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公敵”克魯格曼:未來三年是中國轉變關鍵期

(2009-05-24 13:18:03) 下一個
“中國公敵”克魯格曼:未來三年是中國轉變關鍵期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的一周中國之行,充分展現了他口無遮擋、好打舌戰的特點。由於曆來對“東亞奇跡”、“中國模式”不以為然,克魯格曼對中國經濟的一番點評,遭到眾多中國權威“圍剿”,似乎克魯格曼已成中國經濟的公敵。

坦率來說,克魯格曼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絕不會照顧誰的麵子而委屈自己的學術觀點,在《紐約時報》的專欄裏他多年來不遺餘力地批評小布什。至少,這種學術獨立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敬佩的。一個世界級的經濟學大師來到中國,我們不妨虛心聽聽他說了些什麽。如果能取到真經一二,那才不冤枉花那麽多美金。

A 其他國家再不能容忍中國的巨額貿易盈餘

* 貿易盈餘的國家是麻煩製造者

過去貿易盈餘的國家是幫助其他的國家,因為它是向它們提供便宜的產品,但是在如今這個失業率攀升的世界,過去的原則再也沒有道理了,盈餘的國家成為麻煩製造者,而不是帶給別人好處。現在美國的態度是,如果你有很多的貿易盈餘,就會使其他國家非常生氣,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將來中國的盈餘肯定會帶來很大的貿易緊張,其他國家再也不能容忍中國有這麽大的貿易盈餘。

* 中國還相對貧窮,應該把錢用在國內

中國這麽大的貿易順差不完全是比較優勢造成的,跟中國的政策有直接關係。比較優勢決定了大概你是出口什麽東西,但不決定你的出口量,而且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還處於相對比較貧窮的快速發展的階段,卻成為資源輸出國,這是不多見的。中國增長快速,內部的需求也會很大,比如醫療體係還不健全,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完備,完全可以把錢用在國內,為何一定要生產那麽多產品輸出到海外呢?

* 中國繼續保持巨額貿易盈餘會出大問題

在目前這樣的宏觀環境之下,中國是貿易盈餘,而美國出現大量國際貿易逆差,這個情況帶來的問題比曆史任何時期問題更大,繼續保持這個格局的話,問題會越來越大。不管我們想說什麽理由,如果是兩年之後,美國和歐洲的失業率還是很高,而中國繼續保持大量的國際貿易盈餘,這樣的事情就會出現很大問題。不管你相信與否,這確實會產生很大問題。我們必須找到一個方法使中國在世界的貨幣體係中確定起一個正確的地位,而不是通過大量的出口來換取外匯,獲得很多貿易盈餘。

B 發展中國家把這麽多錢輸出到國外,很奇怪

* 中國積累這麽多的外匯儲備有欠考慮

美元的角色是一個流動性很好的貨幣,但世界並沒有一個真正的國際貨幣體係。沒有人要求你以美元方式建立你的外匯儲備,還有歐元、日元可以選擇,這些都是流動性很好的貨幣,使用範圍非常廣,而且它們的債券市場流動性也非常好。為什麽中國不這麽做呢?中國之前做了錯誤的判斷,所以積累了這麽多的外匯儲備。當時積累美元的時候有沒有想到美元會貶值呢,現在沒有好辦法了,肯定會有很大的資本虧損,美國人當然會還債,但是這些債務承諾是用美金還,如果美金和其他貨幣貶值的話也沒有其他辦法,這是之前的判斷失誤導致的。

* 中國沒有操控匯率是謊言

每年在美國總有這樣的慣例,按照我們的法律,美國的財政部要求列出操縱匯率的國家,如果說那個國家在操縱其匯率的話,後果就會有一係列的措施。所以,每年財政部必須要確定中國是否操縱其貨幣匯率,每年財政部總是說謊,說中國沒有對其匯率進行操縱,事實上確實如此,他的匯率是相對固定的,而且是通過大量購買外幣來維持其自身比較弱的估值。當然,財政部說這個說是為了避免直接的衝突,但是這確實是一個謊言,確實這不是市場的運作結果。這個也是在世界體係中必須麵對的事情。

* 有生之年,人民幣難成世界主要貨幣

我想說的是人民幣,當它成為世界的主要貨幣的時候,將要幾十年以後了,可能我現在有生之年是看不見了。但是我覺得這個也不是不好的事,成為一個世界的主要貨幣,也沒有什麽意思,不像廣告說得這麽有意思,美國現在好象美元是世界貨幣也沒有得到什麽好處。

C 中國的經濟很難評估

* 中國經濟統計數據不能體現現實狀況

我對中國經濟了解不多,我對中國外貿知道一些,還有對外關係。我覺得中國的經濟很難評估,經濟統計數據無法很好的體現現實狀況。中國統計數據不甚明晰,比其他地方更不能表現現實情況。很多經濟學家說我不知道看中國統計數據會得出什麽結論,問題是我可以坐下來看看日本的數據,日本的GDP或者是工業產值可以體現現實情況,但是我不知道看中國的數據是不是可以真實的反應現實狀況。

* 未來3年是中國轉變的關鍵期

要通過出口恢複中國的經濟這是不大可能的。從動手的角度,馬上就要開始動手,不能去等,至於多長時間才能實現根本上的轉變,在大部分的經濟當中,這個過程需要幾年。在接下去的三年當中,可能是中國的轉換或者是過渡的非常重要的關鍵,而且對於中美之間的關係的變化,全球銀行監管體製的變化也都將在這個時候發生,接下去三年是變化和改革的關鍵。目前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實施的非常快,但目前中國所做的都是短期的刺激計劃,但不是根本上的改革。

* 中國應創造更多內需

我在2005年的時候在《紐約時報》上寫過美國的經濟使得很多人活的不錯,這樣的事情必須有一個終結,尤其是依賴舉債進行消費。在中美這種關係終結之後,可能會有一些新的關係的存在,美國已經不能再承受太大的消費,不能再成為一個舉債消費的國家。中國也不能再期望依賴於美國進口中國的產品給中國創造更多的財富。往前看的話,我們必須有一種機製,讓中國創造更多的內需,不再是依賴於通過貿易順差積累財富。美國也應該期望要多多少少擴大財政赤字,大家都要適應這種新的事情。

D 中國:碳排放帝國

* 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生產者

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生產者。中國的排放,大部分來源於以燒煤為基礎的電廠,從1996年到2006年的十年間排放量翻番。這比之前十年的增長快得多。而且這種趨勢可能還在繼續,一月份,中國宣布計劃將煤作為其主要的能源,為了保證經濟增長,2015年前,煤的生產將增加30%。單單這樣一個決定,可能就足以抵消所有其它的排放減少。

* 中國不能像西方過去一樣放任

有人聲稱指望中國限製使用礦產能源是不公平的,因為西方在發展中並未碰到類似的限製,而且現在全球變暖的結果已經發生,並不是由於中國,而是因為今天富裕的國家過去的碳排放。的確,他們是對的。讓中國麵臨限製,而西方發展時卻沒有受限,這的確不公平。但是這種不公平並不能改變事實,如果中國也像西方過去一樣放任,那麽可能會嚴重傷害我們的星球。除去曆史上的不公平,中國還堅持他們不應當承擔溫室氣體排放的責任,因為這是為了給外國消費者生產商品。

* 不管中國喜不喜歡,必須要做出行動了

如果政策得當,中國可以做到不增加碳排放,同時保持繼續快速增長。但是首先必須意識到必須改變政策。中國發出的信號說明,其政策製定者開始意識到現有的情況是不可持續的。但是我懷疑,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場遊戲的局麵很快會發生變化。當美國和其它發達國家最後不得不麵對氣候變化問題時,他們可能會更加理直氣壯去對抗那些拒絕采取行動的國家。那些拒絕限製溫室氣體排放的國家將會麵臨製裁,比如對他們的出口產品征稅。是時間來拯救地球了,不管中國喜不喜歡,必須要做出行動了。

與其靠駁倒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來證明自己的正確和了不起,倒不如認真想一想他說得在不在理。比如,克魯格曼說,中國想要通過出口來恢複中國經濟增長是不太可能的,需要馬上開始著手經濟結構的調整,未來3年將會是中國經濟轉型或過渡的關鍵時期。

作為臨別贈言,克魯格曼說,“這是人類曆史上最大的危機,我們必須要這麽做,如果光是憤怒、生氣是沒有用的,我們要共同努力尋找一個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過多地堅持自己的看法。”這應當是我們麵對危機的一個理性態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