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潘石屹:未來的建築會怎樣?

(2010-12-09 03:15:56) 下一個

  潘石屹:未來的建築既可以居住,也可以辦公,更可以社交娛樂。

潘石屹:未來的建築會怎樣?

蘇榮 (2010-12-04)

  去年的春夏之交,當潘石屹以人民幣24億5000萬拿下地處黃金地段的上海東海廣場時,這名SOHO中國的掌門人自稱是以一種敬畏的心態走進上海灘。如今時隔一年,在上海拿了四個項目的他仍然謙恭謹慎,如履薄冰。

方案驚世駭俗

  就在不久前,當潘石屹在上海時尚地標之一的外灘三號高調公布“臨空15號地塊”的中標設計時,他形容自己在招投標完成,“打起背包,從北京拿著圖紙、扛著電腦,給上海市的領導匯報的時候,真像古代書生趕考一樣”。

  “臨空15號”位於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園區,鄰近的虹橋交通樞紐將包含兩條飛機跑道、24個候機坪、30條高速鐵路以及五條地鐵線,全部開通後日吞吐量達140萬人次,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交通樞紐。

  SOHO中國今年8月拿下“臨空15號”,隨後在全球招標,最終中標方為英國紮哈·哈迪德事務所。該方案驚世駭俗,外形仿佛一條盤旋蛟龍,極富創新寓意和未來特征;其設計理念,用潘石屹的話說,是“要用參數化的設計,營造一個參數化的城市”。在潘石屹的微博上,該方案被很多網友稱為“很未來”。

  未來,尤其是未來的生活形態和工作形態,是現年47歲的潘石屹最近兩年一直苦苦思考的問題。他常常跟身邊人講,至少在未來五年內,房地產行業的高利潤率將回歸到行業平均利潤水平,那麽在這種情況下,造房子的出路在哪裏?

  他說,現在所有的建築師都在思考,因為有了互聯網,社會的變化速度太快了,人們的工作方式、思維方式、購物方式、辦公方式都在變化。可是我們的建築,如何適應這種變化並能讓人們連續使用上100年?在未來100年裏,在高科技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未來的生活形態、工作形態到底是怎樣的?全世界的人都在研究。而思考得最深刻,並提出一套完整答案的,是紮哈·哈迪德事務所。在它看來,“未來的形態再也不是簡單的居住、辦公了,也不是兩室一廳、三室一廳了”。

  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一個新趨向。在此之前,潘石屹還一門心思窩在北京,將地處核心地段、設計時尚的辦公樓和商鋪分拆賣給山西的煤老板、內蒙古的羊絨企業主,這一做法讓SOHO中國成為最賺錢的房地產公司之一。

  如今,這種有別於傳統的做法又要發生變化了。

新型城市綜合體

  據潘石屹透露,將於2013年全麵建成的臨空SOHO,已不單單是辦公樓和商鋪的結合,而是一個集工作、娛樂、文化、生活於一體的新型城市綜合體。

  他說,“其實當我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房價、泡沫上的時候,就沒想著產品,沒想想我的產品能不能適應未來。”

  在他看來,“這個問題回答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張嘴就能說出來的。你得提出一套方案,未來人的行為方式到底是怎樣的。原來人們的生活方式是,辦完公就回家了。以後呢,他在車裏可以用iPad發email,可以到臥室裏工作。而且現在在互聯網比較發達的地方,人們大部分辦公的時間是在咖啡館裏,邊聊天邊辦公,一人一個iPad,互相之間邊發邊討論,其實效率非常高。”

  潘石屹指出:“所以我們原來定位的‘產業功能區’是非常落後的,因為它一定要把人的生活方式分成‘今天是上班的,明天是休息的’。然後把房子的功能也做得非常死板。”

  “那麽怎樣把它們串起來呢?就要從功能上把建築做成流線形的,也就是說,既可以居住,也可以辦公,更可以社交娛樂。而且在一個大的建築裏,公共空間的麵積要擴大。原來的辦公室都是一個一個隔斷,每個人麵前是一個方形的電腦,就跟小學生上課一樣。我們憑什麽要坐在這樣的辦公室裏工作?風景不好,空氣不好,心情不好,效率也很低。我完全可以拿著電腦,到公共環境中去,或者跟喜歡的人坐在一起。實際上,互聯網的出現,就是在顛覆所謂‘大倫敦地區’和莫斯科地區的規劃,這個規劃是工業革命後形成的規劃,已經落後於時代的發展。”

《聯合早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