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狼

宇宙無邊,有生命。人是動物,也是狼。來自遠方的狼,在想啥呢?
個人資料
大江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管錐編。ZT錢鍾書

(2018-07-03 20:19:59) 下一個

周易正義

一 論易之三名

第一、《論易之三名》:“《易緯幹鑿度》雲 ‘易一名而含三義,所謂易也,變易也,不易也。’鄭玄依此義作《易讚》及《易論》雲:‘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按《毛詩正義·詩譜序》:“詩之道放於此乎”;《正義》:“然則詩有三訓;承也,誌也,持也。作者承君政之善惡,述己誌而作詩,所以持人之行,使不失墜,故一名而三訓也。”皇侃《論語義疏》自序:“舍字製音,呼之為‘倫’。……一雲:‘倫’者次也,言此書事義相生,首未相次也;二雲:‘倫’者理也,言此書之中蘊含萬理也;三雲:‘倫’者綸也,言此書經綸今古也;四雲:‘倫’者輪也,言此書義旨周備,圓轉無窮,如車之輪也。”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號》篇第三五:“合此五科以一言,謂之‘王’;‘王’者皇也,‘王’者方也,‘王’者匡也,‘王’者黃也,‘王’者往也。”智者《法華玄義》卷六上:“機有三義:機是微義,是關義,是宜義。應者亦為三義:應是赴義,是對義,是應義。”後世著述如董斯張《吹景集》卷一〇《佛字有五音六義》,亦堪連類。胥征不僅一字能涵多意,抑且數意可能同時並用,“合諸科”於“一言”。黑格爾嚐鄙薄吾國語文,以為不宜思辯a(1)a;又自誇德語能冥契道妙,舉“奧伏赫變”(Aufheben)為例,以相反兩意融會於一字(einund dasselbe Wort fur zwei entgegengesetzte bestimmungen),拉丁文中亦無義蘊深富爾許者a(2)a。其不知漢語,不必責也;無知而掉以輕心,發為高論,又老師巨子之常態慣技,無足怪也;然而遂使東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馬牛風,則不得不為承學之士惜之。

 

 

2肋

不背向之,所以示迎逢之至敬也。《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入修門些;工祝招君,背行先些,,;昭王太公之“迎卻行”,即“背行先”矣。西方舊以卻行為辭君退朝之儀容,仕宦者必嫻習 之。一劇寫財虜入庫視藏金,將出,曰:“奉稟君臨萬國之至尊,吾不敢無禮轉身、背向天顏,謹麵對而磬折退走”(King of kings,/i’ll not be rude tothee,and turn my back/In going from thee,but go backwardout,/With my face toward thee,with humble courtesies);一小說謂萬不可以臀尻汙皇帝尊目,故辭朝必卻行(On ne retournejamais le cul a ce grand Empereur,et on s'en va a reculonsde devant luy)@;語雖嘲戲,正道出儀節底蘊。哲學家休謨肥戇,不善行此禮,幾致蹉跌焉②。

“行道病,病甚,呂後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病可治。”按《漢書。高祖紀》下作:“上問醫曰疾可治不,醫曰可治2,,宋祁謂舊本無“不醫El可治”五字。竊意若句讀為:“上問醫曰:‘病可治不7,醫El:‘可治”,則五字城為駢枝,可以點煩;然倘句讀為:“上間,醫El:‘疾可治1,一一不醫曰‘可治”,則五字乃班固穿插申意,明醫之畏諂至尊,不敢質言,又於世態洞悉曲傳矣。《周書。藝術傳》高祖寢疾,柳升私問姚僧垣曰:“至尊貶膳日久,脈候何如,”對曰:“天子上應天心,或當非愚所及;若凡庶如此,萬無一全l”

《北齊書·方伎傳》武成以己生年月托為異人而問魏寧,寧15t:“極

①Ben Jonson,The Case is Altered,I·ii(Jaque~;Ch·Sorc]·Histoire eomique de Franeion,Liv·IV,“Soci6t6 des 

 

作者:小愛慕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900278/answer/7403189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係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記得陳躍紅老師在課堂上說過,認真讀管錐編,北大中文係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生不念也罷

凶殘如此,然而我並沒有讀下去

以「管錐編」裏對《道德經》“道之為物惟恍惟惚”的解讀為例。

錢老說:“謂若存若亡,蓋精氣神於此狀況互轉,或微觀空間之象乎”。又引伸:“劉大櫆《論文偶記》雲:神氣者文之最精處也音節者文之稍粗處也字句者文之最粗處也然予謂論文至於字句則文之能事畢矣。。。文章最要節奏譬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聲窈妙處。。。”

眾所周知,儒家在哲學三大領域(形而上學、邏輯學、認知學)是短板。而道家在形而上學方麵比較深入。錢老試圖用儒家概念來解釋道家的形而上學思想,於是出現問題。《道德經》的原句分析形而上(道)和形而下(物)的關係。類似於柏拉圖,老子認為人類窮究現實世界(物)不能導致對宇宙大道(道)的認知。好比遊戲裏的角色在他們那個時空裏(遊戲時空)永遠無法理解計算機程序是怎麽回事。這是整個道家哲學體係的基礎之一。而錢老提及“微觀空間”甚至“文章最要節奏”。如果老子複生,恐怕要評論一句:這特末哪兒是哪兒啊。。。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管錐編》裏經常引用西方名言或者諺語,和東方思想比較。很多地方令人會心一笑。也有地方讓人覺得牽強、莫名其妙。某些地方甚至是錯的。

還是上麵說的“道之為物惟恍惟惚”為例。錢老這裏引用艾略特的文章:“自由詩(vers libre)所蘊節奏雲:不經心讀時,則逼人不可忽視;經心讀時,又退藏於密(to advance menacingly as we doze,and withdarw as we rouse)。按此猶密語顯說也。《老子》諸章亦為富於節奏之作,如能完全感覺並相應之,則《老子》一書亦自由詩焉。。。”

且不說這個引用跟老子的形而上學到底關係如何、把《老子》讀成自由詩到底是幾個意思、也不提艾略特的句子翻譯成“不經心讀時。。。”是否最優,最大的問題是錢老根本把艾略特的意思理解反了。

對西方文學史,尤其是詩歌曆史,感興趣的人應該知道這一段公案:二十世紀初,自由詩(vers libre)開始出現,不講究任何韻律和結構,寫好了是朦朧派,寫差了是梨花體。而艾略特作為詩歌的一代宗師,對自由詩非常反對。他數次寫文章攻擊自由詩。錢老引用的就是其中一篇文章裏攻擊自由詩--而不是歌頌自由詩--的名句。

艾略特的意思是: 1) 任何詩歌都必然有內在的韻律和結構,這樣的韻律和結構“to advance menacingly as we doze,and withdraw as we rouse”(在我們迷離時突入內心,在我們清醒時揚長而去); 2) 而這個特征恰恰是自由詩所不具備的。由此,艾略特結論說自由詩根本不存在,根本不是詩。

自由詩在二十二十一世紀大行其道。艾略特又那麽有名,所以這段發生在自由詩出現之初的公案很重要。

然而作為一部宏大的文字,以上例子裏的小細節錯誤不算什麽。我對「管錐編」總體感到有失望情緒,主要是看不到對哲學(尤其是儒家)的係統思考。沒有思想體係,隻有思想的火花。也許這種體裁形式限製了討論的深度吧。

讀了一部分。

一直以來都在看《易》。高中偶然在中國書店翻開了一本《管錐編》,見開篇就是《周易正義》的筆記,在書店讀了幾頁,感覺很有意思,就買了一套。

這是我第一次看別人筆記還能看得津津有味,並且需要自己不斷檢索資料才能深刻理解其內容的書。

隨著這本書的注釋,我又讀了一遍《詩》、《左傳》和《老子》,都感覺大有裨益。

包括目前在看的《廣記》,錢老總是能挖掘出一個個故事背後更深層次的內容,倘若不是這本書,估計我讀完故事,也隻是哈哈一笑罷了。

我沒看過錢老其他的書,可以說我是因為《管錐編》而喜歡上怹的。
看了,可惜看不懂,倒是幫我泡到了一個妞。
”哎呀,你在看《管錐編》啊!“
就是這句話,讓我又堅持了幾個月。
嘿嘿嘿……

背景:理工科大三狗,中學六年語文課代表(……),高中買了一套 錢鍾書全集 ,讀過 宋詩選注,圍城,和幾本散文雜文(人獸鬼,人生的邊上,還有邊上的邊上啥的……),翻過 管錐編,談藝錄,槐聚詩存。
所以以下一切內容基本都是基於高中理科生視角……請輕拍磚

初翻開這一套書,我就深深記住了楊絳代序裏的一小段話,直到現在:
“錢鍾書六十年前曾對我說,他誌氣不大,但願竭畢生精力,做做學問。六十年來,他就寫了幾本書。”

讀錢的書是什麽體驗?就如同問“和錢鍾書交流是什麽體驗?”一樣,我的感受唯有兩個字:文人。

錢鍾書是個純粹的文人。看上麵那段話,一個人的一生,功名利祿,升沉榮辱,就被他一句話淡淡帶過了。赤子之心由此可見一斑。

所以讀他的書是什麽感受?

我高中時不懂文論,也無意研究文史,看書全憑興致。讀錢的書,感覺就是錢鍾書這個人,坐在你對麵,和你興致勃勃的談。

記得木心說過,福樓拜是他的舅舅,拜倫則更像他的兄弟。我連文學的門都沒摸到,自然不敢說錢鍾書是我的什麽人,但坐在他的書前,我時時刻刻感到的是,錢鍾書把我,把每一個展卷讀他書的人,當作知己。

你帶著這個視角再去翻他書,就會發現,這個人從不端著,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刻意淺顯;他講這件事、寫這一段,不是為了給誰看,而是自己發自內心地想說,就像在親近朋友麵前,眉飛色舞的講故事或是演說一樣:

他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寫給你看,不矯飾,不做作。

散文雜文自不必說了,圍城呢,是小說,可我在整部書裏看到的都是這些人物背後拿著筆的那個人,嘻笑怒罵,汪洋恣意,諷刺的時候像一針直戳了死穴,描寫的時候又精微得讓人叫絕。我不喜歡圍城,就是不喜歡作者和作品的這種關係:讀小說,簡直就是被作者帶著逛動物園。

回過頭來,再看那些文論呢?

它們寫出來,不是像文心雕龍那樣,為了教化世人;不是像談美那樣,為了普及學問;也不是像古文觀止那樣,為了收集好文章供人觀賞。它們寫出來,隻有一個目的,或說原因:隨性,隨心而已。

所以錢鍾書自己會說談藝錄和管錐編“實憂憤之作”(寫書時錢楊二人正遭批鬥下放)。孤苦,憤懣,可一個文人又能做什麽呢?“客子光陰詩卷裏”罷了。所以管錐編裏的一條條,說成批注也好,解說也好,沒有一句虛言,也不追求觀點中正,但是句句有趣,句句紮實。

翻開管錐編,就能看見坐在對麵的錢鍾書把手裏茶杯一放,湊過頭來,眼泛笑意地跟我說:你看,關於詩經裏的這一首,我是這麽理解的……或是一臉篤然地說:李長吉的這首詩,我已經仔細考證過了……

帶著點小興奮,小得意,和成竹在胸的篤定,興致勃勃地和你聊他最喜歡的詩書。

小子何德何能。

散文講的都是生活中事,讀來還算自如;小說……我就當是逛了一次動物園=皿=;槐聚詩存,其實是帶著拜讀的心態在看;宋詩選注呢,更簡單,直接當做學神留給學妹的筆記,一篇篇半當做教材地讀完了(那時候專心讀宋詩,還記了好多筆記的=m=)……

可管錐編,談藝錄,一不是文學作品,不得消遣;二不算包羅萬象、全麵中肯,也不是“教材”。沒辦法,你隻能麵對從書後麵望過來的那雙熱誠的眼。他越把我當作可以傾談的朋友,我越覺得自己渺小低微。

高山仰止啊。

自那以後,再沒看過這兩部書(……),心裏想的是,多讀書,等到學問更多些、更深些,能坐在他對麵時,再去讀吧。

……可真的會有這樣的一天嗎?sigh
我從高中2年級開始看,1小時候放棄了,我大一和大三都試過,也沒能頂過10天……這本書深切的在我每次自滿的時候告訴我自己的水平還遠遠不夠
每次屏氣凝神、正襟危坐打開書,看到第一頁就放棄了。
昨晚讀了40頁,覺得自己太無知了…越讀越覺自己知識貧乏……生理反應就是腦仁疼,字都認識,卻不得其意!
對於錢先生,崇拜直至,真是個學者!
沒怎麽讀過,就是亂翻了一些。
體驗就是,極其類似讀史劄記。
但是又沒有專業史學者的讀史劄記讀起來爽,幹貨雖然多,但不嚴謹。

初中聽聞說此書“艱澀難懂”,高考完特去買了四大本準備一讀。說實話讀起來也真是挺認真,讀到未讀的詩文,一定要去找找出處仔細揣摩體會一番。幾乎每有機會,就拿到手頭來讀。













後來讀了半本,大學畢業了
讀一個人的讀書筆記基本上就是被他的大腦強奸一遍
錢鍾書是屬於強奸能力非常強那種

無題之管錐編

紅袖添香家裏蹲,斯文照鏡亂世存。

放屁添風遺大海,管天錐地料乾坤。

四海為家終無奈,圍城天地寫昆侖。

不信不問不諂媚,書生意氣探朝昏。

劫數難全陰陽事,可惜後人倉黃魂。

九 一七章(“法自然”)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按二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五一章:“道生之,德畜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六四 章:“是以聖人……學不學,複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可以合觀。一七章乃言“太上’,《注》:“謂大人也”;“大人”亦即“聖人”。

“我自然”而曰“百姓謂”者,大人自知非己之本然,而繕性養知使然,不“順”而“逆”,即“法”與“學”,四二章所謂“吾將以為教父”也;大人或愚百姓而固不自欺也。“自然”而然,即“莫之命而常”,蓋未嚐別有所“法”或舍己而“學”,亦不自覺為“教父’而供人之“法’與‘學’也。故天地‘萬物自然’,黑格爾所謂“自在”(附外文);大人“我自然”,則習 成自然,妙造自然,出人入天,黑格爾所謂“是一是三”(附外文)、“端末回環”(附外文),關捩已轉、公案平添矣。人、地、天、道四者累疊而取法乎上,足見自然之不可幾及。一、五、六、七、一六、二三章等以天地並稱或舉天以概地,此則以“法地”為“法天”之階焉;一、一六、二五、三二、四二

 

白居易《讀〈老子〉》雲:“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增訂四]白居易又有《贈蘇煉師》:“猶嫌莊子多詞

句,隻讀《逍遙》六七篇”,可與其《讀〈老子〉》參

觀。《全晉文》卷一八何劭《王弼別傳》載裴徽問曰:

“夫無者,誠萬物之無資,聖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

無已,何耶?”即《讀〈老子〉》詩意。

 

一三 四O章(“反者道之動”)

“反者,道之動”;《注》:“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有以無為用,此其反也。”按一六章:“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注》:“各返其所始也”;二五章:“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注》:“不隨於所適,其體獨立,故曰反”;三O章:“其事好還”,《注》:“有道者務欲還反無為”;六五章:“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注》:“反其真也。”《文子·道原》雖曰“反者,道之常也”,不似《老子》之重言申明。王弼注語皆膚略,未窺徼眇。《老子》用“反”字,乃背出分訓之同時合訓,足與“奧伏赫變”(aufheben)齊功比美,當使黑格爾自慚於吾漢語無知而失言者也(參觀《周易正義》卷論《易有三名》)。

[增訂三]法國傳教士論漢文難學,見於一七六九年十

月十五日渠自北京致某夫人書,書存《宣化述奇匯牘》

中(附外文)。

“反”有兩義。一者、正反之反,違反也;二者、往反(返)之反,回反(返)也(“回”亦有逆與還兩義,常作還義)。《中庸》:“生於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鄭玄注:“謂不知今王之新政可從’;《漢書·文帝紀》詔曰:“今單於反古之道”,顏師古注:“反、還也’,又《昭帝紀》韶曰:“望王反道自新”,師古注:“欲其旋反而歸正”;謂從古而複其道也。《商君書·更法》篇:“湯、武之王也,不修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謂逆古而棄其道也,“反古’對“修古”言,“修古”之“修”即“循禮”之“循”,遵由也(參觀王念孫《讀書雜誌·管子》一舉例),此‘反’正同《國語·周語》下衛彪傒譏萇弘“違天一也,反道二也”之“反”。前之“反”言遵言合,後之“反’言違言離,此背出之分訓。《老子》之“反”融貫兩義,即正、反而合,觀“逝曰遠,遠曰反”可知;景龍本四七章:“其出彌遠,其知彌近”,“逝’而‘反”之謂也。“遠曰反”者,猶“各複歸其根”,“其事好還”,“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亦猶《易·複》:“反複其道’,“複其見天地之心乎”,“不遠複”。

[增訂四]黑格爾《哲學史》論“精神”之運展為”離

於己”而即“歸於己”,“異於己”以“複於己”

附外文)。詞意甚類老子之“逝曰遠,遠曰反”。

試以通用術語詮之。“大”為正;“逝”者、離去也,違大而自異,即“反”;“遠”乃去之甚、反之極;而“反(返)”者、遠而複,即反之反(附外文),“至順”即“合”於正。故“反(返)”、於反為違反,於正為回反(返);黑格爾所謂“否定之否定”(附外文),理無二致也。“反者道之動”之“反”字兼“反”意與“返”亦即反之反意,一語中包賅反正之動為反與夫反反之動而合於正為返。竊謂吾國古籍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作者:小愛慕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900278/answer/7403189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係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記得陳躍紅老師在課堂上說過,認真讀管錐編,北大中文係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生不念也罷凶殘如此,然而我並沒有讀下去編輯於 2015-11-25?讚同 8??3 條評論?分享?收藏?感謝齊遨不再回答專業領域的問題34 人讚同了該回答以「管錐編」裏對《道德經》“道之為物惟恍惟惚”的解讀為例。錢老說:“謂若存若亡,蓋精氣神於此狀況互轉,或微觀空間之象乎”。又引伸:“劉大櫆《論文偶記》雲:神氣者文之最精處也音節者文之稍粗處也字句者文之最粗處也然予謂論文至於字句則文之能事畢矣。。。文章最要節奏譬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聲窈妙處。。。”眾所周知,儒家在哲學三大領域(形而上學、邏輯學、認知學)是短板。而道家在形而上學方麵比較深入。錢老試圖用儒家概念來解釋道家的形而上學思想,於是出現問題。《道德經》的原句分析形而上(道)和形而下(物)的關係。類似於柏拉圖,老子認為人類窮究現實世界(物)不能導致對宇宙大道(道)的認知。好比遊戲裏的角色在他們那個時空裏(遊戲時空)永遠無法理解計算機程序是怎麽回事。這是整個道家哲學體係的基礎之一。而錢老提及“微觀空間”甚至“文章最要節奏”。如果老子複生,恐怕要評論一句:這特末哪兒是哪兒啊。。。另外還有一個問題。《管錐編》裏經常引用西方名言或者諺語,和東方思想比較。很多地方令人會心一笑。也有地方讓人覺得牽強、莫名其妙。某些地方甚至是錯的。還是上麵說的“道之為物惟恍惟惚”為例。錢老這裏引用艾略特的文章:“自由詩(vers libre)所蘊節奏雲:不經心讀時,則逼人不可忽視;經心讀時,又退藏於密(to advance menacingly as we doze,and withdarw as we rouse)。按此猶密語顯說也。《老子》諸章亦為富於節奏之作,如能完全感覺並相應之,則《老子》一書亦自由詩焉。。。”且不說這個引用跟老子的形而上學到底關係如何、把《老子》讀成自由詩到底是幾個意思、也不提艾略特的句子翻譯成“不經心讀時。。。”是否最優,最大的問題是錢老根本把艾略特的意思理解反了。對西方文學史,尤其是詩歌曆史,感興趣的人應該知道這一段公案:二十世紀初,自由詩(vers libre)開始出現,不講究任何韻律和結構,寫好了是朦朧派,寫差了是梨花體。而艾略特作為詩歌的一代宗師,對自由詩非常反對。他數次寫文章攻擊自由詩。錢老引用的就是其中一篇文章裏攻擊自由詩--而不是歌頌自由詩--的名句。艾略特的意思是: 1) 任何詩歌都必然有內在的韻律和結構,這樣的韻律和結構“to advance menacingly as we doze,and withdraw as we rouse”(在我們迷離時突入內心,在我們清醒時揚長而去); 2) 而這個特征恰恰是自由詩所不具備的。由此,艾略特結論說自由詩根本不存在,根本不是詩。自由詩在二十二十一世紀大行其道。艾略特又那麽有名,所以這段發生在自由詩出現之初的公案很重要。然而作為一部宏大的文字,以上例子裏的小細節錯誤不算什麽。我對「管錐編」總體感到有失望情緒,主要是看不到對哲學(尤其是儒家)的係統思考。沒有思想體係,隻有思想的火花。也許這種體裁形式限製了討論的深度吧。編輯於 2017-06-30?讚同 34??9 條評論?分享?收藏?感謝收起寓公陸噬山知乎已跑路5 人讚同了該回答讀了一部分。一直以來都在看《易》。高中偶然在中國書店翻開了一本《管錐編》,見開篇就是《周易正義》的筆記,在書店讀了幾頁,感覺很有意思,就買了一套。這是我第一次看別人筆記還能看得津津有味,並且需要自己不斷檢索資料才能深刻理解其內容的書。隨著這本書的注釋,我又讀了一遍《詩》、《左傳》和《老子》,都感覺大有裨益。包括目前在看的《廣記》,錢老總是能挖掘出一個個故事背後更深層次的內容,倘若不是這本書,估計我讀完故事,也隻是哈哈一笑罷了。我沒看過錢老其他的書,可以說我是因為《管錐編》而喜歡上怹的。編輯於 2017-02-27?讚同 5??4 條評論?分享?收藏?感謝知乎用戶10 人讚同了該回答看了,可惜看不懂,倒是幫我泡到了一個妞。”哎呀,你在看《管錐編》啊!“就是這句話,讓我又堅持了幾個月。嘿嘿嘿……發布於 2015-12-04?讚同 10??4 條評論?分享?收藏?感謝李麋鹿如初。36 人讚同了該回答背景:理工科大三狗,中學六年語文課代表(……),高中買了一套 錢鍾書全集 ,讀過 宋詩選注,圍城,和幾本散文雜文(人獸鬼,人生的邊上,還有邊上的邊上啥的……),翻過 管錐編,談藝錄,槐聚詩存。所以以下一切內容基本都是基於高中理科生視角……請輕拍磚初翻開這一套書,我就深深記住了楊絳代序裏的一小段話,直到現在:“錢鍾書六十年前曾對我說,他誌氣不大,但願竭畢生精力,做做學問。六十年來,他就寫了幾本書。”讀錢的書是什麽體驗?就如同問“和錢鍾書交流是什麽體驗?”一樣,我的感受唯有兩個字:文人。錢鍾書是個純粹的文人。看上麵那段話,一個人的一生,功名利祿,升沉榮辱,就被他一句話淡淡帶過了。赤子之心由此可見一斑。所以讀他的書是什麽感受?我高中時不懂文論,也無意研究文史,看書全憑興致。讀錢的書,感覺就是錢鍾書這個人,坐在你對麵,和你興致勃勃的談。記得木心說過,福樓拜是他的舅舅,拜倫則更像他的兄弟。我連文學的門都沒摸到,自然不敢說錢鍾書是我的什麽人,但坐在他的書前,我時時刻刻感到的是,錢鍾書把我,把每一個展卷讀他書的人,當作知己。你帶著這個視角再去翻他書,就會發現,這個人從不端著,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刻意淺顯;他講這件事、寫這一段,不是為了給誰看,而是自己發自內心地想說,就像在親近朋友麵前,眉飛色舞的講故事或是演說一樣:他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寫給你看,不矯飾,不做作。散文雜文自不必說了,圍城呢,是小說,可我在整部書裏看到的都是這些人物背後拿著筆的那個人,嘻笑怒罵,汪洋恣意,諷刺的時候像一針直戳了死穴,描寫的時候又精微得讓人叫絕。我不喜歡圍城,就是不喜歡作者和作品的這種關係:讀小說,簡直就是被作者帶著逛動物園。回過頭來,再看那些文論呢?它們寫出來,不是像文心雕龍那樣,為了教化世人;不是像談美那樣,為了普及學問;也不是像古文觀止那樣,為了收集好文章供人觀賞。它們寫出來,隻有一個目的,或說原因:隨性,隨心而已。所以錢鍾書自己會說談藝錄和管錐編“實憂憤之作”(寫書時錢楊二人正遭批鬥下放)。孤苦,憤懣,可一個文人又能做什麽呢?“客子光陰詩卷裏”罷了。所以管錐編裏的一條條,說成批注也好,解說也好,沒有一句虛言,也不追求觀點中正,但是句句有趣,句句紮實。翻開管錐編,就能看見坐在對麵的錢鍾書把手裏茶杯一放,湊過頭來,眼泛笑意地跟我說:你看,關於詩經裏的這一首,我是這麽理解的……或是一臉篤然地說:李長吉的這首詩,我已經仔細考證過了……帶著點小興奮,小得意,和成竹在胸的篤定,興致勃勃地和你聊他最喜歡的詩書。小子何德何能。散文講的都是生活中事,讀來還算自如;小說……我就當是逛了一次動物園=皿=;槐聚詩存,其實是帶著拜讀的心態在看;宋詩選注呢,更簡單,直接當做學神留給學妹的筆記,一篇篇半當做教材地讀完了(那時候專心讀宋詩,還記了好多筆記的=m=)……可管錐編,談藝錄,一不是文學作品,不得消遣;二不算包羅萬象、全麵中肯,也不是“教材”。沒辦法,你隻能麵對從書後麵望過來的那雙熱誠的眼。他越把我當作可以傾談的朋友,我越覺得自己渺小低微。高山仰止啊。自那以後,再沒看過這兩部書(……),心裏想的是,多讀書,等到學問更多些、更深些,能坐在他對麵時,再去讀吧。……可真的會有這樣的一天嗎?sigh編輯於 2016-06-21?讚同 36??7 條評論?分享?收藏?感謝收起趙老君All 's right with the world !4 人讚同了該回答我從高中2年級開始看,1小時候放棄了,我大一和大三都試過,也沒能頂過10天……這本書深切的在我每次自滿的時候告訴我自己的水平還遠遠不夠編輯於 2017-05-13?讚同 4??1 條評論?分享?收藏?感謝知乎用戶10 人讚同了該回答每次屏氣凝神、正襟危坐打開書,看到第一頁就放棄了。發布於 2015-11-26?讚同 10??1 條評論?分享?收藏?感謝知乎用戶昨晚讀了40頁,覺得自己太無知了…越讀越覺自己知識貧乏……生理反應就是腦仁疼,字都認識,卻不得其意!對於錢先生,崇拜直至,真是個學者!發布於 2016-06-24?讚同 ??添加評論?分享?收藏?感謝關毛鐵血戰熊15 人讚同了該回答沒怎麽讀過,就是亂翻了一些。體驗就是,極其類似讀史劄記。但是又沒有專業史學者的讀史劄記讀起來爽,幹貨雖然多,但不嚴謹。發布於 2015-11-25?讚同 15??10 條評論?分享?收藏?感謝馬天舜經曆豐富,但我不說13 人讚同了該回答初中聽聞說此書“艱澀難懂”,高考完特去買了四大本準備一讀。說實話讀起來也真是挺認真,讀到未讀的詩文,一定要去找找出處仔細揣摩體會一番。幾乎每有機會,就拿到手頭來讀。後來讀了半本,大學畢業了編輯於 2018-01-01?讚同 13??1 條評論?分享?收藏?感謝匿名用戶14 人讚同了該回答讀一個人的讀書筆記基本上就是被他的大腦強奸一遍錢鍾書是屬於強奸能力非常強那種發布於 2015-11-26?讚同 14??2 條評論?分享?收藏?感謝鑽石鼻子漢法雙語寫手1 人讚同了該回答無題之管錐編紅袖添香家裏蹲,斯文照鏡亂世存。放屁添風遺大海,管天錐地料乾坤。四海為家終無奈,圍城天地寫昆侖。不信不問不諂媚,書生意氣探朝昏。劫數難全陰陽事,可惜後人倉黃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