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礦產資源

(2009-07-28 21:05:35) 下一個
zt: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礦產資源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 ~1918 年)是一場帝國主義兩大軍事侵略集團之間重新瓜分世界的戰爭。這次大戰將30 多個國家,15億人口卷入衝突,傷亡3000 萬人,造成經濟損失2700 億美元,給世界帶來巨大的災難。這場帝國主義列強發動的大戰,有政治和軍事上的戰略意圖,更有經濟上的意圖。實質上是帝國主義國家掠奪廣大弱小國家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的非正義戰爭。

  許多評論家指出,各工業國之間爭奪礦物原料來源的鬥爭加劇了國際緊張局勢,是引發世界戰爭的動因之一。交戰雙方在製訂野心勃勃的戰爭計劃時,都有明確的掠奪礦產資源的目標。

  德國曆史學家弗裏茨·費希爾證實,他的國家之所以決定發動戰爭,是因為德國強烈希望取得和歐洲鄰國(英國和法國)同等的世界地位。德國發動戰爭的目的之一是,占有法國洛林豐富的鐵礦,俄國烏克蘭的鐵礦、煤礦和錳礦,比利時、土耳其和非洲國家的其他資源,以建立一個可與主要對手相匹敵的有豐富原料的帝國。

  法國戰爭的目的更為明確,即法國不甘心自己在普法戰爭中的失敗,力圖“複仇“,收回被德國奪去的礦產資源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進而吞並德國的魯爾煤礦產區。

  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英國,還要繼續搶占殖民地。沙皇俄國則企圖奪取中國、波斯,並把侵略魔爪伸向東歐和巴爾幹半島。

  眾所周知,英國最早完成工業革命。1870 年時,其工業生產占世界第一位,生產的煤和鐵遠遠超過法國、德國和美國三國生產的總和。到19 世紀中期,法國的工業生產僅次於英國居世界第二位。但到19 世紀末期,新興的美國超過了英國,德國超過了法國,接著又超過了英國。這種發展的不平衡,形成了幾個帝國主義大國加緊爭霸、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勢。

  這些工業國家中,英國、法國和德國都缺乏現代工業必需的多樣化的優質的礦產資源,它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依賴海外礦產資源。

  當時,德國雖然是世界上產鉀鹽(肥料礦產)最多的國家,法國鋁土礦(煉鋁原料)占世界第一,但它們在其他礦產方麵均不居主要地位。德國的鐵礦石和鉛的消費量有25%,銅的消費量有78%依賴進口。德國所需的鎢來自英國控製下的緬甸。所需的鉛、鋅大部分來自英聯邦成員澳大利亞。

  英國在19 世紀是鐵、銅、鉛和錫的主要生產國,但到19 世紀末期,這些礦產產量已過高峰期而逐漸減少,以至到1913 年,英國進口的鐵礦石已占國內產量的40%,而且其他礦物原料也更加依賴從殖民地進口。

  鉻、鎳、鎢等是軍事工業特種鋼的生產原料,英國和法國對這些原料的爭奪均集中到少數幾個原料生產國上。兩國都擁有新喀裏多尼亞和羅得西亞的鉻鐵礦,都從政治上控製了加拿大薩德貝裏和安大略省以及新喀裏多尼亞的鎳礦。

  爭奪原料來源的鬥爭,顯然加劇了國際緊張局勢,在某種程度上,起了引發戰爭的作用。從戰爭的進程來看,對礦物原料的軍事控製則影響到一次大戰的結局。

  這次大戰,是人類社會上第一次大規模機械化戰爭。潛艇、坦克、戰車和飛機消耗的是石油和鋼鐵,其他軍事武器消耗的是各種礦產品。因此,戰爭開始後,交戰雙方迅速采取軍事、政治和經濟手段,進行“饑餓封鎖“,削弱對方。德國沒有製海權,就主要以潛艇作為攻擊手段,破壞英國的海上供應線。在1917 年和 1918 年初,德國的潛艇襲擊,使英國商船隊遭受了重大損失。1917 年初,德國潛艇對美國海運的攻擊,使美國無法運進古巴的錳,也使俄國的錳無法供應西方國家。英國針鋒相對,建立起發達的護航係統,對付德國潛艇戰術,保證了礦物原料供應。在戰爭期間英國能得到印度的錳、羅得西亞和土耳其的鉻鐵礦、加拿大的鎳和智利的硝酸鹽原料。

  同時,英國采用貿易管製製度,成功地切斷了德國某些關鍵性原料的供應,使德國不能得到其長期供應國玻利維亞的錫、智利的銅、加拿大和新喀裏尼亞的鎳。迫使德國不得不以鋁代錫,從焊料中回收錫,收集空罐頭盒,甚至收集鍾、鈴和管風琴,以滿足戰時對錫的需求。還使德國不得不在鋼鐵生產中節約錳和利用本國低品位錳礦石,來保證生產優質鋼對錳的緊急需要。還從空氣中提氮,發展固氮工藝,以代替智利的硝酸鹽原料。從鄰國比利時和瑞士進口鉛、鋅和鋁,以緩解這些原料的嚴重短缺。

  應該指出,德國進行戰爭動員和準備時,對他們的軍事工業依賴外國礦產供應,對戰爭期間供應容易受到切斷這一點並沒有充分的思想認識和準備。例如,德國主要從緬甸獲得鎢砂的供應,德國對鎢砂進行處理和提煉出鎢金屬,再供應英國,但緬甸鎢砂卻是英國公司開采的。在戰爭期間,英國發展了自己的鎢砂加工能力,並用海軍封鎖德國,就切斷了德國的鎢金屬供應。又如,由於英國成功地切斷了加拿大和新喀裏多尼亞對德國的鎳供應,使得德國在整個戰爭期間鎳都是短缺的。1916 年,德國甚至派潛艇去美國購買錫和鎳。加拿大知道後,非常氣憤 (在加拿大開采的鎳礦石送到美國提煉鎳),它強迫國際鎳礦公司在加拿大另建一座冶煉廠。

  一次大戰留給各工業國家一個重要的啟示。這就是,現代的機械化戰爭打的是鋼鐵和石油的消耗戰,打的是礦產資源消耗戰,如果自己國家沒有充足的礦物原料保障,就容易遭受外來的攻擊而被切斷供應。因此,戰勝的協約國也好,戰敗的同盟國也好,為解決礦物原料問題而采取了一係列措施。

  戰敗後的德國喪失了1/8 的領土,3/4 以上的鐵礦資源,80%以上的鐵礦石生產量,1/3 以上的銅產量。在重建國家的過程中,針對本國礦產資源缺乏的實際情況,采取以保障外國礦物原料來源的穩定性為主,開采本國貧礦和代用原料為輔的方針。例如,為減少對洛林鐵礦的依賴,德國與瑞典和芬蘭簽訂了購買低磷鐵礦石的長期合同,與澳大利亞簽訂銅、鉛、鋅的合同。發展從空氣中提取氮的哈伯工藝和氫化煤炭生產人造石油的工藝。研製鎂、鋁金屬的代用品。在加強銅的再生利用的同時,政府資助礦業公司開發利用銅品位較低的曼斯菲爾德頁岩銅礦。

  法國的礦物原料也嚴重依賴進口。為預防可能再次丟失洛林鐵礦,法國開發了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的低磷鐵礦。還為美國的石油公司在歐洲大陸建立煉油廠,用以提煉從羅馬尼亞和中東來的原油。

  英國在一次大戰後,紙麵上擁有廣大殖民地豐富的礦產資源,但它很快發現競爭對手(如德國、美國等)早已鑽進它的礦產倉庫。為此英國自治領皇家委員會提出了20 年代的礦產資源政策建議:

  第一,對帝國的礦產進行一次協調調查,以部分判斷“是否存在汞、鉑、硼砂和鉀等可供開采的礦床,而這些礦產品目前幾乎全部來自美國“。並且提出要給石油以特殊的注意;第二,該委員會斷言,美國和蘇聯都有意保留部分油田作為海軍的儲備,因此英國也應劃出一些石油貯藏區專供國防需要;第三,為鼓勵國內采礦工業,建議政府采用補貼製度,政府按最低限價收購,優先購買帝國生產的原料;第四,在英國本土和英聯邦國家建立冶煉廠,如錫等;第五,實行英聯邦特惠製度,確保英國獲得廉價原料,壟斷殖民地市場(特惠製1932 年正式建立,1973 年英國加入共同市場後,從1974 ~1977 年逐步取消)。

  美國是礦產資源較豐富的國家,在一次大戰中,由於戰爭采購引起對礦產品需求的急劇增長,導致價格上升,大大促進了礦業的興旺。戰時,美國提供了世界石油需求的65%,協約國石油供應的80%;美國還以本國銅礦山生產,供應了世界銅產量的60%。然而,許多學者指出,美國作為世界石油和銅的主要生產國,從戰爭訂貨中得到好處,但同時引起了國內礦產儲量的迅速枯竭。例如,美國地質調查所估計,美國國內石油儲量隻能維持18 年。金屬礦產也有類似問題。

  美國政府的有關部門認為,美國已開始愈來愈依賴國外的礦物原料的供應。1921 年,包括美國礦業局局長貝恩和美國地質調查所所長史密斯在內的一個研究小組發表了一份礦產資源政策報告。該報告提出:第一,礦產資源是“可消耗資產,其地理位置是大自然確定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完全依靠自己的資源。因此,礦產品的國際交換不可避免;第二,加強對海外落後地區的礦產勘查和開發,應該就地選礦、熔煉和製造;第三,進行礦產品的戰略儲備,銻4000 噸,滿足美國6 個月之需;優質錳鐵合金(含錳78%~82%)建立60 萬噸戰爭應急儲備。對鉻鐵礦,本國可保證12 年正常需要,還可擴大儲量,所以美國不應實行進口保護。

  該報告沒有達到製訂國家礦業政策的預期目的,這與1929 ~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空前的經濟大危機有很大關係,但這個政策研究報告的思想影響是深遠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