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海灣戰爭--石油資源的爭奪戰

(2009-07-28 20:47:28) 下一個
  zt: 爭奪礦產資源的局部戰爭實例

  一、海灣戰爭--石油資源的爭奪戰

  1991 年發生的海灣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參戰國家最多的一次大規模國際性的現代化戰爭。戰爭時間雖短,但對世界政治、經濟、軍事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它不僅向全世界展現了高科技現代化的戰爭場麵,更為重要的是使人們重新思考許多關係到國家和民族命運的重大問題,包括關於礦產資源與國家安全的問題。

  海灣危機的背景

  中東地區是東西方交通的咽喉地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中東礦產資源豐富,最主要的是石油資源,擁有世界石油儲量的65%。在當今世界上,石油是工業的“ 血液“,是社會的“血液“,而海灣地區是當今最大的“血庫“。誰控製了海灣地區,誰就能影響西歐、日本,以至於整個世界經濟。

  自 1981 年建立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集團(所謂海灣6 國集團,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阿曼、卡塔爾和阿聯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擁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競爭能力。據1991 年統計資料,這6 個國家擁有全球石油儲量的46%,石油產量的17%,國際市場原油供應份額的45%。毫不誇張地說,再沒有其他的地區性經濟合作組織,在國際礦產品供應上能具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實際上,自70 年代以來,海灣6 國一直掌握著原油市場的主動權,擁有很大的機動原油生產能力。通常估計,沙特阿拉伯大約擁有日產1000 萬桶的生產能力,科威特和阿聯酋則都在200萬桶以上。為了保持油價穩定,一直限產。大量生產能力擱置使海灣國家有可能利用其機動生產能力影響國際市場。例如,1986年,為了反擊一些產油國家不遵守限產協議,趁機搶占市場的行為,海灣國家突然增加產量,發動價格戰,使每桶石油價格迅速下跌到10 美元以下,迫使其他產油國就範。又如,1990 年下半年,由於海灣危機,聯合國對伊拉克和科威特禁運,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阿曼在幾個月內把石油日產水平提高了350 萬桶,使海灣危機期間,油價仍能保持相對穩定。這都顯示了海灣產油國家控製國際原油價格的強大實力。

  海灣地區石油的90%以上出口給美國、西歐和日本等工業國家。因此,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與海灣石油的供應息息相關。

  據美國《時代周刊》提供的數字表明,西方發達國家從海灣地區進口石油占其國內石油消費量的比例為:日本64%、法國35%、意大利32%、英國14%、美國21%、德國9%。國際能源組織中,有17 個西歐國家從海灣地區進口石油,占其總供應量的24%以上。在很大程度上講,西方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同海灣地區石油供應和油價波動有緊密關係。海灣危機也給西方國家石油供應造成直接威脅。據估算,每桶石油漲價10 美元,西歐經濟的增長速度就將放慢 0.5 個百分點。在海灣危機期間,美國一些報刊發出各種評論,認為海灣危機使美國成了“石油的人質“。如

  果戰爭拖下去,美國這個“安在汽車輪子上的國家(兩億輛汽車)“會因為沒油而放慢速度,美國將可能被拖入衰退的深淵。

  美、英等發達國家與海灣國家在政治和經濟上的關係也很密切。在二次大戰前,英國幾乎獨占了海灣國家的石油業。戰後,美國逐漸排擠了英國,成為海灣地區石油的最大掠奪者。幾十年來,帝國主義和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從中東石油的開采、加工和銷售中榨取了驚人的巨額利潤。例如,從戰後到1972 年,英、美“科威特石油公司“壟斷著科威特全部原油生產。據不完全統計,1946 ~1968 年的20 多年間,就攫取利潤達88 億美元。

  為維護國家主權,保護石油資源利益,1960 年,包括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在內的主要產油國聯合成立了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逐步衝破了西方石油財團長期控製油價壟斷市場的特權,大幅度提高了石油稅率,並進而基本實現了石油業的國有化。

  許多海灣國家與美、英等發達國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其中與美國的關係尤為密切。以沙特為例,其武裝部隊90%以上的軍火來自美國。據統計,到 1982 年底,沙、美簽訂的各項軍事合同總額超過500 億美元。兩伊戰爭爆發後,1984 年美國將400 枚毒刺導彈運抵沙特,加強其防務力量。在經濟上,自30 年代起,沙特石油基本上由美國資本的阿美石油公司開采。1980 年,沙特接管了該公司。但沙特經濟部門大多由美國公司承包,所需建設物資大部分從美國進口。雙方每年都有高層軍事、政治、經濟界人士互訪。密切的政治、經濟關係及戰略利益將沙特與美國聯係在

  一起。

  海灣危機直接起因於伊拉克垂涎科威特的石油財富,並取得石油海外運輸通道。吞並科威特,是伊拉克長期以來的野心。薩達姆一再宣稱,科威特是伊拉克領土的一部分,認為它有權吞並科威特。1961 年科威特宣布獨立時,伊拉克不予承認,始終對科威特提出領土要求。

  海灣地區的伊拉克,不僅是中東地區的產油大國,而且是軍事強國,尤其是它擴軍備戰,對周邊國家,特別對伊朗和科威特構成了嚴重威脅。伊拉克夢寐以求建立世界石油大國,爭當阿拉伯世界的盟主。

  伊拉克,人口不過1700 多萬,麵積43.8 萬平方公裏,卻富有得天獨厚的黑色金子--石油。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東、西、北三麵山高路險,伊拉克惟一的出海口,便是其東南瀕臨的波斯灣,而那裏的海岸線還不到60 公裏,且其兩個出海港法奧和烏姆卡斯爾又受到科威特的兩個島嶼布比延島、沃爾科島的扼製。而且,伊拉克通往狹窄海岸的惟一出海水路--阿拉伯河的主權也處在與強鄰伊朗的爭執之中。

  伊拉克地理區位的局限,使其石油變美元的通道處處受阻。伊拉克曾經多次要求租借科威特的布比延島和沃爾科島99 年,但均被科威特嚴正地加以拒絕。在這種情況下,伊拉克隻得耗費巨資修建陸上輸油管道,借道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從地中海和紅海長途輸送其石油出口。

  伊拉克的國民收入主要靠石油。其石油儲量僅次於沙特,占世界第二位。為了實現其在中東地區的霸權主義,伊拉克加緊擴軍備戰。在海灣戰爭以前用500 多億美元建立了一支阿拉伯國家中最強大的軍隊,進口原蘇聯等各國的導彈和積極發展化學武器。

  伊拉克與伊朗之間存在著領土糾紛、民族矛盾和教派衝突,同時為搶占石油外輸通道,於1980 年9 月至1988 年8 月進行了長達8 年的兩伊戰爭。戰後使其債台高築。兩伊戰爭之後,西方觀察家估計其外債高達800 ~1000 億美元。為了擺脫兩伊戰爭以後經濟和財政困難,伊拉克千方百計敲榨海灣富有的產油國家,尤其是與其相鄰的弱小的科威特。

  科威特是世界首富之一。它作為中東五大產油國之一,每年依靠石油出口為其帶來的收入達80 多億美元。而且它在國外還有1000 ~2000 億美元的資產。它也是伊拉克欠下180 億美元的大債主。科威特著名的布爾幹大油田,石油儲量接近100 億噸,是世界第二大油田。按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的如意算盤,若能吞並科威特,不僅可賴掉舊債,還可獲得全球的石油儲量的20%,占據科威特現代化的石油設施和石油港口。從而改變伊拉克的經濟狀況,為稱霸阿拉伯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

  伊拉克在經過長期醞釀,於1990 年8 月2 日10 萬大軍突然入侵和占領了科威特,震憾了整個世界。

  伊拉克吞並科威特之後,薩達姆就在一天之內改變了石油經濟力量的對比,影響到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石油供應,影響到科威特在美國、英國等國的巨額投資。與此同時,隻有一支不足7 萬軍隊的沙特阿拉伯也危在旦夕。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分析認為,薩達姆可以輕而易舉地以他的科威特的軍隊長驅直下,在3 天之內攻下 275 英裏之外的沙特首都利雅得。

  海灣戰爭,爭的是礦產資源(石油),打的也主要是礦產資源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的軍事行動,立刻在全世界引起強烈反響。

  世界各國同聲譴責,並要求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希望伊、科兩國和平解決爭端。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大為恐慌。美國從其美元、石油和霸權考慮,動員西方盟國一致行動。美國實施“沙漠盾牌“行動計劃,大規模向中東和海灣地區集結軍事力量。1990 年11 月20 日,聯合國安理會以美、英、法等12 國讚成,也門、古巴反對和中國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了第678 號決議(這也是海灣危機以來安理會通過的針對伊拉克的第12 個決議)。該決議雖然避免了“使用武力“的措辭,但“一切必要手段“的提法,實際上容許對伊拉克采取軍事行動以迫使其撤出科威特。僵持5 個多月的海灣危機終於因伊拉克拒不撤軍而演變為海灣戰爭。

  1991 年1 月17 日,當地淩晨2 時40 分,美國、英國、法國、科威特開始了攻擊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代號“沙漠風暴“。這場戰爭曆時42 天,最後結局是美勝伊敗。

  關於海灣戰爭,分析家們已經作出各式各樣的評論。我們要特別強調的是,海灣戰爭實質上是一場石油戰爭,交戰雙方爭的是礦產(石油)資源,打的也主要是礦產資源,如果沒有礦產資源,一切無從談起。

  所謂爭的是礦產資源,是因為交戰雙方都是為了爭奪石油資源。海灣國家均以石油而生存和發展,石油就是美元。科威特依靠石油收入,1981 年人均收入高達2 萬美元,居世界之首,超過了工業發達的美國、日本等國家。伊拉克也是依靠石油美元,建立起100 多萬人、配備有現代化武器、在阿拉伯世界最強大的軍隊。

  據兩國官方公布的材料,科威特石油儲量為134.8 億噸,伊拉克為142.8 億噸。然而,科威特的石油實際儲量遠遠大於公布的數字。科威特的石油勘探結果表明,全境至少有三個特大型含油構造,其油田與周邊鄰國的油田相通,整個油層構造呈鍋狀,科威特的地理位置正好在鍋底。伊拉克就利用尚未正式劃定邊界這件事大作文章,指責科威特在伊拉克領土上“偷采“石油,強烈要求科威特拿出24 億美元來賠償伊拉克的損失;宣布兩國接壤的魯邁拉油田,包括在科威特的部分均屬伊拉克。

  伊拉克還指責科威特為首惡,10 年來不斷向世界市場大量傾銷石油。伊拉克還計算出因石油產量過剩、油價下跌造成的損失,說阿拉伯國家共損失5000 億美元,伊拉克就占890 億美元。按伊拉克的如意算盤,如果吞並了科威特,伊拉克就可以重新分配中東的石油財富,奪得更多的石油利益,增強其作為石油大國的地位。

  伊拉克的行徑直接威脅到美國全球霸權主義的利益。若伊拉克在海灣地區,甚至在中東地區稱霸,就等於卡住了

  美國及西方經濟的脖子,切斷了它們的血管,這是美國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美國前總統布什說:“現在可能麵對我國經濟獨立的重大威脅,必須出兵海灣,製止伊拉克的挑戰行為。“國務卿貝克也說:“工業化世界的經濟命脈是從海灣延伸出來的,我們不能允許像薩達姆這樣的獨裁者控製這條經濟命脈。“顯然,伊拉克侵占科威特,成為科威特油田的主人以後,馬上就控製了世界石油資源總量20%以上。如果再出兵占領石油儲量占世界25%的沙特阿拉伯,那麽,伊拉克就等於控製了海灣地區,控製了石油輸出國組織,統治了中東。美國迅速出兵,就是為了保衛其海灣和中東

  石油供應不被切斷。

  所謂打的是礦產資源,是因為消耗的物資,從燃料到現代化軍事武器到高科技設備,都主要是礦產資源的產品。這次曆時42 天的戰爭,雙方動用兵力累計 130 多萬人(多國部隊70 萬人,伊拉克約62 萬人)。消耗的首先是石油和鋼鐵。也就是說,這場戰爭打的是鋼鐵和石油的消耗戰。伊拉克損失坦克 3000 輛,火炮2100 多門,裝甲車1800 多輛。多國部隊對伊拉克空襲11 萬架次,投擲炸彈總量超過美國侵越戰爭10 年的總投彈量。

  海灣戰爭是二次大戰以來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戰爭,使用了許多先進的武器,包括精確製導導彈、炸彈、地雷,性能優越的偵察器械,先進的電子幹擾設備,等等。現代化程度再高,這些高技術產品,還是要由礦產品來製造的。例如,鈷是軍用飛機和導彈的關鍵材料。製造一部噴氣發動機需要使用408 公斤鈷,這是因為噴氣發動機用的超耐熱合金中含65%的鈷。1990 年下半年海灣危機以後,礦產資源專家和軍火商就估計到這次戰爭會使鈷的需求增加,使鈷身價倍增。果不其然,國際市場上出現鈷的爭購風。世界兩大產鈷國1988 年商定的鈷出廠價為11 美元/磅,1991年1 月市場價上升到16.7 美元/磅,到年終高達35 美元/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