書中各篇篇名和頁數。
① 司馬中原語。《至少看過這本書——再版序》,第2頁。
② 《殺夫》,開始於第67頁。
③ 《詹周氏殺夫》,第191—192頁。
④ 《寫在書前》,第1—5頁。

小人物的悲劇


--------------------------------------------------------------------------------

 

——對巴金《寒夜》的解讀

摘要:《寒夜》是巴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反映小人物悲劇的優秀長篇小說,通過對一個家庭主要人物的刻畫,真實地反映了抗戰後期的黑
暗社會現實,也表達了作者對中國小人物生活和命運的同情和思考,既體現了普遍的人性意義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本文通過對《寒夜》的
各樣的解讀作選擇性的回顧,重讀性地理解巴金的長篇小說《寒夜》的地位、人物形象塑造上和思想、藝術上的成就。
關鍵詞:巴金,《寒夜》,小人物,人性意義,民族特色

巴金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偉大代表之一,在“五四”以來的中國新文學的發展曆程中,篳路襤褸,將中國現代文學由涓涓細流發展到大河奔
流,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巴金從世紀初的“五四”落潮最黑暗的時刻走上文壇,為民主和人道的社會作呼求,向黑暗的社會現實一次次地發出
控訴的吼聲。而今,2001年對上個世紀作回顧,清晰可見巴金的生命已整個地融入了中國新文學第一個世紀的全過程。巴金是以自己的生命和
文學作社會抗爭的作家,他身上體現出的生命與文學進程相重合的現象,“本身就賦予了巴金一生以特殊的意義,這使他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
種象征,一種標誌,一個時代的偉大代表。”
但是,也應看到,有人高度評價巴金的生命抗爭時卻在貶低他的文學意義。有人認為,“像本世紀大多數中國作家一樣,巴金也一直站在表達
社會理想、宣泄社會情愫的立場上寫作,而且,巴金以其熱情天真的氣質,有時將小說寫成了童話。到他被剝奪創作權力的那一天為止,他一
直沒有寫出一部自成世界、耐品耐讀的作品,甚至可以說,它與文學還隔著一層什麽。” 事實絕非如此,巴金誠然寫了一些激情有餘,凝練不
足的作品,但巴金更創作出了許多文學精品。實際上,以《家》為代表的《激流三部曲》和以《寒夜》為代表的《人間三部曲》將曆史與現實
交織,創造了不朽的巴金文學世界,意蘊深厚,缺少的隻是挖掘和發現。新的世紀必將對巴金有重新的重大發現。
筆者在這篇論文裏通過對《寒夜》的眾多、各樣的解讀作回顧,重讀性地理解巴金的長篇小說《寒夜》的地位、人物形象塑造上和思想、藝術
上的成就。《寒夜》創作於1944年到1946年,著重反映抗戰後期大後方的社會黑暗和下層人民的苦難。這又是通過一個家庭的崩潰來表現的,
塑造了幾個有豐富內涵的人物形象,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正如有人所說“巴金前次所寫的長篇小說,除《激流三部曲》、特別是其中的《
家》以外,雖然各有千秋,但就思想藝術成就而言,似均未能達到《寒夜》的水平。”
《寒夜》是巴金最傑出的作品之一,是與《家》雙峰並峙的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名品。海外對《寒夜》的評價也很高。在西方享有盛譽的夏誌
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評價“《寒夜》是牢牢紮根於日常生活中的創作。讀者在目擊男主角一步步走向身心交瘁的境地時,簡直不忍卒讀。
因為和一般中國家庭生活太過逼肖,所有柔和、傷痛的場麵,遂具備了動人的力量。憑著這本小說,巴金成為一個極出色的心理寫實派小說家
。又由於他僅僅致力於表現他所了解的真相、並無意於追索更具野心的哲理,他因而成功地使他的小說增添了一層象征的意義。故事中三個人
物的命運,不但是中國最失敗、最絕望的黑暗時期內的一則寓言,同時也是描寫平常人在行‘仁愛之路’時,所要麵對的無法克服的困難。道
德劇《秋》是巴金所寫的表達憤怒的最好的小說,《寒夜》則是他最偉大的愛的故事。因為愛能夠超越憤怒,代表了較為廣泛的了解,《寒夜
》的成功,因此更見高超,更見成熟。”
日本學者山口守也高度評價《寒夜》的“作者在這部作品中所要表現的不是一般的家庭生活中的傾軋或三角關係,而是對當時都是善良人的家
庭也不得不破裂的社會狀況的揭露和控訴,並從這揭示出人與人的聯係這一突出普遍的問題”,“正因為小說深刻地寫出了抗戰時期勤懇、忠
厚、善良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命運,我們才得以超越時代地來深入思考人與人的聯係”。
總之,《寒夜》是巴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反映小人物悲劇的優秀長篇小說,通過對一個家庭主要人物的刻畫,真實地反映了抗戰後期的黑
暗社會現實,也表達了作者對中國小人物生活和命運的同情和思考,既體現了普遍的人性意義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寒夜》沒有很強的故事情節,這部小說主要靠成功地塑造的幾個人物形象來展開篇幅的。這是抗戰後期大後方一個普通的家庭,30多歲的年
輕夫妻,他們的孩子,以及男方的母親。這是一些最普通的小人物,他們掙紮在社會戰亂、貧窮和被壓迫的黑暗社會之中,他們自己便也會互
相傷害著。終於這個家庭崩潰了。這是一部反映小人物生活和命運的苦難的悲劇,體現了普遍的人性意義。
這一普通家庭的男主人公,也是小人物悲劇的集中代表人物便是汪文宣形象,他似乎象果戈理《外套》中的巴什馬奇金和契訶夫的《一個官員
的死》中的契爾維亞科夫,也在被有婚外情的妻子拋棄上象托爾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寧。 雖然他和前兩個人物在身份地位,悲
慘死去的命運及懦弱的性格上,有某些相似之處。但“這兩個俄國沙皇時代的小公務員一直是處於麻木不仁的狀態,對不平等的社會現實沒有
絲毫的認識,到死心中都沒有不平。而生活在我國四十年代的汪文宣已經有了明顯的反抗意識”。 同樣,妻子曾樹生跟情人的出走與安娜的情
況相反,汪文宣受到極大的傷害,甚至導致他的死亡。
我們更應該將汪文宣形象與巴金過去作品中的人物作比較。臧連明將他與《激流三部曲》中的覺新相比,認為,“覺新對那個大家庭始終抱有
幻想,有留念”,而汪文宣“對當時社會並不抱任何幻想,他想反抗,但沒有力量,為了求得一點基本的生存條件,他不得不奉行不抵抗。”
所以,“覺新的懦弱使人看到了封建家長製對一代知識青年的毒害,汪文宣的懦弱則使人看到了當時中國社會的黑暗以及它必然崩潰的命運。
” 其實,巴金在此前已經塑造過很多這種怯懦和猶豫一類的人物形象,除《激流三部曲》裏的高覺新、陳劍雲外,還有如《愛情的三部曲》中
的周如水、《憩園》中的楊老三等。汪文宣和他們相似但絕不全同。“周如水的猶豫伴有一種基於良心譴責的較深的內疚;高覺新在封建禮教
麵前忍辱妥協,他的怯懦包含著健忘中苟且偷生和隱蔽的自私心理。文宣則不同,他的怯懦與猶豫,更多地表露了他那善良忠厚的心地。一顆
無私心靈的破碎,是更可以激起人們的巨大同情心” 楊老三作為大家庭的敗家子受到侮辱,汪文宣卻是時代精神培養的知識青年。應該來說在
性情和品德上看,汪文宣與陳劍雲最有共同之處,都是愛得專一與熱忱的情種,性格懦弱,卻為人熱情,富有犧牲精神。
“巴金的最大成就在於,他能詳盡細膩地描寫一個人的屈辱心理,深刻地表現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病態靈魂。巴金在塑造汪文宣這個人物形象
時,緊緊抓住了他性格的兩個方麵:一是他原先性格中美好的東西,另一是他現在的性格的變異特征。” 慘淡的現實和曾有的美好的強烈反差
是汪文宣的縱向背景,有才華的唐柏青和老實誠懇的鍾又安的慘死與周主任的冷酷、陳經理的優越的反差則構成了這個形象的橫向背景,這有
曆史和現實跨度的背景使人們不忍指責汪文宣的個人缺點和責任。汪文宣是小人物的典型,懦弱、猶豫,又善良、富有犧牲精神,委曲求全。
讓人憐愛與同情。
家庭的女主人公,汪文宣的妻子曾樹生是另一個小人物。她的婚外情和離家出走使她的形象更複雜些。有人將曾樹生與兩個外國文學形象作了
比較,“樹生與安娜•卡列尼娜都有充沛的精力和熱情,都為自身的幸福而盡力去追求。但是樹生卻不象安娜•卡列尼娜當得不到渴望的愛情
,感到一切全完了,便投身在火車下麵。樹生與包法利夫人都不能忍受枯燥平淡的家庭生活,沾染了貪圖舒適享樂的習氣。他們的丈夫都是庸
碌無能的人。但是樹生卻不象包法利夫人那樣縱情無度,飽受顛連,以至走投無路,繼而服毒。樹生最後給文宣的長信,娜拉最後對海爾茂的
談話,可以說是婦女追求個性解放的宣言”,“曾樹生是一個要求個性解放的資產階級女性,在她的心靈深處,東方婦女的道德觀念並沒有泯
滅。這樣一個有特色的婦女形象,在‘五四’以來的文學畫廊裏,可說是僅見的。因此它具有特殊的典型意義”。 但也有人認為“曾樹生既談
不到是一個什麽追求個性解放的資產階級女性,也談不到受什麽資產階級思想腐蝕、失掉了正確的人生態度的問題。她是一個受屈辱、但又孤
立無援的軟弱的知識婦女。為了求生存,她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街頭。” 後者的說法更實際些,曾樹生跟汪文宣一樣懦弱動搖,善良,忠於愛情
,隻不過她想過“更好的生活”,因而有個人主義的舉動,新世紀初的人們對這一點將會更加寬容和理解。但汪文宣決不是海爾茂,婆媳矛盾
中受害更大的往往是殘年老人,因而她的回來比出走更有積極意義。她終於兌現了歸來的諾言,又不得不再度回去陳經理的身邊,說明她無法
擺脫小人物的善良又懦弱無力的命運。
對《寒夜》裏的女主人公曾樹生,巴金的評價是比較低的,甚至預言她的結局是“以銀行經理的夫人的身份,大宴賓客”,“陳經理不會長久
守在她的身邊” 。但我們從小說中的曾樹生身上看到汪文宣所沒有的閃光點。四十年代的批評家已看到這一點,“在汪文宣身上我們體驗了失
望,曾樹生卻給人帶來一絲溫暖和活下去的勇氣。……樹生追求的不是豪華的物質生活而在精神的幸福,自由,所以她並沒有同上司陳經理結
婚,到書的最末一個字,這事情也沒有決定。無疑的,樹生走到了岔路口,從她的個性來看,她會考慮出一條合理的前程來。” 隨著社會自由
度的增大,個人選擇的可能性的增多,社會道德對個人追求幸福的正當權利的尊重,曾樹生形象的評價上人們越來越有不同於過去的理解。
汪母形象則是惡婆婆與好媽媽(奶奶)的統一體。在汪母的靈魂深處還殘存一些封建舊禮教舊觀念,她對兒子的愛也被人認為有病態成分,加
上貧窮單調的長期生活的折磨,它與兒媳發生了莫名的又無法排解的矛盾。但與兒子孫子的關係上,又顯示她小人物的善良和愛心。她比兩個
年輕人更具有的品質是堅韌,一個家庭破亡了,女走男死,是她處理好善後事宜,是她將孤兒帶走撫養。她的堅韌與我們民族在持久抗戰中表
現的堅韌是一致的,因而在這一點上可成為魯迅所說的“脊梁”式的人物。 “從汪母與媳婦的關係看,顯示了她道德的惡,她是卑下的;從她
與兒孫的關係看,則顯示了她道德的善,她又是高尚的。汪母就是這樣一個高尚和卑下、偉大與渺小兩種品格奇妙融合一起的老年婦女形象。
” 在這個小人物身上體現出人性的複雜性。而新的世紀裏,正象人們會更加寬容曾樹生的出走一樣,也會逐漸將社會普遍存在的婆媳矛盾問題
中的殘年老人看作受害更重的一方,多加同情。

《寒夜》在主題上,有對抗戰後期中國社會現實政治的強烈批判。巴金本人後來也從這方麵談的較多。正如巴金所說:“我寫這部小說正是想
說明:好人得不到好報。我的目的無非是要讓人看見蔣介石國民黨統治下的社會是什麽樣子”,而對黑暗現實社會的批判主題是通過小人物的
悲劇命運表現的,“我進行寫作的時候,好像常常聽見一個聲音在我耳邊說:‘我要替那些小人物伸冤’” 。過去,人們對《寒夜》這方麵的
主題發掘較多,也逐漸注意發現主題的其他方麵。
首先,《寒夜》真實反映了抗戰後期的中國社會世相。一九四四年,日本侵略者為打通從華北到東南亞的大陸交通線,也為實現其對國民黨的
“以戰迫和”的戰略目的,繼攻占長沙之後,又長驅直入,先後占領了桂林和柳州。一時貴陽告急,重慶驚恐,民間傳說國民黨政府已準備遷
都蘭州。相應的,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和有後台的“半官半商”的單位也紛紛作遷往蘭州的打算。當時的重慶一方麵那些發“國難財”的高官富
賈和戰時出現的“新貴”階層燈紅酒綠,狂歌亂舞,尋歡作樂;另一方麵是廣大勞動人民和下層知識分子的困苦不堪的生活。許多人甚至貧病
交加而死,其中便有像汪文宣的模特兒,吐盡血痰而死的作家王魯彥、繆崇群和作者的老友範予等人,巴金說“我有不少象汪文宣那樣慘死的
朋友和親戚” 。一九四五年,抗戰終於勝利了。但老百姓在吃夠了戰場上一連串的“慘敗”而帶來的苦頭之後,經曆了一段短暫的興奮,又遭
受著國民黨政府的“慘勝”的災難。在一片“國府還都”聲中,達官貴人飛回東部大城市,剛發完“國難財”,又接收大員什麽都要,“五子
登科”。但來自下江的廣大勞動人民和下層知識分子,把東西都快賣盡吃光了,也遲遲回不了老家。
正如四十年代的一篇談《寒夜》的文章所說,“假如我們的良心並未泯滅,理智還有點清醒,就不會用空洞渺茫的什麽光明春天之類的東西來
自欺欺人。現實生活裏交織著太多的痛苦和血淚,每一瞬間我們都可以聽到絕望的哀號,會看到無數的人在生活的煎熬中倒下去。難道這世界
就沒有歡笑嗎?有的,在高樓大廈裏,在豪華的宴會上你可以找到歡笑——無恥的,荒唐的,淫蕩的歡笑——,可是,隱匿在歡笑的後麵,在
歡笑著的腳底下又盡是絕望的哀號和倒下去的人類。悲劇嗎?是的,我們這個國度就隻有這些永遠演不完的悲劇。” 巴金的《寒夜》真實地反
映了曆史的生活,抨擊了當時統治者的腐敗,揭示了下層人民的苦難,讓人們看到“勝利”所掩蓋不了的民族苦難史。
逐漸地,人們不滿足於隻是強調《寒夜》的社會政治批判主題。應該看到汪文宣一家的悲劇,是處於黑暗現實中而又追求人生的社會價值的現
代知識分子精神上遭受創傷、肉體上被殘酷壓迫的悲劇。雖然他們本身的弱點是一個因素,但歸根結蒂還是社會黑暗導致的悲劇。一切不幸、
貧窮、失業、疾病都與那樣一個外敵入侵和內部黑暗統治的社會緊密相關。《寒夜》在這一點上,顯示了它強烈的社會控訴力量。“但如果作
更深入的體味,會發現巴金這部現實感很強的小說中又蘊含有對人性對家庭倫理關係的深層思索。如其中對婆媳之間無休止‘戰爭’的描寫,
就發覺到心理方麵的深層原因,自然也牽涉到對特定倫理關係製約下的人性困境的探討。” 婆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這就要在婆媳個
人的原因之外,正視社會的現存家庭結構,所謂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社會家庭結構裏必含與人性相衝突的東西。這也說明新世紀初,隨著社
會的發展轉型,隻有夫妻和孩子構成的核心家庭的增多是社會文明的進步。
從《寒夜》與巴金之前作品的比較來探討這部小說的主題,也是一條可行的路。有人說“《寒夜》就其蘊含的社會意義和深刻性言,是這一作
品群中成就最高的一部。原因在於《寒夜》表現的既不是充實的生命——如楊木華;也不是腐朽的生命——如楊老三;也不是一般的萎頓生命
——如田惠世、萬昭華,而是曾經有過豐富、充實生活的萎頓生命。將這樣的生命放在突出地位盡情表現,在巴金的中長篇小說裏,《寒夜》
是唯一的一部。如果聯係巴金過去的作品,我們完全可以把汪文宣、曾樹生的悲劇,看作是脫離了封建舊家庭,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找到正確
革命道路的覺慧、覺民、琴們的悲劇。” 這樣,我們發現巴金小說創作前後期在主題上的連貫性和延續性。巴金不但揭示了被封建舊家庭毀滅
的和出走反抗的青年身上體現的反封建反暴政的主題,也在已走出舊家庭的青年身上發掘個性解放的無力的主題,向新時代新社會的黑暗發出
強烈的控訴。
《寒夜》是反映小人物的悲劇,巴金在這部作品中顯示的強烈的平民意識使這部作品堪稱為平民的史詩。“脫除了一切俗套和公式,以清新的
目光,寫具體的生命,寫善惡蒙孽、 愛恨交織、 哀歡流轉的人性。巴金在《寒夜》中表現了卓絕的才能,和莊嚴的藝術精神。……這裏沒有
偉大的英雄人物,也沒有出眾的佳人,但是卻有五億平民的眼淚和呼聲,這不是英雄的史詩,而是平民的史詩,是真正的史詩。” 巴金身上最
可貴的品德正是作為知識分子社會定位的民間性的自覺和強烈的平民關懷的人文精神。90年代以來的相當一部分知識分子和文學極盡媚俗之能
事,參與著以形而下物質誇耀為本質特征的“成功人士”的社會明星神話的編造,卻對弱勢人群的苦難不顧、甚至厭惡。這是對五四精神的背
叛,巴金的意義在這裏應針鋒相對地得到鮮明的張揚。
最後,將《寒夜》與巴金曾經受過無政府主義思想影響結合起來,小說的主題又突出表現了巴金的日常倫理理想:捍衛小人物的尊嚴,為此拒
斥一切社會罪惡。“但隻有很過時的無政府主義的理想,才是一個永遠與財富、權力和國家機器無關,永遠與受到侮辱和受到損害的人們守候
在一起,永遠與個性主義的孤魂野鬼糾纏在一起的理想。無政府主義是一種思想上的烏托邦,任何烏托邦的最終目的都是不能轉化為具體政治
行動的,正因為它無法實現,所以隻能通過其精神力量融化到人們的具體日常性的倫理行為中,在人生的崗位上,點點滴滴地發揮著作用。巴
金的小說由30年代的鼓吹反抗與恐怖主義到40年代同情小人物的尊嚴的轉換,正反映了這一烏托邦的理想主義由實際的政治理想轉換成日常的
倫理理想的軌跡。” 從無政府主義被視為洪水猛獸避之惟恐不及到直截了當地肯定充分反映了半個世紀以來的社會意識的巨大變化,新的世紀
巴金研究一定會在更加自由的環境中出現新的高潮。

《寒夜》是巴金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也是藝術成就上的頂峰之作。突出表現在嚴謹的現實主義描繪和鮮明的民族特色。
有人談到,“《寒夜》這部飽含沉鬱情愫的作品,藝術表現洗練雋永,民族色彩尤為鮮明。冰心在談到巴金作品時說:‘他的思想感情和他筆
下的人物,都完全是中國的。’(《他還在不停地寫作》)《寒夜》對幾個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及其相互關係的描寫,深具中國民族
的特色,因而,有著動人心弦的力量。這部作品,是繼《激流三部曲》之後代表巴金創作最高成就的又一部現實主義力作。” 《寒夜》對重慶
街頭社會風俗畫的展示,對家庭中的婆媳夫的矛盾的揭示都體現了典型的民族特征,另外,有情節組織和安排上的講究,是中國敘事文學的傳
統,而注意細膩地描繪人物具體感覺影響和某一環境下的獨特的心理感受,避免對人物心理狀態作靜止的抽象的敘述,盡可能結合各種動作比
較簡潔地寫出,是這部小說突出使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心理描寫手法。
有人將《家》和《寒夜》作比較,對後者評價更高,“《家》對社會現實的控訴,總的說是通過人物形象的描繪和具體情節的鋪排自然實現的
。欠缺的是,作者過多的讓人物對舊家庭製度作直接的抨擊,缺乏提煉,給人直露的感覺。《寒夜》對社會現實的控訴,卻是寄寓在整個藝術
的畫麵裏。” 這些都是切中肯綮之談。
海外的學者也對《寒夜》的藝術成就作很高評價,納森•K•茅的《寒夜》英譯本《序》中說,“它證明了巴金的藝術上前所未有的成熟。此外
,這部小說著重描寫了長期的戰爭所帶來的令人恐怖的局麵。通過黑暗、寂寞的夜晚和變換季節的形象化描寫,渲染了麵臨毀滅時所特有的氣
氛;通過景象的描繪,給讀者以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通過對話,展現了主要人物之間的衝突;通過角色的獨白,揭示了主要人物的心靈世界
。所有這些手法的使用都有助於抑製小說過於激烈,而使讀者加深對於處在戰爭最黑暗時期的現代中國家庭成員狀況的認識。”這是從《寒夜
》中的風景描寫和心理描寫上揭示它的現實主義藝術成就。其實,無論從選題立意和結構布局上,到敘述描寫以至語言運用上,《寒夜》都取
得了很高的成就。
納森•K•茅特別提到小說中第23章(曾樹生啟程去蘭州)和第30章(汪母在文宣病床前守夜)的兩個場麵。前一個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難
忘,最哀婉動人的篇章之一”;後一個“對一個母親關心兒子是表現出已帶著占有欲的愛和對她又加深徹底絕望程度上所起作用的描繪也是生
動的”。 一個外國學者對中國文學文本有如此高的熟悉程度是非常難得的,也說明了《寒夜》的藝術成就在國際上所產生的很大的影響。經過
80年代的對西方文學思潮的盲從、模仿到90年代對本土性的重視,非西方“現代派”的嫡係的巴金《寒夜》實際上吸收了西方文學技法,又表
現出鮮明的民族特征,其很高的藝術成就在新世紀仍會顯示出無窮的魅力。

 

懷念我的父親和母親


--------------------------------------------------------------------------------


 我的父親和母親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農民,他們的平凡的一生與十億中國農民一樣,默默地生存,默默地死亡,不足為外人道。但在異國他鄉
,每當思念祖國的時候,我都懷念著我的父親和母親。我因為我的雙親才來到人世,才糊裏糊塗,沒辦任何手續,就成了中國人。我是因為我
的父親和母親才知道什麽是“中國”的,對於我來說,中國是我的永遠的祖國,就是因為我的雙親已經在那片土地上生生死死。現在,我在異
國他鄉,還經常眺望祖國的方向,仿佛看到故鄉青山上的父母的雙頭墳塋。
  父母都是中國東部省份安徽的巢湖地方人,作為長江中下遊平原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用它的湖水養育了這片大地上的華夏子民,但這
是怎樣的土地啊,厚重的泥土托起的生命是那樣的艱難,沉重。巢湖來源的傳說,就說這地方富人為富不仁,窮人善良而窮困,隻有老天有眼
,它為了懲罰壞人,發大洪水淹沒了富人的莊園,便成了一片水澤的巢湖。
  父親1940年,出生在巢湖的一個靠山的小村莊。他的父母是不識字的農民,在窮困生活中卻生育了六個兒女。父親排行老三,是全家六口
人中唯一讀過書的,那要托中國共產黨的福,打土豪分田地,窮人的日子好過一些。我的祖父祖母在我父親十幾歲的時候便相繼過世了,留下
了六個兒女。老大是女的,早早嫁人謀生去了,老二就是我的大伯,後來倒插門到別人家了,我到七八歲時才知道他是我父親的親哥哥。最小
的妹妹在五六歲時因為沒飯吃被鄰縣的一戶人家領養走了,到我七八歲時才與我家恢複了聯係,我突然多了一個親戚。
  父親是家裏唯一的讀書人,但隻讀到小學四年級,便輟學回家務農,與幾個弟妹相依為命。父親由於識字,被土改幹部看中,經常參加新
中國基層政權建設的一些工作。後來,組織派他到鄰鄉去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工作,就告別出生的小山村了。父親後來的職務是火頭軍
司令,就是一個公辦食堂的堂長。食堂設在一個水圩區的小村莊裏,有一戶人家的一個女孩,因為家庭貧困,找人幫忙,來食堂打雜,做燒火
等雜事。我當然後來才聽說這些事,這個女孩和我的父親相愛了,她就是我的母親,不識字,小父親三歲,從此陪伴了我父親一生。我無法用
小說家的筆法來鋪敘他們戀愛時的動人故事,我在最近的一首古體詩裏用了這樣的詩句:“紫紅年代合破被,餓殍村莊育瘦孩”。我後來看到
父母結婚時的小小的黑白照片,的確可說是“郎才女貌”。
  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好了,黨的工作轉移到城市去,我父親便繼續回出生的村中當農民,這次他帶回了我的母親。農村缺醫少藥,毛主席說
華陀也不是大學生,要在農民中培養自己的醫生,“把合作醫療的重點放到農村去”。這樣,父親又被組織派出去培訓學醫。二十多歲的父親
從此藥箱背了一輩子。我是1968年出生的,我小時候的印象裏,父親經常不定期地參加醫療培訓,這時候便不在家,我記得八歲時患牙痛病,
痛得叫父親,可他出遠門培訓去了,不在家。
  父親在大隊合作醫療室行醫,母親在生產隊當社員。生活並不好過,母親生了六個孩子,在那個年代中,有三個在很小的時候就相繼由於
營養不良,夭折了。那是我的三個姐姐,我一點不知道她們的樣子,但我一想到她們就心酸。我的三個姐姐,在我的記憶裏,你們全都是美麗
的,如花朵一般在故鄉的田野上開放。活下來三個孩子全都是男孩,母親說自己怎麽沒福氣有女兒,到七十年代中期,日子好過了,母親到底
抱養了一個女孩,這便是我現在的妹妹。
  故鄉人所說的“糧食艱巨”的日子如是所聞。家家的餘糧被政府搜去,家家的鐵鍋被打碎造鐵。大隊和村幹部在各村巡視,看到哪家的煙
囪冒煙,哪家便被搜走糧食和鐵鍋。大家都到共產主義的大集體食堂吃飯,吃不了的喂豬,或者幹脆倒到田裏作肥料。但共產主義的夢沒做多
長時間,饑荒來了,公糧照樣越交越多,田裏的莊稼越來越少,食堂終於辦不下去了,政府號召人民自救,於是死人的事便天天出現, 餓殍遍
野。現在村裏60年左右出世的人極少,就是那時候的出生成活率接近於零了。村裏有一戶人家全家餓死,隻剩一個小孩,僥幸活下來。叔叔告
訴我,那時他兩腿浮腫,一按一個陷窩,幾天不能還原。我出生晚,僥幸活到現在,還能坐在異國的辦公室裏寫文章,想起來正是奇跡!
  到我上學的時候,已經是1975年了,農村孩子讀書遲,我到虛歲八歲才上學。記得是母親用她穿破衣服的布為我做的第一個書包,到我三
年級可用鋼筆了,父親在合作醫療室邊上的大隊代銷店為我買了我此生的第一個鋼筆,新農村牌。課本上有一課“赤腳醫生好阿姨”,插圖是
個女醫生,但除了性別,這篇文章像寫我父親的,故鄉裏我喊父親“阿爺”,父親正是赤腳醫生。我小時候寫作文《我的父親》之類,便寫父
親為病人看病的故事。父親是當地很有名氣的醫生,許多很遠地方的病人都慕名前來,這時候大隊合作醫療室便像旅館一樣熱鬧。我和弟弟在
幼兒時,母親忙著生產隊勞動,我們便在醫療室呆著,那裏是我兒時的樂園。
  農村醫生很辛苦,隨叫隨到,不分白天和黑夜。父親經常在家吃飯的時候,病人來便碗一丟,去醫療室去了。夜裏正睡得香,有人打門,
急病喊出診,父親便被子一掀,披上衣服便鑽到風雪中去了。父親後來死於癌症,我總認為與他這樣的生活方式有關係。父親虛歲六十歲便被
惡病奪取了生命,死前幾年被癌症折磨得痛苦,都是因為他這樣的生活方式。他治好了病人,一生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他自己卻被他熱愛的
事業過早地奪去了生命。
  我逐漸在這貧窮的農村長大。每次放學回家,書包一丟,便去鄉野上放鵝,放牛,或為生產隊撿稻穗。鄉村四月閑人少,我十歲左右就利
用星期天參加生產隊勞動了,雖然工分很低,我卻是地地道道的“人民公社小社員”。到80年,我去很遠的鎮上讀中學,便越來越脫離鄉村生
活了,那時候,農村正在變革,先分田到組,後又分田到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兄長沒考上大學,去鄉辦企業工作去了,父親的集體
醫療室也解散了,便回家開了一個家庭診所。父親看病之餘,便幫母親忙田裏活。父親常常是放下藥箱下田,從田裏上來兩腿泥就背起藥箱。
  我在1986年考上了大學,隻是家鄉的一個師專,父親親自陪我去報到。我的考上大學,是當時家鄉最轟動的事,家鄉在文革期間沒有被推
薦一個子弟上大學,文革後恢複高考,也沒有考上的,我的考上師專是小山村的“破天荒”了。那個暑假,我照樣在田裏勞動,村人頻繁地對
我說,都是公家人了,還幹咱們農民的活啊?有一位長輩對我說:孩子,種田這碗飯不好吃啊,你總算把大鍬把子扔了。母親忙著為我準備行
李,高興中的父親親自挑著我的行李與我走在鄉村通往我去就讀學校的路上,我自己卻晃蕩著空手。父親對我說,我們家幾代人就出了你一個
公家人,你得去給爺爺奶奶的墳上多叩幾個頭。
  我成了公家人了,越來越疏遠我的親愛的鄉村了。師專畢業,我到縣城的一個大工廠教書,後來考上了南京一所名牌大學的研究生。父母
一輩子也沒來過離巢湖並不遠的南京。1998年3月,母親來南京看望我了,沒想到那次成了最後一麵,也是她唯一一次到除家鄉縣城外的城市。
回家沒多久,她就第二次腦網膜出血,去世才五十六歲。母親在十幾年前犯過一次中風,治好了,沒想到又重犯了,倒是突然死去,一點痛苦
也沒有。隻是母親的突然過世使得父親的晚年更加淒慘。父親在我讀研究生期間就患了癌症,到合肥做手術又活了下來,並堅持行醫,但隨著
病情的二次嚴重,他越來越需要母親照顧了。母親去世後,父親為她和自己親自選了墓地,一年後,父親便過世了。
  母親去世時,我研究生還沒有畢業。到我再工作,成家時,雙親中隻有父親祝福我了。父親的病已經很嚴重,但還是到南京來參加我的婚
禮,但他隻能呆在我的房間裏,去中山植物園攝像,在夫子廟請客,他都沒有參加。99年12月,父親去世,我趕回家參加葬禮,我的心都碎了
。母親死得毫無痛苦,作為醫生的父親卻被癌症折磨了四年多才死去。他的死對於他自己無疑是痛苦的解脫。隻是我都沒有親自給父母“送終
”,也就是臨死時沒在他們的身邊。隻是,我後來有了兒子,我又考上了博士,父母再也看不到了。當我被單位派到海外工作時,我已經沒有
父母可以辭行。
  我現在在海外,常常想起的便是故鄉青山的雙頭墳,那是父親親自選定地址安葬母親的地方,也是他為自己準備好的歸宿。我想,我以後
也會死去,如果能安葬在父母的身邊,永遠陪伴著父親母親,那是我最大的心願。我的父親和母親是中國人,他們是中國的農民,我是我父母
的兒子,也是中國的農民的兒子。我不管此生身在天涯海角,我永遠都是中國人,我遠遠是祖國那片貧瘠的土地上的大地之子。
  謹以此文悼念我的父親和母親,願你們的在天之靈得到慰安!
  2002-11-09

 

老產業工人階級的沒落


--------------------------------------------------------------------------------

 

   身在異國他鄉,思念著的祖國無比的美麗。我寫下了很多愛國主義的詩文,傾訴我對她的相思,海外遊子對祖國母親的摯愛。當今天,我
在網上讀到轉載於論壇,原發在《南方周末》上的一篇文章《貧窮的中國》(記者:張立勤)時,我突然熱血沸騰起來。祖國,我在你的懷抱
時,我為自己的貧窮詛咒過你,為像我父母一樣的中國農村的貧瘠抱怨過你。現在,我再次為中國一個曾經偉大的產業工人階級的貧困而陣顫
,我要大聲詛咒這個老產業工人階級的沒落。
   記者張立勤的長篇紀實報告《貧窮的中國》,通過對中國三大重工業城市沈陽,武漢,廣州的產業工人階級的貧困現況的報道,向我們揭
示了這個為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現行憲法中也說他們是領導階級的中國老產業工人的悲慘命運,揭示了在官僚階級和富人階級
壓迫下的他們的貧困,無奈,無力抗爭。“貧困,像一隻猝不及防的黑手,撕裂了塗抹在城市表層的繁榮。”
  
   一個關於現代都市窮人的悲慘故事曾經在大江南北廣為流傳: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過了很多年平淡和珍貴的日子。1994年前後,夫妻先
後遭遇下崗。妻子耐不住清貧的日子和沒有亮色的未來,跟著一個有錢男人走了,留下一雙兒女尚未成人。失意的男人在激烈的就業市場屢屢
碰壁後,精神越發脆弱,生存的艱難壓得他抬不起頭來。
   偏偏不諳世事的孩子嘴饞鄰居家的肉香,纏著爸爸要吃肉。男人掏出家中僅剩的五塊錢,咬牙買下了一斤豬肉。當久違的肉香讓孩子們歡
呼雀躍時,絕望的父親在裏麵撒下了耗子藥……
  
   這是這篇報告的引言,由此揭開了掩藏於謊言底下的產業工人的真實命運。沈陽:工人村成了“度假村”,這裏的工人失業,無活可幹,
因而窮人們過著“度假”的生活。“工人村的家庭早就習慣了沒有固定工資的生活,有的10年前就失去了領工資的機會,在輾轉變更的打短工
中換取基本生活費。” 51歲的王亞君患有嚴重的甲亢,拖了好幾年不治,因為沒有錢。46歲的盧淩敏1997年病退下崗後,單位特殊照顧他每月
237元的生活費,媳婦患有嚴重的肺氣腫,常年吃藥,無工作。李素萍已經有兩年沒活兒幹了,在家幹呆著。40歲的王小蘭下崗後靠賣汽水度日
,5角錢1瓶,她愁家裏每天開支、孩子的學費,更愁的是丈夫找不到工作。……“一份當地政府報告顯示,到2000年底,沈陽全市累計下崗職
工達到65萬人,其中國有企業39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6.5萬人,登記失業率為2.45%。”
   其次看武漢情況。“據說武漢正在提‘中部崛起’的口號,但它首先不得不直麵的是,在現代化進程中被擠壓的、凋敝的國有經濟,和大
批行走在貧困邊緣的下崗失業群體。” 劉凡生領不到執照,隻能無證駕駛三輪車掙錢謀生,他都近六十歲了,警察卻扣收了他的車子。陳玉萍
最近找到的一份活兒,幫人照看孩子,每月200元,七個月前,他的男人因為貧困用繩索在臥室的門上結束了自己,當時他剛滿45歲。73歲的彭
啟忠交不起兒子們上大學的高昂的學費和入學讚助費。服裝攤販陳榮珍從夜幕剛剛降臨擺到晚上11時多,她隻賺了2元錢。……“來自2000年武
漢年鑒的統計數字表明,近年來武漢市下崗人員和城鎮待業人員呈逐年上升態勢,就業和再就業壓力增大。1999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8.1萬人
,比上年增長了3.1%;登記失業率為2.95%,比上年上升了0.15%。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該市集體企業經濟效益連年下滑的態勢遠遠超過國有
企業。就工業總產值來說,1999年國有經濟比1998年增長了2.3%,集體經濟則下降了7.2%。集體企業的下崗失業狀況也遠比國有企業要嚴重得
多。1999年國有經濟單位在崗職工人數比上年下降5.3%,集體經濟單位在崗職工人數則下降了14%。”
   最後來看南方的廣州。“據說廣州的外來常住人口總數約在180萬左右,大多棲息於139個租金便宜的‘城中村’裏。他們大都來自外省的
鄉村,幹的是城裏人最不屑的‘賤活兒’,且經過城市生活艱難、屈辱的打磨,他們堅韌地沉澱在城市的最底層。” 送煤氣罐的人謝宏生空蕩
蕩的屋子裏除了兩張大床、一張小餐桌,別無一物,電風扇是屋裏唯一的電器。楊正瑞每天淩晨兩點離家,公司規定遲到10分鍾扣100元。鄭宣
斌在廣州一家清潔公司做衛生,他的家裏,用不規則的木頭支起的上下鋪低矮、陰暗,顏色發暗的蚊帳、被子很苟且地置於一邊,他僅僅因為
沒有及時更換暫住證,被警察抓了去,關了整整三天三夜,還加倍罰款。……
   中國產業工人在一個自己被稱為領導階級的國家的貧困狀況是驚人的,上麵隻是三個城市的一般情況,而這三個城市都立名在中國富裕的
城市名單之中。那些中小城市的產業工人的狀況可想而知了。關鍵是,為什麽情況是這樣?
   “廠子都黃了,全叫貪官給整的!”在沈陽的工人村裏,人們守著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紛紛訴說。然而這個城市也有另一種地方,“在市中
心的和平和沈河區,林立著所有的高檔住宅、豪華酒店和購物中心,在這裏看見奔馳、寶馬的機會要比在北京長安街上多得多。”對於下崗後
當老板迅速脫貧致富的幸運者,許多人報之一笑,“認為隻有親戚在政府任職的人才能辦得到”。記者在沈陽采訪的日子裏,聽到最多的“是
人們對於失業的憂慮和對腐敗的詛咒。當他們想起電視上風度翩翩的副市長馬向東今天拉著下崗職工的手問寒問暖,第二天就飛到澳門一擲萬
金的往事時,強烈的被剝奪感油然而生”。
   記者在武漢采訪的日子裏,有關部門遠甚於沈陽的緘默是他始料未及的,從最基層的社區居委會到市一級的政府機關,辦事人員對於我所
做的話題采訪不約而同地表現出十分謹慎甚至冷漠、回避的態度。廣州,對於外來戶,暫住證每三個月要更換一次,辦一次要交60元,一年下
來就是240元。一家小兩口,光暫住證就要破費480元。
   中國產業工人的貧困的原因再明白不過了,這是一個在變革潮流中的利益受損集團。在“與民爭利”的官僚階級和與腐敗權力勾結而迅速
成為闊人的富人階級的共同壓迫下,這個一度成為新中國的幸運兒的階級徹底陷入了貧困,也和貧窮的農民階級一樣遭受著社會的冷眼。關鍵
是這個階級已經無力挽救自己的命運,他們早已失去了中國近代以來的產業工人階級的先進性和戰鬥力,因而,在社會急劇轉型時期,在社會
階層分化和各階級“人對人像狼一樣”的中國現在的財富和地位的競技場中,這個沒落階級隻能是任人宰割的命運。
   “輝煌與夢想”,對這個老產業工人階級還有什麽?輝煌早已時過境遷不複存在了,一個通過抗爭而似乎一度實現的夢想也刹那間成為泡
影。但我想,“也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隨著這個同時失去了光榮與夢想的老產業工人階級的沒落,一個新的,充滿著戰鬥力,不任人宰
割的新的產業工人階級必將起來。
   2002-12-

魯迅來到了網絡論壇


--------------------------------------------------------------------------------

 

  魯迅活著的時候,還沒有網絡這個東西,因此,魯迅到網絡論壇來做網蝦,肯定隻能是一種假定。不過,咱們大多數當代人來網絡就是圖
個消遣的目的,隻管自家玩的高興,就不妨冒著“不敬”的罪名拿他老人家“開涮”一下。如得罪了那位與魯迅沾親帶故的網友仁兄,先賠禮
道歉了。
  首先假定魯迅在一個有報刊雜誌,又有網絡論壇的時代,他會不會到網絡論壇來發貼?肯定會。魯迅是一個滿懷著啟蒙主義理想的作家,
而網絡也是啟蒙家的一個重要廣場,他不會放過到這裏來啟蒙大眾。再說,魯迅特別關心青年,而網絡上百分之七十的蝦子都是青年,網絡青
年是魯迅關懷的對象,何況極有可能崇拜大作家魯迅的網蝦主動三請四邀魯迅先生到論壇來“指導青年”呢。當然,也不是沒有可能,魯迅被
網站邀請到論壇來當斑竹,這樣就不愁論壇沒有人氣了。
  再次假定魯迅是大網蝦還是小網蝦?有人會說,這還有疑問?那麽大的作家肯是大蝦了。我看不一定,就魯迅和他同時代的許多作家相比
,他的創作的數量並不很多,他老人家創作和翻譯數量大致各占一半,但翻譯在網絡上隻能算“轉貼”,而這方麵肯定有人比他凶猛得多。就
創作來說,現在有些很年輕的網蝦網絡文字的數量就已經超過魯迅一生的文章數目了。這也可理解,魯迅毛筆寫文章,而現在網蝦電腦打字,
魯迅引用別人文字,一個字一個字地抄寫,而用上電腦隻要複製一下便可。不過,我們既然假定他是魯迅,就應該假定他為大蝦吧。
  來到論壇,魯迅先生發貼大作文章了,奇怪,魯迅睜大了眼睛。原來,電腦屏幕上顯示,“您的大作須經審查後才能發表”。魯迅不由得
叫道:仰東恕殺,這玩意兒我見怪不怪了,咱大中華民國時書報檢查不就是這玩藝兒嗎?對付這個,魯迅是老手了,“準風月談”?書報檢查
製度那麽嚴,他還不是照樣發表了許多文章!
  於是,魯迅坐在電腦邊,抽煙,吃魚肝油,等著自己的貼子在論壇出現。這有兩種可能了。一是,始終不出現,肯定沒通過審查了,槍斃
了,仰東恕殺。他老人家筆頭快,很快能另寫一篇,繼續到論壇來碰運氣。我們就假定他終於發出來了吧,實際上我倒擔心他老人家像投槍匕
首的文字十有八九發不出來,於是,跟貼終於一個一個出現了。說好的有,商榷的有,當然砸板磚的也有。老人家不生氣,但要揣謀罵他的是
不是同一戰線的左翼戰友。
  這就要說到網名來了。中國現代作家中,魯迅是筆名最多的作家之一,他到網絡上來發文字,肯定筆名眾多,網絡行話就是,“馬甲”多
,當然罵他的人裏也有馬甲。魯迅喜歡揭穿別人的馬甲,別人也喜歡揭穿魯迅的馬甲,於是,魯迅的馬甲一個一個地換,別人一個一個地猜破
,這遊戲將會沒完沒了。
  關鍵的問題是,魯迅不放棄網絡論壇上的宣講“廣場”,是為了啟蒙大眾,但他可能要失望。我前麵說過,咱們到論壇來是圖樂的,他一
本正經,網蝦們肯定以挑逗他開心,他老人家時間長了,就會被耍得動了肝火,說出有損正人君子形象的話來。於是,政治無錯,罵人無理,
斑竹封你的ID,於是,魯迅被驅除出論壇。
  這麽快就將魯迅趕出了論壇,我這篇文章還怎麽繼續往下寫?得了,就假定他被網站聘為斑竹吧,他老人家作了一生的報刊編輯,當斑竹
最內行了。仔細一想,不行。當斑竹要政治正確,他老人家怕做不到。當斑竹要沒有思想傾向性,他老人家傾向性太強,也不行,這樣的人當
斑竹,論壇裏的自由主義者的貼子不給他刪完才怪,他可是鐵杆的左派。就是哪個網站放手支持他去幹,左翼青年都來捧場,什麽互聯網出版
規定一頒布,這論壇還是被封了。
  魯迅不由得感慨,仰東恕殺,我不宜生活在網絡時代,我還是回到我的民國時代去吧。他老人家一跳進時空隧道,我就不能再假定他來網
絡論壇了,這篇文章就隻好“仰東恕殺”了。
  2002-11-25

 

魯迅“我要騙人”


--------------------------------------------------------------------------------


 
  寫下如此的標題,是因為魯迅先生寫過這樣的文章,我正在學習,便寫這篇體會文章,想請網友指正。我們來看魯迅為什麽要騙人,怎樣
騙人,騙人了沒有。
  一想到魯迅先生的《我要騙人》寫於他去世前半年,就讓人感慨,即使從悟到騙人的必要的那時候開始騙人,他老人家也幾乎沒有多少再
活下去“騙人”的時間了。魯迅此文是為日本的刊物《改造》寫的,原稿也是日文,所以,他此文的讀者對象首先是日本人。不過,二個月後
,他又親自將此文翻譯成漢文在國內發表,讀者當然也包括了中國人。
  這篇文章條理不清,思路混亂,這在魯迅的文章中是少有的,正如他自己所說“一麵寫著漫無條理的文章,一麵又覺得對不起熱心的讀者
了。”推測原因,一是當時魯迅的身體很不好,重病纏身,這影響他的寫作思維。二是,國事多難,內部不爭氣,外敵有壓境,這篇文章恰好
又是送到“外敵”國家發表的。
  魯迅的雜文不是純粹的議論文,形象性與議論性結合,雜敘雜議。我們來看他騙人的故事。第一件事,日本兵在上海被殺,侵略者蠢蠢欲
動,靠近日本勢力範圍的上海居民紛紛搬家,搶先逃難。但民國政府禁止了國民的搬遷行為,采用了“拚死命”的毆打的措施。中國,日本的
報紙議論這件事,都說搬家的居民是“愚民”,他們的搬家行為“把頗好的天下,弄得亂七八糟了”。魯迅也住在危險地帶,但他沒有搬家,
因為他認為“說到底,仍不過為了無論哪裏都一樣的危險的緣故”。
  實際上,魯迅很快就想到搬家了,他都確定好搬到法租界去,臨死前兩天,他還抱病籌劃這事,隻是他死得太突然了,搬家的時間都沒有
。這裏,魯迅的所謂騙人,是自己騙自己,哪裏都一樣危險,這樣就為自己“懶惰”找托詞。自己也是人,騙自己也是騙人。這件事裏還有,
就是當時的國民政府和日本人都在騙中國老百姓。
  魯迅所以要騙人,當然與社會,國家,別人騙他有關,他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正如此敘事後的議論,“虐待搬家人,毆打車夫,還是
極小的事情。中國的人民,是常用自己的血,去洗權力者的手,使他又變成潔淨的人物的,現在單是這模樣就完事,總算好得很。”原來,魯
迅要騙人是對他當時的中國統治者表示憤慨,“權力者”壓迫人民出“血”,欺騙人民的謊言卻似乎使他們變“幹淨”了。“上行下效”,“
民以吏為師”,作為一介平民的魯迅先生為什麽不也騙人呢?讓人傷悲的是,這個故事,其實魯迅隻是在騙自己。
  第二個騙人故事,魯迅先生說他去看電影,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子向他募集水災的捐款,魯迅給了她一元錢,女孩子便高興地說他是“好
人”。這個故事裏也有“騙”嗎?有,民國政府騙了女孩子,魯迅騙了自己。他騙自己,是因為他“明明知道著,卻好像也相信款子真會到災
民的手裏似的,付了一塊錢。實則不過買了這天真爛漫的孩子的歡喜罷了。我不愛看人們的失望的樣子”。至於民國政府騙人,是因為“但我
又知道,中國有著叫作‘水利局’的機關,每年從人民收著稅錢,在辦事。但反而出了這樣的大水了。我又知道,有一個團體演了戲來籌錢,
因為後來隻有二十幾元,衙門就發怒不肯要。連被水災所害的難民成群的跑到安全之處來,說是有害治安,就用機關槍去掃射的話也都聽到過
。恐怕早已統統死掉了罷。然而孩子們不知道,還在拚命的替死人募集生活費,募不到,就失望,募到手,就喜歡。而其實,一塊來錢,是連
給水利局的老爺買一天的煙卷也不夠的。”魯迅的騙人仍是騙自己,原因就是他太清楚了民國政府在騙人。
  魯迅的第三個騙人故事是說他母親問他天國是否真有,他騙她說“真有”,但他又想去信解釋了,這騙人便不算騙了。第四個騙人故事說
,他看到貧苦的肩販賣餛飩,沒有生意,很同情,便與妻子買了兩碗,“算是給他賺一點錢”。這後一個含有騙人的成分,是因為,他同情窮
人,無力幫助他,但又表現出一點幫助的樣子,“可悲的是我們不能互相忘卻”,因而使不公正的世界長久地存在下去。
  看到這裏,我們明白了,魯迅哪裏是在騙人,他是以知識分子的“與窮人站在一邊”的人文關懷精神憤慨著民國政府的腐敗。如果說他騙
人,他隻是在騙自己,為無力解救勞苦大眾,啟蒙理想得不到實現的現實中自己的無力譴責自己,麻痹自己。
  正如文章題目,魯迅隻是“要”騙人,並不真做了我們一般人理解的騙人的事。他喊出“我要騙人”,是憤世激俗,喊出對民國社會的抗
議。果然,當日本改造社讓他為日本人寫文章,無可回避地要談1936年的中日關係時,他說出來的隻能是實話,他還不會騙人:
  
  寫著這樣的文章,也不是怎麽舒服的心地。要說的話多得很,但得等候“中日親善” 更加增進的時光。不久之後,恐怕那“親善”的程度
,竟會到在我們中國,認為排日即國賊——因為說是共產黨利用了排日的口號,使中國滅亡的緣故——而到處的斷頭台上,都閃爍著太陽的圓
圈的罷,但即使到了這樣子,也還不是披瀝真實的心的時光。
  
  但此文中還有騙,外國騙中國,中國政府騙中國人民,這兩個騙裏都有火藥味,就是中國統治者在外國的武力下妥協,卻將武力用來對付
人民:誰愛國反帝,誰就是“共產黨”,犯“賣國罪”要武力解決了。但是,“但即使到了這樣子,也還不是披瀝真實的心的時光”,喊著要
騙人卻不會騙人的魯迅,英勇地揭示著中外的統治者含著血腥騙人的真相。
  
  我想我不會像魯迅,也要喊出“我要騙人”。因為,希望中的中國一切會“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不同於魯迅時代,民主,人道的
中國社會就在眼前。
  2002-11-27

 

讀關天網友攻心翻兄《農民負擔麵麵觀》
  
  作為中國農民的兒子,雖然通過讀書進了城,成為了“公家人”,但我的貧瘠的故鄉依然夢繞心尖,即使我現在置身海外也不另外。我曾
寫過不少詩文獻給我的親愛的鄉村,我談自己在貧窮的農村是如何成長的,談到我的三個姐姐在紫紅的年代夭折,談到我的父母平凡的苦累的
一生,但並不隻是如此。我寫過《農民問題的政治選擇》,被多家網站轉載。就是在最近的“向祖國傾訴”文中,在富裕的異國,我也說到“
為故鄉貧瘠的泥土扼腕”。
  今天,我又一次來到關天茶舍,偶然發現一個陌生網友的名字,他發表的貼子點擊數很少,跟貼也可憐,但文章的題目抓住了我,《農民
負擔麵麵觀》,還是係列。我急忙點擊開來看,作者是個農村基層工作的幹部,這更吸引我了,便將這係列五篇文章都複製下來,轉貼到我個
人的小論壇裏。為了對作者表示鼓勵,我跟了一個貼:說我非常關注他的文章,希望他繼續寫下去,是最寶貴的關於中國鄉村新世紀初情況的
資料。還未盡心,我又給他發了一個悄悄話,說關注他的文章,他並不孤單。
  攻心翻兄的《農民負擔麵麵觀》,作為文章並不很好,結構和表述都可以再提高,但文章更注重內容,這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一口氣看完
,便決定寫篇短文推薦一下。這組文章使我堅信了一個結論:中國鄉村的貧窮責任在政府,如果鄉村發生騷亂,政府遭到衝擊是活該。但誰也
不希望出現這種情況,那就要我們的自稱代表人民的政府拿出實際行動來,深化真正的改革,讓農民首先是站起來,接著是富起來。無農不穩
,亂始於農。
  請看攻心翻兄文章的幾個片斷:
  
  《工人日報》 1997 年 12 月 17 日發表專文評述中國的曆史官民之比為 :漢代1比 7945 ,唐代1比 3927 ,清代1比 911 ;到 1991 
年我國官民比例達到1比 30 。關於中國政府資金的最新分析表明:到 1998 年初,這一比例已變為1比 24 ,其背景性對比是 50 年代的1
比 6000 。中國曆史上政治家和知識分子最反對的“十羊九牧”現象與現化政治中的官場病─帕金森定律,在現代中國社會表現得相當嚴重。
另外,全國共有四百萬個自然村、七十萬個行政村約有村組級“幹部”兩千萬人。僅此兩項的工資每年就需要兩千億元。在縣以下的各項支出
中,70-80%是由農民負擔的。農民的口袋就是縣鄉財政。也就是說,這兩千個億其中至少有一千五百億元是由農民負擔的。……
  如果按此計算,全鎮用在村級幹部的工資每年在850000元左右,也就是說,鎮村兩級幹部開支每年在二百萬元左右;按此推算,全市(縣
)鎮村兩級幹部每年工資開支在3800萬元以上。全國每年當在760個億左右。加上百分之五的出入,在八百個億左右。以上農民負擔可用一個字
概括:“牧”。不是牧羊而是“牧民”的“牧”所得。……
  然而,上述分析隻是凸現在表麵上的可計量的東西,它僅隻是組成農民負擔這座冰山的一角,隱藏在“水”下的不可計量的部分才是農民
負擔這座冰山的主體。又因為它是隱性的不可計量的,所以沒有真正引起人們的重視。鄉鎮政府做為一級政府,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所謂的
七所八站,7所包括財政、稅務、公安(法院、檢察院)、工商、交通、衛生(含檢疫)和糧管所等被農民稱為“7頂8頂大蓋帽”的權利部門。
8站包括農技、水利、種子、植保、農機、畜牧(獸醫)、食品、漁業(水產)等兼有行政性和經營性的上級政府下設部門。它們是國家政權直
接延伸到農村裏的直屬單位,其職能是在各自分門別類的權限內收取巧立名目的錢款,它們在編製上直接接受縣(市)所屬單位領導,但在本
鎮又要接受黨委領導,所以稱為“雙管單位”,這些雙管單位事實上是國家政權延伸到鄉鎮一級的與民爭利的利益集團,其主要功能就是以權
牟利或以罰養人。農民普遍流傳的“一稅輕,二稅重,苛捐雜稅無底洞”就是針對它們說的。……
  
  都是枯燥的統計數字,我就不多引用了,原文鏈接附文後。這些數字,對我來說,是巨大的吸血蟲,在拚命吮吸鄉村貧窮土地上的僅有的
一點血漿,直到大地崩陷,大家一起完蛋才罷休。這樣的基礎政權沒有人來推翻他,中國的老百姓太能奴隸般地忍耐了。
  我當然寄希望於我們的黨,對中國鄉村的政府失望,我隻能寄希望於“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有了後三個字,文章便在國內的
一些論壇發不出去,但我仍然要用)”,再次在農村掀起一場“土地革命”,打碎舊的鄉村官僚機器,發動人民重建鄉村紅色政權,讓人民翻
身,推翻舊的鄉村官僚主義大山。人民將更加熱愛是他們第二次獲得新生的黨。
  上麵說的可能是氣話,但沒有“出格”,我從來隻做“準風月談”文章。冷靜地想來,還是我那篇《農民問題的政治選擇》中的老看法,
鄉村土地上的大眾自己不能起來做主人,便永遠隻能忍受官僚主義大山的壓迫,鄉村便永遠貧困。自己家的東西自己愛惜,無條件地由別人來
處理,隻會糟蹋盡。怎樣做主人?還政於民,人民做主,實現真正的鄉村民主。

2002-11-28
閑話網絡論壇及其它


--------------------------------------------------------------------------------

 

  
  我在許多文章中都談到網絡論壇,這裏不能再老調重談了。想辦法談個新的內容出來還真不容易,就從最近的個人感受說起吧。
  老實說,這兩天我在幹什麽?我在到處尋找深水壇子。我本來以某個論壇為家,現在也沒有想到離開,但不少網友說那個在逐漸冷清,我
也有這個感覺。於是,便想,別處難道就沒有這樣的深水壇子嗎?我的一個好友被一些論壇趕走了,在網絡上還是照樣混的有滋有味,這說明
網絡乾坤大,並不隻是三家村的店,別處也有好風光。還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讓我找到幾個好壇子,其中一個在我發貼後半小時便將我一
篇短文《讀關天網友攻心翻兄〈農民問題麵麵觀〉》固頂了,那個斑竹老楊同誌還根據我文後附的地址,將攻心翻兄的係列文章都轉過去了。
  我不是在慫恿大家都在網絡上到處找深水壇子,可以到任何地方去投宿,但有一個穩定的家更好。這不,我還是回到我的“家”論壇來了
。正好看到斑竹兄發貼出來好消息:此論壇取消臨時審查了。我卻因為找壇子而沒有貼子在這好時候發一下,於是趕寫這篇。斑竹的貼子不能
回複,就在這文裏表示慶賀。解放思想,便有活力,此論壇仍大有希望成為中文的思想論壇第一檔次的招牌。
  我一年多的網絡活動,混過的壇子不小二十多個,最喜歡的就是這個家論壇,與它有一種割不舍的情願。我也不知為什麽,但想出掛一漏
萬的幾個方麵:這是我進過的第一個深水壇子;我在這裏不間斷地呆了大半年了,可以說我呆時間最長的壇子。就想出這兩個方麵,我認為這
也足夠了。
  應該說,論壇對我這樣的多數網迷來說,是網絡上最有意思的地方。而網站提供論壇,也是為網友做了好事。但是,論壇需要管理,管理
和被管理便可能會出現矛盾。應該來說,論壇的人氣與論壇的管理者有關,但這不是全部。對於中國這個由舊傳統和新傳統向更現代的文明過
渡,轉型的國家來說,論壇管理實際上是在網友的自發的自由傾向與社會的法規及其他規範約束間兩頭受罪,兩端間走平衡。
  我想到民國初期的開茶館,提供了人們休息和談天,交流信息的好地方。但茶館老板頭上有巡警來管理,他非得在牆上貼許多個“莫談國
事”的條幅不可。茶客談的盡興,當然忘了顧忌,這是老板就要提醒了,指指牆上的字幅,茶客知趣便煞住,換個輕鬆的話題談了,不知趣也
隻有攆走,毀了小生意保了大生意。
  現在的網絡論壇也是一個這樣的茶館,隻不過條幅上的字已改稱“禁止談論敏感政治問題”,上個世紀初與這個世紀初畢竟有了這點大區
別,是可喜的。對於我們不喜歡談政治話題的人來說,這沒有什麽。我受到的校園文化熏陶是:風聲雨聲麻將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關
我屁事。但有人關心政治怎麽辦呢?如果是“反動”的家夥,如賣國之類,我沒有話說。如果隻是善意的興趣,那就沒有什麽,說過頭就收,
知道哪兒不能說便不再說。
  拉拉雜雜地亂寫,想字數一夠就收筆,但關於網絡論壇還可談一點出來。根據我大半年的經曆,一般論壇的斑竹基本上都很好,隻是論壇
的管理員領會紅頭文件精神常常出錯,便也有好人受冤枉。特別是一些實行了貼前審稿製後,這出錯就更增加了,就大傷了一些網絡大蝦的心
。我有個初步印象,就是網絡論壇的管理員最為難,為什麽?領會文件精神難,於是,打個比方說,文件左,他更左,文件右,他更右,這樣
才能自己放心不出事,但這就容易鬥爭擴大化。他們管得多,恰恰就容易出事。說出這樣的話,趕忙為自己留後路,我的話不適用於現在和以
後的與我有關的論壇的管理員。
  我對網絡論壇風雲的深入了解是以極大的代價換來的。我在許多網站,論壇上辛辛苦苦建立的個人文集和資料庫一個個突然灰飛煙滅,想
起來就讓人痛心,但又無可奈何。深感網絡有情人有情,“官法如爐”最絕情。我吸取教訓後,就便聰明了,一般隻挑選服務器在海外的,或
網站有大背景,大後台的網絡論壇棲身,才稍感安全,“盛世易言,危邦不居”,可是中國古哲人的金玉良言啊。
  字數差不多夠了,我的“閑話”便結束了。
  2002/11/29

 
學魯迅讀史

  我曾在致王怡兄的一首古體詩中寫道:“人間何所道,弱肉強食行。世人好中庸,戰士張靈明。道學明禮義,雜感察人心。立人而人國,
大眾最關情。”當今的自由派中,我想我是尊敬憲政派的,但我在這首詩中微微地批評了他們,正如莊子所雲:中國之君子,明於禮義而陋於
知人心。而我敬愛的魯迅先生,不談民主憲政可能是他的不足,但他的文章是何等地察明了中國的曆史和人性的被虛詞所掩蓋的本來麵目。
  古今讀史家,我推魯迅為第一奇人也。他總能進入曆史的幽微處,看清世道人心。這與他不隻是讀正史更愛讀野史,與他的小說家讀史的
眼光,與他的“不憚以最壞的角度推測中國人”的致思取向有關。但這正為他的批判國民性,填平幾千年的中國的“瞞和騙”的大澤,致力於
傳統向現代轉型中的“思想革命”提供了曆史的深度。我想,除掉為帝王將相撰寫家譜的所謂曆史學家外,我們都應該先讀讀魯迅,然後再學
習點曆史,必大有好處。
  下麵我從魯迅的讀史文章中讀兩則曆史,跟著這位偉人一道進入它們,借魯迅的思想光輝或者更能看得清曆史幽微處的真相。
  關於乾隆四十八年二月馮起炎注解易詩二經欲行投呈案,事件的大致情況是這樣的:馮起炎是山西省的一個生員,當乾隆皇帝爺,使人想
到風度翩翩,英俊瀟灑的鄭少秋先生,到河北易縣去上他老子的墳時,他懷抱著可藏之名山的自己的大文章,希望親獻皇帝爺聖目,但他還沒
看到浩浩蕩蕩的行列中皇帝爺時,就被以“形跡可疑”抓起來了。從馮生員身上當然搜不到凶器,但他的大文章卻成了罪狀,“混講經書”。
他的大著後麵還有一段呈詞:大意是望“皇恩浩蕩”的皇帝爺能幫個忙,促成他娶到兩個女子。但這得到的罪名是:“呈尾措辭,尤屬狂妄”
。按說這倒是一個情種書生,可成文壇佳話。但結果怎麽樣?貶為奴隸,刺字發配邊疆。
  我們隻能說這個皇帝不通人情,這個書生也太迂。但魯迅卻看到了統治者與草民之間的的橫溝。魯迅說這慘案的來由就是兩個字“隔膜”
:統治者是主子,草民是奴才,雖然統治者也說什麽“愛民如子”,但真相信起來就上了當了。統治者自有自己的“兒子”在,他哪裏要草民
作“兒子”,他隻需要奴才罷了。所謂“越俎代皰”,當然罪有應得,倘自以為“忠而獲咎”,“那不過是自己的糊塗”。
  再一件史事是明朝的,朱元璋太子死後,傳位給孫子允文,但他的叔叔朱棣謀反篡權,然後大開殺戒,成為曆史上最殘暴的皇帝之一。我
們馬上想到電視劇裏“小丸子”的故事,那裏麵的朱棣漂亮又溫情。但實際上,許多忠於允文的大臣被殘酷殺害,剝皮油炸,慘相目不忍睹。
這些人有景清,黃子澄,鐵鉉等。並且他們的妻女都被送去當官妓,強迫她們到兵營被男人反複強暴,生下雜種照樣為奴為妓。以至魯迅考證
出大明的輝煌曆史“以剝皮始,以剝皮終,可謂始終不變”。但作為帝王將相家譜的正史不說了,一滴血跡也看不到。就是野史,也充滿了瞞
和騙。明代的《震澤紀文》一書說鐵鉉“有二女,如教坊數月,終不受辱。有鉉同官至,二女為詩以獻。文皇說:彼終不屈乎?乃赦出之,皆
適士人”。你看,朱棣的仁慈形象出現了,赦免了她們,還讓他們嫁給了士人,更重要的是“終不受辱”。但實際情況是什麽樣子呢?據魯迅
考證,被認為是鉉之二女做的詩是詩人範昌期作的,那這鐵鉉家悲劇的喜劇收尾與“皇恩浩蕩”一起都是值得懷疑的了。
  魯迅到底查到了“仁慈”的朱棣的君臣原文紀錄:“每一日一夜,二十餘條漢子看守著,年少的都有身孕,除生子令做小龜子,又有三歲
女子,奏請聖旨。奉欽依:由他。不的到長大便是個淫賤材兒?”“奉聖旨:吩咐上元縣抬出門去,著狗吃了!欽此!”這就是那些大臣們的
妻女的真正的結局。而魯迅最後又考證出一本曆史書上的這樣一句話“鐵二子,無女。”
  魯迅感慨地說:“也可以窺見社會心理之一斑。就是:“在受難者家族中,無女不如其有之有趣,自殺又不如其落教坊之有趣”,“因獻
詩而配了士子,這和小生落難,下獄挨打,到底中了狀元的公式,完全是一致的。”社會心理是瞞和騙,是自欺和欺人。
  真實的曆史決不能被謊言所掩蓋,魯迅的銳利的眼睛洞透了曆史的幽微處:“自有曆史以來,中國人是一向被同族和異族屠戮,奴隸,敲
掠,刑辱,壓迫下來的,非人類所能忍受的毒楚,也都身受過,每一考察,真叫人覺得不像活在人間。”但有人對魯迅不滿了,你不夠性靈,
你不能欣賞閑適,你太不為尊者諱,你缺少“禮義”,你頭腦有病,你是個偏執狂,你是個好發牢騷的糟老頭子。
  但我愛魯迅,因為他揭露假麵,露出麒麟下的馬腳,雖然讓統治者,做慣了奴才而不敢正視自己命運的人們惱羞成怒,但確實對我們的國
家和人民是有益的。隻有拋棄瞞和騙,我們正視真實,我們才能痛改前非,我們才能進步。
  我愛魯迅,我愛讀魯迅的讀史文章。
  2002-11-12 


 


魯迅和“準風月談”
  
  魯迅很少給日報投稿,但後來,他給《申報》上的“自由談”專欄投稿了很長時間。這與“自由談”的編輯黎烈文有關。而魯迅在這欄目
上的文章後來收集為兩本書:《偽自由書》和《準風月談》。
  黎烈文從1932年12月起接任“自由談”的編輯。他托熟人鬱達夫向魯迅約稿。魯迅早就與創造社有過衝突,他雖然在鬱達夫身上看不到一
般創造社成員常有的可厭的“創造臉”,兩人的友情也很好,但他答應了鬱達夫的轉請後,並沒有認真對待。後來,魯迅聽說一個傳聞,說黎
烈文為了編輯工作,老婆生孩子都沒顧上到醫院照顧她。老婆在醫院死了,黎烈文很傷心,每日讓孩子看媽媽的遺照。這些,黎烈文寫進一篇
文章《寫給一個在另一世界的人》中。這個故事感動了魯迅,他便開始給“自由談”投稿了。
  正如魯迅後來所說,他知道“自由談”並非同仁雜誌,“自由”當然更不過是一句反話,他投稿是為了與鬱達夫的交情,以及對黎烈文熱
情工作的支持。每月八,九篇地投稿,五個月下來,便成了一本薄書《偽自由書》。
  到了1933年5月,國民黨政府對文字出版的控製更加嚴重了,迫於政府的壓力,黎烈文在5月25日的“自由談”上發表啟事:說“這年頭,
說話難,搖筆杆尤難”,“籲請海內文豪,從茲多談風月,少發牢騷,庶作者編者,兩蒙其休”。魯迅本來就見其假自由,見怪不怪,民國的
什麽怪現狀能出乎他的預料?談風月就談風月吧,魯迅什麽樣的文章也能寫,隻是風月話題裏藏根針刺就是魯迅自己的事了。這就成了魯迅的
又一本書《準風月談》。
  魯迅的十幾本散文集,要算《準風月談》最朦朧含蓄的了,了解創作背景的人自然明白原因。但魯迅有更深刻的見解,他認為政府壓製言
論自由,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寧可冤枉一千,不可使一篇可疑之文漏網,黎烈文以為“多談風月”,就能平安無事,是不準確理解那樣的民
國政府的。魯迅的文章才能雖然高妙,但“民心似鐵,官法如爐”,雖變換著不同的筆名,但被刪除全文或文中部分內容的事屢見不鮮。政府
也感到這樣刪改文章太麻煩了,索性關閉刊物和書店,一打一大片,既省事,又有殺傷力,更能顯示民國政府的國家機器的力量。在這種情況
下,雖然由於《申報》後台硬,朝中有人,但黎烈文終究在1934年5月被迫辭職了。
  《準風月談》要算是魯迅批評時政內容最少的雜文集,但魯迅又會談論什麽樣的風月?這更能顯示他與其他作家的性質區別吧。比如,周
作人躲在象牙塔裏談《喝茶》,說什麽與兩三朋友坐在戶牖下,半杯清茶,無聊談話,“可抵半世的沉悶”。魯迅顯然與周作人兩種風格,他
的文章都是“戰鬥”的,雖然環境惡劣,但風月題下仍藏著戰鬥的鋒芒。魯迅也《喝茶》,但認為這隻是戰士的休息,為的是積蓄力量。有閑
階級的喝茶因為有閑便裝雅起來,但過分的“雅”脫離了生命的自然性,也“是進化中的病態”。
  不能談時政,魯迅就談文化,借文化,魯迅在《準風月談》中猛烈地批評了一些文化人的醜陋表現。魯迅說自己的雜文“論時事不留麵子
,砭錮弊常取類型”,他在這本雜文集子中就取了不少醜陋文人的類型,如“二醜”,“捐班”,“登龍”,“商定”文豪等。
  《準風月談》中最優秀的文章無疑是《二醜藝術》,在這篇文章中,魯迅借家鄉戲中的一種角色概括了文壇上一種醜陋文人的類型:“依
靠的是權門,淩篾的是百姓,有誰被壓迫了,他就來了冷笑幾聲,暢快一下,有誰被陷害了,他又去嚇唬一下,吆喝幾聲”。但“二醜”究竟
是知識分子的類型,“他明知道自己所靠的是冰山,一定不能長久,他將來還要到別家幫閑,所以當受著豢養,分著餘炎的時候,也得裝著和
這貴公子並非一夥。”隻要社會存在闊人和窮人,“二醜”就源源不絕。魯迅的照妖鏡照得見千秋萬代的醜角,隻要這種子綿延不絕。
  這個雜文集裏的《夜頌》,《秋夜記遊》,是《野草》的餘續,繼承了《野草》的含蓄,深沉的韌的戰鬥的特色,是優美,含義豐厚的散
文詩。有機會,魯迅也寫時評的戰鬥雜文,雖然這冒很大的風險。《準風月談》裏的《華德焚書異同論》等文章,就抨擊民國政府學習希特勒
,在中國實現法西斯統治的罪行。
  2002-11-07

 魯迅和左派

  如果說八十年代是啟蒙精神高漲,九十年代就是自由主義一枝獨秀。但在世紀之交以來,這一統天下被打破,新左派在崛起。而二十世紀
中國的“民族魂”,中國的左翼作家,思想家魯迅也隨著時代思潮的變化被進行了不同的闡釋和詮說。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在文革夢魘中醒來的中國知識分子喊出了“回歸五四”的口號,實際上是回到文革前對五四的看法上來,個性解
放和思想自由被理解為五四的精神特征,而魯迅正是這種精神的代表。那個時代對五四的研究要算魯迅研究的成果最大。
  魯迅在八十年代的知識分子言說中,是反帝反封建的鬥士和偉大的思想家。中國第一個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王富仁先生的博士論文可
以看作這股思潮的代表,他對魯迅的看法正如他博士論文的題目:魯迅是中國反封建的一麵鏡子。
  但八十年代中期以後,新時期魯迅研究的開拓者的社會文化研究思路被突破,大量的西方文學研究的新方法被學者仿效。雖然他們沒有否
定王富仁的魯迅的左翼的反封建思想家及戰士形象,但也在某種程度上歪曲了這種形象。
  三個學者可以稱為這新方法研究魯迅的代表。錢理群的《心靈的探尋》深入魯迅內心世界,汪暉從西方現代存在主義哲學角度透視魯迅,
而王曉明的《魯迅傳》借魯迅澆自己心中之塊壘。於是,在他們的言說中,魯迅成了心理變態者,一個整天生活在孤獨,苦悶中的好發牢騷的
糟老頭子。年輕學者吳俊的魯迅的心理特征研究更是將這個結論推向極端。
  於是,左翼的反封建的思想家和戰士魯迅在八十年代後期和九十年代初變成了佛羅伊德的精神病學研究的極好對象。九十年代,隨著自由
主義思潮在中國的泛濫,魯迅研究又從變態心理學角度轉到了社會學角度。
  魯迅是左翼的思想家,與自由主義的崇拜者胡適在二三十年代可為水火難融,這是自由主義者的一個難題。但任何闡釋都是洞見和盲見的
合成,在他們的言說中,魯迅居然也成了自由主義者。這以和我平輩的學者們為主了,可以陳思和先生的高足郜元寶,我的同齡人校友葛宏兵
為代表。他們先在魯迅與左聯的關係中發現矛盾,將魯迅脫離左派,然後,在魯迅也熱愛自由的品行中進行加工,終於也將魯迅加入了中國自
由主義大家庭的譜係。
  顯然,史實是無可辯駁的,有一些學者起來反駁自由主義化魯迅。王彬彬較早地撰文反駁,我寫於九十年代後期,發表於《文藝報》2000
年9月,當作紀念魯迅誕生120周年紀念文的《超主義的魯迅》也反駁了自由主義者的這種謬論。我這篇文章被編輯改了題目,內容也有刪節,
後完整地發在關天。
  在新世紀之後,自由主義者改變了策略,自由主義化魯迅不成,便將魯迅壓下去,抬胡適貶魯迅,這以我的朋友邵建先生為代表。他的《
中國自由主義的“胡冠魯戴”》可謂經典範本。他在文中反思了自由主義化魯迅的荒謬,進而認為魯迅雖偉大但不適合現在了,現在更應該高
度學習胡適。
  在新世紀之後,左派重新崛起,打破了自由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麵,魯迅研究煥發了新的生機。畢竟,魯迅是左派,這是怎麽說也否定不了
的史實。關於這方麵,由於海外搜集材料難的限製,我簡單談一下。我不久前在關天上首發的《魯迅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不但還魯迅左翼
的本來麵目,而且梳理了魯迅和國民黨左派的關係,這是對左派魯迅研究的深化和新開拓。
  現在的左派很多,有崇拜毛澤東的左派,可稱為毛左派。也有寄希望於核心的左派,可為核心左派。我自稱“民間左派”,實際上也可叫
魯左派,就是學習,發揚左翼魯迅的思想和戰鬥精神。區別於解放後的一般的魯迅言說,我強調魯迅的“民間”特征。這一派以魯迅為尊師,
以文學批評和社會文化評論為武器,致力於“思想革命”。
  我也學自由主義者,簡單整理一下本派譜係,魯迅為源頭,胡風在其中,檳郎在其後。
  2002 ,10,26

 
“自由神”與“曼哈頓”


--------------------------------------------------------------------------------

 


   八九十年代,在大陸發行的華文文學中,有一部分以華人在美國的生活為題材,作者都有在美國的經曆,但不隻是留學,帶有自敘傳的一
些特點,這部分文學作品一般被稱為“留學生文學”。這些文學作品裏都有一個“美國”形象,不但是題材內容,也是建構主題的重要因素。
分開來看,八十年代興起的留學生文學與九十年代興起的留學生文學之間又有很大的區別。這與八九十年代中國的社會政治、文化心理的變化
有著內在的關聯。
   八十年代興起的的留學生文學以小說為主要體裁,查建英的小說《到美國去!到美國去!》、《叢林下的冰河》被認為是最早出現的,之
後劉索拉、友友、嚴歌苓、虹影、劉西鴻等的的創作形成一股蔚為大觀的潮流。當然,留學生文學也有反映地區的不同,查建英、嚴歌苓以美
國為背景,虹影則居住英國、友友居住德國、劉西鴻居住法國,但無疑,美國題材占最大的比例。如果說這些以女性為主的創作群體的作品被
作為狹義的即文學性的作品來閱讀,以中短篇為主,那麽九十年代興起的留學生文學則以長篇的紀實文學為主,強調事件的真實性和親曆性。
九十年代留學生文學的作者身份也更複雜些,留學、探親、訪問、經商、旅遊而進入美國的都有,可能“留學生”曾是中國人進入美國國門允
許擁有的唯一合法身份,“留學生文學”仍被在九十年代使用。除紀實性外,九十年代的留學生文學成為九十年代盛行的“大眾文化”的一部
分,在社會上被廣泛閱讀,產生很大影響。而八十年代的留學生文學則作為純文學,在文學圈子裏被閱讀,社會上沒什麽反響。九十年代反響
最大的留學生文學作品無疑是兩部長篇製作,即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紐約》和周勵的《曼哈頓的中國女人》,相似的暢銷作品還有陳燕妮的《
告訴你一個真美國》、唐穎的《美國來的妻子》,乃至錢寧的《留學美國》等。
   八十年代的中國人跨出國門去美國,更多的是衝著美國提供的“事業”發展機會,這“事業”的含義是廣泛的,國內考不上大學,則到美
國獲求高等教育的機會;國內的技術、知識落後,因而在美國學習,以趕上世界水平,中國國內複雜的社會關係造成了個人的不自由,而美國
則提供了個人自由發展的廣闊空間。九十年代的中國人更是把“美國夢”具體而單一化為對金錢等物質財富的追逐,在這裏,金錢成為“拚殺
”美國是否成功或有否意義的越來越單一化的標準。
   依青、式昭的中篇小說《在自由神聳立的地方》的篇名本身可能具有體現八十年代精神的意義。小說裏的人物林稚對自由神的理解無疑經
曆了變化。小時候林稚在爸爸收藏的漫畫中,發現其中一張上麵畫著自由女神的頭像:“她的一隻眼裏是一個長著大鼻子的美國佬,記不得手
裏揮舞著大棒還是顆炸彈,另一隻眼裏卻滴下一顆巨大的淚珠。這幅畫吸引了我,我曾天真地問爸爸:‘這個阿姨為什麽哭了?’爸爸說:‘
她是自由女神,可她看不到自由。’”這是以前中國人對美國的典型看法,但到了八十年代,這一看法被人們放棄了。對於林稚,“當飛機就
要在紐約降落時,不知為什麽,這滴淚的自由女神畫像又浮現在腦際。我迫切地希望看看真正的自由女神,用她那坦蕩莊嚴的神態,來驅趕腦
中糾纏不清的影像,還她以真麵目。”這真麵目在八十年代被認為是“自由”。正如林稚在飛機上回答同伴的問話時說的“我在這裏隻是個待
業青年,隻能在街道縫紉組接些零活。可美國呢,住小木屋的林肯可以當上大總統。在那片自由的國土,任何人都有機會,有前途!”。
   八十年代以美國為題材的留學生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是嚴歌苓。她的小說中的人物幾乎都是些平凡的小人物,來美國的動機似乎不帶很強
的功利性,因為作者幾乎將這一個問題忽視。這些與作者相似的女性大都是學藝術的,學習、交往、以及個人的情感世界幾乎是生活的全部內
容,她們是名副其實的“留學生”。這與六十年代台灣的留學生文學很相近,嚴歌苓容易使人聯想到聶華苓,不隻是兩人名字的最後一個字一
樣,取材和主題都有相近之處:留學生生活和中美文化差異。但兩人的區別也是很明顯的。聶華苓激越,嚴歌苓平和,聶華苓經曆了大陸逃亡
台灣放逐美國的轉折,背後的母土是異己的,而嚴歌苓則不存在這樣的經曆和感受。移植進異域的美國肯定會帶來語言、思想、情感等的陌生
和碰撞,這是一般移民共有的經曆體驗,但種種遭遇傳達出的文化心態又有不同。嚴歌苓等八十年代作家對中國移民況味的美國抒寫,在類乎
前輩感受經曆的基礎上又有所超越,體現了留學生文學和海外華人文學的最新的,也是最有高度的成就。
   我認為短篇小說《渾雪》是作者的一篇優秀作品,這篇小說主要寫大陸女留學生與學校外聘老師、不得誌的小作家帕切克的交往。如果當
作寓言來理解的話,中國女學生對應著外國男教師,強勢與弱勢兩方非常明顯。帕切克心高氣傲,看不起我這個外國學生,說我修不下來他的
課。我自然不服,刻苦用功,終於取得了好成績,帕切克終於改變了對我的看法。這正如弱國在強國的威逼下最好的出路就是不斷強大起來,
讓強國在乎你。當然,交往中的磕磕碰碰仍不會少,相互失約,帕切克以分數相威脅,要求以個別輔導課作彌補。“已不僅僅是師生間的恩怨
”。帕切克的創作不被人欣賞,我卻理解了它們。似乎雙方越來越接近,但終有所隔,原來帕切克是一個同性戀者,但我們之間那種“無屬性
的愛”也不能保持下去。這正如我們冷靜思考下的中美關係,自戀的美國與他戀的中國之間沒有共度的蜜月。
   中國女性與美國男性對應的中美關係的寓言式結構在留學生文學中頻繁出現,這與這一類文學作者大都是女性作家有關係,當然也與美國
比中國富強、美強中弱的對比有關係。這種對應的中美關係裏還有一個經常出現的變量,就是美國男性往往是一個同性戀者,《渾雪》如此,
台灣留美作家陳若曦的長篇小說《紙婚》也是如此。這是對男女關係的一種補充,盡管雙方摩擦中又相互吸引,男歡女愛似乎可能但終難落實
。這障礙就是男方的同性戀。在這種中美關係的寓言式結構中,美國形象便是一個男同性戀者形象,這形象的塑造可以釋解雙方巨大差異的緊
張和作為弱勢方與強者的親近的終無可能的自我安慰性說明。
   嚴歌苓更為人稱道的是她的另一篇小說《少女小漁》,曾被作者自稱是一則“弱者”的宣言。少女小漁接受了男友江偉的安排,通過與一
個美籍意大利人糟老頭假結婚來美國,小漁的生存境遇較《扶桑》中的扶桑有了很大改善,但為了辦理居留身份而采取的一個殘酷而又勉強為
之的辦法就使得小漁淪落尷尬的境地。“弱者”小漁有著象扶桑一樣的秉性:對江偉近乎母性的寬容與關愛,對多少有些無賴的意大利老人也
善良而溫厚。小魚以人性美的關愛使糟老頭重新做人,追求體麵, 而這樣也使得小魚對假結婚的不好行為作了贖救,人格得到了升華。在共同
的人性麵的交往上實現了平等和共同提高。“隻有出自於小漁那清潔明亮的心靈深處的真情(而不是江偉所不得不認同的那種實利主義的處世
方式)才能確實地打破文化的隔閡,從而使不同境遇中的人心都能夠得到相互間真正的溝通”( 陳思和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複旦大
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59頁)
   取材美國的留學生文學的另一個代表是查建英。她的《叢林下的冰河》和《到美國去!到美國去!》受人關注。如果說嚴歌苓作品中人物
的中美關係有著衝突更有著和諧的交流,那麽,查建英的作品裏衝突要大於和諧,這可能是查建英本人終於回到國內的原因。《叢林下的冰河
》中女留學生我來美國的動機是“我來,就是為了找找看”但正如另一個印度留學生告訴她的:“看看嘛不妨事,找是決找不到的。找到的已
經不是你要找的了。”她難忘在祖國時與D的戀情,這也是她與美國男友分手的一個重要原因,作者讓主人公回到國內去西北找D,盡管聽說D已
經出車禍葬身冰河底下了。“因為D不是別的,而正是我生存的某種可能,是我自身的某種理想與精神”。母土是流浪異鄉人的牽絆,在母土上
丟失的在異鄉也找不回來。《到美國去!到美國去!》則講述了伍珍在國內的坎坷壓抑的生活使她來到美國,但美國並不是天堂。盡管都是以
留學生、小人物為描寫對象,嚴歌苓筆下的人物在處理中美文化差異時更加成熟,因而處境要好些,而查建英作品中的人物心裏的失落感很強
烈,他們有著精神的困惑和痛苦,這可能與查建英代表了八十年代前期,開放之初出國人員的精神特點。
   周勵的長篇紀實文學《曼哈頓的中國女人》在篇名上無疑可以看到九十年代興起的留學生文學的精神痕跡。如果說“自由神”是八十年代
的美國形象的象征,那麽,“曼哈頓”就是九十年代留學生文學中美國的代表。“自由神”指代的美國既有物質上的富裕,但無疑也有著精神
上的豐富內涵,但“曼哈頓”隻單一地指向了物質的富足,少了精神上的含蘊。於是,曼哈頓大街上的“美國夢”隻剩下缺少了精神境界的物
質追求了。“曼哈頓的中國女人”是八九十年代留學生文學中不多的實現了“美國夢”的人物之一,她炫耀的成功當然是物質性的:“在短短
不到四年的時間,就取得了使那些天使般的美國姑娘羨慕不已的成功:創立了自己的公司,經營上千萬美元的進出口貿易。我在曼哈頓中央公
園邊上擁有自己的寓所,並可以無憂無慮地去歐洲度假。……”於是,僅憑著這物質上的成功,她便可以嘲笑當著工人的“純一色的美國白種
年輕姑娘”了。
   當然,“自由神”和“曼哈頓”都是完整的美國的部分,它是政治、軍事上的強國,經濟上的富國,它是製度上最講究法製、最保護個人
自由的地方。這一切也成就它作為一個最有事業機會和創業冒險的地方。八九十年代中國人擺脫了封建似的專製,但物質生活還很不富裕,個
人發展的空間還不夠大,打開國門,“美國夢”便成為耀眼的風景。跨進美國的人們無疑充當了“美國夢”的發言人,他們急於告訴國內“一
個真美國”是什麽。這樣說者和聽者必須有一個共同的語境,這便與中國八九十年代的社會狀況、文化心理發生了關聯。
   八十年代,中國走出“中世紀”,社會各方麵都進行著變革,而文化觀念的變革無疑是最活躍的部分,此時中國人對中美文化觀念的差異
更感興趣,留學生文學迎合國人的需求,將他們在美國的遭遇表達為中美文化的衝突。這樣,八十年代興起的留學生文學在事件和文化主題之
間建立的空間無疑更加廣闊,指向文化的事件也多樣化,意指意義的連接也含混、不明確和含義豐富。八十年代末社會轉型,市場經濟全麵建
立,意識形態在新的合法化實踐成功確立以後加緊了文化意識領域的控製,但又刺激物質欲望,以單一的物質現代化為號召,九十年代的社會
關注熱點便和“美國夢”一樣趨向於單純的物質化了。
   但正如有人指出,“也應注意,文化民族主義可以同國籍脫鉤,亦即同對國家或‘民族’的政治認同脫鉤。一個入了美國籍的成年中國人
在政治上可能效忠美國。但在此後幾十年內仍然會認同中國文化,而且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將此認同傳給子孫。這意味著,一個現代國家的移民
公民在認同上可能是精神分的。……移民公民身上發生的那種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的衝突,完全可能給該公民造成無根感,即一種在精神上無
家可歸,漂泊遊蕩的感覺”(阮煒《政治民族主義與文化民族主義》,《知識分子立場:民族主義與轉型期中國的命運》,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第117頁)人生意義的尋覓不受地域的限製,但“美國夢”的尋覓更容易破滅,移民在美國收獲的更多是迷惘和失落。體現八十年代興起
的留學生文學精神的文本更有精神的訴求,也更有文化意義。


馮至和他的《伍子胥》


--------------------------------------------------------------------------------

  內容摘要:《伍子胥》是馮至的一篇傑出的中篇小說創作。這篇小說揭示的是一個一個複仇的抉擇在一係列的情境中經受考驗,不斷進行
矯正性選擇的主題。古人伍子胥被馮至描繪成闡釋“選擇”哲學命題的“存在主義”式的英雄。由這篇小說可以看到存在主義思潮對他的影響
,但又無疑帶有濃厚的中國特色,甚至保有浪漫主義因素。
  關鍵詞:馮至,伍子胥,選擇,存在主義
  
   《伍子胥》:中篇曆史小說,作者馮至,創作於1942年冬到943年春。最初幾章曾在桂林1943年的《明日文藝》上發表,1946年9月由巴金
收入“文學叢刊”第八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另見《馮至選集》(第一卷),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
   四十年代初,在西南聯大任教的馮至,住在昆明城郊的鄉間農舍裏,課餘過著寧靜的書齋生活。抗戰爆發以來在從沿海到內地的顛沛流離
之後,終於安定下來了,但一路上自己祖國大地上的痛苦、呻吟,深深刺激了他,早已走學者之路的馮至,情不自禁地又一次燃起了創作的激
情。1941年,他寫就了著名的詩集《十四行集》;1942年又開始寫作《伍子胥》,實現多年前的夙願。
   馮至告訴我們他的審美觀:正如物體的拋落,這中間有刹那的停留與隕落,人生正是“這停留與隕落結成的連鎖”,“ 因為一段美的生
活,不管為了愛或是為了恨,不管為了生或是為了死,都無異於這樣的一個拋擲:在停留中有堅持,在隕落中有克服。”[1] 馮至將這樣的思
想用來指導創作,出現在他筆下和讀者眼前的古代曆史人物伍子胥的形象便產生了。於是,我們看到一個年輕人,父兄被殺,自己也被迫流浪
,胸懷複仇大願,一路漂泊,遇到許多人事,對他的複仇有不同的影響,引起他不同的感覺和體驗。這是一個複仇的抉擇在一些列的情境中經
受考驗,不斷進行矯正性選擇的主題。古人伍子胥被馮至描繪成闡釋“選擇”哲學命題的“存在主義”式的英雄。
  “我這裏寫的這個故事裏的主人公為了父兄的仇恨,不得不離開熟識的家鄉,投入一個遼遠的、生疏的國土,從城父到吳市,中間有許多
意外的遭逢,有的使他堅持,有的使他克服,是他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一段。”[2] 苦難本身固然令一般人同情,但這顯然不是作者馮至的興趣
所在。所謂“最有意義的一段”“美的生活”,在我們看來,絕不是可憐的流浪者的感受,倒是作家自己的創作興趣。
  這部小說共分九章,開始的第一章“城父”,作者便為主人公設置了一個大的存在主義的“抉擇”的境遇:父親被囚,楚王設下圈套,兄
弟倆是去還是不去?哥哥主動選擇去死,為了可見到父親,更為了一個存在主義式的目的:作為一個大的力量,一個沉重的負擔落在弟弟伍子
胥的肩上,加強伍子胥“生存下來並且複仇”的抉擇的分量。“存在先於本質”,經過這樣的存在抉擇,一個本質為“複仇者”的形象便誕生
了。這正象一個注定被拋落的物體,作者首先得完成拋出手心的工作。接下來才是更重要的,存在主義式的美學關注是接下來的“這停留與隕
落結成的連鎖”。主人公伍子胥的身影被按時間順序置放在八個場景之中,這正好構成了文章的後麵八章。而存在主義式的英雄形象正是必須
在這一次又一次選擇的情境中逐步完成。
  “首先是人存在、露麵、出場,後來才說明自身。……世間並無人類本性,因為世間並無設定人類本性的上帝。人,不僅就是他自己所設
想的人,而且還隻是他投入存在以後,自己所誌願變成的人。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東西,這就是存在主義的第一原理。”[3] 出逃途中的
伍子胥經過的八個情境是這八章的標題。一次情境是一次對自己當初抉擇的重新審視,是一次麵臨著選擇,以及品味這其中的感覺和體驗。這
樣他便投入存在主義的審美視野,成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東西。”在“林澤”,他遇到過著隱居生活的楚狂夫婦,這裏使他空虛,因為與
他仇恨的本質相排斥;在這裏他又巧遇舊友申包胥,與楚狂正相反的人,在另一意義上也正與伍子胥自己相反,兩人都求用於世,但而今一個
要找楚王報仇,另一個誌在為楚國服務。
  存在主義在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上,更強調它們的不和諧,正如薩特所說“他人的存在就是我的原罪”,或“他人就是地獄”。 在楚國追捕
他的陰影之外,伍子胥身處的大多數的情境也都是異己的。在“洧濱”,父親的同案、出逃鄭國的公子建打破了他投奔來的夢想,這人不思報
仇,反而參與了晉國危害收留他的鄭國的陰謀。伍子胥便又在“宛丘”出現了,這仍然是一個“地獄”,卑鄙的陳國人要把他出賣給駐紮在此
地的楚軍。伍子胥來到了“昭關”,關外便沒有了追捕,他可以獲得自由,但這不是存在主義理解的經過選擇的自由。
   伍子胥在磨難中發白了的頭發幫了他的忙,他僥幸地出了關,並且被一個好心的漁夫送過了江。但伍子胥仍沒有獲得與外在世界的和諧,
他的已有抉擇成就了他的一種本質,就必然排斥了其它本質。於是,在“江上”,品行高潔的漁夫與伍子胥發生了矛盾,這是他流亡以來所遇
到的唯一的恩人,他要送自己的佩劍報答他,但漁夫平淡中拒絕了。小說中,作者發出了這樣的的感慨:“這兩個人的世界不同,心境更不同
。”
   伍子胥與昭關外的新世界仍是一種不自由的關係。在“溧水”邊,美麗又多情的少女不能擋住他既定的步伐。在“延陵”,對他過去一直
敬慕的大賢人季劄有了拜訪的機會,但伍子胥感到運命把他們分開了,如果沒有楚王的殘暴,沒有逃難和複仇之心,他完全可以成為另一個季
劄,但現實的境遇和抉擇使一切全變了,他隻能過其門而不入。“吳市”上遭遇俠士專諸,感到專諸象是都市裏的楚狂;而舊友陳音到越國去
了,無緣相見;他在小說中最後的出場是扮作一個吹簫的畸人以引起吳王的注意,為他的複仇大業繼續努力。伍子胥的“一段美的生活”,在
作者馮至看來,正是無異於這樣的一個拋擲:由停留與隕落結成的連鎖,在停留中有堅持,在隕落中有克服。而這可以看成是存在主義觀的另
一種表達。
   中國古人伍子胥成了薩特筆下的存在主義者的兄弟,這自然與西方的文藝、哲學思想對現代中國的影響有關,也與四十年代的特定曆史背
景密切聯係;兩者最終結合於作者馮至身上,他才是存在主義式的英雄伍子胥的實際創造者。而馮至自己在這一創作中又何嚐不顯示出由“停
留與隕落結成的連鎖”?
   寫作《伍子胥》是馮至十幾年前就有的夙願,但那時不會寫成現在這個樣子。“伍子胥逃亡的故事,我青年時就在腦裏縈回著,什麽江上
的漁夫呀,水邊的浣衣少女呀,充滿了詩情畫意,使人神往。我早有把他們的故事寫成敘事詩或小說的願望”。[4] 照這樣寫來的話,隻會是
浪漫主義作品,伍子胥便會是浪漫王國的騎士。但沒有寫成。那時的馮至還浸在沉鍾社浪漫主義的餘續裏。
   馮至的人生軌跡的“拋擲”在1930年有了變化,曾被魯迅讚譽為“二十年代傑出的抒情詩人”,如今決定了要走學者道路,到德國留學去
了。那麽,他四十年代的重新創作也象他自己所說的“在停留中有堅持,在隕落中有克服”?不管怎樣,這次選擇與後來《伍子胥》的創作有
內在的聯係。馮至正是在德國留學、走學者之路時由浪漫主義者逐漸轉變為現代主義者。
   馮至說他留學期間,“在這幾年內,我書是讀了,也很少沾染一般留學生的習氣,但是頭腦裏裝的是存在主義哲學,裏爾克的詩歌和梵高
的繪畫,嚴重地脫離了中國社會的實際。”[5] 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早在國內他就讀了卞之琳譯的裏爾克的散文詩《旗手裏爾克的愛與死之
歌》,並且想仿照來寫伍子胥逃難故事。但浪漫主義餘續裏的馮至誤讀了裏爾克這位帶有存在主義味的象征主義詩人[6]。後來作者自己承認:
“但那時的想象力多少含有一些浪漫的元素,所神往的無非是江上的漁夫與溧水邊的浣衣女,這樣的遇合的確很美,尤其是對於一個像伍子胥
那樣的憂患中人。昭關的夜色、江上的黃昏、溧水的陽光,都曾經音樂似地在我的腦中閃過許多遍,可是我並沒有把他們把住。”[7] 留學以
後,馮至才獲得了轉變,而這要到他四十年代初在重新創作中體現出來。
  在四十年代,“停留與隕落結成的連鎖”、馮至重新的創作終於開出了花朵。這個時期受西方現代主義,特別是存在主義影響的他,從沿
海流亡到內地,一路上與民族同遭陣痛,不會感到“嚴重地脫離了中國社會的實際”。四十年代初的中國與法國有著驚人的相似,都正被法西
斯強國欺淩,知識分子在民族血與火的罹難中麵臨著存在主義的境遇的選擇。[8] 理論一旦與現實發生了共鳴,發出的靈光是巨大的,這就是
馮至四十年代又重新創作並取得重大成績的主要原因!屢次願望都沒有成功的《伍子胥》的寫就正是這次爆發的重要收獲之一。
  往日的浪漫已經難再,時代賜給了新的因素,而今的《伍子胥》“其中摻入許多瑣事,反映出一些現代人的、尤其是近年來中國人的痛苦
。這樣,二千年前的一段逃往故事變成一個含有現代色彩的‘奧地賽’了”,作者自己也與伍子胥一道發生變化,“伍子胥在我的意向中漸漸
脫去了浪漫的衣裳,而成為一個在現實中真實地被磨練著的人,這有如我青年時的夢想有一部分被經驗給填實了、有一部分被經驗給驅散了一
般。”[9]
   於是,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伍子胥變成了一個存在主義式的人物,在存在主義式的境遇裏演繹著存在主義的人生哲學主題。伍子胥是由“種
種利害關係、興趣和未來計劃組成的,這就是存在主義現象學者想要研究的東西,因為他們主張那些東西是真正基本的人類生活結構”。[10] 
死亡是人生的最大生存困境,是存在主義最感興趣的問題,馮至也不例外。當別人問他吳市以後的伍子胥是否還繼續寫下去?他顯然對複仇結
局失去了興趣,他回答說:“如果寫,我就寫他第二次的‘出亡’——死”。[11]
   正如裏爾克的散文詩被一種神秘的情調支配著,馮至也在《伍子胥》中重視現代主義的心理氣氛的渲染,用一個個散文詩的片斷來表現一
個流亡者存在主義式的選擇境遇中的感覺和體驗。小說中的《延陵》一章用優美、流暢的散文詩的語言盡情描繪了大賢人季劄領地的富庶、人
民的安居樂業和和平寧靜生活;接著便轉到了伍子胥的選擇境遇:是否去拜訪季劄?帶著心理分析手法、又有著濃鬱的抒情的筆觸強化了作者
心中的伍子胥的的形象。從小說中,我們也看到了過去的浪漫主義者馮至的印痕,他十幾年前關於伍子胥流亡途中故事的浪漫遐想固執地顯露
了自己。昭關的夜色、江上的黃昏、溧水的陽光,何其美麗;而樸實的兵士、做好事不求報答的漁夫、施舍米飯的浣衣少女,何其美妙!我們
甚至誤認為伍子胥的逃難是一種浪漫的享受了。這說明馮至不可能成為薩特那樣的存在主義者,他無疑帶有濃厚的中國特色,甚至保有浪漫主
義因素,這就是馮至創作道路上的“停留與隕落結成的連鎖”吧。
  《十四行集》和《伍子胥》是馮至四十年代創作的重大收獲,反映了他的創作已由早期的浪漫主義發展到現代主義階段。對馮至來說,這
是一個遞進式發展,四十年代才代表他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而《伍子胥》的出現也標誌小說家馮至誕生了。二十年代他也寫過小說,但幾乎
沒有影響,《伍子胥》之後的小說家馮至還為我們奉獻了又一部敘事性力作《杜甫傳》。馮至小說的詩化、散文化傾向是對二十年代浪漫主義
小說的繼承和發展,“符合了現代世界嚴肅小說的詩化以及散文化(不重情節)這樣的創作潮流。”[12]
  
  注釋:
  [1] [2][7] [9][11]《<伍子胥>後記》,《馮至選集》(第一卷),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
  [3] 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見《存在主義哲學》,商務印書館1963年版,第337頁。
  [4] 《詩文自選瑣記》,《馮至選集》(第一卷),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
  [5] 《中國現代作家評傳》(第一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747頁。
  [6]如[美]w考夫曼編著的《存在主義》裏就專有一章裏爾克。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
  [8]四十年代的文學中反映了這樣的知識分子。如路翎的長篇小說《財主底兒女們》,王德威評論道:“但由路翎寫來,我們卻發現蔣純祖
成為掙紮在人與我、家與國、左與右、情與欲的價值糾纏間,一個困獸猶鬥的荒謬英雄。聖戰的號召,愛國的奉獻,團體的紀律不過權為刺激
蔣純祖做出存在主義式行動的外在誘因。”見王德威《小說中國》,台灣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79頁。
  [10] [美]賓克萊《理想的衝突》,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216頁。
  [12] 卞之琳《詩與小說:讀馮至創作<伍子胥>》,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4年第2 期。


 

超“主義”的魯迅


--------------------------------------------------------------------------------

 

   十年“文革”的夢魘在70年代末醒來,中國的社會、文化各方麵開始發生變化。自然,回歸“五四”成了響亮的口號,人們向往著“五四
”文化的自由、多元的共生局麵,重又提倡著“五四”的民主、科學精神。畢竟時勢皆移,但曆史結構有時有著驚人的相似。如果說,“五四
”時代的啟蒙主義運動由於社會政治原因遭到挫折而停頓,但已有的慣勢施放出普羅主義和左翼文化運動;那麽,80年代的輝煌同樣是短暫的
,回歸“五四”的新啟蒙主義在80年代後期經曆了一次大蛻變。今天我們看清了,相對於30年代成為主潮的左翼文化運動,90年代是自由主義
獨霸天下。當然,30年代主潮之外還有自由主義、民主主義等,90年代作為主潮的自由主義之外的思潮也有,這就是世紀末形成陣勢並引起強
烈論爭的新左派,又稱社會民主主義,還有新權威主義等。既然自由主義者在90年代中國思想界的思想論壇上獨領風騷,那麽,編纂自由主義
的家譜、確立自己的譜係便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很遺憾的是,魯迅,20世紀唯一一個被稱為“民族魂”的人,中國新文化傳統的“旗幟”,
似乎並不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但並不能因此而影響一部分人的熱情,在他們的考證下,魯迅逐漸成了“一個自由主義者”。但是,正像有人所
說,“把魯迅說成一個自由主義者,內裏的思維方式與當初把魯迅說成一個共產主義者是毫無二致的,這說明我們的確‘沒有進步’”(王彬彬
《魯迅的腦袋和自由主義的帽子》,《魯迅研究月刊》2000、11)。因此,如果不是單純地為編家譜,行其私事,而是實事求是地進行20世紀的
中國學術思想梳理,魯迅何必一定是個自由主義者?
   什麽是自由主義?什麽樣的人算是一個自由主義者?這是首先要搞清的問題,即所謂正名。胡適先生作為一個自由主義者幾乎沒有人有疑
問,但對曆史有常識的人不可能認為魯迅和他都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巨人之外還同屬一個非馬克思主義、非無政府主義、非民主主義的自由主義
思想派別。當然,我們更應該從90年代以來的語境裏來了解自由主義,這裏包括兩個問題:最一般意義上的自由主義概念,和現實語境下的自
由主義的意識形態特征。從自稱自由主義者的文本中來了解自由主義,可能更顯得公正。他們有的人說“自由主義把個人自由放在最優先的地
位”,由此派生出自由主義的一係列主張: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是最重要的;政治上提倡權力機構之間的製衡,反對政府濫用權力;文
化上提倡多元化和眾說平等……總之,“是否真正認同和捍衛個人自由,是自由主義和其他理論流派的根本分歧”(徐友漁《自由主義與當代中
國》,《知識分子立場:自由主義之爭與中國思想界的分化》,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有的人更加清晰地揭示了“自由主義者”對知識分
子群體命名的出現要到20世紀40年代末美國國務院有關中美關係的白皮書發表,指那些當時對中共新政權持懷疑和觀望態度、對國民黨舊政權
又徹底絕望、一相情願地認同歐美社會製度的一群知識分子,他們20、30年代隻是結社、辦報,40年代一度組成政黨參與了權力遊戲,他們的
活動主要局限在思想理論的研究與宣傳,受到相繼掌權後的國共兩黨的排斥和美國政府的輕視(郜元寶《再談魯迅與中國現代自由主義》,《杭
州師範學院學報》2000、5)。
   以上對自由主義的理解雖然簡單,但代表了90年代以來關於自由主義的基本觀點的要領。曆史上的魯迅的思想裏有這樣的自由主義信仰嗎
?曆史上的魯迅是這樣的自由主義者嗎?“個人自由”如果指自我追求一種自由的理想、自由的境界,不但魯迅不會反對,幾乎所有的人都會
讚同。但“個人自由”不但指向自我,還普遍地指向一切社會人,並且還要指涉現實,恐怕並不是每個人都看法一致的,因為社會並沒有先設
“眾生平等”、起點一致、公平公正。社會給魯迅的自由是去當鋪賣家產,作為一個大戶人家衰落見證的敗家子的自由,給魯迅筆下的閏土的
自由是被官紳兵匪欺壓得象一個木偶的自由。並不是這樣的自由不好,而是太理想化,太脫離現實。在這樣的不平等社會,自由比公正、平等
、民主顯得奢侈。魯迅終於喊出了要為第四階級(魯迅《三閑集•文藝與革命》),而不是一切人服務,如果要他相信私有財產是神聖的,那就
等於教無產階級你們的“無”財產狀況是不應改變的,因為私有財產基礎上的社會剝削也是神聖的,他無疑是在自打嘴巴。魯迅沒有清晰地提
出政權建設的主張,這倒容易辨識出魯迅不是一個自由主義者,而胡適等自由主義者大都有政治主張的。魯迅生活在中華民國,但顯然隻是作
為一個事實,心理上並不接受,“我覺得仿佛久沒有所謂中華民國。我覺得革命以前,我是奴隸;革命以後不久,就受了奴隸的騙,變成他們
的奴隸了”(魯迅《華蓋集•忽然想到》)。魯迅雖然說寄希望於新興無產者的將來(魯迅《二心集•序言》),對未來的政治製度,確信“無階
級社會一定會出現”(魯迅《且介亭雜文•答國際文學社問》),仍沒有具體設想。至於說提倡多樣化,法律之下所有的思想都是自由而平等的
,魯迅肯定向往這樣的社會,因為他人生的最後十年裏,是一個被政府通緝逮捕的對象,隨時有生命的危險,也就因為寫寫文章。但事實勝於
雄辯,曆史上的魯迅宣稱在自己將死的留言裏對於自己論戰的對頭們“也一個不寬恕”(魯迅《附集•死》),也就鐵了心不做一個“寬容”的
自由主義者。魯迅沒有活到40年代末美國的白皮書命名中國的知識分子“自由主義者”的時候,即使到時候,魯迅可能也被排除,因為他是左
翼運動的領袖,中國共產主義者的“真正的友人,以至於戰士”(瞿秋白《魯迅雜感選集•序言》)。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知識界不隻是一個自
由主義,並且曆史成就為主潮的是左翼文化運動而不是自由主義,當時作為一個左翼人士更容易得到廣大中小知識分子的敬仰,更顯得榮耀,
當然也更有被政府鎮壓的生命危險。
   把魯迅說成是自由主義者,無疑與說此話的當下90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語境有內在關聯。80年代末蘇東巨變和天安門事件,知識分子的回
歸“五四”的啟蒙主義批判激情受挫,知識界與政治拉開了距離,不少人走向了純學術的道路,但也有一部分人與政府合作,1992年後繼續推
行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路線,這部分人便是自由主義者,他們希望最終使中國成為象西方國家,主要指英美國家那樣的現代文明社會。於是
,80年代啟蒙主義受挫後慣勢施放出的自由主義一躍成為知識界的主導思想潮流。回過頭來看,80年代後期以來,自由主義不隻是一種學術思
想,而且成了價值判斷,凡是我們需要肯定的東西都是自由主義,凡是我們肯定的人都是自由主義者。“自由主義者”成了理想的、未來的、
完美的所指,一種烏托邦標簽。於是,思想文化史的重寫熱熱鬧鬧,烏雲散去發現隻是倒了個身。過去,凡沾上了“左”字的都是好的,現在
凡沾了“左”的都是被鄙視的,凡沾上“自由”的便是好的,自由主義運動取代過去的左翼思想成了一個事物是否“好”的標準。對魯迅的自
由主義化處理經曆了三個過程,首先是將魯迅從左翼文化運動中剔出。大量關於魯迅作為左聯的“旗幟”與左聯的實際領導者之間的矛盾,特
別是與周揚的矛盾成了熱門話題,於是,魯迅從左翼運動的“戰士”變成了“同路人”,甚至異己分子,“魯迅如果再活幾十年命運將會怎樣
”這樣的假問題也被人所熱衷。經過這樣的處理之後,魯迅在自由主義的時代可以與曆史上的自由主義先驅們一道享受祭拜。自由主義者一開
始對魯迅的改寫重在魯迅與左翼運動的分歧、矛盾,然後重在魯迅的品格上的一些特征,如酷愛“心靈自由”,具有自由思想,捍衛獨立人格
(書呆子陳寅恪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被稱為自由主義者)等,這便是第二個過程。那麽現在,這一條路線的終點、第三個過程便是將魯迅打扮成
自由主義者了。很遺憾的是,前兩步都沒有怎麽離譜,最後一步則是“真理過一步便不是真理”了。
   90年代盛行的自由主義決不是教皇的聖諭,不容反詰,我們一樣可以對之進行意識形態分析,而不隻是僅僅關注抽象和理想的形態。90年
代後期,出現了質疑自由主義的聲音,引起了自由主義與新左派之爭。有人反思說,“我覺得現在關於自由主義的嚴肅探討不多,關於社會主
義的認真研究幾乎完全闕如,在這樣的條件下似乎很難在理論上確定他們所說的‘自由主義’是什麽。有些理論家所發表的宏偉宣言中包含著
對於中國曆史,包括中國知識分子追求民主憲政的曆史的驚人的無知”(汪暉《關於現代性問題答問》,《知識分子立場:自由主義之爭與中國
思想界的分化》)。著名學者甘陽先生曾經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他也開始質疑“自由主義”了,“90年代以來中國思想的一個基本軌跡,大體上
是從80年代末開始的批判激進主義思潮出發,日益走向保守主義甚至極端保守主義。這種保守主義的基本形態則往往表現為以自由主義之名貶
低和否定民主與平等,其結果是把所謂的‘自由’更多地理解成了一種少數人享有的‘特權’,而不是所有人具有的‘權利’。事實上,今日
許多對自由主義的高談闊論主要談的是老板的自由加知識人的自由,亦即是富人的自由、強人的自由、能人的自由,與此同時則閉口不談自由
主義權利理論的出發點是所有人的權利,而且為此要特別強調那些無力保持自己的人的權利:弱者的權利、窮人的權利、雇工的權利、無知識
者的權利”(甘陽《自由主義:貴族的還是平民的》,《知識分子立場:自由主義之爭與中國思想界的分化》)。這裏,我不糾纏於自由主義與
新左派之間的具體論戰觀點,隻是由此可看出,自由主義者對魯迅的自由主義化會導致魯迅研究被思想派別利用的危險。魯迅被人利用,身前
死後都存在,但任何不是學理的探討而是貼標簽的行為都會導致魯迅研究走上歧路。“文革”時神話魯迅,然後以魯迅為大棒亂打人是一個帶
血的教訓。
   如果魯迅被有的人成功地打扮成自由主義者,那麽,魯迅就會像自由主義者一樣麵臨甘陽等人的質疑,魯迅就被無緣無故地卷入現今的兩
派論爭的漩渦。有人說,在當下的中國知識分子中,存在著自由主義、新權威主義、新左派、老左派的原教旨主義等各種思潮,“自由主義對
民主、自由與啟蒙的追求,新權威主義者對發展過程中的秩序穩定的守護,新左派對下層民眾中失利者的利益保護與社會公平的期待,均有其
現實存在的理由”,但他又細分下來,有了溫和的自由主義者、務實的政治家和學者官員、新權威主義或新保守主義者、自由主義者的左翼、
新左派、國家主義者、老左派,以及海外留學生中的民族主義者等等(蕭公秦《激進的民族主義與世紀之交的思想分化》,《知識分子立場:民
族主義與轉型期中國的命運》,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如果每一派都把魯迅劃進自己派別的話,魯迅可就被“九馬分屍”了。
   盡管魯迅生前相信過進化論,有過啟蒙主義的信念,還“從進化論進到階級論”(《魯迅雜感選集•序言》),但根本上,魯迅可能不是任
何一個主義者,更可能魯迅是一個“反主義者”或“超主義者”,魯迅之所以為魯迅,就在於對任何一種現成的‘主義’都持懷疑態度,為我
所用,更有超越。 更重要的,魯迅是個曆史人物,他是後來者所有人共同的精神資源。如果硬要將魯迅歸入90年代以來中國當下形形色色思想
派別任何一個的話,憑著魯迅有過左聯的經曆,並且將馬克思主義作為後期重要的指導思想,他不大可能是自由主義者,更應該歸劃到帶“左
”的派別中去。

 我豬肉不吃也罷!


--------------------------------------------------------------------------------


  
  作為一直生活在養豬大國的我,又是在農村長大的,小時候家裏自然養著豬,放學回來放豬,三頓飯前喂豬,平時還經常下河打豬草,我
可謂生活在“與豬共舞”的鄉土中國。當然,我不是在這裏“攀登高峰望故鄉”,我想說的是我過去一直和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樣經常的肉食離
不開豬肉,何況過去我們中國盡管火紅卻又極度貧窮,除了豬肉外,並沒有什麽肉食可磨牙齒呀。
  
  後來考上大學進了城,又趕上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了,肉食的品種增多了,發現很多宴席都把豬肉趕開了。大街上到處都
是烤全羊、酸菜魚、燒雞公、肯塔基(雞)等菜店,豬肉像中國古老的黃土地一樣土,自然被發瘋地洋化的“更年期”的中國的廚房冷落了。
我是城裏的鄉下人,養豬的事不再有了,但愛吃“國(葷)菜”的習慣一直未變,正如我的腸胃和我的國籍不知什麽時候就莫名其妙屬於“中
國”了,簡直整個沒商量。好在學生食堂、單位食堂都平民化,我能吃到豬肉。我在城裏也隻是住在貧民區,不知道究竟占多大比例的中國城
市小巷人家就在單位圍牆外,那裏有與小巷有一樣特色的鹵菜店,可以很便宜地就買到鹵豬頭肉,嚼一塊滿嘴香軟,一天的生活都充實、有勁
頭。
  
  結婚之後,老婆是從小城裏長大的,發現飲食上差異很大,叫我大詫異。她從小就不愛吃豬肉,並且為誰好就堅強地不讓誰吃豬肉,城裏
像她這樣的人還相當多。我由此甚至以一個農村人的偏狹想到,農村人窮得連豬肉都難吃到的時候,我少年正發育身體的時候,一個星期能有
兩餐吃到肉(當然隻是豬肉)就難得了,城裏人豬肉都吃厭了嗎?他們吃什麽葷菜呢?我不要扯遠了,回到話題上,就是結婚後,從此“想說
愛你(豬肉)不容易”了。
  
  老婆掌管廚房大權,在我的反複抗議下,隻得妥協,隻是一個星期買兩次豬肉專門燒給我吃。我說起了玩笑話:過去窮沒錢吃不到,現在
生活好了有錢老婆不讓吃。
  
  家庭矛盾隻能和氣地商量解決,為了多吃點豬肉,我以讀博士之才與她說理,我為什麽可以每周吃比兩頓更多的豬肉,但我總是失敗,為
什麽?我是銅牙鐵齒的紀曉嵐,我也失敗,為什麽?事實勝於雄辯,因為事實總是站在她那一邊,憑此她可以做到“馬太效應”:沒有的,連
他僅有的也要奪走。
  
  這老婆憑此可以不讓我吃豬肉,勝於雄辯的事實什麽呢?就是咱們不爭氣的中國人將自己家的葷菜國菜給糟踏了!他們當然並不是就特別
照顧洋葷菜,中國的洋快餐店沒有豬肉,並且也基本上不在中國采買。
  
  報紙上,大眾口頭傳媒上關於豬肉注水了,死豬肉了,病豬肉了,垃圾豬了的傳聞被證實的的還少嗎?不隻是豬肉,什麽有毒大米,工業
油炸油食,醫死人的假藥,不勝枚舉。世道澆漓,人心不古,唯利是圖,失去禮義廉恥,道德敗壞,狂妄歹毒。後人記我們現在的曆史的道德
水準的時候,可能是中華民族“古國古”的曆史中最腐敗的時期了。還是回到豬肉上麵來,老婆不讓我吃豬肉絕對有理,也百分之二百是為自
己的老公好!我為什麽因為一個土造的中國胃吃豬肉,不顧惜自己的身體呢?
  
  今天,老婆回家來,帶回一份報紙,扔給我看。莫非又是事實勝於雄辯的事實嗎?一看果然,第八版頭條大標題:“八大部門為何管不好
豬肉質量”,上麵有導言:
  
  目前北京市市場上百分之二十三的豬肉和豬肝製品含有“瘦肉精”。在前不久召開的北京市政協九屆五次全會上,一位委員質疑:一頭豬
從養殖到“走上”百姓餐桌,要經過動植物檢疫、質檢、衛生、工商等多道關口,為什麽就換不回一個豬肉“ 安全”?
  
  罷!罷!罷!這則報道的正文我不想看了。對這個時代有著太多太多失望的我還有必要在添加一點心靈的沉重嗎?我們的肉體和心靈在病
豬肉、毒大米、假藥等等等的撫養下已經夠沉重的了。我過去單對奸商們痛恨,而現在我們的地方行政尤其讓我失望和痛心,“民以吏為師”
,有我們這樣的“八大部門”,我豬肉不吃也罷!
  
  我愛我的豬肉,我現在隻好不吃它了。但想到不光豬肉,幾乎所有吃的都與奸商和“八大部門”有關,我該絕食吧?
  
  2002/2/22

 

 

 

我為什麽簽字


--------------------------------------------------------------------------------

 

我為什麽在《關於保衛個人網站和質疑〈互聯網出版暫行條例〉的公開信》上簽字
  
  
  
  我不是共產黨員,我是一個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民主黨派的成員。我此生誓與實際政治保持距離,但作為中國的知識
分子,大學教師和文學工作者,我無條件支持“思想自由,學術獨立”。在政治文化觀上,我是一個新左派,關注下層勞苦大眾的權益和命運
。在民族觀上,我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中華民族的命運是我最關心的。在文學觀上,我是魯迅先生的崇拜者,我喜愛並以之為榜樣的是三十年
代以魯迅和胡風為代表的“紅色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學,戰鬥的現實主義,為勞苦大眾的解放,民族的獨立富強是它的旗幟。
  中國新聞出版總署、中國信息產業部分別於2001年12月24日新聞出版總署第20次署務會和2002年6月27日信息產業部第10次部務會審議通過
了《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中國新聞出版總署、中國信息產業部令(第17號),以下簡稱《規定》)。按照這個《規定》的規定,自2002
年8月1日起,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將在全國範圍內對互聯網出版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作為中國公民,我們享有出版自由的《憲法》權利。
我認為,這部法規的施行,已經構成對這一權利的嚴重侵犯。
  陳永苗和杜導斌(黃喝樓主)先後發表《保衛個人網站》和對此規定的《抗議書》,並呼籲征集公開的簽名支持,我毅然在上麵簽了本名
和常用筆名,決不後悔。
  我所崇拜的思想導師馬克思在《第六屆萊茵省議會的辯論》中說:“出版自由也有它自己的美(盡管這種美絲毫不是女性的美),要想保
護它,必須喜愛它,我感到我真正喜愛的東西的存在是必需的,我感到需要它,沒有它我的生活就不可能美滿。”而網絡自它誕生那天的本質
就是自由發展和資源共享。黃鶴樓主和王怡、陳永苗等兄都是我在網上有幸結識的朋友,但我的簽字是為了民族大義和社會正義,我為列名於
第一批簽名者自豪,決不後悔。我為之的正是馬克思所說的“沒有它我的生活就不可能美滿”的“出版自由也有它自己的美”。我永遠和人民
站在一邊, 而“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體現,是把個人同國家和整個世界聯係起來的有聲的紐帶”,“要使報刊
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不應該從外部施加任何壓力,必須承認它具有自己的內在規律,這種規律它不能而且也不應該由於專橫暴力而喪失掉”
。偉大的恩格斯先生響應馬克思先生對言論自由的呼籲,他在《〈新萊茵報〉審判案》中說:“報刊按其使命來說,是社會的捍衛者,是針對
當權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無處不在的耳目,是熱情維持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萬應的喉舌”。我為兩位導師的話而激動。
  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是愛輿論自由和為人民謀福利而奮鬥過的。新華日報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九日社論:打碎法西斯式的出版法:
  
     國民黨當局摧殘言論出版自由的事件不斷地發生,互相競賽似地,北平一下子封掉了七十七家報紙、雜誌、通訊社,上海也就查禁了
《文匯周報》《新華周刊》《消息半周刊》《群眾雜誌》,其他如《文萃》《周報》《民主》《昌言》《人民世紀》等刊物據說也被上海市警
察局認為有違反出版法之處,準備查封。
    這些事情,在人民眼中是非法的、違法的、因為言論出版自由為人民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基本權利之一部分,並且政府當局在政治協商
會議中又曾當眾宣布,願給與確保,但是在倒行逆施者嘴裏,他們的行為卻又是有“根據的”,他們的根據就是所謂出版法。我們試來追究一
下他們的這點根據。
    國民黨一黨專政實現後,於民國十九年公布了箝製言論出版自由的出版法;二十六年公布了條文更加嚴密的修正出版法。這個所謂“
法”,經過了中國人民的批準沒有呢?沒有!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同意這些嘴上的封條、身上的鎖鏈!中國人民從來就是反對這些非法的“法”
。抗戰以前,中國文化界曾與這些枷鎖作過鬥爭。抗戰當中,中國文化界的這種爭自由的鬥爭就更加廣泛、更加尖銳。國民黨的遺臭萬年的檢
查製度就是在這樣的鬥爭中被打碎的。在政治協商會議開會的前夕,重慶的文化界又正式對政治協商會議提出了“廢止出版法”的要求,這種
要求完全是合理的、必要的。現代民主國家象英美都根本沒有專為箝製言論出版自由而製定的出版法這樣的東西。而在出版法中,采取報紙期
刊不僅必須申請登記,而且必須獲得批準始得發行所謂特許製度的,更隻有法西斯國家始有此惡例。在中國,也僅僅竊國大盜袁世凱曾經在民
國三年頒布過與這相類似報紙條例,而這個條例隨著袁世凱的垮台而被廢止了。所以文化界的這種要求為當時代表人民方麵的各政協代表所采
納和支持、結果,和其他許多人民自由權利一起,在《和平建國綱領》中規定了這樣一條:“確保人民享有身體、思想、宗教、信仰、言論、
出版、集會、結社、居住、遷徙、通訊之自由。現行法令有與以上原則抵觸者,應分別與以修正或廢止之.”而國民黨當局在一月二十八日的
國防最高委員會的會議上,也不得不把出版法及施行細則列入應修正法規之列。
    僅僅承認應修正,誠然是不夠的、不徹底的,但是也總算承認了這個出版法及其施行細則已經很不適宜於今天了,誰知道五個月過去
了,正如政治協商會議的其他許多決議沒有為政府所實行一樣,這個出版法及其施行細則也不但沒有修正,反而冠冕堂皇地又用來作箝製言論
出版自由的武器了.似乎今天,又是法西斯的野蠻辦法公共合法的時候了,又是報紙或期刊不經過登記核準就不能發行,同一報紙或期刊另在
他地出版出發行就得重新登記,這一些毫無道理的條文又拿出來作為壓迫言論、摧殘文化的“根據”的時候了。這裏是假借“法令”之名封閉
查禁,那裏是用暴徒的麵貌打書店、搶報紙。這裏是軍警特務大肆沒收書刊,那裏是特檢人員又公開在郵局裏活動。這真不知置政協決議中所
說的思想、言論、出版、通信自由於何地?再加上“警管製”的硬要實行。暴行打風的到處皆是,以致上海人民代表馬敘倫先生等和新聞記者
們都被打得頭破血流,這些以及還有許多許多,合起來大概就是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發言人在六月二十一日對中央社記者發表談話中所說的“保
障人權辦法,政府已付實施,仍不斷加強”吧!這樣實施下去,這樣加強下去,也永遠不能使中國人民屈服,相反地,將會換來更大的不滿,
更大的反對。
    中國人民知道他們要走的路,他們將再接再厲地為自己的切身利益與各種神聖權利而鬥爭。在言論出版自由方麵,他們將象打碎過去
的檢查製度一樣打碎這種法西斯式的出版法及其他各種限製。
  
  我為中國共產黨有這樣為人民服務和為輿論自由而奮鬥的事跡而感動。我想,我所簽名的“關於保衛個人網站和質疑《互聯網出版暫行條
例》的公開信”的精神是與馬克思、恩格斯、“打碎法西斯式的出版法”的共產黨人是保持一致的。雖然時代不同,過去還沒有互聯網,但“
出版自由”的精神遺產一樣適合互聯網。
  少年老成的知名法律學者王怡在《三種自由的混淆:<互聯網出版暫行條例>批評》中說:“繼2000年國務院《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和信息產業部《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以來,當局不斷加強對於網絡信息傳播的監管和控製,而新聞出版總署和信息產業部在今年6月
24日聯合發布的《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則通過對於‘互聯網出版’這一橫空出世的概念肆無忌憚的擴大解
釋,使包括個人和非經營性的一切網絡言論及其傳播都可能需要對言論者進行事先的主體‘審查’和批準,從而使剛剛生長起來的網絡空間麵
臨大棒下的危機。8月1日該條例實施後,大量非經營性的個人網站、企業宣傳網站、學術網站、網絡刊物和群發郵件,包括BBS和留言板等諸種
言論表達和傳播的形式都存在著被一部行政管製下的惡法所扼殺的危險。”我想隻要人民的真實的聲音起來,並且本著在現行法律內依法解決
此事,我們的英明的政府會給於一個圓滿的回應的。
  自從省吃儉用節省微薄工資買了電腦, 安裝了電話,我一直隻能采用最原始的撥號上網方式“資源共享”互聯網絡。網絡已經成為我生存
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網絡首先出現在美國,是因為,“英特網誕生和發展的一個製度性條件:權力和利益的分享”。前蘇聯在冷戰時期
是美國的平等對手,但因為沒有這個製度性條件,盡管其它方麵,如原子彈、宇宙飛船、登月等方麵打個平手,網絡卻隻有美國能產生出來。
“美國人的概念是,如果你用的是納稅人的錢,那麽你得到的成果應該讓納稅人分享”,萬維網的瀏覽器軟件,第一個重要的是“馬賽克”,
是伊利諾大學的超級計算機中心的科學家編寫的,由於得到了聯邦政府的資助,而政府的錢都是納稅人的錢,所以,這樣的軟件是美國所有人
都可以免費取得。比爾•蓋茲可以用自己的windows盈利,因為沒有用納稅人的錢,而網絡的發展卻是用納稅人的錢,讓納稅人共享的。因為共
享,就使英特網“沒有中心,沒有層次”也沒有哪個部門來“加強管理”。而網絡發展的“第二個條件,那就是自由經濟製度下的競爭”,“
是自由經濟的競爭把商家逼上了英特網,紛紛向公眾提供網上服務,這才造就了如今英特網上極其豐富的超出以往想象的數據資料庫,自由競
爭也是的平民百姓上網的代價迅速下降,這也使得美國的角角落落裏都有了英特網。中國有“中國特色”,網絡到了中國,“橘生淮南則為枳
”,失去了“美國性”,獲得了世界性,在中國又世界的先進文明與中國的落後文明實踐相結合,產生了特別的現象:我所瀏覽資料的許多網
站、論壇紛紛關閉,尚存的網絡論壇上的妙文紛紛被刪,網絡應該能提供、謀福中國人民的共享資源變得少而又少,中國人為什麽這樣不幸生
於網絡時代而遭這般結果。
  就我個人來說,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用Frongtpage做的個人主頁上傳到sohu免費個人主頁上,這次新《規定》“山雨欲來風滿樓”,我的個
人主頁打不開了。我所簽名反對的《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已實際給我造成了損失,這是我不能心服口服的損失。作為網蟲,我也訂了許
多電子報,並且自己辦了一份《檳榔園文學書院報》,訂戶已達一萬多,但是,為什麽中國網蟲這麽不幸?辦電子報的網站“魅力北京”  
http://bj.mail163.com )被遮蔽了,訂辦的電子報損失是巨大的。作為一個文化人,我是多麽地痛苦。
  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作為一個文化人,我希望中國的網絡能健康地大發展,我希望網民的網上合法權益能得到尊重。中國啊,中國,
想說愛你不容易,但我永遠祝福你。
  2002-7-27

 

其生亦短,其死亦偉大!


--------------------------------------------------------------------------------

 

平民卓躍飛同誌是中國人民的好兒子,作為一個平民,他辛辛苦苦地工作,養活家庭,服務人民。當社會壓迫到了令人無法忍受的時候,他沒
有苟且偷生,而是毅然選擇了死,與壓迫者同歸於盡!
這是什麽精神?中國人民是不怕死的人民,外驅韃虜,內抗強暴,驚天地,泣鬼神!正是中國人民有著這樣的優秀品質,雖遭幾千年愚民專製,
特別是近兩百年來的國弱民苦,遭無數次的內憂外患,依然不被滅亡,還在步履維艱地在世界強國之林中踉蹌而行。
但是,死亡畢竟是不能稱道的事。對於死者,已沒有什麽好說的了,但留給活人的卻是不堪回首的一幕,讓悲哀的民眾的傷口上再次被撒鹽,
以顯得這非人間越像個人間。但死者的妻兒正遭逢著失夫失父的悲痛!
平民卓躍飛同誌,中國湖南省益陽市甘家倫村人。1971年生,2002年3月7日10點50分去世,享年31歲。其生亦短,正說明其所生之世亦艱,而
其死亦偉大!
卓躍飛同誌生前是一名為人民服務的個體中巴客運車司機。從1998年與妻子買了車之後,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在甘家倫村到益陽市區橋
北的15路線,招手停車,隨時上車,方便人民,平凡的崗位上為人民服務。
然而,一個沒有保障的社會是平民隨時都被壓迫而無力呻吟的社會,軟弱的國民隻能祈求命運的冥冥之中的保佑,要麽就把自己送給權貴者當
奴才以乞求平安。所謂“苛政猛於虎也”的鐵一般的事實正如15路中巴車的車主算的一筆帳:
卓躍飛的車每個月按照規定隻能跑22天,每個月的毛收入才4000元左右,扣去1100元的汽油費,還要扣1760元的“規費”的話,他就隻剩下
1140元,而這個車還要交十幾項雜費,比如終點占道費、衛生費、停車費、過橋費、車權使用費、客運費、物價調節金等。真的交下來,“沒
幾個錢剩的”。
於是,卓躍飛的車被“苛政”強行扣押,於是,平民的家庭生活更加困難。而欠“苛政”的錢在增加。“卓躍飛這次要拿回北扣的車,要交
10560元(含滯納金)。”於是,老實的平民卓躍飛隻好天天到“苛政”來“上班”了,但“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無錢的平民是討
不回自己的車的,徒遭冷遇、白眼。
實際上,專製社會裏的老百姓也是能活下來的,隻要安心當奴才,隻要“變通”的跟統治者一樣得聰明狡猾,會欺騙,會鑽營。因此,就並不
是所有的人都像卓躍飛處境一樣糟。如記者在乘坐15路個體中巴車時發現:“其實不少車主也沒有交‘二所’的規費,照樣開。”一位女車主
說:“我們車隊裏有人有關係,不交或者少交規費也沒有問題。”“楊家坳的司機證實:他交的規費很少,每個月也就1000元,但不開票,也
不查。”
為什麽卓躍飛就被“苛政”纏上了呢?同事們對他的評價有共同之處,就是“老實”。所謂“老實人好欺”,隻是問題的一個方麵,問題的實
質更在於:老實人不會參與權貴者的“統治遊戲”,因而最為統治者所恨。他們也是顯示統治者“文功武治”最容易失敗的試驗品。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在無數次追討被扣汽車失敗後,麵對冷漠,他用一種特殊方式作了了斷。”2002年3月7日上午,卓躍飛乘
人不備,攜帶汽油鑽進“苛政”領導的豪華轎車裏,遍撒汽油,當領導走近車子,他點火燒車自焚……
魯迅說,戰士死亡之後身邊總有蒼蠅在嘲笑他,因為不願做“苛政”下的順民而死的卓躍飛也不例外。扣押卓躍飛車子的單位有官員說:“為
這點矛盾,怎麽會鬧那麽大事情?”問得是否故作天真了?故事裏不是有皇帝聽說人民餓殍遍野的時候,天真地問“為什麽不讓他們吃肉呢”
嗎?還有,我們的自由主義者是否來質問我們的戰士了:“為什麽不尋求法律解決呢?”但是,魯迅又說了:“然而,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
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平民卓躍飛同誌是中國人民的好兒子。其生亦短,正說明其所生之世亦艱,而其死亦偉大!平民卓躍飛同誌永垂不朽!
2002/3/30 

 

  學習殷之聲


--------------------------------------------------------------------------------

 


殷之聲先生是一位普通的生活在鄭州的工人,卻自學成才,不為名利,走上了思想探索的艱難曆程。對於他來說,這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但他
刻苦血學習,讀了大量的思想史方麵的書,並且以自己和我們祖國幾十年的經驗教訓和自己豐富的人生體驗為資源,思考著人性問題,人類文
明問題,20世紀的教訓和21世紀的展望等,
有著一定的深廣度,在學術界正在產生影響,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將為更多的人知曉。殷先生的思考和文字必將成為20世紀中國思想學術
的財富。
殷先生已經逝世了,大量的遺稿經夫人劉真女士的整理,陸續問世,中國哲學網的站長億鷹先生在自己的著名學術網站上專為殷先生作了個人
文集,據我所知,這是最全的殷先生文集之一,殷先生的文稿還在繼續整理。
殷先生一進入我的視野,我就被他深深地吸引了。我簡單談談我向殷先生學習的三點:首先,這證明了一句古老但又未為人所重的話,即“真
人在民間”。殷先生處在下層民間,以天下為己任,匹夫未敢忘憂國,通過自己的艱苦奮鬥,終於大有收獲,這反映的是我們民族自古以來就
有立足民間的“民魂”精神,“禮失而求諸野”,“民魂”們盡管不被官府和學院所重視,但他們對我們民族曆史的價值是巨大的。二是,殷
先生身上有我們民族在二十世紀最寶貴的性格,就是追求民主、科學,人道,人民幸福,國家富強的天下為公精神。早在毛時代,他就開始了
思想探索,並且為此付出了代價,但他威武不能屈。八十年代以來,特別是九十年代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下,官府和學院的知識分子紛紛大下海
,精神大逃亡。作為一介平民的殷先生卻逆時代潮流而動,他的思想探索進入黃金時期。三是,就殷先生文章和思想來講,就我所讀的一些,
殷先生的思想是豐富的,如果硬要歸納成要點來的話,可說為繼承五四的民主、科學精神,為二十世紀中國總結民主科學的遺產,反省和批判
激進的革命主義在中國實踐的後果,以世界的眼光思考和建議一個新的世紀藍圖。我的看法可能不全麵,有待對殷先生的繼續認識。
我這裏要提到殷先生的夫人劉真女士,她是殷先生生活和思想兩方麵的伴侶,可以說,某種程度上,殷先生的文字是他們兩人共同思想。特別
是殷先生去世,大量文稿未整理問世的情況下,劉真女士擔起了為亡夫實現他的理想的使命,表現出最可貴的品質,最堅強的性格。
我以這期電子報為殷先生的專刊,選載殷先生的文章和家人的有關殷先生的文字,力所能及地為擴大殷先生的影響盡微薄之力,並且寫下不成
熟的看法,表達對殷先生的敬意,作為跋。
2002、2、22 

 


 
魯迅與妓女


--------------------------------------------------------------------------------


  
  魯迅在1932年2月16日的日記是這樣記的(見《魯迅全集》第十五卷第5頁):
  
  十六日 晴。 下午同三弟往漢文淵買翻汪本《阮嗣宗集》一部一本,一元六角;《綿州造象記》拓片六種六枚,《天監井闌題字》一枚,
《湘中詩》一枚,共泉二元八角。夜全寓十人皆至同寶泰飲酒,頗醉。複往青蓮閣飲茗,邀一妓略來坐, 與以一元。
  
  這則日記在一些大陸新派“反魯”人士的眼裏也能讀出魯迅的可“非議”之處。在被某些大陸人士稱為“五四的祖奶奶”的移居台灣的蘇
雪林女士的眼裏, 正好可以借題發揮了。 1988年,這位以終生鐵杆反魯而著名的女作家在《香港月刊》上發表文章《大陸刮起反魯風》。文
中寫道:
  
  據最近的太陽報,有李石城所撰《魯迅召妓引起轟動》一文,言有人在魯迅日記發現一則小記事“某月某日,召妓發泄”,有個讀者便驚
叫起來,說道:“魯迅原來是這樣下流!看他外表像孔老二,居然也搞起玩妓女的事”。又有一個讀者說:“魯迅不是一個完人,因為他生活
作風不正派。”
  
  早年蘇雪林主要還是從社會政治影響上攻擊魯迅,如她在1936年11月12日寫的《與蔡孑民先生論魯迅書》中說魯迅“病態心理將於青年心
靈發生不良之影響也”,“魯迅矛盾之人格不足為國人法也”,“左派利用魯迅為偶像恣意宣傳,將為黨國之大患也”, 而50年後雖反魯之心
未改, 但隻能根據小道消息含沙射影地來攻擊了,倒似乎不再直接相罵, 而是借別人之口來“塗汙”,更顯起手段高明。但香港與大陸一樣
,有反魯勢力,更有“衛魯”人士。1989年李允經發表在《明報》上的《為魯迅一辯》便是對蘇雪林等反魯風發起反擊的一個例子。
  李允經批駁李石城和蘇雪林等利用對魯迅日記的歪曲理解來攻擊魯迅的“居心叵測”:
  
  魯迅日記中是否有過關於他和妓女的交往記載呢?有的。1932年2月16日,記有“往青蓮閣飲茗,邀一妓略來坐, 與以一元”,這原來是
對於妓女的同情,可是一到李石城、蘇雪林筆下,便被篡改為“召妓發泄”。莫非除此而外,李、蘇等人還會在魯迅日記中別有“發現”嗎?
當然絕不可能。那麽為什麽要篡改呢?這除了粗心、無知而外,就隻能是居心叵測,惡意中傷了。
  同年,魯迅還作有《所聞》一詩。詩中寫道:“華燈照宴敞豪門,嬌女嚴裝伺玉樽。忽憶情親焦土下,佯看羅襪掩啼痕。”那時,適值上
海“一• 二八”戰後,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狂轟濫炸,一些親人死於戰亂,驟然淪為孤兒的少女,不免落入酒肆,賣唱為生。在這種情況下,
魯迅邀來一談,“與以一元”,這難道就是嫖妓嗎? 按照這種邏輯,豈不是隻要同妓女見過麵,碩果花的男人就都成了嫖客了嗎?遺憾的是,
這種荒唐的邏輯,我實在不敢苟同。我想李石城也未必就不曾與妓女見過麵,說過話,久居台灣的蘇雪林女士也未必就沒有同嫖客見過麵,說
過話,但我是決不會因此就斷言他們是嫖客或妓女的。
  
  實際上早在李石城、蘇雪林之前,有個署名梅子的文章就把魯迅與妓女扯在一起,並且造謠聳聽,用詞極端粗鄙:
  
  ……那時的魯迅,是住在日本鬼子內山完造開設的內山書店樓上,在北四川路上可以看到的是白俄舞女的裸體跳舞,也可以看到“老傖”
“癟三”們在低低叫喚“阿要買春藥”,在這樣色情環境享受下的魯迅,搖起筆杆,寫幾篇給黑暗的雜文,當然不是難事。如果說魯迅的雜文
好在潑辣俏皮,那麽較之北四川路上“老傖”“癟三”“娘姨”“大姐”們的當街大罵,打情罵俏,就要相形見拙,差寫得多而且遠了!
  
  之所以抄在這裏,是讓人們更真切地感到所謂“反魯”人士的貨色,也可感到曆史之反複,很多文字之無聊,更有卑劣的文字像蒼蠅一樣
在活著的人的頭上“嗡嗡”得不夠,還阻撓人們對逝去了的偉人的學習和敬意。
  其實,五四一代啟蒙者認真思考過婦女問題,探討過婦女解放的種種方式。魯迅的敘事作品中幾乎沒有妓女的形象,這與魯迅與這一種人缺
少往來有關,可見魯迅的私人生活幾乎不存在這方麵的“把柄”。五四作家中與魯迅這種生活相反的應該說是鬱達夫了,但人們用“是真名士
自風流”看他的生活和他作品中“嫖妓”的內容,反不以為怪。
  魯迅的小說《肥皂》中有一個少女形象,這是一個因極端貧困而在街頭乞討的女子,魯迅對她真摯地寄予了同情。這篇小說更是揭露男人
對女性的陰暗、 肮髒、猥褻心理,可以說是對與妓女有關的“嫖男”心理的研究和批判。
  魯迅在雜文中對社會上存在的妓女現象給予了關注,這隸屬於他的關於女性解放的思考,他的重點放在對造成妓女現象的社會製度和男性
霸權上,並且指出婦女解放的最實在的方式是爭取到經濟權。在《關於女人》中,魯迅指出:
  
  各種各式的賣淫總有女人的份。然而買賣是雙方的。沒有買淫的嫖男,那裏會有賣淫的娼女。所以問題還在買淫的社會根源。這根源存在
一天,也就是主動的買者存在一天,那所謂女人的淫靡和奢侈就一天不會消滅。男人是私有主的時候,女人自身也不過是男人的所有品。
  
  因此,消除婦女的痛苦在女子自己“倘不得到和男子同等的經濟權”,社會上種種“所有好名目,就都是空話”,“必須地位同等之後,
才會有真的女人和男人,彩繪消失呢歎息和苦痛”。(《關於婦女解放》)。 在魯迅著名的演講《 娜拉走後怎樣》中,魯迅更是向男人們提
出了促進婦女解放的希望:平和的方法就是“家庭革命”:“利用了親權來解放自己的子女”,“使他們平和而沒有衝突地都得到相等的經濟
權”。
  梅子、李石城、蘇雪林之流“反魯”人士在“魯迅與妓女”的問題上無事生非、造謠中傷,隻能說明他們自己的心理的陰暗,對社會底層
受侮辱的女性,也對民族的偉人魯迅。不過,魯迅早已對他死後可能遭遇的這種情況畫了像:
  
  戰士戰死了的時候,蒼蠅們所首先發見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嘬著,營營地叫著,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士更英雄。但是戰士已經戰
死了,不再來揮去他們。於是乎蒼蠅們即更其營營地叫,自以為倒是不朽的聲音,因為它們的完全,遠在戰士之上。(《戰士和蒼蠅》)
  
  當然,魯迅是有缺點的戰士,而對方雖是完全,蒼蠅隻是蒼蠅。
  2002-05-3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