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內地的轉貼:大縱深作戰分析:白俄羅斯,巴格拉季昂戰役 1944 6月22-8月29日

(2011-06-29 13:54:01) 下一個


1.戰役態勢


 


a重要事件


 


巴格拉季昂戰役發生在蘇聯學者常說的戰爭第三階段,此階段的重要特征就是標誌著蘇聯武裝力量 勝過德國國防軍的蘇軍戰略進攻。在這一階段蘇聯武裝力量牢牢地抓住了戰略主動權,並且運用手中的戰略主動權戰勝了德國國防軍,取得了對東歐的控製,反攻到 德國的領土,並最終在1945年4月25日與盟軍會師於易北河。一般認為戰爭第三階段從1944年1月開始結束於1945年5月7日歐洲勝利日。


 


在戰爭的前兩個階段中紅軍不得不更多地依賴部隊的實際力量遂行戰略防禦而不是合理的戰役計 劃。在前兩個戰略防禦時期(1941年6月22日-1942年11月19日),德國國防軍基本上能夠掌握戰略主動權並運用手中的主動權取得戰果。國防軍的 第一階段攻勢(1941年6月22日-12月5日)結束時幾乎占領了莫斯科;正如同德軍在開戰前預見的那樣,這階段的德軍攻勢也導致了蘇軍的大潰敗。雖然 德軍正確地預見了蘇軍這階段的潰敗,但是他們當初既沒有計算到蘇軍在人力資源上的優勢和組建新銳部隊的巨大能力,也沒想到蘇聯工業設施大規模東遷行動的深 遠影響。雖然突如其來地遭受到德國入侵帶來的巨大的打擊,但是蘇聯政府僅僅是震驚而不是慌亂,更沒有崩潰。隨後發生的一係列政府改組也極大地提高了蘇聯在 製定戰略計劃和戰役方針方麵的能力。在國防軍的第一階段攻勢中蘇聯也無法接受潛在盟友實際的強有力的援助,因為英國也僅僅是剛剛可以抵禦自己的領土免遭德 軍入侵而已。最後德軍也沒有考慮到蘇軍增調他們的遠東的部隊來加強歐洲的防線,盡管這已經因為1941年4月日本與蘇聯之間簽訂了中立條約而成為可能(這 就是德國的盟國)。因為德軍兵力的極大損失,也因為德軍在莫斯科城下的戰鬥中遇到了重新組建並加強了的紅軍部隊,德軍一往無前的攻勢終於被製止住了。12 月6日蘇軍開始反攻,一開始是從一線德軍的兵力薄弱處展開的局部反攻,最後發展成為全線反攻。在1942年春季,蘇軍再次試圖展開自己的攻勢,但這次他們 失敗了,德軍利用這一機會於蘇聯西南部開始了德軍的1942年夏季攻勢。這一攻勢引發了斯大林格勒戰役,因為蘇軍的頑強防禦也因為自己的巨大兵力損失,德 軍被阻滯在了伏爾加河邊和高加索山區中。


 


戰爭第二階段開始於蘇軍對正在包圍斯大林格勒的德軍發動的的反攻。這一次蘇軍的反攻就不再主 要依賴指揮官在現地作出的決策,而是以最高統帥部(STAVKA,蘇軍的最高指揮機構)製定的戰役計劃為依據實施的。反攻是成功的,德國第六集團軍被圍並 最終於1943年2月向蘇軍投降。蘇軍試圖擴大戰果,不過他們又一次遭到了失敗,這次失敗發生在曼施坦因指揮下的1943年2月18日到3月底的德軍反 擊。情況很清楚,紅軍仍然無法與國防軍正麵對抗。因此蘇軍最高統帥部決定不先發動進攻,而是等待意料之中的德軍進攻行動發起,在擊敗德軍的攻勢以後再發動 反攻。由於有像東京的佐爾格、柏林的紅色合唱團、LUCY這樣的優秀的HUMINT情報來源(紅水兵:LUCY可能也是一個蘇聯間諜組織的代 號,HUMINT也許是英文“人力情報來源”的簡稱,我就懶得去查資料了),也由於德軍的戰場準備,蘇軍不僅預測到了即將到來的德軍攻勢的地點,庫爾斯 克,也準確預測到了攻勢到來的時間,7月。紅軍準備好了防禦工事和預備隊以抵禦這場進攻,最終德國國防軍在東線作出的最後一次戰略進攻的努力被蘇軍徹底擊 碎了。蘇軍乘勝追擊,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反攻解放了第聶伯河東岸的烏克蘭領土,最終在1943年11月解放了烏克蘭首府——基輔,同年12月在第聶伯河西岸 奪取了幾個橋頭堡。蘇軍積極籌劃著解放餘下的烏克蘭領土。


 


時間邁入1944年年初,很明顯,紅軍已經掌握了戰略主動權。不僅如此,在戰爭第二階段開始 前蘇聯擁有了兩個可以提供強有力支援的盟友——美國和英國。(由於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可以算是同盟國的最重要的曆 史事件之一。)在蘇聯看來,兩個盟國能提供的最重要的戰略支援莫過於開辟第二戰場。不過這件事並沒有在戰爭第一階段出現,雖然如此兩個盟國還是可以通過其 他兩個主要途徑支援蘇聯:一是美國啟動租借法案,當然在1943年年末和1944年年初期間租借法案帶來的物資數量還不足以在蘇軍戰役層麵產生顯著的影 響。二是美英聯合開展的針對德國本土的戰略轟炸和他們在蘇軍戰爭第二階段開始時發動的針對軸心國軍隊的北非攻勢。之後發生的西西裏戰役和登陸意大利迫使意 大利退出戰爭,也讓德國不得不分兵防守意大利。盟軍在意大利的攻勢也許也是德軍在1943年中止庫爾斯克方向上的攻勢時考慮的因素之一。不僅如此,戰爭第 二階段結束時,盟軍也已經完成了於1944年5月在法國南部和北部登陸開辟第二戰場的計劃。蘇聯領導人也在1943年11月的德黑蘭會議上獲知了這個計 劃。事實上,當時僅僅是盟軍將於法國登陸的可能性就已經可以讓德軍出現戰略性的轉移了。另外到這一階段租借法案已經為蘇聯軍隊帶來了很大的物資輸送規模 了。


 


在戰爭的第三階段,蘇軍順理成章地掌握了戰略主動權,1944年蘇軍發動了著名的“十次打 擊”,這年年初就以其中的兩次打擊開了頭:列寧格勒和烏克蘭。列寧格勒方向上的蘇軍攻勢始於1944年1月14日,止於3月1日,這次進攻解了列寧格勒之 圍、擊潰了德軍第16、18兩個集團軍,蘇軍戰線向前推進了200公裏進抵愛沙尼亞邊境。烏克蘭方向上的攻勢開始於1944年1月24日,直到4月中旬才 宣告結束,烏克蘭方向上的所有方麵軍都參與了這次攻勢。這之後,在4月17日至5月6日期間,烏克蘭各方麵軍陸續接到最高統帥部為了準備夏季攻勢而轉入防 禦的命令。


 


當蘇軍攻勢停止的時候,他們已經解放了幾乎全部烏克蘭領土,已經可以威脅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的邊境。在4、5月份蘇軍又解放了克裏米亞和敖德薩。


 


蘇軍的攻勢席卷了德軍5個集團軍:兩個在北部,兩個在南部,一個在克裏米亞。僅僅在南方向上 德軍的傷亡總數就有可能已經上升到100萬之多。蘇軍聲稱在1944年上半年德軍僅物資器材方麵就已經損失了:8100門火炮、3500門迫擊炮、 23500挺機關槍、18400支步槍,1000輛坦克和突擊炮、3300輛牽引車輛、61300輛其他交通工具、1170萬發彈藥、230萬枚地雷。


 


德軍的失敗也給像芬蘭、羅馬尼亞這樣的軸心國盟友造成了壓力。蘇軍在6月10日發動了針對芬 蘭的1944年“第四次打擊”,維堡於10日後淪陷。戰鬥一直持續了一整個夏天,終於迫使芬蘭在9月4日退出戰爭。在其他戰線,羅馬於6月4日被盟軍解 放,盟軍於6月6日在諾曼底登陸。


 


b.戰略目標


(1)蘇聯方麵:


(a)光複德軍占領下的蘇聯領土


(b)殲滅德軍


(c)解放德軍占領下的其他歐洲國家


(d)讓部隊次序地發動戰役而不是同時發動。


 


1945年4月5日召開的國防委員會會議上蘇軍領導人正式開始思考實現上述目標的戰略構想。他們最終集中到下述三個選擇上來:


 


第一種選擇:蘇軍可以繼續他們在南方的攻勢,讓蘇軍向南打進巴爾幹地區;此舉有希望切斷仍停 留在南烏克蘭的德軍的退路。除了可以殲滅的軍有生力量以外這個選擇還可以解放一些歐洲國家,特別是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並進而動搖其他的德國的盟友。美中 不足的是這個攻勢的方向並不是朝著德國,而且在進攻的蘇軍隊伍後方和側翼有一支幾乎未受打擊的德軍部隊(中央集團軍群)。另外蘇聯餘下的淪陷國土還在普裏 皮亞季沼澤的北麵。


 


第二種選擇:從被烏克蘭向北向波羅的海進軍。如果這項計劃成功的話普裏皮亞季沼澤以北的德軍 將會遭到合圍,進而解放蘇聯餘下最主要淪陷國土,為進軍柏林掃平道路。但是這項計劃是超過蘇軍承受能力的,而且該計劃絲毫未提及如何削弱或消滅被合圍的德 軍中央集團軍群,更何況該集群還在進攻的蘇軍部隊側翼。於是蘇軍隻能選擇第三種選擇——直接以白俄羅斯的德中央集團軍群為目標的計劃。


 


白俄羅斯的德中央集團軍群是德軍在東線最後一支未受嚴重打擊的集團軍群。如果計劃成功,蘇軍 將會解放最後一塊主要的淪陷國土,這之後蘇軍還可以向波羅的海方向進攻,直搗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或者向裏加方向進攻,合圍德北方集團軍群殘部。對蘇軍來 說最重要的是,該計劃是現實可行的,而且可以為戰略性的勝利創造條件。盡管他比起另外兩個計劃的前景來僅能帶來較少的直接戰略影響。


 


斯大林和國防委員會於4月12日同意了會議的建議,4月17日發出了終止前文所述方向上進攻行動的命令。會議結論認為同時開始所有進攻行動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即將到來的夏季攻勢隻能是由一係列先後發動的進攻行動組成。


 


因此戰略目標決定如下:


 


(a)從德軍手中光複白俄羅斯


(b)殲滅或重創盤踞在白俄羅斯的德中央集團軍群。


(c)解放那些尚在德軍鐵蹄下的歐洲國家。


(d)在夏季攻勢中次第展開進攻行動,而不是同時發動他們。


 


(2)德軍方麵:


 


(a)擊敗盟軍在法國的登陸行動


(b)為(迎接預想中即將到來的)同盟國之間的決裂贏得時間


(c)用東線的現有部隊成功抵禦蘇軍進攻


(d)用北烏克蘭的機動預備隊擊敗預料中的蘇軍夏季攻勢


(e)保持德軍在意大利的戰線


 


在製定德國的戰略目標的過程中德國人必須先對他們受到的威脅情況有一個清楚的估計。最終希特 勒指出,預料中盟軍於法國北部的登陸行動是德國當時最急迫的威脅;因為蘇軍距離德國國境尚有超過1000公裏的距離,而盟軍距離登陸僅有500甚至300 公裏的距離。於是東線的德軍在盟軍登陸部隊被擊敗,被趕回大海或是被德軍徹底牽製為止,不會得到一點增援部隊。在西線的決定性勝利到來以前,德軍東線部隊 必須守住所有陣地。不允許任何以空間換時間的行為。


 


德軍的情報機構也預見到了蘇軍的前兩種行動可能,他們滿懷信心地認為,德軍部署在北烏克蘭的 強大裝甲集群可以成功地應付蘇軍可能發起的進攻。德軍並不擔心中央集團軍群的處境,因為該集群已經成功地阻止了蘇軍在冬季和春季的進攻;更何況4月份該集 群當麵的兩軍兵力對比並不像蘇軍往常在進攻前喜歡保證的比例。此外,中央集團軍群所處的地域易守難攻,尤其不利於大規模裝甲部隊的作戰行動。最後,作為德 軍預測蘇聯人進攻方向的最重要依據,1944年4月時,蘇聯的全部5個坦克集團軍都部署在烏克蘭。


 


c.兵力對比


(1)兵力和部隊構成.(參見附錄A)


 


在1944年夏初蘇聯與軸心國在東線上的兵力對比是:人員,1.7:1;火炮和迫擊炮,1.8:1;坦克和自行火炮,1.6:1;飛機,4.9:1。需要 補充的是蘇聯火炮一般比同等級的德國火炮口徑更大。上麵的兵力對比中沒有計及蘇軍的最高統帥部預備隊和德軍的國防軍司令部(OKW)預備隊,但是上述對比 在蘇軍最高統帥部預備隊與德軍國防軍司令部預備隊之間的差距之大要遠遠超過剛才的比例。還有,如前所述蘇軍最高統帥部可以將這些預備隊用於東線戰場,而德 軍國防軍司令部預備隊卻更可能投入到西線戰場。這樣蘇德兩軍的總兵力對比是:人員2:1,火炮2:1,坦克1.8:1,飛機5.4:1。麵對這樣的兵力對 比,蘇軍最高統帥部確信他們的兵力不足以同時發動全線攻勢。


 


a.德國的情況(參見附錄A)


 


截至1944年6月,德國全部武裝力量的總人數是910萬人,其中455萬人在地麵部隊(包括黨衛軍),共編成324個師:258個步兵師、34個裝甲 師、17個裝甲擲彈兵師,以及6個傘兵師。這其中又有313萬人部署在東線,共計179個師、5個旅,包括23個裝甲師和7個裝甲擲彈兵師。在東線的德國 仆從國軍隊共計80萬人,共計49個師、18個旅,主要是步兵。他們主要部署在南方。這些師的數目占德軍總的可作戰師數目的63%,這些師的總士兵人數則 占德國及其仆從國總可作戰陸軍士兵人數的70%強。東線德軍也擁有了德軍全部裝甲兵器和航空兵器的主要部分:共計525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2796架作 戰飛機。西線德軍的坦克擁有量是1550輛,突擊炮的數目則是300輛,1943年12月時的這兩個數字分別是650和220。東線德軍據估計共擁有 48,635門火炮/迫擊炮。上述裝備在德軍對應類的兵器數目中的比重分別為:火炮/迫擊炮71%,坦克/突擊炮57%,作戰飛機51%。也就是說,在法 國、意大利、德國空中這些也被認為是德國主要作戰地域的德軍總兵力不過是德國總的武裝力量的30-35%。


 


東線德軍兵力分布並不是平均的。普裏皮亞季沼澤以北的德軍戰線(占總戰線長度的60%),德軍部署了東線40%的師和僅僅10-15%的機動師。一線德軍 師的防禦正麵平均寬度達到了19公裏。普裏皮亞季沼澤以南的德軍戰線(占總戰線長度的40%),在這裏布置了東線60%的師,仆從國師的大部分和全部3個 仆從國集團軍,以及80-85%的機動師。師負責的防禦正麵平均為8公裏。在之前的蘇軍冬季攻勢中德軍損失了大約30個師。雖然4月到5月的相對平靜期給 了那些不處於緊張方向上的德軍部隊一些補充、整編的機會,但是那些僥幸逃過被殲滅厄運的師的戰鬥力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此時,東線德軍師最好的情況也就是 每師6000-8000人(步兵2000人),或者說平均每個步兵營300人。


 


b.蘇聯的情況(參見附錄A)


 


雖然像德國一樣,蘇聯也需要在戰略上應付兩條戰線,但是他們僅僅需要把蘇軍整個戰鬥力的7%放在與日本人對峙的遠東戰線。這要歸功於從遠東到俄國歐洲部分 之間的遙遠距離帶來的戰略縱深,還有1941年日蘇之間簽訂的中立條約。需要補充說明的是,軍工產品和新組建的部隊全都運往了歐洲戰場,東線蘇軍兵力占其 總兵力的比重在一直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幾乎不能繼續擔負守備任務的程度。這樣的局麵一直持續到戰爭的最後幾個月,蘇軍開始從歐洲中部轉移部隊著手準備殲滅 關東軍的戰役為止。


 


雖然蘇軍在冬季戰役中自身也受到了損失,但是紅軍的實力仍然在增長。雖然總人數僅僅增長了20萬人,但是這已經意味著紅軍受到的損失被很好的補充了。蘇軍 的坦克/自行火炮的數目增加了4,357輛(增長了77%),其中最高統帥部預備隊的坦克/自行火炮數目增長了8倍。蘇軍的作戰飛機數目增加了5,969 架(增長了68%),其中最高統帥部預備隊中的作戰飛機數目增加了4倍。蘇軍中的火炮數目變化不大,但是因為蘇軍普遍更換了更大口徑的火炮/迫擊炮和其他 更具威力的武器(譯者:可能是指喀秋莎),所以蘇軍的火力還是增加了。


 


蘇軍在戰線上的兵力配置恰恰與前麵提到的德軍情況相反,普裏皮亞季沼澤以南的戰線上僅僅布置了40的步兵師和80-85%的機動師。實際上在冬季戰役期間 所有的蘇軍坦克集團軍都集中到了戰線南部,蘇軍希望這樣做可以讓德軍確信南部就是下一次攻勢開始的地方。但是在蘇軍著手準備“巴格拉季昂”戰役的過程中實 際上卻會進行另一場隱蔽的兵力集結,在接下來的第2部分我們會描述這個情況。蘇軍的步兵師的人數將會因為這次兵力集結上升到6000-8000人(師的滿 編人數是9600人)。


 


蘇軍的部隊結構和兵力編成請參見附錄B。


 


(2)戰前的準備


 


德國的情況完全可以用江河日下來形容。盡管師的數目一直在增加,但是師中間的總人數卻一直在下降,特別是步兵的人數。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是編製上的原因, 步兵團僅有兩個步兵營;二是東線巨大的傷亡。戰爭第三階段開始以後,德軍累計共計減員328萬人,陸軍普遍感到兵員不足,估計總共的缺口達到了20%。在 冬季戰役中德軍損失了100萬人,但是軍隊僅僅得到了10萬人的補充。德國的人力資源極端匱乏,最起碼的需求都無法滿足。惡夢不僅僅是這些,土地的丟失也 意味著人口的喪失,因為蘇軍反攻丟失的土地意味著每月丟掉50-60萬人口。這些“丟掉”的人口往往也成為了蘇聯士兵。德國勞工總數從1939年的 1050萬人下降到1943年年底的775萬人,這還包括了250萬女性工人。盟軍的空中打擊和戰略轟炸保證了德國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甚至從東線抽調 部隊)用於德國本土的空防作戰。


 


也不能說此時的德國就沒有亮點,德國的軍工生產一直在持續增長,1944年達到了其頂峰。但是這一成就也因為下述事實而顯得黯淡了,德國的軍工生產不僅無 法彌補德軍在戰場上的損失,他們也無法趕上蘇聯在相應指標上的增長,更別提後麵將要討論的租借法案提供的物資了。德國1943年的坦克年產量是 10,800輛,到1944年時躍升到了17,800輛。而整個戰爭期間的德國坦克總產量是76,000輛。火炮年產量也從1942年的12,000門增 長到1944年的40,600門。飛機年產量從1943年的15,200架增長到1944年的34,300架。但是僅在1943年就有17,400架的飛 機被擊毀,這個比例(紅水兵:什麽比例?難道是飛機的擊毀與生產數量比嗎?)被一直保持了整個1944年,特別是在西線。全額補充被擊毀的飛機並不容易, 但是對於德國空軍來說更困難的事情是補充訓練有素的飛行員。造成這個局麵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是德國的巨大人員損失,二是燃料短缺(這會導致飛行員訓練飛行 時間減少,更多的訓練課目在地麵上完成),燃料短缺問題在1944年仍在繼續惡化。


 


德軍的作戰條令已經完全是由希特勒一人操縱了。元首堅持國防軍寸土必爭不得退後半步,尤其是要求軍隊不得放棄任何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築壘地域,沒有希特勒親 自首肯即使集團軍群司令官也不得調遣這些部隊。自然,希特勒也不會允許在戰線縱深構築防線備用,因為他認為構築這樣的防線就已經說明軍隊打算打敗仗了。任 何指揮官,隻要可能不服從元首的指揮的,或是之前這麽幹過的,都會遭到解職。此時最新遭到解職的是三月份的兩位陸軍元帥,曼施坦因和克萊斯特。(紅水兵: 虛擬語氣的語法結構我不太熟,希望沒翻譯錯,原文是:Those commanders who would have contradicted him, and had done so in the past, had been relieved by now, the last being Manstain and Keist in March.)


 


與德國相比,蘇軍的情況可以用蒸蒸日上來形容。蘇軍可以補充他在人員上的巨大損失。蘇聯從全國的人力資源中(據估計總數為35,000,000人)征召了 2500萬人,這2500萬人中有1370萬人犧牲,另外死於戰爭的平民也達到了700萬人。(紅水兵:我拿不準,還是放出原文:Out of an available manpower pool of an estimated 35,000,000, they eventually called up 25,000,000, and 13,700,000 were killed, along with 7,000,000 civilians.)到了1944年,蘇聯在光複的國土上還可以獲得每月50萬到60萬人的人力資源補充。蘇聯每年新增適齡青年人數是德國的三倍。因此 雖然蘇聯步兵師也不能達到滿員,但是至少要比德國步兵師滿員程度高,而且會隨著兵員的補充越來越高。


 


從生產的角度看蘇聯的情況也比德國要好得多。整個戰爭期間,蘇聯軍事工業生產了107,000輛坦克/自行火炮,德國的該數字隻有76,000輛。蘇軍還 通過“租借法案”獲得了總共13,000輛裝甲車輛。1943年蘇聯的坦克年產量是24,000輛,1944年增長到了29,000輛。蘇聯的火炮年產量 是,1943年45,000門地炮/反坦克炮,1944年56,000門地炮/反坦克炮。作為另一項主要生產項目的作戰飛機,蘇聯1943年的年產量是 30,000架,1944年是32,200架(僅僅是這一年德國的飛機年產量超過了蘇聯)。整個戰爭期間蘇聯還通過“租借法案”得到了19,000架飛 機。


 


但美國通過租借法案提供給蘇聯的物資中最重要的是卡車,4輪和6輪載重卡車。到1944年4月為止,蘇聯共接收了220,817輛卡車,整個戰爭期間共接 收了427,000輛卡車,而蘇軍總共的卡車擁有量是665,000輛卡車。這些美國產的卡車在鄉村道路上的通過能力要比德國卡車強,他們可以給蘇軍的坦 克軍和機械化軍提供必要的運載能力,以運送足夠的士兵及時支援坦克作戰。而且這些卡車優越的地形通過能力也讓蘇軍有能力向那些遠離鐵路終端的蘇軍作戰部隊 運送物資。這些租借法案提供的坦克不僅在質量上優於德軍坦克,也在數量上超過的德國在1939-1945年間的卡車總產量。


 


蘇聯的作戰條令到此時已經比較成熟了,巴格拉季昂戰役將會是這種成熟的反映。蘇聯的戰役指揮強調保持主動權,通過貫徹馬斯基洛夫卡條例 (maskirovka——這個詞的含義包括了欺敵、偽裝和戰役安全工作)或者是做好戰役偽裝、欺騙工作來達到隱蔽主要突擊方向的目的;在選定方向上集中 起對數量上的壓倒性優勢兵力;攻擊敵人全戰術縱深並完成戰術突破;將戰術突破迅速擴大為戰役縱深的突破;投入快速兵團與敵戰役預備隊交戰並殲滅之;並最終 將戰役成果轉化為戰略上的勝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蘇軍從兩個方麵采取了措施,一是實現了數量的優勢(雖然在這個戰例裏數量優勢並不是壓倒性的),二是采取 了合適的部隊組織形式。為了這個目的出現的部隊組織形式就是坦克集團軍,坦克集團軍由2-3個坦克軍組成,也有1-2個機械化軍(詳細情況請參見附錄 B)。實際情況中,坦克集團軍的變成情況變化非常大,可能編入更少的坦克軍編入更多的機械化軍,這取決於其所肩負的任務性質和敵人的情況。另一個用於大縱 深作戰的部隊組織形式是騎兵-機械化集團,在巴格拉季昂戰役中有兩個這樣的集群參與了戰鬥。這樣的部隊一般是暫時性的編製,組建的原因也是因為作戰地形不 適合坦克集團軍戰鬥。


 


蘇聯的作戰條令中把一些集團軍,或者是經過專門加強的集團軍,稱為突擊集團軍;這些集團軍一般被賦予突破敵人戰術防禦的任務。方麵軍會給那些擔負主要攻擊 任務的集團軍加強坦克軍或機械化軍。在之後的戰鬥中這些集團軍會把突擊集群用於突破敵戰術縱深或者是擴大戰果。不論是坦克集團軍還是騎兵-機械化集群,都 是直接受方麵軍指揮員指揮的,方麵軍指揮員在經過最高統帥部批準的作戰計劃內,根據自己的想法在最高統帥部的批準下指揮這些兵團。最高統帥部的批準可能來 自於莫斯科的最高統帥部的命令,還可能來自於莫斯科派出來協調幾個方麵軍作戰行動的最高統帥部代表的命令。第二種命令是比較常見的情況。


 


2.戰役/戰術態勢


 


a.雙方兵力對比(具體部隊編成情況參見附錄c)


 


(1)蘇軍兵力


 


蘇軍參加巴格拉季昂的參戰部隊共計166個師,其中的124個(包括6個騎兵 師)將參與第一波進攻。蘇軍的機動力量,8個坦克/機械化軍(分別相當於德軍的裝甲軍和裝甲擲彈兵師)的配置情況是:白俄羅斯第3方麵軍的近衛坦克第5集 團軍下轄2個坦克軍,白俄羅斯第1、第3方麵軍的兩個騎兵機械化集群各下轄1個機械化軍,餘下四個坦克軍則作為獨立的坦克軍配屬給波羅的海第1方麵軍、白 俄羅斯第1、第3方麵軍。兩個騎兵軍都在騎兵機械化集群編成下戰鬥,一個騎兵機械化集群中有一個騎兵軍。需要指出的是,每個坦克軍(機械化軍)擁有的坦克 數量是德國裝甲師(裝甲擲彈兵師)擁有坦克數量的兩倍。在剛才提到的8個坦克軍/機械化軍編成內作戰的坦克/自行火炮的數量約占蘇軍總擁有量的 40%-50%。有6000架作戰飛機,在5個空軍集團軍的編成下,支援參加巴格拉季昂戰役的各方麵軍作戰行動。2個空軍集團軍支援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作 戰行動,餘下的3個方麵軍各有1個空軍集團軍負責他們的空中支援。此外還有將近蘇軍遠程航空兵的1000架飛機從位於俄羅斯南部的機場起飛支援戰役進攻行 動。在這些參與第一波攻擊行動的部隊中,97個師將會在6個主要方向上突破德軍的防線。在選定的突擊方向上蘇軍會集中65%的士兵、63%的火炮和迫擊 炮、76%的坦克和自行火炮、73%的作戰飛機。這些數字中均不包括方麵軍和集團軍後方的人員、空軍的人員,以及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左翼部隊的人員。從整 個戰役全局來看蘇軍比德軍有:人員上3:1的優勢(這也是師數目上的比例)、火炮上8:1的優勢、坦克/自行火炮上10:1的優勢、作戰飛機4:1的優 勢;但是通過集中兵力,蘇軍可以在預定突破方向上造成上述所有類別上的10:1的優勢。這些兵力集結的過程並沒有完全瞞過德國人,但是蘇軍的戰役偽裝和欺 騙行動(馬斯基洛夫卡條例)導致德軍對這些集結得出了錯誤的結論。關於馬斯基洛夫卡條例的內容會在後麵章節詳細闡述。


 


附錄中的蘇軍兵力編成表沒有反映戰線南部的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左翼兵團的情況。 這部分兵團有6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1個坦克集團軍、1個航空兵集團軍,共計42個師。巴格拉季昂戰役開始以後,一旦其他部隊攻克位於該兵團西方向上的重 要城市斯羅尼姆(Slonim),這些部隊將會轉入進攻。附表中也沒有反映最高統帥部預備隊中的2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的情況。這兩支集團軍將用於部署在預 料中攻克的斯摩林斯科 ,除非最高統帥部批準,方麵軍司令員無權指揮這些部隊。


 


並不是說蘇軍就完全沒有弱點,他們也有自身潛在的隱患。第一點,蘇軍步兵師當時 的編製人數就要比德軍步兵師少1/3,而且蘇軍步兵師此時實際人數大約是編製人數的一半。雖然蘇軍為此次戰役經過了補充,師的實際人數有所上升,但是仍不 是滿編。第二點,蘇軍步兵師一級的師屬炮兵單位從數量上和質量上都不如德軍步兵師,而且蘇軍步兵師的師屬炮兵隻能提供直瞄火力支援步兵,間瞄火力隻能由加 強炮兵和軍屬炮兵提供。不僅師屬炮兵,蘇軍步兵師的其他支援火力單位也都是這個特點。所以德軍步兵師的支援火力不論質量還是數量都強於蘇軍步兵師。蘇軍步 兵師依賴於上級加強兵器和軍屬炮兵為其提供那些德軍步兵師自己就能提供的炮兵火力。蘇德兩軍此時步兵師的步兵人數倒是相當(營級單位,2000名步兵), 雖然雙方都不滿編。總的來說,蘇軍步兵師在戰鬥力上仍然隻相當於德軍步兵師的一半,這就意味著118個蘇軍步兵師隻相當於59個德軍步兵師。如果把此時的 蘇軍與美軍作一個比較我們會發現,1944年的美軍步兵師加上一個步兵師通常應有的加強單位相當於蘇軍由兩到三個步兵師組成的步兵軍;因此,蘇軍的一個集 團軍相當於美軍的一個軍,蘇軍的方麵軍則相當於美軍的野戰集團軍(Field army)。


 


(2)德軍兵力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由50個師3個旅組成。這包括了38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3 個裝甲擲彈兵師(其中一個還是國防軍司令部預備隊)、3個匈牙利師,以及戰線後方的5個警察師。匈牙利師和警察師是不能用來與蘇軍正規軍戰鬥的。38個師 (包括2個裝甲擲彈兵師)部署在防線上,4個師(1個裝甲師、1個國防軍司令部預備隊裝甲擲彈兵師、2個步兵師)作為集團軍預備隊。在中央集團軍群南麵的 克維爾(Kowel)還有第56裝甲軍(下轄兩個裝甲師),該軍在5月以前仍然隸屬於中央集團軍群。蘇軍估計,中央集團軍群可以從南麵和北麵調集的增援部 隊數量在63-66個師左右。中央集團軍群防區縱深的坦克/突擊炮數量既有可能少到200輛也有可能多到400輛。不過德軍可能的增援兵力將會把中央集團 軍群可調遣的坦克/突擊炮數量提升到900輛。中央集團軍群此時大約擁有9,500門火炮和迫擊炮。第六航空隊(1,342架作戰飛機)為中央集團軍群提 供空中支援,不過有情報指出中央集團軍群隻有40架戰鬥機可以飛行。此次戰役的參與者在報告上說,戰役期間並沒有見到德軍飛機。為了防禦盟軍對德國開展的 戰略轟炸,德國空軍在東線的兵力一直在下降。德國空軍在1944年4、5月間的飛機和駕駛員的損失已經達到5,000。他們隻能從東線的抽調部隊補充這些 損失。


 


(3)後勤保障


 


因為參戰兵力規模大、部隊數目多,為了保障巴格拉季昂戰役的後勤供應蘇軍作了許 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戰役開始前,每天有90-100列火車發向預定參與此次戰役的各方麵軍,據估計總共有5,000列火車,每列火車50節車皮。這其中有 2,000列火車用於運輸人員與裝備,另外3,000列火車用於運輸補給物資。蘇軍戰役開始前步兵師的儲備達到了5個彈藥基數(需要13,500節車皮運 輸)、14天的給養、10-20個基數的燃滑油料。蘇軍最後的物資儲備達到了了150,000噸給養、900,000噸炮彈、1,200,000噸燃滑油 料(紅水兵:非特殊說明均為公噸,不是美噸),這三項物資的運輸占去了蘇軍總運輸量的3/4。需要指出的是,蘇軍戰役進攻行動中需要消耗補給物資 45,000噸/天,約為平均275噸/天·師(可以對比一下,相同條件下美軍需要消耗補給物資600噸/天·師)。蘇軍為戰役設置的野戰醫院中有 294,000張床位,這個數字相當於參戰總人數的18%。整個衛國戰爭期間蘇軍的這個比例平均為20%。


 


為了從鐵路網的末端將這些物資運輸到部隊,蘇軍集結了大約12,000輛卡車, 編成4個汽車旅(1,275輛卡車)。每個方麵軍下轄1個汽車旅,每個集團軍下轄1個汽車團(348輛卡車),平均每師40輛卡車。為了補充鐵路運輸和公 路運輸的不足蘇軍在戰役期間還進行了空中運輸。當然,空中運輸不可能是大規模的,但對蘇軍的行動總歸是有幫助的。整個戰役期間蘇軍空中運輸總共向前進軍團 (主要是縱深突擊集團)送去了1,182噸燃料、1,240噸彈藥,以及大約1,000噸器材和零件。


 


(4)通訊、指揮


 


戰役的籌劃階段是嚴格集中在莫斯科的高層中,進入執行階段後開始讓第二層的人員 接觸戰役計劃。參與戰役籌劃次序是首先由最高統帥部開始,然後是方麵軍指揮人員參與,並不斷交替參與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參與者甚至包括最高統帥——斯大林 本人。戰役的主要執行人員則自然是集團軍和方麵軍的指揮員。派駐各方麵軍的最高統帥部代表有: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負責協調北麵的波羅的海第1方 麵軍和白俄羅斯第3方麵軍;副最高統帥,朱可夫元帥,負責協調南麵的白俄羅斯第1、第2方麵軍。最高統帥部代表們扮演著連接戰役計劃環節和執行環節,協調 最高統帥部與方麵軍的重要角色。最高統帥部代表們也常常直接在某個方麵軍指揮所中擔任主要角色,比如在白俄羅斯第3方麵軍華西列夫斯基的,在白俄羅斯第1 方麵軍的朱可夫。在臨近戰役執行階段,負責協調航空兵力的最高統帥部代表也會派駐到各方麵軍。


 


由於莫斯科的總參謀部需要與各方麵軍建立直接快速的通訊聯係,於是各方麵軍就都 設置了一個負責戰役通訊聯絡的主管人員——方麵軍通信部主任。以作戰處主官或者副參謀長為首的司令部負責組織指揮戰役作戰集群,司令部的參謀人員來自作戰 處、偵查處、和密碼處。集團軍戰役指揮集體中還有炮兵代表、裝甲兵代表、以及工程兵代表。方麵軍戰役指揮集體中除了有這些部隊的首長外,還有航空兵部隊的 首長,以及他們從自己的指揮部中挑選出來的參謀。所有戰役指揮集體都配屬有移動通訊中心,這些通訊中心一般都會在靠近前沿的地方工作。


 


通訊措施的實施必然與戰役偽裝和戰役欺騙,或者說與馬斯基洛夫卡條例,相矛盾。 但是蘇軍找到了解決方法。因為對於無線電的使用蘇軍有著嚴格的管製條例,因此有線方式成為了戰役開始前通訊的主要手段。即使是戰役開始之後集團軍以下部隊 也要把有線通訊作為主要通訊手段。為了保證前線指揮員擁有良好的通訊條件,常會給他們配屬一個專門的通訊小分隊,該小分隊的通訊軍官們裝備有專門的無線電 台、加密齒輪,甚至還有觀察機。這些通訊軍官肩負有向方麵軍首長匯報的任務,這包括向方麵軍首長匯報任何前線不利的情況,他們甚至還有權利扣壓方麵軍首長 發給下級指揮員的命令。這些通訊軍官的任務並不僅限於為他們的方麵軍首長提供通訊方麵的支持,他們甚至可以直接與總參謀部或者派駐方麵軍的最高統帥部代表 聯絡。每個方麵軍還設有專門用於與最高統帥部建立直接聯係的通訊中心。


http://bbs.tiexue.net/post2_3418553_1.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