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黨的創建及大革命時期福建省黨組織

(2006-03-11 23:06:55) 下一個
第一節 建立黨組織

  中國共產黨建立後不久,福建的一批進步知識青年與黨、團中央取得聯係,在福州、廈門、龍岩等地積極推銷《向導》、《中國青年》、《獨秀演講錄》等書刊;組織“奇山書社”、“民社”、“工學社”、“福建青年社”、“協進社”等進步社團;創辦《岩聲報》、《衝決周報》、《工學報》、《星火周報》、《福建青年》等刊物,在福建各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為福建建立共產黨和共產主義青年團組織做了思想上的準備。

  中共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組織問題決定議案》後,黨、團中央和中共廣東區委先後派人和組織福建籍在外求學並參加了黨團組織的學生,回省幫助建立黨、團組織。1925年4月和6月,共青團福州支部和共青團廈門支部在福州、廈門兩地先後建立,分別隸屬於團中央和團廣東區委。7月,團中央同意在福州建立團福州地委,方爾灝任書記。經過約一年的工作,福州、廈門兩個地區的團組織都有相當的發展。共青團福州地委下轄12個團支部,已有團員50餘人;共青團廈門特支下轄7個團支部,團員也達到42人。

  在團組織發展的基礎上,黨的組織也開始陸續建立。

  一、閩中、閩北

  
  閩中、閩北地區的黨組織,由黨中央、團中央指導建立。

  1925年9月12日,共青團中央福州特派員方爾灝寫信給在團中央工作的福建籍共產黨員鄭超麟,提出:“福州同學已有三四十人,棣校(指共青團組織)亦已成立。此間無C.P(即共產黨組織),我意欲在閩組織。吾兄能否先為介紹加入,然後從事發展。因有二十五歲以上同學數人,甚願組織C.P,從事政治活動故也。”(《方一號給超麟的信》,1925年9月12日。)鄭超麟將此信轉給黨、團中央,中共中央極為重視,指示共青團中央派人到福州,將可入黨者介紹參加共產黨,以發展黨的組織。1926年2至3月間,共青團福州地委及福州學生聯合會負責人方爾灝、林錚、陳聚奎、嚴明傑等4人先後到上海向團中央匯報工作。團中央分析福州形勢,並部署了今後工作。3月下旬,4人返回福州。4月初,共青團福州地委根據黨、團中央的指示,整頓福州地區的團組織,開展“黨團分化”工作,將方爾灝、林錚、陳聚奎、施鬆齡、吳徽謙、鄭蓉裳、林鑒、嚴明傑、陳長康、鄭步雲、金毓芬、林世良、傅克壁、陳與潮、陳長庚、趙凱、傅炳恭等17名團員轉為黨員。4月初,經黨中央批準,正式成立以方爾灝為書記的中共福州地方執行委員會,直屬黨中央領導。其領導及活動區域以福州為中心,包括閩北、閩東及閩中各地。
  

鄧子恢

  1926年6月,中共廣東區委派原在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第三團第三營任政治宣傳員的莆田籍共產黨員陳國柱回福建工作。陳國柱轉道上海向中共中央請示工作。黨中央派羅亦農與之接談,並介紹他到福州與中共福州地委組織部長陳應中聯係。陳國柱到福州,與中共福州地委方爾灝、陳應中取得聯係。7月間,陳國柱回到莆田,把黨團組織分開,將首批入團的陳天章等5人轉為中共黨員,成立了以陳國柱為書記的中共莆田黨支部,直屬中共中央領導。
  

圖2-1 《岩聲報》發表的宣言及鄧子恢在該報發表的文章

  1926年初夏,在廣東革命政府即將發動北伐戰爭之際,中共上海區委派建甌籍共產黨員葛越溪、潘作民回福建工作。葛、潘2人回到建甌後,先發展楊峻德入黨。接著,3人一同南下,到福州與中共福州地委聯係,接轉組織關係。中共福州地委派他們回建甌建立黨的基層組織。7月,由葛越溪任書記的中共建甌支部在縣城成立,歸中共福州地委領導。

  北伐軍進占莆田後,莆田新成立邦尾、四亭、吳江等支部。1926年12月,鑒於莆田地區黨組織的發展,中共福州地委指示將中共莆田支部改組,成立由陳國柱任書記的莆田特區委,歸福州地委領導。

  北伐軍東路軍克複福州後,中共中央也指派共產黨員陳昭禮、陳昭湧(陳碧笙)等回福州,加強中共福州地委的領導力量,改組領導機構,由陳昭禮任書記。此後,在中共中央特派員王荷波的指導下,福州新成立店員、柴井醫院、人力車、碼頭、滌社、鼓山等基層黨支部,支部數達16個,共有黨員160人;同時,中共福州地委派陳炳、黃孝敏、魏光增等回古田縣建立黨組織

    1927年3月,由陳炳任書記的中共古田特別支部在古田縣城成立。中共福州地委又派鄭長璋、蔡澤□等回寧德籌建黨組織。

  二、閩南、閩西

  
  閩南、閩西地區的黨組織,由中共廣東區委員會指導建立。

  1925年底至1926年初,中共廣東區委先後在廣州吸收廈門共青團組織負責人羅揚才、李覺民入黨。1926年1月,又派在廣州求學的共產黨員羅秋天到廈門工作,廈門有了第一批黨員,2月,成立中共廈門大學黨支部。同月,中共廣東區委又派曾在集美求學的共產黨員羅善培(羅明)到福建招收第六期農民運動講習所的學員及整頓團組織。羅善培到廈門後,招收9名學員,整頓了團組織,並吸收劉大業、阮山、林心堯、莊醒民、巫玉霞、鄭瑞生、洪敬釗、柯子鴻、嚴子輝、劉端生、邱泮林、羅賢開、羅良厚、巫丙熹、謝如香、鄒純等人入黨,廈門地區黨員人數大為增加,為“黨團分化”創造了條件。1926年4月,根據中共廣東區委的指示,由黨、團員混合組成的共青團廈門特別支部分為黨、團兩個組織,成立由阮山任書記的中共廈門特別支部幹事會,隸屬於中共廣東區委領導。

  廈門黨組織成立後,派人到閩西發展黨組織。同年7月,阮山、林心堯回到永定湖雷,與在廣州第五期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期間入黨的賴玉柵、賴秋實及從上海大學回鄉的黨員熊一鷗等人在永定上湖雷羊頭村建立了由阮山任書記的中共永定支部。

  1926年夏,中共廈門特別支部又派中共黨員、廈門大學學生胡窮我(龍海石碼鎮人)回漳州地區建立黨的基層組織。7月,胡窮我在羅揚才的協助下,在石碼鎮發展周惠波、顏臥雲、顏玉潤、陳文瀾、蔡冒西等人入黨,並建立由胡窮我任書記的中共石碼支部。

  隨著北伐戰爭的開展,黨的組織建設有較大發展。

  1926年10月,根據中共汕頭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羅善培的指示,從廣州第六期農民運動講習所畢業的福建籍學員陳慶隆、郭滴人、朱文昭、胡永東、王奎福、溫家福、黃昭明、李聯星、朱積壘等9人(都在學習期間入黨)回到家鄉建立基層黨組織。

  10月下旬,陳慶隆、郭滴人、朱文昭回龍岩成立中共龍岩小組,又發展陳國華、謝寶萱、羅懷盛等人入黨,翌年1月,成立了由陳慶隆任書記的中共龍岩總支部;胡永東、王奎福回到永定下洋,與廈門集美學校回鄉學生陳正、曾牧村、盧肇西等人在下洋成立由胡永東任書記的中共金豐支部;溫加福回到上杭,與在廣東海陸豐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並入黨的雷三明一起介紹羅大準、吳梅林入黨,12月,成立由溫家福任書記的中共上杭支部;朱積壘回到平和九峰上坪,先後發展陳彩芹、羅育才、朱讚襄、朱思等人為共產黨員,並於12月在上坪鄉建立由朱積壘任書記的中共平和支部;11月,黃昭明在詔安建立中共詔安支部;這期間,李聯星也在漳浦建立了中共漳浦支部。此外,還有修煥璜等在武平建立了中共基層組織。以上組織統屬中共汕頭地委領導。中共閩南部委員會成立後,則改屬閩南部委領導。

  與此同時,中共廈門特支也利用北伐軍東路軍入閩推翻軍閥統治的有利時機,派出共產黨員在閩南漳屬、泉屬各地發展黨的組織。

  1926年秋,受中共江浙區委的派遣,由上海大學福建籍(包括台灣籍)學生黨員組成“回鄉工作團”,在翁澤生(翁振華)帶領下,回福建開展革命活動,經與中共廈門特支負責人聯係後,翁澤生、謝誌堅等人到漳州,參加漳屬各縣政治監察署的工作,同時吸收王占春、曾宗乾、許土淼等人入黨,成立由翁澤生任書記的中共漳州臨時支部;11月,鍾盛道受中共廈門特支派遣,回到海澄組建了中共海澄支部;12月,王德彰、吳國珍等人回惠安,發展吳敦仁、陳玉聰入黨,成立由王德彰任書記的中共惠安支部,翌年1月,中共惠安支部改為中共惠安臨時委員會,領導兩個支部;1927年1月,中共廈門特支派往泉州等地工作的黨員,也陸續在各縣建立起黨的組織:李鬆林(唐沙白)、辜仲釗(林超然)、左明亮(左光亮)等人在泉州成立了由李鬆林任書記的中共泉州特別支部;彭友輔、邱泮林等人在同安馬巷成立由彭友輔任書記的中共同安支部;柯卓鳳、李毅然等人在南安成立由柯卓鳳任書記的中共南安支部;莊醒民等人在德化成立由他任書記的中共德化支部;邱廉回等在永春成立了由他任書記的中共永春支部。

  北伐軍東路軍入閩後,中共廣東區委為了統一和加強對閩西南各地黨組織的領導,調原中共汕頭地委書記羅善培到漳州建立中共閩南部委員會。1927年1月,羅善培先抵廈門,將中共廈門特支改組為由羅秋天任書記的中共廈門市委,接著,抵達漳州,主持召開會議,成立中共閩南部委員會,由羅善培任書記。後經廣東區委同意,中共閩南部委改為閩南特委,仍由羅善培任書記。

 

 

圖2-2 黨的創建及大革命時期福建黨組織分布示意圖

 

第二節 與國民黨合作

  
  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全體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與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1924年1月,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參加和幫助下,孫中山主持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重新解釋三民主義,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確立。

 

一、組織間合作

  
  福建各地共產黨組織陸續成立後,根據黨中央的指示,國共合作在形式上采取“黨內合作”的方式,即在國民黨基層組織已建立的地方,積極從國民黨左派中吸收進步分子參加共產黨和共青團組織;在國民黨基層組織未建立的地方,幫助建立國民黨基層組織,攜手進行反帝反軍閥的鬥爭。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共產黨福建地方組織一些負責人李覺民、羅揚才、阮山等參加國民黨臨時省黨部執委會的領導工作,部分國民黨縣黨部由共產黨員主持,同時保持共產黨組織上和政治上的獨立性。1926年夏,在全省相繼建立的國民黨縣黨部中,由共產黨員或國民黨左派人士主持的有:廈門市臨時市黨部及永定、上杭、龍岩、長汀、平和、漳州、惠安、莆田、建甌、福安、寧德等縣黨部。

  隨著北伐戰爭的勝利,各地的北洋軍閥政權分崩離析。國民革命軍東路軍政治部在江董琴的領導下,依靠中共福建地方組織和國民黨左派人士的支持和配合,於1926年11月後,先後在福建各地建立了6個“政治監察署”:(龍)岩(漳)平寧(洋)政治監察所,由國民黨左派人士張旭高(後加入共產黨)任政治監察員,共產黨員陳慶隆、郭滴人、謝寶萱、陳國華、林一株等參加該署工作;漳(州)屬政治監察署,由中共汕頭地委介紹的國民黨左派人士陳卓凡任政治監察員,共產黨員翁澤生、謝誌堅、李聯星等參加該署工作;汀(州)屬政治監察署,由共產黨員謝秉瓊任政治監察員,共產黨員林心堯任秘書;泉(州)永(春)政治監察署,由國民黨左派人士陳文總任政治監察員,共產黨員林環島為秘書,共產黨員楊峻、謝岐、李鬆林、林超然(辜仲釗)、左明亮等參加該署工作;莆(田)仙(遊)政治監察署,由國民黨左派人士陳炳中任政治監察員;邵(武)屬政治監察所,由國民黨左派人士黃農為政治監察員。在這些地區級的政權機關中,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左派勢力占了優勢。


  二、支援北伐戰爭

  
  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戰爭正式開始。為了迎接北伐軍入閩,福建黨組織聯合國民黨左派為國民革命大造輿論,派遣幹部開展工農和學生運動。中共福州地委發動和領導了角梳工人、染業工人、電燈工人要求加薪的鬥爭,並取得勝利;接著以行業為主,組織理發、洋務、碼頭、機器等一批基層工會。地委又派陳應中、朱銘莊、鄭尚衡、林梧鳳等深入郊區開展農民運動,建立農民協會。5月9日,地委協同福州學生聯合會組織數千名學生衝破軍警阻攔,舉行國恥紀念日大遊行。中共廈門黨組織也在鬥爭中組織海員、電器碼頭、店員、船塢等23個基層工會,會員達1萬多人;並派嚴子輝到郊區建立農民協會籌備處。在國恥紀念日,領導90多個團體舉行休業、罷課、罷樂和示威遊行。在閩西,一批從廣東農民運動講習所回來的學員,均以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身份,在各縣大力開展農民運動,成立上杭、龍岩、永定、長汀、平和等縣農民協會,開展“二五”減租和反對苛捐雜稅的鬥爭,很快把農民發動起來。這些鬥爭,都為迎接北伐軍入閩作了準備。

  9月下旬,北伐軍第一軍指揮部準備發動攻閩的第一仗——永定戰役。中共永定支部及國民黨縣黨部負責人阮山、林心堯召集國民黨永定縣黨部會議,通過由林心堯起草的致革命軍何應欽軍長的《請願書》。9月26日,阮、林前往汕頭,把《請願書》送交第一軍政治部負責人。10月4日,返回永定途中,林心堯又給何應欽發去“快郵代電”,再次請求革命軍入永。阮山則到廣東大埔,與國民革命軍聯係入永事項。10日8日,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三師發起攻永戰鬥。永定人民在中共永定支部發動下,割斷電線,破壞交通,使駐永定的閩軍總指揮部與其他各部失去聯絡。10日下午國民革命軍攻克永定。

  10月,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任命國民黨左派人士江董琴為東路軍總指揮部政治部主任。中共廣東區委立即通過江董琴,派遣徐琛、陳明、陳祖康、張餘生等幾十名共產黨員到東路軍各級政治部工作。同時,廣東區委又通過國民黨中央農民部將從第六期廣州農民講習所畢業的福建籍學員分配到東路軍政治部,隨軍入閩回原籍開展農民運動。這些共產黨員發動沿途群眾支援北伐軍,並加強部隊的政治思想工作,使北伐軍士氣高漲,增強了戰鬥力。
  

圖2-3 王荷波烈士

  11月下旬,北伐軍東路軍,直逼福州。中共福州地委派出吳徽謙、葉大猷、金毓芳、王勁民、劉貽晉等人,協同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王荷波召開福州地區國共兩黨及海軍三方舉行的“馬江會議”,爭取了海軍第二艦隊司令兼馬江要塞司令陳季良及海軍部長楊樹莊等人歸順北伐軍。並商定歡迎北伐軍入閩的具體方案。地委宣傳委員方爾灝組織策應北伐軍東路軍的“黨團小組”和“省會策應軍突擊隊小組”,派共產黨員陳烈等人,通過原同盟會會員施秉政及其他國民黨人士,爭取福建省防軍參謀長等人;並組織群眾到省防司令部示威,迫使猶豫不決的省防司令李生春歸順廣州國民政府,有力支援了北伐軍東路軍。福州於12月3日被攻克。至此,北伐在福建戰場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第三節 抗擊反革命事變

  
  北伐戰爭取得勝利之後,在帝國主義和買辦豪紳階級極力拉攏之下,國民黨新右派的代表人物、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加緊向革命左派力量進攻。

  1927年1月底,國民革命軍東路軍總指揮、福建省臨時政治會議代主席何應欽率東路軍入浙江,蔣介石委任方聲濤任福建省臨時政治會議代主席,譚曙卿任東路軍後方指揮部代總指揮,掌握全省政治、軍事權力。同時,國民黨中央派宋廷瑜等9人為整理福建黨務特派員,參加籌建國民黨福建省黨部。接著,蔣介石又先後派遣一大批國民黨右派分子入閩,占據軍政要職,加強了福建國民黨右派勢力。這些國民黨右派分子與原已在福建活動的國民黨右派分子、國家主義派政學係的官僚政客、地方封建勢力相勾結,從黨、政、軍到社會各階層,形成一股龐大的勢力。他們網羅一批流氓、打手,分別成立各種右派組織,在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所控製的國民黨省黨部籌備處、國民黨縣黨部籌備處和所屬革命團體中,挑起事端,大打出手,製造慘案,搞分裂活動,摧殘工農運動。

  3月下旬,福建的國民黨右派召集骨幹分子召開秘密會議,製定了反革命事變計劃,並成立了“福建各界擁蔣護黨運動大同盟”和“擁護蔣總司令運動籌備會”等組織。方聲濤、譚曙卿又調新編第一軍第二師郭鳳鳴部陸續集結福州地區,為發動反革命事變作軍事準備。24日,張群從安慶來電,轉達蔣介石的命令:“如有不良分子意圖破壞秩序,政治分會有權製止,並可頒布戒嚴;如有不合理舉動皆可幹涉,無待中央派員也。”(《福建臨時政治會議第22次會議記錄》,1927年3月24日。)31日,蔣介石又電令福建臨時政治會議:“工潮事即請就地解決。”(《福建臨時政治會議第23次會議記錄》,1927年3月31日。)接著,蔣介石又來電調戴任赴滬,為福建國民黨右派分子發動反革命政變和進行“清黨”減少阻力。

  鑒於福州地區國民黨右派的反革命活動日益猖狂,中共福州地委有所警惕,一方麵在福建《民國日報》、《福建評論》等報刊上,揭露右派的罪行;領導各界群眾集會、遊行,提出懲辦凶手、歹徒的要求;電請國民黨中央和武漢國民政府給反動派以製裁。另一方麵,地委於3月下旬召開有工農青婦運動負責人參加的緊急會議,決定地委機關隻留少數人堅持工作,將已暴露身份的外籍黨員立即疏散到農村隱蔽,尚未暴露身份的黨員不再公開,並派人到郊區和閩侯的台嶼、青圃、洪塘等地建立聯絡點。同時,將情況通知所屬黨組織,做好應變準備。會後,徐琛、餘哲貞、蔡珊、林淑玉等領導人均相繼轉移到郊區、閩侯縣農村,隻留方爾灝、陳應中等在福州城區堅持工作。

  中共閩南特委於3月下旬也從台灣日文版報紙上看到“蔣介石即將發動政變”的消息,立即召開特委會議討論決定,加緊做好應變的準備工作;並向所屬黨組織發出通知。

  4月3日,福建國民黨右派在福州首先發動反革命事變。清晨,在國民黨右派策劃下,福州大街小巷到處貼滿了“擁護蔣總司令”、“反對蔣總司令就是反革命”、“反對跨黨分子壓迫國民黨員之敗類”等標語。10時,右派以武力要挾福州各界在南校場召開“擁蔣護黨運動大會”,大會以“群眾”的名義推舉方聲濤、譚曙卿、宋思一、胡月逐、李大超、林壽昌等組成“福建各界擁蔣護黨運動大會執行委員會”,方聲濤任大會主席、胡月逐為總指揮。接著,右派分子紛紛上台發言,詆毀中國共產黨,攻擊孫中山製定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誣蔑工農群眾革命運動,拋出緊急決議案16條。會上,新編第一軍二師五團一營黨代表、共產黨員方毅威憤不能平,挺身而出,登台駁斥。胡月逐、林壽昌即指揮軍警把方挾持下台,剝去軍裝,將其捆綁遊街示眾,到南台大橋頭槍殺後拋屍於閩江。下午,方聲濤召開省臨時政治會議緊急會議,決定對全省及福州實行戒嚴,立即逮捕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人士和工農革命團體負責人、積極分子。當晚,譚曙卿召開軍、政、黨各界代表緊急會議,決定一致支持“擁蔣護黨運動”。

  4月4日,張貞就任福州戒嚴司令,立即派軍警逮捕共產黨員及國民黨左派人士。中共福州地委宣傳委員方爾灝、組織委員陳應中、共產黨員鄭尚衡、林梧鳳、朱銘莊及國民黨左派黃素雲等30多人相繼被捕入獄,方爾灝等人被殺害。地委書記徐琛、餘哲貞夫婦已轉移到廈門,也被逮捕押解回福州殺害,同時,國民黨右派下令取締福州各革命團體。並改組國民黨省黨部籌備處,由黃展雲任代主席。

  4月8日晚,方聲濤、譚曙卿密電廈門海軍司令林國賡,宣布全省戒嚴令,並著其在廈門實行戒嚴。9日淩晨,福建臨時政治會議和國民黨福建省黨部籌備處又電令廈門方麵,逮捕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及群眾革命團體負責人。林國賡接密電後,立即宣布全島戒嚴。當日,右派分子召開“廈門各界擁蔣護黨大會”,會上通過5項決議。會後,林國賡派出軍警逮捕共產黨員、廈門總工會委員長羅揚才,共產黨員、廈門總工會副委員長楊世寧,共產黨員、廈門學生聯合會主席黃埔樹,共產黨員嚴子輝及國民黨左派人士吳昆元等6人,查抄廈門總工會,封閉廈門學生聯合會。隨後,又開槍鎮壓請願工人,下令通緝總工會另一位領導人柯子鴻等,宣布禁止罷工、罷課、集會、示威,違者以擾亂治安罪,格殺勿論,羅揚才、楊世寧同徐琛、餘哲貞一起被押到福州殺害。

  廈門“四九”反革命事變的消息傳到漳州後,中共閩南特委立即召開會議,采取緊急應變措施。為避免更大損失,特委決定將已經暴露身份的廈門市委書記羅秋天調到特委工作,派未暴露身份的劉端生到廈門接任市委書記,派未暴露身份的謝誌堅化名駱秋霞到廈門做婦女工作。同時,提前結束漳州農工運動講習所,把學員派回各縣開展工作。特委對各縣的領導隻稱聯絡站,在漳州的特委機關隻留秘書長邱泮林和少數委員堅持日常工作。會上還作出決定:進一步加強秘密工作,繼續領導工人、農民和學生的革命鬥爭,以反對國民黨右派的壓迫;對事變後思想動搖的黨、團員讓他們離開,對在關鍵時刻經得起考驗的工人、農民和革命知識分子應吸收入黨,繼續做好發展黨的工作。會後,特委書記羅善培,委員羅秋天、李聯星等到龍岩、永定、上杭、平和等縣巡視工作,領導農民運動。

  福建國民黨右派勢力迅速把反革命事變推向全省各地。4月10日,泉州、晉江等地的國民黨右派開始“清黨”,泉永政治監察署的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人士及時走避,轉入泉州郊區農村隱蔽。10日下午,莆田的國民黨右派逮捕了莆仙政治監察員陳炳中等6人,陳炳中隨即被殺害;陳國柱幸免於難,轉赴中央匯報工作,中共莆田特區委的其他黨員轉入地下,開展隱蔽鬥爭。15日,龍岩的國民黨右派糾集地痞流氓,煽動不明真相的群眾包圍岩平寧政治監察署,中共龍岩支部決定所有人員撤離縣城,轉入農村堅持鬥爭,但仍有陳國華、朱文昭等6人被捕。中共永定地方組織由於及時得到羅善培的指示,轉入地下活動,未受損失。5月7日,上杭的國民黨右派勢力包圍汀屬政治監察署,抓走國民黨左派人士張楷、周繼英、包究生等3人,這3人均被殺害;林心堯轉移到武平,也被抓回殺害。寧德共產黨員林國璋、鄭長璋、蔡澤□等也在福州被捕。在全省其他地方,國民黨右派也紛紛“清黨”,逮捕、殺害革命誌士。據統計,從福州“四三"反革命事變至1927年底,福建各地被捕的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人士和工農革命群眾達1305人,被殺害569人。(《國民黨政府統治下的白色恐怖》,載《布爾什維克》第1卷,第26期。)全省黨的組織遭到重大損失。但由於閩南特委及福州地委及時采取了應變措施,保存了部分革命力量,為後來繼續鬥爭積蓄了力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