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RFI:中國對越開戰到底為哪般?

(2009-02-23 21:15:11) 下一個
RFI:中國對越開戰到底為哪般?

來源: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月17號,是中越邊境戰爭爆發三十周年紀念日,中越雙方都沒有舉行任何形式的紀念活動,反倒是互聯網上與此相關的議論頗多,顯示出民間輿論對於那場戰爭的若幹反思。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從這裏說起。對此,有評論回顧說,那次中越戰爭以中方1979年3月7號宣布撤軍,3月16號退回中國境內宣告結束,盡管雙方都宣稱取得了勝利,但各自也都傷亡慘重。據非官方數據統計,這場戰爭共造成中方2.6萬人戰死,3.7萬人受傷;而越方則有3萬人戰死,3.2萬受傷;雙方傷亡的平民更以10萬計。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由於鄧小平曾親筆題詞“法卡山,英雄山”而名揚國內的邊境地區廣西法卡山和雲南老山,到二十年後的1999年竟被前國家領導人江澤民簽字劃歸了越南,而當時戰死在這裏的那些解放軍將士的屍骨也將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

有關那場戰爭的起因,中國方麵公開的理由包括領土和華僑問題。中越兩國當時雖然同屬“社會主義陣營”,但在少量陸地邊界,以及北部灣與西沙、南沙群島的歸屬等問題上始終存在爭議,這也是世界上許多接壤國家之間難以避免的問題,原本可以通過談判來解決,完全無需發動戰爭。此外,因為雙方都沒有立即在海上開采石油或者其它資源的計劃,而陸上雙方有爭議的土地麵積還不到100平方公裏,因此,中方有關“自衛反擊”的說法其實是站不住腳的。另一方麵,與前蘇聯結盟的越南,因中美建交而與北京交惡。到戰爭爆發前,已有約16萬華人被驅逐出越南,而中國方麵此時卻尷尬地發現自己並無力承擔這些返鄉難民。不過即便如此,發動這場戰爭來保護僑民的說法仍然難以成立。因為與此同時,在紅色高棉統治下的柬埔寨,有至少20萬華僑慘遭屠殺,北京卻可以視而不見,未置一詞。

文章說,中國試圖以打擊越南來緩解柬埔寨紅色高棉政權即將覆滅之危機,才是其發動這場戰爭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中越戰爭爆發四十天之前,1979年1月7號,越南在前蘇聯的支持下推翻了在柬埔寨推行毛澤東主義的波爾布特恐怖政權,中國對此深感憂慮,想借機“教訓”一下越南。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朱鋒教授在接受采訪時坦承,這才是中越開戰的最直接原因,他說,當時鄧小平擔心越南會完全吞並柬埔寨。實際上,中國當時對越開戰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中國古代的一個軍事謀略,叫做“圍魏救趙”,希望通過對越南的打擊來緩和紅色高棉所麵臨的巨大壓力。

此外,據香港明報報道,中國決心對越開戰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向美國表示友好。這一點雖未明說,但中美兩國79年元旦剛剛建交,鄧小平便於月底訪美期間向美方通報了準備懲罰越南之事。其2月上旬回國後,還不到兩個星期,解放軍就開始大舉揮師入越,中方通過 “教訓”越南及其背後的老大哥前蘇聯來向華盛頓示好的意圖,從這一時間表上似乎也可略知一二。果不其然,中方此舉令前蘇聯備受煎熬。戰爭爆發後,以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各國幾乎毫無例外地同聲譴責中國,除南斯拉夫之外的所有東歐國家,甚至包括中共當時在歐洲唯一的盟友阿爾巴尼亞都公開站在了越南一邊。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也指責中國入侵越南,而亞洲大部分國家如日本、印度和蒙古等國也要求中國撤軍,當時明確支持中國的隻有北朝鮮、紅色高棉及新加坡。

文章最後指出,綜上所述,這場中越戰爭的最大贏家應該就是美國了。道理很簡單,中、蘇、越三國無論怎樣折騰應該都屬於同一陣營之內的互相殘殺,它們之間鬧翻臉,美國當然樂觀其成。或許正因為如此,中越戰爭之後,中美關係很快進入了一個近十年的黃金時期,直到1989年的6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