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赫魯曉夫為中國做了7件好事

(2009-02-24 17:32:16) 下一個
赫魯曉夫為中國做了7件好事

《黨史縱橫》雜誌登了這篇文章:

  長期以來,赫魯曉夫在中國的聲譽很差,一直被看成是造成中蘇關係惡化的罪魁禍首。很少有人知道,在曆代蘇聯領導人中,為新中國做好事最多的正是赫魯曉夫。
  好事一,幫助中國的經濟建設。斯大林在執政期間,承諾援助中國建設的大型工業企業有50項,而赫魯曉夫執政幾年中,答應援建的項目達286項,並且擴大了斯大林援建項目的設備供應範圍。中蘇關係惡化,蘇聯撤走所有專家時,大型企業已經建成的有120項,已經交付基本完成的設備有29項。也就是說,這149項大型工業企業的絕大部分是在赫魯曉夫執政期間援助建成的,為新中國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工業基礎。   好事二,把4個中蘇合營公司的蘇方股份移交給中國。1950年3月和1951年7月,中蘇先後在莫斯科和北京簽訂了創辦中蘇石油公司、中蘇有色金屬公司、中蘇民用航空公司以及大連中蘇建造和修理輪船公司的協定。   好事三,幫助中國建立原子反應堆。1954年10月,赫魯曉夫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周年慶典時,同意幫助中國建造一座小型原子反應堆。1957年10月,雙方又簽訂了國防新技術協定,蘇聯同意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樣品和生產原子彈的技術資料。雖然在1959年6月蘇聯單方麵撕毀了這一協定,但是我們不能否認,蘇聯援建的原子反應堆在培養我國核工業人才方麵起了重要的作用。   好事四,歸還旅順口海軍基地。1954年10月,赫魯曉夫訪華期間,提出將旅順口海軍基地歸還中國。雙方發表了《聯合公報》,議定蘇聯軍隊從旅順口海軍基地撤退,並且將該地區的設備無償地移交給中國政府,撤退和移交工作於1955年5月31日前完成。   好事五,廢除《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秘密補充協定》。《秘密補充協定》於1950年2月14日簽訂後,毛澤東就此多次向蘇聯方麵表示不滿。1954年10月,赫魯曉夫訪華時暗示可以考慮放棄該協定。1956年5月10日,蘇聯政府照會中國政府,認定《秘密補充協定》已經不符合蘇中之間現存的友好關係,建議予以廢除。5月29日,中國政府複照表示同意。   好事六,改變盧布與人民幣的比值。1956年10月23日,中蘇簽訂協定,對之前盧布與人民幣的比價加以改進,按照當時兩國國內60多種日用品的價格計算,協定雙方正式比價保持不變,但是在非貿易兌換時每元人民幣補貼4盧布,即實際比價改為1:6(1元人民幣相當於6盧布)。1957年5月11日,蘇聯政府向中國政府提交《備忘錄》和《關於調整兩國在1951年至1955年期間非貿易清算的議定書(草案)》,建議這一期間的非貿易支付均按1956年10月23日中蘇非貿易支付協定規定的辦法結算,蘇方補償中方9610萬舊盧布。   好事七,在我國三年困難時期,赫魯曉夫提出願以貸款形式向中國提供100萬噸糧食和50萬噸古巴糖,並且表示10億盧布的貿易逆差可以分5年償還,不計利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