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芻議人民軍隊克敵製勝的幾個因素

(2009-08-12 22:27:28) 下一個

zt:芻議人民軍隊克敵製勝的幾個因素 

   

首先,在於領導這支軍隊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執行了一條。。。毛澤東的路線。所謂毛澤東的路線就是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針對這支軍隊不同的鬥爭對象,所製定的政策和策略。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毛澤東《井岡山的鬥爭》、《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輝著作的指引下,中國工農紅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紅色根據地不斷發展擴大。而由於王明左傾路線的幹擾和破壞,紅軍越打越少,根據地越來越小,最後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正因如此,毛澤東後來指出:“思想上政治上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黨的路線正確就有一切,沒有人可以有人,沒有槍可以有槍,沒有政權可以有政權。路線不正確,有了也可以丟掉。”毛澤東的英明論斷,依然有其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國共合作的主張,共同打擊日本帝國主義。國共合作的主張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擁護,從而為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則是指導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綱領性文獻。 

   

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製定的《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關於遼沈戰役的作戰方針》、《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關於平津戰役的作戰方針》、《將革命進行到底》等一係列正確的戰略方針,則為我軍取得解放戰爭的全麵勝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第二,在於人民軍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毛澤東締造了人民軍隊。這支軍隊從誕生那天起,就明確它的性質“是一個執行革命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是服從於無產階級領導,服務於人民革命鬥爭和革命根據地建設的工具。”戰爭年代,這支軍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的解放。今天,這支軍隊依然應當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堅強柱石,依然應當是服從於無產階級領導的專政工具。所謂“國家軍隊”恰恰是抹殺了人民軍隊服從於服務於無產階級的性質。受這支軍隊的性質所決定,它必然是人民的子弟兵。正因為是為人民服務的軍隊,所以人民就擁護,人民就支持。遼沈戰役如果沒有廣大東北人民的支援,沒有翻身後的農民踴躍參軍,四野不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組成七十萬解放大軍,並以優勢兵力殲滅國民黨軍隊四十七萬餘人。淮海戰役也是如此。陳毅同誌在淮海戰役勝利後說:淮海戰役勝利是沂蒙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國民黨軍隊則不然,它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是維護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統治的專政機器,人民對其恨之入骨,巴不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將其早日消滅。 

   

第三,在於人民軍隊與人民血肉相聯。之所以稱之為人民子弟兵,是因為那些戰士都是自覺地參加到革命隊伍當中,為人民扛槍打仗,為人民利益衝鋒陷陣。正因為是為了人民利益,所以視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在戰鬥中不怕苦、不怕死,具有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精神。而國民黨軍隊的兵源大部分是靠抓壯丁抓來的,絕大多數人不願意為國民黨反動派賣命,盡管以升官發財和“重賞”利誘士兵,但是誰都明白命比錢比官都重要的道理,所以士兵們在戰鬥中大都貪生怕死,在關鍵時刻或投降或當逃兵。然而,那些俘虜參加解放軍之後,特別是明白了為窮人翻身扛槍打仗的道理之後,卻由“綿羊”變成了“猛虎”。 

   

第四,在於人民軍隊有鐵的紀律。我軍廣大指戰員自覺遵守毛澤東親手製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可以說,《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奠定了我軍“文明之師”的基礎。其中,“不許打人和罵人,軍閥作風堅決要除掉”,尤其受到廣大士兵的歡迎,因為這充分體現了我軍官兵在政治上的平等。國民黨軍隊則等級森嚴,可謂“官大一級壓死人”。當年,在國民黨軍隊中隨意打罵士兵的現象普遍存在。許多國民黨士兵對我軍官兵在政治上平等這一點十分佩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當中的“不許虐待俘虜兵,不許打罵不許搜腰包”這一條,則對於瓦解敵人的軍隊起了很大的作用。當年,許多國民黨士兵就是基於我軍優待俘虜的政策而放棄抵抗、繳械投降。當年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當中,我軍優待俘虜的政策也是導致印度軍隊的士兵大批投降的一個重要原因。印軍的一位高級將領就曾說過,印軍所以潰敗是沒有想到中國軍隊不怕死和優待俘虜這樣的話。 

   

第五,在於人民軍隊堅持官兵一致的原則。在戰爭年代,官兵一致表現得尤為明顯。指戰員都是“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紅旗掛兩邊”。指戰員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在政治平等的前提下,在生活標準上也沒有大的差別。即使是“長官”騎馬也完全是因為工作需要。而國民黨軍隊則實行軍銜製,官越大薪水越多,這不僅拉大了官兵之間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也拉大了官兵之間思想感情上的距離。在“等級製”、“高薪製”的影響下,“升官發財”自然便成為軍官與士兵的追求。由於“等級製”、“高薪製”造成了事實上的不平等,官兵不可能同心同德,這也是國民黨軍隊在與我軍的較量當中屢戰屢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