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梅曦主講修訂/恩沛整理
一、楔子
《約拿書》中的約拿,是一位逃避神命令的先知。他站在神麵前事奉,神吩咐他前往東邊亞述帝國(今日的伊拉克)的尼尼微城去宣告信息時,拂然離開神的麵,逃往相反的方向去。
當時亞述日漸強盛,勢力已逼近敘利亞、以色列與埃及等地。先知不願意看到敵國得到神的赦免,於是逃避神命,情有可原。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平易,有待再論於後。
二、約拿書的內容
1.《約拿書》第一章描述先知逃避的過程,是全書的序幕、動機。約拿逃避神往地中海途中,風浪大作,船將遇難。船上人員掣籤,要知這「黑北風」臨到的肇事者,最後得悉約拿是禍首。
約拿自述說他是希伯來人,是神的先知,他敬畏的是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神(一9)。為免讓船遭難,他們將他拋在海中。這段記載先知急促從加利利高地,走向平原,由約帕海港,上船躲入底艙中。一路旅途上,不斷趨下降卑。他被吞入黑暗恐怖的魚腹中,大海包圍,無助悲慘。
2.第二章描寫先知在魚腹中,麵對赤裸的真實,招畝告,最後從黑暗當中進入光明,得回升的轉機,是全書的承接。先知的陡嬖~乃向神獻祭、感恩的詩篇言語。他敘述神的偉大,困境中想念神恩,希望陡孢M入聖殿中。真神察看,就吩咐魚將約拿吐在旱地上(二10)。
3.第三章與第一章有形式結構與思想內容的平行,是轉折。神再度命令前往尼尼微傳警告(三2)。約拿遵命宣告「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三4),昭告神將公義審判罪惡大城的信息。百姓聞訊,切心悔改禁食。
王脫下朝服,離開寶座,披上麻衣,坐在灰中,迫切陡嫫砬螅?饉忌窕蛟S因城中悔改棄惡,不降災禍。本章10節以「於是神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他就後悔,不把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了」為結語。
4.第四章為全書的尾聲。第一章先知拒絕前往尼尼微城傳揚警告的懸疑,至此水落石出。原來,先知在本鄉加利利地神交付使命之時,他就抗辯說出因由:「我知道禰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四2)。
約拿擔心倘若尼尼微城聽從他警告,作出對應的行動,致使神不毀滅他們,潛在敵人二、三十年踐踏故國,加上他的話落空,惹上假先知之名,因此索性逃往他施去。
三、從文學角度看約拿書
《聖經》中有如先知敘述的散文記述,諸如以利亞或以利沙先知的奇蹟傳略,阿摩司與亞瑪謝祭司的衝突,或何西阿先知婚姻始末,都有情節描寫。《約拿書》讀來,其構作經營有如中國古詩五、七言絕句,今日微型小說,或日本的俳句(Haiku)。
此等作品篇幅短小,卻捕捉人生片刻時光,突顯某一對話與動作。舉兩例子來說明。王維五言絕句《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此詩短短二十字,視野聽覺形象鮮明,呈現無限空靈意境。山中看似無人,卻聽聞有聲。森林幽深,夕陽照入,又反射於小苔石上。最後「上」字(念第三聲),與第二行「響」押韻,不作介詞,而作狀返響上躍之動詞。
此詩中大小沉升,光影有無交錯,隻描寫夕影、青苔石頭,結構、形象、意境之美,盡在短幅中。又,五、七、五音節三短行組成的日本俳句(Haiku),有一首小詩記女孩拿著水桶,來到古井邊,轉首倏見朝陽中的牽牛花,物我迎風含笑,靜與美,無以言狀。如此詩畫空靈,可教導吾等放眼高山細流,涵蘊大千於方寸間。
《約拿書》短小,文學造詣與神學精義均屬上乘,全文前後四十八節,以起承轉合的佈局結構,情節的正反邉臃較潁?U明在神麵前供奉的先知,理應傳揚神的福音,無奈他卻拒絕執行使命,由加利利下平原,進港口,上船又隱匿在船艙中,旋即被拋在海心,被吞入魚腹,陷入孤獨、黑暗之海心,由神的麵前作「離心」、「背向」的行動,遭遇阻難試煉,終又回歸向心,整個敘事雋永,乃信仰人生上之晨鐘暮鼓。
四、約拿書的「反諷」
《約拿書》氛圍與心理刻劃,造詣高明。約拿加利利人,處在主前786~746年的耶羅波安二世(王下十四23~29)。故事中的名字,有雙關意義,約拿原義是溫馴信實的「鴿子」,而他父親「米太意」意謂「真理」。
易言之,先知的身分是神真道的兒子,以色列的代表者,如對照《以賽亞書》所說的耶和華「憑公義召你,必攙扶你的手,保守你,使你作眾民的中保,作外邦人的光」(賽四二6,四九6),神的選民應該做外邦人的光,將神的律法,恩典真理,向外傳揚,約拿卻反諷地逃避了此等責任。
先知本身思想與行為的刻劃,是修辭學與行為上的反諷。約拿「背向」神,作「離心」的邉櫻?環垂と吮舊??@酥寫瑔T與乘客奮力搶救,他卻藏匿船艙,怏然佯裝安睡,眾人向天神哀求之際,船長提醒約拿起身陡媯?粗S的是外邦人叫神的工人要信靠神。
魚腹中先知招畝告,從黑暗當中進入光明,於第三章回到原點,他「向著神命令的方向」,走了三天的路程,執行傳警告的任務,全書本應圓滿收場,孰料,約拿跋涉千山萬水來到尼尼微,隻道出一句言詞,不費吹灰之力,全城百姓竟然悔改。
日愈逼近威脅國境的敵人,竟以禁食棄惡平白得赦,約拿向神抗辯,褊隘自是的心態,畢露無遺,使本紀事逆轉,進入另一曲折。
第四章約拿在城東架搭一座棚,悻悻地竊想「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的事,神諒會循順他的執著而應驗。他與神爭長短,在靜默中等候,不思索神的旨意,卻逕自賭氣發嗔。沙漠地區如蛇蠍般的烈日熱風猛烤強吹,約拿熱昏了頭,神安排一棵蓖麻為他遮蔽,他因而狂喜。
次日黎明,神卻安排一條蟲子啃死蓖麻,約拿發昏不支,為無樹影求死說:「我死了比活著還好!」。這句話類似在洞中發熱心的以利亞先知,自以為國中隻剩下他一位真先知,受惡後耶洗別迫害,求神使他一死萬事休,不料神對以利亞催促進行尚待完成的任務(王上十九1~18)。兩個先知,一前一後,均認為求死乃至情至理,千古遺腥。
為了先知「患得患失」與自義執拗,神不得不對之進行機會教育。祂說先知沒有施出栽種培養蓖麻之力,它一夜發生,一夜乾死,約拿為了自身的安逸,尚且愛惜,何況尼尼微大城,幼兒者十二萬,並有無以數計的無辜牲畜,神豈能不愛惜。神以修辭學的提問,耐人尋味地作為全書的戲劇性結束。約拿求死之時,正是神施展大愛之日。
五、從《約拿書》思量神的歷史作為
以色列人先知傳統,對真假先知有鑑別標準。一是先知擅敢託神的名說神所未曾吩咐的話,甚至奉別神的名說話,那先知就必治死。二是任何先知託耶和華的名說話,若不成就,也無效驗,便應證不蒙神同在(申十八20)。三是先知要教導人認識神,遵守神的誡命(申十三1~4)。四則神要求他不可詭詐存私心。
約拿先知宣告四十日內,尼尼微必傾覆,然而大城並未毀滅。約拿奉神的名說話未靈驗,有落入假先知之虞。神的長遠旨意與美好安排,不以眼前片斷之意氣臆測,而以全盤過程與終極目標察驗之。約拿惟恐預言落空,其實偏離神的旨意,方為虞慮之真正原因。
憤怒的希伯來人約拿,沒有察看神對世界的眷顧保治,體會不出神願意萬人明白真道,都能得救的慈愛與忍耐性格。挪亞世代的近東世界,或是羅得的所多瑪、神公義審判前,都差遣神人傳警告,讓人民離棄手中的惡道,轉向神,免去毀滅。由此觀之,神的預定,不是機械性的宿命鑿定,而是隨著人對神旨意的信心與順服,作有動力的調整。
《耶利米書》十八章記神吩咐耶利米到?匠家中,觀看他用泥做器皿,此段記事的整個過程是《聖經》中的「象徵動作」(耶利米書其他例子有十三1~7腐爛的腰布,廿四1~10無花果籃,廿五15~38忿怒的酒,十六1~4耶利米守單身,十九10~廿6破碎的陶器等等)。神叫先知表演動作,向祂的百姓展現其代表的意義。耶利米看見窰匠用陶土捏陶坯。窰匠隨心所欲,陶模有滿意的,有捏壞的,或存用或丟棄。
真神向耶利米闡明衪對天下列邦的作為,正如?匠對待陶土一般,有其原理。祂本要建立栽植的一邦或一國,若行惡背道,就得不到預定的福氣。相反地,神原要拔出拆毀的一邦或一國,若離開惡道,神就必轉意不降災禍。
神揀選以色列民,祝福他們在萬國中昌大,但是歷代百姓悖逆,成為邪惡的以色列家,結果先後被亞述與巴比倫毀滅(王下十七1~6,廿五1~12)。
如今,將亡城之民聽到約拿先知警告之後,即時切實悔改,離棄手中惡道。神轉意之間,不將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神公義要審判,但也行慈悲施拯救。這是歷史上舊約時代救贖論的重點。
除了《耶米利書》指示了國治天下平關鍵所在外,《以西結書》十八章闡明了個人生命路上去從禍福的道理,值得吾等深思。巴比倫毀滅猶大國後,神告訴以西結先知說民不必再用「父親吃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的俗諺(結十八2),引申「父之罪,子不代」的課題。
每一時代每一個人,在神與人麵前,均有良心道德上的責任。一個人種什麼因,就收什麼果(加六7),善惡有報,因果昭彰。神斷不喜悅惡人毀滅,祂希望他們回頭行義歸向神,以得生命。
同理,義人不可行善守道之中途或最終離開義行,違背神的命令。行百裏半九十,功虧一簣,最為可惜。義人滑跌之日,先前之虔氈懵淇眨?袗褐畷r,死亡便臨到。每個人的一生道路,要承擔自己行為的因果報應律。人順從聖靈的律,便得生命與平安;如順從肉體的律去放縱私慾,將收取敗壞與滅亡(羅八5、6),此為人生規律,人當明智自律,選擇正路,不可含糊。
六、信仰的回歸
《約拿書》第一章人背向神,呈地理及靈性上雙重下降,大海風暴代表世界動盪不安。不管是希伯來人或外邦人,盡力搶救這艘將遇難的船,教訓著世人如同心協力可以改造世界,但不可忘記神是絕對的主宰者,如無真神眷顧,人便徒勞無功(詩一二七1~2)。
約拿在眾人奮力搏鬥中,卻藏匿在船艙中佯裝睡覺,心中就像外麵風浪一樣不平靜,又驚恐又硬心地閉鎖在自己逃離神麵後的矛盾情感中,這是宗教教育人性輔導,宜注意導正之處。
神利用環境來警惕吾等身處何方,心寄所在。約拿與神對抗及戲劇性對話一段,提醒人應嚴肅檢討自己信仰與生命歷程,真實對待自己與本分道義職責,否則便會陷入自欺,一生迷失而無法轉回。約拿因神垂聽其頌讚陡嬖~而由魚腹海心脫出上升。
藉著先知的順服與行動,憐憫與信實的神使得將亡城的百姓,生命得改變,舉城命咿D危為安。不論是船員,或是城民生命身家得保障,均維繫於約拿的自我認識與順服神命,他若一味固執自是,敗壞幻滅,在所難免。
人或獨處或忙亂,當沉著思考。亨通時喜樂感恩,患難日子省思,如此即可掌握扭轉乾坤,化險為夷的契機。《以賽亞書》記載,得救在乎歸回、在乎安息;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卅15)。
吾等要得到神之救治幫助,問題要解決,即要歸回問題的癥結處,至終要回歸大能的主麵前。人當常問起初確實的信望愛工夫何時失落差錯(啟二4~5),人際關係或事務處理何時出現偏頗謬誤(參:太五23~24),尋找出何時何地何事遭致這地步,進而振作回到原來的情境,以得轉機再進。
切記原點是自己的真招判模?嬪竦腦捳Z,屬靈原則與神國要求。如此,約拿式的自是、短視、憤怒,便全然淨空,代之以神的歷史作為與其旨意為信仰的追求目標。
七、結語
《約拿書》內容豐富,具有深長的文學造詣及人性教育意義。從以色列古代歷史或道理教訓上而言,《約拿書》對吾等查經,靈修與事奉,裨益良多。由約拿的使命,吾人得知主耶穌為何提醒信徒是世上的光和鹽,造在山上的城邑之教訓。杖唬?磐餃鐭舯K,當放在燈臺上,照亮一家或進來的人(太五14~16;路八16)。今日信徒當向人見證溝通,以信心當橋樑,以傳福音為己任,讓未認識真神的人,歸真進入神國。
約拿先知違背了神所託付使命,以自恃狹窄心胸來對待他的位份與事工,類似歷代猶太人不少在會堂禮拜讀律法,或往聖殿獻祭,憾未認識神更高遠的旨意(參:羅十3)。《約拿書》第四章批判了懦弱自私的人性,警戒了今日的工人、信徒。任何人如虛己愛人,遵從神的旨意,以社會、教會整體前景或利益為重,其陡婊蚴路睿瑢β}工進展及愛心團結之情事,便可發揮歷史契機的效用。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