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餘斌:資本家養活了誰?zt

(2011-12-14 10:27:03) 下一個
如果說,今天的資產階級作為納稅人養活了政府,那麽資產階級自始至終都是在政府的扶持下靠工人階級養活的。相比之下,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府完全不存在靠資本 家養活的問題,公有製經濟本身就是對無產階級政府最大的支持

資本家養活了誰?/餘斌


天津大邱莊的某位前黨支部書記曾經說,帥養活將、將養活兵。他後來因為草菅兵命而身陷囹圄。中國的一些博學家們也跟著說,資本家養活了工人和政 府。還有人認為,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的契約是自由的、平等的。如果工人認為資本家剝削了他,可以辭職不幹啦,可以自己單幹啦。西方經濟學認為,工人之所以不 單幹,而去資本家企業裏打工,是因為工人單幹掙得少,給資本家打工掙得多,因而工人與資本家之間是雙贏,不存在剝削的問題。但是,一方麵,簽訂勞動契約① 的雙方的地位其實是不平等的。對於資本家來說,問題隻是利潤或多或少而已;對工人來說,則是生存問題。②另一方麵,按照博學家們的說法,奴隸主也可以說同 樣沒有剝削奴隸,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關係也是平等的,因為有不少奴隸也是自願賣身為奴的。這些奴隸與工人一樣失去了為自己勞動的物質條件,從而不得不在為 別人從事的勞動中苟延殘喘。
事實上,當英國的資產階級洋洋得意地拿手工織工更為糟糕的生活狀況來為他們剝削工廠裏的機器織工辯護時,恩格斯就已經指出,資產階級自己也明白,手工 織工的狀況這樣壞,恰恰是工廠製度本身和機器的罪過。機器紡織的廉價競爭擠垮了與農業脫節的手工紡織,但又沒有其他渠道吸納多餘出來的手工織工,從而沒有 出路的手工織工不得不在大大惡化了的條件下堅持與機器紡織進行競爭,十分辛苦地掙取極其微薄的收入,甚至餓死。而當英國的資產階級為自己辯護,說什麽如果 他們不雇用九歲的孩子們到汙濁、潮濕而且悶熱的工廠裏來工作,這些孩子們所處的環境還是一樣地不利於他們的發育時,恩格斯則尖銳地指出,資產階級是“用昨 天犯的罪來替今天犯的罪進行辯解”③。正是資產階級先把工人的孩子置於惡劣的條件下,然後再利用這些惡劣的條件為自己謀利益!中國的西方經濟學家在強調私 有企業貢獻了75%的就業崗位時也忘了,正是在他們的呐喊的幫助下,中國的農民失了地、國有企業的工人下了崗、甚至個體戶也破了產,才“壯大”了私有企業 的就業數。
在資本主義的祖國——西歐,在資本主義的形成階段需要大量的工人,而當時的生產方式卻是耕地農業為主導,大量的勞動力呆在農村之中。顯然,如果不能把 農民從農村吸引出來,就隻能把他們從農村中趕出來,否則就不可能出現大量的工人。而如果沒有工人,也就沒有資本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就難以形成和發展,從 而既談不上資本家的發財致富,更談不到資本家養活誰了。正是在這個時候,當時西歐政府支持並參與了把農民從農村裏趕出來的圈地運動以及圈地運動過程中的強 製拆屋行為。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蘇格蘭的一位學過經濟學的貴族夫人為了把本氏族公有的32萬公頃耕地攫為己有並改為牧場,驅逐了約3000戶計 15000個居民。在這個過程中,英國政府派兵來執行這種破壞和燒毀這些居民所居住的村莊的暴行,並同當地居民發生了搏鬥。一個老太太因拒絕離開小屋而被 燒死在裏麵。近些年來,國內的西方經濟學家和西方法學家們為了把所謂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塞進中國憲法,頻頻引用18世紀英國一位首相的演講:即使 是最窮的人,在他的寒舍中也敢於對抗國王的權威。風可以吹進這間房子,雨也可以打進這間房子,房子甚至在風雨中飄搖戰栗,但是國王不能隨意踏進這間房子, 國王的千軍萬馬也不能踏進這間門檻早已磨損的破房子。但是,就在這位首相演講後的19世紀,英國國王的士兵卻將大火隨意地覆蓋在窮人的寒舍之上。④
正是當年西歐政府所支持或主導的這種掠奪教會地產、欺騙性地出讓國有土地、盜竊公有地、用殘暴的恐怖手段剝奪封建財產和氏族財產並使之轉化為資本主義私有財產的方法,為資本主義農業奪得了地盤,使土地與資本合並,為城市工業提供了大量的無產階級。⑤
然而,盡管圈地運動把農民從農村裏趕了出來,城裏的資本家並沒有因此而自動得到了工人,即便招到一些工人,也要付出很高的工資,也就是說得到的剩餘勞 動時間很少。這是因為,當時失地的農民還不習慣工廠裏的紀律和生活,他們寧願乞討、偷盜和流浪。15世紀末和整個16世紀,整個西歐的政府都頒布了懲治流 浪者的血腥法律。英國政府曾經規定,身強力壯的流浪者要遭到鞭打和監禁。如果在流浪時第二次被捕,就要再受鞭打並被割去半隻耳朵;如果第三次被捕,就要被 當作重罪犯和社會的敵人處死。血腥的法律一直延續到18世紀,曆經數百年之久,才迫使工人階級的祖先習慣於資本主義製度所必需的工廠紀律。自那以後,由於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自由”工人才“自願”地,也就是說,才在社會條件的逼迫下,按照自己的日常生活資料的價格出賣自己一生的全部勞動時間,出賣自 己的勞動能力本身。不僅如此,從14世紀起的400多年裏,西歐的政府隻規定了工資的最高限度,並常常頒布降低工資的法令,以便把工資強製地限製在有利於 資本家賺錢的界限內,直到19世紀初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得規定最低工資反而成為必要,從而使得那些規定最高工資的法律成為可笑的反常的東西為止。⑥
此後,當西歐的勞動者逃離資本主義的祖國來到美洲和大洋洲的殖民地時,曆史向我們展現了這樣一幅畫麵:一位英國的資本家把共值5萬英鎊的生活資料和生 產資料從英國帶到澳大利亞,而且還帶去了300名工人階級成員——男人、婦女和兒童。可是,一到達目的地,這位資本家先生竟連一個替他鋪床或到河邊打水的 仆人也沒有了。原因很簡單,當時殖民地的生產關係不同於英國的生產關係。每個移民都能夠把一部分土地轉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和個人的生產資料,而又不妨礙後 來的移民這樣做。由於勞動者得以成為自己的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因此,他就能夠而且也隻會為自己生產。今天的雇傭工人,明天就會成為獨立經營的農民或手工業 者。雇傭工人不斷地轉化為獨立生產者,他們不是為資本勞動,而是為自己勞動,不是使資本家老爺變富,而是使自己變富。⑦所謂的資本家的經營才能與工人的勞 動才能的“自願”結合,即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那種情況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這也再好不過地說明了這種結合在資本主義祖國的“自願”是怎麽一回事。這種“自 願”直到自由殖民地的“自由”在戰爭和政府的幫助下消失了之後,才在那裏得以出現。
另一方麵,如果工人的勞動效率隻能夠生產出維持工人生活的產品,那就沒有餘額,也沒有剩餘價值,可以供資本家占有。不管是否存在這個餘額,工人的種族 都在繁衍著,不需要別人來養活;同時,隻有存在這個餘額,並且這種餘額依靠政府的幫助采取了利潤的形式,才得以在這個基礎上來“繁衍”資本家的種族。
因此,如果說,今天的資產階級作為納稅人養活了政府,那麽資產階級自始至終都是在政府的扶持⑧下靠工人階級養活的。相比之下,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府完全不存在靠資本家養活的問題,公有製經濟本身就是對無產階級政府最大的支持。


注釋:
①既包括有形的契約,也包括無形的契約。中國一些私企隻與工人有口頭的無形的契約,一旦工人得了職業病,由於缺乏有形的契約,職業病醫院可以拒絕給工人們做進一步地檢查和治療,更談不上使工人獲得補償。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643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37頁。
④餘斌著:《經濟學的童話》,東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頁至第193頁。
⑤《資本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42頁。
⑥同上,第850頁。
⑦同上,第876頁至第878頁。
⑧河南省教育廳發文強迫中職學生“自願”前往台資企業富士康實習,並且要加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