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基督教對藝術和音樂的影響

(2012-11-07 23:06:12) 下一個
 「凡耶和華賜他心裏有智能,而且受感前來作這工的,摩西把他們和比撒列,並亞何利亞伯,一同召來。」——出埃及記卅六章 2 節

在你的生活中你可能一再地看到它們,不管是在書本中、雜誌裏、壁飾和刺繡上,你會經常看見同樣的複製品。我所說的就是著名的「祈禱的雙手」——約有五百年曆史的木雕,是德國基督徒藝術家杜勒耳(Albrecht Duree,1471-1528)的作品。然而,你可知道這個木雕背後的感人故事嗎?據說杜勒耳和他的一位好友都是力爭上遊的藝術家,但是兩人都很窮,因此決定住在一起以節省開銷;他們達成協議,一個人先工作,供應另一個人讀書和繪畫,過幾年後再更換角色。杜勒耳主動說他先工作,但他的朋友認為年輕的杜勒耳比較有才華,堅持他先讀書和繪畫。

經過幾年的辛苦工作,到了更換角色的時候,杜勒耳的朋友卻不能再繪畫了,因為他的雙手早已因操勞過度而變得僵硬;他失去了繪畫的機會,但是神賜給杜勒耳的天分卻得以因此發揮,而使世界變得更為豐富!身為一個禱告的人,杜勒耳的朋友一點也不怨懟,有一天杜勒耳看見他的朋友又在禱告,他那雙「過勞」的手給了杜勒耳雕刻的靈感。現在你明白那「祈禱的雙手」的意義了吧!?

是耶穌基督提供給了藝術最崇高的題材。正如一位作家說過,上帝毫不保留地把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這樣的信念「促使繪畫藝術登峰造極」。世界上許多偉大的藝術傑作都有基督教的主題或背景。教會,特別是天主教教會,往往是藝術的主要讚助者;歐洲的大教堂名列世界著名的建築物,它們的啟發即來自耶穌。巴哈——這位神的仆人——將他的每一個音符都用來榮耀耶穌基督,以致改變了整個西方音樂。如果耶穌沒有誕生,藝術所描繪的僅限於「有限的事物」,而不可能嚐試在畫布上或石頭上捕捉「無限的神」。簡言之,如果耶穌沒有誕生,世界勢必較為匱乏,無論在藝術或音樂的領域上。

很遺憾,今天許多基督徒似乎不太看重藝術;誠如薛華所說,他們「耽溺於平庸」。但我們相信,不管在任何領域,我們的生命應該獻給神,並彰顯祂的榮耀。全世界都要臣服於耶穌基督;我們以萬王之王的名而成為征服者,是神的同工要來征服這個世界。我們必須以基督的名來征服世界,並把祂的話語印證在所有的事物上,然後將它們獻上成為神的榮耀;在藝術方麵是如此,在其它領域上也是一樣。

新舊約聖經提供藝術領域一些偉大的題材。在基督教之前,猶太人對第二條誡命的解釋非常嚴格,所以視覺藝術的作品很少。理查(Richard Muhlberger)是一位藝術博物館的館長,也是《聖經中的藝術:舊約》(The Bible in Art: Old Testament)和《聖經中的藝術:新約》(The Bible in Art: New Testament)這兩本書的作者,他寫道:「基督教的誕生帶來一種將神的話語配合意象的欲望,從此,舊約聖經在藝術領域中所占的地位和福音書以及使徒書信同樣重要了。」如果沒有耶穌,就沒有與舊約和新約有關的藝術作品了。

耶穌——偉大藝術的靈感來源

本世紀初辛西雅(Cynthia Pearl Maus)編了一本選集,搜集了有關耶穌的偉大繪畫、詩歌、音樂、故事等。這裏所摘錄的是她在《基督與藝術》(Christ and the Fine Arts)選集中的前言:

在人類曆史中,從來沒有人像耶穌那樣,有那麽多的詩歌讚美祂,那麽多的故事敘述祂,那麽多的畫作描繪祂,那麽多的詩歌頌讚祂;透過這些管道,人得以將內心最深的感觸充分地表達出來。

基督教中神的啟示和其它宗教形成強烈的對比。猶太教裏令人敬畏恐懼的神成為肉身的耶穌基督。無限的神暫時成為有限的、可觀察的,是人肉眼可見的!藝術從此不同於過往。

基督教時代第一個千禧年的藝術

教會成立後的前三個世紀裏,並沒有什麽藝術作品存留至今;那時期,教會麵對一波又一波的敵對與迫害,隻能奮鬥以求生存,而所存留的基督教藝術僅見於地下墓穴。君士坦丁大帝使基督教合法之後,接著把首都遷至拜占庭(也就是日後眾所周知的君士坦丁堡,即當今土耳其境內的伊斯坦堡),此後拜占庭的藝術風格開始盛行。在建築方麵,「教堂建築幾乎是在一夕之間開花結果的」,許多大教堂遠遠超越希臘的廟宇;希臘的廟宇通常是為某一位「有限的」神或女神所蓋的,裏麵供奉的就是那位神祗。而基督教的教堂建築則是容納那些向「無限的」神敬拜的極多信徒;因無限的神是天、地所無法包涵容納的!

雖然最能彰顯神榮耀的大教堂是建於我們出生的這一千年,然而早在基督教合法之後,就有許多大教堂被建造了起來;那時蓋教堂的工匠們巧妙的手藝創造出「一種光燦的境界,以名貴的大理石加上閃爍的拚花圖案營造出神國度的屬天光彩」——這是藝術史學家揚森(H.W.Janson)的用語。當時代所存留下來的教堂給人的印象極為深刻,例如今日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Haggai Sophia)教堂。

大教堂

中古世紀的大教堂,包括前哥德式、哥德式、後哥德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作品之一;它們在石塊和玻璃的使用上可說成就非凡,時至今日仍名列驚人之作。大約在公元1000年,大教堂開始建立;而約在 1000 年到 1200年間的建築較屬乎「羅馬式」。整個西方的基督教世界,「從西班牙北部到萊茵河以西地區,從蘇格蘭與英國邊界到意大利中部。」這些偉大壯觀的大教堂均一一被建立起來榮耀神的名。此時教堂的拱形天頂已經用石塊取代木頭了;在整體建築上非常考究,盡管曆經兩次世界大戰,今日存留者竟還不少呢!

接下來的兩個世紀,大約是 1200 年到 1400年,是屬哥德式時期;考究的大教堂變得更美麗了!在法國,聖丹尼斯大寺院(Abbey Church of St. Denis)的亞培蘇格(AbbeSuger)是國王路易六世的顧問,他要把大寺院變成「法國的屬靈中心,是個讓人朝聖的教堂,遠勝過其它教堂的光彩。」他在1137年到 1144年間重建大寺院,風格嶄新驚人,歐洲各地訪客絡繹不絕,讚歎不已,歌德式建築於焉誕生。很快地,整個西方基督教世界爭相模仿,歌德風格就此傳開。

此新風棓的重要特色直接反映在巴黎聖母院,該教堂於1163年開始興建。幾世紀之後,人們仍對這棟建築以及歐洲的其它大教堂歎為觀止。這些教堂日日指向神,它們取悅了人們的視覺與感官;藉用其視覺述說出神的榮耀與光彩。

文藝複興

文藝複興時期是藝術的黃金時代,而聖經的主題成為當時最主要的題材。有一些史學家在評估文藝複興時作了膚淺的結論,認為這些改革者是「新異教徒」,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這些改革者「費了一番努力才將古典哲學與基督教調合;而建築師亦繼續蓋教堂,而不是蓋異教廟宇。」

讓我們看看米開朗基羅(1475-1564)的偉大作品。他所雕刻的人像都是聖經人物,例如大衛王、摩西、憂傷的聖母懷抱著耶穌的受難屍體。他的傑作是羅馬西斯汀教堂天花板和牆壁上的畫作,這些基本上也全是有關聖經的。米開朗基羅不僅繪畫、雕刻出許多偉大的聖經作品,他本人更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有多方麵的才華,到了晚年還寫詩,詩作中基督教信仰是其最重要的主題。他也監督一些建築工程,其中包括令人肅然起敬的羅馬聖彼得教堂。此人創造出偉大的作品來彰顯神的榮耀,時至今日,他的作品仍感動千千萬萬的人。

文藝複興時期的其它偉大藝術家,不管是不是基督徒,都是畫基督教的主題。拉裴耳(1483-1520)的最偉大作品和米開朗基羅一樣,都是有關基督教的;雖然他隻活了卅七年,但是卻留下許多美麗的畫作,其中包括3O0幅的聖母畫像。據報導,馬利亞留給世人的模樣正是出自拉裴耳的雙手!

達芬奇(1452-1519)則是人類自古以來最多才多藝的天才之一,他在許多領域中皆居先鋒者的角色;他也留給世人許多來自基督教靈感的偉大作品,如「最後的晚餐」、「施洗約翰」、「天使報喜」、「聖母與聖嬰」、「聖耶柔米」、和「三王朝聖」等等。

我們還可以列舉出許多偉大的畫家,他們都是以基督教為主題,如荷蘭畫家萬愛克兄弟(the Van Eyck brothers)和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隻要翻閱一本藝術史的書或親訪藝術博物館一趟,即可明白基督教的確提供給偉大藝術作品最偉大的題材。

現代藝術:反基督教

現代藝術反映出今世人的現代非理性,這真是有趣。活在後基督教的文化裏,我們甚至可以在藝術中看見人拒絕上帝的結果;當西方世界開始離開神以及祂神聖啟示的同時,許多藝術也逐漸變得荒謬而欠缺理性。

藝術乃反映生命,如果生命對藝術家不具意義,那麽藝術也就沒有意義。對門外漢來說,有許多的現代藝術是個笑話。這一點在一出電視諷刺劇「聰明點」(Get Smart)中的一則情節裏可說是將之表達得淋漓盡致:有一回主持人史邁特(Maxwell Smart)正在解釋二幅現代畫,那幅畫的重心似乎是一個黑點,他正講得頭頭是道時,突然間,那個黑點飛走了,原來它竟是一隻蒼蠅!作家郝爾德(Thomas Howard)說,現代藝術故意拒絕接受基督教的影響:

在第四世紀和二十世紀之間,基督教和藝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因果相連的。即使在「後基督教」時期,也就是過去的兩百年,西方世界的藝術和文學仍起源於基督教之根本——但其中或多或少有些作品是有意批判基督教,並且想創造新的模式的,以便設法擺脫基督教的影響。

基督與文學

耶穌對文學也有非常正麵的影響,祂提供了一些很好的主題和信念。誠如一位作家說的,「文學與福音是知心的好朋友」。從但丁、喬叟、多恩(John Donne)、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著作中可以看見基督教的信仰整個影響了文學,而文學又幫助了福音的傳播。對這點作家葛林(Joseph Nelson Greene)寫道:

基督教對英國文學的貢獻很大;許多最好的文學題材和主題都是源於耶穌所傳的信息。福音對文學的貢獻的確很大,因為福音的精神和教訓雇我們的文學增色不少。如果把所有世俗文學中源自耶穌福音的部份拿掉,那麽我們國家的文學就會破一個傷口,而生命的血便很決地從那兒流失。

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莎士比亞受基督教的影響甚大。雨果寫到這位來自埃文河畔的詩人時,說道:「英國有兩部書:一本是她製造出來的,一本是製造她的——莎士比亞和聖經。」基督教信仰對莎士比亞的影響有兩本書寫得很清楚:侯斯(Ernest Marshall Howse)所著的《莎士比亞的精神價值》(Spiritual Values in Shakespeare)和莫理森(Dr. George Morrison)這位改革者所著的《莎士比亞的基督》(Christ in Shakespeare)。顯然地,莎士比亞不但讀過聖經,而且熟諳它;因為他的作品中有許多章節「可以看出聖經的用字遣詞,而在那些表達方式之下還可以察覺出聖經的思想脈絡。」在莎士比亞的最後遺囑中清楚地表達他的基督教信仰:「我把靈魂交在上帝——我的創造者——手中,我希望且深信唯有借著我的救主耶穌基督,我得以分享永恒的生命;而我的身體回歸塵土,因我是出於塵土。」

本仁約翰(John Bunyan,1628-1688)為世界寫了一本偉大的小說《天路曆程》(Pilgrim's Progress)。這個有關基督徒生活的寓言小說是有史以來出版最多、閱讀最廣的書籍之一;書中用最簡單的語言形式,卻使英語發揮其最強的影響力。本仁采用生動活潑的意象,每一個都是實用的訓誨,我們的生活因之而增色彩;他新創一些詞匯,至今仍流行於我們的文化裏,例如《浮華世界》(Vanity Fair),《天國》(Celestial City),和《絕望的泥沼》(Slough of Despond)等。

另一位從基督教信仰得到靈感啟示的文學巨人是米爾頓(John Milton),他寫了《失樂園》(Paradise Lost)和《複樂園》(Paradise Regained)。這兩本名著處理的是第一個亞當,他把罪帶進世界;第二個亞當是耶穌基督,祂開啟一個全新的創造。米爾頓的思想使無數人的生命得著改變,變得豐盛而崇高。盡管他的眼睛看不見,他那屬靈的慧眼使得他能和讀者有許多的分享。下節錄一小段自《複樂園》:

接蓍在「死亡」牢不可破的陰暗罩幕內,
征服者出現一身閃亮。
仿佛霞紅金黃的千個太陽豔光齊射,
聚成一道無比的光束,
亮麗光彩照明死亡陰幕。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是英國另一位偉大的作家,他曾經說過,耶穌所說「浪子回頭」的比喻是所有文學中最頂尖之作。狄更斯的小說《耶誕鍾聲》(A Christmas Carol)描寫一位小氣財主的轉變;許多人認為這部書是有關基督徒改邪歸正的寓言故事。狄更斯最後出版的著作是《主耶穌的一生》(The Life of Our Lord),他寫這本書是用來教導他的孩子有關耶穌的事跡,他的開場白如下:

我親愛的孩子們,我非常在意你們是否認識耶穌基督的故事,因為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世上的人從來沒有一個像祂那樣的良善、仁慈、溫柔,從來沒有人像祂那樣的為犯罪的人、生病的人、受苦受難的人感到憂傷悲慟。

雖然這本書中有一些神學方麵的問題,但是至少反映出狄更斯對救主的愛。由於篇幅的關係,我們無法一一檢視其它基督徒作家的貢獻,例如,杜斯妥也夫斯基、丁尼森(Alfred Lord Tennyson)、安徒生、托爾斯泰、艾略特(T. S. Eliot)、魯益師、托爾金、塞耶斯(Dorothy Sayers)、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索忍尼辛等。我們也沒有時間去探討別的作家基督徒或非基督徒所采用的基督教主題。例如,梅爾維爾(Melville)的小說《畢利伯德》(Billy Budd),許多評論家就認為其中的男主角是基督的象征;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的老人也有基督的影子。我要再強調一次,若將耶穌從世界中除去,「那麽我們國家的文學就會破一個傷口,而生命的血很快地就會從那兒流失。」

基督教對音樂的貢獻

為什麽西方世界的音樂和其它地區的音樂在發展方麵有所不同?耶穌基督就是答案!

所有文化的音樂部和敬拜神有關。希臘和羅馬文化為西方世界的雕刻、繪畫、文學與戲劇奠定基礎,而猶太人則為西方的音樂打下基礎。雖然阿波羅神殿的敬拜有使用七弦豎琴,酒神戴奧尼塞斯的敬拜儀式(希臘的戲劇就是由此發展出來的)則有雙管笛,但卻沒有任何希臘和羅馬的音樂真跡存留下來,隻有文字上的描述,記錄有關表演、音樂理論與哲學。至於音樂,我們真的不知道它是怎樣的曲調。

早期的基督教音樂是猶太音樂

早期教會音樂的根源、形式和傳統均可溯自猶太殿堂的敬拜,即希伯來猶太會堂中的頌詞和詩歌。根據聖經的記載,音樂有其重要的作用;哥林多後書五章12至 14節讓我們看見在所羅門王的聖殿中,音樂占著極主要的部份。在撒母耳記上十六14至 23節中,我們看見大衛彈琴撫平掃羅緊張不安的心情。耶穌和門徒唱詩歌(馬太福音廿六章30節,據說內容是詩篇一一八篇)。

音樂常被人用來背誦聖經的經文,主要有三種形式:

直接的形式:一位獨唱者以吟唱的方式背誦經文。
響應式:獨唱者與合唱團輪流吟唱經文。
對唱式:由兩組合唱團輪流吟唱經文。

這三種形式完全是因為基督教曾的緣故而存留至今,並且行之已有幾世紀之久,在貴格利聖詠(theGregorianchants)的無伴奏唱法中依舊可見。由於好幾百年以來,教會一直是歐洲唯一的約束力、組織和文化管道,因此西方的音樂很明顯的是始於教會。

貴格利的貢獻

貴格利時代是西方音樂史的第一個「古典時期」,基督教的敬拜儀式是由羅馬教廷所訂定的,有一個形式被保存了下來:就是貴格利聖詠。敬拜儀式和唱法大部份是由貴格利一世——即590至 604年的教皇——所製訂。他重新整理敬拜儀式,並為教會年度中不同節慶的敬拜訂定個別的儀式,他同時也寫新曲。接著教會就把這款音樂風格變成了基督教世界的音樂文化。在中古世紀時期,大家公認貴格利對教會音樂的偉大貢獻乃是因其直接得到聖靈的啟示。

在這時期,神學的音樂觀點是以功用取向的。音樂的好壞取決於它是否能提升人的靈魂歸向神;換句話說,音樂是為了服事神的道。

中古世紀的音樂:樂譜的誕生

十一世紀阿雷佐的基道修士(Guido of Arezzo,大約995-1050)對於促進西方音樂的發展占有重要之地位。這一位本篤修會的修士是現代樂譜的鼻祖;他為了要學生背下c-d-e-f-g-a的音調,借用了一首大家熟悉的聖詩"Ut Queant Laxis"的歌詞來記誦——這首聖歌是歌頌聖約翰的,他編了一個記憶方法:

UT queant laxis Resonare fibris
MIre gestorum FAmuli tuorum
SOLve pollutis LAbiis reatum
Sancte Iohannes

六個詞的前麵音節變成音調的名稱:"ut"、"re"、"mi"、"fa"、"sol"、"la"。到今天我們還是如此來學音樂,隻是我們唱"doh"取代"ut",並且在"la"之後加了"ti"。這位基道修士也對一個音調的高低音發明了更精確的記譜法,從此西方音樂不必再仰賴口口相傳的傳統。這樣的轉變對音樂的發展很重要,就如同文字對文學的影響一樣。

雖然那時候在教會之外還是有其它的音樂,但是保存下來的音樂絕大多數是教會音樂;整個西方音樂的基礎是從教會音樂來的,所以我們可以說,今天西方的音樂大部份是教會的產物。因為基道修士的緣故,十一世紀變成西方音樂的轉折點,使它不同於世界其它的音樂。下麵三項發展值得強調:

由於記譜法的出現使「作曲」成為可行,音樂可以獨立存在於演奏之外!並且可以寫下來,同時依總譜來教導。

從記譜法衍生出音樂理論——音階、規則、邏輯。

複調音樂(不隻一個旋律同時出現)被發展出來;和聲接著誕生。

這些轉變是漸進的,不過都起始於這個時期;由於發展迅速,進入新發明的階段,到了十六世紀新的表達方式和新的技巧,為音樂語言開啟了新的世界。我們現在所處的音樂史階段仍是屬乎那個時期的延續,隻是有些音樂評論家認為那個時期已經結束。

中古世紀教會繼續領導音樂的發展,巴黎聖母院的合唱團指揮是主導者。記譜法在節拍和音高方麵變得更精確。從聖母院學校產生了讚美詩,而讚美詩是四部合聲——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開始。讚美詩在十三世紀傳遍歐洲,往往是二部、三部,或四部合聲。

剛開始,所有複調音樂或多部音樂鄐是屬於教會音樂,但漸漸地,世俗音樂也使用之。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音樂風格有了極大的變化。十三世紀之後,世俗音樂開始盛行,歐洲的宮廷和城堡成為其展現之所。新的音樂形式出現,例如牧歌和回旋曲;後來又有更複雜的形式繼續從它們衍生出來。

文藝複興和宗教改革

在印刷術之前,手抄樂譜和書籍已很普遍,但在古騰堡發明印刷術之後,的確使得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到樂譜,然而一般大眾仍尚未有此機會。在文藝複興時期,音樂變得愈來愈獨立於文字之外;樂器廣泛的被使用,世俗音樂日漸成形,國家音樂風格於焉誕生。在這段時期,音樂和教會不再彼此依附,不過音樂的係統已奠基在教會之中。同時間的許多編曲,例如帕萊斯特裏納(Palestrina)的作品,亦都是以基督教為其主題。

宗教改革使更多的音樂進入教會。馬丁路德喜歡歌曲和音樂,他會作曲和彈古琵琶(吉他的前身),他要會眾都能參與在教會的音樂事奉中。德國的讚美詩歌變得非常重要;馬丁路德自己也寫了一些曲子,最著名的是「千古保障」(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God)。

他甚至把一些世俗歌曲帶進教會,自己再配上神聖的歌詞。例如,哈斯勒(Hans Leo Hassler)的一首情歌被改寫成聖歌「噢,聖額今受傷」(O Sacred Head Now Wounded)。從宗教改革時期留傳下來的音樂數量很可觀,馬丁路德為會眾作曲,以使他們容易吟唱;他利用讚美詩和聖詩來教導會眾——因為當時有許多人是不識字的,看不懂有關基督教的基本教義。

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時期,巴赫(1685-1750)和亨德爾(1685-1759)是最頂尖的代表。他們兩位都是基督徒,其偉大作品都是為了榮耀耶穌基督。
亨德爾用聖樂向萬民傳福音,最著名的是「彌賽亞」(寫於1741年,首次演出在 1742年);亨德爾寫這首曲子隻花了 25天,他覺得自己是在聖靈的帶領之下創作出來的。下文會再多談巴赫。在巴洛克時期,大調小調的係統經過千錘百煉,已成為西方昔樂的基石,巴赫的曲子「平均率鍵盤樂曲集」(Well Tempered Clavier)是最重要的代表。

神父韋瓦第(大約是1680-1741)是意大利的巴洛克大師。韋瓦第人稱「紅神父」(因他頭發是紅色的),由於嚴重氣踹而離開神職;以後便全心投入音樂,既是指揮,又兼作曲,還當教師,對當代的影響非常之大。他為弦樂團所寫的作品具有革命性,協奏曲搭配獨奏或獨唱正是其重要貢獻。韋瓦第清晰的形式、節奏、邏輯、音樂理念等,均很直接地對
巴赫有所影響;巴赫將韋瓦第的協奏曲改寫以不同的樂器演奏。經由協奏曲,他的風格在後來的幾世紀十分流行。

巴赫的偉大貢獻

許多音樂評論家認為
巴赫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家;他的才華無人可超越。巴赫有廿三個孩子,不但如此,他還是另一類的父親——現代音樂之父,也就是過去幾個世紀的現代音樂之父。有一位評論家說,凡巴赫所接觸過的音樂,形式都會有所改變,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每一種音樂形式經過他的手就能變得完美無缺。巴赫首創「賦格曲」——於是就出現了「對位」音樂——成為今日所謂之「古典音樂」的根基;以此為基礎,協奏曲、奏鳴曲、四重奏,甚至於交響樂曲都得以因此發展。巴赫的教學筆記和小提琴手冊成為音樂理論和實用的基本教材;他兒子之中的四個幫助他完成了這些著作。

毫無疑問,
巴赫是位基督徒;他的生命在在顯示他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事實上,他是道地的路德會信徒;他死的時候,人們在他的圖書館內找到八十三本純宗教書籍,其中包括馬丁路德的全部著作以及其它德文宗教作品。巴赫相信基督教的基要真理;其實,在他的音樂和寫作中可以看出他有一股欲望,想離開人世與基督同在——正如保羅所說,那種情境真是好得無比。他的清唱劇140號(Cantata#140)「昏睡者,起來」就是個例子,本書另一作者傑利紐康記得他在杜蘭大學的教授曾告訴他,巴赫的每一個音符都是為要獻上,成為耶穌基督的榮耀!

巴赫知道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基督徒。事實上,許多史學家都注意到,在巴赫的手稿裏常發現不是音符的字眼,例如"S.D.G.",意思就是「全然獻給神的榮耀」;你也會看見"J.J."的字母,意思是「耶穌,救我」。巴赫把許多書籍和合唱曲標且"I.N.J."的字母,意思是「以耶穌之名」或是寫上「獻給至高的神」等字。這些拉丁字在他的手稿裏處處可見。巴赫告訴他的學生,若沒有把才華獻給耶穌基督,絕不可能成為偉大的音樂家;因為根據巴哈的說法,音樂就是一種敬拜行為。

由於
巴赫的影響力實在太普遍了,所以貝多芬仔細地深入研究他的所有作品,並深受其影響。此外,海頓、孟德爾頌、莫紮特、蕭邦、華格納、布拉姆斯以及其它許多音樂家都受巴赫的影響甚大,巴赫是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高峰,也為日後的音樂奠定了基礎。他是第一位用五根手指彈鍵盤樂器的人;在他之前的人隻用三根手指呢,你能想象嗎?巴赫把姆指和小指頭也加以運用,效果竟然這麽好呢!

不僅如此,
巴赫還發明了所謂的「平均律」音階,不管你從鋼琴或風琴的任何一個鍵(即任何一個音)都可以開始一個音階,這在過去是不可能做到的。有一位評論家說,「巴赫對音樂的貢獻就好比莎士比亞對文學的貢獻一樣,他們都是最偉大的。」有趣的是,他們兩人都是基督徒。

盡管
巴赫的影響力很大,但是他本人所做的曲子竟有一世紀之久沒有人彈奏。一直到另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孟德爾頌(1809-1847)於1829年在柏林演奏巴赫的「聖馬太受難曲」,他的音樂才開始再度流行全世界。

巴赫之後的西方音樂

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時期隻有一小部份大師是基督徒;大部份的大師則非基督徒。不過這並不影響整個音樂曆史,因為西方音樂的奠基和隨後的發展都是基督教會的貢獻;是教會使我們今日得以擁有如此多的古典音樂寶藏——包含簡單的歌曲和複雜的交響樂曲都有,這些均以教會音樂的音階和音樂規則為基礎。

到了二十世紀,調性係統開始局部打破,為 12音階體係所取代。史特拉汶斯基、荀白克(Schonberg)、巴爾托克(Bartok)等人創造新的音樂,而基督教音樂的千年曆史也告一段落。主觀而言,史特拉汶斯基的一些音樂聽了會讓人胃疼,而另外兩人的音樂則像是到牙醫診所走了一趟。這些新音樂很多是以異教和原始的節奏以及無音調理論為基礎。這些改變擺脫了教會音樂的基礎,一般門外漢根本聽不懂。一些吵雜的搖滾樂中有些反映出這種曲調,但是大部份的流行音樂(風行的、鄉村的、現代的)則不然。這些無調曲子最常出現於二十世紀的一些所謂「古典音樂」流派裏。音樂的轉變是緩慢的,有時甚至要曆經幾個世紀;然而耶穌基督的教會已經給了世界一個豐盛的音樂遺產。

如果沒有耶穌,我們所聽到的音樂必是全然不同的。如果祂沒有誕生,我們今天的音樂可能會類似中東或遠東的音樂,根本不可能發展出清唱劇、協奏曲和交響樂。

甚至好萊塢也常常讚美祂!

一般說來,電影是非常世俗的,但是有時候它還是會直接或間接地高舉耶穌——唯祂是偉大藝術的啟發者。有些高水平的好電影有強烈的基督教主題及人物,並且是十分正麵的演出。例如「賓漢」(Ben-Hur,有史以來贏得最多奧斯卡獎項的影片)、「音樂之聲 」(The Sound of Music)、「良相佐國」(A Man for All Seasons)等。「賓漢」的主線故事之一是賓漢的母親和妹妹的麻瘋病被耶穌基督醫治了;他們的可怕惡疾因著耶穌被釘十字架而痊愈。

影評家麥可梅迪(Michael Medvid)——他也主持公共電視台的「洞見」(Sneak Previews)的節目——在他的著書《好萊塢與美國》(Hollywood vs. America)中寫道,好萊塢拍了許多反宗教的電影,結果票房都是一塌糊塗;反之,如果他們以正麵的角度來拍宗教片的話,則常常有驚人的票房記錄。

結論

不管作者是基督徒與否,其最偉大的藝術作品的靈感都是來自耶穌的一生。我們以基督對文學的影響來作收尾,這也可以用在基督對藝術的一般性影響。下麵這段文字是八年前作家葛林所寫的:

有一則奇特的傳說,世界將在一夕之間失去色彩。天空沒有顏色;海水變得慘白,靜止、不再波動;青草不再翠綠,花兒全然失色;鑽石沒有光彩,珍珠失去光澤。大自然穿上喪服,人們憂傷害怕。世界沒有生命和亮光。如果今天晚上,你手臂一揮把文學中有關基督的部份——關於祂的生平、祂的事跡、祂的精神、祂所堅守的原則——全部除去,那麽你會使世界——文字的世界——在一夕之間失去色彩,因為耶穌正是那色彩所在。


信息主要翻譯自《如果沒有耶穌》by 甘-雅各(James Kennedy)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