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專家:海權之危可否成兩岸海上軍事合作之機? zt

(2009-04-10 16:42:29) 下一個
專家:海權之危可否成兩岸海上軍事合作之機
2009年04月08日 15:31三略觀察


去年,台灣漁船“聯合”號在釣魚島海域遭日本海上保安廳船艦撞沉事件。今年,菲律賓立法將我國南海部分島礁劃入其領海基線,日本聲稱將釣魚島納入《日美安保條約》範圍,以及馬來西亞總理登上南沙群島的彈丸礁,這些事件令東海、南海的海洋權益的爭端形勢頓時變得非常嚴峻。

眾所周知,我國不僅是一個擁有960萬平方公裏的陸上大國,而且還是一個海洋大國。我大陸海岸線18000多千米,島嶼6000多個,島岸線超過14000千米,中國的領海麵積隻有37萬平方公裏,可主張管轄的海域麵約300萬平方公裏。但是我國的海洋權益受到嚴峻的挑戰,島嶼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資源被掠奪。我國海上相鄰或相向的八個國家,都與我國有海洋權益爭端,爭議的海域範圍約150萬平方公裏,就目前而言,存在“重複水域”、大陸架和島礁爭議的重點區域是在東海和南海。

產生海洋權益危機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兩岸對峙。按道理,中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是世界性的大國,也是亞太地區的強國,有什麽理由被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等“以弱淩強”“以小欺大”呢?兩岸對峙以致“鷸蚌相爭,漁翁得利”。21世紀是海洋世紀。在海洋權益這個民族的根本利益麵前,兩岸應當嚐試並不斷加強海上軍事合作,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提到兩岸海上軍事合作,很多人會很驚!“共軍”與“國軍”幾十年來都是對手,合作有可能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軍事是政治的繼續。我們認為:盡管兩岸海上軍事合作難度很大,但是隨著兩岸經濟政治的往來不斷深入,兩岸海上軍事合作已是必然趨勢,隻是時間遲早的問題。就像兩岸經貿往來更加密切,也是不可逆的趨勢。我們的判斷也不是一廂情願,而是基於以下考慮:

其一,從曆史的角度來看,盡管兩岸國共兩黨在許多重大的問題上意見不同、矛盾很大,但是在維護國家領土完整、捍衛民族尊嚴等大事大非的根本利益麵前,國共兩黨合作是有傳統的,立場與態度基本上是一致的,是有著高度默契的。遠的說來,有當年抗日戰爭時期的國共合作,還有上世紀五十年代,當美國企圖將台灣問題國際化時,毛澤東與蔣介石聯手進行了心照不宣的金門炮戰,粉碎了美國將台灣直接分裂出去的企圖。近的有1974年,在南海西沙之戰中,蔣介石放行東海艦隊穿行台灣海峽馳援西沙,並指示若有需要,太平島的國民黨軍隊可以配合大陸海軍作戰。還有近年來台灣、香港、大陸三地愛國保釣人士攜手並肩,進行過多次的奔赴釣魚島宣示主權的行動,都充分顯示了,在外敵麵前,中華民族仍然是血濃於水的。因此,隻要我們稍加努力,兩岸繼續保持傳統的默契,這次釣魚島、南海等的海洋權益之危是有可能轉化為推動兩岸軍事合作,繼而聯手推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事業的良機的。

其二,從目前的政治角度來看,隨著國民黨的重新執政,海峽兩岸危險緊張的局麵得到了很大的緩和。盡管馬英九依然固執不統不獨不武的己見,但是,在對待釣魚島主權之爭等等涉及到中華民族切身利益的大事大非問題上,馬英九還是不含糊的。現在看來,台灣方麵的積極性還是蠻高的。不斷釋出積極信號。去年10月21日,他在出席台軍高級軍官講習時,宣示“兩岸未來四年沒有戰爭”,未來防務戰略將逐漸調整為守勢防務,並透過持續強化經貿、文化交流,來化解軍事對立的危機,建立未來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格局。接著12月24日,馬英九在主持國軍聯勇操演時表示,將來兩岸會簽署和平協議。“國防部長”陳肇敏公開表示,台軍未來將與大陸解放軍進行交流。兵凶戰危,人盡皆知,即使是世仇,也都希望能夠化幹戈為玉帛,兩岸軍事合作交流,可以展現善意,降低敵意,成本小而效益大。更何況兩岸之間血濃於水,又何嚐不能一笑泯恩仇?兩岸固然存在諸多歧見,但雙方既有“擱置爭議,存異求同”的默契,又有“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軍事”的共識,縱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畢竟也可以實現的。

其三,其實兩岸開放交流20年來,一些零星小規模、低層次的兩岸軍事合作交流已在進行,但主要是在軍事學術交流方麵,或是台灣的退役老軍人前赴大陸與其當年曾經的戰場盟友(抗日戰爭時期),乃至戰場對手(國共內戰時期)會麵聚舊。另外,在實戰層麵,也存在著程度不同的默契或合作。比如,在南海領域和釣魚島周邊海域,兩軍的艦艇往往有暗中呼應、協同應對他國入侵我海域的軍事艦艇之舉。可透過“國共論壇”的方式,以兩岸軍事學術研討的方式進行交往,尤其是以兩岸的軍事院校或相關的獨立智庫作先導;依據突發事件,依據特定的共同戰略目標,進行兩岸海上力量協調行動。如為對方提供護漁護航等實際支持。去年發生台灣“聯合”號漁船被日本海上保安廳艦船撞沉事件後,大陸海監船突破日方的幹擾,對釣魚島進行了巡航;台灣9艘艦艇前往該島宣示主權。去年12月26日,在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實施反海盜任務的中國大陸海軍艦艇編隊為台灣的“宇善”號提供了護航。

其四,目前的釣魚島、南海等海洋權益問題無疑將為兩岸開展政治和談提供了一個有雙方共同立場的熱點。兩岸完全可以借此事件,先從如何開展兩岸海上軍事合作,如何解決釣魚島、南海問題展開商談。此次海洋權益危機,意外地為兩岸打破軍事交流的僵局提供了契機,雙方一定要緊緊捉住。萬事開頭難,隻要走出了第一步,我們就有可能繼續走下去。再以此為平台,逐漸深入進行兩岸政治、軍事交流商談。盡管如此,要想實現兩岸海上軍事合作,難度甚高,話題十分敏感。兩岸軍方的點滴接觸,都會成為台獨勢力向馬英九政府發難的靶子。但是隻要雙方有善意,有誠意,不管幾年,終必有實現的一天。目前就可直接開展學術交流,由兩岸軍人就保護海洋權益問題展開研討。在實際行動方麵,兩岸海上力量開始時可就針對人道主義救援進行聯合演習;就突發的應急事件協調實施海上護航護漁、反恐,協調行動進行海上巡邏以共同保護海洋權益;下一步就是兩岸進行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後,可建立正常的海上力量交流機製,進行全麵的軍事合作。兩岸海上軍事合作,一定會為解決釣魚島、南海等海洋權益問題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作者李海濤:軍事學碩士,退役海軍大校,現為<三略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