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樂及大自然

讓詩詞書法, 音樂及精彩的大自然美化及充實我們的生活 - 伊梅邀請您
個人資料
正文

ZT: 淺談先秦詩歌藝術(上)(下)

(2012-07-17 19:16:07) 下一個



ZT: 淺談先秦詩歌藝術(上)

 

說起詩歌,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唐詩宋詞這些巔峰之作,至於先秦、魏晉時期的詩風總給人一種或晦澀有餘,或華麗不足的感覺,於是潛意識也就回避了。因此疏離感、陌生感就有了。 

        詩歌之所以被譽為“文學之母”,顯然是不無道理的。作為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它對文學的意義非同小可。比如我們在評價一篇散文的時候,往往會說“具有詩一般的語言”,由此可見其影響。 

        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在生產勞動過程中,通過有節奏有韻律的叫喊來表達喜悅,舒緩疲勞等,如此便有了雛形。先秦早期的詩歌中,存留下來且較為出名的如《彈歌》《伊耆氏蠟辭》等,但這些尚且隻能稱為“上古歌謠”,這種文字就如同近代碼頭工人們為了鼓舞士氣所喊的口號。竊以為,此種形式就如同我們的心情日 誌,比如我們寫了一篇短小的日誌說:“今天天氣不錯啊,我和同伴們砍了些野竹子,連起來做成弓,用泥巴捏出彈丸,射出去獵殺小動物。”但是當時的人語言哪 有這麽豐富啊,所以簡單地記載下來就是“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很顯然是用來表達在狩獵過程中的趣味以及收獲後的喜悅心情。 

        等到《詩經》的出現,先秦詩歌才算真正有了較為完整的、係統的模式。 

        《詩經》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享有“中國現實主義詩歌源 頭”的聲譽,其地位不言而喻。尤其是其中《關雎》《碩鼠》《采薇》《無衣》《靜女》《黍離》這些膾炙人口的名篇,或愛慕,或憎惡,或訴怨,或淒婉,或甜 美,無一例外都關乎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情愫。孔子曾在《論語.八佾》中對《關雎》評價道“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由此便可看出《詩經》所受推 崇之盛。 

         盛則盛矣。即便今人看來,也是無不歎服於其語言之精妙,表意之含蓄,智慧之高深。但是,若追溯回那個時代,想必詩歌  作者並非為藝術而作,僅僅是為生活而作,僅僅是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等到後世借以研究反映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人文情懷,其藝術性也就出來了。因為質樸, 更顯得彌足珍貴,用《詩經·魯頌·駉》中的原句“思無邪”可闡述。這種“無邪”便是《詩經》的整體風貌,也是其價值之所在。 

        《詩經》就像一塊璞玉,未經雕琢,也因此得以保留其最本真的麵目,瑕疵或光澤一覽無餘,無修飾無遮掩,用現代的話說來就是“不裝.逼不造作”。拿《關雎》來說: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整首詩歌無 非講了一件事:小夥子遇到了心儀的姑娘,心生愛慕,朝思暮想,追求未能如願,徹夜難眠。“琴瑟友之”“鍾鼓樂之”,琴瑟屬於能體現高雅情操的樂器,鍾鼓在 古代更是常用於宗教祭祀等活動中,有神聖肅穆之意,於是庸俗氣息全無,更無對姑娘的褻瀆。相反字裏行間全是仰慕,凝望,這在那個女性毫無社會地位可言的時 代,是難能可貴的。此所謂“樂而不淫”。 

        再以《碩鼠》一文來看: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這首詩歌借 用了“碩鼠”這個形象,來表達對當政者殘酷盤剝的不滿與憤怒,也是在訴苦自己雖然辛苦勞動卻並不能享有安逸的生活,本是一種相當悲催的場麵,但是,作者並 沒有一味地埋怨,也沒有在這種痛苦中失去希望,而是“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安樂地。”此處是“我要離開你”而非“我要反抗”,一種“無論生活多艱難, 總有適合我的活法”的味道濃鬱之極。我總會找到屬於我的樂土,靠我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這又是一種多麽豁達的氣度,又毫無怯懦軟弱的意思。此所謂“哀 而不傷”。  

        毫無疑問,《詩經》雖是先秦詩歌中極具分量的曠世奇作,卻並未真正純熟,簡言之就是藝術性有了,技巧性欠缺。畢竟它的側重點是生活,並不攻於華麗,也無虛幻飄渺的感覺,真實才是其最大的特點。 

        於是直到屈原創造“楚辭體”,先秦詩歌中才真正出現了能夠與《詩經》分庭抗禮,並進一步將之加以完善的資本。這種完善並非是內容上的填補,而是形式上的彌補。隨著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命名為《楚辭》,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集”名正言順出場了。先秦詩歌也由淡雅的素色走向了華美的彩色,掀開了一塊絢麗的帷幕。 

        《楚辭》以《離騷》為代表作,司馬遷在《報任安書》裏麵說道:“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裏麵亦有言:“屈平之作《離騷》,蓋自 怨生也。”由此得知此詩意在抒發抑鬱之情,以及憂國憂民之懷,但總覽此詩,用“哀而不傷”“怨而不亂”來評價亦無不妥。《離騷》全篇373句,是為我國古 代最早的長篇抒情詩,大致可分九個部分,除第一部分自述身世之外,餘下皆重於講述自己的坎坷與挫折,以及政治抱負不得實現的迷茫彷徨,再到後來就是聽從他 人之言意欲離開楚國終又不舍的矛盾心理。但是,我們可以發現該詩的最大特點即是大量運用比興手法,以秋蘭江蘺辟芷杜蘅等各種香草名花甚至美玉來比喻自身品 行高潔,更把將君王喻作美人,此外,多處極具幻想色彩的神話傳說更是增添了整首詩文的浪漫氣息。總而言之,此詩原是控訴,宣泄,抨擊,諫言,但因為選取意 象之精美,語言安排之巧妙,致使全詩讀起來唯美無比,拳拳衷情亦隨著文字緩緩流出。另在《九歌》《天問》等多篇詩歌也多采用此種寫法。 

        可以說,這個老人以對楚國的忠貞,對美政向往,寫下了無數不朽的詩篇,為先秦詩歌添 上了燦爛的一筆。至於《楚辭》的發展,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 莫敢直諫。”一筆帶過。宋玉其人,又名子源,相傳是屈原的學生,曾官居大夫,據載美貌而多才,有《九辨》、《風賦》等作品流傳,所謂“下裏巴人”“陽春白 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由他而來,在楚辭與漢賦之間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雖不足與屈原相比,卻仍被後人並稱“屈宋”,不難看出他對先秦文學乃至整個中國 文學的貢獻。景差、唐勒是為與宋玉同時期的文人,並無詳細記載,隻知均是楚人,前者官至大夫,有《大招》傳世,後者僅為楚王的一個侍臣,其作品均以亡失, 屬於角色詩人。   

        雖然宋玉之輩皆師法屈原,但他們應是為文學而作,在政治方麵的作為並不明顯,故其作品較之屈原也遜色太多。至此以後,先秦詩歌的光芒日漸暗淡。 

         從《詩經》到《楚辭》,可謂是從民間創作到文人創作的一個過渡,也是先秦文學從“俗”到“雅”的先河,此後詩歌藝術大抵都掌握在文人手中,似是專利,直到宋詞的出現與發展,才再次讓文學由“雅”回到了“俗”。此處暫且不表,日後再說。 

        此文僅為鄙薄之見粗劣之言,惟願不使貽笑大方。 

http://www.diliubi.com/read.php?tid=10450

 

 

 

淺談先秦詩歌藝術(下)

 

前麵一部分已經簡要論述了先秦詩歌的特點及發展,本文謹就其三大主要組成部分進行探討。

 

第一部分、上古歌謠

 

        在先秦詩歌中,有了《詩經》和《楚辭》這兩大瑰寶,上古歌謠的光芒似乎不那麽強盛了,其實不然,上古歌謠開啟了中國詩賦藝術的篇章,打下了基礎。實為不可不提的一部分。

         古歌謠按題材內容可分為勞動歌謠、祭祀歌謠、圖騰歌謠、婚戀歌謠、戰爭歌謠五種,可謂切切實實地源於生活,老老實實地再現生活。因為古人的思維方式和語言 能力都較為單一,故很難出現華麗的表達,於是上古歌謠大多采用二言形式,節奏短促,明快,而正是這樣的表達方式,無論是表現勞動的愉悅,祭祀的虔誠,婚戀 的忠貞,作戰的勇敢抑或是對圖騰的敬畏,都不贅不遺,恰到好處。也因此,先秦詩歌的萌芽之作也並不顯得幼稚粗糙,反而有一種淳厚自然地感覺。

        西 漢所傳《毛詩序》有言: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寥寥數語便道出了上古歌謠產生 的背景,原來是因為無法完整表達出自己的意願,於是用簡單的字符來代替,我們可以將這種信息看成一種美麗的意外,如此再看,上古歌謠作為先秦詩歌的先行者,其美感也足了,藝術也有了,讀起來自然也能夠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而這種樸實原始的厚重感,卻又是我們所無法企及的。

        前麵已經以《彈歌》為例做了簡要賞析,此處不妨再作幾例:

《蠟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 

“泥沙塵土回到它的原處不要為害,河水回到溝壑不要泛濫成災,昆蟲不要無限繁衍禍害莊稼,雜草叢木回到沼澤去不要長在農田裏。”

       “蠟”是古代一種農事祭祀活動,“辭”為祭辭,為歌。因為在古代人們對很多自然現象無法解釋,也無力改造自然,隻有敬畏和崇拜,故將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 好願望寄予上天,甚至是某一事物本身,並希望它能明白自己的心聲。但這種願望又是以“命令”的方式表達出來,也可見當時人們雖無改造自然之力,卻有此心。 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從此處亦可見一斑。

再如一首反映真實生活的詩歌,《周易》中《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

           “屯”“邅”都是艱難的意思,這幾句的大概意思是“乘馬的人艱難迂回地紛紛而來,他們不是盜賊,而是求婚的人。”其實這是一首描寫搶婚場麵的人,反映的 正是當時社會上嚴重畸形的製度與現象,也表達出了一種憤慨的情緒。這對今人研究當時的曆史有著很明確的指向作用。

        又,反映戰爭場麵的,周易》中《中孚•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退敵得勝,有人擊鼓示勇,有人停下休息,有人放聲哭泣,有人引吭高歌。”十個字,將一場慘烈的戰爭完全展現出來,獲勝一方如是表現,落敗一方如何表現,亦能想象,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引人深思也引人深省。

        再,反映男女思戀的詩歌,《呂氏春秋•音初篇》中《候人歌》:候人兮猗。

         樣隻有一句的歌謠即便在上古歌謠中也是極為簡短的了,傳說是大禹治水娶了塗山氏之女為妻,塗山氏等待大禹歸來,久不歸,故歌之。四個字的歌謠,卻隻有兩個 字是有意義的“候人”,這在今天的意思就是“等人呢啊”,雖然簡短,卻別有一番韻味,一個“兮”字將腔調拉長,於是焦急惆悵的心情也就出來了,這正可謂是小手筆下的大智慧。另外也可以看出,此時人們對自然,對神靈的關注膜拜已經逐漸轉移到人身上了,不可謂不是社會的進步。

        以此幾首窺斑見豹,上古歌謠在先秦詩歌中 的藝術性和重要性便已不需贅言,但還遠非這些,上古歌謠中“兮”等經典語氣詞和賦的表現手法的使用,不能說沒有對後來的《詩經》、楚辭起到借鑒作用。一言 以蔽之,無論是後期的《詩經》還是楚辭,或多或少都受益於上古歌謠,而之所以有更高的成就,則是因為人們思維的延深和語言的豐富。

 

第二部分、《詩經》   

 

        《詩經》收錄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其中6首隻有標題沒有內容,為笙詩,現存305首。先秦稱其為《詩》或《詩三百》。曆來為儒家經典,亦是中國第一部現實主義詩集,曾在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評選中一舉奪魁,其所享讚譽之盛,所受尊崇之高,即便盛唐這個詩歌的巔峰時期恐也顯得遜色了。

        《詩 經》包括《風》160篇,多為黃河流域民歌,分十五部分,稱為“十五國風”;《大雅》74篇,《小雅》31篇,是宮廷音樂,稱為“二雅”;《周頌》31 篇,《魯頌》4篇,《商頌》5篇,為祭祀樂歌,稱為“三頌”。故“風雅頌”為其寫作內容。較其成就,人說“三頌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國風”,是故《風》 與之後楚辭中的《離騷》為後人並稱“風騷”,泛指文學。雖後世多做貶義用,但其本義卻是對《詩經》的至高推崇。

        《詩 經》常用的寫作手法為賦比興,這樣的手法多少受益於上古歌謠並將之演進而來。賦為鋪排,將相關的人,事,物,意,象聯係在一起,用華美的排比式語言表達出 來;比即是喻,喻使所寫之物更加形象,到現在仍是人們寫作過程中極其重要的表現方式之一;興則為起興,有“欲言彼而先言此”之意,彼此之間並無明顯聯係, 但先言之物讓後言之物(或情或理)淺顯易見。賦比興與風雅頌並稱為詩經“六義”。

        此外,《詩經》中經常使用複遝章法。所謂複遝章 法又叫重章疊句,即各章詞句基本相同,隻是更換中間的幾個字,反複吟唱。句子完全一樣是為重複,而更換少量詞語則為複遝。如“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 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複遝章法的使用固然是為了增強詩歌的 韻律以及強調情感,是詩歌詠唱起來節奏感更強,但究其成因,卻是多方麵的,如,原始文化的積澱,民族情感的奠基,語言方式的影響等等。這樣的章法或詩或 歌,似而不同,韻味無窮。這對後世詩詞歌賦的影響也是存在的,雖然不那麽明顯,也隻是因為後來的詩賦在字數,平仄,韻律等各個方麵有了更多的講究與變化。

        不僅如此,後世詩作中常用的寓情於景,托物言誌等手法也是受到《詩經》的影響,無論是漢樂府,魏晉詩,唐詩,乃至元曲中的風雨作品,莫不如是。也就是說,雖然《詩經》是一部反映現實社會的作品,但其表意含蓄,使得我國文學得以韻味悠長,內斂蘊藉,也讓後世詩歌乃至小說等文體受益無窮。其民間創作的模式雖然此後上千年被改變了,但宋以後直至現在,文學重新回歸民間,也正是因為早在幾千年前人們便已經看到了民間文學的精髓與魅力,這是一種無可替代的地位,畢竟一直以來,向民間文學學習,這是我國文學發展曆史的優良傳統。

        即便拋開《詩經》的藝術手法,曆史地位,社會價值,僅就其中大量運用的動詞、形容詞及雙聲字、重疊字、疊韻字,也極大程度地將詞匯細化開來,對讀者的詞匯積累大有裨益。

        如此一來,《詩經》在先秦詩歌乃至整個中華民族文學中的地位也是毫無爭議的。

 

第三部分、楚辭

 

        說到楚辭,人們首先想到的即是屈原。楚辭,亦稱楚詞,本是楚國民歌,楚國一直盛行著殷商時代一種迷信色彩濃厚的巫風文化,在郢都以南的沅、湘之間,老百姓有崇信鬼神的風俗,喜歡舉 行祭祀活動。祭祀時要奏樂、歌唱、跳舞以娛神。這種巫術風俗的熏陶,培養了人們豐富的幻想力,滋長著美麗的歌辭和舞蹈,給楚辭提供了養料。楚辭常用到楚國 方言,以語言活潑,情感豐富,講求節奏和韻律見長,獨具特色。這較於之前的上古歌謠或是《詩經》,都更為成熟更為進步。屈原在楚辭的基礎上開創出一種辭 體,知道西漢劉向將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整理編輯成集,才有了《楚辭》這部對我國文學具有深遠意義的詩歌總集。可以說,《楚辭》是楚辭的升華,並以更為高雅文藝的方式表達出來,是其最具代表性與呈現力的部分。

         《楚辭》必說《離騷》。這個悲情堅貞而又浪漫的老詩人,用通篇奔放華麗的語言表達出自己屢遭放逐,報國無門的惆悵心情以及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孤傲情操。其 中多次以香草美人作喻,以及虛詞“兮”的運用,聲調悠揚婉轉,浪漫氣息十足,同時也體現了詩人本身的高潔品行。其次作品將《詩經》中的比興手法加以繼承發 展,到達一個新的境界。再者,“寄情於物”,“托物以諷”的表現手法,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古代詩歌的創作水平,為後世作家廣泛繼承。如此以來,《離騷》與《詩經》被後世並稱“風騷”,作為中國文學的最高典範和標準,也變不足為奇。

        除了《離騷》,《楚辭》收錄了其《九歌》《天問》《九章》《漁父》等多篇作品,皆以唯美見稱,其中尤以《天問》文體特異,一連串提出有關自然、傳說、神話等一百七十餘個文體,對傳統的人們膜拜、敬畏自然提出了質疑與挑戰。這又是一次極大的創新與進步。

         屈原之後,《楚辭》成就之高莫過宋玉,有《九辯》《招魂》等作品。《九辯》有說為思師(即屈原)之作,分前中後三篇。關於其內容主旨,東漢文學家王逸認為 是“憫其師忠而放逐,故作《九辯》以哀其誌”,但對此現今的研究者多持懷疑態度,認為其基本思想是表達“貧士失職而誌不平”的感慨。無論是為何而作,其藝 術成就都是不可磨滅的。,《九辯》雖多模仿《離騷》之處,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它善於借景抒情,融情於景,並且句法多變,能夠巧妙地運用雙聲疊韻和疊字等修 辭手法,讀起來抑揚頓挫,饒有音樂美,從而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但是宋玉最高的成就並非是對楚辭的繼承與發展,而是將楚辭衍化而成為賦,開創了一種新的體式。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而又更近於詩體,近於詩卻不能像其他詩歌一 樣能歌唱,賦隻能朗誦不能歌唱。宋玉較有名的賦文如《登徒子好色賦》《神女賦》《高唐賦》《風賦》。《神女賦》屬於《高唐賦》的姊妹篇,著力塑造巫山神女 的美麗形象。對於神女美姿麗質、神儀仙態的外表美和端莊嫻淑、溫雅多情的內在美,作品主要從夢見神女風采與繪聲繪色描繪兩個方麵精心刻畫。這篇賦文對男女 愛情的描寫,在那個時代,也是需要極大勇氣的。《風賦》則更了不起,通過雄風與雌風的論證與比較。說明自然界任何物象都是存在陰陽倆麵性的。陽風是暖人 的,陰風是傷人的。風的冷暖是針對人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而決定的,由此可見其思想之深,眼界之遠,至少在那個時代,是相當先進了。

        賦體的開創,不僅極大的豐富了先秦文學的內容與形式,更重要的是對後世的影響。隨著戰國時代結束,秦統一六國,秦漢詩歌走向終結,但秦漢賦文的盛行,也就歸功於宋玉了。

(本文來自派派小說論壇 http://www.paipaitxt.com/r5827359_u/)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