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老照片 - 每年一張看中國百年

(2018-02-11 14:00:27) 下一個

    1900年,華勇營的士兵。

    這是英國完全無視清政府主權,於 1898 年強租威海衛後在當地招募士兵、流民組織成的一支正規武裝力量。

    雇傭兵與基督教傳教士一起,構成西方勢力軍事和文化上的雙重入侵;此外在經濟貿易方麵,帝國主義國家力圖打開中國的廣大市場以傾銷工業產品。

    1901年,北京,四位文人,一個飽讀詩書的書香門第。

    中間的西方男人名為 W. A. P. 馬丁。由於精通中國文化,他曾任清政府的國際法顧問,並於 1869-1895 年間,擔任北京同文館的主管。

    1902年,威海衛海灘上,華勇營的士兵正在進行比武。

    義和團運動爆發時,英方無視中方主權,將華勇營編入鎮壓義和團的軍隊。

    1903年,北京,仆人。

    這張照片的收藏者 Robert Henry Chandless,於 1900 年從紐約抵達上海加入英國的一家進出口公司,他自己在中國曾開辦過皮革製作工廠。

    1904年,北京,教會女子寄宿學校。

    中國女性活動的空間位置從家庭到學校,從室內到室外,受教育權的獲得被鏡頭記錄,但20世紀初的女性仍然以集體而不是個人麵貌呈現。

    1905年,湖北漢口,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桌子上擺放著的顯微鏡似中國近代科學實驗的發端。

    19 世紀 60到90 年代晚清洋務派進行了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師夷長技以製夷”。

    1906年,福州,福建省城郵政局“大清郵差”的合影。

    清政府郵政機關的現代化,但是政府機關的半殖民性質決定了此類機關的總管幾乎總是由西方人把持,福建省郵政局也在其中。

    1907年,北京,清末女學生的合影。

    照片中女子的製服與教會學校的女學生著裝風格無大差異,直到 1910 年初,清政府奏定的《女學服色章程》裏對女學生製服的樣式、尺寸、顏色、布料有了具體、嚴格的規範。

    1908年,甘肅固原,王道台及他的幕僚、護衛。

    根據清代的官階製度,道台是位於巡撫、總督與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這一年,慈禧去世,清政府的統治風雨飄搖。

    1909年,北京,京張鐵路路工。譚錦棠/攝。

    那時,國人視火車為怪物。詹天佑主持的京張鐵路,是第一條中國人自行設計建造、投入運營的鐵路。同一時期,大批華工被販賣到美國修建鐵路。

    1910年,北京,清末新軍將領合影。

    新軍的成立令政治改革的浪潮在暗中湧動。

    1911年,北京,腳穿中式布靴、手執龍旗的新軍軍官與士兵。

    這一年,辛亥革命在武漢爆發,清朝專製帝製被推翻,共和政體建立。

    而由於民國政府的政治基礎薄弱,軍閥混戰時期接踵而至。

    1912年,福州,兩名洋教徒丁立美和朱立德。

    1913年,一名留著長辮的男子。

    照片收藏者 Albert Kahn 是一名法國銀行家。1908 年 11 月他周遊世界,回國後想要設立一個地球映像資料館(les Archives de la Planète)。

    他雇傭了一個由十幾名攝影師組成的團隊,該團隊用那個年代最先進的彩色攝影技術。

    這些攝影師們拖著上百公斤的玻璃板,走訪了 50 多個國家,一共拍了 72000 張彩色照片,183,000 米長的電影膠片和 4000 多張立體照片。

    1914年,人物不詳,地點不詳。

    這張照片就像人類生活中存在狀況的隱喻,沒有命名的事物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不存在的。

    1915年,中華民國成立之初的童子軍。

    1915 年,英國陸軍中將羅伯特·貝登堡發起的“童軍運動”浪潮席卷到中國。

    運動主旨是培養少年們的冒險精神、團隊合作、勇敢等品質,與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提倡的宗旨不謀而合。

    1916年,12歲的林徽因(右一)與表姐妹們身穿北京培華女子中學的校服合影。

    培華女中是隸屬於教會的貴族學校,中式上衣配西式百褶裙,搭配黑色平底皮鞋,民國新女性形象融合了東西方的文化禮儀。

    1917年,直係軍閥的首領馮國璋。

    他與王士珍、段祺瑞並稱為“北洋三傑”。在代理中華民國大總統任內,主張和平統一全國,反對“武力統一”。

    1918 年,北洋政府軍隊前往海參崴進行武裝護僑行動。

    1918—1920 年,蘇維埃俄國同國內反革命勢力和外國武裝幹涉者進行的戰爭,北洋政府為保護海參崴的華人派兵參戰。

    1919年,湖南常德,一名和尚,被稱為“不勞而獲”的人。

    這一年,北京學生發動了曆史意義重大的“五四運動”,而總有一些人與時代的大潮擦肩而過。

    1920年,鄧穎超(左二)和她的同學們。

    這張照片是遼寧人民出版社為紀念鄧穎超誕辰 110 周年公開的。

    1921年,潮州開元寺。

    1922年,孫中山與夫人宋慶齡在上海住所合影。

    1923年,上海,醫院女護士合影。

    1918 年,杭州廣濟醫院護士學校章程中寫道:“三年為畢業年限”;“第一年每月膳食費四元,第二年每月膳食費二元,第三年免繳”,當時全國有三百餘所醫院開辦自己的護士學校,並且招收男護士。

    1924年11月,黃埔軍校的周恩來。

     1924年9月,周恩來奉調回國抵達廣州,任中共兩廣區委員會委員長、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

    1925年,上海,富裕人家在飯店裏擺的宴席。

    1926年,甘南,卓尼土司及家人。

    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製常常“徒有虛名”;國民黨在地方的政治影響力同樣力有不逮,地方長官通常握有實權。

    這張照片的攝影師是美國的探險家洛克。

    1927年,軍閥混戰中的皖係部隊。

    1928年,京師大學堂生物係的教職工和學生們歡送外國教員回國留影紀。

    1902 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是現在的北京師範大學的前身。

    1929年,成都,四川軍人。

    自 1924 年熊克武以北伐名義率部出川,其後的 10 年間,國民黨基本上在四川喪失了政治影響力,四川政權落入新興軍人的手中。

    攝影是阿諾德·海姆(1882-1965),歐洲地質學家。

    1930年,北京,燕京大學學生。

    燕京大學成立之初,“那時的燕大一無可取……學生不到百人,教員中隻有兩位中國人。許多西方教員不合於大學教授條件”。

    1931年,天津,南開大學棒球隊。

    1932年,江蘇南通,學生合影

    30年代的中國,相比於北京和天津,南方學校有更多傳統韻味。

    1933年,東北某地,準備迎戰日軍的中國軍隊。

    1931 年,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了一場侵華戰爭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中日間的緊張局勢逐漸升級。

    1934年,廣東汕尾,嘉德女校第二屆畢業生。

    1935年,大連,一位神情莊嚴的信仰洋教的老人

    1936年,著長衫的民國文人。

    1937年,一身軍裝的國民政府軍。

    1938年6月,國民黨掘開黃河花園口大堤抵抗日軍進攻,黃泛區一片水澤,災民成群結隊逃難。

    1939年,北京香山臥佛寺,拍照。

    該照片最初刊登在《北支》。《北支》是一個記錄 1939 年到 1943 年日本入侵中國後考察和介紹當時中國的攝影雜誌,內容主要關於中國北方的民俗、農業、教育等,充滿美化殖民的言論。

    1940年,福建協和大學淘大俱樂部組織的一次郊遊。

    照片的基調與抗日戰爭的國家危機氛圍格格不入,但學生們的表情卻前所未有的熱烈激揚。

    1941年,察南蔚縣,道士合影。不同等級的道士服裝也不同,大多數道士要遵守“調和中適,依按師儀”的服裝規範。

 

    1942年,畫家齊白石與家人。海達·莫理循/攝。

    海達·莫理循(1908-1991)是澳大利亞著名攝影家,於 1933-1946 年在北京居住。

    在此期間先後到陝西、山西、河北、山東、江蘇等地拍攝,主要活動範圍是北京,作品涉及各地的風景、建築、人像、市井生活和民間工藝,留下了 5000 多張影像。

    1943年,北京的新年,“破五”吃餃子

    1944年,福建,一名站崗的國軍。

    1945年,上海,8年抗戰結束後流落街頭的難民父子。

    1946年,青島,學童。

    1947年,上海,周海嬰(中間攜帶相機者)與朋友們的合影。

    2009 年,上海愛普生影藝坊舉辦了《朝影夕拾–周海嬰鏡頭下的上海 1943-1950》攝影展,作為攝影師的周海嬰為那個時代的上海留下了珍貴影像。

    1948年,上海,逃難者。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第一屆領導人、出席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會議的中共代表在中南海合影。

    1950年,上海,身材健碩的運動員們慶祝解放一周年遊行。周海嬰/攝。

   1951年,青海民和縣磨溝村回族僱農冶金財在土改中分得水地二畝五分,這是他第一次在屬於自已的土地上勞動。茹遂初/攝。

    新中國成立後的土改運動(1950-1952)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製,實行農民土地私有製。

    1952年,河北秦皇島,山海關。

    1953年,天津,同時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與“公安”臂章的一位軍人。

    1954年,北京,洋溢著喜悅氣氛的公園一角。

    1955年,北京,上體育課的女學生們。

     照片來自阿涅斯·瓦爾達導演的《北京的星期天》,一部非常好看的50年代北京紀錄片。

    1956年,滇中舊事之一掃盲學習。尹源/攝。

    1957年,北京街頭的三輪車、電車、自行車和氣質儒雅的老者。馬克·呂布/攝。

    1958年,北京女職工宿舍,樸素伴隨著青春的活力。

    1959年,北京天安門,國慶十周年大閱兵。

    1960年,全民皆兵。

    全民皆兵是毛澤東在 20世紀50年代後期提出的做好反侵略戰爭準備和全民防衛思想。

    平時工作與戰時準備結合起來,要求國防建設和部隊教育訓練必須從戰爭實際出發,必須以人民戰爭基本理論和要求為基礎。

    1961年,北京一所小學裏的學生。

    1962年,湖南,饑餓的災民。

    1959年至1961年期間,大躍進運動以及發展工業建設的政策導致了全國性的糧食短缺和饑荒。

    1963年,福建,一個家族的合影。

     照片記錄的這個瞬間就像張愛玲在遺作《少帥》中所寫的:“盛大的日子……蕩蕩流過,平滑中略有起伏,仿佛一條太陽曬暖的大河……”。

    1964年,上海的街角。何奈·布裏/攝。

    這張照片由何奈·布裏拍攝,他是瑪格南圖片社的資深攝影師。

    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步入攝影界以來,奔波於世界的各個角落。所攝的照片已經成為時代的記錄,為世人熟知。

    例如,古巴革命領袖切·格瓦那,中東六·五戰爭,以及在六十年代初來中國拍攝的一些照片。

    1965年2 月10日,北京,反美大示威。

    1966年,山東曲阜,紅衛兵在孔廟搗毀“大成門”。

    1967年,“文革”中,手持毛主席語錄,胸帶毛主席像章的夫妻。

    1968年,北京一所中學的畢業生。

    這一年,1966 屆、1967 屆、1968 屆(又被成為“老三屆”)初、高中生同年畢業。

    1969年,北京,縫製毛主席畫像的工人們。

    1970年,文革中期,一家工廠展開如火如荼的思想批判。

    1971年, “文革”年代的青年時尚,工裝工褲,胸帶毛主席像章,人手一本毛主席語錄。

    1972年,尼克鬆訪華期間,北京迎接儀式上的年輕女孩穿著士兵服裝、佩戴著毛主席肖像。

    1973年,在北京天安門前聚集的紅衛兵。

    1974年,“文革”時的工人畫家在上海文化宮工作室畫畫。

    1975 年,“文革”結束前夕,從天安門城樓下經過的行人。

    1976 年,北京,星星畫展第一回露天展,藝術家馬德升在向觀眾闡述自己的藝術觀點。

    1977 年,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們正在排練肖邦的曲子。

   外國古典音樂在文革時代作為西方資產階級音樂而被禁止,文革後開始解禁。

   1978年,北京,改革開放初期,在公園約會的青年情侶。劉香成/攝。

    這張照片比較為人熟知,它是劉香成的攝影集《毛以後的中國:1976-1983》一書的封麵。

    1979年,正在上課的女教師。

    攝影師 EveArnold 是第一位加入瑪格南圖片社的女攝影師。

    1961年,她移居倫敦,以攝影記者的身份遊曆了前蘇聯、阿富汗、埃及和中國。

    她拍攝的女性係列頗有影響,其中包括了社會各個不同階層的女性角色。

   1980年,上海,這位老人實際上正仔細閱讀著一份雙文報紙的英文部分。

    這張照片來自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 Bruce Dale。他對 80 年代上海的消費革命專門拍了一個專題攝影。

    "它充分反映了上海在那個消費時代所產生出來的某種萌芽。盡管時過境遷,但這些照片依然能讓你感到 1980 年的上海,和我們現在這個消費時代之間微妙的關聯。”

    ——麥克·愛德華 MIKE EDWARDS (國家地理資深作者)

    1981 年,大連理工學院,滑旱冰的男青年。劉香成/攝。

    1982年,西安,在街頭賣糖葫蘆的老人。

    1983年,看電視。

    八十年代,電視與冰箱、洗衣機並稱為“三大件”。

   1984年,北京故宮,在轎車裏拍一張紀念照。久保田博二/攝。

    1985年,雲南,撒尼族吹笛手。久保田博二/攝。

    1986 年,接受“氣功大師”指導,正在“發功”的人們。

    80年代,全國興起了一陣“氣功熱”從當時的新聞畫麵看起來,已經掀起一股狂熱色彩。

    1987年,西安,兩名人民警察。

    1988年,西安,戴紅袖箍的與推著自行車的女青年。趙利文/攝。

    1989年,西安北門外,一位老人在街上展示他從舊貨市場上買來的留聲機。趙利文/攝。

    1990年,台灣,一對疲憊的新婚夫婦和花童。張乾琦/攝。

    1991年,溫州一家人。這是法國攝影師Patrick Zachmann的攝影作品。

    1992年,溫州街頭,一位穿西裝的“紳士”。

    從民國時期開始,溫州人就開始去法國討生活。現在的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有不少的溫州人。

    1993年,上海,騎摩托、戴墨鏡的摩登青年拿著大哥大打電話。

    1994年,溫州,打手機的鄉妹子。蕭雲集/攝。

    1995年,上海,在裏弄玩耍的三名少年。

    1996年,烏魯木齊,在照相館裏打扮的新娘。

    1997年,北京,晨起後,在陶然亭公園裏晨練的老人。

    1998年,上海,《泰坦尼克號》海報。馬克•呂布/攝。

    1999年,坐在麥當勞叔叔旁邊的孩子。

     麥當勞、肯德基等西方快餐進入中國市場,與80後、70後的成長記憶相比,90後們的童年形成了不同代際間的結構性記憶斷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回到舊社會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1916年,12歲的林徽因照片中的鞋有反光,不會是布鞋
槍迷球迷 回複 悄悄話 "大批華工被販賣到美國修建鐵路"? 作者想把華工赴美跟黑奴買賣相提並論。事實上華工是自願赴美打工。招工頭有可能欺騙,但不可能“販賣”華工。
qi91856 回複 悄悄話
“1962年,湖南,饑餓的災民。”,應是:“1946年,湖南衡陽,饑餓的災民。”,網上有這照片有解釋。

遍野無塵 回複 悄悄話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第一屆領導人、出席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會議的中共代表在中南海合影
毛澤東和劉少奇坐在兩邊,那時候還是算開明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